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企业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6 17:31:53

融资企业管理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融资活动过程中,若未进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导致决策失误,不仅会对企业自身经营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强化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工作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融资风险管控意识,根据自身业务开展以及经营管理状况,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确保投融资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推进,维持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投融资作为现代化企业谋求经济发展以及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投融资风险管控也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受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影响,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进程中,对于当前市场经济以及行业环境缺乏科学的判断。同时受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不明确的影响,在实际投融资活动中,风险管控能力不足,难以有效保障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受项目工期长、资金回收周期长、地域性广等方面的影响,资金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对于投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活动的顺利推进,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内部资产结构,提升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保障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存在问题

(一)国内融资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在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推进过程中,虽在不断探索实现扩大融资渠道,但并未形成完善的融资市场体系。通常情况之下,可供国有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当地银行进行贷款活动,此种方式易导致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结构过于单一。融资体系不健全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进程中,过于依赖银行贷款。企业本身虽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完善的融资计划,但受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以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变化较大,融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投融资活动决策时,并未针对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充分的考量,融资专业性匮乏,易出现盲目融资的情况,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二)投资战略规划合理性不足

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投融资活动,就目前部分企业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而言,易出现根据主观臆断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问题,导致企业战略目标脱离实际市场经济环境,最终导致目标难以实现。战略规划的制定通常由企业管理层决定,部分企业管理层过于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却忽视了内部经营管理。同时员工未实际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导致战略目标不够契合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当前我国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投资活动,虽然部分企业内部对于短期投融资项目有相对健全的审核机制,但是面对长远投融资项目却缺乏完善的审核评估机制。一方面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导致投融资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只会互相推诿。另一方面未制定完善的投资项目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使得项目投资行为缺乏保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风险。

(三)投融资决策体系匮乏

投融资决策对于投融资活动的有序推进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投融资决策体系以及管理理念,部分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开展往往都是先有投融资任务,再根据任务内容进行投融资方案决定[1]。导致部分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投融资活动过程中,对于项目缺乏明确的了解,易导致投融资结构合理性不足,给后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债务危机以及投资风险。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审批制度以及流程,作为建筑企业,在项目开展进程中涉及大量资金投入,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并未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估工作判断投资可行性,难以预测其经济效益。同时部分企业在重大项目投资上,缺乏专业且有效的判断,难以帮助企业规避投资风险。同时部分企业管理层存在盲目决策的问题,不仅易造成投融资活动出现失误,同时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四)风险控制机制健全度不足

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能够有效保障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可靠性,就当前企业实际工作落实过程来看,部分企业对于风险管控重视程度不足,并未充分意识到风险管控对于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要性[2]。同时,未设置独立的风险管控机构,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各部门配合度不足,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供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业务水平,并未针对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内部复合型人才不足,缺乏专业的投融资风险管控知识技能,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化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活动的有序推进。

三、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控优化对策

(一)强化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重点,对企业内部投融资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改进与创新,帮助企业快速建立现代化投融资管理制度,提升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为解决企业内部财务环境的不稳定性,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职能,强化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建设[3]。深化金融改革,根据资本市场发展方向,实现国有企业投融资制度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提升投融资决策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实现企业内部资本机构的优化,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方式的灵活性。进一步强化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帮助政府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政府提供相应的帮助,用政府信用以及地方财政资金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引导,提升国有企业的征信等级,保障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目标

国有企业应当明确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及项目开展情况,充分考量当前市场经济环境,避免企业管理层在规划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对于战略规划制定的参与度,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契合市场经济环境[4]。建立完善的审核评估制度,确保长远投融资项目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健全内部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当充分了解国有企业投融资活动中易出现的风险,强化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项目招投标程序、使用范围、风险承担原则等内容,明确相关责任主体,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管理层根据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业务结构的提升,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目标。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评机制,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在日常经营发展进行中增值增效。

(三)建立健全投融资决策体系

国有企业管理层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融资理念,摒弃传统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投融资理念,建立健全投融资决策体系,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进行投融资项目确定的过程中,应当对该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分析,以市场为导向,从方式、途径以及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考量,努力推进企业与市场有机接轨,尽量减少融资风险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选择合适的投融资项目来帮助企业更好发展[5],促进企业投资收益的提升。在投融资项目确定后,可根据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常用的投融资方式进行全面对比分析,明确其优点与缺点,对企业投融资成本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预测与评估,经过多方考量后制定国有企业投融资方案,进一步实现投融资活动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规避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涉及重大项目投资,应当进一步明确内部审核机制,应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严格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维持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强化复合型人才储备

企业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更好地引导员工强化风险防控认知。设置独立风险管控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以及权限,实现各部门配合度的提升,为风险防控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强化内部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投融资活动开展要求,进行系统功能以及模块的优化,确保其符合企业当前工作开展要求。实现企业内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员工工作质量以及效率[6]。强化内部复合型人才储备,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定期维护,确保其维持高效运作。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员工提升专业能力,为投融资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一支优秀的工作队伍。

四、结束语

投融资活动作为国有企业工作中的重点,国有企业应当全面认知投融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寸正旭.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贸,2020(12).

[2]马洁.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0,2233(01).

[3]张谊璇.关于有效规避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的几点建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24).

[4]田学.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259(14).

[5]周静轩.试论建筑业投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强化策略[J].现代营销,2019(12).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重要性;管理制度

一、引言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均面临转型与发展压力,危险与机遇并存,企业内部治理以及外部环境优化均离不开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另外伴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赋予了财务管理新的内涵,由此来说,本文针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实践意义。

