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3-10-31 17:20:19

文化旅游案例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课程

随着现代文化浪潮日益高涨,文化旅游的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现代旅游业发展从宣传策划到区域规划和景点开发,从商品开发到旅游服务等都十分注重文化品位。以“游”为例,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景点的利用就要增强文化的意识,发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金量”,提高景点建设的文化品位。同样,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也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文化”竞争。但是,“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景区、景点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原文化生态正在逐渐消失。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说明了具备系统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现代旅游人才的缺乏。因此,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文化旅游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必修课程之一。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把这些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课程,就是以考察各种文化现象作为导向,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所以说,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

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还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旅游人才除应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应具备旅游生态文化、中外比较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学等系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等基础知识,揭示我国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认识我国旅游文化的精神实质,感受我国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初步分析旅游文化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旅游文化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课程,但从它研究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来看,它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旅游文化的理论体系直接源于对旅游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这一特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不被削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为在讨论时,要求参与者明确某种看法,得出某种结论,积极参与辩论,理智地坚持己见,又尊重客观事实,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它完全不同于由教师独自讲授或仅以教材为中心个人自学的单向输入知识信息的呆板教学方法,而是气氛活跃,洋溢着开放、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知识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立体式”、“交互式”的教学格局。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和灵活运用知识、清晰明了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在卤离子X-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索讨论课上,每个小组的同学设计了2至3组系列实验方案,每人独立完成了8至9个实验,经汇总后共涉及十多个氧化还原反应。在这大量信息交流基础上共同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讲授更为深刻。该实验班学生经过系列相关实验后,在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潜能发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上述这些典型课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在讨论式教学中,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2

我国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化产品,是旅游发展的优良资源。基于如今的“文旅”背景,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发展旅游景区呢?旅游文创的皮具产品如何推出市场呢?南开大学石培华老师的《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就结合了多年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研究经验,给了我们一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启示,有助于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与主要类型,作者为旅游景区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不同角度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分类;第二章是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成就、经验模式及未来方向,作者对中国旅游景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成就的基础上,整合了中国旅游景区的基本模式并展望了未来前景;第三章是自然资源型旅游景区资源保护与利用模式,作者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提出了保护的倡议,并构建了相应的利用模式;第四章是人文资源型旅游景区保护与利用模式,作者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提出了保护,并构建了利用模型的研究;第五章是中国旅游景区典型案例模式,作者对山水景区、人文景区、古城镇景区、度假景区等经典景区做了案例分析,融合了中国特色的景区建设思想。该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在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方面提供了思想和模式构建上的几点思考。

旅游文化产品的特征,明确方向。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中,作者重点提出了旅游景区的特征,指出了其服务主体性、文化内涵性、经济依存性及地方特色性的四个特征。其中,服务主体性主要是通过提供旅客需要的各种旅游服务,这也是旅游景区服务的一般属性;文化内涵性主要是景区要能够体现地方文化,根据民族之间的人文、自然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特色建设;经济依存性主要是景区发展要能够像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产地实现性主要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旅游产品要能够结合本地特色,使每个旅客能真正购买到旅游文化的产品。作者结合旅游景区建设的四个特征,对景区建设的保护、开发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就可以结合以上四个特征,在具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寻找自身特色,积极构建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且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皮具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的文化,体现内涵。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思想,五千年的文明大国,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绝不能肤浅理解,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对传统文化不能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要从深层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精翻传统中国文化,挖掘民间特有的传说、民俗等人文资源,把握我国旅游景区构建的文化底蕴,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化来吸引旅客。此外,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中,要能够将时尚、人文、情感、景观和消费融入一体,突出景区的主题、不落俗套,比如古城景区的建设。

借用书中思想,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要能够将人文、情感、景观及效益融合在一起,还要注重功能、美观,将装演设计与包装综合结合。这种融合人、物、景的旅游产品设计,直接将艺术化的形象诉诸于人的视觉,吸引旅客的消费。旅游文化产品的材质,体现个性。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中,作者根据不同景区的特色进行了细致分析,比如作者对人文景区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人物、文化、产品的多重融入,要能够大胆地摈弃文化中的糟粕,留下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力求将人文景区打造的更加立体、鲜活。在景区的建设中,作者强调了本地材质的特点,景区建设的材料给人视觉、触觉上的感受,能够瞬间将旅客带入另一个空间,享受古人当时的人文气息。在景区建设上虽然不能遵照原有的风格、建筑进行完安全仿制,但也要与精华部分神韵一致,使旅游能够切实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淳朴等优良传统。

借用书中思想,旅游文创皮具产品的设计更要借用材质本身,利用皮具散发出来的特有地方特色与感情色彩,抓住旅客对文化的内心情感,将本地的现有文化进行创新融入,借用材质、机理的不同给人不同的感受,如皮具独具温和而柔美、冰冷而坚硬的双面性,我们要充分利用材质的这一特征,向旅客表达各种感官信息。在《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保护、成效等视角分析了8类自然景区、5类人文景区。其中的思想、方法及模式值得相关旅游行业建设借鉴,给相关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示与经验。

作者:原伟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人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3

1.1教材没有得到甄别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早期还处于探索期,国内关于《旅游经济学》的教材为数不多,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思考旅游经济的核心问题,另辟蹊径,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教材。与《旅游经济学》相关的早期的一些教材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在框架上往往受经济学的影响和限制,过多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说明旅游经济问题、建立旅游经济理论框架时,通常是从旅游经济的外显要素出发来研究旅游经济或者旅游产业的要素体系[1]。教学人员在为学生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习惯于参照国内权威出版社的出版信息,而较少地结合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理论基础等因素。后续的教学人员则倾向于沿用前面教学人员的做法,因而在教材的选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该类现象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表现尤为突出。

1.2讲解与实践脱轨

多数教学人员在讲授《旅游经济学》的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给出的相关案例,而对于相关理论对于其所在地区即本土的旅游产业、旅游企业、旅游社会问题的映射的思考则相对不足。应用是理论学习的一大境界,虽然《旅游经济学》这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但是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也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突破之处。此外,除了与本土旅游发展实践脱离以外,多数教学人员在讲授过程中也往往忽略了案例的推陈出新,不重视去涉猎一些国内外最近出现的旅游经济问题。

1.3师资队伍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而目前多数高校的情况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资在跨文化研究方面,例如:在旅游法、旅游经济、旅游人类学方面比较薄弱,在旅游研究定量研究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些学校在《旅游经济学》教学方面往往聘用经济学方面的教师来讲授。

