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7 17:19:27

融资担保模式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1

在发改委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牵头主管十多年后,于2010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决定成立由银监会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部门参加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管理部及联席会议。至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低门槛、监管乏力、运营不规范等原因形成的混乱的融资担保业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整顿、规范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31日,全国纳入规范整顿范围的机构数量为9192家,已完成规范整顿的为8732家,规范整顿合格的为6473家,全国共发放经营许可证5888张。但实际上,目前全国在工商局系统以担保字样注册的企业数量仍然高达1.9万多家。显然,规范、整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特别是,未来这些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前景何在?到底采取哪种经营运作模式,才能既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监管的需要,又适应市场需求,从而保持持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1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将逐步演化为包含政策性担保功能的商业性担保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运作比较成功的担保模式大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纯商业性的担保模式成功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像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这些建立在纯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融资担保机制,本质上是政府以担保方式通过动用公共资源干预、弥补市场化融资体系的失灵或不足。但我国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私营企业以及混合经济虽然为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税收,但从经济总量来看,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关键性行业中,仍然不是主导。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事业的扶持和资助,其目标主要是获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溢出效应,而非获取资本收益,也不是为了解决提供某种特定社会功能的需要。这些溢出效应包括因中小企业发展而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缴纳税收增加、经济总量增加等等。融资增加对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有较大的乘数效应。一定额度的融资将匹配相关比例的投资,最终增加若干倍数的产出规模。这些新增经济总量,既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贡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做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面对制约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核心构成和主要代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相对不完善的条件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组建担保公司的做法,来弥补这种担保服务的市场缺位问题。这就是本世纪前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政策性担保机构快速兴起的根本原因。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不但在经济总量上迅速增长,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与制度方面,也快速成熟。体现在融资担保领域,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出现了难以持续的问题。一是政府受财力支出限制,无法持续投入融资担保事业;二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属于市场化行为,一旦失败需要按市场原则承担损失,这对于政府而言是超出其社会管理职能的额外负担,难以承担;三是融资担保产生的溢出效应,相对政府直接投资资助而言,是一种潜在难以度量的、非排他性独享的间接效益,不可能吸引政府的更多积极性。面对这些根本性问题,2005年以后,政府由直接组建投资担保机构,转变为采取“政府引导、民企控股、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给予优惠政策来间接支持担保发展,包括营业税的减免、担保余额的奖励、代偿损失的补偿,以及再担保的风险分担等等。实际上,随着大量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增资扩股,以及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重组整合,许多政府性资金开始相对收缩,大多已经倾向于退居非控股地位。

目前,我国融资担保业仍然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不断发展,但是,在这种新的发展思路下,政府逐渐转变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支持方式和手段,由直接投资转向政策引导。这些在政策引导下成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通过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事实上履行了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过去独立运作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功能,已经能够由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下的市场化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履行并替代。

2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将在双层监管体制下重组整合成为区域寡头性的类金融机构

在我国,民营资本大量投资于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在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其他要素始终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弱小、经营风险高以及信用信息缺乏而导致的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以提供信用增级有针对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担保机构自然受到亲睐。在其他中小企业广泛生存的县域经济范围,由于国有银行在改制上市过程中,按照投入产出原则大量调整压缩了县域经济以下地区的金融服务分支机构,造成对县域以下经济实体金融服务的绝对短缺,同样促使融资担保机构快速发展。在政府创新支持担保业的思路后,大量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河北融资担保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担保机构资质较弱

河北省现有的282家担保机构中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以上的仅有20家,截至2008年3月末,累计担保总额仅占小企业贷款余额的13.3%,远不能满足企业信贷需求。除省级担保机构外,市、县级担保机构担保资金平均不到1000万元,最少的只有区区200万元,即便足额放大5倍,担保总额度仍在千万以内。如此的资金实力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担保业务,同时,也无法与银行建立其认同的信用关系。所以,只有153家企业开展了担保业务,近一半机构未真正开展业务,闲置资金高达10亿元。此外,担保资金放大比例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全省79.4亿元的担保资金总额累计担保总额190亿元,放大比例只有1∶2.4。只有放大3倍才能盈亏平衡,小于3倍就要赔钱。目前两倍的放大率几乎让许多担保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大部分担保机构宁可资本闲置也不愿介入担保。

(二)担保机构担保条件苛刻

担保机构都以公司形式存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根本目的不是盈利,而是帮扶其融资,但担保公司毕竟是一个经济实体,尤其是民营担保公司必须保证自己能够获取一定的利润才有从事担保业务的动力。担保机构利润主要来自于企业交付的费用,一般企业要交纳贷款金额3%的担保手续费,还要扣除贷款金额10%作为保证金。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同时承受银行贷款利息和担保公司费用的双重高昂融资成本,只有望资兴叹。担保公司作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一般保证人或连带保证人,为了避免自己代替中小企业陷入债务泥潭,要求担保融资的企业或者有可靠的资产作保障(有些比向银行贷款的条件还要高),或者企业本身资信良好。那些资信无法得到准确评估、缺乏担保资产的企业往往被拒担保门外。然而,恰恰是这些企业无法在银行获得融资,才需要担保。担保公司的门槛如此之高,将彻底破灭中小企业融资的希望。

(三)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运作不畅

评价机构与企业脱节。据石家庄市中小企业局发展改革处反馈的信息,石家庄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自2004年成立至今,只在全市组织过两次企业评选。定期评价机制尚未形成。委员会并不是一个常设机构,是否进行评审何时进行评审,取决于召集人的意愿和是否能够将十几个组成部门召集齐全。信息库建制粗陋。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中小企业局以及各地市等应该公布企业信用的官方网站没有公布获得优良信用的企业名单;或者即便公布了部分企业名单,但仅有企业名称、法定代表和信用代码的寥寥数字信息,评定信用优良的年份、企业资产、经营范围等基本信息一概全无。

河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自身缺陷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中小企业先天营养不良,致其难逃自生自灭的命运。首先,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少且流动性较差,一般来说负债能力有限。调查显示,70%的小企业因为缺乏可以抵押或质押的资产而成为其获得银行贷款最大的障碍。其次,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不佳,大部分中小企业未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家族化粗放式经营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半以上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六成以上的企业信用等级都是3B或3B以下,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信息透明度极低,使得金融机构与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再次,大部分中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激烈,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频率较高,经营稳定性差。

