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6 15:18:24

文化教育教学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实施策略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一门语言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当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与实际人才需求量快速上升呈现极为不平衡的状况。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一直以来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材内容不合理、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没有引起学校广泛重视、缺乏跨文化语言教学语境、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陈旧等。因此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效果不明显,严重阻碍了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虽然传统英语教学能够培养出过硬的英语语言能力,但是由于注重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内涵教学,不能运用英语语言思维,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语用失误,大大增加了交际难度和交流障碍。即使说得上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因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语言表达不符合外国习惯等,造成了交流上的失误或失败。语用失误会使得外国人认为你不真诚、居心叵测或用心不良,就不会因语言水平问题而原谅你。因此,高校应重视跨文化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探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手段与策略,积极创新英语教学理念,从而有效地提升跨文化交际人才质量。

一、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跨文化教学理念不到位、教材内容陈旧、测评方式不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缺乏语言交流的语境等现状。还有由于在教学中没有贯穿西方语言文化和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从而导致英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学生不了解西方社会文化传统,往往运用自己的文化思维方式去揣测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在交流过程中就出现了理解上的错误和文化观点上的矛盾冲突,不恰当的言行导致交流失败或尴尬局面[1]。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之下的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教学理念,往往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了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强调英语四六级应试考试方法,教学重心放在了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上了,不重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背景的传授和英语思维方式。很多英语教师自身缺乏西方国家文化知识,因而无法对学生进行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与思维教学,这对于跨文化交际是极为不利的。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忽视了西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知识的介绍,完全与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相脱节,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严重阻碍了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与交流。现在学生大都比较急功近利,以拿到四六级证书和文凭为目的,对于耗时耗精力的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自然放弃掉了,对西方文化知识学习没有任何动力和积极性。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很多,诸如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总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加以扭转和改观[2]。

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实施策略

1.增设西方文化知识方面的课程,拓展第二英语课堂,创设跨文化交际的语境。比如开设英美国家概况、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社会礼仪入门等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知识背景的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英美等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知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背景,不会造成语言交流时的语用错误。学校还可以通过拓展英语第二课堂,进一步延伸英语文化教学,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各大高校都聘有外籍英语教师,学校不妨把这些外教资源利用起来,设立“英语广角”这样课外交际课堂,充分利用外籍教师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真实语境和交流机会,从实际方面锻炼学生的英语语用表达能力,可以请外籍教师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领略语言背后的西方文化知识。通过与外籍教师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英语思维能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采用校园英语主题演讲会和主题晚会的形式,具体活动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编排英语话剧、英语小品、文化情景剧、英语诗歌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化妆晚会、英语游戏等形式多样的内容,让学生完全使用英语交际语言,在跨文化英语交际语言环境中体验西方文化。2.优化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水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定量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理解和掌握课本教学内容的社会生活背景。中西文化巨大差异阻碍了语言交流,加强中西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与学习,以及对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异同的比较研究,这样就会大大减少语用方面的错误与失误,尽量减少因母语语言系统本身和母语文化干扰造成的语用失误。教师上课前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音频、影像等展示课文中需要了解的中西文化差异;也可以在课堂授课中穿插一些英文原版文章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原版资料,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了解西方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之后,才能够加深对英语文化现象和特征的理解[3]。3.建构“交际体验—结构学习—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模式。所谓交际体验学习模式就是以交际功能为目标、以日常生活为重点的外语教学模式;所谓结构学习模式就是以语言技巧为训练目的、以语言结构为重点、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媒体的教学模式;所谓跨文化意识就是以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为目标、以各种西方文化风俗习惯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这三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英语教学日趋交际化。交际能力培养包括语言形式的语言、社会规则、文化规则、语法规则、话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等方面。交际体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的知识语言语境之后,可以正确判断话语的合适与否,保障交际双方能够在相互理解的语言语境中顺利交流下去。教师要学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指导学生实现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提高,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运用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西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研读、西方文化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了解三个方面途径加以解决[4]。4.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作为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手段,不断反思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增强跨文化教学意识,接受专业培训,深入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礼仪等,积极改善英语教学条件,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命令、威胁与惩罚的“控制型”师生关系,建立起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师的素养还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较高的人品修养、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等。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树立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观,施行英语教学跨文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提供信息为主的、分析原因为主的、提高文化敏感的、改变认知行为的、体验型为主的、互动式为主的等六类训练,这几种训练方法往往交叉使用,互相补充[5]。

三、结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门包含着语言、非言语、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的综合能力。英语跨文化教学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运用交际语言理论教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成为英语教学重要科研课题之一,建设一支具有西方文化知识的外语教师队伍,英语教师结合教学工作,能够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教学改革,从文化语言学角度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文化研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大英语教材内容的改进,增加西方文化知识部分的分量,营造跨文化语言交际气氛与氛围,突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还要进行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直接讲授法、课堂交流实践法、对比分析法、融合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途径;优化教学设计,增加中西文化的对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口语与阅读教学。总之,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张利华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参考文献:

[1]柯惠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5,(5).

[2]朱红英.刍议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2012,(22).

[3]陈薇.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4).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中职教育教学中铸魂育人作用,改革和创新中职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将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纳入思想政治课,并依据官方资料或相关教材,利用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照本宣科式的专题灌输教育。但由于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加上出于成本和安全考虑,组织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较少。即使位于革命老区的不少中职学校组织红色文化参观相对便利和容易,也由于经费不足等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重视导致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理论脱离实际较为严重。受长期形成的不良模式的惯性影响,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往往停留在一般性的泛泛宣传教育层面或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状态。面对新时代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红色资源挖掘得不够,对红色文化育人的机制机理研究严重不足。(三)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很多中职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存在应付式、形象工程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多为拼凑式、形象式的项目,根本没有科学的规划,更没有形成一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造成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大多流于形式,达不到国家和社会对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