1.4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

从目前来看,国内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中已有了一定明确的专业细化。多数本科院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分为酒店管理、旅游规划、外语导游、旅行社管理、会展管理等方向,学生也根据学校划分的学科方向在完成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之后有所侧重。然而旅游经济方向往往只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才被明确划分出来。旅游管理具有“两条腿”,一是经济,一是文化,即旅游管理学科与经济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这一本质,往往在开设了《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课之后,追加一门《旅游经济学》来结合学科需求和特点将以上基础理论课深化和巩固,在此之后的几个学期中很少设立《旅游经济学》相关的经济分析方法、旅游经济案例分析、旅游经济调研方法等课程,导致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课程之后,对旅游经济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次,对于一些简单的旅游经济问题的分析都不熟悉。

2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针对国内存在的不足,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体会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以下探索:

2.1教材的选择要与时具进

学校和旅游管理学科要重视该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旅游经济学》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与时具进,逐步走出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把握旅游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紧密联系旅游经济发展规律,从方法论上放弃传统的经济学体系与旅游学科体系,抓住旅游经济的本质和脉搏。教学人员在选择《旅游经济学》系列教材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水平;同时应当注重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问题关注的全面性、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以及研究工具的经典性等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授课时要注重结合多家之言,鼓励学生涉猎相关的国内外著作。

2.2突出旅游管理学科本质

旅游经济和专业的其他方向密不可分,以旅游规划方向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很多是步入旅游规划公司与机构从事旅游规划工作的,在旅游规划中很大的工作是旅游经济分析,包括旅游者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旅游项目投资分析、旅游发展环境分析等。现在的用人单位希望自己的员工等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种形式使国内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有必要在学习阶段以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细化方面要重视旅游经济分析与研究的地位和重要性,并且尝试在本科阶段将旅游经济或者旅游数量分析方向从旅游管理专业中细化出来,在开设了《旅游经济学》课程之后,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尝试将《旅游经济案例分析》、《旅游经济数量分析》、《旅游新经济学》以及《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等课程以专业选修课或者模块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以丰富和发展《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

2.3案例教学注重本土化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看似抽象难懂的《旅游经济学》转变为容易掌握、能够付诸实践的课程,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关注国内外与旅游经济相关的热点问题,例如:目前有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新经济学、幸福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如何将这些相关领域融会贯通是教学人员在授课和案例选择过程中要思考和甄别的问题。使案例尽量本土化。讲授过程应注重联系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即密切结合地区旅游发展动态,梳理并整合本土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景点、酒店、旅行社成长与发展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典案例,紧密联系国内外近期发生的旅游问题、旅游经济现象,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对案例进行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对目标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使《旅游经济学》课程教育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要贯穿大量的旅游经济分析方法和技术,是学生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当使用这种方法和技术[2]。此外,案例教学也可以一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在双向的互动过程中共同学习和进步。

2.4提高师资教学与科研素质

教学人员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路径,自身要积极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密切关注旅游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重视将适当的定量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与学生共同讨论旅游经济案例,共同设计问题;同时单位也要为《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学术交流和进修的机会。教学人员应利用闲暇时间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积累旅游实践经验。高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着重考虑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人员。

3结语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4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5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旅行安全;旅游文化;选修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我国本土通识教育源于1995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试点改革[1],由此而论,中国本土通识教育实践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教育结构和教育形态的特殊性,高中紧张、大学宽松的客观现状,加之大学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因素,实际上当前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更加主动、独立地出游,与此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也应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旅行安全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旅游人数众多、安全隐患四伏、旅行安全教育普及率低的情况下设置旅行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开展旅行安全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概论

