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4:55:17

数学生活论文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1

1.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我们在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要求学生发表学习心得,上台演讲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发掘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包括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校园、家庭、社会环境都是学生生活的场所,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1.导入的生活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例题的生活化:使用的教材很难尽善尽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时,我们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其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我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在HfJ~JJ举行的七年级拔河比赛中,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O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

3.练习的生活化:“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在讲述函数内容时,我编写了以下练习:霸州二中计划购置一批某型号电脑,市场价每台5800元,现有甲、乙两电脑商家竞标,甲商家报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O台以上,从第l1台开始每台按7O计价;乙商家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85计价,两家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均相同,假如你是该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你选择哪家?请说明理由。通过此题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课外应用的生活化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之后,让学生分组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学习了统计图表以后,让学生三四人一组到十字路口去收集某一时刻的车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上,用在主题班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

3.写数学小论文和日记:如在学了多边形的知识后,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瓷砖》,学了一次函数后,让学生写一写《我们身边的课桌椅》等。数学论文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应用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数学日记写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与得失,反映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困惑,便于师生间更好的交流。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2

因此,<<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1.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我们在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要求学生发表学习心得,上台演讲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发掘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包括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校园、家庭、社会环境都是学生生活的场所,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二、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1.导入的生活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例题的生活化:使用的教材很难尽善尽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时,我们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其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我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在HfJ~JJ举行的七年级拔河比赛中,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O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

3.练习的生活化:“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在讲述函数内容时,我编写了以下练习:霸州二中计划购置一批某型号电脑,市场价每台5800元,现有甲、乙两电脑商家竞标,甲商家报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O台以上,从第l1台开始每台按7O计价;乙商家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85计价,两家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均相同,假如你是该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你选择哪家?请说明理由。通过此题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课外应用的生活化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之后,让学生分组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学习了统计图表以后,让学生三四人一组到十字路口去收集某一时刻的车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上,用在主题班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

3.写数学小论文和日记:如在学了多边形的知识后,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瓷砖》,学了一次函数后,让学生写一写《我们身边的课桌椅》等。数学论文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应用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数学日记写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与得失,反映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困惑,便于师生间更好的交流。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3

—、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将原教材单纯计算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五.四班刚刚举办的数学手抄报评比中,板面设计合理,字体工整的占全班人数的,板面新颖别致,字体隽永,色彩搭配合理的占全班人数的,谁愿意帮助算一算,板面好的.字体工整的共占班级的几分之几。由于学生素身体验了数学手抄报的制作过程,学生易于援受,学习数学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二、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借助录音机讲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我去联华超市买了三瓶可口可乐,我喝了一瓶的,孩子喝了一瓶的,侄子喝了一瓶的,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爷仨谁喝的多?同时用电脑演示三瓶喝去的过程。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例如,在教学:“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实践活动课中,事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们都喜欢什么节目,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明白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学生比家长更喜欢挑战800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回报交流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过程。

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4

一、在日常生活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教师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教师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数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内容的环境中,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如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是分类关在不同的动物园舍内的,小朋友由矮到高排队,碗、碟从大到小往上叠等现象,都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放1把牙刷,1个小朋友用1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朋友的手中,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有一次吃龙虾片,教师先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龙虾片的数量,然后问他们每人有几片,如果再给1片是几片。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奖励他1片。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数的内容。

二、在游戏化的操作活动中学习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学数的操作练习材料。例如让小班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时,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幼儿彩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各3~4张,一张练习纸(如图一),让幼儿给图形卡片分家,把各个图形卡片摆入形状相同的“家”中。幼儿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还认识了不同的图形。

附图{图}

又如,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幼儿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操作练习,才能真正理解。首先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如图二),要求幼儿用笔将上排的花和下排的花一一连结起来。接着教师出示小猴和桃子的教具,让幼儿用一对一连结的方法比较小猴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由于小猴与桃子没有对齐,有的幼儿在连结时就出现了以下情况(如图三、图四)。这时,教师引导幼儿用画连线的方法玩“小猴吃桃子”的游戏,当笔碰到桃子时,幼儿就发出“啊呜”声,表示吃了一个桃子。当轮到给第三只小猴吃桃子时,有的幼儿说吃最后一个,因为最后一个桃子与小猴大致对着,这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连线。由于教师的指导生动、形象,所以小班幼儿很快接受了上述比较方法。后来,当教师出示小猫吃鱼图(图五)时,幼儿就知道了先找小猫的嘴巴,再去找鱼,并能按顺序连线,从而理解了对应的方法。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幼儿愉快地通过实践获得了有关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附图{图}

三、在各类游戏中学习

幼儿早期数学教育的娱乐化还体现在幼儿的各类游戏,如小班幼儿喜欢摆弄“娃娃家”的餐具,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幼儿区分碗的大小,把碗和杯子分类摆放;在拼图游戏中,教师可事先拼好简单的图形,制成一张张样卡,然后让幼儿寻找相应的图形片放在样卡上,并引导幼儿数数、比较多少。此外,结构游戏对幼儿认识大小、长短、形状也是十分有益的。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5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分析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通过营造丰富而生动的各类生活情境,来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体验,并突出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性及开放性等,从而促使小学生可以将通过数学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生活化教学还具备了以下几个基本的特点:首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围绕儿童的生活世界来做为活动背景进行,并在活动中不断改变自己,提出新的教学与学习要求;其次,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要能全面地体现出教学整体目标,既要包含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也应当包含学生意志、行为习惯及合作沟通、创新能力发展等;最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当加强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促进课堂教学的相互作用及亲身体验。生活化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数学,同时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数学能力,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乃至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1]。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捕捉围绕学生生活背景中出现的数学现象,进而发掘出数学知识中存在的生活内涵。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措施分析

2.1采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针对数学语言的一种教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抽象化数学知识,转换成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进行理解并接受的知识,关键在于数学化语言的运用。众所周知,看起来似乎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其实里面蕴藏了许多生动而有趣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若是缺乏高素质的语言艺术,是无法将它发掘出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生活化,即是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及理解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圆柱认识的学习过程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圆柱的特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去摸一下身边的圆柱形物体,并让学生说出自身的体会和感受。一些学生会说摸到的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另一些同学则可能会说摸到的是一个圆形。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运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如两个光滑的平面是圆柱底面,同时还有一个曲面,这是圆柱侧面。通过这种方式,恰当的利用引导性语言,并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可以更好更快的帮助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

2.2创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有助于解穴小学数学高度抽象化与学生思维具体形象化间的矛盾。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问题情境,再到数学模型,最后到解释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我们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提供学生更为开放性、现实性及生活性的信息,引导学生从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出发,来发现并提出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采取相应解答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加减法的应用题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这种生活情境:下周我们班要组织全班的同学进行元旦晚会的汇演,在晚会上,应当邀请多少人?为表演嘉宾准备哪些小礼品?为晚会参加者们准备多少食品和水等?需要准备多少钱?而围绕上述这个主题,让学生联想到哪些可能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这个具体形象的生活环境材料,来发现和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等,并促使抽象化数学知识从此具备了生动多样化的实际生活内容。此外,适度而合理的生活情境,更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年龄、心理特点等各种因素,生活情境自然是需要生动而有趣,然而生动和有趣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生活情境标准,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些生活情境有没有符合小学生的“胃口”,能不能激发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有没有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这只有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实现小学生生活经验情境的数学化才是最有效的生活情境。如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小动物进行赛跑的生活情境,使得数学学习更富有童趣,这种生活情境很符合这个阶段学生年龄的特征,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也很高。但是,这种童话式的生活情境教学,可能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的调动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并激发高年级小学生的求知欲[2]。从这种情况中可以明确看出,在设置生活情境时,需要考虑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要清楚认识到不同学段和不同心理阶段小学生,在生活情境兴趣指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低年级小学生更加倾向于童话类的生活情境,然而高年级的小学生更倾向于直观性和探究性的生活情境。

