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6:13:13

电话实训总结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1

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烦恼。表现为,不法用户对移动客户大范围拨打,振铃一次后挂机,等客户回拨时转到音信台或录音电话,进行电话营销,形成骚扰。数据显示,就2014年而言,全国的骚扰电话高达270亿通,同比增长率19%,并且骚扰电话的占比正在不断提升。过去,我们主要使用传统的监控方式对骚扰电话进行拦截,这种方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信息关联性、且监控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等。因此,对骚扰电话的进一步监测和警告成了现在当务之急。用户收到来电后,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运用文明呼系统进一步诊断。确认为骚扰电话后,对其发出警告,从而减少骚扰电话的通话时长,优化用户通话体验。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电话骚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已非鲜见。在法理上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因缺乏法律规定,出现问题也就是必然结果。对于被骚扰用户来说,一个高效的应对系统,将是降低骚扰率最必要的措施,也是手机使用者防止被骚扰的有效存在。因此,研发一个服务于手机用户应对骚扰者的系统,对降低社会被骚扰率有着重大的意义。

2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要从技术、经济、社会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以保证新系统的顺利开发。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改善是否能够解决。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经济可行性。本系统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所以学院投入大量的经费该系统。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电话骚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已非鲜见。在法理上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因缺乏法律规定,出现问题也就是必然结果。对于被骚扰用户来说,一个高效的应对系统,将是降低骚扰率最必要的措施,也是手机使用者防止被骚扰的有效存在。因此,研发一个服务于手机用户应对骚扰者的系统,对降低社会被骚扰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该系统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2.2技术可行性。掌握Java语言和相关数据库操作,拥有手机软件应用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具备J2ME项目的开发能力和研究能力,对Android项目开发有足够的准备和技术支持,并且对研究数据和资源进行充分的准备。学校还提供了Java开发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实训等的实训基地,为本系统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系统原理和执行流程

3.1系统的研究目标。本系统基于Java语言,构建了一个应对商业电话骚扰的文明呼系统。通过语音评估功能识别骚扰电话,以便手机用户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实时更新系统黑名单,降低社会骚扰率,优化用户体验,有助于构建文明社会。3.2系统的原理。本系统拟实现一个基于Java开发平台的文明呼系统。通过语音评估功能进行相似度对比,若该相似度超过一定比重,则用户获得警告权限,启动后可设置系统在固定时间内以固定频率回拨给骚扰者,使其无法继续骚扰其他用户。运行该功能的同时,骚扰者的号码将被录入到后台黑名单中,供所有用户共享,以此保护其他用户不被其骚扰。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用于骚扰电话测试。第二部分是对已核实骚扰号码,进行呼叫。其待拨测号码的采集分析、对号码进行拨打呼叫、对骚扰电话的识别和判断、回拨。系统的执行流程,如图1所示。

4系统的关键技术

4.1回拨设计。随着信息资讯的不断发展,各种IP电话业务都陆续产生,应用也随之普及,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公司和常年外出、出差的人员和家庭来说使用IP业务大大的节省了费用开支,提供了使用的方便。如今IP电话已不是热门话题,大量的运营商都推出了这项业务,竞争异常激烈,然而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许多运营商着手宣传低资费的网络电话服务,其主要是通过IP卡的折扣手段达到盈利。但是网络电话的使用有一些条件的限制,必须依赖宽频或者网络才能够使用该项服务,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寻求一种办法既能提供便宜的网络电话,又能方便地使用服务,于是电话远程回拨通话系统就应用而生了,也称Callback。本系统在“语音识别骚扰电话的拨测系统”的基础上,首次将回拨功能用于回击骚扰电话,即运用网络电话对骚扰号码以固定频率回拨,实现了一种新型的防骚扰模式,对促进通话环境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4.2骚扰号码数据源共享。数据样本采用API接口的方式供系统调用,为社会免费提供骚扰号码数据共享接口,为未来防骚扰类应用程序提供开源的数据源。骚扰电话号码查询功能中的聚合数据骚扰电话号码接口,可以为开发者提供免费开源的接口。开发者想使用数据源,可以通过四步来完成数据源的获取。第一步,登录存放数据的平台,即聚合数据平台;第二步,开发者申请密钥;第三步,观看使用示例;第四步,使用Json格式获取并展示返回值。接口的API格式,如图2。

5总结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2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230人,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等。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不含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农技员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其中突出培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管理、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天。补助标准为人均44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人均340元,区配套每人1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新型农民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3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阳光工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4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700人。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中突出培训植保员、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手、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等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农产品贮藏加工、农机操作及维修、沼气建设及维护等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分类培训规范执行。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方式,培训时间一般累计约4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65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人均约600元(按2012年中央补助资金测算,具体额度待2014年中央补助资金下达后确定),市、县(区)配套每人5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4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度假的方式,旅游业处在不断快速上升的阶段,与此同时对专门服务于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急速增加。本文主要研究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共赢的实习模式。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策略

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牵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纠纷,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实习模式去完成实习。学校通过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以及实习指导教育,来强化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以满足学生发展的诉求[1]。

(一)校企联合,实现学生的发展

早期学校在与企业联系时,经常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发展状况,去寻找实习单位。为了真正地实现旅游管理人才满足旅行社、酒店等企业的需要,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多与全行业的研究、培训等机构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旅游管理行业以及专业的发展,同时为实习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二)学校应常与实习生进行交流

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实习生实习工作的重视,常与实习生进行交流,了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差距,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及时改正,不断地缩小双方之间的供需差距。实习指导教师的回访就是一个了解旅行社、酒店发展动态的途径。加强与实习单位之间的联系,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最为前沿的教学资料,与此同时,督促实习中的学生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发展现状以及解决方式

三方共赢模式虽在一些地方已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在实际情况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高职院校自身条件差;企业参与度低,缺乏合作的意向;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植等都是其发展中遇到的。

(一)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不足,合作稳定性差

高职院校在社会的知名度、生源、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上就与一般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企业一般选择与本科院校合作,减少自身的人员培训成本。加之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更多的是在机械、电力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而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般只存在与旅行社、酒店方面签订实习合同,选择范围有限。高职院校教师的水平有限,很少有能满足“双师型”的标准。

(二)企业参与度低,缺乏合作的意向

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需要校方、企业、学生三方共同促成,必要时还需要政府的介入。企业作为基本的合作方缺乏积极性,这为校方寻找合作对象增加了难度,这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寻找合作企业时所遇到的问题。

(三)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植

国外在发展合作教育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为本国合作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目前在我国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几乎是空白。没有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合作教育变得无章可循。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在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高职院校本身来说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可从教师方面入手,对“双语”教学的教师提高待遇,可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校方过硬的自身条件可为自身加分,从而增加合作的几率。企业要为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长远的人才储备库,选择合作对象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因一视同仁,他们也有自身的优势,如动手能力强,较本科生更能接受新的事物等等。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帮助学校促成合作,可通过税收手段,如与高职院校签署三方共赢实习合同可减少一到两年的税收,长期合作者政府给予税收上更大的优惠条件。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当然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实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三方共赢实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走入高校享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走出学校,涌向社会。高职这个层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明显受到排挤,即使是近几年不断发展的旅游行业,高职旅游管理的毕业生仍难以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产学研的最好体现

“产、学、研”是新时期下中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将学校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前途、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在一起,实现互动。它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在实际工作中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更易被企业和行业所接受。

