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57

文化基础课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1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对象是少数学生,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淘汰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或者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后进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二)动态性原则。心理学和哲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所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其本义。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而分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者、指路人。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层A。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层B。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三)帮助层C。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做法

(一)分层建组。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所占的比例由科任教师掌握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断变化分层建组的构成,合理升降。此外,课任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鉴于测试的具体情况,如一味强调统一起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块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我校在2007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对分层辅导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确定了层次之后,我们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别,在A、B、C三个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周用4节自习课进行。对基础差的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经过近二个月的“分层”补基础实践,效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及格率同测试模底相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最低分数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21分。

(五)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层测试。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七)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对C层侧重表扬,B层侧重鼓励,A层侧重促其发展。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这一点已被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所证明,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都得到了发挥和挖掘。但是,对于分层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标准与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教”的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测试的结果进行分层。但模底和测试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评分的标准、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分层的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于探究。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柔性衔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否则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动态管理问题。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尽管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管教管导,即使如此,课堂的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思想要统一,做好管理与协调工作。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无面子”;或者“无所谓”态度,不配合教师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可见,事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并与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工作。

(四)工作责任心问题。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教学带来难度;部分教师还因为担心搞不好,最后搞得虎头蛇尾,难以收拾局面。因而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或者不热衷于做分层教学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大的障碍之一首先是来自教师这一层,只有教师思想工作做好了,分层教学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半。

(五)教案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案用到底”,最多是做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每次课教师都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很显然,如果再用一个教案,是不符合分层教学的要求的。

(六)对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在不分层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可以用百分制就可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的好坏、优劣都被框在统一的一个分数模式里。但是,实施分层教学之后,由于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

六、结语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那种的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的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严树林.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综述.,2007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61.187.64.123

4.张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5.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6.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7.成友.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到起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和谐发展依据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对象是少数学生,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淘汰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或者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后进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二)动态性原则。心理学和哲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所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其本义。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而分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者、指路人。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层A。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层B。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三)帮助层C。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做法

(一)分层建组。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所占的比例由科任教师掌握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断变化分层建组的构成,合理升降。此外,课任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鉴于测试的具体情况,如一味强调统一起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块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我校在2007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对分层辅导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确定了层次之后,我们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别,在A、B、C三个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周用4节自习课进行。对基础差的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经过近二个月的“分层”补基础实践,效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及格率同测试模底相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最低分数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21分。

(五)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六)分层测试。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七)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对C层侧重表扬,B层侧重鼓励,A层侧重促其发展。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这一点已被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所证明,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都得到了发挥和挖掘。但是,对于分层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标准与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教”的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测试的结果进行分层。但模底和测试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评分的标准、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分层的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于探究。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柔性衔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否则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动态管理问题。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尽管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管教管导,即使如此,课堂的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思想要统一,做好管理与协调工作。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无面子”;或者“无所谓”态度,不配合教师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可见,事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并与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工作。

(四)工作责任心问题。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教学带来难度;部分教师还因为担心搞不好,最后搞得虎头蛇尾,难以收拾局面。因而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或者不热衷于做分层教学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大的障碍之一首先是来自教师这一层,只有教师思想工作做好了,分层教学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半。

(五)教案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案用到底”,最多是做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每次课教师都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很显然,如果再用一个教案,是不符合分层教学的要求的。

(六)对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在不分层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可以用百分制就可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的好坏、优劣都被框在统一的一个分数模式里。但是,实施分层教学之后,由于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

六、结语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那种的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的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严树林.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综述.,2007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61.187.64.123

4.张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5.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6.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7.成友.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到起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3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个性差异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和谐发展依据

一、分层教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一方面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使课堂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是导致学生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被称之为“无差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的学习权利。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