2.3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教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添加更多生活化的内容。当前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普遍存在着题材的老化陈旧,情境设置上偏离生活实际等情况。而一些现实意义缺乏的问题,已经远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和现有生活经验,无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求。因此,应当改革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将教材习题更多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在“百分率”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多地采用本班出勤率、考试及格率与优秀率等与学生实际联系较紧密的素材。

2.4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它最终是要回归生活、服务社会生活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正确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积极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数学问题,并切身体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并从中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感受生活和数学间联系,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是源自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数学知识实用价值与实际意义,来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意识及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提高。

作者:梁杰工作单位:邹平县明集镇第三小学

第二篇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法势在必行

(一)必须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更多地认识世界,把所学到的内容更多地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更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相关联系性,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目前的教材还有很多缺陷,并不能完全实现生活化教学,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实现这样的教学。

(二)教材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却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原因在于传统教学只限于课堂讲解,老师没有创造更多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相反老师的逻辑推理教学方法与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讨厌数学的情绪。要不断培养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积极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应该在教学当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是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够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现实问题。使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培养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法实施的有效建议

(一)课堂教学要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方法。在小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中,也是思维由形象化向逻辑性转变的一个过程,数学中更多内容都比较复杂、抽象,需要学生在认识中不断克服理解上的差异化,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恰当的运用方法,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性强的抽象思维,顺利转变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模式。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能提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数学的能力,生活中产生的经验和获得的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答问题的实质性因素。例如,在讲到工作量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该知识点进行变换题型的解答,可以设置这样类似的例题:星星家不远处要修一条南北方向的马路,修路工人用2天的时间修了总路程的5%,照如此的速度,几天能修完整体工程?一般小学生都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工程,类似设置能够使学生觉得题目较为熟悉,可以利用对应公式恰当解题。

(二)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任何一门学问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对于数学来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以提高小学生成绩为目标,主要进行数学内容的讲解和不间断的习题训练,没有考虑到学习的真正目的。采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法,就必须把教材中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小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活动时与现实生活联系考虑其相关性,这样就能使小学生感受到身边时时刻刻都存在数学问题,那么当发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合理解答时,也就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与喜悦,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具有的真正价值和实用性。例如,在学习了圆以及打折的相关内容后,就要让小学生举例并思考生活中的哪些实物是圆形的,而且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形状;让学生思考真实的商场打折现象,对不同打折的商品进行比较与分析优惠情况。

(三)在创设课堂情景时要与实际生活联系。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对学习内容进行情景的创设,使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气氛中,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作用。教学中创设的情景越接近真实的生活就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同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存在理解差异,如果老师创设的情景教学比较新颖,对于学习能力强、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讲,可能会起到较强的作用,但对于学习中等和较差的小学生而言,不一定能够起到好的效果,而更贴近真实生活的例子和情景,就会对大多数学生起到良好作用,同时实现数学教学的要求。例如,相遇问题是学生必须要遇到的问题之一,可以这样设置教学情景:两个渔夫相向而行去集市卖鱼,两人一起出发,10min后同时到目的地集市,一个渔夫的速度是10m/min,而另一个的速度则达到30m/min,问两个渔夫开始的距离是多少米?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对距离的理解。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采用生活化的方法,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生活中的原形或例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内容和问题,而且能够使学生运用数学经验不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喜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法的总结与实施,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灵感。

作者:张南工作单位: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

第三篇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大作用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可是数学这门课程注重推理性和逻辑性,它的特点是理性化的,这就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比较困难。而教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将这一个问题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实践跟数学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一是能够使得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二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以使学生体会到应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从生活当中来,再回归到生活当中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当有效地贯彻这种思想,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一些数学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应用所学对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数学学问,因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恰恰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探究数学规律,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加法意义的时候,设计了一个习题:小红家里有4条黄狗,2条黑狗,请问一共有多少条狗?学生会迅速地回答是6条,教师再要求其他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从而启发学生对加法的意义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最终也使学生学会了加法的规律性知识。再如,教师在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时候,先为学生呈现情境图:小刚家盖了两个养鸡舍,鸡舍的长都是8米,宽分别是5米与7米,要在鸡舍里面铺上地面砖,请问小刚家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面砖呢?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教师再对乘法分配律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探究数学规律的技巧,体会了一种快乐感,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改革家庭作业的模式,注重作业的应用性和生活化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6

1.1发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料

数学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对学生就业有用的数学知识加强教育。教师要在教材中发现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上台演讲等。这些生活化的内容有助于拓展中职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数学的产生与发展,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1.2改编教材内容,使教学生活化

中职教师应该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应该从数学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师应该寻找课本中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调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与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从而培养自己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3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与专业相关的方面或者生活经验方面导入课堂。教师应该留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资料,例如发现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料、寻找学校中的数学资源。家庭、社会、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可以将其中包含的数学资源在课堂内容中加以引用。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此时,数学教师就应该多与中职学生的专业课教师沟通,了解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在课堂中加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的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专业课程中运用。

2.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可以通过猜测、操作、观察等方式,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践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使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贯穿其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结合数学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相互交流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晦涩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实用性。

2.2作业生活化

如今多数数学教材脱离实际,做到数学教学完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非常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与数学理论,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公式,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讲解,将学生不感兴趣、不易理解的理论做出适当地改变、调整,用贴近学生生活得、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取而代之。现在使用的课本上的习题过于老化,数据资料已经过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旧版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使,要注意发掘现代生活、科技中与数学相关的因素,将课本中的习题进行适当的整理、改编,尽量多布置一些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数学作业。

2.3以生活情境作为课堂引导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如果能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实际,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讲到“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若学生使机械专业,再引出概念是,可以先拿来一个铁管、螺丝和扳手,在课堂中找一位同学将螺丝拧进铁管,记录拧进和拧出的全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圆,得到角的概念。

2.4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中职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越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越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总结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7

摘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学问。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农村小学;教学内容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明显脱节;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忽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妥善解决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以便为改进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教学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教学导入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通过教学导入,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激发了,进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概念时,教师可事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一束光线、一段铁轨和一双筷子,注意让同学们观察这三种常见事物的特点,如此导入有助于将抽象的几何事物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们就不会由于几何概念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了。大家通过仔细观察,联想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实际上是由一个发光点发射出去的,那么这个发光点就相当于几何图形中的“端点”,而这束光线并没有固定的长度,而是向另一方无限延长的,那么它就是一条射线;某段笔直的铁轨因其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就是“直线”的形象;吃饭用的筷子有固定的两个端点,即它的长度是确定的,那么筷子就是一条“线段”的形象。不难发现,通过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相结合,有利于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生活化,不但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更能激发学生们探索数学新知识的乐趣,克服了农村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理解困难、接受新知识较慢的缺陷。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要积极鼓励农村小学生走出课堂,彻底破除教材知识的框架和局限,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生活之中。例如,学习“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尝试上课前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爸爸要把20本小人书按照3:2分配给张建和赵乐两位小朋友,请问应该怎样分?你们能帮爸爸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们听到后,就能想到家中自己家长分发东西的场景,通过精心思考、细致分析,学生们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就会知道张建分到了“3”份,比赵乐的多,一共是“5”份的量,那么每一份的量就是4本,所以就能很快求出两位小朋友分别分到了几本书。通过将新知识生活化,可使学生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相关概念,进而更轻松准确地解决有关比例类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3教材生活化