(二)银行重利避险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较大的融资风险使银行高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为了防范信贷资金风险,银行基本上对中小企业不发放信用贷款,仅发放抵押担保贷款。企业要想取得贷款必须承担资产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公证费、担保手续费以及合同认定费、质保金等相关费用。各银行以综合考虑、覆盖风险、差别定价、适时调整为基本原则,对小企业贷款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的政策,上浮幅度不等。调查显示,近五成的小企业认为贷款利率偏高。

关于构建河北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担保模式的思考

(一)构建“一体两翼多元”的信用担保体系

河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一体两翼多元”,即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互助式会员制担保为两翼,逐步实现覆盖全省的省、市、县担保与再担保、经济性质多元化构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全资担保机构、政府参股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组成。政府全资和参股的担保机构属政策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由会员企业出资组成,是只对会员提供封闭式担保贷款服务的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是民间投资组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通过与担保机构开展授信再担保、增信再担保、联保再担保和异地互保再担保等再担保业务,增强各类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分散和控制信用担保系统风险。

(二)推行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和联保贷款模式

1.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模式。第一步,由政府财政拨款建立会员制担保机构启动资金。该笔资金在有条件的地市创建会员制担保机构,一旦会员制担保机构成长壮大后,启动资金退出,流转投入到其他地市会员制担保机构的创建工作。第二步,在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中选择10—20家优质中小企业组建成立河北首家会员制担保公司,作为试点。第三步,在实践基础上,在全省推广会员制担保。由省中小企业局或省担保协会牵头,对工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示园范区,发起设立会员制担保机构。地市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条件的县(区)试点。产业比较集中的可以组织龙头、重点企业发起设立以行业为主的担保机构。

2.联保贷款模式。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是一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的贷款产品,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授信额度,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当联合体中有任意一家企业无法归还贷款,联合体其他企业需要共同替他偿还所有贷款本息。这种联合体由3至10个企业组成,每个企业的贷款额度从2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由于申请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和质押,不需要担保企业进行信用担保,定会受到众多中小企业的青睐。河北银行业可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的联保贷款模式。在大的地市,银行可以开展网络联保贷款。借助网络,中小企业通过四种方式形成联合体,包括网上自动匹配、有人带头发起、银行进行撮合、线下互相交流等。在一些县乡,农村合作银行开展无须借助网络的小企业联保贷款,联保人数一般为3~5人,多个借款人最高贷款额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1年。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第一,开展中小企业定期资信评估。通过各级中小企业局将参评条件按照行政区划,由各级地方政府对口部门责令中小企业积极申报需求信息,将征集的信息统一提交各级信用评估委员会,定期评审。第二,建立中小企业动态信用信息数据库。对所有评定等级的中小企业建立信用信息库,包含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法定代表人、注册资产、经营范围、纳税额度等信息,在河北省商务厅网站和中小企业局网站公布,提供可供查询的开放式渠道。第三,完善企业的守信褒扬与失信惩戒机制。企业的信用与担保机构和银行的业务相衔接,对资信等级高的中小企业,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手续,逐步实行备案制;担保机构和银行可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范围内简化担保、贷款手续。对于失信企业,将其打入各种融资方式的黑名单,使其被市场自动淘汰,或者促其强化信用观念、履约守信。

参考文献:

1.刘志红.关于对河北省小企业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金融界网,2008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3

一、*市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和占比下降。

从目前*市的信贷融资形势看,资本市场资金资源配置向大型和超大型企业严重倾斜,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紧张,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截止20*年6月末,*市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7%,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呈较快下降趋势,贷款占比不断下降。

(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规模偏小。

截止到20*年底,*市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达62家,注册资金共计88.35亿元,累计已为8814户中小企业提供11829笔贷款担保,在保余额181.85亿元,全部担保资金仅放大2.06倍。相对于*市近30万户的中小企业,已获得担保贷款的企业数量所占比例仍旧很小。*市担保机构整体担保规模与放大倍数偏小,受到较大限制,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相称。

二、融资服务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

发挥政府协调、引导和服务的作用,依托*中小企业网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协调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配合,搭建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构建起政府协调引导、银行合作支持、担保积极配合、企业主动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

*市发改委通过观念创新、职能转变和服务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搭建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并借助融资服务平台实施一系列“快速、便捷、绿色”的融资服务,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的对接,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协同效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由以下四个紧密联系的系统构成,四个系统的具体作用如下:

1、融资项目申报系统。依托*市中小企业网的信息技术支持,搭建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对接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同时,发挥市和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建立健全公开的网上、网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申报通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无门的问题。

2、融资服务监管系统。初期由*市发改委组织银行、担保机构、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办公室,负责融资项目申报、筛选、推荐工作,逐步建立起高效融资的“绿色审批通道”。在条件成熟时,协调组建*市中小企业协会,搭建起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提供融资咨询、项目推荐的服务平台;并通过整合政府部门、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等单位有关中小企业的信用资源,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政府专项资金监管的服务系统,创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服务模式,促进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建设。

3、信用担保服务系统。协调组织多家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配套的信用担保服务,以适应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对信用担保规模的需求;同时,积极研究建立再担保机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信用互保、联保业务,分层次多渠道解决信用担保规模与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匹配的问题,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4、信贷资金支持系统。协调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解决贷款资金增量不足问题;开发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要;积极探索和开展动产质押、专利质押、账户托管、应收款质押等“无保信贷”新业务;全面提升金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贡献率。

三、融资服务平台的启动与进展情况

(一)政银合作,启动融资服务。

20*年12月28日*市发改委与*银行正式签署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书》,双方共同宣布,在未来三年内,*银行新增300亿中小企业信贷规模,主要用于一年期短期资金贷款。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政府、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并把工作落到了实处。

1、落实融资服务机构。*市发改委组织*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和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组成了联合办公室,履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职能,对融资项目进行筛选后推荐给*银行和担保机构。*银行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公开征集的融资项目进行分析和审核,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开拓出一套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的特色金融服务模式,扩大银行放贷规模。*首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中科智担保有限公司等五家合作担保机构也协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征集、审核等工作。