现在,分层教学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中职文化基础课是否应实行分层教学?答案应是肯定的。现在中职招生是免试入学,生源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象我校这样知名度不高,比较薄弱的学校的生源,其文化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比如我校对2007级10个班进行的英语的摸底测试及格率仅为10%,最高分为72分,最低分仅为5分,英文的26个字母多数学生都写不完整。象这样的文化层次,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刀切”,不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会给今后的专业课教学带来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就会睡觉或者捣乱,给课堂的秩序带来破坏,更有甚者还会“吓跑”学生,产生新的流失率。但我们相信,学生不管怎么样的差别,都可以分而育之。而分而育之的渠道之一就是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依据。根据这种情况,我校从2007级新生的文化基础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除有其客观依据外,也有其政策依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基本条件的通知》(桂教职成[2007]78号)的规定“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知识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笔者认为,不仅仅只有广西有这样的规定,其他省市、自治区都会有这样的规定。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对象是少数学生,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淘汰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或者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分层教学正好相反,它关心和关注的是全体,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不排挤、歧视后进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

(二)动态性原则。心理学和哲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所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其本义。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而分层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者、指路人。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层A。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层B。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三)帮助层C。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四、分层教学的做法

(一)分层建组。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所占的比例由科任教师掌握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而不断变化分层建组的构成,合理升降。此外,课任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三)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鉴于测试的具体情况,如一味强调统一起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块已不再适应这些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我校在2007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对分层辅导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确定了层次之后,我们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别,在A、B、C三个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周用4节自习课进行。对基础差的层次学生,训练要求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办法;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基础训练。经过近二个月的“分层”补基础实践,效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及格率同测试模底相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最低分数也由原来的5分,提高到21分。

(五)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可以量少质低;对A层则可以量多质高;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

(六)分层测试。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七)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中,对C层侧重表扬,B层侧重鼓励,A层侧重促其发展。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这一点已被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所证明,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都得到了发挥和挖掘。但是,对于分层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标准与对教师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教”的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测试的结果进行分层。但模底和测试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评分的标准、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分层的标准是否科学,还有待于探究。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柔性衔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否则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动态管理问题。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之下,尽管我们要求任课教师要管教管导,即使如此,课堂的不稳定因素仍存在。这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思想要统一,做好管理与协调工作。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无面子”;或者“无所谓”态度,不配合教师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可见,事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并与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工作。

(四)工作责任心问题。分层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给教学带来难度;部分教师还因为担心搞不好,最后搞得虎头蛇尾,难以收拾局面。因而有抵触情绪,不配合或者不热衷于做分层教学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大的障碍之一首先是来自教师这一层,只有教师思想工作做好了,分层教学就是走出了成功的一半。

(五)教案问题。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教案用到底”,最多是做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每次课教师都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很显然,如果再用一个教案,是不符合分层教学的要求的。

(六)对学生评价方法的问题。在不分层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可以用百分制就可以简单地评价学生,学生的成绩的好坏、优劣都被框在统一的一个分数模式里。但是,实施分层教学之后,由于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

六、结语

在当前教学中,可以说没有那种的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分层教学显然也不是。但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甚至比常规的教学形式还要多。可是在向课堂要素质、要效益方面,分层教学显然做出了一种大胆的、有益的、可贵的尝试,只要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分层教学的就会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严树林.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综述.

2.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

4.张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5.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6.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7.成友.分层教学让教育回到起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4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5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新问题,非凡是文化基础课教学新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新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目前状况和存在的新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摘要: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新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熟悉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新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把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轻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功能。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布置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假如严格按教学大纲布置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假如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征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摆正“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练习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练习,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喜好、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新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熟悉。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和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新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

造成“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熟悉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目前状况,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熟悉。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新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熟悉,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布置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喜好,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和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和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的变革与的,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8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方向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和发挥教育过程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自然也要遵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却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公共基础课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内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那么对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文化水平低、基础薄弱,是普遍的现象,甚至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未达标,他们对基础课存在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对数学、英语等课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定位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设置倾向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理论性强,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同于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这种教学设置没有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特色,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造成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已成了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

1.密切关注专业变化,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的发展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真正做到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时刻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专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比如在经济学中,高等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为了使学生脱离繁复的计算,更好地投入学习,我们增加了数学软件的学习。利用计算机使麻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变得简单,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9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汽车维修;课程体系构建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了从中职到高职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衔接现状分析

转段考试、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是目前中职生升入高职的主要方式。笔者收集了对口招生的中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不对接是中高职贯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课设置断层脱节

