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板块教学探析

时间:2022-12-05 08:25:10

大学语文板块教学探析

摘要:大学语文常被人理解为“高四”语文。学术界针对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问题,一直希望从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寻求突破。可从定位、教材、方法、考核等五个角度叙述大学语文的改革之道。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立足“通识教育”的大环境,明确大学语文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性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学语文;板块教学;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边缘化的问题,学术界一直用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寻求突破。但现阶段比较尴尬的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仍然长期处于徘徊和滞后的状态。大学语文课程不仅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重视,教授大学语文的部分教师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校也未真心对待过大学语文这一课程。部分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迫于科研、晋升职称等压力,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过于吝啬,导致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固定单一。本文梳理了一些当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和现状,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教学方法,争取为大学语文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基础性的验证。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梳理

(一)争论不休的功能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及所属功能,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也较为可观。“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这些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都集中在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的争论上。2004年昆明的全国大学语文年会明确提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但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真谛理解和实施起来也不是一帆风顺,更不能一蹴而就[1]。有些学者为了快速提高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开始从社会功能来诠释大学语文的功能,一心希望把大学语文打造为复兴传统文化的文学课甚至是影响学生心灵的思想道德课。同为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的课时一般为大学英语课时的四分之一,多数小于36课时。如此浓缩的时间想要复兴传统文化,帮助心灵成长,只能理解为是一种泛政治化的口号。这种错误的课程定位让学生把学学语文当成了任务,学习乐趣更是无从谈起。语文教学要有学理支撑,有了目标和方向后,一线教师才能避免职业倦怠。但目前大学语文恰恰碰到的就是这两个问题,从学理方面看,其发展方向模糊不清;从实际处境看,其不属于“法定的”学科,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从这两个问题入手,解决一些实在的问题,才能为大学语文的发展找到方向,带领大学语文教师踏上康庄大道。(二)模棱两可的学科归属。大学语文教师在学科归属和科研领域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教师是知识传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传授者和组织者。现阶段,在全国高等院校中除专科学校外,多数高等学府并无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更多是由从事文科教学的教师兼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因为多数任课教师是兼职讲授大学语文,所以教学内容会随个人的科研方向而随时变更,课堂内容变为科研成果报告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系统等原因造成一系列的后果。在科研道路上,相关的任课教师没有固定、长期延续的科研方向。大学语文专业的科研没有形成规模及可持续性,其学科的存在和学术地位就势必受到质疑。(三)自圆其说的自编教材。大学语文课程国家教育部并无统一制定的教材,专家本着不同的编写思路,在自编教材的选文和结构上有不同的侧重点。按照朝代时间来构建教材框架的教材,文学史的成分占很大比例。相当于一本浓缩的中国文学史。徐中玉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语文》教材和王步高主编的1999年版的《大学语文》等都是如此。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进行分选的教材也有稳定的使用群体。因为体裁的关系,这类教材一般还夹杂一些应用写作类的文种介绍和练习。近年,教材形式多是按照人文主题提炼出关键词,以此分成若干单元进行文章的选择。稍有新意的编者,配套了PPT课件及图文资料。但笔者以为,大学生鉴赏选文的途径和模式应该是先体验,再理解,最终学会表达。图文资料丰富了教材的形式,但选文的鉴赏并不是几幅图片就能充当媒介的。正如只看一幅佝偻的背影图,绝不会完全体会到朱自清对父亲的复杂感情一样。(四)单一模式的教学方法。大学生误解大学语文,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大学语文现阶段的“文”“语”教学比重失调,大学语文在课堂教学上失去了自己的教学对象。有人把大学语文称为“高四”语文,因为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在沿用高中的教学模式。阅读选文、作者介绍、文章思想、整体层次、实际结构等按部就班地一一学习。教材中的选文多为文学经典,这些选文的基本情况稍有基础的学生都已完全知晓。至于整体层次结构等问题,学生已经强化练习多年,这方面相比于大学教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语文课堂不应同其他外语类一样,被当做技能或者器具,该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和渠道。当今网络新时代,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成为趋势和常态。作为文科类的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技术都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PPT课件一成不变,照本宣科。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仅仅靠图文并茂的课件来吸引学生,并不能完全点燃学生热爱阅读、积极生活的导火索。要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魅力,除了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外,更要用多种教学形式让文学和历史、社会现实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排除语文的空洞感,最终能和审美相连接。除课件问题以外,很多院校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建设也是虎头蛇尾,在线教学视频无法播放或长时间未更新,并未起到很好的模范或者借鉴作用。(五)千篇一律的考核形式。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学期末多定为考查性质的课程。选用人文主题类教材的任课教师,多是采用小论文的形式来结束课程,感想、心得、散文、议论文都可以成为最后的考试成果。选用文学史成分教材的任课教师,多是采用文学专业的标准试题试卷,考前为学生勾画重点,考试降低试题难度。题型多是名词解释、名家名作名句填空、古诗词翻译鉴赏等。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前者自由但缺少衡量尺度,后者尺度精准但缺少实用价值。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通过考试形式强迫其学习过多的文学史内容,对其来讲并无任何实际价值,且只会增加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排斥。