1.1形式之辨:模式之“选”。尽管课程层面无力解决选择宏观教育模式的问题,但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现有的教育模式与旅行安全教育的匹配性问题。就旅行安全教育而言,其模式之“选”,无论何种模式,实际上选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原因很简单,若是必修,则是公共基础课,实现的是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普及性教育,必修之下无论何种模式学生都要学,属于因教育需求而设课;若是选修,则走的是自由选修之路,实现的是以感兴趣、要学分的学生群体为主,属于课程等待学生,这种情况下实现的是兴趣的扩展、内容的深化,达到由表及里的效果。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下,受师资条件、教学质量要求等限制,自由选修成为事实性选择,但却未必是科学性和符合教育现状的需求性选择,从教育受众而言也没有实现通识教育所承载的“forall”面向所有人的目的[1]。另一方面,通识之“通”,其主旨意趣有贯通之意,意在疏通文理、融合学科专业界限,若要达到此目的,则应在方法论、价值观等基础方面发力,教育传递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但很显然,既定学科之下要实现这种跨学科、跨思维的圆融贯通,是何其难也。仅凭旅行安全的单兵作战,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通识系统,分科划类之下的自由选修,也不利于知识生态的养成。此外,旅行安全教育,其既要区别于传统安全讲座,又要实现人文素养的熏染,通识之下的多目的承载,也使得旅行安全教育并不容易。总之,旅行安全教育,无论何种模式,将其置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才有利于其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在整个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要明确其在课程系统中的定位和意义,再进一步设置其内容才更科学合理。但从师资、现状而言,这些条件在当前都无法达到,以至于教学极有可能变为形式性教学或泛知识化教学,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之要义。1.2学科之争:旅游,还是安全。谈及旅游学科,首先想到的旅游管理,其核心课程涉及旅游学原理、旅游行为学、旅游目的地管理学、休闲服务管理学、服务业经济学等内容,旅游管理的一级学科是管理学,其管理学、社会科学意味浓厚[2-3];而安全学科,往往发端于工程安全,又逐渐上升到安全科学,以至于目前其一级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我国研究生招生中仍被列入工学之内,其核心课程可围绕安全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等方面展开,包含设备安全、社会工程安全、系统安全、人体安全等内容[4-5]。两学科在管理学视角有交叉,但在研究对象、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二者的共同点却较容易识别:第一,都属于交叉学科;第二,在我国的学科建设时间都相对较短;第三,学科视角下具有统摄指导作用的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仍不成熟。尽管如此,二者目前都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旅行则连学科都算不上。谈旅行安全教育,就要思考一个逻辑:是采用旅游的视角讲安全,还是利用安全学的原理来讲旅游?前者倾向于旅游管理,典型的成果如郑向敏著的《旅游安全学》,但其课程内容却偏重于旅游安全行政管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旅游保险和旅游风险管理[6-7]。后者倾向于采用安全学原理来解决、解释旅游安全问题,由于安全学科与工程的紧密性和安全与旅游的跨学科性,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案例积累、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简单模拟等手段研究旅游安全问题,其焦点也主要在旅行者专项旅游活动安全、旅游安全实证案例、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源于工程视角的安全学诸多原理目前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8-9]。无论是采用已有约20年经验的旅游安全学,还是采用安全学原理,这种偏重于一隅的观点都不合理。理由如下:其一,现有的旅游安全学偏重于旅游管理,经营单位、管理单位的主体意味浓厚,与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不匹配;其二,诸如“安全学原理”之类的安全专业课程,理论、工程内容丰富,但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并不能弥合课程体系中人文类课程的缺失;其三,以上两种选择,偏重于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会落入专业教育的圈套,在教学实践中就可能沦为专业课的翻版,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其四,旅行安全集合了旅游与安全两种元素,其跨学科特征更加显著,用一个学科难以全面概括其内涵,交叉学科也使得其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某一个学科范畴;其五,通识教育为基础性、广泛性、融通性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教育内容的通识特性要明显高于专业特性,这是由受众的广泛性和多元性所决定的,已有的教学经验是基于专业教育构建的,并不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由此而论,旅行安全教育为交叉学科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单一学科及现有的专业课教育模式并不适用于旅行安全教育,基于现实需求,已有学科基础的内容重构方为较为适宜的途径。1.3通专之辩:旅游,还是旅行。旅游与旅行之辩,时至今日尚无定论。早在1975年,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就多达43种,张凌云认为,旅游的本质特征包括:空间位置暂时移动性,目的性,旅游资源支撑性,客源地、媒介、目的地的完整空间性,经济、文化、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等,同时其认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是构成旅游定义的关键[10]。文风认为,旅游和旅行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逐渐分野,但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旅行的关键在于“行”的移动性,而旅游的关键在于“游”的观览性,二者的判定取决于主体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1]。徐菊凤认为,从词源、词义、常识而言,旅行包含旅游,旅行又可分为广义、中义、狭义三层,其中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没有本质区别[12-13]。史甜甜等认为,旅游并不属于舶来品,但在不同时期其意蕴并不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增加了经济性和整体性,旅游的概念也走向多元化发展[14]。刘德谦通过词源学、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旅游”包含旅行和游览[15]。关于旅游与旅行之辩,笔者认为:(1)上述争议一般为学科研究中的争议,将这一部分争议引入到旅行安全的教育中,有舍本逐末之感,而且以学科十数年悬而未决的内容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可能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2)通识教育视角下,往往为常识性、大众性视角,那么以包容度更广的旅行与安全搭配,要比旅游安全的范畴更广,有利于内容的多元重构。(3)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乃至国际组织统计中的旅游活动,往往与经济性密不可分,即使众多学者认为“不赚钱”是旅游的约束条件之一[16],但经济消费却与旅游密切相关。相对而言,旅行在当前语境中淡化了消费性,短途游、周边游、户外游、免费游等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出游也属于大学生游览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个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属于本课程讨论的范围。(4)反之若以旅游安全而论,则其管理学、经济性、专业意味浓厚,容易演变成已有的“旅游安全学”。因此,在内容方面,淡化旅游与旅行的学理之辩,而以包容性更强的旅行安全为题,要比旅游安全的适用面更广,也更适合于通识教育。1.4内容之选: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视角下,旅行安全教育并不适用于某一学科专业的纯理论分析,为提高教学效果,应以实践类内容为主。而且通识教育视角下更应该将学生视为普通游客,而非旅游从业人员,教学对象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游客。对教学对象而言,应从范围的广度上关注所有游客中的学生群体,并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游客,这种教学对象的定位和逻辑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深度。在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有助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基础性的教育。因此,在内容整合重构中,应以案例、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由表及里,重视科学思维但不应盲目迷信于已有研究中的“知识”。对于已有的专业性研究,注意适当吸纳已有的研究和成果到通识教育中来,吸收的内容以引导、启发为主。由于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实际上就造成学习的深度不够。通识教育深入程度不够的问题属于通识教育中的通病,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仅有旅行安全,其专业味道还是过于浓厚,而且与旅行者向往新鲜精神刺激的追求也不相符。因此,在课程中又引入旅游文化,通过文化与安全的搭配,实现贯通文理、交叉融合的效果,即综合确定课程为“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文化本身学科内容也较为庞杂,此时旅行安全容易沦为“小甜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需在课程设计环节进一步优化内容,并增加实践、实例。