2、启动融资服务工作。*市发改委以签署政银合作协议为契机,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开展融资项目公开征集工作。了征集中小企业融资项目的通知,凡在本市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经营一年以上且有融资需求的,不分所有制,均可通过*中小企业网的“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征集系统”,在线填写“*市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项目网上征集申报表”,申报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知道政府对他们提供的融资服务。

二是进行项目审核和推荐。通过搭建的融资服务平台,组织*银行和合作担保机构对上述项目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纳入“贷款绿色通道”,提供信贷和担保支持,提高放贷效率。

三是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对于难以达到银行放贷要求的企业贷款项目,将组织*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对企业提供融资咨询、辅导和培训等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申贷水平和申贷项目审核通过率,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整合各方信用信息资源,搭建企业信用信息跟踪数据库,逐步建立起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为推进信用贷款奠定基础,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

(二)开展融资培训,深入实施融资配套服务。

配合*市发改委2006年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管理、融资”系列培训工程,与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的服务工作相结合,*市发改委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为主要培训对象,举办了八期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培训班,组织金融和担保专家为1300多家中小企业介绍了中小企业上网申请贷款的流程、银行审贷、担保机构审担程序及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优惠政策。企业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对提高申贷水平有很大帮助。“以融资培训为手段,深入开展融资服务”将持久地坚持下去。

(三)融资平台运作情况。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于20*年12月28日启动以来,效果显著。截至目前,企业融资项目申报踊跃,已有593家中小企业上网注册,241家企业提供了完整的申报材料,其中18家企业已获得银行贷款5280万元,最短申贷周期为16天,初步实现了“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审批。随着融资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通过平台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四、融资服务平台的作用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4

关键词:新常态;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给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且其生存难题也基于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加严峻。就实践表明,担保行业如果想要使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改变以往完全依赖市场的情况,并充分借助政府的作用来实现。以国际经验为借鉴和参考可以看出,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主要是依靠政府支持背景下的担保机构来获得的,政府、联合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等都是出资方,仅仅依靠民间资本来进行融资担保的模式并不具有可行性。

1担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以南部某省Q市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底,通过年审的融资担保机构逐渐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将其与高峰时期相比,其中主动退出或被淘汰的担保机构约占67%。同时,全市在此年的新增融资担保业务12.08亿元,持续下降趋势明显;以行业代偿情况为立足点来讲,2017年全市担保行业新增代偿已超过1亿元,担保代偿率高达9.24%以上,是历年代偿率最高的。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担保行业总形势不容乐观。想要使担保机构获得可持续发展带动担保行业的稳定发展,加大对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劲的探索尤为重要。

2新常态下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

2.1对担保模式进行创新,提升担保品种的丰富性。以业务模式为立足点来讲,需要以由传统银行、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构成的担保架构为基础,加大对第四方或更多方的引入力度,例如地方政府或核心企业等,从而使基于担保业务中的合作方和业务品种都能得到有效的拓宽,进而实现分散业务风险的目的。从业务品种角度来讲,资金池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处于担保业务中几方为出资主体以此建构的资金池担保模式,并向其他多类型担保业务提供保证;其次,融资性担保公司还要对以往依赖于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转变,使存在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金融产品类担保如集合债、中期票据等向优质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品种所转换。同时,还要以传统不动产抵押作担保为基础,对股权、应收账款的质押以及反担保措施予以合理化拓展。2.2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力度。对我国政策性文件要予以深入研究可以得知,政策性融资已成为现阶段融资担保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强化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首先,积极落实部级融资担保基金的运行,从而为各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设立提供重要辅助与支持;其次,省级要对专项资金的安排给予重视,并以新设、参股以及控股等手段为载体,实现对良好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有效扶持,使融资担保机构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对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兼并与重构等行为要给予鼓励,这样既可以使其具有的风险管理等多方面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对行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3对以往银担合作模式进行改革,推动风险共担机制的建立。目前,由于受到融资担保机构弱势和实际担保任务实施情况等多方面影响,所以应以国家层面为载体完成相关文件的出台工作,并对各自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要改变以往以融资担保机构为转移风险的载体与工具,而是要加快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力度。银行初期可以与各级再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予以合作,推动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从而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对国外成熟担保模式和我国银担合作试点予以审视可以发现,以银担保二八比例为依据实现对风险的有效分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以担保业务品种、担保保证金等多方面切入实现对合作模式的有效创新。此外,还要注重省级担保优势的充分发挥,这也是为省级再担保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深入沟通与合作提供重要助力的关键因素。2.4提升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性。经济新常态下,许多企业日常经营出现了恶化、债务违约事件增多等情况,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这也是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担保机构代偿率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实现融资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目的,就要立足于风险补偿机制,提升其完善性。同时,政府也应遵循自上而下的规律,建立起针对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以代偿率的差异性为依据,确定政府具体的补偿资金。此外,对于融资担保机构保费收入免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也应及时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使融资担保公司税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降低,这样既可以使担保公司税收压力得到缓解,又实现了为企业减负等目的。2.5加大对风险的管控力度,推动其风险处置能力的提升。融资担保机构要立足于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现阶段被担保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并对业务审核予以快速提升,从而使其具有的风险处置能力能够得到快速且有效的提升,并加快风险处置预案的制定。同时,在担保业务的保后检查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内容,要以被担保企业情况为依据和参考提升追保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或者向被担保企业提出提前归还贷款的要求,从而使风险得到合理控制。此外,再担保机构的运用也是分散其担保业务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还要着重关注与省级担保机构的对接和深入合作。

3结束语

总之,融资担保机构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加大对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从而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余菲.新常态下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18-19.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5

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银行,但由于中小企业市场竞争风险大,又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因此,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应大胆借鉴国外经验,在部分地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组织成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统一承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

二、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和出台《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实施细则,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在有关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完善,充分发挥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

(一)该项基金应具备以下特点:(1)它是一笔政府主导性的基金。(2)只能作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担保之用。(3)它是一笔公平性的基金。打破企业身份、行业局限,加入基金的各利益主体享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加入基金,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申请基金担保。(4)它是一笔独立性的基金。企业是否向基金出资,出资多少,基金是否决定为企业提供借款担保,银行是否同意发放贷款,都由各自决定,不受外界影响。(5)它是一笔非赢利性的资金,但可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以及不超出规定的担保费收入。