教材是教师的重要帮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依据。然而,一些教材中的案例与农村小学生实际的生活背景相差较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对教材实施优化处理,以凸显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在做相关的应用题前,教师可联系班级生活实际来巧设案例:学校统一组织100位同学参与户外劳动,其中有70%是男生,30%是女生,请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参加?学生们结合“百分数”的含义,知道了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那么就会轻易地知道总人数是100人,70%是男生,就表示男生是70人,同理可得女生是30人。结合数学概念的定义,学生们不但能更准确地掌握“百分数”的含义,还能高效地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

4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师要以启迪式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生活阅历掌握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事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前往周边商店观察商品的价格表示以及商标的写法,学生们注意到,不少商品的价格都不是整数,而是有小数位数,如一款背包的价格是49.90元,那么这个价格就是小数。通过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学生们很容易联想到自身所接触的小数,可谓是比比皆是,这就很方便大家认识“小数”的概念。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们将会十分乐于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解答实际问题,这同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实践生活化

在过去,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停留于书本和考试中,并未真正将知识活学活用,直接造成学生接受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差。数学源自于实践,当然也要回归实践,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一刻也不能放松。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学完“长方形的面积”后,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课堂任务,不妨让学生当一次“老板”,首先测出长方形教室的长和宽,接着让学生计算若用边长是30cm的方砖铺教室,需要用多少块砖?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实际测量,就能轻易地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到教室的面积,由于使用的是同一规格的方砖,因此,只要计算出一块方砖的面积,用教室的面积除以一块方砖的面积,便是所需的方砖块数,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了。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断地动手、沟通、交流、思考,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探究数学的热情逐步高涨,创新思维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6结语

农村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觉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作者:罗堂明 单位:四川省汉源县大树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少静.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6,13(06):246.

[2]王仕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7(11):43.

第二篇: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究

摘要: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紧密联系实际成为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数学教学生活化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知识紧密联系生活,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从“知识王国”通向“生活王国”桥梁。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之上,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进行对接,使课本知识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便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好地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2.1生活化的课堂导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数学教学生活化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课堂导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欲望,便于教师开展接下来的课堂教学。2.2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知识认知水平,将数学抽象的理论转化成生活中可见的问题,帮助学生建造“知识”与“生活”间的桥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知识,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的习惯,体会到数学的知识应用现实生活的魅力,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2.3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生数学知识的方式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有目的的组织一些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身边的数学,鼓励学生主动解决生活之中所面临的问题,巩固理解、应用所学知识,最终让学生乐于学数学。2.4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生活化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学生平时熟知的平实性生活语言,将抽象性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以保证小学生明白、理解这些知识。教师也可在教学中将知识融进游戏中,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教材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轻松学习数学,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以便学生加深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让数学课堂变得有生活趣味。

作者:崔红梅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梁绍玲.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66-167.

[2]李文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2):117.

第三篇: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了现代素质教育的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也重视从学生生活实际与周围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从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出发,简要分析与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其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如往返问题、花销问题、距离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可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然而,从我国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数学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能力,常常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幅度的受挫,进而失去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对此,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思想理念出发,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与实践,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数学教学效果。1更新教学理念,突出教学生活化生活化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从虚拟、抽象的课本教材中脱离出来,让其在与周围事物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让其对世界与生活有更深的领悟与感悟,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小学数学生活化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将问题生活化,将数学生活化,应用数学思维去分析、观察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进行感知,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的周围事物去感知数学的魅力,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基础性的定义以及运算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由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材料往往是从生活当中取材,这就为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他们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来进行教学工作的调整以及教学观念的更新。例如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枯燥的事物往往使学生提不起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选取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事物,或者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量关系进行题目设置,让学生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巩固数学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这种对于应用题的生活化设置就体现出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只有善于将生活元素加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才能够使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数学学习,才是对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2贴近学生生活,激发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当所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时,学生才会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捕捉生活中潜在的数学因素,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能从已有认知背景与生活实际出发,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求知热情。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由于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除了信息交流还有物质交换,而人民币作为我国通用的一种货币,在物质交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在各种场合使用到人民币,如,坐公交、打车、交水费、吃早餐等,小学生虽然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有限,但也会在生活的各个场合中接触到人民币,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早上都是怎么来学校的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坐公交。”教师:“那么坐公交需要什么呢?”学生们思索一会儿回答道:“钱。”教师:“没错,是钱,这也是咱们今天所教学的知识内容,人民币”紧接着,教师拿出几张面值为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人民币,并告诉学生具体的换算方法。由于这一教学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生活背景,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快速被吸引过来,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这样以来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当今教育教学下“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个性发展的全面进步。3借助教学设备,丰富学生经验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有限,加之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传统课堂教学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致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低迷,而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其不仅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推动了我国素质教育进程,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设备因其集动画、视频、文字、声像等于一体的功能而被广大教师所认可与接受,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进行相关课堂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其理解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提升其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拓宽其视野,丰富其生活经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总之,数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更多具有教学价值的教学素材进行相关课堂的教学,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丰富其生活经验,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石,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作者:王兆成 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朱国锋.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3,22:42-43.

[3]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刘静.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6,87:68.

第四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其次用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探索数学教学;最后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改革教学方式两方面探讨了如何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路径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知生活。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数学教学方式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使得学生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将丰富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以最直接贴切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教学能使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在实际生活中探索数学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加枯燥。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数学教师要尝试在实际生活中探索数学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教师在课堂上用一些死板的数学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尝试换一种方式,用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来进行教学,可能会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小明看一本书,前3天每天看12页,后两天一共看了20页,那么第6天从第几页开始看起?”学生都知道图书有页数,前3天每天看12页,那就是12×3=36页,后面两天一共才看了20页,用前3天看的页数加上这2天看的页数,即36+20=56页,那第6天从第57页开始看就很明显了。这样将数学问题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单纯地比划和阐述根本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而利用教室里的窗户、课桌等与之相关的生活实例,会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几何图形的具体特征,比较思考,并得出一定结论和观点。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生活实践。当学生在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就会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大有裨益[2]。当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互相提问,相互探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分给每个小组5本书,让其算出5本书的厚度。引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每本书的厚度,然后再进行运算,最终得出结果。这样学生能亲身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又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资金,让学生自己采购物品,要求学生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买到所需要的物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金钱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改革教学方式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每个地区的条件不同,教师的素质也存在差异。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实现数学生活化教学要从根本做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为了得出这道题的答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量尺工具,模拟一个长方形菜地,测量每个边的长度,再将每边所需要的长度相加就能得出篱笆的长度。这样,学生既能体验动手的乐趣,还能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将数学教学巧妙地融入到生活中,带给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寓教于乐,使教学更加生活化。

四、结语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逐步开展,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能从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整个数学教学不再固步自封,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作者:罗芳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翠绿小学

参考文献:

[1]林启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6):168.