二、大学语文板块教学新模式

(一)板块教学的课程定位必须立足学生。2015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将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这是一个信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一个方向。转为大众化教育的高等学府,今后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员,这里的高素质包含人文素养。非中文类的学生,大学课程一般包含专业课程、外语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等,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只有大学语文了。当今提倡的通识教育也开始逐步重视大学语文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和必需品。“语”能够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文”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培养一种创新、思辨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论证和学会表达。同一经典篇目,大学语文解读的视角要多角度、更有深度。例如高中生理解的《氓》是怨妇诗,是一个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过程。但是,这种理解完全是负能量的延续,单是如此肤浅,此文章也不会成为经典,并流传几千年[2]。诗歌的理解需要结合个体的经历去解读。每个人读一首诗的理解不同,可以从诗中品味生活、生命。大学语文中的《氓》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感伤,也可以理解成恋爱变为婚姻的无可奈何,当然更能理解成婚姻是爱情的延续,每个阶段都是“情动于中”。《氓》可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将来的婚姻中不忘初心。大学语文教授的知识是要扩展学生生命的厚度,带给学生的是一种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二)板块教学的教学团队需要引入专职。大学语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体验到原文的真实,理解领会选文背后的启发感想,最终产生共鸣,能够表达出个人的意愿。这一切激发的环节需要有一个课程设计者。高等院校可以专门成立大学语文教研室,设立专职教师岗位,针对各自学校学生的实际制定目标教学、设计安排课堂模式。总的指导思想是细分教学内容,按照新型教材的单元来选择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大学生的人文兴趣和知识积累大多不同,专职教师的工作就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好课程,选择最为合适的任课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精力投入,术业有专攻。课程设计者要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如先秦文学单元由主攻先秦的教师来讲授,西方文学单元由外国文学的老师来解读。学生不再是接触泛泛而谈的文章结构、篇目中心思想等索然无味的“高中语文”,学生聆听到的是专业教师自成体系的独到见解。这样就能保证每堂课的内容都是精彩绝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每堂课都是语文盛宴。高屋建瓴的内容除了扩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外,更能激发学生内心对某一小点的兴趣,或文字,或诗歌,或作家,或思想。只期待大学语文课程结束时,总有内容能够触摸到同学的内心。由此,激发他们通过阅读主动提升人文素养。每位教师都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大学语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自我价值的开发,而不是文学知识的普及。细分教学内容的优点是“因材施教”。虽然大学语文的总课时有限,但是教学内容细分化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量体裁衣”,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千篇一律[3]。在制定课程内容时,专职教师可根据经验为每个专业的学生增添几节特色课程。为外语专业的学生设置汉字、戏曲类的课程,这些内容可以解答外国友人对汉文化的好奇;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设置演讲类的课程,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三)板块教学的配套教材必须顺应时代。学术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更愿意把大学语文具体理解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步入生活的导师。新型的大学语文要灌输和培养学生创新、思辨的习惯和能力。将大学语文的教授重点从知识的普及转化为通往社会的窗口和载体。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解读几篇教材文选,解释几个字词短句,这样不仅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连最基本的课堂效果也不能保证。教材是大学语文改革的关键。传统的改革方法是经典篇目之后,增加一些联系社会的问题思考,补充一些课外篇目和书名,学生自行阅读。这种课上学习课下阅读的模块式教学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授对象是一群“90后”“00后”,智能设备的使用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空暇时间。接受并顺应这个趋势,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大学语文来说极为有利。