2旅行安全教育的逻辑、内容、实践及效果

2.1旅行安全教育的逻辑。结合教育需求和现有条件,将“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为学习常见旅行事故类型,了解常见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能力目标为具备预防常见旅行事故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常见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价值目标为提高安全旅行意识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生命价值意识和职业道德。在内容重构上,主要遵循以下逻辑:(1)教学对象学生与游客的双重主体身份。首先,教学对象是学生,就要考虑学生群体旅游经费有限、社会经验不足、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和探索欲、学习的求知欲等特点,高消费、专业性的旅游规划设计等内容并不适合引入到课堂,相反,价廉甚至免费而高品质、高收获的旅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从游客视角出发看待学生,要关照到大学生游客与普通游客的差异,从旅游客体而言游客所面对的旅游资源是相同的,但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学生在旅游文化方面不能与普通游客所接受的各种传说、志怪相同,内容应有一定深度,以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和对文化现象的历史观审视。(2)旅游客体为常见旅游资源。总体而言,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群体是缺乏旅游经验的,因此所选取的旅游客体应为常见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普遍意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结合笔者自己的旅行经验,可以将佛寺、道观、建筑、摄影、地方性旅游资源等作为讲解重点,为了进一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尽可能在每一部分融入当地的、可以在课下实践的旅游资源案例,如旅游文化的佛寺方面主要讲授汉传佛寺布局,从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依次讲起,但在内容中注意信息的科学性,这其中的案例以贵阳黔明古寺、弘福寺的实例为佐证。从佛寺布局而论不失旅游的一般性,从佛菩萨演变历史而论又可以起到破除封建迷信的作用,地方性的案例则可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对比。(3)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旅行安全教育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就安全讲安全,显得生硬,缺乏温度,人文主义关怀不足。在本课程的重构中,将旅行安全教育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主要讲授与旅游文化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使得旅行安全问题变成广义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刻意地单独讲安全。由于旅行安全变成了旅游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加趣味、丰富,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达到人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旅游文化的解读后,学生逐渐积累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趣。(4)以生命财产安全为主体的多元安全观。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而言,生命财产安全是旅游主体安全的根基,因此,整个旅行安全是围绕生命财产安全展开的。同时,在旅游案例当中,又适当引入其他安全,如边境旅行的国家安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目的地旅行的生态安全、旅行中的交往安全、游乐设施的技术安全、旅行活动的公共安全等。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课程采用的是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除重点问题进行安全视角的分析外,其他方面一般渗入到案例之中。尽管从学生的调研结果而言对整体教学比较满意,但与传统的针对性非常强的显性安全教育相比,这种内在的隐性的人文教育的实效性仍有待于长期观察,这也是由人文教育的长期性所决定的。(5)讲授人的第一视角。前文论述,在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内容选择方面应重实践而轻理论,但目前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往往并无充足经费支持,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少量低成本且相关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量的课堂授课环节,在内容上大量引入授课人真实旅行经历的第一视角讲述,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从实际效果而言,大量引入讲授人自己的经历对学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本课程类似的复制在师资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问题。2.2旅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以上分析,重构后课程的主要内容如2020年第5期通识教育中的旅行安全教育:概论、实践、反思图1所示,其中关于旅行安全的部分重点叙述如下。(1)信息安全方面。主要针对目前网络上较容易获得但属于信息错误的与旅游相关的内容予以澄清,达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随手搜来的信息。信息安全教育贯穿于本课的始终,如如何看待蚩尤、贵阳甲秀楼因何而闻名、如何看待现代建筑中的塔(双子塔、电视塔)、如何看待四大天王的汉化、怎么看待关羽与观音的全能神形象、如何看待手机的像素超过单反像素、免费旅游靠谱吗、茅台天价酒的真假等。由旅游文化引申至信息安全,使得学生所接受的旅游文化要有别于一般游客从常规导游那里获得的信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旅行安全事故分类。属于“旅游安全学”的精简版,重点介绍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常规旅游事故类型,为后续学习奠定一定基础。(3)性骚扰防范。属于本课程自创环节,列举近年来的宗教性骚扰案例,介绍宗教性骚扰的定义、特点、诱发情形、预防措施、目前的维权困境及建议等,由宗教性骚扰引申到大学性骚扰,教育学生注意保护好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宗教诈骗术。对于宗教场景中较为高发的情形,如拜神求医、跳神通灵、掌纹看运、盲人算命、符咒巫蛊、摇卦占星等,结合部分视频案例予以解读,教育学生了解常见骗术的套路,提高学生在宗教类旅游资源中的防骗意识。(5)建筑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由箭扣长城引入,讲解旅游建筑中容易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事故形式,在讲解中结合矿坑、酒店阳台、个性楼梯、观景台、高空缆车、溶洞、建筑物跑酷、无人机安全、游乐设施安全、雷击、电击等案例展开,以触电为例讲解一般性的应急措施和策略,并讨论如何安全地游览箭扣长城。(6)用火安全及防护。在旅行摄影理论课结束后,设置一个实践单元,在夜晚利用燃烧的钢丝棉形成的光轨进行夜景光绘。本环节既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性,又强调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包括场地的选取、用火安全及防护、光绘设计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通过实践,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摄影理论中光圈与快门的关系、参数的综合作用等内容。(7)穷游安全。针对大学生群体本身旅游资金有限的问题,单独拿出2个学时来分享穷游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对各种穷游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予以提醒,并讲解游客视角下一般性的旅行规划原理,提高学生的旅行安全意识,并有助于其未来合理规划旅行、经济出行。(8)鱼骨图及4M法事故分析。借鉴安全学原理中的鱼骨图及4M法,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发生于贵州的马岭河峡谷缆车坠毁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事故预防的措施。本项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安全分析方法,又可以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由于鱼骨图及4M法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较低,直观且易于理解,学习成果容易迁移到其他场景中,要比故障树分析法、原因分析综合表、安全检查表法等更适用于通识教育中。除上述内容外,在讲解旅游文化的部分时,会适当提醒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进行隐性的旅行安全教育。2.3旅行安全教育的实践及效果。本课程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采用自编讲义,于2018年上半年进行第一轮教学,在2019年的学生评价中,本课程获得学生评分88.635分,在当年四门旅游类课程中学生评分排名第一;同期开设在线课程79门,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最高评分为88.292分,最低评分为76.438分,平均评分为84.935分,可见学生对传统授课的认可度要略高于在线课程,而本课程无论是与相近课程相比还是与在线课程相比,均获得了学生较大的认可。结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3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的反思

3.1关于通识教育选课模式的思考。选课模式大量存在于教育实践当中,选课模式的优点是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但缺点则是课程体系不完善,甚至部分课程之间存在重复学习或相互独立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师资有限、学生选不到自己心仪的课的情况。在自由选修模式当中,这些弊端会被进一步放大。选课模式实际上更像是抢课模式,并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的系统需要。针对通识教育的选课模式,提出两个构想:第一,预选排课模式。具体而言,学校将能够开出的课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进行预选,然后根据学生的课表、预选的总体情况采用计算机进行效益最大化的课程分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第二,切块链条模式。根据选修课的模块、不同课程的功能,按照模块的组合逻辑预设整个选修课链条,学生选课时只需选择一个链条即可,就可以完成这个链条上所有课程的选择,后续直接按照切块链接逻辑为学生排课。第一种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模式。因为切块链条模式中每一个切块都是有意义的,不同链条之间构成的是一个通识教育的学习系统,对于链条中功能、属性类似的课程,可以进行等同替换。链条式一次性选课,也避免了学生频繁的选课甚至是抢课,另一个层面也避免学生主动选课过程中的投机取巧和学科偏废。当然,如果预选排课模式中也考虑到切块链条的因素,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系的构成。而在自由选修模式之下,授课教师只能尽可能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而无法考量到其他课程的情况,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不利的。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旅行安全教育可以优先向整个课程体系中缺少安全教育的专业倾斜。3.2通识教育应扶持跨学科“金课”。工业4.0时代,综合化是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之一,高等工程教育包含着学科专业内部的开放融通、高等教育对外的开放综合等,跨学科素养是人才适应工业4.0时代的重要品质[17]。尽管近年来跨学科素养被屡屡提及,但真正落实到课程层面,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实效并不理想。如,依托切块链条的课程群模式,实际上落实到课程环节很有可能还是各个课程单兵作战,只是在内容上相比现有的自由选修模式更加全面。依托课程培养人的跨学科素养,一个很重要的观测点就是课程是否是跨学科的课程。如果课程都不是跨学科的,仅仅依靠各个课程的各自为营,恐怕合力效果有限。相反,如果课程本身就是高质量的跨学科“金课”,这种课程对学生具有更为直观的冲击力,在跨学科思维培养方面也值得尝试。本课程融合安全学、旅游文化学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跨学科特性。但在系统的方法论方面,本课程还略显单薄,如何更好融入更普适的方法论,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是本课程及整个通识教育切块链条架构在未来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3.3与其他两门课的比较。本课程的内容与“旅游安全学”“旅游文化学”较为接近,前者以郑向敏为代表,教学改革以邹永广的研究为代表[6-7];后者以谢春山主编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教学改革方面赵春艳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8-19]。从安全方面的教学形式而言,“旅游安全学”为显性教学,本课程以隐性安全教育为主;从内容而言,“旅游安全学”注重管理安全,本课程注重游客安全;从方法而言,“旅游安全学”具有相对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而本课程则相对较为零散。从旅游文化而言,“旅游文化学”学理性较强,包含环境观、主体观、时间观、传统观、区域观、产品观、效应观等视域下的旅游文化,而本课程则以世俗化的实践观为主,“旅游文化学”的系统性和深度要优于本课程,本课程与通识教育的适切性、地方人才培养的贴合度要优于“旅游文化学”。总体而言,本课程并不等于两门课的简单加和,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本课程适合作为入门级课程,而这两门课则可以作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参考。两部教材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经过通识教育及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后,笔者也有一个疑问:专业教育在教学环节究竟要专业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专业教育中要不要吸纳通识教育的元素?同时,如何构建有效的通专融合模式,特别是在课程视角下如何构建,这是比提出通专融合架构更困难的问题。课程环节不能解决通专融合问题,就无法实现通专融合模式的成功。3.4课程未来改革的方向。结合已有教学和改革经验,本课程未来改革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内容由做多转向做精,由案例性实践走向真实实践,取消部分宗教内容,替换为大学所在地宗教建筑的实地考察和实地讲解,关于地方性旅游资源及区域发展历史部分,也可以考虑到当地的博物馆去实地参观讲解;(2)光绘摄影部分进一步分组,全面考察学生的方案设计、团队协作、成果完成情况等;(3)原课程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互动性讨论,因此拟把旅行规划纳入考核环节当中,并增加此环节的课堂汇报、讨论分析;(4)增加相关法律常识,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5)根据已有的过程考核经验,进一步完善过程考核方案,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察;(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入校外导师,包括知名导游、行业KOL、政府相关人员等进行专题报告。