二、改进和创新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拓宽红色文化传播途径。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紧跟时展的脉搏,充分应用发挥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优势。在自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必须高度高度重视qq、微信等自媒体的作用,将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推上自媒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便捷、互动、及时、生动等优势,以中职学生新闻乐见的方式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广大师生探讨新时代利用新平台拓展红色文化育人深度和广度的积极性。条件较好的中职学校还可以推动红色文化育人aap的创建和完善,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助推中职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二)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心智不很成熟、文化理论功底较差、好动贪玩等特点,新时代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应结合时代特征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据此探索适合他们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形式,在注重进行丰富多彩的理论宣讲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组织好红色文化基地的参观是中职学生找到红色文化真实感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做实做细做好。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活动,如观看红色电影、排练红色情景剧,进行红色诗词朗诵、唱红歌比赛等,并将这些活动与qq、微信等自媒体有机结合,以参评、点赞、分享等形式充分调动每个中职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使中职学生在快乐参与中接受革命优秀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的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铸魂育人的积极效果。(三)科学规划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机制。首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实际,科学确立红色文化教育的主体责任机制,统筹和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其次,应确认中职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继承和弘扬的具体内容,建立起一整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育人机制。还必须根据学生、学校实际和时代要求设计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积极推进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展览、情景剧表演、设计“红色主题”产品(衣帽、挎包、文具等纪念品)等。

红色文化教育是新时代匡正中职学生价值观念,厚植中职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重要载体,是中职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机平台,新时代的中职学校应自觉将“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参考文献:

[1]刘浩林,范国盛.激活红色基因的途径与方式[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06):22.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职业发展

地方特色文化是这棵大树的繁茂枝丫。从地方特色商业文化氛围来看,山西形成了晋商文化、安徽形成了徽商文化、浙江形成了浙商文化、广东形成粤商文化。这些流传至今的地方特色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粤商文化的内核是诚信、务实和求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反映了广东濒临南海、千年海外商贸的特色商业实践对地方商业和商人的文化影响。因此,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多数生源来自于当地,就业去向也主要是当地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地方特色文化,包括地方特色的饮食风俗、待人接物习惯等等。熟悉和掌握地方特色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当地就业和创业。经过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学生相对能够较好地接受和融入当地职场文化。这部分学生更容易发现地方市场中的商业机会,更容易开发适合地方发展需我国职业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主要办学任务。当前,我国多数地市设有一所以上高等职业院校,县区设有一所以上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天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对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有重要价值。

1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对国家、学校和学生都有利。从国家来看,这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校来看,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从学生来看,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数千年形成了共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地依据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各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特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而要的应用技术。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使学生更丰富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给予学生更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赋予学生更广阔发展空间。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还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文化软实力。职业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也是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功能。由此,职业院校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术教育教学能力,还需要有厚实的文化氛围。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状况取决于其文化软实力。职业院校的文化软实力关键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传承的文化数量和质量。如果职业院校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文化,那么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明确而具体的文化。当职业院校开展了长期而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那么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明晰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和数量,而且不断积淀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职业院校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对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当前职业院校中明确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的学校比较少。这说明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还存在困难。

2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原因

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面临许多困难,比如学时总量有限、缺乏教学环境、没有相应师资等等。从学时总量来看,许多职业院校的确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学时总量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和公共课程教学的情况,也存在各类课程安排受制于教学设备设施、师资等条件的情况。这些现实的困难是职业院校难以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的直接因素。这困难可以归结为职业院校没有足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从办学经费的角度来看,职业院校能够用于教育教学的资金、人力和设备受限于上级部门拨款和学费等办学收入。相对于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对接产业升级带来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所需资金而言,这些经费的确不充分。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办学经费中的生均拨款尚未达到教育部划定的标准。但从经济学来看,任何主体掌握的经济资源相对其需求都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到恰当之处,以取得最大效益?这是经济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职业院校而言,如何把有限的教师、教学设备和学时用到恰当之处,是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面临的这些困难有着背后教育教学管理的原因。许多职业院校难以长期而丰富地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对学生个人进步、学校整体发展和国家文化传承的价值,进而没有恰当地组织和安排教师、教学设备等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这些职业院校也许正是由于没有恰当地组织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投入过多资源难以长期开设相关课程。其具体成因可能是:1)教学内容选取不恰当,不能紧密结合专业和地方特色,学习资料过多或者过少;2)教学资源没有紧扣地方特色文化,造成教学设备和资源建设经费不足,或者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特色和发展状况;3)没有储备、培养校本特色文化课程的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掘校外专家等潜在兼职师资力量;4)没有形成专门课程,不能紧扣学生个性发展设置教学环境;5)地方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安排与专业技术技能脱节,师生体会不到课程学习的预期培养目标。可见,这些情况的表象是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足够经费支撑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所需师资、设备和资源,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教学管理效率和效益不足以支撑长期而丰富地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课程。