把学生课前课后需要阅读的篇目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推送出去,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去完成经典篇目的阅读。形式的新颖带来课堂效果的提升,何乐而不为[4]。完成后的新型教材是动态的。第一步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依托时代背景,联系当下实际,选出最基本的教学篇目,构成课堂上的书本教材。篇目兼顾传统经典和东西方文化。第二步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手机),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推送一些经典篇目和热点网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进行选择性的阅读。通过APP和微信公众号推送大量的经典选文和教师感悟,能弥补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大班教学课堂互动不足的缺陷。第一步是为大学语文课堂备好基础材料,第二步是为大学语文课外增添额外佐料,如此学生定能享受到人文素质的饕餮盛宴。只要订阅APP和关注微信公众号,师生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进行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将精华信息汇集整理的形式,可以无限拓展大学语文的课堂,只要这个平台一直存在,它就会延伸到课堂外,延伸到生活中,延伸到学生的人生里。(四)板块教学的教学方法需要形式多样。开发课程是专职教师的核心工作。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避开高中语文的框架和模式,轻文本结构研究,重文本的内涵鉴赏。完成好的课程设计能指引学生看清大学语文的应用方向,带领学生体验大学语文的真实价值,让学生学会看清文本之后的真实意义。改革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大学语文带给学生的应该是思辨的理念,教学方法更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变化。创立学习小组,课堂主题讨论,任务驱动练习等教学方法不再赘述。举一个教学实例,阐明大学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文言文的教学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抛开高中语文的逐字释义,全句解读,通篇意译的模式。“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的翻译众所周知,坦然接受这个翻译不是大学语文的目的,让学生大胆假设出“妾畏臣”的原因,最终找出正确答案,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成功。采用自由结合选择的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两个任务小组。一组查找女部汉字的论文,总结女部汉字的规律。一组查找《孔雀东南飞》《莺莺传》《西厢记》中关于妇女命运的资料。课下完成资料收集,课堂小组讨论。一组通过释义“妾”字,延伸出“婚”“嫁”“娶”等女部字,诠释古代妇女的不平等地位。一组通过《莺莺传》发展为《西厢记》的演变,明确红娘是自由恋爱的代表,强调妇女地位的升格。在点评环节,关于妇女地位高低的问题,教师用汉字演变和戏曲发展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与历史和文化的承载关系,在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同时,依托APP和微信公众号的存在,教学形式和方法变得更加多样。推送热点文章,优秀网文点评都可以由教师在线上指导学生来完成。鼓励学生参与和大学语文有关的征文、演讲等校园比赛活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五)板块教学的考核方式侧重原创。大学语文的传统考核方式多是小论文或标准试卷。小论文考核形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常抄袭网文充当原创性文字,论文原创性教师无从知晓,有失公允。试题试卷形式解决了公允性的问题,却会打击学生学习文章的积极性。新型的大学语文是要解决学生阅读的问题。为验证学生是否保持阅读习惯,考核内容只选取要求阅读的课外篇目。结合个人情感的短文感想、喜爱作品的独到见解、社会热点的认真解读都可以成为试题。三五道大题可以构成一份试卷,每道试题用多选一的方式出现。既保证了文字的原创性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考核形式上可增设加分模式,学生只要提交了征文、主题辩论、演讲等校园大赛的参赛、获奖证明,就会相应地增加一些分数,承认并接纳其在课外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三、结语

大学语文的受众对象是高校的大学生,应用型的社会需要具有人文性的高素质建设者。大学语文的教学和改革要以此为主导和方向。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是要坚持培养社会高素质建设者的人文性这一方向,顺应时代,围绕教学对象对其进行人文熏陶。教育者只要不断走在探索的大路上,就总会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今已举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方法,望在一线教学的同仁给予指正。

作者:陈飞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小亮.语文能力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尝试[J].文学教育(上),2017(1):121-123.

[2]徐桑桑.“文选型”语文教材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19-21.

[3]毛平,阚倩,等.移动阅读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12):49-53.

[4]沈思.高校用户移动阅读采纳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