4结语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7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现状

在旅游类职业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是最热门同时也是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根据笔者对全国20所主要旅游职业院校调查的情况来看,这20所院校均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并且其中还有8所院校开设了2个或者2个以上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茶艺课是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开设比较普遍的一门课,根据笔者的调查,在这20所全国主要的旅游类职业院校中,有14所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课,即茶艺课在这些旅游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达到了70%。虽然茶艺课是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比较多的一门课,但每所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的课程设置却略有不同。表1中列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的课程名称。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每个学校的茶艺课有不同方向和内容的侧重点。从笔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茶艺课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开设的普遍性。基本上70%的酒店管理专业都会开设茶艺类的课程,关于这一点已经在第一段有所说明。第二个是开设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把茶艺课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或者鉴赏类课程,开设课时为36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茶文化和茶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不做考证要求;另一部分比较重视茶艺技能训练的学校开设了一门以上与茶文化和茶艺有关的课程,其中一部分是实训课程,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茶艺技能,比如会采购和储存茶叶并能鉴别其品质,能按标准冲泡10种不同种类的茶叶等,同时鼓励学生考取茶艺师、评茶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二、茶艺在养生旅游及温泉SPA行业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酒店管理运营环境中,茶艺和茶道的运用更多的体现在宾客进店时为客人冲泡一杯迎宾茶,客人用餐、休息或者娱乐时为宾客提供茶艺服务或茶艺表演,客人购买茶产品时为客人进行茶文化和产品的介绍等。也有很多酒店把茶元素运用在酒店环境的装潢设计中,或者在酒店设立专门进行茶艺和茶道表演的场地。但是相较于传统的酒店运营模式,在酒店水疗和温泉SPA行业,在目前新兴的休闲养生和度假旅游模式的驱动下,茶艺和茶道的运用已经以全新的方式渗透到了服务的很多细节和流程当中,也有不少高端酒店设计了以茶文化和茶体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客户得到全面的体验,并且茶产品已经不限于茶叶、茶饼和茶具这些传统的品种。下面以两个酒店品牌和两个产品品牌为例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案例一:柏联酒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其利用酒店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为客户提供了柏联茶山朝圣之旅,提供了普洱茶溯源、朝圣、品茶、收藏和制茶等环节的原生态茶文化体验。

住在景迈柏联酒店的宾客可以去茶山寻找千年古茶树,在原住民的指导下学习采摘普洱茶,到柏联普洱茶庄亲自动手压制一块属于自己的普洱茶饼,并且品尝用本地有机食材制作的茶餐,景迈柏联的茶SPA也位于茶园之中。案例二: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四季酒店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其SPA中心设计了独特的龙井翡翠春茶浴:以1kg(约六万片)的茶叶放入泡池中作为泡浴亮点,配合浴前的绿茶黑玄石足浴,在顾客身体散发淡淡茶香的时候,进行龙井茶春花全身磨砂,同时配合御品茶叶热敷裹身排毒疗程,最后用龙井精华香薰精油进行深层按摩放松。案例三:CHASolutions,诞生于云南的禅茶品牌,认为禅是“心语”,茶是“物质的灵芽”,水是“链接心与灵的媒介”,倡导利用水和茶进行身体与心灵的连接。提供茶叶、茶具、茶饮、茶点和茶礼等产品和禅茶水疗服务。在其水疗疗程中使用云南的天然温泉水,面部疗程以茶油卸妆,以白茶洁面和去角质,以能量玉石进行面部按摩,最后以红茶精华敷面和纯茶籽油肩部放松结束,并从品牌研发的24款养生茶和搭配的有机素食茶点中根据节气宜忌选择一款供给客人在疗程结束后享用。案例四:法国娇兰集团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LaurentBoillot曾两次到访云南省的原生态区,后来他与德国生物学家马悠博士及其中国妻子(两人作为环境守护者,积极保护名为中国“绿肺”的区域)的邂逅,让他产生了保护普洱茶生产地的良好生态系统的想法。他构思并创建了一个将美容SPA、奢侈品、体验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的中法品牌茶灵。茶灵品牌的诞生,目的是致力于保护茶文化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遗产,重点关注茶树的可持续和环保生产,茶树作物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不使用杀虫剂和化肥,同时确保原材料的有机认证。茶灵使用普洱茶抗衰老和抗氧化的特性作为产品的核心,在宣传茶文化和品茶制茶传统的同时,也推广传统按摩技法和冥想课程。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如今在健康养生和回归传统文化大趋势的影响下,茶艺、茶道和茶文化已经以非常丰富的面貌和多彩的形式出现和渗透在酒店的文化营销和用户体验中。高职院校传统的茶艺课程应该根据新的发展趋势有所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休闲养生旅游模式驱动下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