[2]谢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9):115,117.

第五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包括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存在形式主义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两种误区,其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创造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情境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一味追求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其在数学实践探究中发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价值,并加以运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第一,教学目标存在形式主义。为生活服务是数学这门课程的主要价值,因此,简单粗放的知识理论的识记和研究应该被生活化知识的探索所取代。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也明确该目标,但是在小升初的压力下,往往会将公式的机械记忆和运用作为数学学习的的主要目的,并将长远的目标定义在考个好的大学。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目标阻断了学生数学思维和生活的碰撞,削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两种误区。一是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其在生活中的意义,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味地加强学生对数学公式、定义的学习,忽视了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学生意识不到这些死记硬背的数学符号和生活的关系。二是数学生活化教学没有和理论相结合。很多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意义的理解比较肤浅,没有意识到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研究的严谨性,导致数学生活化教学过于浅显。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不能本末倒置。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关注生活现象,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学习。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问学生是否想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引起学生对钟表认识的兴趣。此外,在学习比较大小的时候,小学生都喜欢比较,可以让他们比较男女同学的人数、高矮,或者引导学生找到班级里谁的铅笔盒最长,哪位同学年龄最小等。第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促使其将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小学生在商店购买物品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模仿,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了解了人民币的使用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互换准备好的人民币。例如,一元的人民币能够换成几个五角的,几个一角的。然后在创设购买5元一支的钢笔的情境,提问学生在付款的时候有几种支付方式。学生可以拿着实际的货币尝试购买的方式,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其运用加减法的能力。第三,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创造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氛围。数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因此,教师要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契合的素材来进行生活化教学。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及逻辑能力还不成熟,教师只有将抽象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产生共鸣。例如,在讲解时间、速度及路程的时候,对于“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路程量”这一概念,基本上在讲解前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上的光速的例子也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是让学生费解。对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平时用什么交通工具上学,学生有的说骑自行车,有的说步行,有的说父母开车接送,还有的说搭乘公共车。气氛逐渐变得热烈,此时教师可以就此引导学生,提问,那么大家每分钟大概能走多远呢?速度就是大家每分钟走的路程,也就是单位时间里的路程量。列举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学习效果更好,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单纯的概念的灌输只会让学生厌烦,教师应摆脱教材的束缚,到生活中找到原型,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结语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黑白符号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发现数学的生机,探索数学的奥秘。虽然,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路途上充满挑战和坎坷,但是,相关研究者和数学教师要掌握好数学变革的力度,把握好数学和生活结合的尺度,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李俊 单位: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五铜学校,江西 上饶,

参考文献:

[1]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2):41-44.

[2]朱霞,何齐宗.人本主义的教师观[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6-9.

[3]任利娟.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7-8.

[4]吕敏.在价值追寻中学习数学[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11):25-26.

[5]王小丽.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J].新课程(小学版),2010(7):79.

第六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

摘要: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文章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即:教学内容应贴合生活实际;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的教学认知与理解;利用生活化提问方式,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生活实际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说明实施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是有价值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让小学生能够体会到“教育来源于生活”。本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强加新理念,过分追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实际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理解上的误差,认为不联系实际的数学教学就不能成功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其为了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生搬硬套,举例失当,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概念。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数学教学需要生活化,但不是要求所有的数学教学都必须生活化,如教学“2、3、5的倍数特征”时,只要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100以内2的倍数、100以内3的倍数、100以内5的倍数,再引导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字里的共同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就可以了,无需生硬地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笔者认为,只要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就是好的方式。(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趋于形式部分教师虽然有将数学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但是往往流于表面,看上去联系实际的案例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但是往往并不深刻,无法找到足够的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点,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能够感受到与题目相关的实际知识,但是缺乏对数学实际生活应用价值的体会与理解。例如,在“面积单位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使用书本中提到过的面积的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没有运用更多的实际案例教学,导致小学生只对书本的知识有印象,但是没有更多的思维拓展,更不用说进行“举一反三”的独立思考。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学内容应贴合生活实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做到教学内容贴合生活实际,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教学内容都要结合生活实际,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时要严格筛选能够通过联合生活而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数学教材内容的整理、归纳等,将一些理论性较强,可能会对小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的理念等进行适当的“生活化”。比如,在对于长度单位的理解及换算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尺子、笔、橡皮等,通过让学生自己测量长度,从而加深其对长度单位定义和换算的理解,让他们能够从教学中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更热爱学习。(二)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的教学认知与理解在教学上,教师要积极开拓思维,将平面静态知识与动态立体思维相结合。例如,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可折叠模型,以及与长方体有关的生活模型,进行折叠、观察,并与其他不同形状的模型进行对比,让学生对长方体形成初步的认知与理解,活学活用,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更具有衔接性和规律性,使得生活实际与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联系。(三)利用生活化提问方式,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问与回答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提问的技巧,不然容易适得其反。比如,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时,教师不应一板一眼地直接提问,如“15+8等于几”,而可以联系实际来提问,如“小朋友,你原来有5颗糖,后来妈妈又给了你4颗,那么你现在有几颗啊?”让小学生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同时,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不仅符合时展的潮流,还能够让小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得到充分的学习,使其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颜珍 单位:茂名市第十六小学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2):143-144.

[2]叶亚军,周虹,彭志敏.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395,397.

[3]顾开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6(7):37-38.

第七篇: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摘要:将数学应用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注、概括和提炼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促进数学意识与能力在生活中的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数学。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将数学应用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注、概括和提炼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促进数学意识与能力在生活中的生成与发展。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拟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作点探讨,希望有所裨益。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及其应用意义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即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基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把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具体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化,将数学中的一些问题生活化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将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小学生化解数学在他们脑中的抽象性与神秘感,增进对数学的具体感、亲近感和热情。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生活实际出发,着力沟通数学知识与他们现实生活的联系,善于将生活中常见的普遍性情景或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媒介,利用已有的知识观照生活中的情景或事物,并以此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将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基于数学的视角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分析和解决该数学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的思想、思维和方法。将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不断地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巨大价值,有利于他们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增进主动探究数学奥妙和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感悟数学思想、领会数学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的方式方法。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首先,确立以小学数学应用题让学生体会其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一直秉持其思维训练之价值,对数学应用意识、思维和能力的生成与发展重视不够。尽管在这种传统模式的训导下,不少学生能掌握高超的解题技巧,但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大量实际问题却因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而茫然失措,致使数学思维与能力的生成与发展严重滞后。比如,在进行“平均数应用题”教学时,笔者在列出2015年10岁男女同学的身高与体重的一组数据的同时,又列出1990年10岁男女同学的身高与体重的数据,让他们算出两组数据中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与体重。在得出计算结果之后,通过让同学们比较两组数值来引出原因分析的讨论任务,即身高体重数值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在进行讨论小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它们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同时代的社会条件不一样,前者的生活条件没有后者的生活条件好,后者在饮食营养上日益科学合理,致使身体素质能有显著的改善与提高。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也能在对该题的解答中培养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数学思维和认知,从而真正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以生活情境为背景与媒介来实现应用题的设计和教授。有趣的题材多样的并与小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是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有鉴于此,在进行应用题设计和教授时,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要善于挑选那些和小学生心智水平和生活实际相当于紧密联系的素材,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背景和媒介条件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不断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与途径,激发应用题学习的兴趣,增强解题的能力,丰富他们自我满足的体验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力,使自己成为应用题学习的真正主体。第三,通过对教材内容与形式的转换和拓展来优化应用题。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学习者获得感觉、经验和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内容设定、题材选编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和小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生活实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造成了小学数学抽象枯燥化的不利局面,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热情,较好地认知、理解和把握掌握相应知识,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材内容与形式的转换和拓展来优化应用题。一方面,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的适当改造。目前,教材中存在着较多的与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或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素材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它们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用为小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和他们现实生活紧密的题材或提问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它们的现实性和生活性,让小学生在读题、析题和解题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身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尽管层级和难度较低,但小学数学应用题同样存在着对内涵与外延理解的问题。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扩大对数学应用题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善于拓展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好现成的书面题目,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型类来设计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搜集整理材料与提出问题等开放性与专项式的调查任务,让他们在这种开放性与专项式的应用题的搜集、整理、设题、析题和解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三、小结

