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营销的障碍及措施

时间:2022-09-07 02:46:14

跨文化营销的障碍及措施

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面临跨文化营销,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跨文化营销中的各种问题,成为我国企业能否顺利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文化差异会为营销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但并不是所有的营销活动都需要通过文化变革才能被接受。实际上,许多成功的、极具竞争性的营销是通过“文化适合战略”而完成的。就其本质而言,是用一种尽量适合现存文化的“改良措施”推进“类似产品”的渗透。在跨国经营的实践中,企业在特定文化中的营销活动,会对当地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可能会引起相应变化。适应一国的文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这是因为文化环境能在根本上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社会行为,即人们的行为无时不存在一种自我参照准则。当我们进人异域文化时,自我参照准则就会发生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我们应该牢记:“文化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只有差异。”

一、文化要索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文化差异是在各种人类关系中都存在的,它不只限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沟通、宗教、时间、空间、颜色、数字、美学、风俗习惯、身份意识和食物偏好等,所有这些对不审慎的公司都是潜在的陷阱。

1.语言:语言是沟通的首要工具,反映了每一种文化的特征、思维过程、价值取向及其间的人类行为。语言在国际营销中主要有四个作用:语言在信息收集和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语言提供了进人当地社团的通道;在公司的沟通交往中,包括公司内部沟通和公司外部营销网及生意伙伴的沟通,语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提供的作用远超于其基本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在国际营销的促销广告中,对各种不同语言必须要有深人的理解。例如,美国的百事可乐公司有一个著名的促销广告词:“畅饮百事可乐,使你心旷神怡”(c~alivewitl、PePsi)。在中国这一广告和其产品名称的绝妙翻译相配合,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然而,同样的广告词在德国却遇到麻烦。因为其若直译为德语,”corDealive”的意思是“死而复生”。另外翻译错误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根源,解决这种尴尬局面的方法就是使用逆向翻译法:一个译者将初始语言翻译为目标语言,另一名译者将译稿译回初始语言,如果原稿和译稿是一致的则说明翻译是成功的。

2.非语言沟通:非语言行为包括表情、眼神、手势、身体移动、姿势、衣着、空间距离、接触、时间观念等,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比有声语言更难把握。例如,美国文化讲究办公室大小和方位与主人地位的关系,管理者级别越高,办公室面积越大,楼层越高,而阿拉伯国家一般没有这样的讲究。又如日本人在谈判中,常有点头的动作,但这往往不是一种认可对方观点的表示,而只是表明自己理解了对方的观点。

3.宗教:宗教是在共同的信仰下,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提供了某种跨文化相似的基础。宗教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宗教教义的影响,另一个是宗教习俗的影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应当归功于新教的伦理观念。这种提倡勤俭节约的清教徒生活准则,同时又视财富的积累为上帝的恩宠的新教观念,无疑为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精神前提。而儒家伦理对东亚的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宗教习俗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销售,如在中东严禁出售猪肉和酒类饮品。

4.价值观念与态度:价值是共有或相对普遍的信念,它决定对事物的判断或确定一般的偏好。态度是基于价值之上对各种选择的评价,用来表述价值,并促使人们以某种方式作出反应。各种文化对工作、成就、职业、时间、财富及革新的态度均有不同,对跨国经营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越是核心的价值和态度,在国际营销中的影响越大。如在西方国家强调个人独立性和成就,推崇相互竞争。而另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人们更为重视集体合作。并更为重视等级观念。又如,各种文化在时间概念、时间观念上是不同的。例如,对过去、现在、将来的世俗观点,为人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很有趣的就是对约会的时间观点:日本人认为不能准时是不能接受的,对德国人,准时是仅次于信奉上帝的事,而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迟到30分钟并不奇怪。

5.教育:教育在文化的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宏观上看,教育影响和决定一国国民素质、科技水平、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状况,从微观上看,教育影响和决定了个人职业、爱好、消费习惯以及企业生产方式、技术与工艺选择、产品类型及广告促销等方面。例如,一般而言,社会成员的教育程度与收人水平成正比,高收人阶层占的比例越大,社会的消费方式和销售观念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并对企业的营销产生影响。

6.社会组织:不同文化的社会组织存在差异。如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西方国家中家庭单位以“核心家庭”为主,一般包括两代人。而在东方一些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一个家庭通常是“扩展家庭”,包含了三代甚至四代人。不同的家庭模式,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家庭决策权等,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消费模式。