3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方式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把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课程、公共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学,也可以调配足够教学资源来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职业院校都需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把地方特色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两种方式都需要长期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3.1嵌入专业课或文化素质课程。首先,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育能够赋予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更广阔的地方经济社会应用空间。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层次。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主要去向主要是当地企事业单位,而当地企事业单位需要这些学生能够以更适合当地经济社会状况的方式开发、应用专业技术技能。如果职业院校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而没有熟悉就业和创业所在地方的特色文化,那么就相当于学生技术技能应用场景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掌握。这会降低学生应用其所需学专业技术技能的应用空间,减少学生职业发展机会。因此,应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工作环境与应用场景。比如,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地方特色文化相关内容之后,应该能够更好地在销售、客户维护、财务管理等具体工作中应用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技能。其次,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能够赋予文化素质教学更贴近地方经济社会生活实践。职业院校教学中有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文化素质类的课程。许多学校还开设了劳动教育、美育等文化素质类课程。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具有更深厚文化素质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这说明职业院校为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而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学。在文化素质教学类课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使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能够使文化素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长期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地方特色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适合地方自然环境的风俗习惯等。这些地方特色文化经历千百年积淀,许多风俗习惯不仅符合当地社会,也适应了当地气候等自然环境。例如,凉茶成为广东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饮品,主要原因是当地人通过凉茶抵御湿热气候带来的身体不适。许多人发现了凉茶中的商业机会,形成了黄振龙等品牌。由此可见,地方特色文化比较贴近地方经济社会生活。在文化素质类课程中注入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能够使这些课程教学内容更贴近地方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2单独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的第二种方式是开设专门的课程。这需要职业院校拥有足够的经费和教学资源来长期开设专门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如果地方特色文化的专门课程不能长期开设,则不能积累相关师资、教学资源,也不能提升教学内涵、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地方特色文化课程仅仅短期开设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途径开设专门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具体采取哪种途径开设专门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需要考虑专业特性。如果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的内容属于一些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开展的教育教学核心内容,那么就需要把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纳入该专业的必修课范围。例如,餐饮类、旅游类专业必须要掌握一定地方的特色文化,那么就必须把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如果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属于某些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非核心教育教学内容,那么可以考虑纳入选修课的范围。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职业院校可以吸引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地方特色文化专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此外,选修课有助于跨专业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职业院校可以通过面向全校或者全院系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从而使一定范围内多个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这些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扩大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的影响范围,而且有利于开发适应不同专业背景学生长期发展需要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源。不论采取必修课的途径,还是选修课的途径,职业院校都需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来精选地方特色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在专门开设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中衔接和融入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场景。这样不仅能够使专门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整体目标,而且能够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职业院校专门开设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也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不能脱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办学定位。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打造职业院校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表面来看,职业院校受制于办学经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长期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但深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院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恰当地把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与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等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在专业技术技能类课程或者文化素质类课程中嵌入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等途径开设专门的地方特色文化课程。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只有长期开展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增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25(006).

[2]黄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5-10-21(013).

[3]山东省淄博市委宣传部.以地方传统文化为底蕴打造地方特色企业文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05):50-51.

[4]胡彦威.立足地方特色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线[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9-27(004).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文化教育;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文化交流

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教学安排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从初学英语时,学生一直被灌输为对英语语法以及字词句篇章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上也从主动转变为被动,对英语的学习方式上也走向固化呆板。究其本质是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观念,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和汉语学习类似,从字词的识记中逐渐就能掌握运用,恰恰就是这种方式将英语学习带向死胡同,文化是动态的,英语学习没有配套文化教育就会失去语言教育的灵魂,因此要重视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一、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英语教育作为跨文化教育必然要注重文化间的思维跳跃性,文化的相似性决定了文化可以相互的学习,而文化的差异性又导致在学习交流中会出现一些误区,语言上的学习必须要考虑到这层差别并在运用中勾兑两种迥异的思维模式。文化教育应用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增强丰富的历史底蕴,加快对语言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思维

国别地域上的差异会导致学生的文化思维认知上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中会延续惯性的思维模式将本土中的文化概念迁移到英语文化中,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的差异性导致这种迁移的失败,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应用英语必然造成交流以及沟通的障碍。文化教育则摆脱了字词句篇章的单纯理解,从本质上来要求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悟,深入文化交流场景表达语言应用文化。学生在英语文化思维的训练中来加深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认知与感悟。

(二)有效加强学生英语技能

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从单词语法开始的,在初高中教学框架下,学生追逐对教育教学考试技能的掌握,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并通过习题的练习来加强对英语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则会出现蹩脚的英语,特别是在听力中,学生因为没有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不能够在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对话者的文化含义,类似在英语阅读上也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尽管英语中的学习者掌握了丰富的语法知识,但是在理解语义时还是会出现偏差,加强文化教育则会让学生更深的去了解英语文化,提高在运用英语时的技能。

二、文化教育应用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路径

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只有灵魂的思维方向正确才能够推动技能的精准应用。文化教育则是对英语思维训练的一个表现。加强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建设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各方协同努力才能够转变英语教育中单纯的字词语法教育模式。

(一)提高教师英语文化的度

教师在英语教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知识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教育学生。提高教师英语文化厚度就是从教师授课的方式中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传统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在备课中发现英语文化常识,英语文化历史典故以及在某些事物上本土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上的差别比较,以文化的传播者来普及文化常识,指导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接受与适应。

(二)延展文化教育思维意识的受众面

延展文化教育思维意识的受众面实际上就是加强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比例。在传统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一直不受重视,而因为教育教学制度的缘故,学生将考试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一般将英语学习肢解,以教育中的可利用知识点来应付考试中的题目。长久以来,这种教育方式将英语学习模式化,使英语学习失去了生机,通过普及对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促进中英文化间的交流,推动文化的进步。

(三)改革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方法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中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政治教学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第三部分针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开展,论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且连接着上下五千年各个朝代更替与发展进程,中华传统文化所映射出来的是一种永恒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芒。在数个朝代的检验与继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定型”的教育资产,促进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主导。道家、佛家以及法家等多种文化以及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儒家文化共同组成了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是“积极入世”的政治思想,主张个体与机体的社会责任凸显,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具备着现代价值,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象征着其本身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为学术界、教育界等提供了文化发展背景。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的高中政治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通过高中政治教育得以传承和弘扬,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教学领域必须要成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起到的引导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包含道德观念和思想观点的辅助树立,使学生政治认知保持在规定的轨迹中不断的提升,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思想引导和行为教育,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个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需求的思想品德。此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一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起到了一个开拓视野的作用,帮助受教育者三观的自我更新。此外我国的《教育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教育教学的众多目标中应当包含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继承。总体来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高中政治教育的结果存在积极影响,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高中政治教育。