(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的运作模式。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两种运作模式:逐一模式。单个中小企业向担保基金提出贷款担保申请,由担保基金对该企业进行评估。只有通过担保基金评估的中小企业才可获得担保贷款,而且贷款机构提供的每一笔担保贷款都需要经过担保基金的同意,其自身没有权力单方面扩展中小企业的担保贷款额。

组合模式。担保基金先向贷款机构提出一定的关于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担保贷款的条款,贷款机构可以向满足这些条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基金对该笔贷款的担保自动生效,但担保机构要求贷款机构定期向其报告这些企业的情况(一般为月报)。

建议我国目前主要考虑采用逐一模式,因为其符合我国现在企业和银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待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尤其是诚信建立起来以后,再采用组合模式。不过,可以考虑先在个别发达城市搞组合模式试点,为以后的更好运作积累经验。

(三)运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应注意的问题。该项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应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要求,择优用好这笔政策性强而又来之不易的资金。首先,要做到四个约束。一是对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的约束。应制定申请担保的基本条件,如产品市场潜力大;经营管理富有效率;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借款投向符合国家政策;技术更新具有行业先进性等。二是对担保程序的约束。首先由企业向银行申请借款并经银行初审认可;再由企业向“基金”申请担保,“基金”投资的企业可获优先担保。三是对担保限额的约束。“基金”存入银行后,按银行学原理虽有一定比例的放大,但其毕竟是有限的。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承担企业不按借款合同还款的风险。千万不能存有“基金万能”的幻想。四是对“基金”本身的约束。该项基金的扶持对象应是那些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资金回笼快的知识型、科技型、特色型、创造型的具有成长性、盈利性的中小企业,不得挪作他用。“基金”应严格按章程规范操作,接受政府委托和政策性银行监管,同时接受出资银行、企业和社会的监督。其次,要保证担保基金有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扶持中小企业是各级政府的长期任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应该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一项长期政策。各级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不能只是一次性的,应该有一个长期的计划,通过长期的担保计划扶持一批又一批中小企业发展,并实现制度化和法律化。

四、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时应注意的问题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6

在发改委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牵头主管十多年后,于2010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决定成立由银监会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部门参加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管理部及联席会议。至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低门槛、监管乏力、运营不规范等原因形成的混乱的融资担保业市场,开始进入了一个整顿、规范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31日,全国纳入规范整顿范围的机构数量为9192家,已完成规范整顿的为8732家,规范整顿合格的为6473家,全国共发放经营许可证5888张。但实际上,目前全国在工商局系统以担保字样注册的企业数量仍然高达1.9万多家。显然,规范、整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特别是,未来这些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前景何在?到底采取哪种经营运作模式,才能既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监管的需要,又适应市场需求,从而保持持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1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将逐步演化为包含政策性担保功能的商业性担保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运作比较成功的担保模式大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纯商业性的担保模式成功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像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这些建立在纯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融资担保机制,本质上是政府以担保方式通过动用公共资源干预、弥补市场化融资体系的失灵或不足。但我国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私营企业以及混合经济虽然为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税收,但从经济总量来看,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关键性行业中,仍然不是主导。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事业的扶持和资助,其目标主要是获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溢出效应,而非获取资本收益,也不是为了解决提供某种特定社会功能的需要。这些溢出效应包括因中小企业发展而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缴纳税收增加、经济总量增加等等。融资增加对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有较大的乘数效应。一定额度的融资将匹配相关比例的投资,最终增加若干倍数的产出规模。这些新增经济总量,既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贡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做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面对制约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核心构成和主要代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相对不完善的条件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组建担保公司的做法,来弥补这种担保服务的市场缺位问题。这就是本世纪前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政策性担保机构快速兴起的根本原因。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不但在经济总量上迅速增长,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与制度方面,也快速成熟。体现在融资担保领域,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出现了难以持续的问题。一是政府受财力支出限制,无法持续投入融资担保事业;二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属于市场化行为,一旦失败需要按市场原则承担损失,这对于政府而言是超出其社会管理职能的额外负担,难以承担;三是融资担保产生的溢出效应,相对政府直接投资资助而言,是一种潜在难以度量的、非排他性独享的间接效益,不可能吸引政府的更多积极性。面对这些根本性问题,2005年以后,政府由直接组建投资担保机构,转变为采取“政府引导、民企控股、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给予优惠政策来间接支持担保发展,包括营业税的减免、担保余额的奖励、代偿损失的补偿,以及再担保的风险分担等等。实际上,随着大量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增资扩股,以及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重组整合,许多政府性资金开始相对收缩,大多已经倾向于退居非控股地位。

目前,我国融资担保业仍然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不断发展,但是,在这种新的发展思路下,政府逐渐转变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支持方式和手段,由直接投资转向政策引导。这些在政策引导下成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通过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事实上履行了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过去独立运作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功能,已经能够由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下的市场化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履行并替代。

2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将在双层监管体制下重组整合成为区域寡头性的类金融机构

在我国,民营资本大量投资于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在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其他要素始终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弱小、经营风险高以及信用信息缺乏而导致的融资问题更为突出。以提供信用增级有针对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担保机构自然受到亲睐。在其他中小企业广泛生存的县域经济范围,由于国有银行在改制上市过程中,按照投入产出原则大量调整压缩了县域经济以下地区的金融服务分支机构,造成对县域以下经济实体金融服务的绝对短缺,同样促使融资担保机构快速发展。在政府创新支持担保业的思路后,大量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

近几年,中国银监会为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一方面鼓励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促进面向农村地区广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迅速发展。应该说,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激烈。2011年以来,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大型商业银行,都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确保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规模和比例不断提高。随着金融服务不断深化,服务层次日益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旦大量的银行业机构将服务重心下移,融资担保机构过去拥有的对微小经济实体的信息优势将不再明显,以台州商业银行、包头商业银行等一批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专业融资服务的银行为例,其快速发展对该地区的融资担保机构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市场挤出效应。