(二)顺应了国家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

《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顺应了改革的要求,能够有效的实现我国目前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办学方针也在不断的调整。以前“闭门造车”,一心研究学问,不理社会的发展状态。现在学校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它不同于本科教育。它的办学宗旨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以最快速度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实行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使学校可以深入地了解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快速地找到自身与市场的接洽点。

四、结束语

三方共赢的实习模式对校方、企业、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它在高职旅游管理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企业合作意向不足、学校准备不充分等都是影响其发展的原因。

作者:扶蓉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第二篇:旅游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够以多个角度来对现实管理案例进行模拟。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借助案例强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

我们在开展“问询业务”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讯服务员的工作守则是要为住客相关信息保密。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的一个知识点。因此,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加深理解,可以借助案例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强化。比如:老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个反面的案例。某日的夜晚,南京某个酒店的前厅服务总台的电话响起,前台服务员小赵接听了这个电话。在电话中一个自称是来自北京的人,需要查询来自河南的几个旅客。于是小赵不假思索地为其查询了相关的住店信息,并且把来自河南籍旅客的姓名报知了对方。当对方确认了其中一名旅客就是他想要找寻的旅客时,小赵把这名旅客的房间号码1018告诉了这名自称是来自北京的询问者。在随后几分钟内,前厅总台小赵又接听到了另一个电话,是自称1018的旅客打来的。在电话中这名旅客告诉了赵小姐有一名自己的老朋友要来看望他,他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要求小赵把自己的房卡交给这名老朋友,让其在房间内等他。随后一名男子来到前台,自称是1018号房客的朋友,要求小赵为其提供房卡。小赵在没有任何防备心理的情况下,把房卡按照自称1018号房客的要求交给了这名男子。在讲述完这个案例,马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在这样一个案例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马上被调动起来,开始对事情的进展进行各种推测。让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起来。[1]老师在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再为学生公布后续的事件发展:这是一起酒店盗窃案,而且是通过一个人来扮演了三个角色,骗取到了旅客的房卡。当学生们对整个事件进程了解之后,老师接着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起案例中,是谁成为了这起盗窃案的间接帮凶,她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再次进行讨论。然后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总结出前台服务员小赵在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误,没有对住客的信息进行保密[2]。学生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很快就意识到了问询业务中的重点,对于相关的教学重点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

我们在开展《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由于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老师可以把案例教学法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我们在讲授“前厅部沟通与协调”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王小姐在2015年9月18日上午10点入住成都某酒店的单人间。由于当时王小姐入住时还没有用过早餐,电话要求前台为其送早餐到房间。在等待早餐的时间,王小姐打开了电视发现没信号。在之后四十分钟,服务员把早餐送到王小姐房间,当时由于送餐时间过久,王小姐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并且对服务员进行了抱怨。但是服务员此时的表现是麻木,并且不吭声。当王小姐用完早餐进入卫生间后,发现在洗漱盆中有头发丝。在王小姐洗完澡之后由于地面过滑,差点摔倒。由于一系列的烦心事,加上旅途的劳累,王小姐想要休息一下,当其躺上床之后,楼道中传来了服务员打扫卫生的嘈杂声,令其无法入睡。下午王小姐外出时,想要洗漱一下却发现没有热水。在出门之前王小姐把记着朋友电话的纸条放在了床头柜上,然后出门办事。凌晨2点,王小姐回到房间时发现,自己放在床头柜上记着电话的纸条不见了,而且电视依然没有信号。王小姐打了楼层服务电话却没有人接听。老师以这个案例为主导,让学生通过这个案例来找到王小姐的不满意的内容,然后把相关的知识进行结合。这个案例中,几乎包括了所有能够引起顾客不满的原因。而且王小姐在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选择了向大堂副理进行投诉。老师再度提问,如果你是大堂副理,应该如何来处理王小姐的投诉?[3]学生在这样的案例引导下,很快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处理的方法。结合这个案例,老师可以把顾客投诉的原则和程序的理论知识向学生进行阐述。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教师又与学生一道概括出处理客人投诉的原则和程序。[3]有效地把案例与理论知识进行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开展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精选案例,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的根本,没有案例,案例教学就成了无根之本,无源之水。而优秀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开展案例教学法过程中,老师应该要精选案例,选取代表性的案例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抽象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因此,在进行案例选择时,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的,选取合乎目标要求的案例,不宜过多,要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典型的案例。千万不可随意选择,甚至脱离了教学目的。同时,也不可能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而把案例教学法变成了满足学生口味的一种牵强附会的教学方法。

(二)精心设计,要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

随着案例教学在我国的不断推广,酒店管理专业也在尝试在相关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而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能否推广使用案例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编制充分的、高质量的前厅服务与管理相关教学案例。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法过程中,为了能够与教学内容完美地结合,老师应该在课前对案例进行精心地设计。结合教学内容的需求,对案例内容进行增减,发挥出案例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把这些知识转变成今后工作的技能。如果不能发挥出案例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就会转变成为课堂故事会,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的促进。当然,编写案例的老师应该是有前厅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正如舒尔曼所说的:实践者们更喜欢阅读由其他实践者所撰写的案例。通过课堂学生反应也表明,由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编制的案例,更显真实,亦能引起学生的上课兴趣。

(三)不断摸索,积累教学经验,多种案例教学法并用

具体在开展完案例教学法后,老师应该针对学生所进行的案例分析进行有效地点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与认可,让学生能够在每次的学习中都获取到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需要对老师所设计的案例进行点评,这样的一个互评方式,能够让老师在不断地摸索中,积累到更多的教学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弥补与改进,让案例教学法能够在《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发挥出应该有的价值。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对单一的案例教学法失去兴趣,老师应采用多种案例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三种案例教学形式,分别是经典案例教学、讲授说明式案例教学和项目式案例教学。我就举其中一个例子,如:经典案例教学法,我们又称之为“小组发言式案例教学法”,就是课前布置思考题,然后在课堂上各小组依次发言,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吸引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做演示,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同时节省老师的教学准备时间。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教育以及现代化教学方法也正在得到普及。希望在《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所开展的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加大对课程改革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投入与支持,创造机会让教师下企业锻炼,鼓励教师自编教学案例。

作者:何萍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教改背景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决定从政府层面,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方向;从学校发展层面来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从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层面来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从培养高素质人才层面来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职业能力培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各个层面来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的任务。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和同事、学生们的交流,以及个人经验的总结,个人认为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

上文中我们简单提到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这一趋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及时更新。这个更新至少应该包括:课程设置的合理更新,教材选用的及时更新,教学案例的快速更新。尤其是后两者的更新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教材直接决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其实践性强的特征,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使用教学案例时,尽量选用近三年或者近一年内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讲解对象,容易与同学们产生共鸣,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搜集新鲜教学案例的困难较大,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教学案例库,每位老师定期将自己搜集到的教学案例添加到教学案例库中,与其他老师分享。假以时日,不但教师们可以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教学案例库也会成为教学的一大助力,成为教研室、系部的一笔巨大财富。