二.高中政治课中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促进高中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人文素质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基础素质与学科素质相比人文素质的作用更为广泛,不仅能够保证高中生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对于高中生的人格也起到了一个塑造作用,此外与高中政治教育相联系能够明确高中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中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高中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就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上的事情和自己的人生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但是我国以往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对人文素质予以重视,高中生一直以来都接受着智与德不平衡的教育模式,导致精神境界和精神生活极易发生偏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继承可以被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与传统的教材课本相比更具威信,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传统模式,而这一传统模式对民族的发展存在着深远的影响,间接的促进政治教育成果的不断提升。2.有利于高中生三观的树立。三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影响极深,且这种影响很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上文已经明确高中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思想教育,而三观所针对的就是思想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民族荣辱观等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对于高中生而言只要他们能够保证自身对社会和人生正确的认知,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求得更好的发展,高中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就是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为学生列举历史案例,引导学生针对历史案例进行反思和感悟,从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的民族精神,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3.增强高中生的道德素质中华民族对于群体价值和伦理道德极为重视,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涵盖的群体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念对于后辈人也具备着较大的影响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能够塑造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美德,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实现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高中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向逐渐复杂化,在复杂化的人际关系中高中生独立感和自尊心随着人际关系的不断增强而有所提升,在面对尊重与被尊重层面中高中生往往侧重于被尊重,不想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通过一定的阶段这种问题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与周围的同学、人产生距离逐渐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涉及到了民族精神教育、政治文化教育、美德与处世教育等,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逐一针对性的去影响学生,从而间接的改善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其中处世教育多指忧患意识的培养和“贵和”思想的教学引导;美德教育方面主要涉及到修身、齐家、治国如果结合高中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将美德教育进一步细分,则可以分为仁礼信三个方面;而政治文化教育多指民本思想和为政以德思想。2.高中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分析。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具备着继承性、延续性,通过与高中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潜移默化的实现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整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又具备着指导性,指导着受教育者人生观念和荣辱观念的逐渐形成。其次中华传统文化具备着时代性,当下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作为基础,赋予传统优秀文化时代特色,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用的高度发挥。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具备着增殖性,所谓的增殖性主要是指在时展的过程中思想与文化方面的增殖,当下高中的政治教育是文化科学素质为中心、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为基础的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性为创新型人才和具备民族精神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本身的增殖性。

四.高中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

1.教学内容的改进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学科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教育成果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在改进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环节中首先应从教学目标角度开展,将高中生德智美全面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作为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核心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分为知识、能力、以及思想素质三个层次,在融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与价值。其次就是延伸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延伸的主要题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政治思想方面为学生渗透时政信息和当下的政治精神,在民族精神方面可以为学生渗透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感悟的升华,在道德素质方面教师可以为将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事件,放到教学课堂中,以合作探究的模式组织学生针对相应的事件对之讨论。2.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体现———举例高中政治课必修三。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三文化模块是新增的课堂教学模块,通过对文化模块的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明确了文化模块主要针对于学生对文化场景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帮助学生塑造和形成文化场景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现象的判断能力。首先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将优质的传统文化网络资源挖掘出来为己所用结合教材内容去分析网络资源的深层价值,从而实现网络资源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其次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接近文化、感受文化。(1)传统建筑的浏览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中国世界遗产中所涵盖的建筑、自然景观等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调动学生参与传统文化认知的兴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浏览北京的四合院并对北京四合院的背景进行分析和了解;再如敦煌莫高窟、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中发现的铜马车兵马俑等等。一方面调动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认知欲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不断的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2)了解文化习俗和文艺文化习俗方面教师可通过节日、传统礼仪角度入手,如春节、端午等,而文艺教师则应从琴棋书画入手,书法可将柳公权作为教学举例,一方面带领学生感受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另一方面与学生共同分析柳公权的优良品德和历史典故。(3)了解世界各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传递将中国奥运会作为实例分析,例如“舞动的北京”会徽所呈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共同领会会徽所展现的古老文字特点和民族思想。(4)适时开展教学诱导强调循循善诱的方式带领学生共同诵读儒家、道家经典,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验证儒家、道家经典中所涵盖的优秀文化,侧重于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认知程度。

五.结束语

高中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渗透一方面有助于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对于教育教学存在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颖.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J].华夏教师,2019(24):39.

[2]张成泽.传统文化因素渗入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69.

[3]张艳琴.中华传统美德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88.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竞技体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体校

2016年9月8日,《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结了以往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新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是主要任务之一,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如何强化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有效解决学训矛盾,从根本上突破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瓶颈,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促进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质显著提升,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1.1管理部门的“失位”与“越位”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在组织管理上面临教育机构不健全、功能不齐全等现实困境。文化教育机构的缺位使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接受体育系统主办的,低于义务教育阶段水平的文化教育,这严重制约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发展。据近期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专项督导和检查发现,全国仍有15个省(区、市)的56所体校没有将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到教育系统中。运动员文化教育被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这一体育和教育的剥离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有其深远而顽固的历史根源。在我国体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校自办文化教育的传统,以及体育主管部门既管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比赛、又管文化教育的两手抓局面;作为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体育行政部门需要为体校匹配教育教学资源,对体校的教学进行业务指导,形成了制度性错位,本属于教育系统的业务却由体育系统来管理和执行。事实上,体校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并不一定像教育部门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作为主管部门的体育行政部门也没有能力为体校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教育指导,因此,体校的文化教育也就陷入了“闭门造车”的境地。在错位的文化教育制度下,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两者缺乏部门交流和资源共享。体育系统对文化教育管理缺乏专业性,缺乏厚实的文化教育教学资源,体育部门既要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任务,还要承担运动员文化教育,一手包办,独立运作,力不从心。在这种单一的、封闭的,以运动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模式下,运动员无法享受丰富的文化教学资源,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资源被转换为体育教育资源,运动员教育知识结构不均衡,教育公平难以实现,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

1.2文化学习时间及空间遭遇双重挤压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是奠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体力充沛,是学习知识、社会实践、形成学习能力的大好时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青少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为将来发展打基础。青少年运动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既要进行文化课学习,达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水平,又要参加业余体育运动训练,达到一定的运动训练水平。一种角色,两项任务,往往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很难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顾此失彼,捉摸难定,“学训”冲突经常发生。长期以来,我国基层体校在训练方面仍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阶段,存在训练负荷过大,训练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1]。为了获取运动比赛成绩,不惜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减少和压缩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导致运动员的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时间极不均衡,运动员文化学习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训练、比赛以及向上一级输送优秀运动员决定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流动性比较大,而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决定了青少年运动员需要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在现实中,文化学习秩序与连续性经常被训练和比赛所扰乱和打断。青少年运动员难以获得一个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黄金时段被训练和比赛所耽误,长期缺乏文化学习,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重训练,轻文化”错误观念,最后加剧“学训”的冲突,当文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遭遇双重挤压,无暇顾及文化学习,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低在所难免。

