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8:16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变交际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之间的交际”。国内学者贾玉新(1997:23)的定义更为简单明了,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见,跨文化交际最显著的特征是持不同语言的交际者之间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简而言之,就是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既有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也存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词汇隐含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上,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但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必然最突出最广泛地反映文化差异。论文大全。事实上,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会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论文大全。如:“西风”与“west wind”而言,这两词是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但所涵盖的文化概念却完全不同。在汉语文化中,“西风”指“秋风”,还喻指一种势力或倾向,《红楼梦》第80回中,“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风有时甚至是破坏者:“昨夜西风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王安石《残菊》)。看来,“西风”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与英语west wind 的内涵截然相反,对英国人来说,“西风”是温暖的春风,生命的催生剂,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诗歌中有许多赞美西风的诗句,其中最著名当数雪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comes, can spring be for behind?

(2)、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可以反映在许多方面。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英语的会话规则知之甚少,从而出现语篇运用失误。笔者曾观察如下一幕:一名外教邀请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做一次五分钟的教学示范,该生面对同学,说了如下一段“开场白”:

“Ladies and gentlemen,at fist I’d like to say, Miss Flora,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chance to stand here. Then I’ll tell my classmates,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listening to me. Now I am feeling excited becau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to give an English class. I’m feeling nervous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can give you a satisfying class. If I can’t, I’ll say I’m sorry to waste yourtime.”

可以想象这位外籍教师当时对这段语篇的迷惑不解。

再如:曾有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位中国学者到家中吃饭,这位学者在电话中不停地说“thank you。”最后还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这使得这位美国友人十分纳闷,并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这位学者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间的文化差异不仅仅反映在语言交际上而且反映在非语言交际上。所谓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交际行为,它是不依附语言代码而进行的交际,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代码无法替代的作用[3]。同语言交际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在表达情感方面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即使中国女性在微笑时,也常常“笑不露齿”或“掩面而笑。”而美国人则截然不同,相反,他们情感外露,喜怒哀乐往往表露无遗。又如,美国人伸舌头表示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而中国人伸舌头是一种自知失礼或失言表示尴尬的方式;再如,美国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的数目是“二”,而中国人做出同样的手势表示的数目却是“八”。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ds,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交际双方不注重彼此间的这种文化差异,交际时必然会有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使彼此间的交流产生杂障碍。

1、文化差异会引起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若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会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甚至不快。让我们来分析以下两个例子:

(1)、田惠中笑迷迷地举起祝酒:“来,来。今天各位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美丽的夫人……”

“去,去,去”!章淑娴扬着手,那样象轰一只苍蝇。“……再就是,我们美丽的密斯林远道而来。”

“什么密斯林,都老太太了。论文大全。” 密斯林又笑又摇头(谌容《散淡的人》)。

(2)、Philip Said:“Oh, Lucy, you are more charmingeach passing week. I guess no one can help loving you when they see you.”

(菲利普说“露西,你真是越发动人了。我想每个人看到你时,都会情不自禁爱上你。”)

Miss JohnsonSmiled: “Thank you,Philip, Thank you.”(约瀚逊小姐笑着说:“谢谢,菲利普,谢谢你的夸奖。”)

在例(1)中,中国女士章淑娴被男士夸“美丽”反应很强烈,用了几个“去”。而例(2)中,西方女士露西面对男士的称赞,欣然接受,视夸奖为一种礼貌的表示。这种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的不同源于中西心理文化特点的差异。若用中国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去对待外国人,后果不堪设想。

2、文化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差。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赋予语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加了解,势必造成交际中的信息差。如:“girl friend/boy friend”与汉语的男女朋友字面意思相同,但内涵不同。英语文化中以“girl friend/boy friend”相称,其内涵与性关系有关,而汉文化中男女朋友则专指结婚前的恋爱关系,二者没有性关系;“Valentine’s Day”(情人节)在英语文化中是指将信、卡片或礼物作为爱情的象征赠给异性朋友以表示倾慕的节日,而在汉文化中“情人”却专指配偶以外的异性;“single parent”(单亲)在英美文化指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意味着未婚或离异,汉文化中则指离婚或丧偶的一方;“love child”(私生子)在英语文化中未婚先孕女子一般不愿意在社会上公开自己的身世,将孩子称为“love child”显示了英美对其的理解和宽容,在汉语中“私生子”却反映了其与汉文化不相容甚而遭到歧视。

三、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表达又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多,包容多元文化标准是大势所趋。如果与外国人或赴外国学习工作,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努力做到“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arry A. et al. 1998.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ition).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熊金才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通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怎样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文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生活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民族现象,反映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并穿梭于他国文化,争取做到“双面手”甚至“多面手”。

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语言差异

语言常常被认为是映射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差异;同一种语言在意思上和表达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本身可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在国际上语言使用不恰当,就会造成歧义,引起误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英文名字由friendlies更名为FUWA,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一,在其发音上,friendlies与friendless(没有朋友)发音雷同容易造成误解;其二,在单词读音上会认为friendlies=friend(朋友)+Lies(撒谎)会产生歧义。