(二)教学方法

谈到教学改革,必定会谈到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导向法等等,相信很多老师都已经在课堂中运用了这些方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笔者尝试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暂时将其命名为“脱口秀”法。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看脱口秀,幽默风趣,轻松诙谐,并且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完美的做到了寓教于乐。是否能够将脱口秀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代入到课堂教学中呢?笔者在个人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经验。运用脱口秀法进行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师的心态。这堂课,所有的重点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什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备课,需要准备新鲜、丰富的教学案例,可以是某个社会热点事件、某个近期有话题度的人物,这里就需要运用到上文提及的教学案例库了。上课的过程中,语言尽可能做到轻松幽默,肢体语言可以适度夸张,一切的目的都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关注你了,你才可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否则一切的教学目的都是空谈。同时,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掌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和学生的交流,感兴趣就会动脑筋,动脑筋就会问问题,问的问题得到了回答,学生就扎实的学到了知识。我们要的交流是这种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而非呆板的课堂提问,学生不得不回答问题的交流。课下要及时总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那种类型的话题学生的共鸣最大?哪一类的教学内容适合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总结经验,以备后期使用。总的来说,脱口秀法的应用就是课前、课上和课后这三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这种方法,一门课程内,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使用时要针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并且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性格特点的不同,脱口秀法也并非适合所有人使用。

(三)实践教学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实践教学的应用。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正在实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实景模拟训练效果较好。利用我们学校地处登封,周围有少林寺、嵩山、嵩阳书院等过个国际国内知名景点的便利条件,在这些景点进行实地教学,对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当然这需要学校给予支持,与景点进行协商等。

三、总结与展望

关于教学改革,只要教育活动还存在,这就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话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也不停的改革、进步,希望今后的学者们能在本领域取得更大的成果。

作者:刘亚斐 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第四篇: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性的旅游大国,在未来的5年间将会迅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旅游接待国和旅游输出国,而旅游产业也会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所以,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业人力资源输出单位,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素养都关系到我国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如果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当中找到良好的契合点,使学生们将校内所学充分运用于校外工作实践,继而再以校外工作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发现自身素质能力上的欠缺来“反哺”校内学习行为,这对于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提升。所谓的“工学交替”主要指的是中等专业学校在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与用人单位相互合作为学生们安排社会实践的过程。校外实践与校内专业课程学习相互结合更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增强他们对于现实岗位的认知和理解。但是,由于校外的工作实践与校内的专业课学习都需要占用中职学生们的日常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定的工学矛盾,并使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出现偏差。特别是对于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校内专业课学习和社会工作实践二者不能很好地平衡起来,将对其今后的综合性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完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够实现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基本因素。这要求学校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社会工作实践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指导,既保障学生们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的充足性,又要保障学生们能够有丰富、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机会。首先,中职院校可以与社会用人单位签订长期的合同,在不影响对方正常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要求提供实习机会的单位基于学生们一定的实习津贴和相关权利。而学校也应当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负责人,积极加强对于学生们的校外管理和指导。另外,学校还要统筹安排学生们的校内学习时间。旅游分为淡季和旺季。每年的旅游旺季可以指导学生进入旅行社、酒店、旅游管理机构进行实习,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旅游旺季的用人紧缺问题。在旅游淡季时,则要统一安排学生们进行校内的专业课学习,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强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也便于校内教育者对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想指导和知识传授。

(二)加强监管,保障学生校外工作实践的安全性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15~18岁的青少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如果贸然的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投放到工作环境当中,极有可能对他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中职院校在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住宿、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使他们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环境,避免受到校外不良人员、不良思想的荼毒。具体来讲,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将学生们有计划的批量分配到几个实习地点,然后配备经验较为丰富、学生威信度较高的教师对学生们的工作行为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教师们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努力帮助学生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

(三)建立健全的工学交替考核评定制度

对于很多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实践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特别是对于校外工作实践这一教学安排,他们错误的认为这个实习时间是让他们在校外放松、玩耍,因此也不会真正用心对待。面对这样的状况,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者们需要建立起一套针对学生们校外工作实践的考核评定制度。将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以及工作失误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装进学生档案。这些档案将会成为其今后应聘、参与正式工作的重要依据。另外,还要向学生们积极传输“工学交替”的正确思想理念,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工作实践+校内学习”才是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真正秉持的科学化教学模式。

三、结论

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的重要输出点在专业性人才培养工作当中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想要即保障学生们的在校理论学习时间,又基于学生们充分的校外工作实践机会,需要中职院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们共同努力,构建起科学、系统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搭建需要从工学交替制度的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学生考核制度的落实等方面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并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邱贞桢 单位: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

第五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产学研相互融合的结果,也目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中关键的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阶段重要的专业之一,在我国旅游行业一片大好的前景下,基于学徒制教学模式,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概述

作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以提升学生现代化职业技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学徒制流行于欧洲地区,从2014年开始才逐渐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开展。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需要开展联合培养、校企合作等,对学生实施双重管理和教育。学生在接收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在校学生,更是学徒工。这种教学培养模式,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还能够对优化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在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服务技能等,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现代学徒制的出现,符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培训,是时展过程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与其他高职专业课程相比,旅游管理专业属于隐形的服务行业,对文化素质、服务意识等要求更加严格,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旅游企业在选择人才过程中,需要从服务技能、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应聘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这一特点,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改革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现代学徒制中教师与师傅的传帮带,帮助学生更好的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现阶段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开展过程中,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办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设施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对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一)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和旅游行业一起构建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团队组成部门包括旅游企业的师傅、高职院校教师以及专兼职教学人员等,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需要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这种螺旋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首先在学校由专业教师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进入企业中由师傅指导,回到学校后进行继续学习,最后在进行实习过程。经过这种现代学徒制螺旋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自身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养成了养好的职业习惯等,对提高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拟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单位需要根据旅游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等明确定位,同时加强课程建设等,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中的各种资源,构建各个教学培养模块等,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为目标。

(三)共同制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校企合作单位从职业工作岗位任务着手,根据国家相关职业考核标准等,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加强对适应现代化学徒制的专业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中,需要明确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和旅游企业一起,对整个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为课程实际运行提供依据。

(四)高校和合作企业一同制定教学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为了能够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尽快的了解各个服务环节对能力、素质等的需要,同时熟悉企业对人才的客观需要等,认真分析旅游企业各个岗位中对管理技巧、接待礼仪、岗位任务等续期,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式,通过考核评价的引导,让学生更快的熟悉这些技能,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专业技能。

(五)加强教学评价模式改革

根据旅游职业认证考试标准、岗位晋升标准等,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应该与旅游企业一起,制定明确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告别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考核。在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师傅也可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将评价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根据每一个部分的重要程度划分权重等,几个部分的综合就是学生的评分。

(六)加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合理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等,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等。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作者:卡米来 单位: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旅游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之一,对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中国旅游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瓶颈,与旅游产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就业易、招生难”的普遍问题。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工作待遇、消除社会误解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也必须审视自身,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借助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师生扎根行业,在市场中锤炼,注重资历的累积,树立“选有所学,学有所专,专有所用,无可替代”的专业形象。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理论课程体系严谨,课时量充足,但实践课时比例较低,大部分都集中在课内实训、实训周、毕业前的岗位实习三个方面。课内实训限于各门独立课程内部,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所占课时的比例较小,无法做到深入实践,而且大多数课内实训只是在教室内进行情景模拟或案例分析,教学效果欠佳。实训周时间不长,多为两周左右,本意是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旅游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同时接纳这么多实习生,即便是学生单独实习,也较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工作氛围。毕业前的岗位实习时间最长,约有半年之久,学生能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锻炼,但由于在学校内未能得到很好的技能培养,导致学生上岗时难以直接胜任,仍需岗前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这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显然是不吻合的,要想让学生毕业后直接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那就必须重理论,更重实践。