未来,面对由于金融服务深化带来的强大竞争压力,专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将走向两种分化。一是适应政策条件允许,通过适当方式转型改革发展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金融类机构,以富有竞争性的专业能力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服务。二是适应当前以中央层面的联席会议和地方层面的日常监管共同构成的双层监管体制的要求,在以核发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为核心的规范、整顿活动中,部分有实力、有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担保行业重组整合过程中不断强大,占据一定的区域市场,成为在双层监管体制下规范运行的类金融机构,以提供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效应的融资担保服务作为生存手段。

3互助担保机构更为规范与普及,但难以超越自组织的内在关联关系而扩大规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身实力弱小、抵押不足、经营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信用短缺。在这个意义上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问题是破解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研究表明,实行会员准入制度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问题。互助性担保正是基于这一制度优势产生的融资担保模式,它在获取会员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由于各成员企业具有地缘、业缘的人际关系网,促使企业间、企业与担保公司、企业与金融机构间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一集群内的会员企业主思维模式更易接近、有利于达成一致看法。而且,由于地域“根植性”大大降低了企业违约成本,能有效控制风险,形成群体信誉机制,有较强的能力为会员提供互助性担保以及反担保控制。

在意大利、孟加拉等国家,互助性担保已经比较发达,在解决微小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低收入人群创业发展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在我国,以由政府机构、银行、专业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以及浙江萧山“封闭式、会员制、非营利”封闭式担保公司等为代表互助性担保机构,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效,是许多具有地缘、人缘、业缘的微小经济体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机制。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探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已超过4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6%,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我国GDP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60%,上缴税收占总额的48.2%,担当了70%的进出口额,解决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中小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其中最突出的当数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1.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企业大都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披露可信度不高,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的贷款供给不一定是利率的单调增函数,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即中小企业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而被排斥在信贷市场之外,无论他们愿支付多高的贷款利息,而其他的大企业却相对容易得到贷款。

2.可提供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中小企业通常固定资产规模小,缺乏银行所乐意接受的不动产抵押物,同时又很难找到令银行满意的担保人。实际上这正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如果有充足的抵押物或可靠的担保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得到缓解,贷出的资金也因有足额的抵押物或可靠的担保人作保障而在企业的经营风险前设了一道防火墙。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问题。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另起炉灶,因此,抽逃资金、拖欠账款、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偷税欠税等现象较为常见,而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缺乏对这些企业主或者企业的实际掌控者有效的惩戒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助长了这种风气的盛行,从而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成为中小企业获取信用支持的重要障碍。

4.中小企业的自身经营风险问题。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水平通常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这种产业归属决定了中小企业多处在竞争性较强的领域,规模小、业绩差,再加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经营中的风险较大,生存能力不强,难以受到银行青睐。

二、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供应链融资,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供应链上的相关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从而解决供应链中资金流向、分配的不平衡问题。供应链融资的实质就是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能力,缓解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因此,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模式可以按照担保措施的不同,分为基于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基于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以及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

1.基于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就是中小企业利用其原材料或者产成品库存设置质押,获取银行信贷支持的一种融资形式。具体融资模式通常是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的分工协作,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货物运输、仓储、质物监管、评估以及处置等专业领域方面的服务,银行基于其控制货权、物流与资金流封闭运作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如图1所示:

基本业务流程:(1)银行、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2)中小企业将原材料、产成品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运输、监管等;(3)中小企业将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的存货质押给银行获得融资;(4)中小企业归还银行融资款项;(5)银行解除质押,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令。

2.基于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信用担保融资就是商业银行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而给予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一种融资模式。其基本原理: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以及信用程度等,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用配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根据与其长期合作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配置其信用配额,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受保企业委托其仓储监管的货物作为质押品或反担保品确保其信用担保的安全。该融资模式将供应链融资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挂钩,而与繁琐的存货质押手续脱钩,存货质押手续仅作为中小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反担保的措施,从而可以使质押手续和仓储手续整合操作,在融资期间企业的补库和出库也只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确认即可,中间省去了金融机构的确认、通知、协调和处理等许多环节,在保证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企业产销供应链运作效率。

3.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设置质押向银行申请办理融资的业务模式。基于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中小债权企业融资。中小企业(债权企业)、核心企业(债务企业)和银行都参与此融资过程,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反担保作用,其应付给中小企业的应付款项作为融资的还款来源;银行在同意向中小企业融资之前,仍然要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只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下游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不仅仅是对中小企业的本身资信进行评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使中小企业可以及时地获得银行提供的短期信贷资金,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健康高效发展。如图2所示:

基本业务流程:(1)中小企业(债权企业)与核心企业(债务企业)进行货物交易,从而产生债权债务关系;(2)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单据质押给银行;(3)核心企业向银行确认应收账款单据,并出具还款承诺书;(4)银行按应收账款金额一定的比例给予中小企业融资;(5)核心企业到期还款。

三、供应链融资服务的现实意义

在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下,银行基于其控制货权、物流与资金流封闭运作,或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供应链中资信良好的核心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形成互利互补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使中小企业、核心企业、银行以及物流企业四方在合作中“共赢”。

1.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信用支持,赢得更多商机。中小企业通常就是供应链中的弱势企业,其在采购过程中往往只能获得较短的账期,而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却往往又要承担着较长的账期,同时由于其抵押担保资源匮乏、资信水平低下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对其是“想贷不敢贷”,因此资金流转相当困难。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银行通过供应链中的物流和资金流封闭运作,从而降低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风险。因此,通过依赖供应链的整体实力、核心企业的资信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工协作,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获得提升,从银行获得宝贵的资金。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中小企业能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得以满足核心企业苛刻的贸易条件,并与其建立长期战略协作关系。

2.对于核心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服务帮助其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保证与其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稳定其供货来源和销货渠道,从而使整个供应链健康稳定地发展。供应链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所引起的问题会给核心企业造成供应或分销渠道上的不稳定,通过供应链融资服务,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地解决,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得以维持和巩固,从而有利于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3.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供应链融资服务是其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培育未来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现代商业银行间竞争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直接服务大的集团客户过程中话语权减弱。借助供应链融资,通过核心企业的资信,以及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监管人对库存商品信息充分的掌握和可靠的物资监管,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外部性风险,而且也提高了信贷资产收益率,并扩大和稳固了客户群体,培育银行未来优质客户,树立起银行自身的竞争优势。

