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创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5 17:13:39

艺术教育创业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1

1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探索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了关于“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推进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建设与改革,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¹从理论上讲,创业教育不能脱离高职专业建设提供的一般发展水平和条件而单独进行。同时,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渗透至高职专业建设中,也为专业、课程的深人发展提供来了内驱动力。(l)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业已成熟的“工作室”º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的原则,将创业教育融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新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会设计、懂施工、能管理”的高技能创业型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完本专业职业基础和职业技术课,形成专业技能;第二阶段重设计及工艺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方向,进人相应的工作室学习。从纂种意义上说,工作室就是一家企业,学生进人“工作室”就意味着开始了创业准备,为学生准备创业提供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等要素的储备,将专业学习、就业和创业准备三者紧密结合。(2)专业课程中融人创业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夯实职业基础课模块、技术专业课基础上,突出把创造思维引人到专业课教学思想中,偏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综合课程中增设了选修课,如创业人门、创业计划发展、创业融资、小企业管理、创业政策等,旨在将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等融合为一。创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它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课堂训练和项目驱动为主。课堂训练以培养学生对职业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力的理解和掌握为目的,形成良好的造型和表现能力。项目驱动以技术专业课和艺术专业课中的专题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模拟客户与设计师进行项目训练,分析有缺陷的旧项目,并重新设计。第一步:工作室导师布置多项不同的任务或课题供学生选择,或者学生通过自己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在主题及研究方向确定好之后,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目标分析,明确所需信息,了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列出信息资源的优先顺序,提取有用的信息。形成有效设计思路。第二步: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用虚拟或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三步:学生通过主题演讲、提案阐述等形式,在导师和其他同学面前进行讲述。第四步:学生在阐述之后,就自己的疑问向导师及其他同学寻求答案与帮助,就其他同学的疑问进行解答,大家共同讨论与分析,形成有效意见。第五步:项目修改与再设计。这种以实践为主、模拟市场的项目教学方式让学生很好的体验到将来设计岗位要求与创业环境,解决了以往学而不用,学而无用的教育尴尬,使创业教育真正融人到专业教学中。(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工作室的教学方式从原先的以导师布置任务、集中讲解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改变为“理论+市场+实践”的教学新模式,重视实训,强化与市场的结合。还是以工作室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首先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强调包装设计知识的市场性。其次在包装技术技能学习中强化与市场的结合,在对包装工艺的流程制作上,组织学生集体去参观印刷厂,由印刷厂的师傅讲解整个流程,让他们很直观地了解纸张包装成品的制作等。再次在项目实训中也非常强调与市场的结合,要求学生有条件的和企业合作,确定要开发的包装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产品,分析同类产品,由学生提出几个设计方案,通过讨论最终确定最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通过这些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复杂的许可和商业化过程,培养了项目掌控能力、交流协调能力、调研能力、组织能力与协作精神。(4)构建专兼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的传统师资主要来源团委、学生工作者,专业老师很少参与其中。但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依靠专业师资力量,强调在专业领域里融人一定的创业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创业教育方向,反而是必要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

2结语

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可以聘请既有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合作开发专业创业教材。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培养教师的创业创新职业能力,并对“创业创新”职业核心能力做出相应的规定与考核要求,等等。注释:¹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b毓ke.baidu.co可vie耐2932502.htm.夏2005年5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开始筹划“工作室”制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大胆的教学改革,2006年7月,艺术学院在学校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开先河地导人了此人才培养模式,用“双选制”的方式由10位导师开设了十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并大胆地聘用了六位活跃在宁波行业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作为工作室导师,这种开创性的举措超越了以往课桌式的教学模式,超越了常规下企业、下公司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作者:王曲波谢秀琼工作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架构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机构、产业平台、高等教育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是某一机构或者个体就能够实施或者掌握的行为,它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架构才能够有效实施。埃茨科瓦茨和雷德斯道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三螺旋结构,对政府机构、产业平台以及高等教育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高等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意识引导和理论支撑。学生们通过产业平台而得到了自身能力得以发挥的场所和现实指导。而政府发挥的功能就是为学生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供相应的保障,这三者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和动力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能否加强监管,并对政策进行有效贯彻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知识的转移和转化,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当有效结合创新态度和创业技能。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个人素养有待提升。当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基本上都是以艺术兼职为主,创业机会较少。另外,当前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同时,当前还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着较为落后的传统就业观念,有部分学生认为创业只是因为无法就业所无奈选择的一条出路。(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现今高校的艺术类大学生,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下艺术技能和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还比较缺乏。现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不顺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高校教师创业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对市场产业结构、企业运营机制、市场规则和环境方面的知识,高校应当针对创业教师的培养和选择方面加大力度。(三)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不完善。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专业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创业意识,也给予了创业很高的关注度,但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在创业方向方面比较迷茫单一,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撑,大部分学生开展的创业都适合艺术培训,有着明显的种质化现象,使得竞争过于激烈。

