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独特方式建构

时间:2022-09-10 11:26:31

中国艺术独特方式建构

1中国雕塑的发展趋势

作为二十世纪的我国当代艺术,从大的文化背景看,它既区别于建国初期向西方学习,赖以解决中国那一时期艺术,特别是雕塑所呈现出的问题,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后,各种艺术种类不断涌现出的状况,就雕塑艺术语境来讲,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接受艺术的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必然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种类以及艺术风格,这一趋势,纵观世界艺术发展,笔者认为大概从西方印象主义之后已不难看出。自1978年至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为止,各种艺术材料、艺术创作理念层出不穷,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越趋向于多元化,艺术作品所能反映出的问题性、矛盾性逐渐成为各类艺术展览优不优秀的关键。当代的中国艺术者也不再只是过去民间工艺的传承者,在这些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所作的艺术作品不再是对于追求以往单一的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艺术模式的不同,而更多的是转向对艺术作品所能反映出的问题的强调以及对艺术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底蕴的认知。当代艺术转向成一种文化方式,这种艺术语境下,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并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艺术创作中的坭兴陶为例,坭兴陶作为广西地区独特的艺术种类之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自2008年,被批准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坭兴陶这一传统的陶艺,正逐渐成为广西的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单就其如何能走出广西,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使之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艺术品,也是一代又一代从事坭兴陶艺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应的这也是当今我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艺术作品所面临的问题,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将坭兴陶或者优秀的文化融入到当代艺术创作中,既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等问题的尝试性探索性构建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的方式之一。

2以大见小

所谓以小见大,顾名思义它是指以很小的事物突显宏观的事物,在我国国画领域它大致可以有透视、素材、空间等三个方面的艺术作品创作的使用。在这三方面中,对于绘画透视的把握主要以散点透视法为主要手法,对于素材的把握主要还是对景写生,一目千里,目之所到,画之千里,三远的透视法所产生的空间感极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虽咫尺之图,亦能画千百里之景,全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技法,将汴河两岸民俗风景尽收眼底,小到每一个人物,或是沿街吆卖的商贩,或是匆匆行走的路人,或是撑篙划桨的船家,人物细致之处,无不神态逼真生动,好不自然形象,就连人物衣纹的处理也尽显恰到好处,那时而抬起手臂的动态,怎能不让人联想到酒馆的小二、吆喝的生意人。透过此画不禁让人遥想到北宋那段时期,京都经济的繁华。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贵在将汴河两岸或是城郊之境散点透视的技巧,只是短短几个片段的素材,即将时代的风貌跃然于画面之上。其间画家以平远、高原、深远,三远之法的创作手法,将整幅画的空间感无限横向延伸开去。

3时空

构建中国艺术体系,需要借鉴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手段,除了对以小见大的借鉴之外,还有对作品时空观念的认知,这种时空即使时间的也是画面空间的,从魏晋时代以后,我国山水、人物、水墨画的画法逐渐确立了以横轴或是竖轴两种形式,在这一横一竖中,尽将中国画所表现出的时空感突显十分明显。当那一卷画轴缓缓打开之时,观赏者看到的不仅仅知识画面之上了了的几笔,更多的是眼前时间正在慢慢流逝的景,或是烟云缭绕,或是已近黄昏,由右至左的伸展,正是时间的完美转化。同样的,当画卷被收卷,画面之景慢慢流逝,时间也在慢慢流逝,最终相聚于无形,这种极强的时间观念是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儒释道哲学观点影响下的产物,一舒一卷之间,中国画所带有的时间表现的淋漓精致。所谓空,即是中国画所产生的空间感,它是以三远为基础的国画创作的技法要求,中国画不同于西方式的绘画作品,它的出现即是以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欣赏、表达方式为源头,这种独特的中国画方式,也常常被理解为文人画,在我国独代,绘画往往被当作人们娱乐消遣的方式之一,以丹青绘理想,或托物言志,书写心中怀才不遇之感,或是赖以忧国忧家忧民,到吴门画派这一时期,绘画也往往被拿来买卖,唐寅诗云:“闲来写副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至扬州八怪一时期,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繁荣,入仕无门,或是仕途的不得志,也让郑板桥明码标价买卖书画作品的状况,但是尽管如此在他的心里还是以此为羞愧的,绘画这种艺术创作方式,不应该和市场来挂钩,不然它定会失去原有绘画的意义,从而催生出大量的劣质作品。

4总结

纵观古今我国艺术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艺术的发展从未间断过,在不同的时期里,它也往往会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为出现的根据,从魏晋到当代,从人大于山、山水不容泛,到山水从人物画的背景之中脱离出来,山水画的发展不断解决了形式、构图、空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这一时期,虽然国画出现的问题已经早早解决,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的缺失,也正是这一时期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优秀技法、理念等创作手段的基础,如何创新,如何更好的表现中国艺术独特的存在方式,已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者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一川.现代艺术理论中的“中国艺术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2016,(2).

[2]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J].艺术百家,2011,(1).

作者:吴海东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