1.3体校“教”与“学”的主体缺乏积极性

体校文化课教师和青少年运动员两者均缺乏文化“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是亟需突破的文化教育困境之一。当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教”与“学”两个主体均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体校教育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作为教学主体的文化课教师,在教育资源短缺、“重训轻教”的极端环境中,难免出现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体校的考核标准体系以运动成绩为主,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成绩没有纳入到文化课教师的绩效考核中,文化课教师教学质量不仅不受学校重视,也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极大地打击了体校一线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缺乏成就感,甚至过早的产生职业倦怠。第二,与教练员相比,体校文化课教师缺失话语权,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课教师没有管理和约束的权力和效力,严重制约教学主体的积极性。体校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是青少年运动员,由于该群体文化基础较差,加之体校“重训轻教”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体校文化课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教师引导不力,导致所教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甚至逐渐产生厌学行为,给运动员自身的未来发展留下隐患。

2运动员文化教育不足的根源

2.1“重训练、轻文化”的片面培养理念

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竞技体育发达国家运动员培养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所固守的工具性思维,如“金牌至上”、训练成绩说明一切的做法,很大程度摧残了体育人文精神,运动员被金牌奴役,体育并没有真正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2]。在培养理念上,青少年运动员成为用来训练并在比赛中争金夺银的工具,甚至是成为教练员、体校扬名立万的标杆,这种片面的单一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导致在现实培养过程中,上至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体校管理89人员,下至教练员、乃至于青少年运动员本身都对“重训练、轻文化”的思想和做法深信不疑。这种违背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惯性思维侵害着人们对业余体育训练的正确认知,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体校以训练和比赛为工作中心,教练员追求的可靠目标是运动员的竞赛成果,当然,运动员也追逐于自己的比赛成绩,这种思想弥漫在体校环境中,致使体校的文化教育和文化课教师地位变得无足轻重。当工具理性思维战胜价值理性思维而占据上风,摒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便会造成一系列的矛盾,加剧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对立与冲突。

2.2体校文化教育体系单一化

长期以来,体校办学都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以追求训练成绩为目的、以纵向输送运动员为培养目标,虽然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但操作方式、方法简单,且与教育系统脱离,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显得单一,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教法陈旧,教育教学标准比较低。这种单一化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发展运动员的技能,而忽略运动员的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把运动员培养成只会训练的单向度的人。竞技和教育相结合是身处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运动员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对于运动员来说,在青少年阶段要兼顾学习和训练,也是兴趣发展多元化的阶段,但是,单一的文化教育体系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再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其学习方式方法也与普通中小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必须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想法设法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要切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认知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可是,体校单一的文化教育体系以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无法满足他们在文化学习方面的需求,更没有按照认知规律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体校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阶段,枯燥的课堂、单一的教学方法,浇灭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致使他们与文化学习渐行渐远。

2.3体校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体校考核评价体系倚重训练成绩,其评价体系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很多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在对体校进行考核过程中,将竞技体育成绩作为体校业绩评价的核心指标;倚重训练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较多关注教练员的功劳而忽略了文化课教师的业绩;比赛成绩更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唯一评价指标,没有将文化课成绩纳入到评价体系;而对一线教师的评价标准则是教学课时量。当前体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与体校的主要任务背道而驰。整体来看,体校考核评价标准基本上以比赛成绩为导向,作为一线的文化课教师,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没有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动力,相反,只会不断地打击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在这种评价体系的作用下,体校自然会忽略文化课的学习,而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甚至为了训练和比赛而放弃文化课学习,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3突破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困境的路径选择

3.1推进体校文化教育制度改革

化解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困境还得回归到制度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逐渐停止了运动员包分配的政策,铁饭碗被打破,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后只能自谋出路;体育行政部门包办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训练的制度弊端也开始凸显,运动员退役后在社会上与他人需进行公平的竞争,但是其在接受文化教育的阶段即是处于不公平的境地,这种由于制度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给体校学生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3]。为提升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政府部门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制定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合作的框架,让体育系统的文化教育回归教育系统,扭转因制度设计而造成的管理失位和越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其角色功能,指导体育运动学校的师资建设,主动担负文化课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培训业务,把提高体校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纳入教育工作计划,在制度设计上关注体校文化教育发展。深化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改革,需要打破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壁垒,建立两者相互协调的结合机制,在横向上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在纵向上,与初高中以及高等教育融通。

3.2建立以考促学机制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这一痼疾,必须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以考促学、以考促改的机制,通过考试倒逼体校各个主体重视文化课学习。建立入学考试制度,提高体校的入学标准,文化课成绩不达标者不予录取,防止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破坏学习风气,扰乱教学秩序。将文化教育作为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的“门槛”,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所提出的在全国各级体育竞赛要测试运动员文化课,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比赛,全国在今后三年内逐步推行在锦标赛中加试文化课。对于“重训练、轻文化”的局面,严格执行和实施赛前文化课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不允许参加比赛,通过赛前文化考试机制,将文化学习与比赛成绩捆绑为一体,提高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赛前进行文化考试,不可流于形式,需要建立起监督机制,保证其落实到位;在以考促学机制的监督和落实方面,各行政部门共同监督落实[4]。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考试及时分流,根据文化考试和比赛成绩,对运动员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让运动员能及时地接受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避免错过最佳的黄金学习阶段。

3.3构建完善的文化教育体系

完善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在纵向的运动员升学路径上要保持连贯畅通,在横向方面,其教育体系要多元化,打破体校办学的封闭性和单一性,提升体校文化教育水平,培养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的运动员。体校学生的学习存在连续性不强、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运动员在向上输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课程学习衔接不上,甚至断层的问题,对于此种现象可着力各训练层次相衔接的文化教育体系,各教练员和教师加强纵向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体校学生建立文化课学习档案,对学生的文化学习情况进行详细跟踪,根据运动员的学习水平和进度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调整,保证学生的文化学习达到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关注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前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再者,高淘汰率是竞技体育的特殊现象,因此,体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地分流,对于分流下来的运动员,必须通过构建多元化文化教育体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综合素质。构建多元化文化教育体系,让运动员在接受竞技体育专项训练时,可以及时接受到系统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进出口通畅、成才途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出台保障运动员升学、学籍管理和转学、退役后的安置与就业等相关政策,激励运动员安心学习和训练,免去运动员对走出体校后的不安定感。

