资产投资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2:44:48

资产投资论文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1

一、加强投资体制改革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势在必行

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论文,标志着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决定》特别指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为了切实履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所赋予的监督职责,落实《决定》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审计机关有必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其理由如下: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水利、交通、电力、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但同时也极易造成经济过热,增大经济运行的系统风险,那些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为更是浪费社会资源、贻害无穷。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加强对于政府投资活动的监控,通过对于项目立项、论证过程的事前监督,阻止不合理投资项目的上马,还可以提供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重要信息,促使各级政府在投资活动中慎重行事,经济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关于投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其中效益性是审计重点。《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2003年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主办的全国投资审计理论研讨会则得出一个重要共识:投资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最大的经济效益审计,应成为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突破口。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通过对于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保证公共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监督困难,以及监督体系建设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的现实,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领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河南省的三任交通厅厅长均因为在工程项目审批中受贿而“落马”,可谓“前腐后继”。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确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约束对于政府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近几年,国家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发现了大量的违法乱纪现象,向司法机关提供了不少经济犯罪大案要案线索管理论文,使一批贪官和“蛀虫”落入法网,为政府廉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不够广、力度不够大。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但审计机关能够进行审计的投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重、经审计的投资金额占投资总金额的比重还相当低。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国家审计机关2003年至2004年共审计国家建设项目655个,审计投资总额292.9亿元,仅占全省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8%.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第一,地方政府未明确审计机关在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交通、城建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手中,审计机关的监督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审计机关受人员和经费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审计力量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全面加以审计;第三,审计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程度不高,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即使可以安排出审计力量,也往往因为审计管辖权的限制而无法对上级政府在地方上的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形成了不少“审计盲角”。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现有审计人员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例如,为了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为了对工程合同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价,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合同法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然而,审计机关目前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比较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审计机关平时没有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第二,1999年底,原附属于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事务所全面完成“脱钩改制”,带走了不少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第三,国家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审计质量有待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合法性审计比较多,着重于查错防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第二,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够,特别是对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过程难以施加影响;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学性不强,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就事论事多,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职能发挥不够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审计人员的观念和意识不到位,没有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效益审计、全过程审计扩展的观念,也没有树立“跳出审计谈经济,围绕经济搞审计”的意识;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开展效益审计;第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准则和指南,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尤其不够。虽然2001年审计署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但这份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也强调不多,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仍然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

三、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为了改进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应重视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监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法规、政策来保证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享有足够的权威。2004年,深圳市政府和人大专门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种就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问题专门制定地区性法规的行为在全国实属首创。

《条例》要求审计机关对于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面审计监督,即对于投资额大、关系国计民生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全面审计,对于其他项目则实施项目竣工决算必审制,并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选择地实施项目前期审计和项目预算执行审计;《条例》的另一大特点是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单独做出规定,为全面推行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在加强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深圳市的经验可资借鉴。

(二)建立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实现对于重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只有将审计延伸到项目决策、论证、实施、评估、验收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公共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的职能。然而,实施这种全过程审计面临着诸多困难,很难有效协调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和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大量相关单位的工作。目前,已有一些审计机关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实施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员派驻制度。其基本做法是:由地方政府出台关于重点建设项目派驻审计员的专门规定,审计机关按照规定派出审计员进驻重点建设项目的工作现场,对建设项目实施从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证明,审计员派驻制度有助于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值得推广。

(三)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配备充足、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审计机关有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基本条件。为了缓解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如下途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人才的外部引进,即适当增加编制,用于引进审计机关所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第三,系统内部的人才整合,即上级审计机关对于享有审计权限而又人手不够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可以委托或者授权下级审计机关来办理;第四,建立外部人才网络,即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中介、咨询机构中的技术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可以聘请他们参与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四)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规范化建设,为实务工作提供客观标准和指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审计准则、实施细则和其他规范,能够反映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界的实践经验,帮助审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恰当合理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规范化建设是目前亟待加强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建议如下:第一,建议审计署制定《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实施细则,及时总结各地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为审计人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南;第二,建议审计署和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合作,联合制定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绩效评价标准,作为审计人员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特别是投资效益审计的依据;第三,建议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署制定的审计准则及实施细则、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规范。

(五)审计机关内部应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在相关的准则、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尤其需要通过内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具体而言,第一,在制订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并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要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九个“关口”,即立项决策关、勘察设计关、招投标关、合同控制关、施工过程控制关、质量监理关、竣工验收关、决算关、监督检查关,在各个“关口”均应设计必要而合理的审计程序,配备充足的审计力量;第二,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在实施主审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审计小组成员、外部专家工作的督导;第三,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结果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做到审计证据充分有力、审计结论科学合理、审计意见恰当可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EB/0L].2001.

[3]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EB/0L].2004.

[4]高林。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加强和改进投资审计工作[R].湖北省审计厅内部资料,2004.

[5]廖洪,陈波。论投资效益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A].湖北省投资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论文汇编(内部资料).2004.

[6]程午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J].审计研究,1996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2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变化特点

经过3年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义值,以下无特别说明均同)从1993年的61.8%降至14.8%,1997年在惯性作用下进一步滑至8.8%。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新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投资有所回升;1999年由于国债发行时机没有把握好等原因,造成了投资一度滑坡,增速降到5.1%的低谷;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重视,从2000年开始,投资增长率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了16.1%(见图1)。

图1199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

近年来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影响力”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第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投资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率过高、通货膨胀严重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放缓时,增加投资防止经济过冷(见下表1)。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

表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资本形成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以下各表如无特别说明均同。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投资分类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1.从所有制性质上看,个体和其他经济等非国有投资已取代国有投资升至首要地位

1997~1998年,启动内需主要是依靠国有投资的增长,其中1998年国有投资增长率分别高于集体、个体和其他投资增长8.5、8.2和5.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量部分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比1997年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6%。1999年以来,国有和集体投资效益下降,积极性也随之降低。1999年,二者各增长3.8%和3.5%,分别低于个体和其他投资约4个和1.5个百分点;2000年,集体投资有所回升,国有经济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仅增长3.5%,低于个体和其他经济投资8.7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回升到6.7%,与此同时,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则逐步适应经济环境,保持了稳固的上升势头,增长率从1997年的6.8%和13%提升至15.3%和28.9%。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约37%提升到约63%,占据了首要地位;2002年,国有和其他投资增长17%,集体经济投资增速提高到11.8%,个体投资继续保持高达15.7%的增长率。可以判断,我国非国有投资已经具有启动迹象(见图2)。

图2分经济类型各项投资增长率(%)

2.从管理渠道上看,投资重点从基本建设逐步转向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

政府国债投资主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因此政策性投资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根据不同投资的增长情况,可以分析政策性投资和非政策性投资因素作用程度的变化。表2显示,1998年,基本建设投资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增长率是最高的,达到20.16%,另一方面其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为57.7%,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在初始阶段重点放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因此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影响度很大。1999年,基本建设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因素的制约增长率只有4.52%,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降低到37.2%,但政策性投资力度仍然很大,而更新改造投资受控制加工工业项目政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0.7%。2000年,投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由维持短期经济扩张的基本建设投资转向具有中长期性质的更新改造投资上来。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为7.8%,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维持在31.7%。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升到13.88%,比重达到20.3%,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增幅明显提高,2001年二者在投资增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1.66%和16.92%,房地产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2002年投资态势有所反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比重提高了8.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前期国债投资项目需注入大量后续资金,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1.1%,比重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1.9%,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比重降低了8个百分点,但这一情况在2003年1、2月份得到扭转,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再次提高,分别达到41.8%和37%。这种情况表明,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力度开始下降,非政策因素影响力度正在逐步提高。

表2全社会投资(分管理渠道)增长情况和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名义,%)

3.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稳定了投资预期,自筹和其他资金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图3各项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率(%)

图4各项资金来源构成比重(%)