三、新兴旅游业态下茶艺课程的开设建议

传统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通常会包含以下一些教学内容:茶艺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茶叶的基本知识、茶具的选择与鉴赏、茶叶的选购与储存、茶叶的冲泡方法、茶与养生和中外茶文化等;有的还会加入一些实训内容,比如对茶叶的品种和品质进行鉴别、茶具的使用方法和茶叶冲泡技巧的练习等。从传统酒店运营环境来看,以上的教学内容已经能够满足工作中对于茶艺知识的认知要求。但考虑到健康养生和回归传统文化的大趋势,以及新兴的休闲养生和度假旅游模式的发展,笔者从全面培养酒店管理人才艺术素质的角度出发,认为在以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以下内容。从美育教育的视角出发,可以向学生讲解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在于感官之美和意境之美,比如茶艺中的“六美”,即茶叶之美、茶汤之美、茶具之美、茶人之美、茶技之美和茶境之美;同时茶艺环境的塑造需要考虑“五感”,即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嗅觉的美、味觉的美和感觉的美。整个茶事环境的营造,包括背景音乐的选择、插花的艺术设计、汉服的服饰元素与环境的搭配以及通过焚香营造的一种仪式感,甚至墙上的挂画,所有的细节共同构成了整体环境的和谐之美。从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可以向学生讲解各个时代关于茶的名画和名作,可以播放茶艺服务中的经典茶席音乐,向学生讲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如何配合不同的茶席环境,也可以讲解茶席布置中如何搭配花艺进行清雅品茗环境的营造,还可以介绍茶事服务中汉服服装、服饰及妆容的搭配原则,以及茶艺服务中的礼仪礼节规范。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和介绍,能够让学生理解茶事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如何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茶的文化历史和茶艺品位的感性认识。

从健康养生的视角,可以向学生讲解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健康的帮助以及茶对人体具有的降血脂、抗癌、增强免疫力、降血压、养颜祛斑、减脂和解酒等功能。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可以用案例分享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茶文化在现代酒店创意产品设计和酒店文化营销中的运用,比如本文前面提到的四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例子。也可以开设与茶有关的手作产品的创意设计课程,比如茶叶的采摘、茶饼的制作,甚至可以在实训课程中加入花草茶、花果茶、素食茶点的制作等内容。

四、结语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8

贵州省是我国率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长期观测点,其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被称为“贵州模式”[1]。

2贵州贞丰县规划案例介绍

2.1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概况

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于2015年12月31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22号)批复成立,是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东北部,核心区以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为中心,共20km2。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的目标是以山地旅游为主导,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扶贫开发,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健康养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会议会展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成为引领贞丰县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山地文化旅游休闲养生胜地。

2.2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要点介绍

2016年,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管委会组织编制了《贵州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总体实施规划》[2]。

2.2.1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挥对接黔中地区核心旅游资源的门户优势,引领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依托独特旅游资源,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以及核心旅游景区、节点,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引领的扶贫开发建设。

2.2.2核心旅游资源与特色

贞丰县地貌多样、布依族文化较为浓郁,最具代表性的双乳峰、北盘江大峡谷、三岔河、必克和岩鱼布依古寨均位于试验区内。1)双乳峰。双乳峰是喀斯特地貌的峰林绝品,酷似女性的乳房,被布依族群众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已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2)北盘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位于贞丰县北部与关岭县接壤处,有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等,两岸山势几乎垂直挺立,既秀丽险峻,又雄奇壮美。位于北盘江镇的一段峡谷被称作花江峡谷,有花江铁索桥及崖画等人文历史资源,著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曾在此取景拍摄。从花江峡谷至打邦河汇入北盘江董菁水库处的这段河道,可以通行船只游览。是靠近黄果树瀑布,与之一水相连的重要峡谷景观。3)布依族文化。以必克和岩鱼为代表的布依古寨,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大的布依古寨之一。这里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铜鼓十二调”,有被誉为“天籁之音”的布依八音古乐、布依勒尤,还有原生态布依歌舞。民族歌舞良好的参与体验性,结合布依族民俗节庆活动和特色手工艺品,使布依古寨成为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入结合的重要场所。4)休闲度假水库。三岔河部级水利风景区毗邻者相镇和双乳峰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是开展民族歌舞表演,举办露营、康体运动等户外休闲活动,发展养生度假等特色项目的理想场所。七星湖水库处于深丘峰林旁,紧靠贞丰县城和布依族村寨,是一处具有商务会议、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城市生态公园。

2.2.3总体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规划区形成“一带、一环、三核、两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带”是纵向贯穿试验区,连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引领区域旅游联动的旅游发展带。“一环”是将规划区内主要景区节点和重要发展区域串联起来的环状旅游线路,是旅游发展的核心骨架。“三核”是在旅游中起核心作用的发展节点:北盘江大峡谷、双乳峰景区和七星湖片区。“两区”是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的两个差异化发展片区。北片区依托北盘江大峡谷的独特自然条件,打造以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大众运动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形成“乐游山水、悦动激情”的旅游主题。南片区以双乳峰景区为核心,以双乳峰母亲文化园、三岔河露营康养度假基地、者相镇民族文化体验园、必克和岩鱼布依风情古寨、七星湖商务休闲度假公园、破烂云户外休闲运动基地作为重点内容,形成多种主题互动、与乡村旅游深入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区域。2)旅游道路规划。规划区形成以旅游主环线为骨架、乡村道路网状连通的旅游道路系统。旅游主环线由国道、省道和旅游公路构成,实现快速交通连接。乡村道路主要是结合旅游需要的县乡道路,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深度游览和体验需求。3)旅游线路设计。规划设置包括:乡村旅游体验、布依文化体验、三国文化体验、挑战文化体验、山水观光、山地运动等多种主题的游线,满足不同的旅游客群需求。

2.2.4近期实施计划

实施内容重点是由政府主导的近期建设项目,主要是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栈道、停车场、码头、市政管线和渠道等基础设施,其次是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旅游发展方面的项目,再次是村庄改造、文化广场等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

3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思考

旅游扶贫是一项以发展旅游的方式,实现脱贫目标的系统性工作。“反贫困”并不能代表旅游形式,也不是一种旅游产品,它只是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之一[3]。对于旅游方面的规划是旅游扶贫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扶贫规划的显著地方。

3.1规划要融合于区域旅游主题,并协同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发展

旅游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依托于核心旅游资源,往往不局限于单个行政区域内。而扶贫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公众事业,受到政府行政范围的影响,往往局限在单个行政区域内。针对旅游发展与扶贫工作在空间范围上的差异,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旅游发展要求,从跨行政区划的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再对目标行政区划内的具体发展进行安排。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主题的代表性地区,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性会址的所在地。基于对这种区域性旅游主题的融合与深入扩展,规划提出以山地运动、极限运动等作为旅游内容的具体方向。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周边高等级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凭借距离上的邻近优势,通过发展紧扣“水”主题的、将山水观光与山水体验结合的旅游项目,引导旅游热点向规划区延伸,并通过规划区进一步扩展至周边区域,形成串联式的旅游发展格局。