2.思考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3.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时间观念的差异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冬去舂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因此常常向后看,立足于历史。语言中许多都是慢字当头:慢走,慢用,慢慢欣赏,慢慢来等等。中国人总是与过去的老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认为老朋友是他过去的历史人脉,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倾向,相信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认为这辈人可以为下辈人积德行善。

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吞噬者,它是一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根据犹太一基督教的传说,事件不是圆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线性使西方人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有着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凡事向前看,一切着眼于未来,他们的意识中多是展望未来,认为“如果我们做事就过去和现在进行争论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4.个人隐私差异

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从不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个人隐私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但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若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5.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里,它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例如:“牛”和“cow”。“牛”在西方的概念里,是必须在主人的吆喝声中做苦力的,因此常常比喻人的笨拙。如“COW”有“肥胖者、难看”的意思,“calf”有“呆头呆脑的年轻人”意思。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战国起就发明了“牛犁”,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因此便有了“牛劲”、“牛气”、“牛性”等等。“牛”在中国人眼中象征着勤劳。“老黄牛”比喻勤勤恳恳,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精神”指甘愿自我牺牲奉献的人的思想品质。“牛”也象征着固执倔犟。像歇后语“过了河的牛尾巴――拉也不回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风俗习惯差异

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文化意义的不同。风俗习惯是某个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以中西方颜色习俗为例。“红”,它的理性义是“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在汉语中,它是“成功\顺利\喜庆”的颜色。而英语中的“红”则恰好相反,一般多表示“危险,愤怒,极端和犯罪”,如“red alert”红色警报,“red flag”危险的信号灯。四川牌的榨菜因为在包装上印有“红旗”,销售受到了阻滞,而中国的著名喜剧“红灯记”如直译为“The Red Lantern”,那么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国外的“red lantern”是妓院的意思。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3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这些非语言交 际体系包括人的身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距、服饰、触摸和身体气味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他们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诫如 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 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砥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人们的行为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1.非语言交际的范围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身势(body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等方面。身势语又包括目视表情(faeial 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 等。

1.1身体行为

身体行为庄沟通 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同样 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 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分类:

1.1.1目光

与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得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 与诚实的标志 。英美人 有句格言 :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i e eyes.( 要相信不敢直视你 的人)与他人交谈或向他人打招呼时,应目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 方,会被认为是羞怯 、缺乏信心或不尊重他人。目光注视对方,应自然、稳重、柔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列疗身上上下打量,这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日本人对话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服从或尊敬 。

1.1.2体态语

体态语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英语中有 bodylanguagebodv movelllen!s,汉语有体态语、身体语言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表达意义相同的体态语因中英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总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尼泊尔,保加利亚 和希腊等国却恰恰相反.琏“点头不算摇头算”。印度人则以摇头或歪头表“同意接受”。英语国家的“OK”手势已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文化不同,其意思也大相径庭在美国及欧洲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表示“好”或“是”,但一位西方商人和日本商人谈判结束之后,在签订合同时向对方作了OK手势后.却发现日本商人的态度突然变了。在西方人看来,OK表示“很高兴我们谈成了这笔交易”,但日本人却理解为“他在向我们提出要钱的暗”;因为在 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法国人理解 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 辱性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或对的。例如:中国人在对人 讲话 时,为了防止唾沫外溅或 口臭,用 手捂住嘴,英语国家的人就误以为他们在说谎话。中国人认为女子拿杯子时小指弯曲很优雅,英语 国家的人则认为这有点故作优雅,是表示我不想弄手、不能乱摸东西 的意思。有些体态语则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如英语国家的人用不断转动手上戒指的动作,表示情绪紧张或不安。英、美、加等国家的人是面对开过来的汽车,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后晃动。这些行为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应明确各种非语言行为的确切涵义,有利于顺利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身体行为还包括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在美国和大多数北欧国家。人们相互之间交谈的距离是 18—36英寸。而亲密朋友 之间交谈 的距离是 6~18英 寸,拉丁美洲人之 间交谈 的平均距离则是 6—18英寸, 这个距离对非拉 丁美洲血统的美 国人来说是关系密切的表 现,因此美国人认为拉丁人热情冲动,傲慢专横,办事性急:而拉丁人则认为美国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性格孤僻。事实上,在拉丁美洲人看来,触摸是一种“谈话”的方式,见面时拉丁人触摸表示问候“喂”或作为一种请求的方式,如“我能和你谈~谈吗?”。在拉美国家里,妇女见面要相互触摸 、亲吻和热烈拥抱,男子也是如此,然而非拉美 的男性和女性几乎从来不像拉丁人那样相互触摸,初次见面时,只是相互点一点头或轻轻握一下手。由于文化差异,非语言行为表达不尽相同,同一个动作或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误解屡见不鲜,这种误解甚至会造成沟通受阻,谈判失败,合作受挫。由此可见,对对方文化有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