4结语

竞技体育人才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是竞技体育发展因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竞技体育兴盛的最根本保证。因此,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运动员就是解决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更要注重这一关键环节,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教育与训练比赛存在冲突,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情况令人堪忧,并陷入重重困境中。若想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体育部门树立协同治理的理念,由上至下,学训并进,从思想观念、制度、教育教学等多层面入手,提升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长在 柴娇 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体艺处

参考文献:

[1]米靖.中国青少年训练存在问题与未来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5):77-82.

[2]马玉芳,李勇.关于我国实施“体教融合”的体制难点及制度设计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35(3):88-92,110.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7

一 加强规范高效的制度建设

制度的规范高效,是推进廉洁文化教育,保障廉洁文化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首先,廉洁文化教育是与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校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和“两学一做”活动,通过学校领导干部定期的述职述廉活动,坚定他们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他们清正廉明的风范,筑牢思想道德和国法党纪两道防线。在全校范围内实现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其次,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体制,领导牵头,校系两级管理,从校长办公室到系部教研室,自上而下,各尽其职,师生共同参与,保证廉洁文化教育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再次,我校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在学年之初,将其与教育教学工作规划一起写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细化廉洁文化教育内容,对照计划落实任务,并在落实过程中严格检查和考核,将过程性检查和成果性考核作为评判任务的标准;在学年末,就整个学年廉洁文化教育的工作进行反馈,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对未完成的任务进行责任追究。

二 融廉洁文化教育入课堂教学

在廉洁文化教育中,我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专业课与基础课、德育课与公共课多科目跨学科共同制定廉洁文化教育教学计划,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廉洁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分步骤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教育学生什么是廉洁,让他们清楚为什么要廉洁,怎样做才是廉洁。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名言警句的收集、写作背景的介绍、文章主旨的讲解等手段,有机地渗透廉洁文化教育,让学生既学习知识又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廉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 扩大廉洁文化教育阵地

在廉洁文化教育过程中,我校积极搭建各种平台,灵活运用多种载体,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营造积极向上的廉洁文化教育氛围,让廉洁文化占领校园的每块土地。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廉洁文化教育,我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清风校园快线,设有清风快递、点滴廉洁、廉洁文化三个栏目,其下又包括了清风动态、廉洁之声、廉洁知识、廉洁史话、时代楷模等子栏目。定期推送我校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的情况、科普廉洁文化知识,组织开展廉洁文化知识竞答、廉洁文化教育征文的活动,拓展了廉洁文化教育的空间,寓教育于日常生活。

四 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活动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必要部分,将廉洁文化教育渗透校园实践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校在考试周前,及时举行了诚信考试的签名活动,积极营造以作弊为耻、以诚信为荣的考试氛围,部分班级学生通过申请进行了无人监考,这一行为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称赞。另外,为了普及廉洁文化,我校开设了廉洁文化历史与发展的选修课,结合学校专业特点,以学生人格养成、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划为教学重点,编写专门的廉政文化读本,并请有师德、有学问的教师上课,向广大学生阐述廉洁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廉洁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只有建立健全廉洁文化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只有善于总结学校发展中廉洁文化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才能让廉洁成为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习惯,才能让廉洁文化成为校园主流文化,才能营造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校园环境。

作者:徐晓琳 刘洪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

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8

1.内涵。体育文化是对各类体育活动背景、涵义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并生动体现出体育活动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从本质来看,体育文化既是一种肢体文化,也属于一种制度文化。体育文化不仅是基于身体健康的目的,在生产和发展中有意识形成的肢体锻炼活动;也是基于肢体锻炼活动有序进行而产生的各类型的体育制度。同时,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属于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包含于体育文化的总体范围。从实质来看,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与体育运动、活动等多方面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部分高校文化。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是将学校看作是教学场所,并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也是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即涉及现代教育文化体系,也包含于现代体育文化体系,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活动参与率、人文环境、体育发展硬件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依托于校园体育环境,结合体育教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强化。同时,学生的品格毅力、道德品质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2.特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对高校体育精神、体育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教育,具备依托性、复杂性及映射性等多种特点。从依托性角度分析,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应结合体育活动开展,并依托体育课堂以及其它能够推动体育发展的文化现象或行为。从实际教学分析,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应当以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设施等涉及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为载体,同时依托体育人文活动,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全面培养,以使学生具备勇敢、顽强、果敢等精神,从而确保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够得到提升,道德、体育行为能够得到规范。从复杂性角度分析,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涉及的内容体系较多,并且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教育方式也极具多样化,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很复杂。由此可知,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涉及认知、行为等两个方面,分为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两种教育方式。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对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层次分析,利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以此实现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从映射性角度分析,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涉足现代教育及现代体育两个文化体系,并且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也会对校园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程度地影响,只有保证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同时,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缓解学生压力、调整学生心情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仅具备文化教育价值,也映射出社会适应教育以及学校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促使高校素质教育形成完整的体系,进而提升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水平。