4.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与银行合作深度参与供应链融资,在提供产品仓储、运输等基础性物流服务的同时,为银行和中小融资企业提供质物评估、监管、处置以及信用担保等附加服务,为其自身创造了巨大的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稳定和吸引了众多新老客户。

参考文献:

[1]袁普: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指数报告[EB/OL]./OfficeBack/NewsBack/uploadpic/20074815212.doc,2006~11~29

[2]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4):59~60

[3]宁洲唐江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2007,(6):102~103

[4]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8

[关键词]联合担保风险法制化

一、联合担保推出的背景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一个民族或地区要想获得实质性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动力源。据测算,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6%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源泉。此外,中小企业的长足有效发展对缓解地区就业压力,改变地方经济布局,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都有着显著作用。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以科技人员创业为主,以科研和成果转化为特征,总体上表现出有形资产比率低、规模小、经营不稳定,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周转缓慢、初期利润少等特点,因而容易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信用担保机制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一个有效措施。但事实上,担保行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正阻碍这些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有:

1.规模小

具体来说,包括担保企业资金规模小、担保机构可担保金与其注册资金的比例小,以及银行对担保机构可保金额比例苛刻等。这些都使得担保公司不能有效发挥杠杆作用,从而使有效规模变小。

2.风险大

在现实操作中,银行往往将贷款风险100%地转嫁给担保公司,使风险不能得到有效分散。这促使担保公司过多寻求反担保,偏离了担保的最初宗旨。

3.发展不成熟

由于担保行业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所以其内部治理结构仍然较为混乱,同时缺乏合适的监督规范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和部门开始寻求在担保形式上获得创新性突破。杭州市率先进行的联合担保有效突破了原有的担保缺陷并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成功。

二、联合担保的内容及实践结果

联合担保由杭州市科技局设计并推出,在国内尚属首次,其宗旨在于搭建新型担保业务平台以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体操作上,由市级高科技担保公司与各区担保公司或区科技孵化器两级联合提供担保,并由加入联合担保平台的银行提供贷款。为此,杭州市科技局出资2000万成立杭州市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作为市级担保机构,随后陆续由杭州高新担保有限公司、江干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十数家区级担保公司参与到联合担保平台上,合作的银行有杭州市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城西支行等。

目前,按杭州市规定,可进入联合担保平台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包括市级以上专利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重点培育企业;经国家授权或授权机构认定的软件企业,知识、人才“双密”企业等,年销售收入需在5000万元以下。同时,这些企业必须以杭州为注册地且成立期限在一年以上,经营发展状况良好,基本具有偿还借款的能力并可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通过联合担保获得的借贷资金应用于企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要,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左右。收取的联合担保费原则上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

在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上,由杭州市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加入联合担保业务平台的其他担保机构接受申请和受理,经初步审查同意受理后,由杭州市商业银行贷款主办行牵头对企业进行联合调查。最后,联合担保各方根据各自审批程序完成担保和贷款审批,审批通过后办理相关担保和放贷手续。

在此过程中,政府将给担保公司补贴担保手续费,并为贷款发生的实际损失再承担30%左右的风险。

联合担保业务的推出,有效帮助解决了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突破了传统担保机制的缺陷并较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事实上,从2006年8月开始启动联合担保业务至2007年,联合担保平台已经进行了总计21次联合担保业务,总担保额为2740万元。而实际结果也相当喜人。据统计,截止2006年12月,担保企业自提供联合担保后,共实现累计销售收入增长额4606万元,利税增长额1278万元,总利润增长额417万元,新增就业人数约100余个。

三、对联合担保模式的评价

1.可以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优势资源

联合担保往往由2个或2个以上的担保公司,为同一企业或项目进行担保。在联合担保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市区两级担保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等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整合功能、资源共享。各个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手上的信息资源以及不同职能来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功能的最大化。比如政府及高级别的担保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高信用及威望为各方带来很好的信任基础,便于与各方沟通。区级担保公司或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更了解具体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与公司基本面。银行的加入则能为贷款的成功带来看得见的好处。这样,各方将自己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就能获得比传统担保高得多的信息及功能。

2.能有效分散风险

传统担保模式下,一家担保公司利用实地及案头调查分析后,自主确立受担保企业。此后,该受担保企业的命运就与担保公司绑在一起。如果受担保企业运作良好,发展势头强劲,担保公司就不用承担损失。如果受担保企业经营失败,则该担保公司需要承担全部担保损失。因而,从总体上来看,担保公司承受着较大的风险。但是在联合担保模式下,由于有多家担保公司联合承担担保业务而且担保额度清晰,所以这种风险能在各家之间按责任实现分摊,从而有效降低各个担保公司独自承担的担保风险。

3.可以提升联合担保集体的可信任度

单家担保公司尤其是区级担保公司,往往资金实力不很雄厚,信用基础也有限。因而银行对之的信任度也有限。这样,在选择中小企业进行担保时往往有很多限制,包括额度、企业类型等。而联合担保的实行,等于将各家资金实力加总在一起,信用基础也开始变厚,总体上与银行的合作次数也开始变多,因而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支持和信赖。尤其是部分银行也加入到了联合担保平台中。这样,联合担保项目就有能力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4.通过增加反担保途径大大拓宽了贷款企业范围

在联合担保模式中,反担保措施仍以实物反担保为主,但不局限于实物反担保。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发展潜力的不同,各个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反担保措施。比如:

(1)被担保企业实物资产担保措施。包括企业房产、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抵押;机器设备;经联合担保方认可的股权;经联合担保方认可的知识产权;经联合担保方认可的销售合同应收款等。

(2)第三方提供的反担保措施。包括经联合担保方认可的第三方企业或个人提供的实物资产反担保及其信用反担保。

这样,通过增加反担保途径,可以使得更多企业提供反担保,也就意味着更多企业可以进入联合担保资格范围,使更多企业获利。

5.通过简化程序方便了企业贷款

在联合担保模式下,杭州市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加入联合担保业务平台的其他担保机构或高科技企业孵化器都可以接受企业的申请并受理。因而有意申请联合担保融资的企业可以向所在区的区级担保机构或孵化器就近递交申请。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有贷款意向的企业,联合担保平台还实行联合担保授信。即企业可预先提出联合担保申请,并在商业银行开立结算户。联合担保方进行调查后,可以提前确定融资联合担保授信额度。这些措施事实上都极大地方便了受贷企业,能大大缩减申请步骤和企业的申请时间,提高效率,从而间接支持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四、联合担保模式的改进建议