从增长率和比重看。自1997年起国家预算内资金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71%和54%的高速度,到2001年逐步降至20.71%的水平。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比重由1997年的2.8%稳步升到2001年的6.7%;国内贷款增速波动较大,波幅处在3%到17%之间,但其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始终维持于20%左右;利用外资从1997年到2000年一直是负增长,2001年才开始扭转这一态势,比上年微增了2.03%。利用外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由1997年的10.6%下降到2001年4.6%;自筹和其他资金除1999年增长较低(4.18%)外,其他年份均比较稳定,处于10%以上,比重始终保持在67%以上,2001年为69.6%(见图3、图4)。

从贡献率看。根据各项资金来源名义增长率以及其构成,我们得出其名义贡献值。1996年,受政策收缩影响,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对全部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02个百分点,1997年略微回升到0.32个百分点。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对投资资金来源的贡献率大幅上升,1999年达到3.39个百分点,2001年为1.39个百分点;1997年至2001年,国内贷款贡献率由0.86个百分点上升到1.46个百分点,变动情况与预算内资金相类;利用外资贡献率一度从1997年的-0.24个百分点滑到1999年-1.56个百分点的低谷,2001年外资形势好转,贡献率转升为0.09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贡献率2001年为12个百分点,比1997年大幅提升了4.6个百分点(见表3)。

投资资金来源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国家预算内资金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有效平衡了因外部环境恶化造成的外资减少的负面冲击,改善了对投资资金的预期,稳定了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的信心。第二,国内贷款的执行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改革要求,必须降低呆坏账比率,而优质的贷款对象较为缺乏,客观上造成银行贷款谨慎,超额准备金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配合政府宏观政策必须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商业银行有保证国家有关投资项目配套贷款的任务。这是银行贷款增幅波动很大的原因。并且,由于前一项约束要“软”于后一项,因此出现了贷款资金在总投资中比重又很稳定的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特点和任务之一是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直接拉动力较弱。第三,利用外资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已经显现出回升势头,所占比重的降低幅度也已经减弱。利用外资是我国投资资金来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自身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仅从增量角度看,目前外资对全社会投资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是一项不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自筹和其他资金始终比较“理性”,其积极与否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既不会轻易错过好收益的投资项目,也不会空泛地对政府政策“捧场”。自筹和其他资金在环境恶化时期增长率大幅下降,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其恢复很快,并且增长十分稳定,在总投资中比重占到将近七成,对扩大内需起着重要贡献作用。

表3各项资金来源贡献率(%)

表中各项资金来源增长率为名义增长率。

注:各项资金来源贡献率=各项资金来源名义增长率*各项资金来源比重

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的投资需求变动,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市场因素、资金来源因素、投资预期因素和投资环境因素。

(一)市场因素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有关刺激消费措施的出台,我国消费结构得到了提升,进而使投资领域得到扩展。其一是房地产业。90年代中期以后,住房开始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消费信贷措施等为这一消费热点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二是城市化发展。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城市化形成了积极的推动。同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也正在逐步对民间投资和外资放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三是受国际“新经济”的拉动,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出现了比较宽阔的投资领域。其四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其五是西部开发战略为投资开拓了新的市场。总体看,经过几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逐步表现活跃,新的投资领域日益扩大。

(二)资金来源因素

政策性因素对资金来源的影响决定着投资效率和自主增长动力。根据上文对投资结构的分析,1998~1999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量持续提高,在总投资增量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4%和45%),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也很大,这一时期政策性因素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影响度较高。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已降低到接近1997年的水平(11.32%),在各项资金的增量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2000年为8.4%)。与此同时,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比重迅速上升(由1998年的65%升至2001年的90%),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下降。

总体来看,影响投资增长的政策性因素作用减弱,非政策性因素作用提高,投资自主增长的能力已开始显现。但另一方面,2002年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与前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口径不同)增长情况反映出非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基础仍不稳固,国内贷款、自筹资金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4.6%和20.5%)仍低于预算内资金的增幅(26.8%)。可以说,投资演变进程是政策与非政策性因素此消彼长的反映,投资增长已开始转入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的状态,但政策推动特点仍很显著。(三)投资预期因素

投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制约,近年来我国投资趋于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变化所致。主要表现在:第一,一部分企业经过调整以后具备了新的发展目标,投资愿望增强;第二,就业压力,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增大,不断增强着各方面的投资愿望;第三,1999年以后,受政策刺激,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转机,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改善了投资预期,增强了投资愿望。

当前国际经济虽总体好转,但仍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自发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社会消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受这些因素影响,投资预期仍不可过于乐观。据调查(调查数据来源:“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2年185号),2002年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投资“合适”的比例为25.4%,比2001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认为民间投资“合适”的下降了3.9个百分点,而认为民间投资不足的则上升了1个百分点。虽然调查中所列各选项对于被调查者有不同理解,但我们从中也能看出企业家预期的大致变动情况。

(四)政策环境因素

第一,五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总计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对投资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积极财政政策仍是拉动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心保证。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态保护、结构调整等方面仍需要较强的财政支持。第二,税收政策方面的若干措施为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条件。包括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第三,稳健货币政策采取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发放再贷款、加强出口信贷、加大技改贴息等多种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满足市场资金需求。第四,有关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调整(如对建设用地项目管理、国土资源审批会审、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等有关方面政策的调整等)鼓励了投资的积极性。第五,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工作效率等多方面配套措施,改善了出口型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第六,在加入WTO后的市场规则调整过程中,取消部分行业准入限制,改革审批制度,投资主体的产权保护得到加强。

利用我们建立的中国宏观经济月度计量模型,可以给出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有关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模型中投资数据均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影响效果的定量分析。

从各个时段看,扩大内需政策每年拉动投资增长提高0.5~6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上半年,我国仍然在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模型分析显示,1~6月投资相关政策影响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5.86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实际投资增长速度提高了5.46个百分点,有力地扭转了投资需求的疲弱态势,支持了经济增长;1999年上半年投资增长仍然较高,主要是由于上年发行国债效力仍然发挥着作用,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0.83个百分点;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不乐观,中央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4.04个百分点,为扩大内需、抑制通缩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政策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2.79个百分点;2002年1~8月提高了6.26个百分点。

从各项政策效果来看,财政政策的拉动效果明显高于利率和其它经济政策。1998年~2002年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变价)受利率下调影响平均提高大约3.59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16%;而财政支出平均拉动投资增长提高约5.1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28%;这两大政策因素以外的其它政策影响力度约为0.83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4%;综合考虑扩大内需各项主要政策措施对投资的影响力为7.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39%。

定量分析给我们以更直观的概念,它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5年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实施,对国有投资增长起到了有效的而且是主要的作用(见表4)。

表4模型对1998~2002年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态预测结果(不变价,%)

注:各方案假设条件如下,方案1:利率保持上年度水平;方案2:财政支出保持上年度水平;方案3:除利率和财政政策以外的其它经济政策保持中性(即政策变量为零);方案4:利率、财政支出保持上年度水平且其它经济政策保持中性。

以上四方面因素虽然也存在一定交叉部分,比如市场变动和投资政策环境变化会反映到企业预期上,但总体看,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愿望增强,成为影响投资变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资金增长中的非政策性因素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支持了投资自主增长能力的提高。

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影响,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情况将比较平稳,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在基准假设条件下(现有汇率政策不变、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均保持上年连续性),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约为15.5%。

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处在一个全面开放、加速改革进程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模式由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市场供求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我国未来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发展面临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因素。有利因素包括:

(一)我国经济水平仍处较低阶段,客观上使得投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生产能力方面。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在此条件下,新增投资可以增加未来经济增长能力。我国经济目前还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刘国光,2002),前期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表面上看来似乎未来投资发展势头不会十分有力,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多数过剩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于传统领域中,这些投资领域已经趋于狭窄,投资风险较高,综合效益较低,这部分过剩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的确有待淘汰和转型。但另一方面,在高技术信息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方面,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些领域投资积极性正在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基础设施密度(按人口或按面积平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远(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4月),在“十五”期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大力发展,如电力、能源、公路、铁路等。1997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当量907千克,人均消耗电力714千瓦时,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1692千克和2053千瓦时。2000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拥有铁路54.3公里,公路1108公里,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14公里和4750公里。截至2002年11月,我国高速公路只有2万公里,每百万人只拥有15.7公里。因此,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基础设施建设潜在的投资需求仍然巨大。