三、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策略

创新是创业的核心所在,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立足于现今艺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政府部门、产业机构以及高效应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创业创业教育的开展。(一)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个人素养。现今高校的专业教育体系已经比较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在毕业时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一些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怀疑和创新意识、探索能力等等。同时也要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心理教育,如此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时在遇到挫折和突变问题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更好的解决各种创业问题。(二)有效衔接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现今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当转变自身教育思路,有效衔接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如此才能够使得艺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首先,应当对教学合作进一步深化,注重学生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可以针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比赛和活动,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去体验创意的乐趣和意义,如此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素养有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应当和艺术产业平台形成联系,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三)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有效实施,创建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业精神提升的环境和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另外,高校应当树立对人才尊重、对科学崇尚的教育观念,如此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促进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创业环境的营造,学生们才能够敢于创新创业,进而更好地发展自身的素养,提升创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也得到大步发展,但同时多元素的影响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低,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必须要调整办学思路,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质量,达到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高瞻性的意义。

二、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现状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在校学生达80万人,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发的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广州媒体报道,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而通过分析这两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部分景观设计类毕业生主动创业,让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20%~30%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国内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状况仍处于整体比例较低、急需突破发展的阶段。

1.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够。

Schum-peter认为,创业指对企业组织实行新组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来源、新生产方法、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的措施。而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通常的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又能帮助其他人就业。并且创业要基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潜力。

2.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不够。

主要体现在:缺乏创业心理准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欠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创业相关的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不足;艺术类学生的性格比如与团队协调合作能力,以及缺乏资金、缺乏市场经验等因素也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3.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工作没有做到位。

创业方面,政府的政策还不到位,没有特别完善的政策系统做支撑,比如提供相应的资金或者免税政策等措施;同时市场环境也不是很充分。而且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创业教育的实施目前还停留在文件层面,很少有学校鼓励且帮助毕业生进行创业。学校的创业也只是停留在口号方面。尽管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已有一段时间,但发展速度之慢,对经济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三、开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创业教育

在越来越多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的时候,必须改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传统的就业理念,从加强创业教育开始,引导和扶持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在教育中转变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探索构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通过培养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1.创业教育目标。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如何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目的,将当今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采取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最终达到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目标。

2.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容。

首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发现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创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在分析、比较、总结国内外职业艺术景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经验后,获得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就业与创业教育教改成果。其次,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建立具有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3.创业教育开展的思路。

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培养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能;营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真实职业的环境与平台,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指导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计划与行为,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要不断开拓与优化创业教育的开展思路,全方位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备多项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4.创业教育实施方法。

在教学中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对专业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创新。加强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策略的研究,包括校园精神、物质层面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条件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的探讨。如在教学中可开设系列类似创业心理学、企业管理、公司运作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的需要。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市场、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的有效途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课赛结合、以赛促教、课程对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以全面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四、特色与创新

1.从传统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中突围,探索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变“传统模拟设计课题”为“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提高学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创新技能;变“传统毕业设计实习”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提高高职景观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变“传统学校教学场所”为“行业、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变“传统教学环节”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2.校企双师指导,以企业项目设计为载体的“项目参与式”创业教学方法的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几乎都存在工作过程中技能不过关、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情况。为了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应进行实际项目及工学结合市场化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学校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这样,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一定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确立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和核心的设计师职业素能,提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设计师职业素能为目标,将其内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能教育过程中,找到职业素能教育教学和社会相结合的切入点,为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本。

4.形成一个全面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毕业设计,整合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之中,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创新基于就业与创业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五、结语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影响匪浅,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对待事物的审美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其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提升已经达到了另一个新高度。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性