(二)实训师资薄弱

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保障。好的旅游实训师资应该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历,并熟练掌握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但在现实中,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教师凤毛麟角。有一些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出身,而是由史地类、语言类、经济管理类教师转型而来。也有许多教师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完全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后天又缺乏必要的实践,上实训课自然只能照本宣科,能说不能做,难以对学生真正施以应用型教育。而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缺乏,能做不能说,同样难以成为合适的实训教师。

(三)实训条件落后

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开设时间并不长,相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而言,学校很难投入巨资建设旅游实训室。目前的旅游专业实训室要么短缺简陋,要么华而不实。旅游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一味的情景模拟也难以应付社会情形的千变万化。对于校外企业而言,我国的旅游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状况,很难有能力接待众多实习生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分散实习又难以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管理。所以,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是必由之路。

(四)脱离行业实际

旅游行业正朝着电商化、国际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往常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服务能力、导游讲解能力、团队操作能力等的传统做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前沿企业的需求。就拿旅行社来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旅游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因此,具备旅游网络系统设计、构建、运作与维护;旅行社网页包括移动终端广告策划、文案写作和推广等能力的学生就成了紧缺人才。同样,随着近几年来出国旅游的井喷式发展,旅行社需要大量拥有领队证、熟悉旅游目的地国家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外语的出境导游。再者,旅游者出行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半包价旅游和自由行逐渐成为趋势,探险旅游、游学旅游、体验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层出不穷,按照常规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具备这些相应能力的,故而造成了学校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企业方面招不到称心应手员工的尴尬局面。

(五)实践系统性差

旅游业市场化程度深,跨行业、跨系统性强,开放程度高,变化发展快,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系统化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在大学里,实训时间的缺乏和分散必然导致了各实训项目之间不能融会贯通、相互兼顾,学生得不到综合锻炼,不能站在职业的高度审视自身的成绩和不足,创新创业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为例,探索了几种基于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高度仿真的实训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与当地规模大、声誉好、效益高、便于交流的旅游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与公司文化、熟悉旅游业务操作流程,获得勤工俭学机会并提前体验职业氛围;对于旅游企业,可以借助这个渠道提高知名度,储备后续人才,在旅游旺季时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即采用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模式,秉承“教室也是车间、作业也是产品、学生也是员工、教师也是师傅”的理念,布置办公环境,制定工作规程,完善考核标准,充分调动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使其在完全真实的经理、计调、销售、导游、财务等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的操作空间。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要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旅行社实际岗位的工作,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要像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一样去创造实际价值,也可以因此获得一定的报酬。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一般企业只在旅游旺季才会提供给在校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学生长期顶岗成为了可能。

(二)能力贯通的实训课程优化

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地方尚不成熟。加之旅行社又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必须不断更新,与行业发展的步调保持一致。首先,教学计划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由校企双方专家研究社会和行业需求后共同确定,根据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培养方向,既要有适应性,又要有超前性。其次,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调整固有的教学时间,构建“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按照顶岗实训的要求,大一阶段先安排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如:《旅游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并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法规知识》等导游考试科目,鼓励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取得导游证,为后面的课程和顶岗实训铺平道路。在接下来的学期内,打通《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调业务》《旅游商品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交礼仪》《商务应用文写作》《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训环节,从形式上突破每门课程相对独立的常规,将合并的实训学时全部投入到旅行社业务操作的日常训练中。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网络、电话、传真等工具完成旅行社各业务环节,包括线路设计、产品包装、营销推广、商务谈判、前台接待、计划调度、导游服务、报账结算、财务管理等。在充裕的实训课时保障下,对上述课程的实践认知在整个流程的操作过程中得以实现。

(三)教学相长的教师挂职管理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旅游行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懂理论会讲课;同时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行业操作能力,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还要真正参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工作,拥有从业的实践经验,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长时间的纯理论教学会使高校教师脱离行业实际,跟不上旅游业发展潮流,导致授课内容陈腐空洞,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起不到太大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旅行社经营管理平台,让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四)重视绩效的考核方案创新

课程考核方案应与业务流程相匹配,而非停留在卷面考核形式。如通过检查导游词文本质量和讲解质量、学生各业务小组的业务量和利润率、旅游服务质量游客评价表等来评价,着重检验学生的实践技能是否符合岗位标准。在经营旅游业务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各组分别设计旅游线路并报价,指导教师负责优化线路设计、审核报价,避免各组间出现重复产品和恶性竞争。各业务小组分别进行旅游产品销售,与客户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并统一安排出游。安排出游的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通常包括调度车辆、落实导游、联系景点、安排饭店、宾馆和旅游购物点等等。由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持有导游证的学生导游全程陪同并讲解。行程结束后,由带队导游核算租车费、油费、路桥费、停车费、门票、餐费、住宿费、导服费、保险等开支,上交发票和余款,总结经验教训,完成出团任务。在旅游业务经营过程中,各小组在完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操作各项业务,可以锻炼并考查学生的旅游线路设计能力、旅游产品成本核算与报价能力、计划与调度能力、市场营销与业务推广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规范化经营意识,为毕业后直接上岗或创业打下基础。对于学生导游而言,从出团前的准备工作、欢迎词、沿途讲解到景点讲解、欢送游客;从知识技能准备、熟悉路线到活跃气氛、处理突发变化、回答游客的各种问题;从领取团款到沿途支付、成本核算和报账总结,都可以在生产性实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考核。

(五)团队合作的工学模式传承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5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应该跟普通高校不同,要以职业、行业或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和职业劳动者的需求标准必然产生动态影响。然而,高职学校课程体系仍是原来的学科式课程体系,表现在:一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学校按国家计划组织教学,对企业需求考虑得较少,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相当突出;二是水平不高,还未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这种理念真正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改革中;三是院校和企业均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现象。

1.1建立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其就业能力开展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政府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根本要求,满足就业岗位对该类从业人员所提出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可以说,这些内容是高职教学必须贯彻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表现在课程体系上,其内容、时数、进程均具有刚性要求。

1.2建立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推动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开展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创建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1.3建立实训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提高其就业能力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更加清楚所学知识与工作岗位的对应关系,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2研究思路

为设计一套完整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特提出如下的研究思路:文献分析(调研)→现状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原因与对策→制定实训课程体系标准→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实训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校本课程教学资源跟踪改进。

3研究内容

3.1具体研究内容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实训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

3.1.1以能力为本位的通信专业职业岗位群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以“模块法”职业标准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把通信专业(工种)分为:电信机务员、线务员、电信营业员、移动通信营业员、通信网络管理员、通信电力机务员、市话测量员、电信业务营销员、用户通信终端(固定电话机)维修员、用户通信终端(移动电话机)维修员、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对通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划分能更好地将此职业标准融入到高职高专通信类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可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既满足电信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3.1.2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实训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模式:以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部分课程到实验实训基地完成,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3.1.3构建高职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实施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我校通信专业实际情况,对实训课程体系实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如何根据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形式见下图1:

3.1.4建立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评价研究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成功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与之配套。

3.2研究目标全面借鉴国内高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分析现有实训教学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及现有通信专业课程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开发高职通信实训教学校本课程的设想。本研究拟通过对通信专业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建构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成为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从事通信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岗位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2)研究通信专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注重人文与技术科学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3)研究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如何体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特点,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4研究方法