第三,城市化发展方面。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3%左右,而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49%,高收入国家为76%。城市化发展一方面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伴随的劳动力结构的改善将进一步鼓励消费和投资增长以及结构的提升,进而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创造机遇。这些方面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

第四,科技进步方面。我国确立的以科技为推动力的方针政策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拓宽了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技术进步潜力巨大,尤其对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需求更强烈。同时,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使得以往适应供不应求市场格局的企业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市场导向型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从总体效果看,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内涵型增长模式的建立,将更有助于培育微观主体健康的投资行为,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二)持续的高储蓄率是投资发展的基本保证

我国投资资金供给并非是严重的问题,也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资金供给由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居民储蓄为主,我国储蓄率从“六五”时期33.5%上升到“八五”期间的41%,“九五”时期也保持在大约38%的高水平,表现出充裕的态势。高储蓄率一方面说明市场投资的渠道仍不顺畅,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处于质变的关键时刻,预示下一步市场活跃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投资回报将有较大改善。总之,高储蓄率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量的保证,这是投资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投融资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政策调控能力和调控特点相配合,贯穿投资政策始终,尤其是在初期时候则是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手段,中央政府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大多数投向基本建设。我国政府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一直没有办到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经验表明,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与未来投资的增长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引导激励了民间投资愿望,打破了原有的投资增长空间束缚。

同时,入世效应将促进投资领域更加开放。一是外经贸活动的活跃将带动我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近两年国际制造业基地正在逐渐向我国转移,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投资吸引力增强的表现;二是通过对我国法律规章的修订,逐步适应国际规范,将进一步迫使给予国内企业以同等待遇,这比直接对国内企业进行政策保护更加有效;三是对外开放有了一大步跨越,这对很多固有的陈腐观念形成冲击,新的服务和新的管理思想将逐步改造原先的政府和企业行为,从而使投资具有市场理性,投资效率得到提高。

投资领域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消费存在体制障碍

拉动经济的根本在于社会消费,扩大内需重点不但要放在投资增长上,也要考虑对消费的支持。这两年在消费上没有太好举措,甚至一方面鼓励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障碍,制约着消费结构升级。主要问题,一是国内市场存在严重壁垒,自由贸易环境有待改善。二是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对部分商品质量信心不足,消费行为和愿望仍然比较谨慎。三是缺乏规范的消费环境,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强制交易和不平等合同条款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四是消费信贷多数限于政策行为,不是银行从切身利益角度出发提供的金融服务项目等。消除这些障碍难度很大,处理不好可能使矛盾扩大。

2.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顺畅,形成资金和项目供求之间的双向错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中,银行仍然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由于银行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导致大量的储蓄资金或沉淀下来,或利用效率低下。虽然稳健货币政策要求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贷款投放,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惜贷现象,减少放贷或只提供给政府要求支持的国有项目,货币政策效力不大理想。同时,银行大量的超额准备金只满足于吃中央银行的利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此来应付中央对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行政命令。这样一来,造成了银行资金闲置和企业发展筹资困难的并存。

3.投资体制改革相关的其他问题

第一,投资产权主体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投融资改革要求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但是目前政府不但对基础设施项目亲自抓,甚至对企业投资决策也过多干预。一些地方政府“全力”帮助地方企业搞活经营,一来可以增加地方财力,二来还树立了所谓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好范例。企业投资行为通常是主管机构和企业领导人讨价还价的结果,有的甚至是上级主管机构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上级领导成为投资行为的实际决策者。企业投资不按市场规则行事,致力于研究如何寻找到政策优先权支持,造成信息传导机制失效。这样做的结果扭曲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政企关系。

第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缺乏硬的预算约束,包括长期效果评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理人行为应当是主观上追求个人收入和声誉的最大化,客观上实现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目前多数企业中这条纽带是断裂的,因此企业实现的仅是经营稳定化,主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如实现所谓的扭亏增盈,积极配合实施下岗再就业工作等。企业家则在隐蔽信息的手段下,利用对企业的直接领导权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以弥补企业家的机会成本,同时伺机换取政治收益。

第三,信用秩序不良造成资金运动受阻。我国经济中有许多领域都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非常明显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信用缺乏,资金运动过程中,供求各方面都存在着道德风险。有的企业领导人甚至说:“从借钱的那天起,我就根本没有想到过以后要还。”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难以通过正常的信用关系获得需要的资金,造成投融资体制的恶化。

四、政策建议

投资体制改革目标应当是促进投资体制在长期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防止短期内投资过快增长引发的低效率问题。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已经确立的改革目标

1998年,国家计委曾提出了明确的投资体制总体改革目标(投资体制改革目标是:(1)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框架,即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核、发展资本市场、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监督反馈。(2)将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除重大项目外,政府一般不再对项目进行审核,而改为登记备案制。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将加快。商业银行按有关法律,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自主决策,独立承担贷款风险。(3)政府财政性投资改革思路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根据事权划分确定各级政府的投资范围。政府的财政性投资将分为政府公共事业投资和政府产业开发投资。两类投资的比例关系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确定。(4)今后国家对投资主要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通过法制手段进行投融资管理,将是新投资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对我国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有共识的。然而到今天,有些方面与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们应当抓住外部局势好转的有利条件,将这项改革措施尽快贯彻实施。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的投资体制。

(二)大力促进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企业依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收益比较的筹资原则,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投融资市场化的微观基础,使企业能够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筹措到发展所需资金。

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高效的资金融通渠道。鼓励发展非国有银行机构,实现金融业对内开放。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融资体制方面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以保证民间投资资金的供应。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将资金的风险责任引入到投资行为中来,解脱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错误目标,还其市场化本色。

(三)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

第一,加强投资立法,为投资主体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重点加强投资产权的独立性、投资收益权、投资所有权、投资契约的履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强化政策规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从严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和人员。

第二,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为投资活动提供有效服务。政府职能应尽快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市场准入方面,继续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讲求实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对企业和社会投资的行政审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投资活动的成本,尤其是某些“交易成本”。

第三,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调整不公平税赋,切实减轻民间投资者的负担。对企业投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利用税收政策引导民间投资投向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西部地区。

第四,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作用。鼓励建立为民间投资者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支持发展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中介服务组织。

宏观经济研究部王彤

参考文献

〔1〕《投融资机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选自《中国经济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研究(下)》刘国光、李京文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快速增长没有终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善同主编,2001年。

〔3〕《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4〕“民间投资态势分析”,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第139号。

〔5〕“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预测”,卢中原、李建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第138号。

〔6〕“解决结构矛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第72号。

〔7〕“我国近年来投资活动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分析”,张立群、王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1年第160号。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差异

1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1数据说明

我们采用的基础数据有:1980-2005年历年城镇、农村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分别记为CZTZ和NCTZ,取对数后分

别记为LCZTZ和LNCTZ;1980-2005年历年城镇、农村就

业人数数据,分别记为CZJY和NCJY,取对数后分别记为

LCZJY和LNCJY。数据来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

编(1949-2004)》、《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

年鉴(2006)》(限于篇幅,省略原始数据)。

1.2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经过简单的计量检验发现,四个指标序列都存在单位

根,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且不难验证,序列LNCTZ和

LNCJY、LCZTZ和LCZJY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

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投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根

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运用Eview3.1软件分别对

LNCTZ和LNCJY、LCZTZ和LCZJY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

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关系的格兰杰检验结果

原假设F值概率结论

LNCTZ不是LNCJY的格兰杰原

LNCJY不是LNCTZ的格兰杰原

3.6818

1.4460

0.1127

0.3792

接受原假设

接受原假设

LCZTZ不是LCZJY的格兰杰原

LCZJY不是LCZTZ的格兰杰原

4.7795

6.5785

0.0748

0.0439

拒绝原假设

拒绝原假设

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投资与就业之间关系密切。由上述检验结果可见,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就业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就业之间却没有这种关系。下面进行定量测算。