二、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内容分析

1.财务管理的内涵

简单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便是围绕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资金管理活动,其涉及到企业的市场投资、融资、负债管理、利润经营等多个环节。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通过财务管理能够对内部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并作为分析外部的市场环境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管理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财务管理的内容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被赋予新的角色定位,即由单一的财务核算型会计逐步过渡为管理型会计,同时对于财务管理来说,财务管理在单一的资金管理基础之上,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基于《新会计准则》相关要求,当前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资金运营以及企业利润分配四个环节,其中资金运营管理是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的基础。首先就投资管理来说,市场投资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方式等均需要财务管理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内部核算分析,通过财务管理平衡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保障企业日常管理的稳定,并保障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另外就融资来说,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需要融资,但是对于融资的类型、规模以及融资成本等均需要精确核定,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同时,保证融资成本最低,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与企业管理的市场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最后就利润分配环节来说,企业管理的高效需要在企业内部利益与企业外部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平衡,例如企业内部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企业外部直接利益与外部利益相关群体之间进行划分,例如企业投资人等,由此来说,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决定其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三、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缺失,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尽管我国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管理依旧存在问题,例如资金管理缺失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企业资金管理环节账务不清且审批程序漏洞等问题导致资金收支不合理,另外财务管理中在预算管理环节普遍存在着成本预算、管理预算等环节呈粗放式管理模式,面对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2.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且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于财务管理的定位认识偏离,依旧停留在传统财务核算模式下,而没有向管理型财务角色延伸,依旧存在一人多岗等违规现象。另外财务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法规制定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实效性差,阻碍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

四、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重要性的措施

1.加强资金管理,强化内控制度

针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管理短板等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加强资金管理并强化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资金管理是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基础,为此需要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企业日常管理成本的界定,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入手分析企业的资金管理,从投资、融资以及利润分配等整个资金链进行管理。另外企业管理的内控制度主要需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督与制约,建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机制。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机制

基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风险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需要以人为本,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考核机制,例如构建财务管理水平指标。另外当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我国的企业产权急需进一步明确,为此财务管理将直接促进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促进企业管理完善。

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技能培训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为此财务管理向管理角色职能发展急需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此企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由此才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例如资金管理效率、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等各项环节。

作者:任燕燕 单位: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参考文献:

[1]朱华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体系构建与认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经济模式的改变促使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逐步发展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构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涉及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竞争异常残酷而激烈,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积极学习和采用更为有效的办法,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与壮大,财务管理的优劣将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水平的提升,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功能越来越得以加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极大繁荣,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资金使用、资本运作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日渐发达的市场经济对资金的运作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一、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主要是指按照资本运作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的财务资源,整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综合竞争力的管理。我们都知道,企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资金支持,任何企业要正常经营,都要首先有一定的资金。特别是在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营业收入的时候,更是要增加投资。资金的来源除了企业经营盈余,另外的渠道就是外部融资。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首先要制定出正确的融资计划,融资要解决的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其中要包括融资时间、融资对象、融资额度等方面。融资计划的关键是制定出各种资金来源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也就是要事先确定资本结构,使得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相匹配。因此,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使现代企业合理地制定计划,把控企业资本结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流动,还对企业的其他方面的管理起制约和促进作用。首先,财务管理可以将其他方面管理的成效以数据报表形式直观的反映出来,从而发现企业其他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而得以改进。其次,财务管理渗透到公司的各项管理之中,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调节作用。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产权明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经营者具有很强的自主经营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繁荣,现代企业的投资活动也是日益频繁,这就对财务部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投融资活动进行细致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反复论证,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科学的数据,确保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市场环境下,投融资决策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制定出正确详实的投融资方案才能够很好地规避风险,使企业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投资规模不同以及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通过分析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能发现有些共同的问题存在。第一、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由于财务工作并不能直接的创造经济效益,使得有些企业高层只重视科研技术、生产经营和销售队伍的建设与人员培训,而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企业里财务管理人员往往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更深层次的财务管理问题,更无从涉及企业的重大决策。即使财务管理人员手里掌握着企业最真实的财务数据,最了解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也很难发挥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作用。久而久之,企业也就很难得以良性发展。第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家族式的企业占有很大比重,这种类型的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企业高层指派,在财务制度建设上往往不够重视,往往缺乏完善的、切合本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主要靠经营者的个人经验,主观性、随意性很强,缺乏科学性,很难规避经营和投融资风险。第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我国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经营的初期,企业的主要财务管理人员通常由企业决策者的熟人担当,而这些人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使得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落实。高素质高水平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是致使现代企业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同时,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生产经营人员的培养,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不够重视。第四、企业资产管理不到位,现金管理控制不足。很多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在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大手大脚花钱,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设备等固定资产,不考虑经营风险,在经济效益下滑的时候就会出现资金不足问题,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有些企业没有现金收支计划,对现金的管理非常随意,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就很难实现现金流的快速运转。

三、改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层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要从制度制定和企业实际运转层面出发,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支持,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员工自愿行为。企业管理者要通过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到战略层面开展。“以人为本”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个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第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政策教育以及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务人员的纪律性,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履行职责过程中遵纪守法。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知识的继续再教育,坚持定期财务会计培训、考核,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原则,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第三、加强企业资产管理,严抓现金管理工作。严格遵守企业现金管理制度,编制现金收支计划,对大型设备的购置事前要做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投资回收期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做到大钱小钱都要有计划地使用,收支基本平衡。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模式的形成,我国市场经济也得以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也要看到,激烈竞争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明确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不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持续的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作者:李昀航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申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4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研究学科结构和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最有效的理论方法之一,主要有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两种方法[8-9]。相对于共引分析,共词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术文献的关键词,规范文献中的关键词通常代表了学科的知识点、研究热点和焦点,有利于预测学科的发展趋势[10]。共词分析通过两两统计一组词汇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对其进行分层聚类,揭示词汇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学科主题结构的演变[11-13]。本研究选取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中小企业管理的代表性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分析其研究结构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1.2关键词提取与规范化

步骤1:样本选择。以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管理类核心期刊作为研究数据源,选取2000—2009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为研究样本。本研究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业企业”、“家族企业”4种最简形式在中国知网进行主题词条件检索[14],累计检索出1167篇文献。步骤2:关键词提取与词频预统计。剔除没有关键词的文献,剩余1025篇。通过频次统计,得到1912个关键词,共出现3308次,平均词频1.73次。从统计结果来看,存在大量近义词,且分布发散,无法实现有效的共词分析,需进一步规范化处理。步骤3:关键词的规范化。为保证此环节的科学合理性,邀请5位企业管理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参与。①无效关键词剔除。2位作者和5位博士生分别对1912个关键词全面阅读,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关键词,如“研究”、“比较”等;7人将各自结果进行比对、讨论,最终达成一致。②相似关键词合并。首先,第二作者查询相似关键词。相似关键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含义近似,如“管理者”和“经理人”、“天使投资”和“创业基金”等;二是词形重叠,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结构改造”和“结构升级”等。随后,第一作者对查询结果进行核对并修正。最后,5位博士生审查,最终确定关键词的合并方案。经规范化处理,得到44个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表述及编码如表1所示),累计频次1702,占总频次的51.45%,平均词频38.68次,基本覆盖了近10年国内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前沿与重点。