4.1调查研究法对某市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考核方式等;对部分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职通信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专业技能需求以及专业技能现状的调查等,同时把调查内容分类建立档案库,然后对调查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4.2市场调研法本项目采取市场调研的方式,搜集部分企业对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确定通信专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3文献研究法阅读相关的文献,包括国内外通信专业的发展和现状等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参考价值的资料,得出一般性结论同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寻找思路,从而更好地制定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6

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嘉顿科技于一九九四年成立,致力于目前飞速发展的IT行业,现拥有专业维修工程师400余人。主营各类打印机及原装耗材、电脑的维护和网络设备维护以及优质的IT设备的外包服务。已经取得了CANON、FUJIXEROX、EPSON、FUJITSU、HP、STAR等多家国际知名品牌的授权维修,并从美国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专业生产激光打印机耗材及配件。集团充分利用国内外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通过先进且符合我国国情的经营管理方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及优秀的生产队伍。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绿色办公”的理念,始终坚持遵守“3R”原则即Recycle(可回收循环)、Refill(可重填墨水)和Reuse(可重复使用),努力倡导“绿色打印”,引导用户进入理性消费状态,使用环保耗材,共建绿色家园。嘉顿作为再制造业的一员,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缩小并接近与原装耗材的差距,降低经营成本,创造健康和谐的高效办公环境。集团充分利用国内外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通过先进且符合我国国情的经营管理方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及优秀的生产队伍。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绿色办公”的理念,始终坚持遵守“3R”原则即Recycle(可回收循环)、Refill(可重填墨水)和Reuse(可重复使用),努力倡导“绿色打印”,引导用户进入理性消费状态,使用环保耗材,共建绿色家园。嘉顿作为再制造业的一员,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缩小并接近与原装耗材的差距,降低经营成本,创造健康和谐的高效办公环境。

我是以业务代表的身份参加实习的,这个职位的主要任务是为公司开拓一些新客户,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维护老客户,增加他们对公司产品的的忠诚度,这是对一名实习业务代表的基本要求。实习过程主要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公司培训,第二就是实习了。公司规定实习生进入公司都要经过2个星期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基本状况,公司产品,性能,业务范围和一些平时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与问题的处理方法。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学习,结合自己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认真领会,感到受益匪浅。经过2个月的培训,我已经基本领会培训的内容了,虽然还没有经过实践,但是我相信在以下的实习时间内我会学以致用的。

经过2个星期的培训我实习的时间终于到了,不过公司分配我首先要在办公室学会打电话,用电话和客户联系,暂时还不用出去跑业务。开始我还以为电话很简单,不以为然。可是到我真正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就不知道该首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面对客户的问题怎么样才可以有效的回答,怎样才可以让客户接受我们公司的产品,这样一天下来我都没有一个成功,要不就是没有兴趣,要不就是早早地就挂了电话。不过好在我有一班好同事和老板,他们看我气馁了,就不厌其烦地教我,耐心的指导我,经过几天的失败我终于用电话谈成一个有兴趣的客户了。

学会用电话与客户沟通后,我就开始出去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了。平时在公司都是在公司与客户用电话沟通,都看不到大家的表情,所以都不是那么紧张,可是当我第一次出去面对客户的时候,看到客户,和客户谈起来就不那么自在了,多少少少都有点紧张,当他问他需要什么功能要求用什么打印机的时候,我居然记不起来,还支支吾吾的,还要看书,那可想而知那笔生意肯定是失败了。汲取了第一次失败后我总结了原因,首先我对公司的产品性能还没有熟透,当客户问起来的时候还没有及时的回答出来,第二就是紧张,不过我相信经过几次,紧张的心理我是可以克服的,第三就是不够自信,说话要果断,回答要清楚,这样才可以给客户信心,总结了这些,我就按照这些去做,果然,效果出来了,还做成了好几单生意。现在我面对客户我再也不紧张了,还畅所欲言,和客户沟通也有了一定的技巧。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7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县计划培训新型农民799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84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5600人(其中市农委组织实施4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200人,农民创业培训350人(由市农委组织实施)。

二、实施内容

(一)分对象开展培训

1、阳光工程主要培训化肥农药经销员300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技术工人440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员100人。通过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国家阳光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有参训愿望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培训。分为普及性培训和提升性培训两个层次。普及性培训主要培训村级农技员64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260人和内陆渔业船员200人,以乡或村为单位,结合农时,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及抗灾减灾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与服务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提升性重点培训粮食种植大户700人、畜牧养殖大户600人、水产养殖大户100人、农机大户1000人、蔬菜大户300人、特色经济作物大户5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600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300人,主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组织实施按照《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3.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主要面向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训。其中重点培训粮食作物科技示范户800人,辐射户200人,培训生猪生产科技示范户200人。通过培训,提高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吸纳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农业部关于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有关要求执行。

4.农民创业培训(由市农委招标实施)。主要面向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开展创业技巧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等内容培训。计划在培训350人,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农村经纪人、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业就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和创业带头人。培训组织实施按照《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二)分类型差别补助

1.阳光工程培训。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时间一般累计约5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830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补助约780元(具体额度待2012年中央资金下达后确定),县配套每人50元。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普及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次(每次3-4小时);补助标准为人均215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15元,县配套每人100元。提升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天;补助标准为人均60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500元,县配套每人100元。

3.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组织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进行分别不少于6次、4次的技术指导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约2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约220元(从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中支出,待农业部下达项目县后确定),省级财政补助60元。

4.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主要包括集中授课、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跟踪指导服务五个环节,集中授课时间(包括创业设计)不少于4天、市场考察1-2次(2天)、实践学习5天、指导服务3次。补助标准为人均120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100元,县、区配套每人1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2年1-2月)。开展调查研究,上报培训任务;根据任务,确定培训机构,制定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

1.摸清培训需求。县农委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并由县农委和财政局申报年度培训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省农委、省财政厅根据各地申报培训计划情况,确定并下达全省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县农委和财政局根据本地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择优认定培训机构,并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县农委会同财政部门,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年度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2年3-10月)。按照有关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和年度培训实施方案要求,规范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培训指导和推进工作等。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县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县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取农民自愿报名的形式确定培训学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培训政策和招生宣传。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规范选用培训教材,以省统编培训教材和正规出版的相关培训教材与自编培训教材配套使用。

4.集中授课与实习。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原则上每班(期)不超过100人,各类培训都要在开展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基地实习,并进行现场讲解与指导。

5.督查与验收。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开展项目检查,加强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县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县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直至验收合格。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的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三)总结与考核(2012年11月)。各培训机构在完成年度培训指导任务后,认真进行全面自查,并提交申请验收报告和工作总结,县农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和综合考核,考核通过专项督查、抽查,并结合平时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上报项目验收总结报告和年度工作总结。县农委对培训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取消其下一年度承担培训任务的资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农委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农委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委工会主席具体分管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组织项目申报,组织招标确定培训机构并签订合同,制定实施方案,部署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开展项目检查、督导、验收,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总结汇报有关数据、材料,每月组织召开例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上报;签订并履行合同;选聘培训教师并保持相对稳定;公开遴选受训学员;规范培训和指导;开展跟踪回访服务;建立培训台账;填报各类报表;总结上报典型材料,留存培训过程文字记录及影像资料;提交实施情况总结和验收申请报告;按规定要求使用培训补助资金。