1.2时间、空间安排

英美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可以人为地进行切分或组合的具有实体性(tangibility)的东西。英美人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因此特讲究计划的周密性。社交活动中,提前预约被视为必要的礼貌行为。与英美人打交道.守时至关重要一例如你在美国念书,不按时交付作业,教授可能因此降低你的作业分数,甚至拒绝批改你的作业。与外商打交道,能否遵守期限,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团体或个人的信誉与利益.有时还牵涉到法律责任。时间、空间安排就是社交规范的无声的语言,如在中国文化中,主为“上”,为“先”,为 “正”,副为 “下”,为“后”,为“偏”,主要人物通常走在人群 的前面,坐在最前排居中,宣布开会后第一个发表讲话,其他人依职务或重要性依次向后排。但中国的座次安排有时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如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左为上:’。“右为下”,男左女右就是历史传统中男尊女卑的遗风,但通常的国际惯例却是“以右为上”,其他还有“居中为上”,“前排为上”,“面门为上”等,因此在谈判厅,通常使用横桌,客人面门为上,主人背门为下,首席谈判手居中,如有翻译,翻译居主谈右侧以示尊重,其他人依重要性依次向两边排列。用汽车接送客人也是交往中极常见的活动,汽车中座次的安排同样体现着对客人的体贴关心和尊重。以双排五座小车为例,通常副驾驶座因其遇到事故时危险系数相对较高通常属于保镖或秘书,而客人通常坐在最安全的后排司机对角线位置。如果是私家车.主人亲自接送的话.副驾驶位不能空着,因为这是对主人的不敬.把他 当司机看待。

2.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系统和语言交际系统,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也不一致。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情绪和态度的表露。然而,许多人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语言.他们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因此,学习者在把英语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同时关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体系,因为在面对面的 口语交际中,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学习非语言交际体系并不容易,因为非语言交际所体现的文化是如此之多,文化学习的障碍很多情况下是非语言的而不是语言的。

总之,非语言行为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 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而且要求非语言行为的得体,以达到正常的交目的,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原则。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5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通常被看作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的文化体系,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体现。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过这样的概括“: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表达习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喜好含蓄且委婉的表达,讲求意境和深层含义;西方人,喜好全面且直接的表达方式,讲求事实和分析。曹世潮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追求思维的延伸、扩展,注重内向的、精神的、意境的,它的特点在于情感的舒展和收缩,在于对内在心灵的把握,关乎心胸……而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相,它更理性,更注重依靠事实、论据来阐明对事物的认知和推理……”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产生了不同民族对相同的客观现象和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很多时候是通过言语交际表现出来的。仅从词汇方面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文当中,关于父辈女性长者的称呼有“姑姑,姨妈,婶婶,舅妈”,而同样的称谓表达,在英文中都可以用“aunt”一词概括。相对比之下,中国文化在表达时更加注重长幼有别和亲疏远近,而西方文化则宽松许多。当然,这些血缘关系并非“我有人无”,其实英语国家也存在,只是英语对此不加以详细区分罢了。中西方文化在称谓表达上的这些差异是有其原因的:宗法等级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的时间较长,宗亲、等级、尊卑观念在汉语文化中比在英语文化中牢固得多。

中西方文化的种种差异简单并直接地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就体现了其对应关系。从语法学方面来看,汉语是隐性(convert)语法的语言,而英语是显性(overt)语法的语言。详细而言,汉语更讲究语感,重意境和引申意义,即一句话表达的内在含义,句式多为主动句,强调内容和情感;而英语注重逻辑思维,更重形,讲究说话“有凭有据”,“有一说一”,强调所说内容的规范严谨,句式多用被动,语调相对平直。此外,文化差异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地理位置、国体政体、历史、宗教等。如英国多面环海,英语中很多词和海洋有关。说“挥金如土”,英国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英文当中drinklikeafish,翻译成中文就可以是“牛饮”,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农耕和畜牧业的文化传统。

二、文化语境影响交际过程

文化语境的不同使得同一语言在表达时形成不同的交际意义。由于文化语境与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以及历史背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升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的作用到表达当中,对于跨文化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将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了解双方文化语境,并将其渗透到交际行为当中。其具体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想更好的熟悉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就必须了解不同的文化语境。例如“没关系”在英语中就有多种表达:“You’rewel⁃come.”“,Don’tmentionit.”“,That’sallright.”,“Notatall.”以及“Mypleasure.”等。如果了解了这些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的细微区别,就不会再把“Notatall”与“Nevermind”混淆起来,而避免再用“Nevermind”去回答类似“Thankyouverymuch.That’sverykindofyou.”的句子。因为“Nevermind”(没关系)一语是用来回答“道歉”的。另外,中文和英文分别处于不同的语言模式当中,中国人习惯将所要表达的核心论点或总括性陈述放于所表达内容的最后,以示总结或结束,并且在阐释自我观点时常用“也许”“、往往”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字眼。而英文表达尤其是较为正式的场合基本不出现此类现象,总括性陈述一般位于表达内容的开始,同时修饰限定类词语很少见。以此认识为前提,才可以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优越感 民族文化自卑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33-03

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无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国家、民族交往,而且这一交往与合作的必然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势所趋。然而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影响着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时成为一种障碍、鸿沟,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不惑。文化定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人类对其他人与事物某种固定的认识与观念,它仅停留于表层的、笼统的认识,因而缺乏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的沟通,严重的甚至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偏见与歧视,这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也影响到与其他民族的正常交往及和睦相处。本文从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看待异族文化,如何剔除文化定型的不利影响,促进民族间和谐有效的交际。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

