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流范文10篇

时间:2023-05-26 14:51:24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范文篇1

1、与朝鲜的关系

掌握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史实:政治交往、文化联系、经济交流

2、与日本的关系

掌握两汉和日本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史实:政治交往、经济交流

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掌握汉朝与西亚的经济交往;东汉与大秦的政治交往。

4、丝绸之路

掌握陆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开通的条件、路线和意义;掌握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

重点和难点精析

1、陆上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内涵: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西传而得名。

(2)开通的历史条件:①秦汉的统一,中原王朝实力的积聚。②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③西汉丝织业的发展。④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3)开通和维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②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③西汉末年,中原与西域关系一度中断。④东汉班超经营西域。⑤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4)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它是东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和桥梁。西域的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作物,罗马的玻璃器皿、中亚的服饰、饮食等物产,西域的乐舞、杂技,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等精神文化产品由此传人中国。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中国物产和技术的西传更是难以统计的,造纸、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等的西传,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海上丝绸之路

(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3)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3、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①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发展;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④张骞沟通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⑦统治阶级比较重视。

师生探究

例1.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城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解析本题答案是B。西汉同西亚和欧洲通商关承发展的前提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丝绸之路是在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之后形成的。此题中的A项只是作为对外交往史中的主要物品而出现,而C、D两项都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才出现的。

例2.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A.应用性技术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D.书画艺术品

解析本题答案是A。汉代在中外交往中输出的主要是应用性技术,例如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并推广,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等。

例3.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表述有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只与欧亚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与非洲国家直接开始贸易交往。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板块小结

民族关系是指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关系是指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

民族关系

从民族关系上看,民族交往,特别是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重大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灭六国,南平越族,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两汉时期,民族交往频繁。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武帝在西南设置郡县,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同中原的联系。边疆各族对开发边疆地区,缔造中华民族历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意:各民族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贸易、战争、和亲、迁徙、招抚、设置特别机构等,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经济上的互补和文化上的相融、认同,一直是推动民族融合的主要动力。

对外关系

中外交流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广播电影电视地方外事管理工作,规范和促进广播影视对外交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广播影视地方外事工作要为宣传工作服务,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为我国广播影视业发展服务。

第三条广播影视地方外事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对外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外事规章制度,严守外事工作纪律。

第四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管理全国广播影视外事工作,归口管理、协调指导、规划部署地方广播影视外事工作。

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在广电总局和当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广播影视外事工作。

第五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确定一名主要负责人主管外事工作,设立必要的外事管理机构,指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掌握政策、严守纪律的干部负责外事工作。其外事工作接受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广电总局外事部门的管理、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业务合作

第六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在国内主办国际性的研讨会、专业会议,经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报广电总局审批,抄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备案;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所属机构主办国际性研讨会、专业会议,经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抄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备案。必要时,在征求广电总局同意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举办涉外广播影视节展、节目交易活动,应按《广播影视节(展)及节目交流活动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8号)的有关规定,报广电总局审批。

第七条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向境外机构出租广播电视频道(率),不得与境外机构合资、合作经营广播电视频道(率),不得与境外机构合资、合作开办广播电视固定栏目和广播电视直播节目。

引进、播出境外电视节目,按照《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2号)执行。

第八条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动画片)按照《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1号)、《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1号)执行。

第九条赴国外租、买广播电视频道(率)、时段和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按《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12号)的有关规定,经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

第十条地方广播影视机构申请加入广播影视国际组织须报广电总局商外交部审定。

第十一条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与外国机构签订广播影视具体业务合作计划或商业性合同,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批。

经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审批,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可根据所在地与外国城市签订的友好城市年度合作计划,本着平等互利、双向交流的原则,按规定权限开展广播影视交流活动,并将有关情况报广电总局备案。

第十二条地方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的涉外活动,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第三章人员往来

第十三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及所属机构一般不得组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代表团出国访问。如确有必要,须报广电总局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事项。

其他部门、地方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广播影视代表团出国访问,应事先征得广电总局同意;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广播影视集团(总台)、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不得派员参加未经具有出国任务审批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同意的跨地区、跨行业团组出国访问。

第十四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人率领广播影视代表团出国访问,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广电总局备案。

第十五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或集团(总台)所属单位派员赴境外采访或摄制广播电视节目,如属重要、敏感题材,或属大型专题节目,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报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同意后报广电总局审批,必要时报外交部审批。

如地方广播影视机构赴境外采访国际组织,应经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或广电总局外事部门征求外交部意见。

第十六条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邀请外国驻华大使或外国省部级官员到电台、电视台发表讲话,或参与专栏节目录像、直播,需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报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审核后,报外交部审批;邀请其他外籍人员参加上述活动,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报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审批。

邀请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按照《外国人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管理规定》(广发外字〔1999〕269号)执行。

第十七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广播影视集团(总台)、广播电台、电视台邀请外国电台、电视台负责人率团来华友好访问或洽谈业务,应经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审批,报广电总局备案。

邀请未建交国家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电台、电视台广播影视从业人员来访,报广电总局商外交部审批。

第十八条外国广播电视记者及其他影视从业人员申请来我国临时采访,由广电总局受理并审核后报外交部审批。

如仅赴广东或上海进行广播电视采访,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审批,报广电总局备案。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所属电影机构的对外交流工作,还应符合《电影管理条例》、《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1号)、《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广电总局、商务部令第43号)及其他电影管理方面的规定。

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的,由广电总局及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广播影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除依有关专门规定外,参照本规定执行。

中外交流范文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国际传播;一带一路;守正创新

在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已跨过正本清源阶段,迈入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广播影视国际传播工作要立足国家外交大局,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新目标,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使命任务,不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大广播电视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在更高层次和起点上推动广播电视国际传播不断强起来。