对比分析中高职文化基础课设置,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都开设英语、数学等文化基础课,但课程难度差异较大。中职阶段数学、英语课程只安排在前三学期,后三学期不再开设,而且三学期的总课时数一般不超过180课时。文化基础课设置不连续、总课时数偏少,使得数学、英语基础本来就薄弱的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不但高等数学学得相当吃力,而且还要“重拾”英语。这反映出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文化基础课设置断层脱节,从中职到高职的内容难度和教学尺度没有全面性、层次性的设计[1]。

(二)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

对比分析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置,中高职阶段都开设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也有少数中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课程名称相似。由于中高职贯通的汽车专业教材建设相对滞后,所以专业理论课内容重复也就在所难免,使得中职生进入高职后一些专业课又得从头学起。这反映出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在整体设计和把握上还不够精准。

(三)专业技能课设置无层次感

从课程设计上看,中职阶段对升学、就业有不同需求的学生不做区分,偏重于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对中职生源、普高生源按照零基础普高生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一培养,使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不得不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专业技能。对比应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中高职都是汽车维修工中级,表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不对接。

二、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是否衔接,更体现在职业技能是否衔接。中职阶段可根据学生升学与就业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分班进行教学。以升学为目的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提高文化基础课的难度,增加文化基础课课时,也可以把高职阶段的一些文化基础课程前移到中职阶段进行教学,提前做好文化基础课程对接。中职阶段完成汽车构造、汽车常规保养等汽车专业基本知识和汽车基本维修技能的学习,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难度较大的课程上移到高职阶段,把原本用来安排这些课程的课时用来加大文化基础课的课时。高职阶段在中职阶段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拓深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专业零基础的普高生增设选修课,使其尽快消除与中职生之间的专业差距。根据汽车后市场岗位任务、职业能力、“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技能等级为分界点构建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三、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在进行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设计时,应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把不同职业资格等级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对接、技能对接、考证对接的中高职贯通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2]

(一)汽车维修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主要岗位有机电维修、钣喷维修,次要岗位有配件计划/库管员、服务顾问助理、汽车保险专员等。晋升岗位依次有机电主管、钣喷主管、配件经理、服务顾问,维修工也可晋升技术经理。这些岗位可以继续晋升为服务经理,服务经理还可以继续晋升为服务总监。

(二)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分析

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刚毕业所从事的工作,中职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保养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等更高一层的工作。鉴于此,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应以升学为导向,中职阶段定位于维修工初级,取得初级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定位于维修工中级及以上,取得中高级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初、中、高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人才层级要求见表1。

(三)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设计时,中职阶段应加强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教学,注重汽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技能培养;高职阶段应侧重于专业性更强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1.文化基础课模块在文化基础课设置时,建议中职阶段三学年连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加大这三门课程的总课时数,提高课程难度,达到高中阶段所要求的文化素质要求,做好与高职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的对接。2.专业基础课模块中职阶段开设机械识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难度较低的专业基础课,让中职学生能读懂汽车零件结构图,为掌握汽车部件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高职阶段专业基础课学习奠定基础。将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等课程作为中高职专业基础课的衔接课程,让普高生源、中职生源的学生在同一起点上学习汽车零件图绘制、机械传动原理和汽车电路分析,为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检修等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3.专业理论课模块中职阶段开设以汽车构造为主的基础性专业理论课,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以汽车维修、汽车使用与维护等课程作为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的衔接课程,调动中职生源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阶段通过开设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局域网技术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让高职学生掌握汽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4.专业技能课模块汽车部件总成拆装、汽车常规保养等技能课程在中职阶段完成,让学生掌握汽车部件总成拆装的要领,能独立完成汽车常规保养作业;将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维修等实训课程作为中高职技能课程的衔接课程,让普高生源和中职生源的高职生一同学习汽车维修新技能;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检修等实训课程在高职阶段完成,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5.拓展模块通过汽车钣喷、维修服务接待、汽车配件管理等拓展模块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特殊专业能力,满足学生在专业领域拓展的需求。

四、结语

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点,围绕不同技能模块、技能等级所应具备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开发出中高职贯通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块,形成能力递进、技能对接的符合中高职贯通的课程衔接体系,实现中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无缝衔接[3]。

参考文献:

[1]刘晴.中高职衔接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83-85.