二、企业跨文化营销中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文化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国际营销中,既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也要利用不同文化的特点,进行文化营销。企业可以凭借或适应于一定民族或国家的独有的文化特色及其因素,采取和运用一系列策略的措施,建立适当的营销理念,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良好形象及信誉,构建目标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信心,从而达到扩展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采用适应当地独特文化的营销战略。由于文化因素对国际营销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在关于产品、定价、促销及销售渠道(”砂)的战略制定中,必须对国外市场的差异性保持敏感性和适应性,根据当地文化因素的特点,将原有产品的某些方面,如成分、名称,价格等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市场需求。如可口可乐公司在香港拓展柠檬汽水时,因最初品牌名译为“是必利”,销售十分有限。后公司针对香港居民的中华文化背景及汉语的特色,就改名为“雪碧”,这种名称既典雅清新,又便于记忆,受到包括香港、中国大陆等在内的巨大市场的青睐。企业的这一战略还应包括在促销手段及方式上的运用,即与当地文化密切结合,采用广告、举办文化节,改善公共关系(包括公众舆论)与宣传报道等各种方式进行促销。如万宝路香烟在中国的促销就曾多次举办过如安塞腰鼓大赛、汽车拉力赛等文化活动,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拓展市场销路,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2.创造特定文化需求的营销战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在国际营销中,可以积极利用本民族或本企业的独特的文化,以此来适应和开创市场需求。美国菲利普.莫利斯公司在万宝路(Marlbaro)香烟的全球营销中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其外盒的主要色彩,并同时在广告中配以美国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巧妙地将西部牛仔这种美国文化特色与包装相互交融,突出表现了美国西部地区粗犷豪迈的特点,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从而使万宝路成为全世界最为畅销的香烟。

3.树立营销人员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跨文化市场营销人员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需要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观。首先,对可以做的和禁忌的要有文化敏感性,对出现的各种间题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寻求答案。其次,要认知、理解、接受和尊敬他人的文化和文化差异,应该保持文化中立,不应有所谓“文化优劣”的观点。再者,跨文化营销人员应避免简单地将一个文化的概念移植到另一个文化中;尤其要避免简单的自我参照标准(self-referencecriterion),即:如果我喜欢和使用某种产品,别人也会这样做;如果某种产品在一地销路好,则在另一地也有相似的业绩。

4.培养企业人员的跨文化技能。企业在跨文化经营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员工的跨文化能力。企业无论是从本国直接派遣人员,还是在当地招聘人才,都会遇到何种策略开发跨文化技能的问题。企业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l)通过海外商务旅行和工作经历增强跨文化工作能力.员工可以通过实践经历和旅行获取应对其它文化的技能,主要包括开展与多文化生意伙伴的日常接触,在多文化团队工作,商务旅行和驻外任职。

(2)通过培训和指导增强提高员工跨文化工作水平。企业可以向员工提供跨文化内部培训。包括研讨会、课程、语言培训、书籍、网站、讨论和模拟演练。人力资源部门也可通过外地旅行、录像、特别课程和企业内部网提供文化培训。有时,企业可以聘用文化顾问,指导经理人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有的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协调谈判,并解释出现的误解。

3.聘用具有跨文化技能的人员。为了获得具备跨文化工作能力的经理人,企业采用的另一途径是聘用。通过聘用来自多样文化背景的员工或具备广泛国际经历的人员,企业可以增加拥有合意技能的员工人数。它们可以积极找寻熟知工作中所遭遇文化冲突的新经理人。然后,企业可以依靠这些新人对他人作非正式的管理培训。

4.在企业文化中遵循多样化政策。如果企业已经实现全球化经营,就可以采用多样化战略来跨越文化差异。多样化可以使员工队伍趋于多元,并鼓励员工珍视工作场所的文化差异。鼓励跨文化了解和对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惠普、摩托罗拉等公司就成功地采用了这一战略,它们把跨文化培训融人其多样化政策中,并把多样化视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的竞争优势。它们的策略是建立多样化的员工队伍,反映并理解公司所服务的多种顾客。

总的看来,文化因素在企业的国际营销策略中表现出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企业跨国经营中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间题。我国加人WTO之后,我国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或正在向国际化,从而直接面对跨文化营销。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因素与企业跨国经营的紧密联系及其重要作用,根据目标市场的独特的文化特色与文化氛围,制定正确的符合其文化及其需求的经营策略,采用各种方式手段开展文化营销,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及其各种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