国内许多学者把文化定义为人化,例如肖前、陈志良指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中国大百科辞典》将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上界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跨文化交际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将影响交际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而是扩大到文化层面上,从更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帮助人们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重新审度,从而更好地与外界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即使能够熟练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者依然会遭遇沟通上的障碍,这一障碍往往不是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沟通上遇到障碍所导致的。霍尔说:“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之间交际的障碍很多来源于对跨文化交际所知甚少。”(Edward Hall,1959)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必须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类似点和不同点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减少信息发送者发出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加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接收者对所得信息的误解,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掌握民族文化差异,使交际效果事半功倍

Gudykunst&Kim认为“交际是否有效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意义理解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有效性就越高。即当交际双方把误解降到最低的时候,交际的有效性就最大。”(Gudykunst & Kim,1992,230)反之,交际的有效性就越低直至无效。只有有效交际才是有意义的交际,才是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根据Gudykunst & Kim的有效交际原理,交际双方要想达到成功的交际就需要构建共同的知识框架,其中包括对对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了解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言语及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清楚其表达意图,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解码才能做出合乎对方民族思维认知习惯的判断,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

然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及和睦共处始终很困难,交际一方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依赖自身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或是自己的亲身经验对交际者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做出推断,得出结论,而这种结论往往与对方的意图有偏差,甚至相背离,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造成冲突。“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极大的困难,使人们烦恼与苦闷或产生重大的失落感”。(贾玉新,1998)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出与交际对方相似的文化背景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对方民族的文化,不仅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尽力接近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且还要了解本民族文化同异族文化间的区别,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习惯,一己之见去诠释交际对方的信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的风格等。对内它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性格,是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外它体现着该民族的风貌,影响着其他民族对这一民族的印象,也影响着各民族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民族的文化差异,熟悉交际对方的价值观、审美观、行为观点和准则、礼俗、禁忌等,在此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例如与俄罗斯人交往时就忌讳询问对方的年龄,恭维身体健康,拜访则一定要在对方主动邀请后方可登门而且切忌不能空手,送花则忌送偶数支等等,只有了解对方的憎恶喜好才能为成功交际提供有利前提。

(二)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作用

在构建同交际对方所共有的语言文化背景时,我们要学习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民族文化差异,清楚地认识到本民族与异族间的区别,从而在交际中避免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可是是不是形成了对交际对方民族文化差异的认识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呢?

不同民族在相互的接触和交往中会对彼此形成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有效地了解到交际对方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自己的交际方式做出一定的指导。这种对另一民族文化的整体统一性的认识被称作是文化定型。定型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Lippman引入学术界的,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对定型在社会观念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确立做出了尝试,然而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定型”的概念一直都是争议的话题,研究者们对此并没有形成统一共识,甚至就“定型”这一词汇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也各执一词,在各个科学文献中可以找到不同的表达术语:民族定型(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стереотипы)、民族偏见(этнические предрассудки)、民族观念(认识)(этнические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民族形象(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образы)等等,这些词汇表述的都是同一现象。但是有一点已经趋于一致,那就是学者们对定型的观念:定型帮助人们对纷繁芜杂的世界形成快速的认识,缩短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异族的时间。但同时它存在片面性,往往误导人们不加区分地做出简单的判断,在现实中,一些人会做出具体分析,不断改变着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而一些人会在定型的影响和束缚下,对外界做出不符实际的感知、认识。高一虹(1995)认为,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人们)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由此可见,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不同民族之间在生活习惯、思维观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于其他民族都会形成一定的自我认识与看法,并做出一定的评价,这就是定型观念在对待民族文化上的体现。受定型观念束缚的人往往用简单固定的眼光看待外界的人与事物,而不是从辩证发展的角度。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持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会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导致对异民族的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而过分强调其他民族的优越性,鄙视自身民族文化传统,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影响该民族的发展壮大。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以上两种定型观念都会构成有效沟通的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1.民族文化优越感。每一个民族因其经济政治发展程度不同,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会受其影响而有所不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发展,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特别是弱势文化会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在语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经济、政治、科学较为发达的民族,在语言词汇的发展上较快,会诞生出一些新鲜词汇。而其他民族在引进该事物的同时,也会沿用这一事物的名称,这样也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例如像汉语中的“咖啡”“摩托”“T恤”“可口可乐”“蹦极”“伊妹儿”“AC米兰”“卡拉OK”,在科学领域这样的词汇则更多,“基因”“DNA”“CT”“镭射”“厄尔尼诺现象”,还有像“安培”“牛顿”“摄氏”等一些计量单位更是举不胜举。

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强势也会给这个民族带来优越感,民族优越感是一种文化优势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文化较其他文化优越,抱有民族优越感的人认为世界是由这一民族为轴心延伸开来的,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是围绕着该民族旋转的。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史上比比皆是: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拿破仑的铁蹄、德国法西斯纳粹、日本的大日本军国主义、美国的大棒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在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认为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从政治和军事上征服奴役其他民族,从精神和文化上腐蚀和渗透、施压于其他民族文化,鄙视和排斥其他民族,严重影响了民族间的正常友好和谐交往,是跨文化交际的极大阻碍。