(二)公开招标,确定培训机构。通过招标公告,公开、公平、公正确定培训机构9家:县农广校、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县农机事业发展中心、县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水产管理站、县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县庄周高级职业中学和县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

(三)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

1、建立组织领导制度。各培训机构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协调、监督管理。

2、目标责任合同制度。县农委与所属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合作培训须签订联办协议。

3、管培分离制度。县农委和财政局是培训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落实资金、监督和管理等。培训机构是实施培训的主体,负责具体开展培训,规范使用资金,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

4、项目公示制度。县农委和财政局建立项目公示平台,通过县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培训机构,公布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及有关培训项目政策等,接受社会监督。

5、台账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台账,记录培训时间、对象(专业)、人数及学员个人信息等。建立学员签到制度,由学员本人签名,每天上下签到一次(普及性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按次签到)。建立学员登记表,记录学员培训时间、内容等信息,并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每次培训班结束,由学员签名,培训机构保存备查。建立学员电子影像资料,每个培训班次留下开班、结业等培训过程全员覆盖电子影像资料,保证所有学员有电子影像备查。建立电话抽查回访记录并保存好,回访累计达到培训学员100%覆盖。要确保参训学员联络畅通,政策知晓,满意度增强,支持度提高。

6、培训报告制度。培训机构根据年度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前须向县农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组织开展培训。培训机构每月28日前上报本月培训情况(培训进展、支出资金数、月度分析报告),县农委每月初通过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报送上月培训进展情况,定期公布培训任务完成进度。

7、监督检查制度。县农委和财政局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指导和过程监管,重点落实第一堂课制度。培训机构每期培训班开班,须提前1-2天向办公室报告,办公室安排有关人员到培训班上第一堂课,宣讲相关政策,检查农民参训情况,了解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情况,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等。县农委将会同财政、监察部门对全县的培训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督查,重点督查培训开展情况及项目资金的使用。

8、项目验收制度。实行县农委和财政局对培训机构验收。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县农委和财政局依据批复的培训方案和签订的培训合同,采取查看培训台账、档案资料和财务凭证,电话抽查回访学员等方式,逐期(班)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验收。2012年10月底完成全部验收工作,并形成验收报告。

9、档案管理制度。县农委及培训机构都要建立新型农民培训档案,结合有关档案管理及保管期限规定,加强培训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文字和影像资料清晰,案卷规范整齐。

10、电话举报制度。县农委将设立举报电话,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发生重大恶性事件(事故)、被新闻单位曝光及来人、来信、来电举报的有关事项,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并将处理结果在15日内报市农委。各培训机构也设立咨询服务电话。县农委举报电话:。

(四)规范培训内容。阳光工程培训内容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分类培训规范执行。全县逐步统一制定新型农民培训内容规范,针对不同培训类型、对象,规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时间,推行模块化教学。各培训机构对相关培训对象须按照培训内容规范组织开展培训,对暂没有统一培训内容规范要求的,由各培训机构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培训内容,主要是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生产经营关键技术及相关知识,包括农作物合理密植、科学播种、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生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等。每个教学班开班第一堂课必须讲解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

(五)加强条件建设。一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每个培训机构要与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开展结对活动,构建农民培训实习实训基地。二是进一步完善培训条件。各基地要在原有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等条件建设。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成立县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优选讲师团成员,实现优质培训师资资源共享。各培训机构除从县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聘请教师外,还要结合实际选聘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担任培训教师,也可选择部分农村科技致富能人兼任培训教师,所聘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授课经验、讲解通俗易懂、有从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愿望、责任心较强,威信较高,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培训指导工作。提升性培训尽可能地聘请部分省内外专家授课。

(六)创新工作机制。各培训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各种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培训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校社联合”培训模式,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技协等组织,解决农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二是现场推广模式,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鱼塘圈舍指导服务。同时组织生产大户、示范户对左邻右舍现身“说法”,示范引导。三是现代远程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通过举办农情报道、科普专栏、咨询热线和农技110等,大范围开展有关政策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经营信息等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培训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建立项目资金专户,保证专款专用。建立项目资金预拨机制,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后,县财政及时将项目资金的50%预拨到培训机构,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培训机构必须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账,规范使用资金,足额用于培训,保障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为教师讲课费、误餐费、住宿费、交通费,参训学员的食宿、交通、物化技术补助费,以及培训机构用于与培训直接相关的教学耗材、培训教材(资料)、场租、宣传、通讯及组织学员劳务等费用支出,其中学员食宿补助不得超过人均补助标准的50%。培训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本建设、购置固定资产等支出,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培训学员。

(八)抓好总结宣传。各基地要加强对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各基地分别于6月20日、10月20日前分别将项目实施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报办公室。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通过政府网站、部门网站,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简报等媒体加强对农民的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加强对省、市、县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宣传;加强对培训成效、典型经验和工作创新的挖掘、探讨、总结、上报、推广和宣传,积极营造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各培训机构每月上报办公室工作信息不少于2条,年上报办公室有关典型材料不少于3篇,在各类媒体发表不少于4篇。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8

目前,学习学者和专家研究出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模拟训练模式、体验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些部分相近或相同,选择时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没有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对象,也就是说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与否。

二、启发互动教学模式的要求

启发施教、教改互动模式在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课堂上的应用,对其要求主要表现在: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还应该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讲授内容及其特点,对课堂需要讲的内容、方式等进行设计,并对课堂需要的材料做好准备。其次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积累。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引入的案例是否合适就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教师不能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而应该在日常的阅读、研究以及生活中有目的的去搜寻和积累,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再次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讲课不同于舞台表演,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与学生这群没有事先排练的演员进行现场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掌控教学进程,调动课堂气氛。最后要求具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启发互动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还是人境(或人物)的互动。

三、启发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启发互动教学模式不提倡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单一化,而要求从实际出发来安排教学过程,大体归为四步走:第一步课前布置作业,收集材料。教师在上完前一部分课程内容后,对下一次课堂内容进行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收集材料,集体讨论,课下还可以通过邮件、面谈、电话等方式,实施资源共享。例如:《客房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这一节的内容,可以事先根据酒店客房岗位设置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学生选出一名“主管”,课后由“主管”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选出“领班”和“员工”,在“主管”的主持下,查阅每个岗位的设置标准和岗位的职责。又如,《酒店客房预订业务》这节内容中,主要讲解饭店客房预订的方式和类型。在进行这一章节讲解之前,要求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预订方式了类型的资料,学生分组对各种预订方式进行模拟,便于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去加深对客房预订方式和种类的了解。第二步学生讲解、演示。教师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以《客房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这一节的内容为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导入“部门例会”的形式,教师扮演“客房经理”主持会议,又各个“主管”和“领班”描述岗位职责、日常事务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种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再将这种互动式运《酒店客房预订业务》这节内容中,学生的演示主要体现在将酒店岗位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搬到课堂当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电话预订、网络预订实训的场景,包括客人姓名、电话、传真;客房的类型;住离店时间;付款方式;客人抵达方式及特殊要求等。学生运用课前收集到的材料,根据教师场景的设置,模拟一段电话预订或操作网络预订。第三步巧设疑问、学生探讨、教师指点。“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轴心,这起到了启发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演示和讲解完后,先不加以评论和讲解,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相互的探讨,点评出优秀的、值得借鉴的部分,也指出不足的的地方。学生在课前已经对资料进行收集,讨论也得到一定的结果。第四步精简小结,巩固新知。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去,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内涵和构成。课堂小结,也是启发施教、教改互动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是学生由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的迈进。