一、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进入新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工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和其他有关部委也相继制定了配套政策,从影视文化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扶持、财税优惠、海外营销平台建设等多方面鼓励和支持广播电视媒体和影视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政策的引领带动下,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进入新阶段。(一)广播电视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广播电视系统坚持以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站位,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成功举办中俄媒体交流年活动。2015年5月8日,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宣布2016—2017年中俄两国举办“媒体交流年”,这是两国元首着眼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决定。总局作为中俄媒体交流年中方组委会秘书处,与俄方保持密切沟通,确定了政策交流、相互报道、大型活动、合作制作、互译互播、媒体产业等十个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共完成合作项目260余项,全面推动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二是配合高访,举办“影像中国”海外播映活动。2018年,总局从服务外交大局出发,全新策划推出了“影像中国”播映活动,借助国家外交平台和契机,在境外媒体播出中国优秀影视节目。①截至目前,“影像中国”海外播映活动已先后在葡萄牙、菲律宾、巴拿马举办,在三国主流电视台播出了一批高品质的中国影视作品,收视效果良好,有效推动了中外影视深度交流合作和中国影视在合作国家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三是承担广播电视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015年12月,在约堡峰会上提出“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简称“万村通”项目),即向非洲25个国家的10112个村落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为非洲农村地区普及数字电视。“万村通”项目由中国企业四达时代负责实施,截至2018年12月,肯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赞比亚、刚果金、几内亚、塞内加尔、卢旺达、布隆迪、中非、刚果布、几内亚比绍等12个国家已完成安装任务,其中有部分国家已顺利完成验收工作,“万村通”项目陆续进入现场验收阶段。(二)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突破。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广播电视系统通过着力建设国际传播旗舰媒体和重塑国际传播业务模式,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强起来。一是外宣旗舰媒体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国际电视台开播两年来,始终按照指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认真履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着力推进内容建设、融媒中心建设、海外分台建设和落地渠道建设、品牌形象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将CGTN建成为一个包含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1个移动新闻网在内的多语种、多平台的融媒体传播机构,成为中国外宣旗舰媒体。②二是合作传播成为广播电视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国际合作是推动中国广播电视提高国际表达能力、进入国际主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国际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③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机构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合作,联合制作节目、联合开办栏目,使合作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渠道和重要机制,成为提高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力的重要途径。例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从2015年开始,以商业化模式开播了八个海外中国时段“ChinaHour”、两个海外中国频道以及俄罗斯新媒体专区“ChinaZone”,有效推动节目出口从传统的“零星单个节目销售”迈向批量化的“集成节目播出发行”,并带动广告经营与商业开发,向综合运营升级。(三)广播影视内容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剧、纪录片、综艺等影视内容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市场化稳步推进,影视内容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市场格局不断优化。一是出口额持续增长,五年来实现翻番。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在总局积极推动下,中国影视内容出口逐年递增。2013年全国影视内容出口约6066万美元,2014年约7976万美元,2015年约1.14亿美元,2016年约1.21亿美元,2017年出口额达1.22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二是广播电视内容出口市场不断优化,从港澳台、东南亚等传统市场不断向非洲、中东、欧美等新兴市场拓展。中国影视内容产品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国际传输覆盖网络,成功进入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题材类型从单一的古装剧向都市剧、现实题材剧发展,产品形态拓展影、剧、综、漫等各种类型。三是出口主体日益多元化,民营企业成为广播电视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从影视内容产品出口主体来看,国有重点企业的引领作用突出,民营企业增长态势明显,新媒体出口成为亮点。据统计,2017年国有重点影视文化企业,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视动画有限公司的出口额分别为2184万美元和917.41万美元,发挥着电视节目出口的主渠道优势。民营企业增长态势明显,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65%。新媒体企业内容出口展现较大潜力,2017年出口额约759万美元。④四是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走上世界舞台。2018年4月,在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MIPFormats的主舞台,中国影视机构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推介会,本次推介会主题为“WISDOMinCHINA”,《声临其境》《跨界歌王》等九大中国原创节目模式首次集体亮相国际主流舞台。2018年10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在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举办了系列活动,其间优酷与福克斯传媒集团(FoxNetworkGroup)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由福克斯传媒制作《这!就是灌篮》中国台湾版、菲律宾版,优酷则为福克斯提供模式制作手册、进行制作培训等。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再次引起全球业界的瞩目。(四)广播电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广播电视领域走深走实,在的指导下,总局连续五年策划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五年来,影视桥工程引领全国广播影视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共策划实施了400多个项目,在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有55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播影视交流合作。一是引领了影视节目创作和译配,内容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实施五年来,已经储备1600多部、6万多小时、36个语种的中国优秀译制作品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播出,⑤并取得非常好的海外播出效果,绝大多数创造了当地的收视率新高。二是调动了多方积极性,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国有和民营共同参与的格局。尤其是内蒙、新疆、广西、云南、宁夏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挥了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主体优势,在对周边国家的精准传播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搭建了多元的渠道平台,有力助推中国广播影视节目走出去。作为影视桥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成立两年多来,在节目联播、频道合作经营、节目评奖、培训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共同体成员和伙伴发展到五大洲50个国家105家机构,成员包括播出机构、制作机构、译制机构、视听新媒体以及影视行业区域性、国际性的组织,如亚广联、AIBD等,有效促进了中国影视走出去。⑥四是形成了电视中国剧场等“一带一路”广播电视国际合作品牌栏目。在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广电机构已分别与包括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乌克兰、塞尔维亚的20多个丝路国家主流媒体签署了30多个包括“电视中国剧场”“中国时间”“丝路剧场”等各类影视节目播出合作协议,中国影视节目在丝路国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二、坚持守正为基,发挥广播电视在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工作,守正是基础和根本。守正就是要坚持方向、坚守正道,在政治站位、导向把握、责任担当上守正。⑦具体而言,要守正就要进一步明确广播电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国家整体外交和广播电视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公共外交服务、为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服务、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一)提高政治站位,彰显广播电视在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做好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工作,广播电视机构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和总局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前进方向和发展脉络,策划实施重点媒体交流活动,谋求广播电视传播工作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取得更多突破。一是自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和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各项工作,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对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工作要始终立足于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二是继续扩大“影像中国”播映活动范围,服务大国外交,推动中外影视深度交流合作。例如,在2019年中蒙纪念建交70周年之际,配合外交部门和驻蒙使馆的工作,将“影像中国”播映活动纳入中蒙建交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为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和传统友好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牵头举办2019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2018年11月,在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2019年为“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外交部委托总局作为中方牵头单位。为办好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活动,全国广电机构尤其是广西、云南等边境地区广电机构,要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在媒体政策交流、大型活动、主题报道、影视节目合拍及推广、新媒体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策划更多活动,不断创新合作渠道,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活动取得成效,更好服务于中国-东盟外交大局。四是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近年来,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展。2016年,中国发表了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白皮书;2018年7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签署了《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为服务中阿外交大局,广播电视行业要齐心协力办好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继续开展影视节目译制和授权播出,开展广播电视技术和产业合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精神。(二)践行使命任务,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形象是新时代赋予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任务。广播电视机构要不断践行使命任务,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一是坚持和巩固开放的广播电视产业政策。近年来,中国已与英国、新西兰、印度等21个国家签署了电视或视听合拍协议,合作创作了一批影视精品力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签署合作协议,创办了“电视中国剧场”,推动大批优秀中国影视节目在“一带一路”国家热播。二是展现当代中国形象,主动讲好“三个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不同维度和侧面,展现当代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当代中国形象在国际上不断闪亮起来。三是展现当代中国发展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为中外影视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全国广电媒体和影视机构要不断挖掘中国发展故事的富矿,推出更多优秀影视作品,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四是提炼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世界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明成果,中国广电媒体和影视机构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三、坚持创新为要,推动广播电视国际传播不断强起来

中外交流范文篇4

1、科学技术

掌握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的成就。

2、哲学与宗教

认识两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哲学成就(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王充的《论衡》);宗教新格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史学与文学

掌握《史记》、《汉书》,弄清体裁区别;掌握汉赋、乐府诗,比较不同特点。

4、雕塑与绘画

掌握雕塑代表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说唱俑和杂技俑、秦汉砖瓦和瓦当);掌握绘画代表作品(长沙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

重点和难点精析

1、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⑤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2)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文化。

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域,甚至远播欧洲,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成就等,表明那时的中国科学技术等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行列,文学艺术等也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④气势宏大。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都表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

(3)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

第二、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时期,不仅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还有不少移民到日本等国,他们把秦汉先进文化带往邻国地区。

第三、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为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称为“汉学”,都说明中国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之深。

2、秦汉时期思想的特点

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成为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3、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汉代今文经学派杰出的大师。他对儒学的发挥主要包括:(1)大一统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识、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这种天谴说既不科学,又有迷惑性,但作为臣下劝谏君主顺从民意的凭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限制君权的意义。(3)君权神授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种思想理论,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借以维护封建统治。从这个基点出发又提出了三纲五常说,将封建等级制度神圣化。它所体现的神权、政权、族权和夫权是束缚历代人民的精神枷锁。(4)更化与德政思想,主张以秦为鉴,缓和阶级矛盾,提倡德治,在现实政治中革除秦政余毒,即所谓更化说。

知识拓展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及其所体现出的历史变化规律。

发展:①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他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还主张改良,“损益”旧的章法。②战国时期──发展: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要求给人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③西汉──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规律:①古代思想学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②古代思想学说总是吸收其他合适的思想主张来丰富和发展。③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主张往往受到格外重视。

师生探究

例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但体现出一定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试题较为新颖。解题时,要求考生对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作出恰当分析,应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规律,同时,西汉时虽“罢黜百家”但并不是消灭各家,由此可排除④。