1.3数据分析

(1)生成共词矩阵与差异矩阵。通过VBA编程,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为共词网络分析提供数据基础。根据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15],进而得到差异矩阵,用于统计数据分析。

(2)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分析主要为知识图谱的绘制提供数据支持,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①因子分析。应用SPSS17.0分析差异矩阵,结果形成14个因子,累计方差69.321%,结果可接受。②聚类分析。通过对碎石图(见图1)的仔细观察,发现从第8个因子开始,因子的变化趋于平缓,前7个因子解释的方差相对较高。考虑到因子分析过程中最小二乘法的偏差,本研究将其聚成7类。③在Ⅱ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尺度分析,Stress=0.17492;RSQ=0.85611。Stress值低于0.2,RSQ值高于0.8,结果可信。

(3)网络分析。应用UCINET6.0分析共词矩阵,绘制知识网络图,分析各知识点的重要性及关联性,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2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1知识图谱绘制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绘制知识图谱(见图2)。从图2可以观察到,高频关键词聚成7个研究主题群,根据各主题群中关键词分布的特征和内涵,分别命名为:G1家族企业治理、G2企业内部管理、G3企业成长、G4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G5企业融资与财务管理、G6企业创业管理、G7政府职能。这7大主题群代表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主要板块。

2.2知识主题群的内涵分析

“G1家族企业治理”由5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02,K13,K18,K19和K37。G1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产权结构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以及家族企业改制等问题。“G2企业内部管理”由8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14,K15,K24,K25,K28,K32,K35和K39。G2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研究企业家与经理人的素质、信息化、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度,进而指导管理者改进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绩效。“G3企业成长”由4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22,K23,K30和K34。G3主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通过社会网络的资源获取,实现企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G4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由11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01,K03,K04,K05,K12,K16,K17,K26,K27,K29和K31。集群效应决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化趋势[16],在本研究中,围绕“创新”和围绕“集群”的知识点被聚成一类,符合技术创新集群效应的观点。G4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关注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创新与发展问题。“G5企业融资与财务管理”由9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09,K10,K20,K33,K36,K38,K40,K41和K44。G5从财务管理的视角,结合市场环境、经营风险以及金融机构等诸多因素,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G6企业创业管理”由5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06,K07,K08,K11和K21。G6主要以科技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创业活动的特点、规律及保障。“G7政府职能”由2个知识点形成,分别是K42和K43。G7从政府的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的政策设计问题。

2.3知识主题群的态势分析

从知识图谱(见图2)中主题群的分布态势来看,“G3企业成长”处于中心地带,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知识点“K34社会网络”位于G3的中心位置,是核心知识点。G2,G4,G5,G6,G7紧密围绕着G3,呈融合趋势,表明未来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极有可能是以“企业成长”为基础,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细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企业融资、企业创业管理、政府职能等主题的研究。国内对于企业网络研究起步较晚[17],但近年来企业网络研究迅猛增长(见表2),已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它将是未来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G7政府职能”虽然仅包含2个知识点,但它连接了G4,G5,G6,是学科内主题交叉的过渡地带,也是创新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形成区间。未来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企业融资与财务管理”、“企业创业管理”时,可以从“政府职能”入手,结合产生新的理论、观点与方法。G2,G4,G5,G6共包含33个知识点,知识量最大,是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主体。其主要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和方法上寻求解决途径与方案,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如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技术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等。这四大主题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G1家族企业治理”相对独立。家族企业在中小企业群落中独具特色且数量众多,其企业制度、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充满了浓厚的“家族”气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家族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因此,G1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不可或缺的研究主题。

3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知识网络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知识点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44个高频关键词进行网络分析。根据知识网络中各关键词的位置情况,分析各知识点的重要性及关联性,进而预测研究发展趋势。

3.1节点度分析

节点度代表其网络关系数量,即一个关键词拥有共现词汇的种类。44个关键词共存在208个无向关系,平均度数4.73。根据度值的分布情况(见图3),44个高频关键词的度数服从幂值a为-1.0188的幂律分布,即:P(k)=nk-a式中:k为关键词的度数;P(k):度数为k的关键词出现概率。高频关键词的度数服从幂律分布而非泊松分布,表明当前国内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知识网络是一个无尺度网络,网络内存在一部分拥有广泛联系的核心知识点,使得一些不相关的知识点产生了间接联系[18-21],其是中小企业管理研究发展演化的连通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表3列出了度数大于均值的关键词。为了更直观、更准确地找出网络的“桥”,本研究绘制出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知识网络图(见图4)。黑色节点的度数大于均值,白色与灰色节点的度数小于均值。从图4可以观察到,除黑色节点之外,灰色节点“K14绩效”和“K39网络化&信息化”亦是网络的“桥”,一旦断裂,网络将割裂为两部分。因此,K14,K39以及表3中列出的19个关键词均是知识网络的连通点。未来中小企业管理研究可以从这21个知识点切入,将分支知识点融会贯通,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与方法等,促进学科不断发展。

3.2密度与加权节点度分析

(1)密度分析。密度反映了节点间的亲疏关系,其值越大,节点间的关联性越强[22]。本研究中,网络密度为0.1099,较稀疏,知识点间的关联性较低,缺乏高聚集性。这表明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很分散,大量知识点尚待挖掘。

(2)加权度数分析。在知识网络中,不仅要考虑共词种类,还需考虑每一组共词的强度,即加权度数。加权度数表示节点在网络中所处地位的重要程度,其值越大,该节点的地位越重要、对其他节点的影响力、控制力也就越强[25]。加权后的知识网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观察到,面积大的节点更加靠近网络的中心,对其余节点的影响力、控制力也相对较强;连线粗细,反映了共词强度,即节点间的关联性。表4列出了部分关键词的加权度数,前13个节点的加权度数远大于其余点,它们在网络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一方面决定着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的研究热点。结合知识图谱(图2)来看,13个节点,除“K34社会网络”和“K42政策&制度”之外,均分布在主题群“G2企业内部管理”、“G4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G5企业融资与财务管理”和“G6企业创业管理”中。由2.3中的知识群态势分析可知,G2,G4,G5,G6主要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因此这13个知识点代表了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发展所亟待解决的管理理论和工具方法主题,是当前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