1.3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关系测定基于以上检验结果,先对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做一个定量测定。估计模型为:

LCZJYt=α+βLCZTZt(1)

估计结果为:

LCZJYt=0.986LCZTZt

T=(29.116)

R2=0.972,ŠR2=0.971D.W=0.773

由于D.W=0.773,小于德宾-沃森统计量1%显著性

水平临界值dL=1.072,存在正的自相关。为解决这一问

题,首先对此回归所得残差项^ut做如下回归:

^ut=ρ^^ut-1+vt(2)

由于(1)中OLS估计的残差项的总和为零,因而在(2)

中不再引入截距项。对(2)回归结果为:

^ut=^ut-1

T=(3.631)ŠR2=0.337F=13.182(sig=0.001)

估计的ρ=0.604与直接利用德宾-沃森方法估计出的

^ρ(^ρ

=1-D.W

2

=0.613)相近。我们用ρ=0.604对模型(1)

进行差分变换。

首先用ρ乘模型(1)滞后一期的模型的两边,得模型

(3):

ρLCZJYt-1=ρα+βρLCZJYt-1+εt(3)

再用模型(1)减去模型(3)可以得到:

LCZJYt-ρLCZJYt-1=

α(1-ρ)+β(LCZTZt-ρLCZTZt-1)+εt(4)

其中εt=ut-ut-1。不难发现,模型(3)中的εt满足全部OLS假定,因而可以对模型(3)运用OLS估计,并获取具有最优性质的估计量。同时,由变换过程可以看到,模型

(3)中的β与模型(1)中的β是完全一样的,而这正是我们最关心的变量。对模型(3)的估计结果为:

LCZJYt-ρLCZJYt-1=

3.2150+0.1862(LCZTZt-ρLCZTZt-1)

T=(62.5488)(13.4060)

ŠR2=0.8865,ŠR2=0.8816F=179.721D.W=1.548

回归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系数=0.1862。由模型(1)可知,从1980-2005年的26年长期来看,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城镇就业提高0.1862个百分点。

1.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完全遵循上述步骤,对农村投资与就业关系进行检验,得到的结果为:

LNCJYt-ρLNCJYt-1=

1.8493+0.0025(LNCTZt-ρLNCTZt-1)

T=(34.5875)(0.7073)

ŠR2=0.002F=0.005D.W=1.537

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可见,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就业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并没有有效带动农村就业的增长,同时农村就业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也无明显的拉动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有效带动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

长,农业生产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方式取代,因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就加速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表2可以看到,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连年增长,且均超过城镇当年年末就业人员增长量(表2最后一列),不难推断,城镇居民年末就业人数是逐年减少

的。这主要是因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城镇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表2说明2000年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就业人员逐年递减的主要原因,也反映了城镇投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来自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促进。

表2我国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及其占城镇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

年份

人数

(万人)

增长速度

(%)

比重

(%)

城镇年末就业人

员增长数量(万人)

19951430.50.049.6387

2001903.880.778.1789

20021002.3510.899.1840

20031143.1814.0510.4859

20041318.6015.3511.9837

20051523.1115.5113.2855

注:1994年农村劳动力数据为城镇单位中户口在农村的从业人员数。

2政策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和城镇就业的影响似乎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大,哪个小。从1980-2005年26年的统计数据来

看,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就业之间存在相互促进

的关系。但是应该看到,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正在逐年

减弱。更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

的促进作用主要源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量的逐年递

增,而近几年城镇居民本身的就业人员却在减少,城镇登记

失业人数正在增加。从另一方面看,城镇过热的投资不仅

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也阻碍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

同时,尽管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不断增长,但农村年末就业

人员数却在递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

1981年的26%下降为2005年的15.25%,呈下降趋势。而

近几年我国政府支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

降。

从研究的角度及研究结论来看,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政

策建议:

(1)加大、稳定财政支农惠农的投入增长机制。二十多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分配格局并没有向着有利于农村的方向改变,反而使城乡投资二元分割的状况愈来愈严重。而且,目前中央财政支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政府投资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把重点转向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更多地采用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2)政府应把资金投入重点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同时应千方百计扩大民间资本对农村的投资。多年来,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已经过快。但由于流动性过多、土地调控政策执行不力、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供给条件改善等因素,近几年投资速度有增无减。而且,高投资的体制根源没有变化:资金来源充裕、外需依然强劲等因素使得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难以改变。从长期来看,把资源过度配置给工业和城镇,势必延缓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程。因此,政府在政策取向上应由向工业和城镇倾斜转为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同时,改进金融服务,通过设立中小金融机构解决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壮大。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非农化。也只有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我们国家的就业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王东京主编.中国经济观察[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4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特殊原因

中国经济目前仍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信贷增长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来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经济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位置和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有所不同。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信贷需求增加。每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之前,投资开始加速,物价开始回升,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资金也开始高增长。近年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正值我国进入资本密集型增长阶段,不仅是传统的重化学工业,而且新兴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出现,也使得企业和社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本深化不断推进,创造单位GDP需要的资金存量增加,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金供给。

第二,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导致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达到1∶1左右,我国直接融资比例长期较低,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在全部非金融机构的融资中占近80%的比重,在企业融资中占90%左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绝大部分通过银行中长期贷款来满足。

第三,政府国债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增长,客观上需要银行配套资金,从而导致信贷资金需求的增长。以国债投资为例,1998~2002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银行配套贷款1.32万亿元,银行配套贷款是长期建设国债的2倍。也就是说,1000亿元的国债投资需要2000亿元的银行配套贷款。

第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降低后,信贷扩张具有内在动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中,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持续“双降”的考核,商业银行纷纷采用新增贷款的方式稀释不良贷款。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上市的冲动,也有力地推动了贷款投放。另外,商业银行出于控制信贷风险考虑并受制于投资渠道狭窄,也偏好于发放中长期贷款。而我国目前在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方面的限制较多,主要限于贷款业务,其他可投资产品较少,因此,银行体系的大量资金也不得不投向中长期贷款。

对固定资产投资加强信贷政策引导的必要性

由于投资与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我国投资对信贷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过热往往伴随着信贷过热。信贷过热之后往往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导致信贷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为了避免投资过热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就需要对信贷政策进行积极引导,促使投资总量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当前,致使投资过热的原因很多:一是相当一部分投资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地区之间互相攀比,不少地方政府仍然用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指导思想发展地方经济;二是国有企业投资预算的软约束;三是地方政府给予私营和外资企业过于优惠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造成这些企业投资成本低估。公务员之家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5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特殊原因

中国经济目前仍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信贷增长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来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经济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位置和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有所不同。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信贷需求增加。每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之前,投资开始加速,物价开始回升,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资金也开始高增长。近年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正值我国进入资本密集型增长阶段,不仅是传统的重化学工业,而且新兴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出现,也使得企业和社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本深化不断推进,创造单位GDP需要的资金存量增加,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金供给。

第二,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导致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达到1∶1左右,我国直接融资比例长期较低,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在全部非金融机构的融资中占近80%的比重,在企业融资中占90%左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绝大部分通过银行中长期贷款来满足。

第三,政府国债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增长,客观上需要银行配套资金,从而导致信贷资金需求的增长。以国债投资为例,1998~2002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银行配套贷款1.32万亿元,银行配套贷款是长期建设国债的2倍。也就是说,1000亿元的国债投资需要2000亿元的银行配套贷款。

第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降低后,信贷扩张具有内在动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中,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持续“双降”的考核,商业银行纷纷采用新增贷款的方式稀释不良贷款。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上市的冲动,也有力地推动了贷款投放。另外,商业银行出于控制信贷风险考虑并受制于投资渠道狭窄,也偏好于发放中长期贷款。而我国目前在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方面的限制较多,主要限于贷款业务,其他可投资产品较少,因此,银行体系的大量资金也不得不投向中长期贷款。