四、结语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9

1过程管理的内涵

过程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由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部分构成。它强调对全程的全方面把握和对关键点的监督,因此更加适应柔性管理的需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可运用过程管理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解构: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

2实习过程管理

2.1“六到位”工作法

要实现对学生实习过程监控有效,就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提出了“六到位”工作法。①制度设计到位。实施依法管教,对实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从制度设计上不留真空,做到岗、人、责相符。先后制定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程序》、《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手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跟踪服务手册》等管理制度。②课程设计到位。把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按照课程来进行设计,一般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和内容、实习组织与管理、实习要求、实习考核评价。③学生安排到位。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均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由专业带头人和课程任课教师负责联系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分为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和学院安排顶岗实习,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填写《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申请表》,报系部审批后实施。学生100%都要参加顶岗实习,系部要将应该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逐一安排到位并送到岗,然后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安排表》报教务处实训中心备案。实习前系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的内容和任务,宣布实习纪律,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分发实习教学资料。系部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和实习前的岗位培训,学生、家长、系部和企业四方签订实习协议书。④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实习期间确定三名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由三位指导教师全程进行指导。顶岗实习由于实习岗位分散,主要是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专业指导教师通过短信、QQ、电话、电子邮件、巡回检查等方式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⑤跟踪管理到位。班主任通过短信、QQ、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时刻与实习学生保持联系,每周至少联系1次,并填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跟踪服务手册》,学生填写《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手册》,要将每天工作的岗位、任务、工作时间如实填写,企业指导教师签字确认。⑥资料收集到位。学生实习结束后,要向系部上交《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手册》、实习报告,班主任要上交《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跟踪服务手册》,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2.2学院、企业、学生家长三线监控

实习过程管理是人才培养各个教学环节中管理的难点,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实习一般采取集中组织的形式,管理相对容易,但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到多家企业或用人单位,管理难度大。为强化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学院建立起企业、学校、学生家长三线监控办法。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签定三方协议,明确三方在学生监控中的职责。学校重点是对学生实习任务和内容、实习目标、实习工作态度、校纪校规的遵守进行监控,企业重点对学生实习工作时间、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实习目标达成进行监控,学生家长重点监控学生的纪律、安全。

3实习质量评价研究

3.1评价方式

①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作定量结论的价值判断,能够比较精确地检测出实习实训的质量。定性评价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平时表现、现实状态的观察分析,通过相互比较,用评语等形式对其做出定性结论的评判。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者对于评价目标侧重点不同,各有优势,在整个考核测评体系中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做出符合实际的综合判断。②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是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被评对象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实习实训质量由多种因素制约,实习实训的教学主体、内容、环境、指导师资及效果等项目采取终结性评价比较直接,但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组织过程性评价更能从微观上把握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所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客观更符合实际。③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在高职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中,对某些项目指标制订考核标准,对照标准给出相应等级。但由于影响实习实训质量某些因素无法确定其绝对标准,在评价体系中采取了相对性评价,特别是评测人对被评测对象在确定该项目同一等级给出具体分值时,采取的就是一种横向或纵向相对性评价方法。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能使整个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④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影响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学校的因素,还有校外实训基地单位的原因,必须多角度、多方位的采集数据全方位地进行评价。⑤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时要突破指导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积极调动学生实习实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对于评价体系诊断、导向等功能的发挥有着反馈的意义,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家长的评价,家长参与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家长对实习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3.2建立“五维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家长、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分别从职业品质形成、职业技能提升、实习效果主观评价、实习效果客观因素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学生实分,教研室根据评分给学生评定实习等级。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作者:吴云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意义

教学评价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职业教育应回归其本质———促进人的职业性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培养作为职业工具的人,发展是最根本的目的,同时应该注重的是实际动手和操做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的储备。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检测的真实性,而且会增进师生关系及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有学习质量评价方式探究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多以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知识本位”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学习质量的评价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项目不够全面,科学性明显不足,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必然的选择。

三、建立学习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应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考核方式的制定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应促进人本能的发展。(二)因材施教原则。由于企业各个岗位的需求不同,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对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要求不同,因此应该采用适合本专业的考核方式。(三)职业教育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其考核方式的制定应该倾向于动手及操作能力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的原则。(四)公平性原则。技能性考核应该有几套难度相同的技能实训项目,并有严格的考核方法,防止其他学员的复制,是考核失去公平性。(五)可实施性原则。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实施起来有比较强的“可见性”,“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纸上谈兵,造成考核尺度不一致。(六)以岗位为导向原则。考核的内容、项目应该针对该岗位所必需的、必备的,基于该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构建

创建适合职业教育的考核方式,激发职业教育研究的内容是构建合理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下面以铁道机车系人才培养方案、现有学生情况及学生评价方式进行探究。

(一)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评价方式。(1)职业岗位特点及知识、能力需求分析。我系现有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三个专业,近几年主要就业单位是国铁机务系统、地方铁路、大型工矿企业等,主要从事机车乘务员岗位。机车乘务岗位是铁路行车的关键岗位,直接关系到生命和财产安全,流动性比较大,需要学生掌握机车构造、原理、传动、制动、运用、控制等专业知识。(2)职业岗位专业能力评价方式。照搬本科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职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真实检测学生操作能力,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厌学情绪增加。纯理论型的课程可以采取原有的考核方法(如:考试、考查、开卷、闭卷),如铁道概论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的课程,因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储备,如《牵引动力新技术》课程,可先进行新技术的讲授、引导,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新技术有一低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专业主干课程,应采用口试和笔试、实训能力结合。对于一些特定课程,无法进行现场实训,要进行虚拟实训(如一次乘务作业课程),这样就可以避免考试来临学生死记硬背,不知前因后果,考完不理解自然就忘记了。

(二)“非专业”能力学习评价方式。“非专业”能力指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班瑟定义的企业能力素质模型中的全员核心能力和职系序列通过能力及德国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关键能力”中的社会能力、关键能力。非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同等重要。由于机车乘务岗位处于铁路行车的关键岗位,加之铁路“半军事化”行业的特点,要求为我系学具有铁路行车岗位干练的作风。(1)“非专业能力”考核融入至专业能力考核。非专业能力在每门课程的考核中有权重。铁路乘务岗位工作的流程是基于机车乘务员间的相互配合完成的,因此配合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关键能力”的发挥。(2)专业能力考核过程是基于“非专业”能力。铁路机车乘务岗位要求乘务员具备“非正常行车的能力”,特殊情况下应保持良好心理素质、传达信息准确,快速。基于口试的过程性考核锻炼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同时也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电话实训总结范文篇10

跟单工作最基础的要求是熟练应用QQ、MSN、电子邮件以及办公装备。利用这些信息化的工具既便利又快捷的完成工作。我的工作是当老板与客户签定合同后,负责制作一系列出口所需单据。联系货代租船订舱,督促工厂按时发货,懂得货物的贸易术语等;以及合同、发票、箱单、产地证、保单等的填写。这些单据都是通过互联网、传真传递,工厂交涉需要电话联系。报检数据以电子传输给受理报检业务的检验检疫机构,从而来完成出境货物的报检手续。电子报检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报检环节、简化报检手续,减少企业往返检验检疫部门的次数。