2.民族文化自卑感。同民族文化优越感相反,民族文化自卑感过分强调了异族文化的优越性和本民族的弱势,在交际时把自己放在了弱势地位,是跨文化交际在不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另一种表现,民族自卑感也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正常顺利进行。在同异族交往中贬低自己,抬高别人,阿谀奉承,崇洋,并非公平交际。比如现如今一些很普遍的现象:认为进口货比国产货更高级,学外语的风气使很多国民忽略了国学的重要性,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年轻人追逐日韩流,摒弃国粹文化的学习,相声、戏曲遭遇冷眼,这些一方面虽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表现,可是另一方面也是忽视自身民族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自卑感的表现。且不说在清朝末期清政府卑躬屈膝在同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交涉中一味地放弃原则所签署的一些不平等条约,甚至在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中国人的对外恭敬谦让依然存留,鲜明地表现在实际的对外交际中。比如在向外国人翻译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时,中国人会习惯性地去迁就外国人的理解,把自己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汇洋化,最后变得不伦不类。有一个比较典型而可笑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一道名菜“四喜丸子”被翻译成了“四个喜庆的丸子”。再来看看一些商品品牌的名称“纳爱斯”“TCL”“浪莎”“蒙娜斯”等,有的产品形象代言人也是找的外国人,这些企业可能是要走国际品牌战略因此周到地考虑到了外国受众的文化接受能力,但是却忽略了产品自身的民族文化根基,这样的产品放入国际市场除了上面注明“made in China”之外,看不出有任何中国特色。当然一些中国词汇已经走入了外国人的词典,成为世界公用的习惯用语,例如:“功夫”“气功”“儒学”“道”“风水”等,这是中国文化强势的表现,希望这样的词汇能够多起来。

四、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之间存有差异,我们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肯定彼此之间差异的存在,不可凭自己的思维习惯、评价标准去衡量其他民族文化。

要了解民族文化差异,但是不能将这种差异固化,也不能将该民族的整体文化特征无区别地扩散到该民族的每一个个体上。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对文化定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加工,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对待民族文化要认识到民族文化只有差异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尊重对方的民族文化,但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无原则地迁就交际对方。在平等的原则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既不能抱有民族优越感,也不能持有民族自卑感,以宽容、开放、灵活、自强的态度来应对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民族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Fawcett publications,1959.

[2]Gudykunst,W.B.,&Ki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cGraw Hill,Inc.,1992.

[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陈志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中国大百科辞典(电子版).2002,第七卷,NA.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7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差异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往。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交往是文化的一种属性,是一切时间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而许多学习语言的人往往重视语言方面的能力,认为只要学好语言就能进行很好的交往,而忽视文化差异对交往过程的影响。本文以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体主义文化维度变量为出发点,从不确定回避程度,内群体的重要性,面子策略,隐私四个层面的对比分析来探讨由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往失误。希望以此来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视。

一、集体主义文化一个体主义文化

一般认为个体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基石,集体主义是东方文化的基石。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崇尚平和、集体主义、权威、等级结构、社会地位以及对上级的服从。强调顺应性、归属性,讲求自律、奉献、忠诚,以群体为取向,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群体有依赖感。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重视人权、尊重个性的实用主义与人道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唯一的、特殊的、与其他个体完全不同,因此个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重视个人成就、个性创造、张扬个性。追求平等、提倡民主、不畏权威与等级差别。

1.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成型文化,中国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而很多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一般认为,在集体主义占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平稳,尚统一”的观念根深蒂固;而西方成型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个体主义,“冒险、竞争”精神备受推崇。

案例:

中西方在课堂教学中的差异。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受听者,他们所要坐的只能是注意听讲,记笔记不能随便说话。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没有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更不用说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否定老师的某种观点或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在讲完某一段落后,也从不向学生们提出听懂了没有?“赞成我的观点么”等问题。

如果学生确实有自己的看法并向老师提出异议,教师就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觉得这是对尊严的挑战。如果学生有任何的不同观点或看法,只能在课后向教师提出更不用说在课上讨论了。学生们之所以没向他提问,是采取的强回避策略,竭力降低不稳定感,而西方人十分提倡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反驳他人的观点,乃至权威。西方国家如美、英、加等国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一员。同中国老师离不开讲台,书桌不同,外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任何地方,有时坐在课堂或讲台上,直面学生。激发学生的讨论及交流的欲望,很愿意接受学生们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观点。并相互切磋和交流。

2.内群体的重要性。由于中国古代特有的家族式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人长期受儒家群体认同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形成了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结构。美国社会以移民为主要社会结构,其文化核心部分由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构成,因此,美国人的人际关系相对松散。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中即使内群体的名称相同,势力影响范围却不同。比如一名大学教师,在个体主义文化的美国,其职业对个人的影响仅限于在学校或校友会上。而在集体主义的文化的日本或韩国,这种影响会涉及他的全部生活领域。

3.面子策略。来自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与来自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在顾及面子方面所采用的策略和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关联是不相同的。非直接表达是表达礼貌的一项重要机制,所有的礼貌都是在顾及面子的情况下而激发出来的。由此可以说,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比个体主义价值取向文化的人更倾向于间接表达。