1.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人类的创新来源于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因此如果想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那么学会利用艺术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就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艺术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以具体的艺术形象作为媒介,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形象媒介来感染人,以此使人类对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而艺术形象在产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假设进行完善补充,而这时候则需要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来完成,这无形中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是锻炼人们想象力的重要学科领域,而想象力实际上就是创新的一个必要前期过程,通过艺术教育,高校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感受艺术魅力,从而激发艺术灵感,开启一段创新思维之路。

2.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很强的积极作用。艺术的学习,首先要懂得审美是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观,那么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无法从中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他眼中也只是一幅平凡的作品。而审美性是艺术最主要的特性,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所有的艺术创造灵感都无法脱离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换言之,艺术即是艺术家用艺术的手法将生活中的美融于作品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倡导人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此外,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会对传统拘泥、没有具体实践性的艺术教育课程感到无趣乏味,因此艺术教育会通过改革,让艺术教育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中,而是到美好的大自然中去进行实践学习,如此一来高校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发现身边新奇的事物,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做铺垫。

3.通过对艺术的思考不断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灵感决定着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强弱,且人在对艺术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思考来感受艺术的灵魂所在,在灵感的基础上再加上思考艺术作品得来的感触,容易使人们对灵感的思维不断放大,进而促使人们去完成这一灵感的创作,这对高校学生而言是创新创业的一种内在动力。

二、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所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加以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然而在现实中,很多高校由于资金问题和校方的不重视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的设施还未完善,其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没有成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没有人去管理,更没人愿意多事去寻求办法处理,导致很多公共艺术教育问题堆积成山,得不到解决。二是高校的重视度不强。很多高校认为学生应该以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主,对公共艺术教育只是作为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而且高校提供的教学条件特别差,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教学场地,对场地都是凑合利用,无法真正的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的设备欠缺。公共艺术教育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设备来辅助教学,否则教学如果只靠老师一张嘴来讲解,很难激发学生对艺术教育课堂的兴趣,会认为这样的艺术教育课堂与一般课堂无异,没有体现出艺术教育课堂的特色性。另外高校在资金投入上往往没能体现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认为大量购买这样的艺术教育设备是浪费资源的一种表现,因此高校没有全面的艺术教育设备,艺术教育工作也就无法得到更好的开展。

2.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意识缺失。中国的教育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主要重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理论知识的提升,然而在创新领域却往往容易忽略。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着重于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究精神的开发。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却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学生失去了对艺术鉴赏环节加上高校在关于艺术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因此很多高校学生都不懂何为艺术,渐渐的便对艺术学习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

3.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紧缺。教师的优良直接决定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前很多公共艺术教育的老师一般都由艺术院系的老师担任,但是艺术院系的老师只是在某一艺术领域较为擅长,且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与艺术院系专业的教学工作差异明显,导致很多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老师专业性存在质疑,认为这些老师无法担当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工作。另外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无法花重金聘请专业具有权威性的公共艺术教育老师,在师资力量上明显空缺,这样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便无法达到预期成果,对创新人才培养来说极其不利。

三、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的对策措施

1.加强对组织机构的建设。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学科教育,因此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结构要加以重视并不断完善。首先,高校可以成立专门服务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机构部门,设置符合高校教育发展,能够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并让在公共艺术教育上有管理和知识经验的人进行管理。在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上,要权责明确,协同合作,以便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其次要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投入足够的资金资源,确保公共教育课堂上的基础设备能够完善,为公共艺术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进而使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能够有明显的提高。

2.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实践环节的锻炼。众所周知,必修课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目标的,而公共艺术教育不同,其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能与必修课教学模式相提并论,对公共艺术教学模式要提倡创新。其次在实践环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对艺术进行鉴赏,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加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3.创造良好的公共艺术教育环境,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公共艺术教育环境首先高校要做的便是给学生提供展现艺术能力的舞台,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给学生提供艺术的创作氛围,而在这各类艺术活动中,鼓励学生尽情的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艺术魅力的浑厚,同时对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而言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另外,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长期以往的在公共艺术教育氛围中熏陶,必定会被艺术氛围所感染,从而激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进而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兴趣基础。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一大主体,教育活动离不来老师的指导,一般而言,师资力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高校为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应该广纳贤才,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聘请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精英老师,进而改善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另外,高校为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老师的授课能力,应加强学术交流的机会,即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和培训、到外地学习等方式让老师掌握更多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是锻炼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给学生带来灵感进行创作的源泉,因此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高校对此应该加以重视,并寻求科学有效的办法尽快解决。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同时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因此高校应该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工作,这样才能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茜茜.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