4结论与展望

本文应用共词网络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间1025篇中小企业管理研究论文进行关键词的文献计量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以及知识网络图,分析与可视化展示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主题与重要知识点,并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1)在研究结构上,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管理研究包括:家族企业治理、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成长、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企业融资与财务管理、企业创业管理、政府职能,7大知识主题群。

(2)在学科发展上,“企业成长”居于中心地带,是中小企业管理研究最重要的研究主题,“社会网络”处在该主题的中心位置,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政府职能”主题连接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融资与财务管理”、“创业管理”3大主题,是学科研究交叉、理论方法创新的关键;“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融资与财务管理”、“企业创业管理”4大主题面向企业实际问题,应用价值较高,是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的主体内容;家族企业治理研究主题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在创新节点上,创新能力、融资、信息化&网络化等21个知识点是中小企业管理研究知识网络的连通点,将网络中相关性较差的知识点联接起来,是学科内知识点融合、理论创新的关键节点。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管理,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奠定基础。为此,企业管理模式应确保多元化,与时俱进,满足时展的需要。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是一种复合型管理模式。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内容被添加到企业管理的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快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柔性创新的方式改变管理模式,突出管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然而,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影响财务管理实践的有效性,使财务管理流程形式化,不能与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降低管理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为了使我国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于财务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财务管理的有效运用,尤为重要。

一、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现状

(一)过度依赖银行借贷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通过银行贷款、金融融资基金和免费资金吸收资本。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链,还可以限制企业的自由经营,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此外,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将导致企业在贷款过程中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这很容易导致经济损失。

(二)资金回收困难

资本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但在现阶段,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难以收回资金,不利于资金周转。具体来说,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在这个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市场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项目也在朝着多元化和复杂性的方向发展。一些企业在出口资金前,不对债务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忽视资本流动,导致资本回收困难。此外,一些企业没有资金回收部门,也没有资金回收岗位,缺乏专业的资金回收管理。

(三)金融资本结构建设不完善

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制度来构建金融资本结构,但是金融资本的结构是不合理的。此外,在贷款的过程中,企业经常使用部分贷款以非正常方式使用,严重损害了企业资产的结构,甚至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不正常的资金需要不良的债务支持,扩大坏账的范围,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

(四)企业金融管理体系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先进的国外企业管理的不断涌入,我国已逐渐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管理体制中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然而,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形式的缺失已经滞后,这已成为制约财务管理体系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财务管理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现状,影响企业有效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金融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具体实施措施

(一)拓宽融资途径

融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方式。因此,企业应打破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大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例如,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还可以吸引投资者,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此外,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选择不那么严格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水平。此外,企业还可以采用间接融资模式,积极与银行合作建立社区,共同承担融资风险,提高融资的安全性。

(二)构建信息化平台

企业应积极构建信息管理平台,以缓解企业财务管理中服务质量和信息的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情况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服务管理层、应用层、使用工具层和基础层,为财务经理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管理的发展。其中,服务管理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用户账户管理、会计管理等,以加强企业财务工作的整体管理。应用层主要包括应用软件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工具层的使用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设备互连和企业建模,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基础层主要包括协议管理、财务标准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以提高财务管理的系统性。

(三)科学规范企业财务预算体系

如果财务管理想要与企业的发展共同呼吸和分享共同的命运,它总是反映企业经济发展的波动,有效地控制着企业的整体管理。要有效地完成财务预算,确保在不同的时间内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和资本形式。国家为了制定业务发展计划,巩固基金的基石。作为市场经济大环境的一部分,任何企业都无法摆脱市场需求。因此,当规范财务管理财务预算体系,企业应该做好市场调研,收集最新的信息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我国的法律法规和金融的新规则,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趋势,并使用市场的援助。国家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实现财务管理财务预算制度的跨越式发展,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与时代同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系统的规范化和强化,可以充分体现本系统的企业运营资金,方便企业掌握资金流转、支出和收入的运作,为科学预算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企业应确保财务预算的实时目标,避免人为因素。不良的干扰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良好应用奠定基础。

(四)加强信用评定

在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发展多样化的生产项目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个过程需要与其他企业合作。为减少企业合作过程中的矛盾,企业应加强合作企业的信用评价,确保合作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信用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加强信用评估,了解经济效益,利润和损失,基金运行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合作企业,全面评估合作企业的信用程度,减少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合作,并加强企业的财务安全。

综上所述,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适应时展管理创新和改革的需要。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系统的规范化程度很高,可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力量,为企业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1]陶玉婷,李甍宇.论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14(32).

[2]蒋新宁.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观察,2014(9).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6

1、银行融资体系差异比较

商业银行是1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是最重要的间接融资中介。中美商业银行融资体系的差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美国商业银行数量多而规模各异,它们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国的商业银行则是数量少而规模大,它们主要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商业银行数量最多的国家。表1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12月31日,在美国注册并在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投保的商业银行共有7887家,其中,总资产不足5亿美元的商业银行有7114家,占全美投保商业银行总数的90%还多。这7114家“小银行”的总资产合计为8274亿美元,占全美投保商业银行总资产(70752亿美元)的比例为11.69%。此外,没有向FDIC购买保险的州银行大约有500家左右。由此可见,美国的“大银行”只占极少数,而“小银行”则占绝大多数。这种金字塔式的银行规模结构,正好与美国的企业规模结构高度匹配,众多的小银行极大地满足了美国2500多万个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据统计,1999年,全美的商业银行发给小企业的贷款为2000亿左右,占小企业全部融资额的70%。

表1向FDIC投保的全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分布统计

*

相反,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210多年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们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才10余年的历史。我们的商业银行融资体系能有今天的发展格局,虽然已是1个不小的进步,但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比较,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已在1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