1.转变担保公司的经营模式

联合担保模式中,担保公司往往承担较高风险却收益甚微,其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因而归根结底,联合担保仍然是政府主导的政策型担保。过多的政策干预可能会影响联合担保的独立担保策略,这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个可以改进的策略是将联合担保平台置身于市场之中,允许担保公司从事担保之外的融资租赁、担保投资等业务,多元化发展以提高其盈利能力。另外利用政府给予联合担保平台的优惠措施吸引更多民营担保公司的进入,激活整个联合担保平台的市场活力。与此同时,为保证联合担保的初始宗旨即引导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在联合担保平台中设定一些政策性的担保公司,作为联合担保过程中的主导型公司,导向整个平台的担保。比如,杭州市的市级担保公司——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即勘当此任。这样,最终将联合担保转型为政策导向并服从市场机制的新型担保形式。

2.拓宽联合担保平台的参与面

联合担保的存在基础是由很多不同级别的担保公司及银行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联合担保“风险共担”“提升总体实力”等优势。而在杭州市的实际操作中,只有包括市区两级的十数家担保公司及不多的科企孵化器和两家银行加入联合担保平台,大大影响了联合担保的质量和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拓宽联合担保平台的参与面。一方面,引导更多的民营担保公司进入,以加强整个平台的市场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吸收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以便更有效地发现高潜力的产品、技术和相关企业并实施担保,同时也有利于在担保过程中对这些企业实施监督和管理。当然,要想最终帮助实现中小企业贷款,平台需要吸收更多的银行进入。

3.加强联合担保的法制环境建设

联合担保牵涉到政府部门、中小企业、银行、平台中的各级担保公司和科企孵化器等等单位,过程之中穿插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利害关系,所以必须有法律对联合担保的各个细节进行规范,以促进联合担保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事实上,在我国,与担保行业相关的法律只有《中小企业促进法》和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而在杭城施行的联合担保更是没有单独的法律,只有《关于促进创新型企业融资担保的试行办法》、《融资联合担保操作规程》等行政性规定。所以有必要对联合担保设立完善的符合时代和行业发展要求的法律,以促进联合担保稳健发展、规范运作,使其逐渐提高整体素质、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赵立康:加快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平台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J].杭州科技,2006,3期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制造企业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设备制造企业库存积压问题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试图以设备制造商为核心企业,通过引入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构建一条由设备制造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和租赁公司组成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融资租赁链,以融物方式使中小企业达到融资的目的,从而既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能促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

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内涵

融资租赁是与经营租赁相对而言的,经营租赁也叫财产租赁,是出租人提供相应的财产,承租人占有、使用并支付租金的一种行为,它是一种以融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而融资租赁则是指当企业需要添置某些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出租人代其购买所需要的设备,然后再出租给企业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因此,融资租赁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以融物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现代租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按揭式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创新形式,其创新思路来源于按揭式买房的成功应用,只不过这里的承租人不是个人而是中小企业、租赁标的物不是住房而是机器设备,具体做法是:中小企业在通过租赁公司和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联合审查以后,与租赁公司建立设备融资租赁关系;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高额(一般为85%至90%)履约担保;商业银行为租赁公司提供设备贷款;设备制造企业提供设备和回购担保。在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中,设备制造企业通过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和租赁公司组成营销战略联盟,从而构建了一条“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融资租赁链,将金融、生产、贸易三者紧密结合,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有效叠加,不仅发挥了融资租赁的融资功能,同时也发挥了融资租赁的促销功能。

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运作流程

在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中,中小企业在通过租赁公司和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联合审查以后,就可以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设备,首期付款只需20%-30%,在承租期满后,设备就永久归企业所有;设备制造企业可以同房产商一样100%的收回货款;商业银行可以取得充分的质押、抵押和担保,从而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而租赁公司将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设备制造商,甚至政府各种资源整合和链接在一起,通过按揭式租赁将资金注入设备制造商,然后以物流的形式实现资金流动,从而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最大的受惠者是中小企业,因为这种融资方式门槛很低,只需交付所需设备款项的20%-30%作为保证金,就可以得到设备100%的使用权,但是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融资也有前提,就是中小企业的信誉好,项目前景好,有还租能力。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数字1-11具体表现为:

1:中小企业(承租人)委托租赁公司寻求设备融资租赁;2:租赁公司与设备制造企业联系委托事宜;3:租赁公司与商业银行联系贷款事宜;4:租赁公司与政策性担保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5:政策性担保公司为该中小企业提供高额(一般为85%至90%)履约担保;6:租赁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长期银企合作协议,租赁公司承诺用租赁合同收益权质押给银行并获得设备贷款;7:租赁公司向设备制造企业购买这种设备,同时设备制造企业提供设备回购担保;8:制造企业将设备交于中小企业(承租人),并与中小企业(承租人)签订售后维修合同;9:中小企业(承租人)从租赁公司获得该设备使用权,且每年付给租赁公司一定的租金;10:中小企业(承租人)每年将租金支付至租赁公司的合作银行;11:银行扣除贷款利息后将其余租金转交给租赁公司,租金支付完后,合同结束。

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风险防范

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虽然融资门槛很低,但注重安全性,其将本来只由租赁公司承担的风险分散到了租赁公司、政策性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制造商、企业以及企业主等各个环节,建立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这种以政策性担保为信用保障,以租赁公司为融资服务平台,以设备制造企业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资金来源的租赁营销体系,充分发挥了融资租赁链中各方当事人的资源优势,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也能极大促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