[2]张建平,曾小玲.中高职衔接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施[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14(2):35-40.

文化基础课范文篇10

关键词: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茶艺基础课程思政发展的教学现状

伴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诸多酒店转型升级,为满足现代人的精神层面需求,许多酒店均开设茶馆或茶室,对茶艺相关工作者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对此,我国各大高校及高职院校均开设茶艺基础课程,以此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但当前茶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以茶艺知识、茶艺表演技能为主导,并未顺应立德树人的德育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茶艺教学贴合度较差,课程思政教学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定,过度注重能力而忽视德育教育。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程中,强调茶文化知识学习,通常基于就业导向下,为学生传授多样化的茶艺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清晰德育教育目标的指引,导致教师并未深入挖掘茶艺技能蕴含的思想政治知识,难以利用茶艺基础课程教学,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道德观,很难发挥课程思政的德育教育功能。其次,对茶艺基础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深度不足,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融合较为生硬化,削弱学生的接受度。当前部分茶艺基础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并未准确把握思政教育内容,德育教育意识匮乏。针对茶艺基础课程中,蕴含的茶文化发展历史、茶道精神、茶艺技能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的深入度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作用。部分教师虽树立课程思政教育意识,但教学实践中却不知如何开展,即便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采取了生硬化的融入方法,使课程思政教育十分生硬,难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最后,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化。当前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的形式,为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外的活动形式匮乏,导致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较差,且难以在实践中内化思政知识,理论与实践衔接度不足。正因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难以发挥德育协同育人作用。

2茶艺基础课程思政发展的教学基本原则

2.1融合原则

在开展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道德品质。茶艺基础课程中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教师需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和内涵,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教学方式方法,继而潜移默化的为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对此,应遵循融合原则,将思政元素与茶艺知识、茶文化深度融合,为课程教学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2.2多元引领原则

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是师生之间在茶文化交流、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茶文化素养与茶艺专业技能,为学生构建知识与情感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元引领的基本原则,在传授茶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专业认可的同时,以茶文化、茶道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国情怀、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

2.3联动原则

在联动原则的指导下,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成效,充分发挥联动效应,以达到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课程作为平台,组织课堂内外的联动活动,如茶艺表演、茶艺比赛、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节等,使学生课程思政知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内部,而是与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相融合,拓展课堂教学于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2.4体验原则

基于茶艺基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需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利用茶艺表演、制茶、泡茶、品茶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强化认知、行为与情感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引领学生的价值观。换言之,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茶艺基础知识相融合,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多样化实践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在实践中培育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3基于茶艺基础课程思政发展的教学实践策略

3.1重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在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需对教学大纲重新修订,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地位,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与教学大纲充分融合。茶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包括初识茶艺、识茶选茶、茶叶冲泡、茶艺礼仪、茶艺实践等内容,由于是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过度,遵循由浅至深的过度原则。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责任担当、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均纳入教学大纲体系,实现知识与技能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茶文化素养,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在带领学生了解茶文化、茶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茶文化的热爱、学习热情,继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唤醒学生内在的茶文化传承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茶文化熏陶下,教师为学生讲解茶界名人故事,在探讨交流中,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种茶、制茶、茶艺的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领悟茶道内涵,懂得茶艺礼仪,塑造学生健全完善人格,培育廉、和、敬、真、善、美等优良品质。在茶叶冲泡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并体验多样化的冲泡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增强大学生审美情操。在茶艺解说、茶艺设计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在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使茶艺与思想政治育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知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茶艺技能和茶文化素养,继而积极主动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为茶文化的当代振兴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3.2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对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整合、归纳与科学合理设计,将茶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技能与价值相互融合,促进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打造符合当代大学生茶艺学习特点和规律的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情怀、茶文化传承意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挖掘与整合的过程中,茶艺基础课程教师需注重深度挖掘,灵活运用,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温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融入茶艺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的作用。例如,在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行茶艺礼仪的形式,营造课程教学的良好仪式感和氛围感,提高学生对茶艺礼仪的认知和掌握。在茶艺活动的过程中,茶艺礼仪至关重要,是在敬茶、饮茶的过程中,体现对朋友、长辈的尊重和敬意。所以,教师将茶艺礼仪融入每堂课程教学开始部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发挥茶文化及茶艺礼仪的感染作用,增强学生的茶文化素养。