1987年以前,我国银行体系只有4大成员,即工、农、中、建4大全资国有银行。1987年以后,我国陆续创建了1批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10余家。这些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加盟,打破了4大国有银行1统天下的格局,并在1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银行融资体系的服务质量,极大地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活力与社会效率。

但令人遗憾的是:业已进入世界500强的4大全资国有银行以及正在向全国性大银行目标迈进的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似乎都认同“以大为美”,并强调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优质大客户的多少,理所当然,它们将主要精力都集中于大企业身上,对中小企业设置较高的融资准入门槛。事实上,4大全资国有银行和10余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倘若按美国的银行规模标准来衡量,它们目前的总资产规模全都达到了美国大银行的标准。既然是全国性大银行,它们自然以重点服务于大企业为己任,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单1的大银行体系结构却使我们的中小企业陷入了“融资难”、“难融资”的无奈境地。由此可以断定:在我国银行融资体系中,我们缺少的不是大银行,而是众多的中小银行,而且这些中小银行的使命应该就是为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配套的融资服务和相关金融服务的。否则,我们的银行融资体系就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2、信用担保体系差异比较

1般地,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小,可供贷款抵押的资产更少。相比之下,在没有抵押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更相信大企业的还贷信用要远高于小企业。即便在小银行众多的美国,也有1些小企业可能因为抵押资产、开业时间、连续盈利时间、自筹资金比例等要求未达标,而不能从银行获得融资便利。为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减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美国联邦政府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对1些金融机构认为贷款风险较大的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并按担保金额收取1定比例的担保费。小企业要想获得小企业管理局的贷款担保,必须满足小企业管理局的要求,当然,政府担保贷款标准肯定会低于银行普通贷款标准(见表2)。

*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7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一)弥补财务会计的不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从功能上而言,财务会计更为基础,管理会计需要以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而从用途上而言,管理会计的应用更为广泛,它能够有效弥补财务会计的不足,比如借助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来挖掘财务会计无法得出的计量报告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且相比于单纯的成本会计而言,管理会计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等多个领域均有着突出的优势,能够提高会计活动的效率与作用。(二)提高经营决策的能力。在企业的运行与发展中,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而言,能否紧扣时代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愿景做出科学的决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市场地位。决策能力一方面需要领导者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能够察觉到市场中、行业中微小变化,另一方面则需要领导者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对企业的内部情况,包括问题与优势有着清楚的认知。管理会计是服务于管理活动的会计形式,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性数据,对经营决策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价值。(三)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管理活动而言,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中的风险,推动企业的战略发展,是管理活动的最高目标。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就以投融资为例,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将战略计划、控制执行以及决策制定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提高投融资管理的有效性,有效克服传统投融资活动中战略目标与执行脱节的问题,且借助各种有效的管理会计方法,比如标杆管理法,可以压缩投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管理会计在投融资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助力投融资活动决策。决策是现代企业在发展中最为常见的企业行为,而在众多的决策行为中,有关投融资活动的决策最为重要,这和投融资活动的地位与作用紧密相关。投资活动是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的主体,企业的生产扩张以及业务拓展需要借助投资活动来完成,而融资活动则是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支持,克服自有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投融资活动具有巨大的风险性,在构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形式中,投资风险与融资风险均名列其中。因此,优化投融资活动决策就成为从源头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管理会计在其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因此需要从以下两点出发,做好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加强外部政策环境以及市场行业环境的分析,区域性的政府政策以及市场信息对投融资的规模、方式等均有重要影响;其次,做好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分析,通过对营运资本、长短期负债乃至流动资产规模的合理安排,来确定最佳的营运资金管理结构。管理会计在投融资决策中的应用可以显著地降低不科学决策的风险。(二)加强投融资管理控制。会计管理在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投融资管理控制的水平,从而克服以往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的粗放式管理的问题,使投融资活动的战略决策与执行环节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投融资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此一目标,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采取好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提高重视程度。相比于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诞生的时间较短,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存在着认知不高、经验有限的问题。公司需要从投融资活动的实际需要以及管理会计的优势作用出发,合理地利用管理会计来优化投融资活动,使投融资活动处于企业的全面掌控下;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当前企业深化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企业要立足于管理会计的实际需要,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工作,逐步提升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程度,充分保障管理会计在投融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提高投融资管理水平。(三)深化投融资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受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企业面临的风险为数不少,就以投融资为例,除了决策层面的风险以外,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较多,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投资失败或者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公司在应用管理会计以加强投融资管理时,需要深化投融资的风险管控,比如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性的规划。投资活动有着较长的链条,从投资项目决策到投资收益,任何环节均可能出现问题,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对投资涉及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梳理,改进盈利模式,是规避投融资风险的重要手段。其次,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是从细节出发的管理模式,具有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投融资风险管控中有着重要价值。公司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特别是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流程的设计中,要做好细化工作,有力推动核算型财务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型,推动融资成本的降低。(四)开展投融资回顾分析。投融资是企业发展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企业需要以发展规划以及战略目标为依托,在可控的风险内,借助一定的融资方式以及渠道获得资金,不断提升资金筹集、投入以及流转机制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此,企业不仅需要做好投融资决策工作,更要借助管理会计做好投融资案例的回顾分析工作。公司在案例选择中要以企业自身的案例为主,同时参考同行业其他重点企业的经典投融资案例,从会计管理的角度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方面应用好会计管理中的有效工具,诸如贴现现金流法、情景分析法、项目管理法、约束资金优化法等,来了解案例的实施内容以及具体效果,另一方面借助投融资案例的分析与回顾,得出投融资的评估效果,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后续投融资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中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投融资管理是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领域,投融资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使得企业必须重视投融资管理,以管理会计为手段,不断提升投融资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彬彬.如何提高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水平法[J].会计审计,2015(14).

[2]张鑫.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资金管控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3]郭星.构建现代企业“八位一体”管理会计体系[J].财会学习,2018(11):108-109.