例2、(2005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

解析本题答案是A。造纸术发明后,轻便价低的纸张逐渐代替了笨重的竹木简,从而改变了携书不方便的现象。

例3、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突出特点。其中,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解析本题答案是C。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的吸取了外来文化。

秦汉时期文化板块小结

中外交流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外交;和平发展;软实力;国家形象

文化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所从事的、以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的外交活动。它对建构国家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围绕构建“文化中国”的战略大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实施文化外交,为实现跨文化理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日趋自觉、理性的中国文化外交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悠远。新中国成立后秉承这一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一幅幅动人心玄的华丽篇章。但是,由于受当时世界冷战对抗格局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开展文化外交时针对不同国家所采取和实施的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官方即政府间的文化外交方式进行的。中国不仅同有关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条约、协定,而且,还通过互派留学生、人员访问等方式,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以巩固社会主义阵营;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则基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孤立战略而导致政府间文化外交舞台非常有限的现实,中国主要采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工作方式,争取通过积极拓展民间文化交流,来推动国家外交关系的正常开展。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家战略中心向经济工作的重大转移,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作用的日趋突出和显现,中国政府在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和议会外交的同时,也逐渐把开展文化外交纳入到同经济、政治外交并列的外交战略总体布局中来,文化外交的自觉性、主动性空前提高,并日趋走向理性、务实。

1、文化外交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时,就明确指出了“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以为总书记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创新了邓小平的这一外交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对外文化交流工作。1997年l0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作为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指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大战略。”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认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书记在第10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基本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任务。2007年l0月,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外交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活跃期。

2、文化外交步入规范化机制化的发展轨道。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外交,不但增加了文化外交的预算经费,还积极实施了以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为目的,多形式、多管道地推广中国的文化公关活动。为了妥善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某些重大问题的关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中国于1983年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中国国务院已有74个部门建立了新闻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了91位新闻发言人。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政府也都相应地建立了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已逐步成为中国政府与国内外新闻媒介、公众有效沟通的重要窗口。此外,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执行民族、宗教、人权、国防等方面的无端指责,从1991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还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周详地阐述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了5个《国防白皮书》、8个《人权白皮书》,对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国,澄清对我国的文化误读,争取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内涵和手段不断扩展丰富的中国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在广泛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外交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充实和丰富文化外交的内涵,优化文化外交的手段和方式,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外交焕发出旺盛生机和空前活力。

1、内涵不断充实和丰富。传统的中国文化外交主要以签定国家间文化交流协定、互换留学生和学术交往等教育文化交流方式展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顺应国际社会跨文化竞争的趋势,不断充实、丰富文化外交的内涵,使中国文化外交发生了与时俱进的重大变化。一是开展汉语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正式成立。截至2007年底,210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先后在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或筹备建立,其中已有125所孑L子学院开班授课,海外学生总数高达4.6万人。二是增设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增设中国驻外文化中心,是为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活跃中国文化外交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创新性举措。继1988年7月和9月,新中国首批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分别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贝宁建成并对外开放后,又先后在法国、韩国、日本、埃及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外文化中心正逐步成为中国最为权威的海外文化传播平台。三是在不同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文化周、文化年活动。举办文化年、文化周,是提高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重要依托。近几年来,中国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中美文化节”、“中印友好年”、“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等。这些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既能扩大世界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沟通与理解,也有利于文化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

2、手段方式灵活多样。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外交手段多以对外宣传为主,手段单调,形式呆板。进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之后,中国政府一改以往文化外交被动消极的态势,开始主动出击,采用多种手段,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推介中国。一是上下联动,协力推动文化外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网络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中央和驻外机构的积极性,不遗余力地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和新途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文化外交基本形成了以中央为领导,“中央一省一市”三级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和中央、省与驻外机构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信息平台。二是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联手,合力营销中国。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利用传统媒介,如外文报纸、杂志、广播等,全面宣传中国的国内外方针、政策,而且,还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通过建立网站、开辟宣传网页,开展媒体外交等方式传播中国。如中央电视台除开办了英语国际频道CCTV9和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两个外宣频道外,还建立了中央电视台的英语网站。三是中外媒介合作,共举文化交流大业。中国政府大力实施借船出海战略,积极拓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媒体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范围,通过与国外媒体联姻,利用他国文化信息平台,多形式地宣传中国。2001年中央电视台就与美国CNN签约,借助CNN的卫星平台转播中央台,播放有关中国的新闻节目。四是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产品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兼具一般商品和文化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中国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大型国外文化演出等活动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展现“文化中国”的崭新面貌。五是积极利用举办文化展览盛会和世界重大赛事的机会宣传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活动,向世界展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形象,增强中国的世界亲和力和吸引力。

3、交往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与以往我国对夕文化交流主要限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格局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外交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一是国家范围覆盖面广。不仅积极面向发达国家,而且,还面向发展中国家;不仅积极拓展双边文化交流,还踊跃参与国际多边文化往来。截止2005年,中国已与166个建交国家中的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752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二是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年对外文化交流量1360起,与l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领域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图书、广播、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体育、博物馆、文化援助和文化保护等各个方面。

三、助推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文化外交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包含文化、外交等在内的软实力日趋成为世界各国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中国通过多年的文化外交活动,不但为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文化外交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认同程度。消除“中国威胁论”,为我国和平发展争取一个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在开展文化外交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与和平、发展、合作的对外政策,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和人文精神,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从而为消除因中国经济崛起而产生的担忧、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创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乔舒亚·柯兰齐克在《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中就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外交使其国际形象明显改善,民意测验和对中国的新闻报道都证明了中国软实力外交的成功。”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发起及统筹的世界民研计划,对2009年4月至7月期间在全球23个地区23490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以世界平均数字计,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比美国高,分别是49%和43%;负面评价比美国低,分别是30%和38%。

2、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承载体,也是一个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来源。近些年来,面对奔涌而来的西方文化产品的袭扰和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国根据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继续深化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跨国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积极开拓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不断在创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脚的文化品牌、项目方面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涉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含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优化了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而且增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中的感染力和辐射力,提升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共享程度。

3、提高了中国外交的整体能力。一是丰富了外交的内涵。受国际无政府状态和美苏冷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外交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政治、军事等“高级政治”(highpolitics)问题,而忽视经济、文化、科技等“低级政治”(1owpolitics)问题。文化外交的实施,不仅丰富了中国外交的内涵,而且扭转了外交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形成了经济和文化外交两翼齐飞的外交格局,从而扩展了中国外交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二是提高了外交的功效。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政治浸润功效。通过开展文化外交,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由于过于倚重“硬实力”的高强制性而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同时,文化外交还以其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渗透力量,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进而改变了中国文化输出的被动落后局面,取得了运用硬实力无法实现的文化效果和外交作用。

四、有待加强和完善的中国文化外交

实现和平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目标,但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征程决非一帆风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舆论工具和霸权话语,大肆散布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言论,污损中国的国家形象,为其称霸世界,遏制中国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因此,深入、持续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外交,是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当务之急。

1、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多边文化交往。曾经说过:“让外国人对外国人进行宣传,这种做法,有时说服力比我们自己在那里吹作用还大呢。”当代外交活动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民参与国家对外活动的积极性日益凸显。传统上外交只为政治精英人物和外交专业团队所垄断的局面已随着信息时代外交知识普及化、常识化的到来而成为昨日黄花,“民意”日趋成为影响、左右一国政府外交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