[2]邵陆芸.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拓展研究——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为切入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

[3]叶颖博.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7

[4]李璟瑶.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

[5]赵以保.论多元化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J].美与时代(上),2018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5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造性、创新性、开创性为内涵,以知识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使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素质教育[1]。自1947年,从迈尔斯•梅斯教授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算起,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鼓励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2]。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举措也越来越多。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家方面

2010年4月22日,教育部召开了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同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其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政府创业政策和管理机制引导,无疑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进步。

(二)社会方面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掌握最前沿的实践经验和市场信息,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和接受者。随着高校的创业热,来自于社会各类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很多创业交流平台和很多分支的创业团体。由于大学生创业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涵盖专业范围广泛,相应企业均开发或者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类服务和产品,如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行业提供的贷款融资服务,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援助支持等。

(三)学校方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1989年,在国家教委的统筹下,清华大学等高校和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发起举办了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迄今已举办了13届。随着社会对创业的逐渐熟识以及国外创业教育不断被介绍到国内,20世纪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青年学生又把美国创业计划竞赛引介到国内。1998年,清华大学举行了中国最早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单位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迄今举办了8届[3]。“挑战杯”竞赛在国内的各大高校都有涉及,不仅推动了大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及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

(一)盲目创业

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更多地是艺术理论知识,创业设想太大,对创业充满无限的乐观情绪。所学理论知识难于与创业的实践相结合。对商业前景缺乏真正的认识,创业思想与观念经不起现实与市场的考验。然而创业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创业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如果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几率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认真地思考,选择合适的行业发展。

(二)创新创业不具有持续性

a.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残酷激烈,使得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难以达到理论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呈边缘化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且与专业课程联系较少,目前大学最为普遍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是开展各种讲座和创新创业竞赛,然而这种形式的着眼点只在于加强创新创业的技能训练,缺少了对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理论研究不足,不能有效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2][3]。b.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已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但尚未形成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单一,边缘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问题使得各个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标准不一致,形式多样,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1]。没有考虑普及性、专业性的有机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不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的不好,缺乏优质适用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2]。

四、解决方法

(一)加大高校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主角。各高校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优势,应深化改革艺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推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标准的构建,健全完善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建构设计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融合,搭建品类众多的创业实践平台[2]。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始终坚持文科与理科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原则,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当中。我国可借鉴美国经验,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在艺术类高校,对于经济管理等的科目的学习较少,而学生亟需这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丰富的理论作基础。所以课程设置不仅要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也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同时,课程的开设要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资源共享,结合学校特点和专业优势,形成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5]。

(二)引导学生做好长期规划

学校和社会要加大对创业学生的引导和规划,使其了解社会环境,做最明智的创业选择。学校应该有组织的对有创业想法并有能力的创业者进行课堂教育。为了让大学生更清楚的认清创业现实,有效的规避毕业后创业过程中可以避免的风险,还可以请社会知名学者做正确的创业理念指引。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还需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建立各级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制度环境,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展开。

作者:黄晶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钦秀,高汉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4):49-50

[2]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4,30(6):79-84

[3]余昶,王志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3,275(12):231-235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6

[关键词]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艺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艺术高校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时刻,为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艺术高校积极行动,不断探索不同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艺术高校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创新教学方法、艺术课程体系,驱动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业精神,以创促教,以创促学,以创促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学生成为人才发展的全过程。创新艺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推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艺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育的动力,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教育的路径,把引导艺术学生的生活方式作为教育的方向。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本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型的教学方式,把以创促教、以创促学、以创促训的培养模式形成生活化和常态化,推进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意识”维度

创新意识是对艺术高校大学生的品质要求,创新意识不是学生先天固有的能力,是学校不断教育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淬炼的历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1]对于艺术高校传统教育来说,转型是艺术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转型是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是培养艺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旨归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正确的创新前提就没有正确的创业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化而深化。创新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艺术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意”。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以培养艺术学生创新思维为重心,教师为学生营造创新情景,以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创作,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驱动学生的大胆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二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精神”维度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业理念的延续和提升,是创业精神的拓展。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每一名学生去创业,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去开公司,去办企业。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质就是培养学生树立一种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的特质包括“必须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优秀的创业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很强的创业能力以及扎实的创业知识”。[2]艺术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要界定培养目标,把创业理念贯穿到现有的专业领域,重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保持创业原生态,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格精神的基础和前提。保持创业原生态根本在于保持学生的个体化教育,不能无视学生个性所迸发的内在创业精神的培养。艺术高校不能把自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强压在学生的上课和学习过程中,否则,只能会遏制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就阻碍了学生的创业生态,无形中成为创业精神的障碍。艺术高校的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尚未明确,教育目标还比较陈旧,在新时期艺术学校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艺术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的实质性教育。艺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要准确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艺术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目标。