[4]李翼.管理会计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中的作用[J].国际商务财会,2016(12).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8

一、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不完善

目前我区不少集团公司一般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和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制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年度计划如何规划企业中长期及长远发展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考虑甚少。有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仅流于形式无财务管理科学数据作为依托。因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不明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市场面狭窄,产品单一且档次低,长时期无新产品研发成果,缺乏新经济增长点,企业生存仅靠固有单一的产品、原有的投资收益和固定资产租金收入来存续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管理状态

二、企业投融资决策不规范

企业投融资决策,涉及到经营和战略投资决策,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途径,但目前存在以下两种不容忽视的倾向:一是部分企业缺乏投融资风险意识,不善于运用财务杠杆、资本结构、成本利润预测等方法,过于夸大经营、财务风险企业放弃以投融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多渠道获得利益的机会,从而使企业只能在现有水平下生存更广阔的市场和战略转型与之无缘。二是虽然我区已颁发“三重大、一公开”制度,但部分企业投融资决策机制仍不健全,决策程序不规范,造成投融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资金链困境。

三、企业全面财务预算分析控制体系未建立

当前我区部分生产型企业,重企业利润成果,轻成本费用控制,生产经营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企业为实现利润目标在销售方面未对购货方的信誉度和经营状况作深入了解就给予赊销,送样就难以避免发生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及资金正常运转。在威本费用控制方面物资采购数量往往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造成库存物资积压,挤压了企业流动资金。生产车间物资领用时因制度不严,存在多领、误领现象,车间又不及时退库,造成物资直接浪费。在生产环节特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计划部门为获得产品订单,被对方人为压低产品价格而产品成本无法再降低,企业甚至在亏损的情况下仍生产销售。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因生产工艺技术不过关,材料实际单耗往往高于计划单耗,产品合格率低于标准合格率,存在的副次品只能积压仓库,然后再在本地区削价销售,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双重损失。

四、企业资产使用效益低下

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部分企业,特别是原有的国有企业,不能适应这~变化,产品和机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失去部分市场,使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房屋、机器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如某些纺织和零部件加工企业,因受市场变化、企业成本、价格因素冲击生产规模大为缩减逐步失去了大部分产品市场份额,但受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者理念制约,企业未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只是被动地将固定资产闲置,或将固定资产零星对外出租,但租金收入低下。还有部分企业受所处地理位置、经营租赁经验及对方经济状况信誉度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往往以低价出租,甚至还不能收回租金,这样既影响了企业资产使用效果,还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虚增了企业资产粉饰了财务指标。

五、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

财务分析指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目前不少企业建立了财务分析指标如资产负债率、资产利润率、投资回报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但还不完整更不擅实际运用。而企业社会责任财务指标体系则尚未建立,如法定工资支付率、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率、社会就业贡献率等指标。有些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虽然建立但在实际运用时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应付上级考核的摆设。企业在生产、销售、投融资决策管理上不按科学财务分析数据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运用仍凭经验判断,这样企业的管理水平就难以真正得到提高,并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社会责任指标不建立,会给企业带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满足企业领导层个人利益需求,从而损害职工利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使企业更好发展,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核心地位的作用。

1、转变观念,落实责任

在新形势下转变观念、落实责任是完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进一步确立财务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掌握企业财务总体状况,明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和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制度、规划更具科学性和适用性。最后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财务管理立足现状,为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发挥更有效作用。

2、运用财务管理谋划企业中长期规划

企业必须明确中长期规划的本质特征及其战略意义,即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企业在重点突破中科学可持继发展。企业制定中长期规划,应定位准确,以财务管理方法指标为经济引领,通过财务指标预测,为搞好规划提供经济依据。企业中长期规划按年限、按内容应做好以下规划:企业发展总体规模、主要经济指标、投融资计划、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提升能级、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产品单位能耗、产品市场占有率、机器设备更新率等。具体方法企业应通过产品合理定价、成本预算控制、投融资决策、量本利分析、产品单位能耗、财务经济指标分析等手段,提供预测参考数据。

3、运用财务管理搞好企业投融资决策

近年来企业的投融资决策管理存在不少弊端,也给企业带来了负面经济影响,更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其主要原因除企业管理决策层受个人利益和政绩考核驱动外还存在企业管理决策层不运用或不擅运用财务管理目标方法进行决策。因此企业管理层要提高企业投融资效益、效果,避免投融资损失,必须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在投融资决策前,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在项目资金规模、筹集方案、使用分配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评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得出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然后才可制订方案,提交初审、集体讨论、完善手续。对于未经财务预算或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行的项目,企业应不予项目实施。企业投融资决策成效应与企业法人薪酬挂钩,并落实责任人行政或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投融资决策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总之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必须落实区府”三重大、一公开”制度,使问题产生扼杀于萌芽状态。

4、完善财务生产经营预算目标责任体系

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完善全面预算分析控制体系,并落实责任制,实现提高效益、控制成本的主要目标。筹集资金是企业运行的第一要素,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运用财务杠杆原理筹集资金,并予以合理配置保障合理资金存量防止资金短缺或闲置,提高资金使用率,节约财务费用。市场营销、产品定价、降低成本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中心环节。上述三个方面企业计划、销售、财务、生产、技术等各部门应形成合力,作为一个团队协作与制约,促进企业财务目标实现。市场营销部门在市场调研分析基础上应积极拓展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了解市场销售量、价格行情,并获得产品销售订单,将所学握资料提交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根据综合资料会同财务、内审部门合理定价、预算成本、物资采购、下达生产任务。以上事项计划部门应公开透明,在产品定价上,应建立完整严格的产品销售合同制度,坚持成本一效益原则,改变个别企业存在的估算成本、简易定价的做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来吸引订单,确保销售的每批产品均有利润。在生产环节,首先要搞好原材料成本预算,关注物资供应、产品投产、完工情况、成本水平、产品库存、合格品比例等。具体操作应按生产情况,实施动态管理以月、季、年或产品批次为考核时段,在考核时查找问题,及时反馈,总结经验,奖罚到位,达到控制、降低成本的财务目标。

5、通过财务管理约束机制盘活存量固定资产

针对部分企业当前存在闲置房屋建筑物,在无新引进项目的情况下,应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优化,改变现有的生产布局以便报废、置换、改造、整体出租等。按房屋所处区域、使用功能,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定价,完善合同制度,改变以往闲置、零星、低价位出租的状况。对于闲置的部分机器设备,企业设备管理和技术部门,按设备新旧程度、技术水平、使用功能进行分类,分别处置对于设备已毁坏,丧失使用功能的,应予以报废出售,对于设备已陈旧、老化、使用效能低下的,可出售或租赁给某些生产初级产品的创业型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于因企业转产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仍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闲置的设备,企业应积极广泛寻找市场,出租或出售,增加企业现金流量。以上工作必须公开、透明建立信息平台,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社会中介所提供数据,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固定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资金管理;不足;优化措施