将小学数学应用题和学生的生活背景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适应了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情感需求,也对提高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只要基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在数学应用题和生活实际之间架起生活化的桥梁,就能增强孩子们在数学应用题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提高应用题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邹桂有 单位:会昌县麻州镇明德小学

参考文献:

[1]温从虎.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6(5).

[2]任杰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学周刊,2012(29).

第八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基于此,文章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活动自主化三方面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多元化;自主化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有些数学问题相对滞后,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生活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个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这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到探索中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自我学习”意识就会增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得到很强的成就感,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得到应用,学生的信心就会大增,从而更加热爱数学,产生良性循环,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幻灯片、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了数学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紧紧抓住了小学生们活泼好动的特点,使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例如:在教学小学高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教学效果显著。如相遇行程问题,在未利用多媒体教学之前,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在黑板上画线段图的方式来演示相遇过程;有的教师也可能让两位同学实际演示相遇过程,但这些方法都比较抽象,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两车相向而行至相遇,小学生很容易明白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两车行的路程相加等于总路程,路程÷速度和=时间。

(二)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福绿贝尔提出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并建立了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可见,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另外,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加、减混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乘坐汽车”的游戏。用多媒体播放出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并设置三个到站报点的铃声,任意选择班上学生参与到游戏之中,这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到站上车或下车,教师根据学生上下车的人数情况,提出问题,如第一站车上有6名学生,第二站的时候又有3名学生上车,然后到第三站的时候有4名学生下车,那么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呢?学生通过对于上下车情况的观察和计算,就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加、减混算。而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游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钻研不同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三、教学活动自主化

数学教学活动的自主化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其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考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水平,以此为基础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讨论问题环节,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让学生对其产生较大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数学,从而有效实现教学活动的自主化。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了一条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活动自主化的新道路。教师要经常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中,不断变革教学内容,采取与时代接轨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作者:王红娥 单位: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8

一、创建高规格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环境。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本来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是漫长的,而且没有什么意义,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精神不够集中,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创建情境的时候努力创建高规格的生活情境。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计算,当教师把生活的情境模式带入到学习中的时候,学生会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一定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把古代劳动人民使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的故事加进去,肯定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总是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这就会让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充满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慢慢增强了。数学课堂的学习,关键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课堂,然后在实际中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学得越来越好,所以说创造生活的情境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二、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实践性

很多东西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数学也不例外。在高中学生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尤其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在课堂过程中让数学生活化,然后在生活中采取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导数的时候,教师要把实际中导数的运用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导数的意义。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将教学过程生活化,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知道理论知识的意义,还可以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好处,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总之,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和实践在一起,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乐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这样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秀丽 单位:省敦化市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运用教学生活化来导入新知识

导入新知识,也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合理运用。教师需要充分地理解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精髓,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目的。教学生活化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更为充分的数学学习。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所带来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与学习而学习。这样就最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来了解的中奖概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用武之地,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二、运用教学生活化来让学生感受数学

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深入地感受数学,认识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以及对于自己的提升作用。例如:在学习数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排队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在运用数列来应用到生活中。最大化地应用数学教学生活化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的,并且让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处在一个高效的环境下运行。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学习来更加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学生活化中,更加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指引,要更加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培养。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指引,让学生取得学习的最大成果。

作者:贾艳锦 单位:新疆农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数学组

第三篇

一、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不能够十分有效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没有将数学用于日常生活,学生往往不知道学习了这些知识点有什么用。教师则是更注重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步骤的讲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渐渐变成一种被动学习。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以应试为目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与实际的联系。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应用更加熟练,对于解决学习的兴趣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将数学知识点放置到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其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只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数学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使用都十分广泛。只是因为教师对于数学教学更注重讲解解题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1.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生活化要与以往的教学方式区别开来,首先就要在教学内容上发生改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教学时往往是将一个十抽象难懂的概念提出来后,再对这个概念进行剖析、解读。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概念的抽象,无法理解,感到学习难度很大。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实施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学生会因为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教师进一步的分析则会很容易对知识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比如,在提出导数这个概念时,如果是以教师直接提出概念,不与实际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话,学生会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感到十分困难。因为概念很抽象,并不能很好地通过自己的想象来理解它。但是如果将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那么就显得容易许多。并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不受知识点概念的局限。

2.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的

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总是以一种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咀嚼老师已将嚼烂了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负面影响。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以一种听众的姿态出现,课堂是教师的主场。教师则是将一些解题方法、思路、步骤进行传授,忽略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的衔接。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却没有明确地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提出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这种方法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

3.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外乎教师将知识点向学生强行灌输,不断反复,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可取,而数学教学生活化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更加贴切地讲解知识点。那么,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呢?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以课堂的主要对象来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互动中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点都能真切地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利用学生群体来进行实际问题的结合。比如,在学习概率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们可以从全班同学中抽出3名不近视的同学参加空军体检。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就进行现场实验。这样不仅会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正有用。

三、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乐趣

以往的数学教学多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讲解往往脱离实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无聊的,由此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动力,继而对数学学习没有了信心。所以数学教学生活化要很好地体现其与实际问题结合的乐趣性。教师可以用一些数学小知识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是最有效的。如三角函数的学习,我们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自己与五星红旗的距离等问题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改变以往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排斥和厌学情绪,能够以往枯燥的数学教学课堂添加更多的乐趣。

作者:王成 单位:甘肃省金塔县中学

第四篇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紧贴实际

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模式需要老师多方面改变教学体制,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讲

首先,老师要注重生活化数学的导入。课堂导入是学生从课下到课上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成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充沛的精力认真听讲,所以课堂导入在整堂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达到课堂导入的良好效果,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是十分必要的。先从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现象及问题出发,给学生们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再逐步引到数学知识上,经过这样一个过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其次,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时刻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化的数学学习环境。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涉及线面关系等。学习立体几何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2.从教学方法来讲

教学的成效是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为了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老师要采取新颖而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概率和统计时,老师先以生活实例引出统计方法和概率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然后老师给学生留一个社会实践式的作业,确定好调查主题,要求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个范围的居民进行调查,最后把调查结果统计出来,并算出每种结果的概率。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由于亲力亲为,对概率及统计的各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能解决好生活中关于概率的实际问题。

二、应用高中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把教育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学校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和生活的能力。比如学生在进行环球旅行时,可以根据已经学到的求解圆弧长度的方法来计算自己的航行路线及所用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旅行。为了改善当前不理想的数学教学环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必然趋势,是值得高中教育者进行研究和落实的重要教学措施。