三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理性”维度

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本在于传统教学模式向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型,开创互动的、创新的、创造性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要冲出“纸上谈兵”的困境,克服“眼高手低”的不足,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迷雾。把创新思维、创业精神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经过实际操作将理论变成现实,在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把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向生活化,保持常态化,把创新创业思维与学生的生活、学习高度融会贯通,紧密嵌入熔合,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方式”。(1)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教师教学的培养模式。根据艺术高校的学科及专业特色,结合课程教学需要,把创新创业与比赛项目相结合,以赛代课,赛创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思维能力。(2)以创新创业教育促动学生学习的培养模式。依托艺术高校的学科建设特色,从实际出发,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的培养,确立合理的课程安排。(3)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训练的培养模式。艺术高校大学生的创作,是从创意到创新的训练和实践过程,把学生培养为不仅是艺术行业的求职者,也是艺术行业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更是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领航者。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把作业提升到作品,再从作品到商品的发展过程,保持这种以创促训的良好习惯,学生不自觉地就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也是属于实践性教育,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教育,应该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只有把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才会不断提升艺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理念”维度

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开始就时刻了解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艺术高校要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依据学生发展规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河北美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确立为: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美术人才。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后才能正确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等。艺术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带动下,实现学生以灵动的创意,追求艺术的不断创新;用韵美的创作,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与人生教育是辩证统一的,人才培养是人生教育核心部分,人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手段。艺术学生“在知识培养上应注重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深的专业研究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3]艺术高校要把培养人才作为的教育的中心地位,把学生培养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践行艺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一方面,要明确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高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另一方面,清晰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什么样的“才”的问题。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艺术才能,专业特色与个性成长并重的艺术教育融入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程中。我们所谓的艺术人才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应用型人才。艺术高校贯彻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与艺术唯美交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艺术高校应该践行“普适通识教育,关注人格成长,创新艺术教育,实现美育塑人”的创新创业教育。

五小结

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明确师资的培养目标,教师不是为了“教”学生而教学生,主要是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变革,真正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升华学生自主创业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色和特点,进行创新性指导和创业性引导,促进艺术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把创新艺术教育,美育塑人的“人才观”真正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促进艺术高校的发展,推进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在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事实证明,艺术高校要真正根据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办学原则,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育的动力,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教育的路径,把引导艺术学生的生活方式作为教育的方向。艺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根本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型的教学方式,把以创促教、以创促学、以创促训的培养模式形成生活化和常态化,推进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

[2]林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0(8):67-68.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展-训-赛-创”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业培训潜力。笔者在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随机抽取了200名大一至大四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就业问卷调查,发现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就业、创业、或其它”等项未来就业选择中,有76人明确表达了希望创业的想法,比例达38%。远高于其它专业。分析原因主要是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渴望自由,推崇想象力,不拘一格。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渴望最大程度实现个人价值,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可以避免在企业中所必须接受的管制与约束,且艺术设计专业所学视觉设计等技能,具有较强应用性与市场需求性〔1〕。据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有针对性建立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以此为前提,特色性推出以“展-训-赛-创”为核心的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卓有成效的增强了学院艺术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意识,是培养高校艺术类创业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1“展-训-赛-创”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提出

当下,高等学校艺术类教育发展蓬勃,但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背后的问题涌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欠缺,导致一定程度上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一边是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另一边则是很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现状表明当下的高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眼下已进入“双创”时代,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从各方面进行教学的改革,以便更好的结合市场需求〔2〕。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应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两方着手,围绕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定位目标,创新专业类教育课程考评体系,丰富创业项目化实训教育管理,拓展校内外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双创型人才”培养宏观目标,本着“开拓进取、激发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工作,在大量学习、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推出了以“展-训-赛-创”为核心的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2“展-训-赛-创”特色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内容

