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1-25 08:33:20

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常,民办高校课程的开设往往借鉴和沿用一般本科院校(二本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开展教学。然而,在这样的“直接套用”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了三本院校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明显的针对性,会带来一系列的严峻问题。1.缺乏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不明确。民办高校的学生(即三本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与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根据长春财经学院的数据调查结果,大约有30%左右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40%左右的学生属于上课随大溜,考前突击复习;有20%左右的学生表现更差,经常逃课、挂科;还有5%左右的学生,根本不想学习,期末考试、补考、重修,均不能通过。如果“直接套用”一般本科院校的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就如同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不兼容一样,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旷课、逃课等这些不良后果愈演愈烈。2.沿用以往教材,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落后。考虑到三本院校学生基础薄弱,长春财经学院一直使用的是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老师主编的教材。该教材结构清晰,但内容相对简单。随着学院不断的发展考研学生比例不断增加,该教材愈来愈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选择一本既能满足学生考研需求又能满足三本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材。3.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目前,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灌输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唯一的任务就是把“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理解,理解是否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要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4.实践教学环节匮乏,“双师型”师资队伍紧缺。《管理学》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然而,多数民办高校开设《管理学》这门课程,仅仅从理论层面上展开了教学活动,缺乏与本课程相关的模拟实践教学和实训活动。学生往往是满腹经纶,却不会运用,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同时,民办高校中的授课老师自身也是“理论型”的,缺乏企业的实战经验,在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重非常小。因此,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塑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也是该课程改革的难点。

二、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基于《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应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出发,实施“一线四点”的改革,进一步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1.重视学情分析,明确《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本、二本院校侧重从学术、理论层面培养学生,而民办高校(即三本院校)则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同样应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学情分析,三本院校的学生,以长春财经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总显示: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理论知识基础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情商高,组织能力及沟通能力强。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依据学情,采取适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精选教材,明确教学内容。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所以,《管理学》课程的教材也作了相应调整,综合对比目前市面上的《管理学》教材,选用周三多编著的《管理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取舍。管理的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些章节作为教学的重点章节,而其他章节作为非重点章节。该教材既能满足三本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又能满足考研学生考研的需求。3.优化《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方法过于单一,《管理学》课程改革,就是要抓住重点,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得《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逐步趋于“启发式”的,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下面主要论述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管理游戏法三种教学方法在《管理学》授课过程中的具体使用。(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针对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中的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如何应用于管理实践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教学项目,让学生课后搜集某企业资料,根据波士顿矩阵分析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未来的经营方向。通过学生课堂展示及讲评,更好地理解波士顿矩阵理论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应用比重较大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课前精心筛选案例,巧妙设计问题;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案例,思考并展开热烈讨论,此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长春财经学院,《管理学》课题组教师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案例习题集,同时,案例不断更新,能够有效地辅助《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得到了督导及学生们的一致好评。(3)管理游戏法。管理游戏法,就是通过学生体验式练习,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在讲授沟通这一小节课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差别,继而深入理解双向沟通的优势,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管理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一张相对复杂的图形,请一名同学向大家描述所画的图形,要求该同学背向大家,以避免目光交流,不允许用任何姿势和手势,只能口头表达,请大家按他的描绘画图(大家不许提问)。教师更换图形,再请一名同学向大家描述所画的图形,要求该同学背向大家,以避免目光交流,不能用任何姿势和手势,请大家按他的描绘画图,但大家可以提问,可以回答。通过两次游戏式体验练习,让学生体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差别,最后教师总结。类似的管理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效果非常显著。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管理学》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模拟营销、模拟创业、企业参观访问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在双师型队伍的构建上,一方面,可以派遣《管理学》课程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增长自身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中高层人员作为教师到学院作报告、专场演讲,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形成。从而,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促进《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课程改革应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线,着力认清民办高校的学情,明确教学内容,高度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一线四点”的改革,全面提高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英,张怀.“管理学”教学方式的学生态度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2014(7):70-74

[2]秦琴,金智慧.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研究,2012(5):89-90

[3]楚金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乡学院学报,2009(8):167-168.

[4]陈娟娟.关于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0):9-10.

作者:惠敏 戴昀弟 于洋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