因而,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在文化外交中的作用是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而我国目前的文化外交主要是由政府直接领导的新闻媒体和文化机构为主导来开展的。尽管这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但也难免使活动因带上浓厚的“官方”色彩而降低其在国外民众中的可信性和客观性。为此,一是要大力发展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文化外交。与蓬勃发展的政府间双边文化交流相比,我国目前的多边文化外交尚嫌薄弱。积极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组织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既可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又可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为创造一个民主的世界文化新秩序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流。作为继主权国家、国际政府组织之后全球治理的“第三部门”,世界公民社会在用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等软实力影响、左右国际舆论的走向,解决全球公共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国际组织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继续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往活动,参加由其发起、倡议和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公益文化活动。这对进一步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作用。

2、要进一步充实丰富文化外交的内容。文化外交的实效如何,从根本意义上讲,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易言之,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决定文化外交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化外交的技巧、手段再高超、高明,但如果没有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作支持,其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甚至是昙花一现,没有长远的生命力。

中外交流范文篇6

一、空间维度:“内”与“外”

中国幅员辽阔,基于各地区不同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环境,不仅境内自古以来就生存衍息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经济与社会结构以及思想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却又联系密切,在历史时期存在着持久性交流与交往,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即所谓“多元交汇”(1)或“多元一体”;(2)而且,中国境内各民族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与周边甚至远距离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一过程也是贯穿中国历史始终。因此,关注这一问题,应该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中外交流,即中国与域外民族、地区的交流交往;二是中国境内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三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就中外而言,首先要明晰“中”与“外”的界限问题,即何谓“中”、何谓“外”?这一问题在今天来看似乎并不复杂,虽然目前中国与周边许多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疆界的争议,但大体而言有一个基本的、现实的界限,即边界线的存在。但如果把这一问题放置在整个历史时期来看,则要复杂的多。其一,中国自古即为多元族群之国家,因此,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民族的融合与变迁,“中国”一词的内涵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由最初所指的华夏民族聚居之处的中原,发展到超越单一民族界限而具有了政治统治空间内涵的“中国”;而且众所周知,具有近现代国体意义“中国”一词的出现,则完全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其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国家实力强弱之差异、控制理念之变迁等内外因素影响,不同时段的疆域显然是不尽相同的;而且,研究历史上有关疆域的词汇,如“疆”、“境”、“域”、“国”、“边”、“界”、“塞”、“关”的内涵所指,我们亦可以发现中国与域外的分野其实亦甚为复杂,并不一定是界限清晰的一条线,也可能是一片“隙地”,或一个缓冲国(带);(3)其三,正是由于地理疆域的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因此从长时段视角来审视,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外界限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上述这样的政治意义疆界外,还包括了经济乃至文化意义上的疆界,即“文化中国”和“经济中国”的疆域,其范围可能更广阔,内涵亦更复杂。(4)也因为如此,在理念的层次上,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时代性,或谓之与时俱进的发展。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历来颇多争议。但对第一个问题,在中国史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以现在中国的版图为基本原则,来考量古代历史的中与外问题。正如费孝通先生所强调指出的,“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国边界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的疆界”,“而是应该包括边疆其它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边界”,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中国历史观和历史疆域观。(5)近年来,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诸国关系的微妙变化,除了现代国际因素外,也不能排除历史、文化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文化心理层面的瓜葛。界线问题之后,就是中外交流的自身内涵问题。从空间或地理方位的概念来理解,以中国为中心,历史时期中国与域外科技文化的交流,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与西(包括早期的西域地区、中亚、西亚和欧洲)、中国与东方(包括东亚诸国,也包括明清以后美洲地区)、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南亚。可以看出,不同方位在不同时段、通过不同的路径形成了不同内涵与特质的科技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不同层次与程度的影响。典型如中西之间,汉唐时期凭籍丝绸之路,鼎盛之至,主要侧重于畜牧、园艺品种与技术的引进;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实验农学的崛起,以海路交通为主线,所引进的内涵则更为丰富,涉及器物、制度乃至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了“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在科技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囿于交通条件和政治壁垒等因素制约,同域外文化的交流实质上远不及域内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而且,中国大一统理念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也强化了区域间科技文化交流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域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更不容忽视,应该说这才是古代科技文化交流史的主体,而且其内涵最为复杂、影响最为深远。从这一角度而言,古代农业科技文化的区域之间的交流以中原地区为轴,主要包括两大块:其一为南北之间,涉及两种不同类型农耕文化———旱作农业文化与稻作农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其二为东西之间,实质为农耕文化与农牧文化之间的交流,涉及内容更为广泛,既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经济内涵,还包括了民族对峙与融合、文化碰撞与整合等方面的内涵。在中国农业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二者之间具有相当显著的风格和内涵差异。比如农牧之间,在历史进程中往往涉及不同民族政权的对决,故而伴随着战争这一重要方式,节奏紧凑,规模辉煌一时;其中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就是即使在战争对决的过程中,双方的科技文化交流也是绵延不绝;而南北之间,基本上排除了强劲对手逐鹿中原的威胁,而且经过长期的磨合后,双方的认同感明显强于农牧之间,因此,科技文化交流的进程平缓而持久,范围和程度自然也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除了这两个主要的方面之外,不同区域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以郡县治所为核心地带,形成了多个科技文化传播的主中心和次中心,它们以政治经济联系为纽带,相互联系,最终构筑起了传统科技文化交流的网络体系,共同完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区域文化交流成为了研究中国经济史、民族史以及政治文化史不能回避的主要议题。厘清域外交流与境内交流之间的联系,也是研究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命题之一。众所周知,中外和境内科技文化交流并不是永远井水不犯河水,很多情况下二者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传统时代科技文化交流的接力棒式传递的特点,注意到了边界地区和民族的桥梁、纽带作用。除此之外,在更深的层次上二者也存在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说既相互营造了环境和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动力和条件。

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文化史还应该注意交流主体之间的互动问题。所谓的科技文化交流,自然涉及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关系问题,虽然不可避免存在强与弱、主动与被动等差别,但历史进程中科技文化的交往、交流历来都不是单向,即使在强势文化强势植入的过程中,弱势文化也会在潜层次给强势文化打上烙印。因此,研究科技文化交流必须注意互动的问题。比如研究传统时代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既需要站在以中国为中心或主轴的视野中审视,也需要以输入地为轴心来审视,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心———周边”研究分析体系。再比如域内的农牧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虽然表面上表现为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的一种蚕食、鲸吞,但细细梳理中国农耕文化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笔者在分析西北农牧关系时对这一问题曾经有所涉猎,认为其间存在多层次的互动关系(6):表层是一个以农牧分界线变迁为表征的历史过程,其深层次则表现为一个农牧文明交互影响、交互渗透的动态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农耕文明在思想、操作和现实三个层次上不同形式与特点的主导性推进,以及游牧文明在显性层次上的被动退守和潜性层次上的回应与逆向渗透。

二、时间维度上: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农业历史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近现代农业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农业科技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与之相适应,中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历史也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内涵、特点、范围以及方式等方面也自然具有显著的差异。在原始农业阶段,尽管受制于农业科技文化本身的发展水平、农业区域点状分布的特征,以及交通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交流总体而论尚处于初始阶段;但是,在近乎万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们先民们也在这一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奇迹。研究表明,起源于中国、最终遍及世界各地的稻作农业文化跨洋越海、翻山越岭的传播之路,就是在这一时期所基本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典范;牛、羊等畜牧训育品种的传播亦是如此。当然,由于缺乏充裕的资料和有力的证据,要厘清这一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传播交流的情况,显然并非易事,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科技的突破。在传统时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经济逐渐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的支柱,在此背景下,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也就成为了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了以对外传播为主体的、包括域外引进、互动交流在内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蔚然大观。此处仅以这一时期的域外引种为例做一简单梳理。我国古代从域外引进的作物相当丰富,亦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通常所谓的三次引种高潮,即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由于各自的社会背景与需求有别,故引种作物的侧重点与引入路径亦有不同。于此,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史学家石声汉先生曾以域外引种作物名称作为切入点,用胡、番、海、洋做出了基本的概括: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的。(7)