作者:张鹏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第五篇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描述数学

部分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数字化,这就说明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路看待数学问题,学生只有学会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化,他们才能用数学思路去解决数学问题。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函数》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时,一名学生谈到他遇到过一个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要描述的意思,他要么在描述的时候遗漏了重要条件,要么在描述条件的时候让人产生理解性的歧义,经过教师的引导,他将遇到的数学问题描述为数学问题1:如图1,O点有一物落入水中,OA为河岸,该物漂流的角度与河岸角度为15°,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某人从O点出发,跑到河岸A处,他的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他在河岸A处驾驶水上工具向B的方向行驶,若水上工具的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他是否能在B点追到该物品?若他必须在B点追到该物品,最低的行驶速度必须为多少?以学生遇到的这个数学问题为例,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不能解决数学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强。因为他们不能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就不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描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数学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把生活化的问题转为数学化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就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想问题。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能力的表现之一,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当学生学会了用数学思维看待数学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学生只有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抽象规律,才能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后,学会用函数的方法描述坐标中的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谈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时,可能有些数学教师会感到很困惑,这些数学教师认为以上的问题1和问题2不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那又何必提出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呢?本次研究提到的数学问题1和数学问题2都是学生经过数学思考以后,已经用数学思路来描述的问题,它们已经不是真正的生活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数学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需要运用到自己学过的很多知识。从以上的遗传算法的描述与计算可以看到,它涉及到函数问题、集合问题、概率问题等,学生要解决这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必须把这些生活的问题全部转换成数学问题,这个转换将是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转换,学生要完成这种数学转换,必须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系统。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研究、实践的方法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解决这些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需要把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转为数学化的问题,在转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重视把生活化的数学转化为数学化的教学,从以上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教师以此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将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刘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第六篇

一、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学方法比较多,教学生活化是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什么是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所谓数学生活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点和生活中相应的现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表面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将相关的生活现象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说明,课堂和生活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展的需要,是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于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由于其复杂难懂、计算麻烦,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没有好感,认为数学缺乏趣味,在该教学现状下,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

1.重视课本中的背景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教科书,每一章节前面都会给出一段背景材料,主要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一些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这些背景材料,认为其可有可无,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就将背景材料略过,直接进入章节主题,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则先教学,再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背景材料中的问题,这样一来,这些背景材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殊不知这些背景材料可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背景材料的使用应贯穿本章学习的始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背景材料,了解背景材料,并将背景材料的疑问带入学习本章内容中去,让学生试着去解决这些疑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学习身边的数学知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数学学习有关的内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比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当学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各种建筑物,也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桌椅板凳,讲授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关系,将平行、垂直、相交等空间关系都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就将数学抽象难懂、复杂的特点淡化了。对于数学问题,不是讲大道理就能解决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就要从生活出发,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真正地热爱数学,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兴趣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从抽象变为具体,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可以开展小组论坛,让学生研究身边的数学知识,找一些简单易行却能发现深奥数学原理的实例,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踏实地学习、步步为营,不断地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常亲近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成为学生的导师,不断引领学生发展。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会真正愿意学习,而不是对教师敬而远之。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教师要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教师要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其次,教师也要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减少学生的压力,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常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进行表扬,这是一种激励机制,即使是再小的进步,得到教师的鼓励,也会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这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习产生兴趣。高中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整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也是严谨巧妙的,数学的抽象与复杂是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够感受到的,而数学的巧妙与神奇,我们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体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神奇,比如,教师可以用讲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神奇之处。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故事,要求国王奖赏麦粒,在学生看来,和国王的想法是一样的,殊不知所需的麦粒的总数庞大到吃惊,究竟有多大,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把这些麦粒装进的麻袋排成一队,将绕地球好几圈的结论,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知道数学的神奇与奥秘。除了在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和内容,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要通过一些恰当的数学游戏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新颖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解小故事的形式,在教学的时候给枯燥的数学公式套上一身生动有趣的生活化的外衣,这样的方式形象且富有感染力,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简单的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在生活、学习中,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把抽象化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使学生在愉悦中轻松的学会了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恰当设置疑问,制造“悖论”,激发兴趣

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构建轻松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踊跃地学习,要想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设置疑问,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激发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制“造悖”的方式,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内容产生强烈的猎奇心理。现实生活和数学理论知识之间是存在着差距的,利用这种差距,极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比如,在学习条件概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用高射炮打中飞机的概率是50%,那么同时用两门高射炮打一架飞机,打中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会有一些同学简单地将概率做加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概率为百分之百的事件,而且不能采用直接相加的办法,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核心就是有效地将理论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加强课堂的生活化,确保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日常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知识源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来说,学到还要用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书本知识要用于生活,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书本知识,让学生将书本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本文就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和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我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数学教学生活化会发展得更好、越来越有成效。

作者:何嘉卫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中学

第七篇

一、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学习身边的数学知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数学学习有关的内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对于数学问题,不是讲大道理就能解决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就要从生活出发,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真正地热爱数学,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兴趣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从抽象变为具体,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可以开展小组论坛,让学生研究身边的数学知识,找一些简单易行却能发现深奥数学原理的实例,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踏实地学习、步步为营,不断地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常亲近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成为学生的导师,不断引领学生发展.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教师要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教师要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其次,教师也要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减少学生的压力,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常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进行表扬,这是一种激励机制,即使是再小的进步,得到教师的鼓励,也会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这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体会“神奇”

高中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整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也是严谨巧妙的,数学的抽象与复杂是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够感受到的,而数学的巧妙与神奇,我们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体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神奇,比如,教师可以用讲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神奇之处.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国际象棋发明人的故事,要求国王奖赏麦粒,在学生看来,和国王的想法是一样的,殊不知所需的麦粒的总数庞大到吃惊,究竟有多大,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把这些麦粒装进的麻袋排成一队,将绕地球好几圈的结论,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知道数学的神奇与奥秘.除了在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和内容,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要通过一些恰当的数学游戏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新颖的课堂讲授方法,让学生在简单的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在生活、学习中,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把抽象化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使学生在愉悦中轻松的学会了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恰当设置疑问,制造“悖论”,激发兴趣

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构建轻松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踊跃地学习,要想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设置疑问,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会激发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制“造悖”的方式,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内容产生强烈的猎奇心理.现实生活和数学理论知识之间是存在着差距的,利用这种差距,极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比如,在学习条件概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用高射炮打中飞机的概率是50%,那么同时用两门高射炮打一架飞机,打中的概率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会有一些同学简单地将概率做加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概率为百分之百的事件,而且不能采用直接相加的办法,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核心就是有效地将理论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加强课堂的生活化,确保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日常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知识源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生来说,学到还要用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书本知识要用于生活,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书本知识,让学生将书本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作者:张春凤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第八篇

一、高中教学生活化的相关概念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当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更多的增加一些实际的动手案例才能切实的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水平。数学这个学科设立的本质目标,就是通过相关数学公式和理论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在生活中了解数学知识,数学学习之中增加生活阅历和经验。因此在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开展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现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当前我们需要适当的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和数量,从而保证学生增加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当前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之中的重要性也随之显现出来,我们可以利用数学观念来解决很多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增加他们的数学理念。

(三)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进步才能实现,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仅在生活之中有所体现,同样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之中也有一定的显示。数学课本之中所讲述的一些内容和公式,能反映当前我们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有效的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对于社会的了解程度,实现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发展。