对固定资产投资加强信贷政策引导的必要性

由于投资与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我国投资对信贷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过热往往伴随着信贷过热。信贷过热之后往往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导致信贷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为了避免投资过热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就需要对信贷政策进行积极引导,促使投资总量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当前,致使投资过热的原因很多:一是相当一部分投资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地区之间互相攀比,不少地方政府仍然用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指导思想发展地方经济;二是国有企业投资预算的软约束;三是地方政府给予私营和外资企业过于优惠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造成这些企业投资成本低估。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零营运;流动;资金管理;收益;风险;途径

0前言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可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3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4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2潜在的风险。从风险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由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易于变现,其潜在亏损的可能性或风险就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将其变为现金,但固定资产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将其出售,则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未到迫不得已时(如面临破产)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相对越小;反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同样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一般来说,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资金的到期日近,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投资,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会有现金流入,这时企业如果利用短期筹资,在第一、第二年里,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筹资的话,企业就会从容地利用该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负债了。第二,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筹资来融通资金,企业能明确地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7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特殊原因

中国经济目前仍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信贷增长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来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经济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位置和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有所不同。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信贷需求增加。每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之前,投资开始加速,物价开始回升,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资金也开始高增长。近年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正值我国进入资本密集型增长阶段,不仅是传统的重化学工业,而且新兴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出现,也使得企业和社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本深化不断推进,创造单位GDP需要的资金存量增加,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金供给。

第二,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导致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达到1∶1左右,我国直接融资比例长期较低,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在全部非金融机构的融资中占近80%的比重,在企业融资中占90%左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绝大部分通过银行中长期贷款来满足。

第三,政府国债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增长,客观上需要银行配套资金,从而导致信贷资金需求的增长。以国债投资为例,1998~2002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银行配套贷款1.32万亿元,银行配套贷款是长期建设国债的2倍。也就是说,1000亿元的国债投资需要2000亿元的银行配套贷款。

第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降低后,信贷扩张具有内在动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中,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持续“双降”的考核,商业银行纷纷采用新增贷款的方式稀释不良贷款。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上市的冲动,也有力地推动了贷款投放。另外,商业银行出于控制信贷风险考虑并受制于投资渠道狭窄,也偏好于发放中长期贷款。而我国目前在商业银行资产运用方面的限制较多,主要限于贷款业务,其他可投资产品较少,因此,银行体系的大量资金也不得不投向中长期贷款。

对固定资产投资加强信贷政策引导的必要性

由于投资与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我国投资对信贷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过热往往伴随着信贷过热。信贷过热之后往往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导致信贷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为了避免投资过热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就需要对信贷政策进行积极引导,促使投资总量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当前,致使投资过热的原因很多:一是相当一部分投资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地区之间互相攀比,不少地方政府仍然用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指导思想发展地方经济;二是国有企业投资预算的软约束;三是地方政府给予私营和外资企业过于优惠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造成这些企业投资成本低估。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信用贷款的增长在我国目前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银行内控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过快增长。因此,如果不对固定资产投资信用贷款加以政策引导,极易助长重复建设和产品积压,并由此导致不良贷款,引发新的金融风险。这主要表现在:贷款增长过快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投资的低水平扩张,助长了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引发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等经济结构性问题;信贷资金往往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过热行业的放款对这些行业的投资过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持续对这些行业集中投入还会导致金融机构出现系统性风险。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数量界限进行研究,并揭示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果。它是一项系统知识比较强、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记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通过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反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生产总规模和固定资产活动的全过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是国家制定战略决策、社会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国家管理、检查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细则,按照从认识上提高、从组织上加强、从制度上健全、从全面上深入、从现代化上发展的原则,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统计工作制度,作为行动标准。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构,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机构设置要本着确保完成国家各项统计任务、确保统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应遵循机构要精简,效率要提高的原则。人员配备要坚持按统计法的要求,统计人员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统计法”办事,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为衡量统计工作好坏的标志。

二、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网

每个单位必须有一个上下连贯、畅通无阻的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人员只有按照传递程序和规范的进程工作,才能提高统计资料的实效性、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良好的硬件设施能为信息的交流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能保证投资统计数据上报及时、准确、完整,也能为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综合反映。准确、及时地上报,是企业和每一个统计人员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各个单位统计资料是否及时、准确全面是关系着国家全局的大事。所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信息网是其保证体系。

三、建立、完善具体、全面的管理制度及办法

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制度(包括: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统计数字管理制、统计台帐管理制、原始资料管理制,统计报表管理制等),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在原制订制度和执行制度上做了大量工作,对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和修订,重新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部门、设计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要求进行了划分,明确了责任,并规定出严格的考核条款,使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做到分清部门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四、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原始记录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最初情况的记载,是计算各项统计指标的依据。因此要结合项目特点,为满足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要求,设置各种原始记录,把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记录完整。如何收集原始资料,建立原始记录,我公司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基层统计不仅要完成向上级统计机关报表的任务,还要向本公司领导及时提供有关的统计信息和经济管理上所需的各种核算数据,因此收集原始资料的范围不应过窄,对于工作所需的资料,具备条件时,统计可以存一份复印件(原件一般是要存档的)。不具备条件时,可以将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摘录,特别是涉及工程造价、设备价格、概算预算、合同金额、用地面积、规划面积、设计建筑总面积等数量方面的数据,要记录准确,关于有些文件的编号、批发文机关、发出日期等也要搞录。这些记录,对于今后的查询是很有用处的。

按照国家固定资产统计报表的要求建立各种不同的统计台帐。做好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至关重要,定期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汇总,分门别类的记入相对应的台帐。这是充分利用统计资料的有效方法。统计台账是整理归纳原始资料的一种科学手段,是计算汇总指标数据的有力工具,它是介于原始资料和填制报表之间必要的和重要的中间环节。在统计部门统一制定规范的台账之前,统计人员就应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统计台账。当统计部门统一制定规范的台账之后,统计人员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动地编制一些明细性和辅助性账页、表格来充实、完善现有统一的台账。而且统计台账还是保存管理统计资料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查阅核对、研究分析各种指标数据它都是不可缺少的统计档案。统计台帐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健全原始记录和及时准确地编制统计报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每年年底,统计工作人员都将本年的投资项按项目性质、实施单位进行分别统计,建立完善的台帐,使资料的查询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五、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培训和更新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技术现代化的途径是从微机抓起,由小到大逐步建立统计信息自动系统。这样有利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就地、及时处理,所以,广大统计工作者都应努力掌握计算机技术,使其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计算机代码填报统计报表,为实现全国微机联网,年报报送软盘或直接传送打下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不仅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具有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和投资分析及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统计人员要定期参加省、市统计部门的学习班,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投资和统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拓视野,提高素质,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监查制度

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为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提供依据,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办好“开放式”统计,必须搞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政策性。围绕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反映建设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课题对基本建设中规律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在宏观上为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及最终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在微观上为企业生产、经营、确定发展计划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定期对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通报和分析。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计划、绩效进行检查,从中发现问题,举一反三,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过程有计划、有监督、有检查、有考核,杜绝项目开工后资金失控的问题,真正做到项目管理的闭环,同时能为后续开工的项目提供借鉴。公务员之家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9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投资决策成功的项目,但也存在一些严重失误的投资决策,其造成的损失让人触目惊心。主要表现在:一些建设项目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漏洞,“三边”工作较多,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面超过资金筹资能力,盲目上项目,造成半拉子工程使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无法发挥经济效益,一些项目投资可研深度不够,项目一建成就开始亏损,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

为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节约工程建设资金,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和项目投运后的效益评估与分析,正确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水平。下面我就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进行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就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所消耗和所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对于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促进投资活动规范,改进项目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1、有利于促使投资方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2、有利于控制项目投资造价,通过对批准概算审计、概算执行情况审计、投资效益评估,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控制工程造价起到积极的作用;3、通过对项目投资效益的评估与分析,全面评价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测正确性。4、总结建设管理和经验,通过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找出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设。有利于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的原则。

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投资项目,其风险程度、外部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也不同,应当采取相应的效益评估与分析方法。真实反映项目的投资效益是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项目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投入与产出的观念。评价时不能只考虑项目的直接投资,还要考虑相关投资,大型项目还需考虑主体项目的配套是否同步建设,以发挥综合效益,产出必须大于投入,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是项目投资的最终目的,