随着宏观经济从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稳定增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挑战也变得更加的巨大。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整体质量,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加平稳以及快速的发展。优化企业资金管理能保证企业对资金进行更加合理的应用,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资金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优势。现如今,企业在提升自身资金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仍存在资金管理意识薄弱、企业资金管理缺乏有效沟通与规划、资金使用风险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融资渠道单一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资金管理的缺失或者不到位会导致企业日常经营出现问题,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搁置,严重时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需要在提升自身资金管理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企业财务管理手段,财务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杜绝企业资金的不必要损失,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让企业资金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保驾护航,发挥更大的作用[1]。(二)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企业在提升自身资金管理质量的过程中,会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精确地分析,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根据企业各个部门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企业各个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而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所分析出的数据,合理的对企业资金进行分配。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能够更加流畅的周转,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加持续的发展,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是保证企业能够更加长久发展的必要手段。(三)优化企业资源分配,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企业自身资源能够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在较大程度上可以提升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保证企业资源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在改善自身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会更多地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用于企业决策中,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多、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数据支持。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参与企业决策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提升自身资源分配质量。第一,辅助企业管理层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并根据发展目标制定相应预算,利用预算结果科学引导企业资源分配;第二,根据数据所反映出的各个部门的实际经营情况,合理利用资源的分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保证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和投资项目可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二、新常态下资金管理的难点分析

(一)新常态下企业融资成本可能持续上升。新常态下,随着宏观经济从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稳定增长,国家整体货币的投放增速也逐年降低并趋稳。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的融资成本也会有所上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管理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收入波动较大等多方面的不足,会造成资金提供方对企业信心度不足,同时企业方也缺乏足够的资产等证明其财务稳定的材料,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企业需要付出较多的代价,较高的成本才能换取到资金的投入。因此,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各行各业的企业所面临的发展难度都将更大,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才能换取资金的投入[2]。(二)新常态下企业融资难度升高,影响企业生存发展。新常态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趋近于稳定状态,增量发展和创新发展都更加困难,并且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变得更加的困难,而银行等方面的融资对于企业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要想在新常态下继续稳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更加稳定,企业项目更加顺畅。(三)新常态下“现金为王”将成为攸。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速的降速换挡,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很难再有像过去三十多年时期那样的黄金投资机会和机遇。因此,修炼企业内功,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准确发力,寻找新的创新发展机会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于资金的依赖性变得更强,资金也成为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时刻牢记“现金为王”,以保证企业资金管理能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资金管理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质量。并且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出自身资金管理上的不足,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保证企业资金管理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企业资金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多数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资金管理意识滞后,没有意识到新常态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依赖性变得更强,但企业资金管理意识薄弱,造成企业资金管理难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及在多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员工认为企业资金管理只是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任务,对于企业资金管理重视程度并不高,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实施配合程度也偏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自身资金管理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提升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员工对于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3]。(二)企业资金管理缺乏有效沟通和规划。多数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都是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部门遵循制度。企业管理层、财务部门、资金使用部门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交流。造成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与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不符合,企业资金管理制度难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我国多数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实践过程中偏向于资金管理的事后管理,而资金的事后管理很难适应现如今的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难以发挥资金管理对于企业资源分配的真正作用。所以,企业需要更加全面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资金使用做到事前规划、事中监督、事后考核三方面的管理。(三)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不到位。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辅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决策。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不到位会造成企业管理层决策质量降低,从而可能产生非常大量的资金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风险管理的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对于宏观经济、货币市场、行业市场分析不完善,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于资金市场的正确判断;第二,企业对于自身风险分析不到位,从而造成企业管理层对于自身资金储存,资金使用效率,贷款偿还能力等方面认识不清;第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估计不足,资金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死板,难以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资金管理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4]。(四)企业资金管理信息化仍待完善。提高企业提升自身资金信息化管理质量是满足时代要求以及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必要措施,但我国企业实行资金信息化管理的时间不长,在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难以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阶段,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资金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够完善,难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利用信息化平台处理更多的资金管理工作;第二,企业专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缺失,导致企业多数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简单的人工会计工作,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企业资金使用数据共享程度较低,难以保证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情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不利于监督企业员工可能出现贪污腐败行为。(五)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较大。我国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会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而随着新常态的到来,银行对于企业贷款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难以保证企业在遭遇资金周转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利用融资补充企业资金上的不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途径的单一以及银行融资要求的不断加大是提升现阶段部分企业融资难度的主要问题。

四、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措施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管理质量在较大程度影响企业发展质量。根据企业资金管理上现存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制定出符合企业提升自身资金管理质量的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5],是企业在新常态下做强做大的基本要求。(一)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制定详细的资金管理目标。资金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企业需要提升自身对于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企业资金管理能在企业的不断重视下进行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在提升自身对于资金管理意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建立分层式资金管理目标,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层级的员工都能根据自身层级的要求进行资金的管理,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员工对于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二,提升企业员工资金管理意识的过程中需要以资金作为企业员工发展的导向,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二)提高企业业财沟通效率,制定详细的资金计划。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是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手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资金使用计划离不开企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企业在利用企业业财之间的沟通制定适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资金使用计划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事前计划工作,企业管理层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目标后,企业财务部门应该与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部门发展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对资金进行预算。其次,财务人员在将计划制定完成后需要与业务部门对企业资金使用计划的实用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完善改进企业资金计划。第三,在日常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融入到企业业务中,并对企业业务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记录信息进行分析,找出企业资金计划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第四,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将企业实际资金使用情况与资金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资金计划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或者下一年度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资金计划。(三)完善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应对风险能力。建立和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能辅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决策,减少企业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资金损失,保护企业资金安全。企业在完善自身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企业风险跟踪体系,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记录详细的数据辅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二,完善企业自身反馈体系,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得到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符的反馈信息。反馈体系有利于管理层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金使用现状,从而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的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三,多数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是将同一个体系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很少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内外部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保证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也更加的具有灵活性。完善企业资金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提升企业规避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企业能够更加平稳持续的发展[6]。(四)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质量,实现资金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实行资金信息化管理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的必然手段。企业在提升自身资金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平台。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尽可能多的完成企业资金信息的处理工作,保证尽可能完善的信息记录。同时完善信息公布于反馈体系,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数据失误能及时地进行数据的反馈,提升数据质量。第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质量,企业需要邀请财务管理专业人士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教学,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吸收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技术;第三,建立分层数据共享平台,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级与分类,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五)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利用好自有的资金资源以外,还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风险,不断降低企业融资难度。首先,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不限于资金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保证企业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内谨慎且有序的进行发展,从而提升银行等外部机构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信心,降低企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的难度;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也要不断的通过自身努力开拓各种新的融资渠道,形成多种互补的资金来源,保证企业在出现资金短缺时也能够冷静的应对;企业也要做好内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通过对于上下游收付款、存货周转、回款考核等多种方式不断改进和提升企业经营现金流管理水平,从而通过内生增长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五、结束语