2.1以展促评,丰富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以作品展演形式对课程作业进行评分,将以往单纯由教师对自己所带课程的作业考核,变为师生互评、师师互评等方式,创新了考核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和端正了学习态度。艺术类学生闭卷考试较少,非常重视日常考核成绩。考核方式的改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课程考核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潜能。同时也有效提高教师对学生指导的积极性和针对性,使其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学院通过课程作业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在毕业季举办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展。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学院的教风、学风和考风已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2.2以训促能,巩固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以项目化教学实训为培训重点,有针对性的丰富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主席格瑞斯•保罗认为:“在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项目化教学已经逐渐引起高校的重视〔3〕。它是将独立的一个个项目任务交由学生去相对独立地完成,指导教师在其中只起到指导、咨询、与解答疑惑的作用。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自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训以来,成立十余个工作室,分别指派专任教师一对一指导,将课程理论学习与具体的工作项目匹配结合,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项目的形式提升自身能力,在运行一个完整的企业实际项目过程中开展教育培养。在学院项目化教学实训中,各专业学生自行分组,确定项目管理负责人,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结构、沟通技巧能力、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建立项目管理负责人资源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各项目的管理负责人。确定项目管理负责人后,根据项目人员构成成立项目组,分解各项具体任务,具体到人,明确责任。项目管理负责人定期更换,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得到有效锻炼。在整个实训开展运行过程中,项目管理负责人实际充当“创业者”的角色,能够通过具体实践经历有效丰富创业经验。通过项目化教学实训,学生们一方面提升了“硬本领”,如专业技能素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另一方面,他们的“软实力”,如团队协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沟通交际能力等也可以得到有效加强,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整体增强。2.3以赛促创,强化创业人才培养成效。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所要参加的比赛相结合,形成一种“比赛建团队、团队做项目、项目服务比赛”的模式。学院以学科竞赛和各类大赛为抓手,收集较为全面的赛事信息,不断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方向的去学习专业知识,营造了人人参赛的良好氛围。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有效转化到社会实践,用实践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学生在参赛前会思考自己的定位,清楚确认自己的现阶段所具有的艺术设计能力,哪一方面知识需要有所加强,弄明白自己现阶段能力比较适合参加哪些种类的艺术设计赛事。同时学生对各类艺术设计类比赛进行归纳整理,带着具体的想法、目标去参与比赛,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仅2016年全院师生参加部级各类竞赛多达20余项,如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国服装设计大赛力压清华美院获得了服装立裁设计唯一一项金奖。第二届中国拼布创意设计大赛,《徽韵》作品获原创设计组优秀创意金奖,2016年科大讯飞输入法皮肤设计大赛中,囊括“一等奖“、“二等奖”及“人气奖”等等。学生们在各项比赛中获得骄人成绩,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双创”能力。2.4以创促业,彰显创业人才培养成果。为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努力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扩大校企合作面。学院通过和合作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社会服务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专业实际操作的平台。同时学院积极建立工作室,成立陶泥工作坊、艺术设计工作间、室内装潢设计工作室,产品磨具制作室等功能不一的各类工作室,承接校内外业务,同时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和管理负责老师各一名,做好学生指导服务。目前学院已经在运行的工作室有11个,其中4个工作室从事校园文化产品设计,5个团队已注册了实体公司。2017年度学院学生合计申请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8项,其中2项被评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5项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学院此项教育模式得到了“三赢”的效果。艺术专业的同学得到了真正的实践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学院合作的企业提高了自身设计水平,获得了人才支撑与企业宣传;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也得到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拓展了教学技能。

3结语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自主创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所创立的““展-训-赛-创””特色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充分调动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去自主创业,让艺术类大学生学以致用,是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征.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74-76.