2、建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不同时段其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可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及行业平均收益率来计算项目的投资净现值和投资收益率,以正确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评估其投资风险。

3、建立项目机会成本及边际收益的观念。机会成本就是投资本项目放弃其他项目投资的损失,边际收益就是考虑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设备及生产稀缺的主要原材料和主要产品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价格波动对投资成本和经营效益的影响,这对于选择投资项目决策时十分重要。

4、建立合理的判断标准。在进行投资审计效益分析与评估投入与产出时,应以国内现行市场价格为基础,同时还应考虑供求关系、销售运输方式、建贷利率、营销方式等因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程度。

5、要考虑投资风险。任何投资决策都有风险,一般来说项目投资风险越大,投资收益率越高,我们要通过趋势分析进行概率测算,估算项目投资实际存在的风险水平。

三、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

运用专门的投资效益评估与分析方法,对项目投资经济指标、批准根据的合理合规、概算执行情况、建设进度及综合生产能力、投资收益率及投资控制效果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全面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一)、项目投资经济指标审计。

通过计算项目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及投资偿还期等经济指标,审查投资效果是否可研报告中预测的经济指标值,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可研报告编制的正确性。

1、复核净现值。根据已完项目投产后现金流入量和实际投资额,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同行业收益率计算该项目实际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该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现值大于现金流出量现值,表明该项目投资实际报酬率大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同行业收益率。

2、复核现值指数。根据已完项目投产后现金流入量与实际投资额,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同行业收益率计算其现值指数,如果现值指数大于1,该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现值大于现金流出量现值,表明该项目投资实际报酬率大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同行业收益率。

3、审核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是指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根据已完项目投产后现金流入量现值与实际投资额现值,计算其实际报酬率,判断实际报酬率是否大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和同行业投资收益率。

4、审核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在不考虑现值的情况下计算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实际投资额之比,投资利税率为税前利润加其他应上交税之和与实际投资额之比。

5、审核投资贷款偿还期。一般投资项目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为银行融资,项目投运后,财务现金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项目的贷款偿还能力,通过对财务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在考虑贷款利息的情况下如实计算项目贷款实际偿还期。

上述五项目经济指标是评价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方面,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反映项目方案的可行程度,内含报酬率、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贷款偿还期反映项目偿还贷款的能力。通过上述审核和计算,并与项目可研报告所预测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实际投资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评价可研报告的编制水平和预测能力。(二)、项目批准概算合理合规性审计。

批准概算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价格指数和费用标准,根据建设内容在项目开工前计算编制的,它是确定项目投资规模,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对批准概算合理合规性审计可以用好管好建设资金,购置适合的设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还有利于项目建设单位改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概算的合理合规性审计主要内容:

1、概算合规性审查。审查批准概算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概算的编制是否与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相符,有无人为压低或抬高概算的现象,概算编制所依据的定额、指标、收费标准及设备价格是否符合规定。

2、概算经济合理性审查。审查项目设计是否按生产和工艺的要求作了合理的全面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大的设计变更对投资造价和建设工期的影响,主要生产车间与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是否配套,对“三废“的处理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项目建成后是否形成综合生产能力。

3、概算调整合法性审查。批准概算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材料设备的调价、汇率的变动等原因,需对原批准概算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调整概算的审查,重点把握调整的理由是否充足,调整概算的范围、幅度、金额是否适当。

加强概算的审计,核减高估多算部分,可以促进施工企业加强施工成本核算,同时合理的概算加上必须的考核措施能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批准概算合理合规性的审查,对于控制项目投资总额,提高投资效益起到直接作用。

(三)、概算执行情况审计。

批准概算是控制项目投资造价的基本依据,国家审计署关于《建设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规定,重点对建设成本、资金使用、设备材料的领用、其他费用的列支等对照批准概算,审查其开支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1、审查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及使用。重点把握建设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到位,建设资金是否存在转移、侵占的挪用的问题。

2、审查已安装设备和不需安装设备(含辅助生产设备)。根据批准概算的设备清册,逐项核对已安装设备与设备清册和一致性,对多列支的生产设备要作调整,审查设备价格是否按中标价加合理的运杂费列入决算,有无存在乱加价的问题;对辅助生产设备按台数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重点关注以套为单位进入决算设备的明细,防止夹带便携机等个人用品。

3、审查建设成本及收支的合规性。重点在建设成本的归集是否按规定执行,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将不合理费用挤入建设成本,重点审查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和合法,有无存在“帐外帐”和损失浪费的问题,清点剩余物资,评价物资采购计划的正确性和物资管理水平。

4、审查其他费用列支的合理合规性。重点把握建设单位的费用开支、前期工程费、生产准备费的列支手续及标准是否合理合规,建贷利息的分配是否按规定分摊,动用基本预备费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及相关手续等。

通过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可审减不合理和不合规的费用,达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建设进度及综合生产能力审计。

建设进度及综合生产能力会影响投资效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其结果将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建贷利息支出,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控制工程造价。而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对项目的盈利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进度的审计主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建设工期的审查。应将实际建设工期与计划工期、同类型项目建设工期相比较,并分析单项工程计划进度的执行情况,分析原因,作出公正的评价。

2、未完工程的审查。它反映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效果,应将在建项目累计投资额与已完项目累计投资额相比。

上述二个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效益,审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

综合生产能力审计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水平的审查。生产是指项目投运后新增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相比,它反映项目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和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

2、这到设计生产能力时间的审查。大型项目投运后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和消缺完善,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到设计生产能力水平,若在时间上提前达到设计能力,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项目盈利能力提前。

对达不到设计能力的项目,审计要查明其原因,并计算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五)、项目投资风险的审查。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时间长,涉及方方面面,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或建成投产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需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

我们在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评估与分析时,除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机会成本、物价指数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如市场供求关系、供货及运输方式、贷款利率、营销管理机制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对我们计算的一些基础数据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投资效益评估与分析时需对不确定因素进行计算。

1、盈亏平衡分析。即项目投运后,对产品产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国定成本及利润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确定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分析项目创利能力和抗市场波动风险能力。

2、敏感性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和投产后,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价格和利率的变化因素影响,由此而造成对项目投资收益的影响等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其变动对项目投资效益的影响程度。

四、结束语。

资产投资论文范文篇10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变化特点

经过3年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义值,以下无特别说明均同)从1993年的61.8%降至14.8%,1997年在惯性作用下进一步滑至8.8%。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新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投资有所回升;1999年由于国债发行时机没有把握好等原因,造成了投资一度滑坡,增速降到5.1%的低谷;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重视,从2000年开始,投资增长率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了16.1%(见图1)。

图1199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

近年来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影响力”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第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投资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率过高、通货膨胀严重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放缓时,增加投资防止经济过冷(见下表1)。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

表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资本形成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以下各表如无特别说明均同。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投资分类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1.从所有制性质上看,个体和其他经济等非国有投资已取代国有投资升至首要地位

1997~1998年,启动内需主要是依靠国有投资的增长,其中1998年国有投资增长率分别高于集体、个体和其他投资增长8.5、8.2和5.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量部分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比1997年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6%。1999年以来,国有和集体投资效益下降,积极性也随之降低。1999年,二者各增长3.8%和3.5%,分别低于个体和其他投资约4个和1.5个百分点;2000年,集体投资有所回升,国有经济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仅增长3.5%,低于个体和其他经济投资8.7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回升到6.7%,与此同时,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则逐步适应经济环境,保持了稳固的上升势头,增长率从1997年的6.8%和13%提升至15.3%和28.9%。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约37%提升到约63%,占据了首要地位;2002年,国有和其他投资增长17%,集体经济投资增速提高到11.8%,个体投资继续保持高达15.7%的增长率。可以判断,我国非国有投资已经具有启动迹象(见图2)。

图2分经济类型各项投资增长率(%)