老板通过邮件分配任务,邮件内容是与工厂签订的采购货物合同,包装合同,外商的购销合同,还有合同分解单。合同分解单具体列明了该合同项下货物的细节要求以及发票号。接到合同后,首先确定货物的送达时间,以便确定船期,然后确定目的港,CIF价我方出口,由我方指定船公司;询海运费。FOB价进口方指定货代,通常货代信息会在老板与外商的往来函电中体现。具体电话联系FOB货代,货代回报指定港船期。一般下午寄海运委托单给货代。随后制作报告合同,保关发票,箱单,出口协议,随同核销单,报关单,报关委托书一起寄送。几天后,货来送货地址,我再传给工厂并催工厂及时发货,以便到堆场换包装。后续就是做保单(CIF下),产地证。收到到B/L扫描件后,需要发装船通知。据合同要求,制造相应单据,这时要做商业发票,质检证明,箱单;根据付款方式制作汇票。大约二天后,收到正本提单,填写离岸委托书,最后一步是向银行交单。交单后,等着拿水单、核销。

刚去公司,有一个师姐带我入行,她在公司干了3年多。我虚心向她学习。虽然我干的是本行,但毕竟具体操作的少,对业务不熟悉。社会与学校是两个地带,师姐可让我锻炼了不少,白跑了不少路。所以说,社会是个大熔炉,刚毕业的我还要继续锤炼。

因为所做的事情很多的时候,是不能太依附记忆力,记忆远远是不够的,很容易忘记。这就要求从点滴记起,就拿最容易的盖章来说,各种章什么都有。中英文长条章,报关专用章,英文章,公章等等。例如:报检材料是要盖红色公章,而送交货代的报关资料以及交给客户的交单资料要盖蓝色单证章。这些看似简略的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我是必须要牢记的。

制作单据需要第一是正确,要求注意集中,不可以分心。在保证数据正确填制的情况下还要注意单据格式。保持对齐、哪里空格都要规范,注意单据的美观整齐。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单据只要数据没错,万事即可!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格式,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与国外进行贸易的同时,我们不光代表了企业,还代表了自己的祖国。一套美观的单据,会给外国人留下好印象。所以,从此以后,我要更加认真地制作单据。

跟单员,顾名思义要跟人要着单子走。要去商检局办理产地证盖章:区国税局办理税务打表,缴费寄单:市国税局退税证明;银行领水单,还要去外管局核销外汇,需要跟许多部门不同人员打交道。此外,要和,的货代,等地的工厂联系。沟通协调十分重要,也必须要有耐心。向工厂催货,工厂这边不想早发货,就要一次又一次的打电话,工厂一看号不接电话。打多少也没用!将好不容易打通了,又有货没有送的理由。那边货代又要求货必须什么什么时候到。唉,看来,一切都是有一定的门道!我刚毕业,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社会经验,以后学得东西还很多,还要继续努力!

其实在整个单据制作中,制作单据只是轻车熟路,渐渐地步骤,流程都会印在头脑中,做起来轻松多了。公司这所大学不仅不收学费还付薪水,加油干吧!

实习体会和收获;

(一)实践中检验真理。首先应该明确无论做什么只有理论是不行的,但没有理论更是万万不行的。理论对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不顾客观规律,一律蛮干乱干,那么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不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永远是沉睡的理论,发挥不了理论的价值。只有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快的发展。国贸专业更是如此,只有在具体操作中,才能深刻体会国际贸易下的业务流程。

(二)严谨、认真。做单证,是需要非常谨严的态度的。不可以有一丁点的粗心。在具体制作单据时,要时刻谨记单据制作的“十字”要求:正确、及时、完整、简洁、整洁。或许有些资料错了可以改,但是有些单证不容许一点差错。特别是金额、价格方面弄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个人时承担不起的。所以做完资料不能太大意,要细心的检查几遍,确实没有错误才可以寄出,随后交单。

(三)勤奋,持之以恒。记得以前老师对我们说过,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做大事,更应该先将小事做好。所以不管是在哪里学东西,学什么东西,都应该积极主动,。“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开始都会遇到困难,但既然了这一行,就要坚持自己选择,深深地投入自己选择。遇到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随随便便放弃决不会成功。

(四)活到学到老。在工作时要了解一些情形,例如一些产品的尺度、规格、包装的唛头,过磅,以及纸箱、内袋的事宜,还要随时了解国际海运费价格。贸易工作是一个涉外行业,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对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因此必须加强自己各方面素质的修炼,如礼仪修养。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贸易工作的基础,贸易工作的高风险更要求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此外,英语在工作中是很有用的,与客户联系,所要做的一切资料都是跟英语紧密联系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把公司当成第二个学校,不断深造。

(五)一寸光阴一寸金。工作不忙的时候,有很多可以供自己安排的时间,要好好计划,充分利用时间。我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无限资源,寻找商业机会,进行业务拓展,联系客户还可以进行后期学习。我不会因为待遇低而离开公司,工作是为了另一场学习,是一种无形的积累,更是一种财富。学校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理论的知识,而公司给予我们实战的知识和经验,甚至是人生的舞台。我将在社会这所大学好好运用,使自己崭露头角!

每一天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上下班,工作期间也要认真准时的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每一个任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板有眼,绝对不能敷衍了事,特别像我进行的工作与公路工程施工有关系,更是不能出现一丁点的纰漏,要不然产生的严重后果绝对不可能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或是一纸简洁的道歉书能够解决的。

从学校到工作单位,对我们而言就是一次大型的环境转变,身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也都发身了巨大的改变。举个最简单的角色转换例子,学校的老师,变成了公司的老板或是单位的领导;身边的同学们也变成了共事的同事,而且为人处世之道也与在学校时全然不同。

在这个略显突兀的转变中,我们也许会感到彷徨、迷茫、甚至是无奈,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更甚者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这样的状况而迟迟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因而导致了同事间的不满和猜疑,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原因,我们变得看不惯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也在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的重视,所以分配到的活计也是无关紧要的,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也不会得到老板的肯定。然而真正做不出业绩的时候,又会承受来自个方的压力,而且还很容易受到老板和同事的嘲讽,这样一来,更容易让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我们丧失自信心。每当这个时候,就很怀念在学校的时光,每日也只是很轻松的上上课,同学间互相聊聊天,那种感觉,确实很惬意,可是人总得长大,所以不论社会再怎样残酷,我们也得咬紧牙关去适应它,而且常言道:生活总是美好的。或许换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工作,其实也是一种享受。从学校走向社会,没有能力做一番事业,有智慧就有权利,有权利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功的哲理只有自己慢慢的去体会,经历了才有收获,尝试了才有结果。

实际上,只要用心去努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接受上级交给你的一项任务是,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上级交给的任务做的让他满意,信任。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会更好的帮助你铺好成功的道路,我不知不觉的就度过了这短暂的半年。体会最深的是;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只要努力去做,尽力了就应该无怨无悔。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人来强迫你。只有自己去争取,怎样搞好关系需要去沟通去交流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让自己心情不愉快,不快乐。

对于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是经验,惟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精神,才能使自己做到万无一失我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敢说;“我能行”遇到挫折时永远不会说;“放弃。”

实践使我勇气鼓足,工作学习,永不言弃,事事我能行,职场才能赢。

本次实训,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它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乐趣。我总结了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更加关注国际的经贸环境,加强实例分析能力并加强训练,增加感性认识,努力提高业务责任和商务运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