秦汉时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格局形成,中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得以长足发展。尤其是以丝绸之路为主要孔道,创造了对中国农业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外交流的第一高潮。这一时期的域外引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优良畜牧品种。史载,为适应军事与生产的需要,秦汉政权皆致力于良畜之引入,并广设牧师苑进行大规模选育和改良。如秦人从漠北引进蒙古马,汉武之时则由西域引入大宛马和乌孙马。以此为背景,农牧之间的交流亦渐及高潮,驴、骡、骆驼等“奇畜”衔尾入塞,大量进入中原地区。(8)此外,为了保证农区畜牧业发展,汉武帝时还从西域引入优质牧草———苜蓿,开始在京师宫苑试种,后又在宁夏、甘肃等农牧交错地带推广,形成了大面积的牧场和饲料基地。优良畜牧品种的引进,不尽促进了秦汉畜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产生了更为广远的影响,即如清初王夫之所谓“汉唐之所以能张者,皆唯畜牧之盛也”。第二个方面,即果蔬品种的引进。与前者大张旗鼓的有所不同,此类品种之引进流传,多赖民间力量完成。据考证,这一时期引进的园艺作物主要有黄瓜(胡瓜)、大蒜(葫)、芫荽(胡荽)、芝麻(胡麻)、核桃(胡桃)、葱(胡葱)、石榴(安石榴)、蚕豆、豌豆、豇豆(胡豆)、葡萄(蒲桃)等。据有人统计:秦汉蔬菜二十余种,一半以上是汉代才有人工栽培的明确记载,而有相当一部分则是从域外或少数民族地区引入的,足见域外引种之影响。唐宋时期的域外引种。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和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以此为背景,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之内涵也发生了诸多微妙的变化,可以说园艺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大量增加,是汉唐间引种作物的显著特点。唐宋间引入中国的园艺作物大致有无花果(阿驵)、茉莉(末利)、槟榔、杨桃(五敛子)、柰(绵苹果)、莴苣、菜、菠菜、西瓜、海枣(波斯枣)、扁桃(巴旦杏)、阿月浑子、齐暾果等。大量果蔬品种的引入,极大丰富了国人固有的餐饮内涵①(9),具有重要意义。

以海交之路开通和新大陆发现为背景,明清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引种高潮。这一时期的作物引进,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人口激增相联系的高产作物的引进,如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二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而引进的经济作物,如烟草、花生等;三是菜蔬作物,如十六世纪下半叶至十七世纪末,辣椒、蕃茄、菜豆、洋葱、南瓜等蔬菜在中土的推广种植。明清时期作物引进和推广影响甚为巨大,如高产作物的引入推广,不仅对缓解粮食供应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②(10),也引发了我国作物布局的重大变化,使我国现代作物、果蔬种类结构基本定型。而经济作物的引进推广,不仅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更从深层次加速了中国农业产业分化与农业商品化趋势,成为孕育滋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因素之一。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的崛起,与其相适应的近现代农学与农业也应运而生。与其相比较,传统农业的诸多优势风光不再。因此,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格局的变化为背景,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呈现出显著不同的内涵与特征:一是由中国输出为主转而输入为主;二是输入内容由技术进而制度乃至农学思想理论,深刻而全面;三是途径更趋多元化。在这一进程中,肇始于明清时期中国近现代农业变革诸多萌芽因子,在西方科技的大量传入的冲击下以新的方式渐及发扬光大,中国农业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转型过程:经验农学开始向实验农学转变,有机农业向无机农业转变,新型材料与技术替代传统工艺,农用动力由畜力向机械化过渡,中国农业开启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当然,关注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时段性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域外引种之内容虽然具有明显的时段性,但并不意味着一种作物凭籍一次引种就可以完成,还存在多次引种的可能;而且即使是同一种作物,不同时段引入也不一定是同一个品种,也可能存在着品种之差异。

三、发展视野中深度问题

科技文化交流必然还涉及一个深度问题,这是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效应的最终体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是交流内容的深度问题,对这一问题,笔者在研究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时曾经有所涉及(11):可以看出,与交往及控制方式相联系,秦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大致可以概括为立体移殖型、辐射渗透型及远接互化型三种类型;以交往、控制的方式和强弱的差异为基础,农业科技文化的传播交流及其影响亦呈现出相应不同的一些特征,基本上表现为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交往密切程度和控制程度的弱化,农业科技文化传播交流的方式途径、层次内涵以及影响呈现出同步的弱化发展;与之同时,则是交流色彩的强化和传播成分的减弱以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拓展。

中外交流范文篇7

[论文摘要]对外交往需要沟通,翻译是沟通的桥梁。教育外事翻译除了要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还要结合本领域的性质和特色,才能达到翻译的“信、达、雅”。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高等院校位于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地带,与国外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学者互访。教育部门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作用也日渐突出。交往需要沟通,翻译是沟通的桥梁。教育外事翻译作为外事翻译的一种,具有其学科专业特色。

一、教育外事翻译与外事翻译

教育外事翻译是外事翻译的一种,在很多方面与外事翻译存在着一些相同点,如工作具有严肃性、严谨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严肃性是因为教育外事虽然是中外教育界人士之间的交往,一般情况下不涉及政治,只谈学术,但如果在交往中存在强烈的政治冲突,则需极力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严谨性体现在对翻译的水平的要求上。教育外事翻译与外事翻译都会涉及国家的立场、政策、教育机构间的利益等,稍有差错就会影响到学校甚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等,就可能给国家或集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实效性则主要体现在口译方面,要求译员能马上作出反应,当场完成翻译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定稿、打字、校对等多道程序。但是,教育外事翻译较外事翻译还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如教育专业性、学术性等;外籍专家授课、讲座翻译,则又涉及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以及其他专业学科翻译等。

二、教育外事翻译的种类

教育外事翻译同其他翻译一样,就翻译方式来说,有汉语译成外语(简称“汉译外”)和外语译成汉语(简称“外译汉”);就其工作方式来说,有口头传译(简称“口译”,Interpre-tation)和笔头翻译(简称“笔译”,Translation)。口译运用于讲演、会谈、合作谈判、参观访问、游览、宴请、购物及日常生活等;笔译内容包括对外信函、传真、合作协议、针对外国留学生的行为规范条例、针对外籍教师和专家工作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学校对外宣传材料、外文网页等。

(一)教育外事口译

口译,又称口头传译,是现场翻译,包括交替传译(简称“交传”,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一般情况下,在校际会谈、外籍教师和留学生联谊会、游览等场合通常采用交传方式;在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论坛,如亚太大学联盟(APAU)校长论坛,采用的则是同传。口译较笔译而言,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选词简明易懂,目的是使受话者当场理解和掌握所要传达的信息。口译一般不宜采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冗长的句子结构。根据场合的不同,口译分为正式场合的口译和非正式场合的口译。

正式场合的口译。正式场合的口译一般应用于双方领导会谈、宴会致辞、合作谈判等。一般而言,这类交谈的主题严肃,内容具有一定政策性且对双方来说都比较敏感,所面对的听众具有较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鉴于这些特点,从事外事口译的工作人员在事前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要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对一些名称对应的外文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各专业、院系的名称翻译要前后一致,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例如:①I’dliketointroduce,Mr·JohnSmith,directorofInterna-tionalProgramsoftheUniversityofWollongong,Australia·我很高兴介绍约翰·史密斯先生,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国际部主任。