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策略

1.教育平台保障及其构建。教育平台是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目标的基础条件。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必须依托于课堂、运动竞赛及其它可操作教育平台,而这也充分体现出教育平台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构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完善、科学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用以保障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应从体育课堂平台、人文活动平台、运动竞赛平台及校园环境平台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设置科学的教育平台模块,以便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体育课堂是高校开展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重要场所,也具备一定的精神教育意义。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对体育文化进行强化宣传,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体育文化教育。同时,运动竞赛平台及体育人文活动平台也是构建教育平台的重要环节,通过体育运动竞赛,开展体育文化教育,能够实现对体育精神和道德的全面教育,而知识竞赛、人文讲坛等体育人文活动平台,能够为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建筑等是对高校体育环境的具体展现,据此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对体育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此外,对于体育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言,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及个人爱好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选择。因此,为确保体育文化实践活动能够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根据体育文化特征及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结合文化传承特点和校园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体育文化实践活动方案,以便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2.人文环境保障及其构建。人文环境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涉及的部分,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共同观点和行为的基础条件。在高校体育事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基于体育制度的完善、体育行为的规范以及体育精神的健全,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高校体育传统,而这种体育传统贯穿于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属于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为实现对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国家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具有高水平体育运动队的各大高校进行评估,并以此开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等管理工作据此实现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同时,各大高校应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并以院、系为单位,以特色体育项目为核心,定期具备不同级别且具有不同意义的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以便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提供健全的人文环境予以保障。人际环境是人文环境保障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更好地保障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应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构建适宜的人际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人文环境营造能力,并对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充分发挥体育教育者的育人风范,以此引导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据此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提供健全的隐性保障。此外,良好的高校体育氛围具备一定的示范、带动、导向等作用,而对于高校体育氛围的构建,应建立在先进典型之上。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良好的高校体育氛围可通过先进典型的树立来实现,即利用先进典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对高校体育氛围进行改善,并利用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学生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精神进行培养,对学生顽强的意志进行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对高校体育观念和价值形成正确的了解,以此构建完善的人文环境保障机制,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保障。3.物质条件保障及其构建。物质条件是体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基础保障之一。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物质条件涉及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场地设施及其它体育设备,也包括体育建筑、壁画、图书、音像资料等辅助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是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而体育建筑、壁画等物质设施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体育,对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更好开展,应从软件、硬件等两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进行丰富。目前,因受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资金、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体育硬件设施相对缺乏,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再加上体育建筑、壁画等体育文化符号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导致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受到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应对体育场馆进行扩大,对体育设施的种类进行完善,对体育设备的数量进行增加,并保障体育场馆的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建筑、雕塑等体育文化符号所具备的作用,以此实现对高校体育精神的传承,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全面的物质保障,进而确保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完善、科学的保障机制,能够保障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为建立科学的体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应从平台、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构建完善的体育教育平台、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并通过扩大体育场馆空间、增加体育设施数量等各个方面,为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提供全面的物质条件,以便确保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作者:冯文杰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士敏,郭舰洋.普通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涵与方式[J].体育世界,2010(8).

[2]杨玲,韩双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4(8).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9

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具有不同文化的知识和修养,并拥有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交流与充实的知识和能力。具体表现在: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不管教师属于哪个阶层、民族、性别和地区,他都要有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对每一种文化、民族、性别、阶层、地区的学生和知识平等地看待。教师有没有多元文化观念和意识,有怎样的多元文化观念和意识,是否能在教育教学中适时地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情景渗透正确的多元文化意识,可以作为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育的关键性因素和基本途径。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知识上。美国学者斑克斯认为,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师要兼具四种知识: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范例;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概念;主要族群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对教师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多元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它对教师本身的教育行为也提出了要求一一在教育过程对每一个学习者有相同的期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对学生的主观偏见和好恶悬置起来,不因学习者的民族、信仰、语言、家庭经济条件、外貌、性别等差异而区别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师不仅要学习不同族群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合理地诠释经验、恰当地采取行动。

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现状

通过文献我们得知,民族地区高校部分汉语授课教师缺少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有研究者指出:“许多汉族教师进入民族地区学校,接触少数民族学生时,由于文化的差异,无法辨别学生的行为模式,不能使用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模式,无法依据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许多跨文化学者也认为:“刻板印象、偏见、歧视是跨文化沟通常见的障碍。一些学者对三者进行了区分:刻板印象是从思维角度出发产生的概念;偏见大多是从情感角度产生的观念;而歧视则是从行为视角出发的观念。”为了验证这一观念,我们在内蒙古地区高校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的蒙古族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些访谈。通过访谈我们得知,民族地区汉语授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刻板印象、文化偏见、文化歧视等问题,有着比较严重的排斥和压抑多元文化的现象。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上。教师应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文化背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相同的期望,不能因学生的民族、信仰、语言、家庭经济条件、外貌、性别和地区等差异而有主观偏见和好恶,从而保证学生在教育中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然而,访谈中了解到,在教学工作中不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教师为数不少。仅本着多元文化理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一点,做不到的教师比比皆是。他们往往根据自身群体的标准评价其他群体,并认为其他群体是低下的,反感异文化群体的个人,因为他们做的事情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跟他们接触。如,有的教师对民族文化知识、蒙古族的习俗习惯不了解不感兴趣,总用笨、懒、慢等词形容蒙古族学生,觉得蒙古族学生什么都不会,特别是电脑操作等,甚至认为他们的理解能力差,等等。这种种表现说明,现今一些教师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和态度,与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是背道而驰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还普遍偏低,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在教师身上体现得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因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的不同,如果教师有文化偏见和歧视,易发生文化不适应,甚至引发文化冲突。教师减少文化偏见和歧视的民族中心主义立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多元文化素养。教师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才能避免对学生,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偏见和歧视以及避免低估他们的能力。

三、关注民族地区高校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

(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同化型文化”,这种“同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不断同化和融合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而逐渐丰满起来的;中国的“同化型文化”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强劲的同化能力上。中国的“同化型文化”是属于“温和同化论”,即认为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文化的最终发展归宿是以主导集团文化为主体将各种文化有机纳入其中,形成一个文化同一体或文化“熔炉”。在传统的“同化型文化”的影响下,汉语授课教师所秉持的文化观念是“温和同化论”,其着眼点是将不同文化同化于主体文化之中。“同化型文化”由于其自身的保守性、封闭性已不符合时展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同化型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以形成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从容应对新时代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