3.2规划要着力塑造全域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以核心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力的大小。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存在空间不均衡。处于景区景点附近、旅游线路沿途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旅游业的带动发展。但是,贫困更容易发生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欠缺的地方,这往往不是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附近的地方。因此,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分布的空间不对称,需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进行平衡。规划案例以地区旅游发展的骨架线路和乡村道路网络为基础,以景区景点为基点,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局面,从而扩大旅游扶贫影响范围。

3.3规划要因势施策,多方位促进脱贫目标的实现

贫困问题是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既表现为生态环境脆弱、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所致的欠发展型贫困,又表现为民族传统思想浓厚、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受主观因素制约所致的贫困。贵州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要采用生态搬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旅游村镇建设、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运用,达到改善人地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效果。通过多个方位的共同努力,实现脱贫目标。规划案例所在的黔西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较差,因此,生态搬迁成为十分重要的改善贫困方式。生态搬迁工作不仅要尊重居民意愿、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更应该充分研究居民在迁移地的生计发展,以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保证贫困人口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避免产生新的贫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成为民族特性与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促进贫困人口的民族思想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化和旅游村镇建设,能够直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机会。教育培训是提高贫困人口劳动竞争力和生存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3.4准确把握规划的效用,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综合性工作。政府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导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引进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旅游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1]。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谋求发展的基本条件,对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必须契合政府的工作特点。尤其要围绕政府在旅游扶贫工作初期阶段的主导作用,编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实施内容,促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黄兴旺 权武 轩玉鑫 谢佳 单位:成都新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视角[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35-36,40,135,140.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9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多,精品少。

随着旅游学科3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教材或仅有几本教材(20世纪80年代)到专业系列教材出版(20世纪90年代)再到多种系列教材并存(21世纪以来)的发展阶段。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从数量上讲,旅游管理专业一般课程都能找到数十本教材,至于其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教材基本上都突破了百本大关。从品种上讲,各种规划教材、新视野教材、创新性教材等等,也开始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在旅游教材日趋繁荣的背后,纵观30年来旅游教材的质量,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并不多见。有些教材一出来就无人问津,有些教材用不到一年就要修订,甚至有些质量不高的教材还以不同的名称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重复多、协调少。

一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系统知识又是通过系列教材有序传承的。一套系列教材编多少本、编哪几本,哪本在先、哪本在后,甚至哪一部教材应该编什么,都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范畴界定与序位安排,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循序渐进与有效传承。可惜的是,目前出版的许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虽然表面上都属于旅游管理专业范畴,但实质内容上并没有按照专业的知识系统在“系统”上做好文章,总给人以想编几本就编几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感觉,从而导致所谓“系列教材”中教材重叠、知识重复的无序与混乱。如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服务营销、旅游心理学与旅游服务心理等,都存在着体系混乱、内容重叠和知识重复的现象,极不利于教学的科学实施与知识的系统传授。

(三)随意多、分析少。

随意性恐怕是目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许多教材编写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随意性不仅表现在不讲系统的体例随意性和不讲逻辑的谋篇随意性,而且还表现在仅有描述的概念随意性和不讲论证的观点随意性。许多教材完全是根据作者的好恶与臆想来编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编多少章就编多少章。尤其是对一些基本概念,既不讲论证,也不讲提炼,常常以顾名思义或直观描述进行界定。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经常表现出只有空洞的观点,没有深刻的论证。就拿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来讲,几乎每一本教材都会给一个定义,但又常常以“至今尚无定论”来敷衍。再如对旅游本质的讨论,许多教材只是简单地将其界定为“经济性活动”、“文化性活动”或“新的生活方式”等,并没有就“为什么”进行系统分析。太多的如此操作,导致旅游学科许多基本概念至今只能各持一说,难于定论,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也只有结论性观点而无令人信服的分析与论证,从而直接影响着旅游学科的体系构建与快速发展。同时,在这种随意性教材的引领下,学生所接受的只能是大量不确定的杂乱知识和尚未印证的空洞原理。许多学生学了四年,还不能准确说出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的学生甚至在看了某些教材后又回到了知识的原点,实在令人心痛。

(四)案例多、经典少。

案例作为一种经验和示范性的素材得到了许多教材编写者的青睐与推崇,以至于目前许多旅游专业教材编到“非案例不成其为教材”的境地。有些系列教材策划者甚至提出每一部教材都得有案例或不得少于一定数量的案例,结果导致许多教材被大量案例所充斥,只见案例,不见原理,影响了知识的累积与应用。尤其是一些教材恨不得每章每节每个观点都配上案例,更是让教材的内容急剧膨胀和让案例遮蔽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在这里,笔者并不否认旅游专业教材对案例的吸收与运用,笔者所要说明的是,对于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需要案例,也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而是需要者则纳之,纳入者必是经典之案例,就像博弈理论当中“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等经典案例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对基本理论的阐述与印证作用。

二、面对新形势教材编写的主要改进对策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编写到今天,又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的高度关注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二是教育部即将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学科的重新定位和专业调整,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三是旅游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为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写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些成果也需要通过高水平、高质量教材的编辑出版得到有效的展示与传承。面对这种新形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加快编写既符合时展要求,又反映旅游学科发展水平的高质量教材,不仅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教材的权威性。

权威性本是教材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因为它一方面是人类优秀成果的重要承载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吸取先进知识的重要平台。教材的权威与否直接影响着知识传承的方向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获取知识的结构与效果。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编写到今天,似乎已步入“人人都在编教材、人人都可以编教材”的“列国时代”。这种过于功利、随意、重复和复制的行为、显然是对教材权威性特质的严重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应当重拾教材的权威大旗,强化教材的权威性组织与编写。一是要强化教材编写者的权威性与专业性。大力提倡和鼓励旅游学科专业的“大家”或在某一课程教学方面学有所成、累积深厚的专业人士来从事专业教材的编写,从而避免初学者、不熟知者或急功近利者的胡乱编写,以保证教材的质量与水平。二是强化教材编写组织单位的权威性。一方面,教育部旅游学科教学指导机构应当勇敢地承担起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规划教材的组织与出版,并通过专门的教材审定机构对规划教材实行严格的审定。另一方面,有关教学和出版单位在组织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也应聘请专家组成教材审查委员会对教材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第三,积极鼓励权威出版机构重点出版“规划教材”或“重点教材”,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材的权威性与品牌影响。