这里“directorofInternationalPrograms”是指负责国际项目联络的官员、主任,相当于我国院校的“directorofForeignAffairsOffice”(外事办公室主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高校外事部门的称谓也在不断变革,也出现了类似“InternationalAffair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sDepartment”等。这也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需要。不过,“ForeignAffairsOffice”这一颇具中国特色(ChineseCharacteristics)的称谓也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所接受。②我谨代表河南省教育厅,预祝中国郑州轻工业学院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圆满成功!I,onbehalfofHenanProvincialEducationDepartment,wishagreatsuccessofthejointprogrambetweenZULI,P·R·ChinaandUOW,Australia·“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有的地方译为“Chinese-foreignCooperativePrograminrunningschools”。这种译法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不能完全照搬国内现成译法。要根据口译的简明特点和实际语境的需要,用简明易懂的译法来解决问题,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里就可直接译为“jointprogram”。③TheFacultyofInformaticssignedagreementswithtwomajoruniversitiesinChinalastyear·去年,信息科学学院与中国的两所重点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里的“Faculty”意思是“大学的系、科或学院”。与澳洲大学不同,我们通常把“学院”翻译成“College”或“Depart-ment”。

非正式场合的口译。这类场合主要指与学校聘请的外国专家、教师、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在工作及生活上的接触,陪同外宾参观游览、购物也视为非正式场合。此时说话者往往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蕴涵丰富的本民族文化信息,翻译时既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又要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例如,时下在湘菜馆有“毛氏红烧肉”。中国人一看就知道这菜名的意思是同志在世时喜欢吃的红烧肉。“红烧肉”的英语翻译通常是“braisedporkwithbrownsauce”,而这样翻译对外国人而言,此菜中的文化信息就遗失了。所以我们不妨再多加解释一点:“akindofporkfavoredbyChair-manMaoZedong,thefounderoftheP·R·China·”

(二)教育外事笔译

由于外事笔译的对象通常是一些信函、传真、校际协议、演讲稿等,所以在遵循一般笔译的翻译要求即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外,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外事具有政治敏感性,对重要的涉及国家方针政策的词句必须把握好分寸。如:④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TheChinesegovernmenthasresumedtheexerciseofsovereigntyoverHongKong,andTaiwanisapartofthesacredterritoryofourcountry·其中“行使”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否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一直对香港拥有主权的历史事实;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inalienable)一部分,是对“一中一台”言论的严正否定。这些关键语言点无论在任何外事交往中都要始终正确使用。

第二,要注意教育行业专业术语的区分与掌握。⑤建校25年来,郑州轻工业学院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为主,文、理、经、管、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Sinceitsestablishment25yearsago,ZhengzhouInstituteofLightIndustryhasdevelopedintoamulti-disciplineduniversitywithengineeringasthemainstayandothersubjectssuchasart,science,economics,management,design·这里把“郑州轻工业学院”翻译为“ZhengzhouInstituteofLightIndustry”就是一种旧的译法的沿袭,不太准确。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作的一位外籍教师曾对此译法提出过疑义。当初双方通过电子邮件商谈该外籍教师赴郑州轻工业学院任教事宜的过程中,他就因校名中的“Institute”(指一个很小很小、只有几间房子、单一学科的专科学校)而产生了动摇。在他浏览郑州轻工业学院的网页、查看学校给他发送的材料后,觉得学校好像不仅仅是一个“Institute”,应该是个“University”,所以他又通过邮件加以确认。当他到郑州轻工业学院后,才明白学校的情况确实不是“Institute”所能涵盖的。他即对郑州轻工业学院名称的译法提出了批评,认为“Institute”不能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应该改称“University”。由此可见,翻译的准确性对学校的对外交往是何等重要。

随着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外学生交流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走出国门,赴海外求学。大学校际间的学生互换也成为一种新的合作交流方式。一些较之汉语所谓的新名词也随之出现,如学分转移(CreditTransfer)、国际预科课程(InternationalFoundationprogram)、基础年级(FoundationYear)、迎新介绍(Orientation)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交往中多与国外同行交流。

三、教育外事译员的素质

同所有外事翻译一样,教育外事翻译者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翻译道德,严肃认真,严守机密,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其次,教育外事翻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作为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与沟通的纽带,教育外事翻译的内容极其广泛,不仅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还有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所以,外事翻译工作者必须大量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中外交流范文篇8

一、以情境促认识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的过程,是知识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1]基于本课内容涉及四大发明、宋元时期的交通与文化交流三个主要部分,以及学生对于科技文化史,学习期待度更高的特点,可以依托史料建构以下教学情境:(一)情境一:生产生活的需要。新的科学发明,最初的立足点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虽时代不同,四大发明的产生也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因此,首先播放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节目视频,通过视频中发明人的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发明的出现最初是基于现实的思考,新发明本身更好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再向学生说明,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是人类共通的智慧。当时,古人同样面临着生产和生活各种的难题(如图1),引出对四大发明产生、发展的讲解。并通过师生的互动得出四大发明的产生是出于需要,同时,借助视频帮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和日常生活中动手的意识。(二)情境二:中古的中国。中古的中国,不仅宋代都市文化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从文学形式上讲有话本小说;从娱乐形式上讲,主要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如歌、舞、百戏、杂耍等;从饮食上讲,主要有菜、酒、各种各样的小吃等等”[2],元朝时期的对外交流也进一步发展,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总体而言,宋元时期体现着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出于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考虑,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建议通过精选史料创设宋元时期的文化情境(材料1、2、3)帮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的社会特点。再介绍马可•波罗的来华(材料4),并联系学生前一节课所学《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出中古时期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马可•波罗等人来华的关键原因,正是在于宋元时期的中国所散发出的多元文化魅力。(如图2所示)材料1: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具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来……曾无虚日。——(宋)吴自牧《梦梁录》材料2: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沈括《梦溪笔谈》材料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吸取阿拉伯天文学的精华,他所创制的《授时历》就参考了回回历。此外,郭守敬设计的天文仪也受到了马拉格天文仪器的启发。高度发达的阿拉伯数学也在元代流行,阿拉伯数字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4:马可•波罗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大约在1271年随父亲和叔叔经两河流域,翻越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到东方。1275年,马可•波罗一行人来到大都,受到忽必烈的礼遇。有意思的是,马可•波罗在元廷为官近17年,其间,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到过今天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及北京等地,还到过缅甸。

二、以感观促思考

新课改不仅重视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强调变机械的、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和有意义的学习。“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时间和空间。时间即历史发展的过程,空间则指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进的舞台”。[3]出于进一步落实学生素养的考虑,在学生对于中古的中国有所感知的基础上,借助地图和时间轴、联系当今的科技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情况、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一)关注时间和空间。宋元时期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频繁和海路交通发达,既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也促进了四大文明的传播。出于培养学生时间和空间意识的考虑,先利用数轴的形式对四大文明的传播进行讲解(如图3),并借助马克思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帮助学生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化传播、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火药对作战方式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并向学生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成就虽然辉煌,但却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传统科技以农业为本位、重视技术忽视理论、重经验的思维特点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其向近代科技转化。再通过元帝国时期从内地到边疆、从边疆到域外交通路线的完整呈现(如图4),帮助学生建构准确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驿站对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边疆地区的开发,甚至于沟通与域外的联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可以补充元代汪大渊两次游历印度洋、苏马以使臣身份出访巴黎和罗马的史实,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双向交流的理解,宋元时期文化魅力的“古城之美”、“词章之境”、“戏曲之韵”、“科技之光”吸引了世界,中国的旅行家也注重“走出去”,了解异域风土人情。(二)联系历史与现实。正如爱德华•卡尔曾阐述过的,历史是现在和过去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对历史的叩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联系人们对于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既感慨于科技给人带来的便利,也有认为其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弊大于利的现状,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畅谈其对于“新四大发明”的看法,引导其认识到科技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应辩证的看待科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新四大发明”所带来的弊端是客观的、必要的,要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度。此外,宋元时期独特的魅力,其繁荣、发展、开放的特点,引起了当时世界的重视,使其产生了了解中国的愿望,中外的往来不仅是多元的也是共享的,中古的中国不仅吸引了世界也发现了世界。宋元时期文化交流所体现的多元、共享,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因此,联系主席发表的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演讲,为中国首倡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拉开序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需的心态和自信。