2.从管理渠道上看,投资重点从基本建设逐步转向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

政府国债投资主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因此政策性投资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根据不同投资的增长情况,可以分析政策性投资和非政策性投资因素作用程度的变化。表2显示,1998年,基本建设投资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增长率是最高的,达到20.16%,另一方面其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为57.7%,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在初始阶段重点放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因此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影响度很大。1999年,基本建设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因素的制约增长率只有4.52%,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降低到37.2%,但政策性投资力度仍然很大,而更新改造投资受控制加工工业项目政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0.7%。2000年,投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由维持短期经济扩张的基本建设投资转向具有中长期性质的更新改造投资上来。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为7.8%,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维持在31.7%。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升到13.88%,比重达到20.3%,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增幅明显提高,2001年二者在投资增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1.66%和16.92%,房地产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2002年投资态势有所反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比重提高了8.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前期国债投资项目需注入大量后续资金,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1.1%,比重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1.9%,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比重降低了8个百分点,但这一情况在2003年1、2月份得到扭转,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再次提高,分别达到41.8%和37%。这种情况表明,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力度开始下降,非政策因素影响力度正在逐步提高。

表2全社会投资(分管理渠道)增长情况和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名义,%)

3.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稳定了投资预期,自筹和其他资金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图3各项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率(%)

图4各项资金来源构成比重(%)

从增长率和比重看。自1997年起国家预算内资金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71%和54%的高速度,到2001年逐步降至20.71%的水平。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比重由1997年的2.8%稳步升到2001年的6.7%;国内贷款增速波动较大,波幅处在3%到17%之间,但其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始终维持于20%左右;利用外资从1997年到2000年一直是负增长,2001年才开始扭转这一态势,比上年微增了2.03%。利用外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由1997年的10.6%下降到2001年4.6%;自筹和其他资金除1999年增长较低(4.18%)外,其他年份均比较稳定,处于10%以上,比重始终保持在67%以上,2001年为69.6%(见图3、图4)。

从贡献率看。根据各项资金来源名义增长率以及其构成,我们得出其名义贡献值。1996年,受政策收缩影响,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对全部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02个百分点,1997年略微回升到0.32个百分点。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

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对投资资金来源的贡献率大幅上升,1999年达到3.39个百分点,2001年为1.39个百分点;1997年至2001年,国内贷款贡献率由0.86个百分点上升到1.46个百分点,变动情况与预算内资金相类;利用外资贡献率一度从1997年的-0.24个百分点滑到1999年-1.56个百分点的低谷,2001年外资形势好转,贡献率转升为0.09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贡献率2001年为12个百分点,比1997年大幅提升了4.6个百分点(见表3)。

投资资金来源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国家预算内资金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有效平衡了因外部环境恶化造成的外资减少的负面冲击,改善了对投资资金的预期,稳定了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的信心。第二,国内贷款的执行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改革要求,必须降低呆坏账比率,而优质的贷款对象较为缺乏,客观上造成银行贷款谨慎,超额准备金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配合政府宏观政策必须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商业银行有保证国家有关投资项目配套贷款的任务。这是银行贷款增幅波动很大的原因。并且,由于前一项约束要“软”于后一项,因此出现了贷款资金在总投资中比重又很稳定的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特点和任务之一是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直接拉动力较弱。第三,利用外资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已经显现出回升势头,所占比重的降低幅度也已经减弱。利用外资是我国投资资金来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自身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仅从增量角度看,目前外资对全社会投资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是一项不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自筹和其他资金始终比较“理性”,其积极与否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既不会轻易错过好收益的投资项目,也不会空泛地对政府政策“捧场”。自筹和其他资金在环境恶化时期增长率大幅下降,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其恢复很快,并且增长十分稳定,在总投资中比重占到将近七成,对扩大内需起着重要贡献作用。

表3各项资金来源贡献率(%)

表中各项资金来源增长率为名义增长率。

注:各项资金来源贡献率=各项资金来源名义增长率*各项资金来源比重

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的投资需求变动,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市场因素、资金来源因素、投资预期因素和投资环境因素。

(一)市场因素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有关刺激消费措施的出台,我国消费结构得到了提升,进而使投资领域得到扩展。其一是房地产业。90年代中期以后,住房开始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消费信贷措施等为这一消费热点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二是城市化发展。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城市化形成了积极的推动。同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也正在逐步对民间投资和外资放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三是受国际“新经济”的拉动,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出现了比较宽阔的投资领域。其四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其五是西部开发战略为投资开拓了新的市场。总体看,经过几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逐步表现活跃,新的投资领域日益扩大。

(二)资金来源因素

政策性因素对资金来源的影响决定着投资效率和自主增长动力。根据上文对投资结构的分析,1998~1999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量持续提高,在总投资增量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4%和45%),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也很大,这一时期政策性因素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影响度较高。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已降低到接近1997年的水平(11.32%),在各项资金的增量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2000年为8.4%)。与此同时,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比重迅速上升(由1998年的65%升至2001年的90%),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下降。

总体来看,影响投资增长的政策性因素作用减弱,非政策性因素作用提高,投资自主增长的能力已开始显现。但另一方面,2002年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与前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口径不同)增长情况反映出非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基础仍不稳固,国内贷款、自筹资金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4.6%和20.5%)仍低于预算内资金的增幅(26.8%)。可以说,投资演变进程是政策与非政策性因素此消彼长的反映,投资增长已开始转入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的状态,但政策推动特点仍很显著。(三)投资预期因素

投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制约,近年来我国投资趋于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变化所致。主要表现在:第一,一部分企业经过调整以后具备了新的发展目标,投资愿望增强;第二,就业压力,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增大,不断增强着各方面的投资愿望;第三,1999年以后,受政策刺激,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转机,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改善了投资预期,增强了投资愿望。

当前国际经济虽总体好转,但仍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自发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社会消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受这些因素影响,投资预期仍不可过于乐观。据调查(调查数据来源:“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2年185号),2002年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投资“合适”的比例为25.4%,比2001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认为民间投资“合适”的下降了3.9个百分点,而认为民间投资不足的则上升了1个百分点。虽然调查中所列各选项对于被调查者有不同理解,但我们从中也能看出企业家预期的大致变动情况。

(四)政策环境因素

第一,五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总计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对投资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积极财政政策仍是拉动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心保证。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态保护、结构调整等方面仍需要较强的财政支持。第二,税收政策方面的若干措施为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条件。包括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第三,稳健货币政策采取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发放再贷款、加强出口信贷、加大技改贴息等多种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满足市场资金需求。第四,有关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调整(如对建设用地项目管理、国土资源审批会审、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等有关方面政策的调整等)鼓励了投资的积极性。第五,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工作效率等多方面配套措施,改善了出口型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第六,在加入WTO后的市场规则调整过程中,取消部分行业准入限制,改革审批制度,投资主体的产权保护得到加强。

利用我们建立的中国宏观经济月度计量模型,可以给出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有关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模型中投资数据均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影响效果的定量分析。

从各个时段看,扩大内需政策每年拉动投资增长提高0.5~6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上半年,我国仍然在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模型分析显示,1~6月投资相关政策影响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5.86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实际投资增长速度提高了5.46个百分点,有力地扭转了投资需求的疲弱态势,支持了经济增长;1999年上半年投资增长仍然较高,主要是由于上年发行国债效力仍然发挥着作用,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0.83个百分点;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不乐观,中央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4.04个百分点,为扩大内需、抑制通缩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政策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2.79个百分点;2002年1~8月提高了6.26个百分点。

从各项政策效果来看,财政政策的拉动效果明显高于利率和其它经济政策。1998年~2002年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变价)受利率下调影响平均提高大约3.59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16%;而财政支出平均拉动投资增长提高约5.1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28%;这两大政策因素以外的其它政策影响力度约为0.83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4%;综合考虑扩大内需各项主要政策措施对投资的影响力为7.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39%。

定量分析给我们以更直观的概念,它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5年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实施,对国有投资增长起到了有效的而且是主要的作用(见表4)。

表4模型对1998~2002年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动态预测结果(不变价,%)

注:各方案假设条件如下,方案1:利率保持上年度水平;方案2:财政支出保持上年度水平;方案3:除利率和财政政策以外的其它经济政策保持中性(即政策变量为零);方案4:利率、财政支出保持上年度水平且其它经济政策保持中性。