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会采取不同方式。为了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中国人倾向于做好每件事都避免公开抨击或反对某人。他们很少以“不”来回答问题。根据中国传统的观点,“不”的表达会使他人丢面子,不仅会影响团结,而且还会影响团队的和谐。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则比其他文化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达的更为尖锐和率直。他们通过直接表达来展现自己自由的思想。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东方人的间接表达让他们难以理解,即使他们的语言很优雅。在英语中有很多句子都表达了这种意思,“不要老在灌木丛旁打闹。”“要切题”等。

4.中西方在隐私方面的差异。隐私是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传统的宗法集体主义造就了中国人对外群体较强的排斥心理;而个体主义的西方人虽强调个体的隐私,但他们对外群体排斥感较弱。西方对隐私权尤其重视,对西方隐私概念的了解就是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经常报怨中国学生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如他们经常问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结婚了么?”“你多大年纪?”中国学生很难把握怎样交流才能被对方所接受。

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的方法

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整体而言是相关的,每种文化都有糟粕和精髓。所以,我们不能轻视或大力褒扬某种文化。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避免因文化偏见而导致的文化冲撞。

其次,英语教科书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各国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内容。教师应该注重教科书为初学者提供的问候语,人物称呼,握手等等的文化注释。

再次,文化偏见。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简要地介绍一些中国同西方差异的知识。并如何集中精力讲授和倾听不同文化的交流方法。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一、前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承载体。语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紧密结合,翻译是在其中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各个民族在历史、政治、文化、地理、风俗、宗教等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只有重视文化内涵,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才能克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障碍,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是否理解。

二、文化差异

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文化的差异。如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英国的夏季正是温暖宜人的季节,常与lovely(可爱),warm(温和),nice(美好)相连。而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又如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与耕牛朝夕相处。耕牛是勤劳的象征,汉语中有“老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等习语。而西方人起源于游牧民族,与奔马感情深厚,在英语中有大量带“马”的习语,如a will horse(勤恳认真的人)等。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可以将“老黄‘牛’”翻译为a will “horse”。若对地球位置、气候条件、国家概况等缺乏了解,就很难理解英语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反之,对于汉语也是如此。

2.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文化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有民族习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英汉习俗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之一便是问对方“吃饭了没有?”。若外国人听到,他不会认为这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而是对方抛给他的一个真正的“问题”,他首先会想“吃没有吃”是自己的私事,然后猜“是不是对方要请吃饭了?”。又如中国人做了一桌子菜请客,却说“菜不多请慢慢吃。”外国人不认为这是“客气话”,反而当真,他们就会想:“菜不多请我们吃,菜多会不会就不请我来了?”这就是风俗习惯差异造成的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注意,汉语的“吃过没有”应翻译为“Good morning.”或“Hi.”等招呼用语;“菜不多”为客套话,按英语的习俗就是“Help yourself.”。

3.和历史典故的差异

和历史典故已深深渗透到语言当中,形成文化的个性差异。儒家、道教、佛教、历史典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借花献佛”、“玉帝”、“开天”等。在西方,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Pandora’s box(灾难、祸害的根源)。有这样一个句子:“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Venus grows cold.”在希腊神话中,Ceres,Bacchus,Venus分别是谷神、酒神和爱神。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没有饭吃,没有酒喝,爱情再深也干涸。每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使得一种文化所包含的信息并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之中。

4.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中西方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审美习惯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难可想而知。价值观念因文化的不同而各异,是个人在社会文化过程中长期耳濡目染形成的。在汉语中,“龙”象征着力量、智慧、权力,但在英语中,“dragon”象征邪恶。“他的儿子可谓天壤之别:一个是龙,一个是虫。”有译者误译为: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his two sons:one is like a dragon,while the other a worm.若了解英国文化,便知道这样的理解十分荒谬,把“龙、虫”的汉语比喻原封不动套到英语上去了。正确的翻译为:“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his two sons:one is very capable,while the other is extremely incompetent.”

5.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着持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体现着持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如,“我发现你的工作信心不够。”根据英语思维,“工作信心”即“confidence in one’s work”若译为“working confidence”就成“中式英语了”。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化,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由于英汉思维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翻译时要根据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作必要的调整,提高交际质量。

三、结语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面对文化差异,应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特点,运用替换原来喻体、调整原语序等方法,使其做到达意又传神。要想在两种文化之间无阻地交流,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尽量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和误用,让交流更加清晰准确。

参考文献:

[1]杨自检主编.英汉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贾秀海.论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5).