3.3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需实现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对此,教师可以运用混合式、体验式、任务驱动式、讨论式、自主学习法等方法,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例如,在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主体活动,以“茶之印象”主题分享活动为例,教师课前引导学生采集有关茶的古诗词、歌曲,并调查自己家乡人民喜爱的茶叶类型,在课堂中以演讲形式分享。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调查与了解中,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茶文化自信。再如,组织知茶、爱茶的主题活动,以家国情怀教育核心,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指导学生查找名人足迹的相关资料,特别是陆羽的《茶经》,以及茶叶泰斗吴觉农留学回国后,采取的实业救国、科技兴茶等突出贡献。在茶艺基础课程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了解名人事迹,塑造自身正确三观,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自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国茶道精神,使学生感悟心得,适时融入思想道德与品质教育。如茶文化中包含诸多道德修养方法,“克己”、“慎独”、“内省”等,在学生感悟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乐观、节俭、敬爱、正直、朴实的良好品质。除此之外,结合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针对性选择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譬如在种茶、采茶、制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种茶、制茶的相关视频,选择茶文化非遗传承人的制茶视频,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感悟其中的工匠精神,以及认真专注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泡茶的茶艺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讲解,并提供体验泡茶的机会,不仅要学生掌握泡茶技艺,更重要的是体会泡茶心得,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从一次一次的练习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泡茶手法,在茶叶的清香中,逐渐平复心绪,整理自己的情绪。通过泡茶实操与茶艺表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不畏挫折、吃苦耐劳良好品质,以及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发挥茶艺基础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3.4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在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作用。对此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高校方面需打造一支具备德育意识和能力的高质量师资队伍,进而保证茶艺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发展,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目标。高校层面需做好科学规划与设计,针对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对广大茶业基础课程教师展开专题培训,主要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模式,提高茶艺基础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教研室的作用,引导茶艺基础课程教师与思政教师定期展开教学研讨,实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与集思广益,共同针对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提出意见和想法,真正实现教科研协同发展,为茶艺基础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为有效提升茶艺基础课程,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仅依靠外部培训远远不够,需增强茶艺基础课程,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德育自觉性,利用教学之余积极展开课程思政的学习,保证自身掌握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灵活挖掘茶艺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继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会达到协同效果。

3.5组织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茶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为实现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引领目标,依靠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很难实现。对此,专业课教师需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感悟茶文化内涵、掌握茶艺基础知识。例如,茶艺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茶艺比赛、无我茶会、成人茶礼仪等第二课堂活动。在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茶艺比赛为例,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继而积极热情参与学习,了解茶艺表演的基本流程、操作,真正在茶艺表演的体会中,解读精、和、雅、敬的内在含义,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在“无我茶会”中,为学生传递茶文化精神,使学生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能够收获生理层面以外的满足感,包括与自然的和谐相互等。继而专业课教师则可引导学生,与人和谐友善相处,秉持宽厚、仁爱的胸怀,多关爱他人。在大学生18岁的时间节点,组织成人茶礼仪活动,使学生掌握成人之间茶的礼仪,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积极努力学习,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人才。

3.6优化课程思政考评体系

在创新茶艺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融入思政元素考核评价指标,在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维度着手,构建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选择考核评价方式时,融合结果评价、过程性评价、动态化评价方法,构建与大学生成长特点相匹配的发展性考核评价方法。通过考察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价值情感评价了解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例如,在结果性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主题抽签时考核方法,其中包括茶席、泡茶、解说、表演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各项技能,才能完成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关注热爱茶文化,成为茶文化的当代传承者。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经历悠久历史发展,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休闲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茶在交往中是礼仪、文明的化身。加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弘扬,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在茶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挖掘茶文化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修身养性、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三观,成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梁慧.酒店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华茶艺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0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