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下:由政策性担保公司和租赁公司负责中小企业信用的双重审查,可以借助政府资源(如政府财政税收系统),主要审查企业前三个月的税收状况,以及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政策性担保公司以前担保的是钱,现在担保的是物,由于租赁具有物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特性,担保资金的安全性大大加强。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回购担保,即万一承租企业发生租金拖欠需要终止租赁时,设备制造企业承诺以未付租金的价格回购设备。承租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经营负责人提供个人信用担保,即必须在确保租金偿还上承担个人无限责任,并同意将其资信纳入资信公司信用联征系统。

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发展前景

对设备制造企业来说,各类租赁公司是流通领域里的一个销售环节,一种营销载体,而现代租赁业则是一种营销方式,可以减少产品的销售环节,加速设备的流通,扩大销售额,增加市场占有率。

对中小企业(承租人)来说,从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中得到的好处主要有:按揭式租赁的融资门槛低,中小企业只需交付20%-30%的保证金,就能获得100%的设备使用权;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加快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给予积极支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贷款安全有保证。由于租赁与政策性担保的结合,以融物达到融资的目的,加上按揭式的操作办法和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对政府部门来说,对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进行政策扶持,有利于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融资租赁业和设备制造业的共同发展。此外,从政府角度而言,借助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来实现东资西移(即资金的异地融通),也可以有效解决中西部地区建设缺少资金投入的问题,东部长期积压的设备可以借此向中西部转移,从而盘活资金和市场。

按揭式租赁营销模式虽然具有上述众多优点也具有比较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但还是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机械设备具有可移动性,监督管理会有一定难度;机械设备属于易贬值产品,其变现能力严重依赖于二手市场;此外,机械设备行业发展的起伏不定以及信用体系不够完善都会增加项目的实施风险。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承租人信用和风险偿还能力等具体情况对租赁项目、租赁资金和租赁期限进行一定的限制。

参考文献:

融资担保模式范文篇10

一、北京市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和占比下降。

从目前北京市的信贷融资形势看,资本市场资金资源配置向大型和超大型企业严重倾斜,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紧张,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截止20*年6月末,北京市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7%,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呈较快下降趋势,贷款占比不断下降。

(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规模偏小。

截止到20*年底,北京市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达62家,注册资金共计88.35亿元,累计已为8814户中小企业提供11829笔贷款担保,在保余额181.85亿元,全部担保资金仅放大2.*倍。相对于北京市近30万户的中小企业,已获得担保贷款的企业数量所占比例仍旧很小。北京市担保机构整体担保规模与放大倍数偏小,受到较大限制,与北京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相称。

二、融资服务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

发挥政府协调、引导和服务的作用,依托北京中小企业网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协调信用担保机构积极配合,搭建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构建起政府协调引导、银行合作支持、担保积极配合、企业主动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

北京市发改委通过观念创新、职能转变和服务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搭建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并借助融资服务平台实施一系列“快速、便捷、绿色”的融资服务,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的对接,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协同效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由以下四个紧密联系的系统构成,四个系统的具体作用如下:

1、融资项目申报系统。依托北京市中小企业网的信息技术支持,搭建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对接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同时,发挥市和区县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建立健全公开的网上、网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申报通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无门的问题。

2、融资服务监管系统。初期由北京市发改委组织银行、担保机构、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办公室,负责融资项目申报、筛选、推荐工作,逐步建立起高效融资的“绿色审批通道”。在条件成熟时,协调组建北京市中小企业协会,搭建起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提供融资咨询、项目推荐的服务平台;并通过整合政府部门、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等单位有关中小企业的信用资源,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政府专项资金监管的服务系统,创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服务模式,促进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建设。

3、信用担保服务系统。协调组织多家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配套的信用担保服务,以适应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对信用担保规模的需求;同时,积极研究建立再担保机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信用互保、联保业务,分层次多渠道解决信用担保规模与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匹配的问题,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4、信贷资金支持系统。协调银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解决贷款资金增量不足问题;开发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要;积极探索和开展动产质押、专利质押、账户托管、应收款质押等“无保信贷”新业务;全面提升金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贡献率。

三、融资服务平台的启动与进展情况

(一)政银合作,启动融资服务。

20*年12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与北京银行正式签署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协议书》,双方共同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北京银行新增300亿中小企业信贷规模,主要用于一年期短期资金贷款。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政府、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并把工作落到了实处。

1、落实融资服务机构。北京市发改委组织北京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和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组成了联合办公室,履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职能,对融资项目进行筛选后推荐给北京银行和担保机构。北京银行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公开征集的融资项目进行分析和审核,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开拓出一套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的特色金融服务模式,扩大银行放贷规模。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智担保有限公司等五家合作担保机构也协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征集、审核等工作。

2、启动融资服务工作。北京市发改委以签署政银合作协议为契机,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开展融资项目公开征集工作。了征集中小企业融资项目的通知,凡在本市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经营一年以上且有融资需求的,不分所有制,均可通过北京中小企业网的“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征集系统”,在线填写“北京市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项目网上征集申报表”,申报中小企业贷款项目。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知道政府对他们提供的融资服务。

二是进行项目审核和推荐。通过搭建的融资服务平台,组织北京银行和合作担保机构对上述项目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纳入“贷款绿色通道”,提供信贷和担保支持,提高放贷效率。

三是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对于难以达到银行放贷要求的企业贷款项目,将组织北京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对企业提供融资咨询、辅导和培训等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申贷水平和申贷项目审核通过率,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整合各方信用信息资源,搭建企业信用信息跟踪数据库,逐步建立起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为推进信用贷款奠定基础,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

(二)开展融资培训,深入实施融资配套服务。

配合北京市发改委20*年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管理、融资”系列培训工程,与融资服务平台开展的服务工作相结合,北京市发改委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为主要培训对象,举办了八期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培训班,组织金融和担保专家为1300多家中小企业介绍了中小企业上网申请贷款的流程、银行审贷、担保机构审担程序及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优惠政策。企业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对提高申贷水平有很大帮助。“以融资培训为手段,深入开展融资服务”将持久地坚持下去。

(三)融资平台运作情况。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于20*年12月28日启动以来,效果显著。截至目前,企业融资项目申报踊跃,已有593家中小企业上网注册,241家企业提供了完整的申报材料,其中18家企业已获得银行贷款5280万元,最短申贷周期为16天,初步实现了“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审批。随着融资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通过平台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四、融资服务平台的作用与下一步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