在新常态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外界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综合质量以保证企业能够更加平稳、快速的发展。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是提升企业综合质量的有效手段,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管理上仍有较多的不足,需要对其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艳红.新常态下优化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路[J].商场现代化,2017(10):223-224.

[2]欧阳玉丽.经济新常态下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及优化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9,186(01):112-113.

[3]韩静.经济新常态下优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8(15):42-43.

[4]韩志斌.新形势下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5):162.

[5]沈静川.外贸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常见问题与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3):168+171.

融资企业管理范文篇10

一、应收商业汇票的列报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之前,应收商业汇票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项目为“应收票据”,而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之后,应收商业汇票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项目可能是“应收票据”,也可能是“应收款项融资”。根据《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规定,“应收票据”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应收款项融资”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因此,应收商业汇票列报于“应收票据”还是“应收款项融资”,取决于其作为金融资产被分类到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规定,一项金融资产被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取决于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如果企业管理应收商业汇票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即,票据到期托收票据取得现金)为目标,则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列报“应收票据”;如果企业管理应收商业汇票的业务模式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票据(例如,在票据未到期之前予以背书或者贴现)为目标,则应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报“应收款项融资”。在企业管理商业汇票业务模式的判断上,实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票据在背书或贴现时不能终止确认的情况下能否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实务中,部分企业在票据背书或贴现时不能终止确认票据的情况下,仍将此类背书或贴现行为认定为“出售”该类票据以获取现金流,从而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笔者认为,要满足“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这个业务模式,此处“出售”必须满足会计上终止确认的条件。如果背书或贴现不满足终止确认,实质是以票据为质押获取相应的借款或者延伸了供应商的信用期,并不能将其认定为“出售”。这种情况下,将业务模式认定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是不合适的。因此,若票据在背书或贴现时不能终止确认,则不能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在确定业务模式是否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时如何考虑背书和贴现(假设背书或贴现时票据可以终止确认,下同)的比例。在确定业务模式时,实务中还有一个困惑是如何考虑背书和贴现的比例。如果企业持有的票据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企业是否完全不能或者只能在很小的比例范围内进行背书或贴现,否则不得认为管理票据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对于该问题,财政部会计司已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2021年第2期)的方式予以了回复。根据回复内容,如果企业能够解释出售的原因并且证明出售并不反映业务模式的改变,出售频率或者出售价值在特定时间内增加不一定与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相矛盾。即使企业在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增加时为减少信用损失而将其出售,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如果企业在金融资产到期日前出售金融资产,即使与信用风险管理活动无关,在出售只是偶然发生(即使价值重大),或者单独及汇总而言出售的价值非常小(即使频繁发生)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因此,不能因为企业持有的票据存在背书或贴现行为就认为其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如果企业持有的票据以托收为主,同时也存在背书贴现等情形,但背书贴现只是偶发性行为,或者不是偶发性行为但背书贴现汇总起来金额非常小,或者在对手方信用状况恶化时才进行票据背书贴现,这种情况下,其业务模式仍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3.确定业务模式的单元。在确定企业管理应收商业票据的业务模式时,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应该在什么层面来确定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即企业应当从集团层面还是子公司层面甚至是将子公司的应收商业汇票分拆成多个组合,在组合层面来确定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从不同层面来看,对业务模式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例如,假设某集团公司有两家子公司,两家公司用票据结算的货款金额相当,其中一家子公司A公司票据均通过托收来收回现金,另一家子公司B公司则是大部分票据用于背书支付货款,少部分则通过托收来收回现金。这种情况下,如果从集团层面来判断业务模式,得出的结论是业务模式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而从子公司层面来判断,子公司A公司的业务模式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根据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第十六条及相关应用指南规定,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企业应当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决定的对金融资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在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同一企业可能会采用多个业务模式管理其金融资产。因此,企业应在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就应收商业票据管理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情形一:关键管理人员对集团内不同子公司的票据采取不同的管理目标,对同一子公司的所有票据采取一致的管理目标。这种情形下,应在子公司层面来确定业务模式,此时一个子公司的应收商业汇票被视作为一个组合。情形二:关键管理人员从集团层面统一管理各子公司的票据,并对所有票据采取一致的管理目标。这种情形下,应在合并层面来确定业务模式,此时,集团内所有的应收商业汇票被视作为一个组合。情形三:关键管理人员对集团内不同子公司的票据采取不同的管理目标,并在子公司内部进一步区分票据组合,对于不同的组合采取不同的管理目标。例如对于某个子公司的某一组合票据仅用于托收而不会将该类票据用于背书或者贴现,而对另一组合票据则既用于托收也用于背书或者贴现,这种情形下,应在票据组合层面来确定业务模式。情形四:关键管理人员从集团层面统一管理各子公司的票据,并进一步区分票据组合,对于不同的组合采取不同的管理目标。这种情形下,也应在票据组合层面来确定业务模式。上述四种情形中,情形二、情形三和情形四对企业管理票据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情形三和四。实务中较为常见的是情形一,即各个子公司各自对票据进行管理,因此一般在子公司层面来确定票据的管理模式。结合上述对业务模式的判断分析,笔者整理了实务中常见的管理票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金融资产分类和报表列报项目,详见表1。

二、应收商业汇票减值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