(二)强化教材的共识性。

教材是共识性知识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应该是相应学科知识与成果的深刻总结与集成表达。好的教材扮演着知识领航和成果集成的重要角色,既是达成共识性知识的大熔炉,也是构建知识高地的大平台。按照学科研究从论文到专著再到教材的基本范式,教材本该比“成一家之言”的论文、专著更难编写,因为它需要更多的综合创新与学识集成。然而,在许多人心目中、在许多科研评价体系中,论著的分量要远远高于教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学者在教材编写中,一方面并没有注重知识的综合、创新与集成,而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和复制性。另一方面更没有把握教材本是承载共识性知识的内在特质,把教材写成了更多的所谓“创新之见”或所谓“一家之言”,从而人为地搅乱了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材尤其要在共识性上下工夫。一是要求教材编写者必须沉下心来,博览群书,对已有成果和现有教材进行认真梳理、综合,寻找更多共识性的东西,并将其纳入到教材的编写内容中。二是建议广大学者围绕旅游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多召开专题性学术争鸣与学术会议,以达成更多的共识,从而促进高质量旅游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文化旅游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融媒体;营销策略;陶瓷文化;景德镇旅游

一、引言

2019年7月2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在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抓住良好发展机遇,打造独具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加快建设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1]。由此不难看出,在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市场的营销推广过程中,我们理应把重点放在“讲好时代故事,传播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上。如何把这个核心内容做到宣传润物无声,推广入脑入心,积极地借助融媒体的视角,打造全方位的媒体矩阵,实在是一条十分贴切且巧思的处理发展道路。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进行尝试。建构融媒体传播矩阵,特找准色活动,展开精准营销。挖掘特色陶瓷文化,以文化品牌为载体,准确分析客户需求,用原创文化旅游品牌设计引导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定制,是拓宽陶瓷文化旅游产品、黏合旅游客户的特别抓手。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为例,该项陶瓷文化活动品牌是景德镇市举全市之力隆重打造的城市品牌活动。活动在每年的11月份展开,为期10余天,期间包括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内的多家单位承接含开幕式、国内外陶瓷艺术高峰论坛、陶瓷珍品艺术展览等多项重要活动。在活动营销方面,与相关单位通过市场调研、客户来电、活动策划、产品设计、编写招商手册,并通过传统媒体(电视广告、广播等)与新媒体(微信公众、微博等)并行宣传,取得了营销效果的叠加效应。在增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助推作用,提升了景德镇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尤其是过程中,全媒体矩阵多方位宣传更是阵容强大。类似这样的融媒体视角下的精准营销推介,让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旅游项目品牌实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历年的瓷博会活动期间,景德镇游客接待量都十分可人。事实证明,全媒体、全案例精准营销立足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精准的产品,不仅坚持用户至上原则,而且要建立创新高效的团队,凝聚品牌客户深度合作的动力[2]。

二、加强互动来打造陶瓷文化品牌

随着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只有呈现高品位、高质量的营销宣传,才能够吸引人流来到景德镇展开旅游活动。此时,陶瓷文化旅游营销设计应当注重提升把握受众意识、顺应受众需求变化的能力,持续推进陶瓷文化旅游品牌的创新迭代,同时尽最大可能吸引更多的政务资源和商务资源、高校智力资源等聚合互动,打造强势陶瓷文化之旅品牌。以景德镇市陶溪川为例,作为一个大型的创意集散地,创意的火苗在陶溪川四处迸发,创新的潮流也时刻围绕其四周涌动。尤其基地内部建设了抖音大楼,直播的风潮迅速扩散开来,以自媒体或MCN孵化机构为首的创作或营销团队,开始制作一批极有个性的陶瓷文化栏目,他们当中,有的团队走街串巷,寻找陶瓷手工业者,拍摄制瓷人的故事,展开口碑营销;有的团队深挖历史资源,走入各大窑址,探究历史深处沉睡的陶瓷故事和人文秘密,展开价值营销。这些新的营销项目,既有故事又有人物,既有美感又有文化,既有乡土情怀又有城市繁华,既是一部陶瓷文化纪录片,更是一部城市形象宣传片。开展的一系列新型营销活动,以微电影或者微视频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市场的内容,也对推进改善景德镇旅游资源建设、提高旅游服务业服务质量、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良好的品牌传播效果,也让景德镇的旅游市场更加锦上添花。在成功品牌效应的拉动下,一大批专攻高品质、高品相的宣传片和专题片应运而生。从主题任务,到征集人物故事,从雕琢陶瓷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口号,到史料搜集和原创陶瓷文化故事创作、陶瓷文化歌曲创作、MV、MTV制版等,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的营销方法正在获得逐步的推广和应用。通过讲好景德镇陶瓷故事,展示景德镇品牌形象,宣传陶瓷产业的新发展。

三、强化责任意识并以内容创作为根本激发原创营销内容动力

融媒体的发展,最重要的根本要素就是传播内容。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也不停地迭代升级,但是作为营销核心来说,该有的责任意识不能变,低级价值取向的营销内容不能覆盖正确价值取向的营销创作,“讲好故事,传播文化”的原创内容核心不能改变。陶瓷文化及旅游相关产业的媒体营销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打造一批定位积极、档次高、影响力大的原创营销品牌。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整合媒体宣传活动”为例。本次活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网络信息办公室主办,景德镇市委宣传部、景德镇市网络信息办公室承办,从责任主体的角度强化了政府的责任,为活动的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时,主办方还积极邀请了来自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的60余名记者、编辑和网络名人,新浪网,中国江西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参加宣传,为陶瓷文化品牌和陶瓷文化旅游产品发声。无论是传统的陶瓷文化旅游产品,比如陶瓷窑址(古窑、御窑)、传统陶瓷制瓷区(浮梁东埠),还是现代的陶瓷文化创意SOHO区(陶溪川、乐天陶社)等,都被设计进入营销活动的框架之内,邀请的嘉宾可以走窑场、进园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见证景德镇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好做法、好成效,并积极利用融媒体营销宣传的形式,讲好景德镇故事,传播好景德镇声音。第二个案例是位于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园,该园区是在“景德镇宇宙瓷厂”的旧址上改造而来的,经过结构、环境的再设计处理,如今重新激发陶瓷工业废弃区域的活力,逐渐发展成为结合传统、时尚、艺术、科技等“四位一体”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地标性建筑,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流往来参观、游览、旅行、消费。这个成功的陶瓷工业废弃老旧厂房改造的典型案例充分说明了景德镇市政府在进行陶瓷文化旅游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注重自然生态的修复,也注重文化生态的修复,同时在营销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上,也努力实现着城市从“塑形”到“铸魂”的转型升级。整体营销过程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思路清晰,路径成熟,在这样的情形下,拓展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市场无疑可以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四、结语

在这个百舸争流的融媒体时代,针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市场的营销策划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有守正创新的理念,此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前瞻性、灵活的营销策略以及将陶瓷文化内涵优势转化为旅游消费发展优势的能力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和创新新的营销模式,增强市场的营销竞争力,与市场同成长,与群众同欢乐,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佚名.树立陶瓷创新大品牌讲好江西文化新故事[Z].中国江西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