二、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一)利用当前所掌握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落实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目标,就需要我们教师更多的设定一些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找到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理论和知识。学生在参与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之中,就可以很好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什么内容,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类型的生活问题。课堂之中增加了这些内容和模式,就能很好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比如高中数学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就是空间立体几何的内容,而我们教师则可以将立体的图形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以教室作为一种实际的图形进行分析,这样在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时就简单很多。在平面几何之中有一个定理,主要内容就是在同样一个平面之中,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是属于垂直的关系,那么这就代表这两个角之间是相等或者互补的关系。针对这样一个定理来说,让同学们记住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怎样让他们了解这个定理的实际应用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教师除了以实际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之外,还可以将这个命题进行反向的推理,看看是否也能够证明是一个真命题。这样同学在利用一些空间的教具进行研究思考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命题的反向命题是假命题,并不成立。从这个教学案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理论转换成为简单易懂的知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反向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能对这一项数学知识掌握的更好。

(二)采取适当的生活化教学方式

根据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在一堂课之中的注意力的有效期是短暂的,因此教师应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吸引他们了解更多的数学内容和知识。教师在这节课程的开端,可以以同学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为背景,再结合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引导,就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比如在讲解函数图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同学们根据这些案例进行解题,更好的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总之,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更加了解数学。

作者:黄金南 单位:福建泉州安溪县第一中学

第九篇

一、开设生活场景,提高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提高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水平,开设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有所提高。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积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开设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场景,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三角形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也可以问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三角形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样,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积累,对于这个问题肯定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某一个生活场景中包含了三角形,学生能够轻松回答这个问题,同时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为什么应用三角形,通过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学生能够很接近的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就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使学生轻松掌握了数学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设生活场景,提高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大部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应用或者原型,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提高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找到高中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许多数学知识都是生活中事物抽象而成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找到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事物的联系点,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比如,那天下雨那天不下雨,这是一个概率事件;一个骰子掷出去出现的情况也是一个概率事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就能够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数学,也能够找到简单的方法。

三、开设生活场景,提高学生探究生活化

在提高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高探究的生活化,应该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在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设计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场景中探究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的选举中去,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学生找到统计中的各个数据,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开展探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四、开设生活场景,提高课后作业生活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只会让学生做一下书本上的习题,然后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对一下答案。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学生很容易出现应付的心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还会阻碍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尤其是提高作业的生活实践性,最好是巩固每天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去完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的锻炼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保证了数学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完《几何体的体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测量和计算一下自己的卧室或者是家里厨房的体积,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完之后有一个很好的复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因为这个数学文图完全是处于生活场景中,又会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习题,能够使学生有效巩固和记忆数学知识,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结语: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9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开展了大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等应运而生。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情境教学重在一个“情”字,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性”。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还可以促进学生将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

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全称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教育的学校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主要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为引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普高升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特别是2000年以来生源的整体文化素质、综合素质下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具备初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个体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道德品质的低下令人堪忧。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论专业实力,还是个人素质都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人文素质严重缺失,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迫于形势,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只能急功近利,奉行“实用主义”教育观、人才观,对人的培养从属于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强调准职业人才的工具性、效用性,缺乏对人本主义的追求,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教学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近年来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因此,如何通过良好的情感教学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就成为了当前中职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而数学对一个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效用,如何能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结合情感教学的情景体检,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情感教学方式、模式就成为了本研究之目的所在。

二、研究意义:

情感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未来的情感教育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情感教育链条,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本研究从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情境创设其实质就是推动情境教学更好地走入课堂,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适应新课改.改变数学难教,数学难学的现状。使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职校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文献综述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愫影响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组织工作以及,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的解决。同时认知加工对信息的评价、神经激活而诱导的产生。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在任职过程中起到协调、组织作用,工作效率高;而消极的情绪起到蒲怀、瓦解或是阻断的作用,工作效率低。愉悦的情绪体验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并能积极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

西方学者有关的情感教学的一些论文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而且有的概念还是直接来源于宗教生活,如“精神关怀”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情感教学理论在科学性及实践价值。

情感教育的理念近年来颇受各国教育界的重视。不少国家、地区都进行过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实践,其中较为成功的有英国的“夏山快乐教育”、“体谅教育”、美国的教师临床服务、荷兰的激励学校。而国内成功的情感教育实验有李吉林老师所创的“情境教学”实验、上海市“成功教育”的教育探索实验以及无锡师范附小等学校的“愉快教育”实验等。

我国的研究学者认为情感教学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这里、体制、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认为情感教学的倾向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的获得或是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情感教育是一个与其他教育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国内研究情感教学的论文选题基本围绕“怎样利用情感手段搞好学科教学或借助学科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展开,从以下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论文题目即可窥见一斑:“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情感教育对高考教学的催化作用”;“地理教学情感教育初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影响因素及意义”;“论中学历史课的情感教育”;“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等。

硕博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中,硕士学位论文占据了情感教育论文的主体,而且大部分论文侧重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将情感作为一种手段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曹涛涛在其毕业的硕士论文中,就结合其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数学学习情感目标;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及以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策略;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感染学生,要充分挖掘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激活课堂教学、改善评价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绝大多数文章的作者缺乏对情感及情感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和重视,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检验。报纸文章多为对当前情感匮乏状态的揭示和加强情感教育的呼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醒人们对情感及情感教育问题注意的作用,而对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问题涉及甚少。总体而言,当前的情感教育研究中,关于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所展开的探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显得相当不足。对于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含义、本质,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目标、功能、内容、过程、方法与规律,以及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视阈、角度,用不同的提问和言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系统回答。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情感教育这一刚刚开拓的研究领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讨。”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的目标:本次论文详细阐述发挥教师情感作用,让数学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成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该策略在职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途径将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益处分析

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间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价值所在

由于职中生学习基础多数较差,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在职校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2)不实行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弊端。

其一在于没有情感教学,数学的本身具有枯燥性、乏味性,这使得学生听听不喜欢听了,新旧知识的连接不好,学生不懂新的知识,就不乐于、不易于接受新知识信息。相当于丧失了学习内部的驱动力,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虽经补课,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致使教师束手无策。其二,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尤其是差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情感。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

2、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

(1)教学应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给予特别关注.首先探讨了情感与态度对教学学习的意义,进而从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研究的价值和必备的品质以及数学与科学精神、世界观的形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途径。

(2)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通过实验操作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教师可揭示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通过增强数学探究意识,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用风趣、幽默、富有情趣的言语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数学课堂应提示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着的人物轶事,将数学知识与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

(3)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获取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要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运用,一切都要易而渐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可望、可及、有收获、想进取的积极学习状态。

论文的框架结构:

提出研究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意义,查阅文献,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构思,通过举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的益处分析及实施方案。

论文的提纲:

一情感教学的提出

1.1情感教学的历史渊源

1.2情感教学的价值

二职校数学情感教学的理论探讨

2.1情感教学的内涵

2.2数学情感教学的内涵

2.3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运用情感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措施

3.1、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尊重的原则

(三)激励的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爱的原则

3.2、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改进教学行为艺术,引导学生知情协调发展

(四)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情感教育载体,数学课教育教学效果

四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

4.1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目标

4.2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4.3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

研究地点、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论文完成的时间安排:

1、4周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存在的不足。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2、2周明确本研究命题的初步框架结构,