[5]黄志梅.从翻译中看英汉逻辑思维的不同.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9

关键词:时间取向;时间习惯;差异

随着全球进入一体化格局,具有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时间取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学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交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取向是导致跨文化交际误解和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非常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东西方文化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化氛围,也起源于不同的传统。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的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中国是典型过去时间取向为主的社会,而美国则是未来取向的社会。因此,由于时间取向的不同,中美两国人民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为了避免交流中出现文化障碍及误解,我们有必要仔细探讨一下中美两国之间的时间取向差异。

一、 从文化背景的不同看中美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的要素之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属于时间的取向问题,属于心理时间范畴,是指不同文化分别对过去与未来的认识,以及人们对过去与未来所赋予的意义及重视程度。

过去取向的特征是在该文化中人们尊重祖先和历史经验,信奉“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而在未来取向的文化中,人们的一切活动都面向未来,信奉“希望只存在于未来”。中国和美国由于各自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分别属于过去取向和未来取向的时间观。

中国的时间观念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很重视经验,人们做事情之前一般都要考虑规矩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过去往往是衡量现在的标准。因此循规蹈矩成为一种社会规范,鲁迅先生曾说过守旧是中国人的国民性。包括好古薄今、因袭苟安、不思进取、安土重迁、一动不如一静等含义,古人所说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来居上”、“长江后浪推前浪”等就是这种时间观的具体体现。

在美国文化中,首先,美国人受基督教“人性恶”的影响,人类偷吃禁果,犯了原罪,失去了乐园,来到了人世间受苦受难。对于他们来说,回头没有出路,只有勇往直前,不断地向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未来才有希望。其次,美国历史只有 200多年,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使他们更看重将来,他们受到的是向将来看的教育。如对美国人影响深远的《圣经》中.就传播了“头生的都具有特殊的权利.先到的就是重要的”,因此,美国人有“先来先招待的传统”,先来的优先享有权利,这种思想对美国文化影响深远。

美国人绝不停留在当前正在干的工作上,而是看着下一步的工作。在英语中,“old”(老)被赋予了如“past”(过去),“useless”(无用),“hopeless”(无望)等某种否定的语义。有人说美国没能成功地将老人群体融入到美国的主流文化中。因此,人们会普遍认为美国的老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至少没有得到像中国的老人那样的尊重。可见,美国人对变老的态度是相当消极、否定的,这就不难明白英汉民族在“前”与“后”分别指称过于与未来的概念上采取的不同的观念。因此“惩前毖后”对应的英文是“Learn from the past mistakes to avoid future ones”。

二、 从时间习惯的不同看中美时间观的差异

霍尔(Hall, 1977)把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概念概括为单向计时制(monochronic time)和多向计时制(polychronic time)。单向计时制的人们把时间看作是一条直线,可以切割成一段一段,他们强调时间表,强调事先安排;多向时间制的人们习惯于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一切都按时间表。

中国人属于多向时间制,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美国人是典型的单向计时制偏爱者。霍尔说在西方世界里,任何人都难逃脱单向时间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商业活动更不用说了。中国人办事讲究四平八稳,求好不求快,并不匆忙下决定。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其主流文化中的时间,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和将来,把重点放在将来。英语中过去、现在、将来 3 种时态在语法中表现很明显。西方的纪年方法从公元元年开始,一直向前计数。在西方商品社会中,特别是竞争激烈的当代,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浪费物质却珍惜时间,在时间上精打细算。他们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愿意浪费别人的时间。他们的生活节奏较快,走路步子很快,好象有人在后面追赶。美国的商人和职员,把自己的工作时间以 15 分钟为一个时间段写在效率手册上的做法是很普遍。他们办事总是风风火火,似乎总是有下一件事要做。外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常常处于压力之下。在城市里面,很多人看上去总是在匆匆赶往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商店里他们焦躁不安地指望店员能马上来为他们服务,或者为了赶快买完东西,用胳膊肘来推搡他人。白天吃饭时人们也都是匆匆忙忙的,这部分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人们认为工作时间是宝贵的。在公共场所用餐时,人们都等着别人尽快吃完,以便他们也能及时快速地用餐,按时赶回去工作。你还会发现司机开车很鲁莽,人们推搡着在你身边过去。这是因为人们都非常珍惜时间,而且也不喜欢别人“浪费“时间到不恰当的地步。中国人则认为时间并非一去不回头,是还会回来并循环往复的,所以提倡要“谨小慎微,三思而后行”。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国家的人们的时间观念的不同。中国入世后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与文化交往与日俱增。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旅行,学习及商业交流中不可避免地进行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学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东西方文化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化氛围,也起源于不同的传统。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的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中国是典型过去时间取向为主的社会,而美国则是未来取向的社会,中国人采用的模式与多向时制相近,而美国属于单向记时制的范畴。但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多向制向单向制过渡。为了避免交流中出现文化障碍及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熟悉双方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费玉新,跨文化交际[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杨小红,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 深圳大学学报,2001,18(4):96—101.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3—114.

6.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205—206.