三、总结

历史本身具有一度性,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研究,都离不开“史实”和“史识”。本课教学中,基于从对四大文明产生的理解为切入点,通过史料、视频的依托,既帮助学生建构了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知识,也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西的文化交流体现的共享与双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突破口,除借助史料和视频资源外,教学情境的营造还可以依托历史人物和标志性事件。如在讲解《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时,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转衰转折点,杜甫又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以杜甫的个人经历,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其诗风变化背后的政治变化,并回顾唐玄宗在轻徭薄赋、勤政爱民、兼听则明的情况下促成的盛世,顺势以太宗后期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引出学生对于“君”(保障)、“民”(基础)、“吏”(活力)关系的思考。讲解《金和南宋对峙》一课时,通过借助视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靖康之变这一标志性事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以此为切入点,分“溯变之因”、“览变之局”、“思变之果”三部分进行讲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落实素养。总之,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择教师行业,也是选择了一份坚守,教学和知识本身的魅力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通过思考,感受知识应用的快乐,促进更好地教。

【注释】

[1]陈志刚,翟肖宇:《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57页。

[2]吴怀祺:《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中外交流范文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青年;共青团

“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旨在充分依靠既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和区域合作框架,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多边合作平台,实现沿线国家之间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青年的积极参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最具激情与创造力的群体,青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多次寄语青年,希望他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1]、“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共青团在号召、动员青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参与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引导青年群体领会“一带一路”精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一带一路”建设中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作为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一带一路”为各国青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我国青年的全面发展也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共青团肩负着组织、引领、服务青年的职能,提高青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认同,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第一、开展“一带一路”主题教育活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共青团联合教育等部门积极引导青年深化对“一带一路”的认识,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加“一带一路”交流与实践活动。2015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开始启动。2016年首届“一带一路”青年力高端论坛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宣讲进校园、青春大讲堂、青年友好交流以及“一带一路”志愿服务联盟等活动也相继展开。在开展“一带一路”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中,各级各类团组织结合“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一带一路”倡议宣讲教育,让广大青年懂得,新“丝绸之路”很好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国家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连接在了一起,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新变化,将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顺畅的文化交流通道,也将为青年的就业创业、对外交流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为了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各地团组织注重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青年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如上海团市委2018年参与举办的“一带一路”五年影像展,以图片为主,视频为辅,引入VR、魔墙互动平台系统等高科技展示手段,突出丰富性、趣味性、互动性,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起一个形象了解“一带一路”的文化教育平台,以新颖生动的方式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实质和重要意义,受到了青年们的欢迎。第二、举办中外青年友好交流活动。联合国数据显示,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以及中亚和蒙古五个地区的青年人口分别为1.6亿、4.7亿、1.3亿、0.6亿和0.2亿,共计8.4亿。[3]青年在人口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一带一路”建设必须依靠的新生力量。各国青年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展开交流,不仅有助于夯实“一带一路”的社会民意基础,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为各国构建互信奠定基础,还能不断为“一带一路”注入新鲜血液,增添发展的新动能。主席指出:“青年是人民友谊的生力军。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气相投,最谈得来,最容易结下纯真的友谊。”[4]为此,各地团组织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中外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青年交流互鉴、民心相通创造条件。如2017年武汉团市委举办“武汉国际友城青少年艺术夏令营”,邀请了来自14个国家,15个国际友城的29名青少年寄宿在武汉市民家庭,参观武汉黄鹤楼等地标景点,学习书法、武术、水墨画等课程,增进了外国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北京团市委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志愿服务联盟,计划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志愿者交流营活动。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在开创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同时,为青年就业创业带来新的机遇,为中外青年交流合作搭建新的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青团组织面向广大青年举办的“一带一路”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在帮助青年了解认识“一带一路”内涵和意义,引导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在进一步增强青年对“一带一路”的认知认同,提高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做好对国外青年进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介绍宣传工作等方面,共青团组织仍面临不少挑战,需要继续努力。第一、青年对“一带一路”的意识较为淡薄,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有关调查发现,受访青年中存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淡漠”现象,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紧密关系。英联邦最新的“全球青年发展指数”表明,中国青年发展指数为0.578,低于0.616的全球青年发展平均指数,位居第118位,公民参与指数居第179位,政治参与指数则排在最后一位。[5]2018年一项针对十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比较模糊,没有真正意识到、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诸多机遇。[6]香港青年协会青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香港青年对“一带一路”非常感兴趣的仅占9.0%,颇有兴趣的占26.2%,没有兴趣的占34.6%。[7]此外,青年在对外交流中存在或自负或自卑的偏颇认识,存在不成熟的“施恩者”心态和面子意识。有的青年认为“一带一路”仅仅是一个政治宣传“口号”;有的青年不是从长期战略眼光而是从短期经济收益的观点出发,认为“一带一路”是“亏本买卖”;还有的青年受到国外对“一带一路”负面舆论的影响,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些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和看法无疑是偏颇和错误的,需要加以纠正和引导。第二、面向青年的“一带一路”传播,内容与形式单一,效果仍需提升。目前有关“一带一路”的传播,多从政治和经济上强调“一带一路”的价值,对青年特别关注的就业、创业、跨文化交流等议题涉及较少,一定程度给青年参与“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带来困难。如,有学者通过对中国和白俄罗斯青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交流互动时的文化价值观层级比较发现,白俄罗斯青年主要受“自立自主”、“平等”动机领域价值观的影响,最不喜欢“和谐”、“等级”等价值观。而中国青年因为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却对“和谐”等价值观有着较明显的价值倾向。[8]这样难免会造成中外青年交流中的困惑和误解。又如,由于对跨文化交流中应当注意的宗教文化差异等问题介绍分析的较少,我国青年在对外交流实践过程中,存在对宗教差异的理解不深、对文化震荡的预期不足,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不够等问题。面对国外青年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各种质疑,我们的青年有时不能恰当回应。所以,要对“一带一路”中的青年文化交流进行必要的分析指导,在以中国价值观为主导的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国外青年所关注的价值理念,使中外青年在交流的过程中寻求共通之处。另外,“一带一路”倡议在面向青年传播时,形式比较单一,风格略显呆板,对青年喜爱的表达方式及话语体系把握得不够到位。不够接地气,不太符合青年追求新鲜、简单、生活化语言的特质。虽然在措辞上已较少使用像“桥头堡”“排头兵”等有军事色彩的词汇,而多用“共建”“共商”以及“开放包容”等软性用语。[9]但是,在移动优先的全媒体时代,共青团通过网络移动终端,以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传播方式进行“一带一路”传播的还不多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在青年中的宣传传播效果。第三、针对沿线国家地区青年开展“一带一路”宣传的力度不够,精准性不足。“一带一路”倡议并非中国一个国家的“独奏曲”,而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共享的“交响乐”,需要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青年的共同参与。因此,使更多国外青年尤其是沿线国家青年了解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实质,是宣传推广“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017年对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四国青年干部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学员来华前对“一带一路”倡议没有任何了解,但经过学习交流后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认可,纷纷建议“一带一路”建设要在沿线国家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10]事实上,近些年来我国采取外交活动、媒体宣传、国际交流等方式积极传播与推广“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提升了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但囿于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有限和文化传播渠道过于传统等问题,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并未有效转化为文化接触(消费)行为。[11]共青团组织如何在国外青年中广泛开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介宣传,提高国外青年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知晓度、认同度,进而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