(二)学生的文化多元化所决定

作为教师教育对象的学生具有多元文化性,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从传统的教师教育素养到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所然。这是由于民族地区的汉语授课教师的授课对象,除了汉族学生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一是学生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属性。学生文化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能会因共同的民族等特征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教师应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多种不同的学生文化。二是教师的教育活动依赖于学生的文化特征。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均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各种亚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碰撞。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民族,特别是在大学显得更加明显。在学校的同一班级都由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构成的,而且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如学生的生长环境、学生受教育的背景以及学生的风俗习惯等。教师随时都可能遇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五彩缤纷的文化汇入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不懂得互相尊重,教育活动很难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元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沟通,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学校的课程具有多元文化性

一是学校课程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属性。我国实行三级课程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除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多元文化性外,国家课程也具有很厚的多元文化性,比如在课程中民族文化、性别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相互交叉,因此要把握课程、上好课,教育好学生,必须要有多元文化教育素养。二是教师的教育活动依赖于课程的文化特征。世界上已经存在的多元文化课程的成功范例和反面教训,具备了可相互参照借鉴的条件。西欧的“多元化与一体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在课程内容上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北美、澳洲的“文化共存”教育模式在初期获得了成功,但是该模式忽视了不同文化的整合和交流出现了问题。以上这些经验教训为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凸显民族地区高校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

由上得知,汉语授课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缺失的现实与理想存在巨大的反差。教师是有文化属性,有多元文化属性,但是,教师的多元文化属性是需要发展和训练的,而且也是必须进行发展和训练的。缺乏发展和训练,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就会停留在一种比较原始的水平,就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课程和学生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

(一)立足于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现实是提升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现实基础

正视当前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现实是培养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教师的起点。首先,当代多元文化现实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授课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处于多样性的文化氛围中。在教室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同一课堂中学习。面对多元文化教育现实,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授课教师,要克服本民族文化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排除偏见,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和专业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适当的文化策略,回应多元文化教育现实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其次,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现实,教师首先要全面认识教育的对象。对教育对象有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等的假设和观点,而这些假设和观点只看到人的一般之处,而看不到人的独特之处。“文化人”恰恰看到了教育对象的独特之处,人是文化的产物,作为人的教育对象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多样的,生存于文化之中的青少年学生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际的关系,而不是理智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树立学生是一种文化人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会关注学生的文化问题,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文化,真正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的文化多样性。再次,教师立足于多元文化教育现实的策略。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现实,教师应该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所谓教师的自我意识就是指教师如何看待自我的意识。教师的自我意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现代,随着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开展,教师将自己看成是一种专业人员,依赖于特殊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而生活的人。这样认识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把教师本人抽象化了,一般化了,而没注意到教师本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之中的人,一种文化性存在。因此,教师要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教师本人必须要撕破专业教师这一面具,回到他本来和丰富的文化状态,树立作为文化性存在的教师的新意识。教师教育超越专业化的标准,将培养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教师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

(二)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是增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思想条件

在培养汉语授课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中国和外国之间借鉴和移植的关系。首先,借鉴外国经验是搞好汉语授课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重要条件。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彻底地审视和反思本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排除偏见,应有多元文化教育素养,需要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其次,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益经验能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跨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教育也呈现全球化的特征。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已不再是某一主权国家内的事,而是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存在形式。为此,我们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内外多元文化教育对峙的局面,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交流对话中,使我国教育与国际多元文化教育接轨。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在民族、城乡、语言、文化日渐增多的交流和融合中,我们的教师教育必须反映多元文化所倡导的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等价值,并在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经验的同时,开创我国教师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新篇章。再次,教师借鉴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经验的策略。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扥等国的成功经验,培养我国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并把它当做培养汉语授课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既向外国学习和借鉴,又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要立足中国实际来借鉴外国经验,有选择、有批判地学习和借鉴,洋为中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三)继承中国传统多元文化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是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历史依据

文化教育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跨文化理念;中学英语;教育教学

一、跨文化理念对中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功能和使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映射,若脱离文化去理解某种语言,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目前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媒介,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文化背景,在交流中很可能会产生语言分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跨文化理念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在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文化恰当地运用语言。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更加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表达形式,将英语学习立足于文化教学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科技日益发达,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在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社交对象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性。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育,加强学生跨国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发挥学生才智和潜能,充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交流技能,进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3.实现文化融合,发展本土文化

语言是交际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因而交际能力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了解所学文化背景,根据话题、情境、文化背景恰当地表达语言。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语言材料的文化背景及内涵,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此外,基于跨文化理念的英语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肯定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保持自身特色,突出良好文化素养和独特文化人格。

4.满足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融合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正确认识我国英语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将我国教育经验与国际教育经验相融合,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全球化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际型人才供不应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文化理念的应用。随着各国、各地区合作的发展和深化,跨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跨文化教育意识淡薄,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尽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高,但跨文化视野明显不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强调英语语法、句式等知识,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元素。随着交际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有所考虑,注意到跨文化理念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将语言文化导入其中,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教师对英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母语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即使英语教育早已纳入我国学校教育中,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不具有跨文化知识,难以准确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2.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方法简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把文化教学目标和文化教学成果混为一谈。没有针对跨文化教育的专业书籍,相关资料缺乏系统性,大多以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为主,对于跨文化知识介绍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把握不明的现象。教学中没有合适的跨文化教育方法,或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教学中不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效率,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方法简单、实效性差。

3.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文化环境,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外来文化。我国以汉语教学为主,对欧洲体系的语言学习较少,不同语言其传统文化、语言特征也不同。从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除了考试成绩没有其他可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我国国情和社会结构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不正确,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知识,英语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教育条件来看,教学经费与教育发展需求矛盾突出,教师数量短缺,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师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进而出现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跨文化教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听说能力,保证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有效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身文化素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兴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增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增强跨文化教育意识,认真学习跨文化理念,将跨文化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2.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理

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理性地对待文化差异。首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将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情境、情景、情节反映文化差异,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借助生动具体、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书刊、杂志,拓宽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的渠道。教学中教师根据跨文化理论和教学需要,把教学重点转向“学”,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对跨文化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合理选择英语教材,明确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教学活动方案的体现,是传输知识、价值观、教学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选择英语教材时要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协调好知识、学生、社会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要保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范围广。将教学内容设计与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跨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教师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跨文化理念,提高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唐一鸣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