7. 王唯平,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化透析[J]. 学术交流,2007(1):140—142.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篇10

[关键词]语用失误 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46-02

引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被称作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英国语言学者Thomas(1983)提出的,专门指跨文化交际中听话人对说话人,反之亦然,对语用意义做出不到位的理解或做出不恰当的反应。在语言交流时,说话人采用的语句符合正确的符号关系,但是表达的方式不符合场合、表达习惯和背景。具体来说,语言表述者,即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无意识地违反了交际背景,不符合社会规范,没有考虑交际双方的对象、时间、地点等综合因素。这违反了语言本身特有的文化交际价值,从而引发语言交际因遇到阻碍或隔阂而难以继续进行,进而导致了语言交际未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更不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语言交际中所犯的错误被称为语用失误。(何自然,1997)本文试图从多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拓展探讨语用失误的分类、成因、影响和引起的注意事项等。

一、语用失误成因的分类

导致语用失误的成因有很多种,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下三方面较常见:

(一)语言表达自身的语用失误

一方面由于汉语思维模式下的语言表达者会按照汉语母语的语法表达式套用在英语句法中,从而引起语用失误。另一方面,是汉语为母语的说话者错误地使用了英语表达习惯,亦引起语用失误,两方面都会导致英语母语的听话者对这种语言表达难以领悟或接受。举个例子,在一次英语课后,一名自认为精通英语语言的汉语学生向听课的英国外教询问建议,当时的语言表达句子是“I’m desirous of exploring your feeling on my speech.”英国外教听了不禁为之一怔,回答说:“Your English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学生十分不解,但很确定这是来自书本中的语句。外教向学生解释了语言使用不当,没有注意语言使用的场合。“desirous of exploring your feeling”不是日常口语的正确表达法。符合这种场合的英语表达习惯应该说:“I’d like to hear your opinions on my speech”或者“Could 1 have your opinions on my speech”。这位自认为精通英语语法的汉语学生是没有体会到语言使用的文体差异和场合,在应该使用口语的文体和场合却运用了书面语,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二)文化差异的语用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使用双方经常因为受自身母语使用文化背景的影响,不了解对方语言表达的文化差异,从而不能运用有效正确的语言表达语句,导致了语用失误。这种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用失误与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使用双方各方面的了解程度相关,如地位、职业、背景、话题等。一般包含称呼、问候、介绍、寒暄、请求、询问、提议和道歉等语言使用习惯表达法。举例说明,若语言交际双方想谈论有关天气的问题,那么语句的使用需要表达出评论或者预测方面的天气情况。如:“Quite a storm last night. Going to clear up.isn’t it?”这种寒暄的语用表达基本功能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能够改善或调剂社交人际关系,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有关天气的表达语句说成:“It’s raining,isn’t it?”这就导致了文化差异下的语用失误。

(三)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

文化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思维模式上的差异,这样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沟通障碍。汉语思维模式以感性为主,重在综合描述而非细节分析,常有一句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思维模式以理性为主,重在逻辑分析而非综合概述,常常关注概念。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各具特色,却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了阻碍。以实例进行分析:

1.Foreign host: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Chinese guest: No, thanks.

Foreign host: 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

Chinese guest: Well, thank you very much.

实例中,西方主人向中国客人提出问题,中国客人回答是否定的。按照西方思维模式等到的答案是“不要”,那就理解为真的“不要”;而汉语思维模式首先对提出的邀请和提供表示委婉拒绝,以此表示客气和礼貌。因此,实例中的中国客人前后的回答使得西方思维主人十分茫然。这完全影响了跨文化交际,没有达到有效的交流效果。

2.Chinses hos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upper with me next time in your spare time?

Foreign guest: Of course, when?

Chinses guest: Any time is ok.

在这一实例对话中,汉语思维者是运用感性思维对客人进行礼节上的邀请,并出于礼貌和尊重,不主动设定时间,给客人以足够的调整空间。而西方思维者是理性思维,关注事情的时间和概念,遵守行为规范,认为真诚的邀请是需要有具体时间的。汉语思维者对时间回答得含糊其辞,直接导致了这次对话交际失败。

3.Foreigner: 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with the dress.

Chinese: Oh, no, it’s ugly.

可以看出这次的交际效果十分失败。汉语思维注重礼节,在交流中,讲求尊重他人,贬低自己,在礼貌原则上称为“贬己尊人”。而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种原则,西方思维自然难以接受这种现象。因此,在对话交流中,汉语思维者习惯性对他人的称赞进行否定,以此表示谦逊尊重,而这一举动会给西方思维者造成很大的不快,认为自己真诚的赞扬被立即否定,反而感觉没有受到尊重,对方十分不礼貌。

通过对几个跨文化交流实例的举证和分析说明,不难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会带来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社会交际方式、道德衡量标准等一系列语用失误现象。尤其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经常会导致语用失误引起的跨文化交际失败。语言自身的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词语文化的内延和言语行为文化的外延层面上。(连淑能,1997)无论是词语文化的内延语言差异还是言语行为的外延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若对中西思维差异,文化差异和语言自身的差异置若罔闻,无疑会增加交流难度,导致更多语言失误。因此,在与西方思维者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务必注意交际行为和语言使用。应充分了解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如真诚交往、独立自主、遵章守时、谈吐幽默、尊重个人权利、选择和隐私等诸多跨文化上的差异。

二、结语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主要是问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语言自身差异、文化背景差异、思维模式差异和社交行为方式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的产生自然是由于使用不同种类语言的人的社交心理、思维和推理方式不同而产生差异性语言的人的社交心理、思维和推理方式,并对交际产生影响,从而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因此,只有在拥有了丰富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和多方面的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应用得体、正确,不出现语用失误。由此总结,欲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有效的技巧即是合理的分析,掌握交际双方语言上的差异,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无疑会减少语用失误,增加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Thomas.J.(1983)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