三、未来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中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中外交流范文篇10

刚才,江波秘书长对做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有关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和贯彻。我们的老厅长、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侯靖方同志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了一个很全面、很好的工作报告。报告中列举的成就,使我们感到非常鼓舞,同时也对我们新一届理事工作提出了很好的要求。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优良传统,继续弘扬创新精神,继续保持团结进取的作风,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工作一定能够继续有所为、继续有作为,一定能够为**的教育外事工作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我省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谈点想法,非常肤浅,与大家交流。

一、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交流与合作,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其范围越来越广,合作的程度越来越深。这种交流与合作集中表现在经济上,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从世界的范围内获取资源、配置生产力、角逐市场。这种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分工、全球的格局,既为我们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种交流与合作也表现在其他方面,当然包括我们教育方面。全球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纵观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本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置于世界教育发展之中,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交流与合作,在课程计划、教学标准方面的互认、互通;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招生、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实行更加开放的合作政策,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选择适合自己接受的教育。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也是我们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应有之意。交流与合作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面、重要内容,开放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交流与合作上。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使中国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改革开放也推动我们教育一而再、再而三的跃进、发展。交流与开放在我们**省长期以来有着很好的传统,近年来在推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许多工作做得很有特点,许多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性。1992年我们省在全国比较早地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年又在全国建立起了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我们的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合作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从人员的交流到机构办学的合作,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接受人家的文化、学习人家的经验到输出我们的文化、传播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学校在国外建立了孔子学院,我们的很多学者积极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这些合作与交流无疑都推动了**省教育的发展,使我们在合作中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教育信息的交流,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进而推动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了我们的教育改革,推动了我们的教育不断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作为非官方的民间组织,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非政府、民间的形式积极地支持、配合、服务于我省的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地承担并完成好了一系列政府委托的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地发挥了非政府民间教育机构的作用和优势,在我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当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教育交流与合作

前不久,我省刚刚召开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在这次会议上,省委向全省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这是一个极具凝聚人心的口号、极具推动力、感召力的口号。对我们的教育也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业富民”也好、“创新强省”也好,教育都是基础,人才都是根本,都要求我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肩负起责任,在育人方面多做贡献,在推进科技进步方面多做贡献,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多做贡献。要求我们教育必须加快工作重心的转移,把我们的工作重心加快转到提升内涵上。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育人的质量、科研水平的质量、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出艰苦的努力。当然首先是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致力于自身的办学、致力于自身的教育。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开放,通过从世界的角度来学习新的教育经验、新的教育方法,来寻求更多的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以外补内,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我们的教育改革,促进我们的教学、科研、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们今后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积极地努力开展工作。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在这方面要突出学科专业的培育、突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突出科研成果的交流。我们应该按照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努力提高我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要利用好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的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范围,形成比较稳定的交流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要加强对我省急需,国外院校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的调研,依托高校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寻找新的合作载体。力争到2010年,全省90%以上的高校要有1个以上的专业或学科与国外开展合作办学。要主动帮助我省院校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适合我们国情省情的课程,使我们的学校在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上赶超国际水平。

---有计划的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做好来华留学工作,既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提高学校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我们的教育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竞争的重要内容。我省是国内较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省份,但目前在规模和层次上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优势、环境优势,特别是体制机制优势,从我们的教育发展特点出发,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努力拓展对外教育服务市场,逐步地扩大吸引留学生规模,全面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通过吸引来华留学、扩大对外汉语教学等途径,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竞争,形成与我省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服务贸易规模。争取使一些具有优势学科,特别是本科院校的学科,到2010年,接纳外国留学生的比例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同时我们还要按照群众的需要,有计划地做好我省学生出境留学工作。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教师队伍。振兴教育关键在教师。我们应该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在坚持自主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将出国培训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使之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使我们高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中有留学经历人员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要通过交流与合作,通过自身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要逐步地、有计划地扩大公费留学生规模。在国家选派的同时,探索地方选派和单位选派的有效途径,实行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努力加强对紧缺师资、骨干师资的培训。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留学回国人员到我省高校、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多种方式,包括软性引进、柔性引进,为我省教育发展服务。要按照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的原则,积极为留学归国人员创造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对关键人才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加以引进,做到引进一个人才,推动一项科研,带动一门学科。积极探索团队的引进形式,形成强有力的教学、科研群体,进而提高我们学校整体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规范国际合作与交流行为

这些年,我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总体是好的,工作做得很有成效。但也毋庸讳言,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合作办学目的不明确、动机不明确,有些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有的不符合有关规定和程序的要求,有的甚至未办任何手续。这些对我们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都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虽然这些问题表现在个别单位、个别领域,但是对这些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国际交流与合作“无小事”,是国家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得好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办得不好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地方教育的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取一些工作上的不足和教训,以促进我们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规范化的要求、依法的要求、有序开展的要求,平稳推进,积极开展。

----进一步规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活动。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活动容易出问题。这方面的规范要进一步加强。要严格把好准入关。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与外国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的备案工作和确认工作;加强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广告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要及时处置。开展出国留学中介活动宣传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要建立留学中介服务市场的监督机制,发挥留学中介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依法监管。中外合作办学,一定要始终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以我为主”,就是要保证我方在合作机构和合作项目中的主导权。不能盲目地追求交流与合作,一味迁就外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交流与合作当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着眼于促进我们的发展,促进我们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这一点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为我所用”,就是要真正引进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一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中也要端正办学思想。教育是公益事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应该也必须服从“教育是公益事业”这一要求。教育逐利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行动。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一定要服从教育公益事业的要求,通过教育交流与合作真正学一些该学的东西,引进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活动中要注意保持清醒头脑,千万避免上当。国外的交流机构五花八门,并不是都适宜开展合作,有的是为了赚钱,有些还有一些政治企图。在对外交流与合作当中,我们一定要突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警觉性,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开展活动。二是要坚持互惠互利。任何交流与合作要长久、健康,都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三是坚持形式多样。要加强对外方合作对象的资质核查,通过各种形式在合作协议达成前弄清外方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办学情况,防止境外“冒牌”学校或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的机构以合作办学的名义骗人敛财,损害我们的利益,损害学校和学生的利益。

----严格管理教育国际展览活动。一方面要多形式开展教育国际展览活动,另一方面要完善审批制度,防止教育展览活动出现过散、过乱等问题。要按照规定,严格审查举办机构资格,严格审核外方参展机构,确保学校、确保学生和家长能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得到真实有效的教育服务。严禁在参展场地进行招生活动或变相招生活动,杜绝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展览活动。

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对外交流与合作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在这些工作当中,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多形式地开展一些工作。我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坚持为大局服务。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开展交流与合作,心中一定要有大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有我们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所有的活动都应围绕着国家利益展开,应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包括促进教学、促进科研、促进服务地方。这是我们做好协会工作,开展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前提。

----突出非政府组织性质。我们的协会一定要把自己放在非政府组织地位上,按照非政府组织的要求筹划协会工作。通过协会工作为教育发展服务,贯彻和体现教育方针。尽管参加协会的同志大多数都是政府部门的同志,都是公办高校的同志,但当我们以教育交流协会的名义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明确和记住自己的角色,把握好角色,从民间的角度开展交流与合作,使我们的交流与合作立足民间有声有色地开展。

----完善工作体系。协会及理事会涵盖面很广,有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有各类高校的领导,我们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协会应着力于完善自身工作格局、组织体系,主动依托理事单位,以理事单位为主体,积极开展各项交流与合作活动。作为协会秘书处,应该围绕为理事单位服务,做好沟通、交流、组织等日常工作,使理事单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理事会是有限的,但是理事会单位的涵盖面很广,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理事单位更积极、更生动的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