〔2〕宋永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商业经济,2011,(3):124.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8

一、需求和供给的失配

创业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当代设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开设设计教育的高校有1328所,相关的专业有5544个,相关在校生达到140万人[1]。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设计教育在我国处于大力发展时期。繁荣的数字说明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在为成绩高兴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数字背后的问题。首先,创意市场发展迅猛,社会急需大量的创意设计人才,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下,2010年设计专业就业率仅仅为63.7%[2],设计类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问题。企业希望毕业生基础扎实,吃苦耐劳,具有创新精神,但是毕业生普遍缺乏这种素质,不愿意吃苦还对薪水抱有很高期望,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这些原因导致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应届大学毕业生要求的不符,就业率自然上不去。其次,创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教育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一味注重创意理念和创意思维,缺乏对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没有创新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相差很大,用人单位需要对这类学生再次进行培训才能达到企业的需求。再次,由于盲目扩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求学目的也大相径庭。随着教育改革,高校每年都会扩招以满足学生求学的愿望,很多设计类院校也纷纷降低入学门槛,一些通过短期恶补而迈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大学教育的步伐,进而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情绪,对学校教育失望,对自己的前途产生怀疑,从此一蹶不振。这些学生严重缺乏对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创新进取的专业精神。面对目前设计教育存在的巨大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创业产业市场环境下社会的需求。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高水平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是作为一名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人才,适合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创业教育是设计类专业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类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是设计类专业的核心。设计专业创业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第一,与其它专业的创业相比,投入较少,风险较小,不需要巨大的硬件资源;第二,设计专业的实用性很强,应用范围较广,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在良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短期内可以通过实践创造新产品。以上特性决定了设计类专业的创业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创业是通过利用资源、信息、机会或者某种技术创造新的事业,是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体现。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经济大发展,社会需要专业技能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强烈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设计类人才,这也是设计教育的目标所在。由于设计专业创业有着自己的优势,我们在改革旧模式发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心,明确创业教育本质,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向导,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管理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新环境下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我们要以创业教育的目标为核心,以校内外创业实践平台为手段,不断发展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创业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以及质量水平[3]。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个核心,把培养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的艺术设计类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

1.塑造学生敢作敢为的创业性格和创业精神。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良好,从小受父母的溺爱,没有遇到过困难,普遍缺少大胆探索、敢作敢为的性格。创业是一项创新活动,没有这种性格,就不能有真正的创造性,所以塑造学生不惧挑战的性格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最基本的。

2.创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同时,不能放松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实践是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实施的过程,是检验创新正确与否的唯一手段。创业实践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前期的调研考察阶段,与客户的沟通协调阶段,后期的客户服务阶段,创业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对市场更加敏感,提高其创业能力。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宝剑风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过程中更是如此。面对困难能够坚持不懈,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在困难中发现机会,解决问题。作为设计专业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是很重要的,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更加宝贵。

(二)改革传统创业教育体系,扎实学生创业基本知识。改革创业教育体系的中心是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目标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4]。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

1.形成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开设课程可以包括《创业学》、《创业学导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行业的创业背景和现状,学习创业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创业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

2.学习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流程以及创业管理等内容。首先开设《创业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详细了解创业的流程,学会分析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在创业知识具备的前提下,还应掌握与创业有关的创业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其次,开设《创业法律实务》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法律的作用是巨大的,在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还能作为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武器。

3.培养创业能力。开设《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在具备创业知识的前提下,这些课程的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组织校内活动,增加学生接触创业机会。学校是创业教育的实践者,在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可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给学生提供模拟创业的机会,通过模拟了解企业创业的流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1.学校组织开展“创业论坛”。论坛主要为学生提供信息共享、相互交流的平台,论坛内的主要信息以创业为主,包含创业项目、创业故事、创业经历、创业讨论等相关内容。创业论坛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咨询,帮助论坛的建设和改进。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介绍创业成功的经验,与学生们近距离交流,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组织论坛成员外出实习,体验真实创业过程。

2.加强学生实战训练。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中,注意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多用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用真实课题对学生进行有限条件下的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的课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从而提高创业能力。

3.加强实践,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按企业的运作方法在客观的市场条件下完成项目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真实的市场环境,了解市场真实需求。通过实践项目,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校和学生之间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4.积极参加各种创业竞赛。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实践,这个过程充分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从学校内走向学校外进行创业实践。校内的模拟只能是最大程度的逼近,和真实情况还是很有差距。校外的创业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走出去,体验创业的艰难,在实际中寻找差距,在实践中弥补不足,在困难和失败中得到历练,体悟创业的含义。

1.假期实习。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应该多和企业、社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给学生最大程度创造实习机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进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单位实习。通过不同途径的实习,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增长见识,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真切感受到不同行业对人才不同的要求,从而找准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给自己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为创业实践做好准备。

2.以“创业园区”等形式支持创业设计项目。学生在创业园区可以进行创业实践,把服装、工艺品、广告等一些投入较小的设计作为主体。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勇敢创新,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尝试创立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体。社会、政府和学校也要在园区内给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实践他们的创业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创业能力也得到提高,创业管理和综合创业能力得到了锻炼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