3、1周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4、4周研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得出的研究结论

论文新意预测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

当前的情感教学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教学,对职业教育的情感教学研究较少,而职业学校因其教学的特殊性,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采取的策略应当与高中、大学的教学不一致,本研究希望能通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情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相关部门,特别是职业教育学校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学生个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概念》153页

2.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3.彭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策略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乔丽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2月

5.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6.周志远数学情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及实践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1月

数学生活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数学建模;课程考核;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门介绍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如何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假设简化并进行抽象提取,然后用数学表达式或者数学公式等将该问题表达出来,并求解该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包含常见数学模型的介绍、数学软件编程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即数学建模是一门衔接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课程,其教学、考核等都与其他数学课程不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特别对于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国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本科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竞赛活动,要求参赛学生利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完成数学建模竞赛,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查找资料、建立模型、编程求解、撰写建模论文等步骤。这些步骤要求参赛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知识获取、分析、编程、论文撰写、团队协作等能力。因此,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竞赛,也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广、举办时间最长的竞赛活动之一。数学建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必须培训课程,数学建模的考核不仅仅是给出该课程的成绩,更重要的承担为数学建模竞赛选拔参赛人员的任务。本文针对数学建模的考核问题进行讨论。

1数学建模考核存在问题

(1)考核手段和目的存在误区。传统的考核方法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检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该课程的考核要求与其他课程类似,仅仅考核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该课程的开设目地,从而使得部分学生的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能提高,没有达到学习此课程的目的。(2)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目前,数学建模是考查课程,该课程的考核存在两个极端:简单根据学生的数学建模论文给予成绩或试卷考试成绩。考核结果忽略了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考察,导致开卷考试变成了学生的简单应付了事;而且部分考核只看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数学建模的整个训练过程。(3)考核方式单一。数学建模课程牵涉数学方法、编程能力、论文的写作能力、及其综合动手能力等。单纯从试卷或最终数学建模论文不能体现学生的各种能力。导致学生的某一种能力掩盖了其他能力的展现,导致数学建模竞赛学生选拔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通过各种方式选拔的“优秀”学生,真正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时,根本无法动手。(4)教学改革需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兴起,数学知识是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必须工具,解决该类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随着“新工科”培养计划的兴起,数学、编程、写作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数学建模是衔接数学和实际问题的桥梁,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体现学生多方面能力是数学建模课程考核改革的动力。

2考核改革理念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考核。数学建模是一门利用数学方法、计算机编程、论文写作等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改变课程考核等同于考试的观念,将考核过程贯穿学生的学习阶段,学习阶段融入整个考核过程。从而避免教、考脱节的现象,形成教考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实施多元化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学建模课程是综合利用各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型课程,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包含多个知识点的试卷测试是应试教育的体现,不足以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促进教学过程逐步向以训练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施多元化考核,促进学生学风。多元化考核将教学和考核的过程相互融合,学生的学习和考核交替进行,能够促使学生、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及时改进。同时,教考融合能够促使学生自发学习,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平时送、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

3考核方案

鉴于数学建模是利用计算机、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文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包含介绍数学建模所用知识点和综合利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两个阶段。该课程考核改革主要训练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的训练是教学的重点。考试改革需贯穿于该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因此将考核分为阶段考核、综合考核、结课考核、参赛考核四种方式。(1)阶段考核。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包括编程语言介绍、数学建模方法介绍和数学论文写作介绍几个主要的方面。相应地,编程能力、应用数学建模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是数学建模的根本目的。因此,本项目拟根据数学建模的教学大纲安排,对每种能力进行单独考核,结合每种能力的特点,设置不同的题目,考核每种能力的得分。根据教学进度测试题目,初步拟定每种能力的测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10%,共占总成绩的30%。(2)综合考核。数学建模是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解决实际问题。在各种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强化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此阶段,从历年数学建模题目和日常生活中挑出2~3个题目,进行适当简化处理,促使学生利用3~5天的时间完成一篇论文,进行点评评分,挑选部分典型论文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继续完善论文,再次点评评分,如此循环多次。每个题目的成绩约占总成绩的10%,该阶段共占总成绩的30%。(3)结课考核。针对数学建模授课期间的知识点训练和综合训练,最后仿照数学建模的参赛组织形式,从实际生活中挑选2个侧重点不同的题目;同时,建议选课学生自由组合,3人一组,共同完成数学建模论文。该阶段对前期训练的检测,同时考核学生的团队精神,最终论文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4)参赛考核。数学建模课程可作为数学建模竞赛的前期培训,从选课选手中选取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获部级奖,最终成绩直接评为优秀;广西区级奖最终成绩可直接评为良好。

4实施效果

该考核方案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试用。教学中将考核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穿插考核,这样能够防止“考核型学习现象”,促使学生逐步向“学习型考核”转变。同时,数学建模是应用型课程,多元化考试能够训练学生的应用数学、计算机编程和论文书写能力,单一考核不再适应,多元化考核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促进教学过程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理念。数学建模讲授的内容有: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图论模型(最短路模型、生成树模型、网络图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插值模型、拟合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因子分析模型、统计检验模型、综合评价模型、模拟仿真模型等模型及其相关算法的软件编程。在教学安排中,对于数学模型部分尽可能讲解数学建模中常见模型的建模方法、模型特点及其适应范围、该模型的求解算法等。对于涉及模型求解算法的理论及其具体的求解步骤略讲或者不讲解,对于调用软件的算法集成命令及其调用方法等详细介绍。对于数学建模论文写作方面,通过阅读优秀论文,特别是我校2012年的“MATLAB创新奖”论文。同时,选取部分简单例题,根据完整数学建模论文的章节要求布置任务,要求完成相应论文。然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点评,特别数学建模论文的写作及其注意事项。学生主动完成平时练习的积极性高,80%的同学能够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剩下部分同学再经过多次提醒之后也补交了布置的任务。从提交的作业发现,大部分同学的作业都是自己认真完成,少数同学是在参考他人的基础之上完成。在课程结束后,参照数学建模的形式,要求同学们可以自由组队,队员人数为1~3人,根据人数的多少,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为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本人给出几道历年真题或类真题,这些题目是根据当前的热点新闻等经过加工而提出。从学生提交的结课论文来看,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大部分同学具备了数学建模的基本素质,掌握了数学建模技巧,能够完成数学建模论文。通过两年的试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人数比往年增加20%,而获得省(区)级奖以上的奖项比往年增加40%。因此,说明数学建模考核方案对学生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准确性。

5问卷调查情况

为配合考核方案的实施,特拟定考核改革调查问卷,本人共做了两次问卷调查,共收到近八十分问卷。问卷包括数学学习兴趣、参加数学建模的积极性、考核严厉与否、考核方案认同度等内容。统计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并且大部分学生认同考核方案,也赞成将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有近7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应该严格考核;76%的学生认同该考核方案。由此可见,数学建模考核方式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施价值(见图1)。

6总结

根据实施《数学建模》考核改革方案的学生反馈情况,总的来看,学生对考核方案比较认同,也同意严格考核。从学生的参赛人数和获奖比例也说明了该考核方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7):79-80.

[2]谢发忠,杨彩霞,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24(2):21-4.

[3]李红枝,毛建文,古宏标,黄榕波,邢德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中高校考试改革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13(4):397-400.

[4]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7-10.

[5]蒲俊,张朝伦,李顺初,付晓舰.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4.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