以上四方面因素虽然也存在一定交叉部分,比如市场变动和投资政策环境变化会反映到企业预期上,但总体看,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愿望增强,成为影响投资变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资金增长中的非政策性因素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支持了投资自主增长能力的提高。

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影响,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情况将比较平稳,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在基准假设条件下(现有汇率政策不变、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均保持上年连续性),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约为15.5%。

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处在一个全面开放、加速改革进程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模式由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市场供求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我国未来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发展面临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因素。有利因素包括:

(一)我国经济水平仍处较低阶段,客观上使得投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生产能力方面。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在此条件下,新增投资可以增加未来经济增长能力。我国经济目前还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刘国光,2002),前期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表面上看来似乎未来投资发展势头不会十分有力,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多数过剩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于传统领域中,这些投资领域已经趋于狭窄,投资风险较高,综合效益较低,这部分过剩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的确有待淘汰和转型。但另一方面,在高技术信息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方面,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些领域投资积极性正在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基础设施密度(按人口或按面积平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远(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4月),在“十五”期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大力发展,如电力、能源、公路、铁路等。1997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当量907千克,人均消耗电力714千瓦时,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1692千克和2053千瓦时。2000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拥有铁路54.3公里,公路1108公里,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14公里和4750公里。截至2002年11月,我国高速公路只有2万公里,每百万人只拥有15.7公里。因此,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基础设施建设潜在的投资需求仍然巨大。

第三,城市化发展方面。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3%左右,而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49%,高收入国家为76%。城市化发展一方面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伴随的劳动力结构的改善将进一步鼓励消费和投资增长以及结构的提升,进而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创造机遇。这些方面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

第四,科技进步方面。我国确立的以科技为推动力的方针政策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拓宽了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技术进步潜力巨大,尤其对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需求更强烈。同时,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使得以往适应供不应求市场格局的企业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市场导向型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从总体效果看,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内涵型增长模式的建立,将更有助于培育微观主体健康的投资行为,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二)持续的高储蓄率是投资发展的基本保证

我国投资资金供给并非是严重的问题,也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资金供给由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居民储蓄为主,我国储蓄率从“六五”时期33.5%上升到“八五”期间的41%,“九五”时期也保持在大约38%的高水平,表现出充裕的态势。高储蓄率一方面说明市场投资的渠道仍不顺畅,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处于质变的关键时刻,预示下一步市场活跃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投资回报将有较大改善。总之,高储蓄率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量的保证,这是投资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投融资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政策调控能力和调控特点相配合,贯穿投资政策始终,尤其是在初期时候则是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手段,中央政府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大多数投向基本建设。我国政府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一直没有办到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经验表明,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与未来投资的增长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引导激励了民间投资愿望,打破了原

有的投资增长空间束缚。

同时,入世效应将促进投资领域更加开放。一是外经贸活动的活跃将带动我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近两年国际制造业基地正在逐渐向我国转移,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投资吸引力增强的表现;二是通过对我国法律规章的修订,逐步适应国际规范,将进一步迫使给予国内企业以同等待遇,这比直接对国内企业进行政策保护更加有效;三是对外开放有了一大步跨越,这对很多固有的陈腐观念形成冲击,新的服务和新的管理思想将逐步改造原先的政府和企业行为,从而使投资具有市场理性,投资效率得到提高。

投资领域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消费存在体制障碍

拉动经济的根本在于社会消费,扩大内需重点不但要放在投资增长上,也要考虑对消费的支持。这两年在消费上没有太好举措,甚至一方面鼓励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障碍,制约着消费结构升级。主要问题,一是国内市场存在严重壁垒,自由贸易环境有待改善。二是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对部分商品质量信心不足,消费行为和愿望仍然比较谨慎。三是缺乏规范的消费环境,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强制交易和不平等合同条款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四是消费信贷多数限于政策行为,不是银行从切身利益角度出发提供的金融服务项目等。消除这些障碍难度很大,处理不好可能使矛盾扩大。

2.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顺畅,形成资金和项目供求之间的双向错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中,银行仍然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由于银行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导致大量的储蓄资金或沉淀下来,或利用效率低下。虽然稳健货币政策要求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贷款投放,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惜贷现象,减少放贷或只提供给政府要求支持的国有项目,货币政策效力不大理想。同时,银行大量的超额准备金只满足于吃中央银行的利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此来应付中央对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行政命令。这样一来,造成了银行资金闲置和企业发展筹资困难的并存。

3.投资体制改革相关的其他问题

第一,投资产权主体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投融资改革要求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但是目前政府不但对基础设施项目亲自抓,甚至对企业投资决策也过多干预。一些地方政府“全力”帮助地方企业搞活经营,一来可以增加地方财力,二来还树立了所谓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好范例。企业投资行为通常是主管机构和企业领导人讨价还价的结果,有的甚至是上级主管机构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上级领导成为投资行为的实际决策者。企业投资不按市场规则行事,致力于研究如何寻找到政策优先权支持,造成信息传导机制失效。这样做的结果扭曲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政企关系。

第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缺乏硬的预算约束,包括长期效果评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理人行为应当是主观上追求个人收入和声誉的最大化,客观上实现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目前多数企业中这条纽带是断裂的,因此企业实现的仅是经营稳定化,主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如实现所谓的扭亏增盈,积极配合实施下岗再就业工作等。企业家则在隐蔽信息的手段下,利用对企业的直接领导权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以弥补企业家的机会成本,同时伺机换取政治收益。

第三,信用秩序不良造成资金运动受阻。我国经济中有许多领域都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非常明显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信用缺乏,资金运动过程中,供求各方面都存在着道德风险。有的企业领导人甚至说:“从借钱的那天起,我就根本没有想到过以后要还。”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难以通过正常的信用关系获得需要的资金,造成投融资体制的恶化。

四、政策建议

投资体制改革目标应当是促进投资体制在长期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防止短期内投资过快增长引发的低效率问题。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已经确立的改革目标

1998年,国家计委曾提出了明确的投资体制总体改革目标(投资体制改革目标是:(1)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框架,即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核、发展资本市场、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监督反馈。(2)将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除重大项目外,政府一般不再对项目进行审核,而改为登记备案制。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将加快。商业银行按有关法律,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自主决策,独立承担贷款风险。(3)政府财政性投资改革思路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根据事权划分确定各级政府的投资范围。政府的财政性投资将分为政府公共事业投资和政府产业开发投资。两类投资的比例关系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确定。(4)今后国家对投资主要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通过法制手段进行投融资管理,将是新投资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对我国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有共识的。然而到今天,有些方面与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们应当抓住外部局势好转的有利条件,将这项改革措施尽快贯彻实施。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的投资体制。

(二)大力促进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企业依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收益比较的筹资原则,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投融资市场化的微观基础,使企业能够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筹措到发展所需资金。

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高效的资金融通渠道。鼓励发展非国有银行机构,实现金融业对内开放。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融资体制方面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以保证民间投资资金的供应。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将资金的风险责任引入到投资行为中来,解脱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错误目标,还其市场化本色。

(三)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

第一,加强投资立法,为投资主体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重点加强投资产权的独立性、投资收益权、投资所有权、投资契约的履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强化政策规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从严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和人员。

第二,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为投资活动提供有效服务。政府职能应尽快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市场准入方面,继续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讲求实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对企业和社会投资的行政审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投资活动的成本,尤其是某些“交易成本”。

第三,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调整不公平税赋,切实减轻民间投资者的负担。对企业投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利用税收政策引导民间投资投向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西部地区。

第四,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作用。鼓励建立为民间投资者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支持发展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中介服务组织。

参考文献

〔1〕《投融资机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选自《中国经济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研究(下)》刘国光、李京文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快速增长没有终结》,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善同主编,2001年。

〔3〕《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4〕“民间投资态势分析”,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第139号。

〔5〕“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预测”,卢中原、李建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第138号。

〔6〕“解决结构矛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第72号。

〔7〕“我国近年来投资活动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分析”,张立群、王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1年第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