艺术类专业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从教育引导方面入手,通过完善教育引导的内容,更新就业创业的理念,才能帮助学生分析出目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一、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

艺术类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将学习的重点一直放在专业内容上,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时,就业方向过窄,只能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又由于我国艺术院校强调个性化发展,使得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意识过于开放,过于追求个性化,使得在就业的过程中,未能与当前社会形势紧密联系,常常出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仅会极大程度的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同时,也会造成艺术类专业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出现,不利于我国艺术类专业的良好发展[1]。另外,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认为艺术类的就业创业环境必须要在发展良好的行业和地区,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部门和乡镇地区工作,在艺术思想和就业理念上还有所欠缺,导致我国艺术类学生就业发展不均衡,抑制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总体来看,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的降低,学校对于学生的就业现象不够重视,在指导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踏入社会没有良好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就业空间,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如今,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用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但是,落实到具体部门时,却未能将大学生创业内容纳入到就业指导体系中,导致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服务时,内容过于陈旧,不仅无法分析当前社会的形势,同时也未能贯彻我国的就业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使得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影响了我国艺术专业的良好发展[2]。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信心不足

艺术类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常常是被迫选择,随着人才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为了能够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而盲目的投入到就业浪潮中,使得自身的真才实学不能得到发挥,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岗位中,心理压力过大,难以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另外,尽管我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性过强,通常在多年的学习中,只是针对于某一方面进行深造,而创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同时还要求了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然而,目前艺术类大学生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在能力培养上面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信息不足,抑制了个人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在艺术类人才方面,竞争压力巨大,因此,为了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要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通过就业创业理念的更新,提高个人的行为素质,强化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学校提供多渠道的实践平台,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社会的融合力度有所加强,在艺术思想上不断提高学生,使得学生愿意在基层岗位上寻求艺术能力上的突破,而不被虚荣所迷惑,了解艺术的本质,促进自身的能力发展[3]。

(二)完善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

只有完善了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才能帮助艺术类大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力度,通过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开设内容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创业信心。在实际的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重视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针对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在鼓励学生就业创业时,应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支持,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资金上的支持,政府及学校应当开设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技术上的支持,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应通过开设社会就业创业指导会议,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要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完善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同时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才能有效提高教育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张书恒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东升.艺术类大学生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地区艺术类大学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05(01):75-79.

艺术教育创业范文篇10

我国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学生处在被动方式上,这样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力。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要做出相应的完善和改进,从而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室,然后将实际工作进行细致划分,把团队作为基础单位从而将其划分为具体的部门,例如,管理部、制作部、秘书部以及外联部等。同时还要在学生中选取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相应事物的管理和安排,在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引入,由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要将现行的设计作业,看作是项目而不是原来单纯的作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手里都能有事情可以做,同时,还要不断提专业能力,为学生创建出有利学习环境,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由于工作室制创业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并且在实际实际过程中还缺少相关经验作为支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模式的发展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精力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过程还是探索的过程,这是由于学生对学生进行管理还是相对较难的,怎样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和平相处,保证工作室能够顺利运行,这是现阶段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设计工作室在构建初期使学生进行积极探索研究的成果。学生通过使用互联网对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走访相关企业、单位等,进一步保证所搜集信息数据是真实可靠的,然后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阶段,进而构建起一套满足高校设计专业师生的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体系。其次,对于教师来讲,建设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对其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不只是在传统教学中的课堂上,更多是体现在实际训练和专业技能的操作上。以学生为中心所建立的工作室,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指导学生怎样进行创业,协助学生做好相应方面的管理。与此同时,艺术专业的教师,还要不断地了解正规企业运行状态以及所使用的管理模式,将其有效传达给学生,再结合学生经过商讨所指定方案及观点,从而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划,从而推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良好的发展。最后,想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工作室,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上进行不断提升。其一,要对工作室进行良好的宣传,并且在学校内部开展相关工作,和学校进行业务上的联系,这样一来不仅给学校提供了方便,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设计制作费用。其二,还要在学生之间进行宣传,在工作室成员中摄影作品中选择符合主题的作品,将其印在各种材质的物体上,在并在教学楼下进行展示,进而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从而增加工作室的收入。

三、工作室教育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