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13 09:51:38

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研究

摘要:当前高校工会面临工作法治化建设思想准备不充分,干部队伍建设不足、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突出、法治校园打造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问题。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工会应着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机构设置,打造“双能型”干部队伍,成立相关法律援助中心,“上下联动”基层工会组织,为法治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校党委和基层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

关键词: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依法治校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群体组织要坚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群团组织要积极作为、敢于作为”。高校是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阵地,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围绕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群团组织加强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高校党委通过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的维权职能,加强高校工会的法治化建设,关注教职工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和物质文化权益,真正为教职工的权益所着想是高校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深刻体现。教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指出:“推进依法治校,是学校适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发挥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重要方面,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路径。依法治校依托于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大学章程普遍明确了学校教职工(包括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工会是依法维护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高校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和高校工会工作息息相关。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思想建设方面存在对新时代工会事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力度不够,理论研究滞后问题;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员老化、稳定性不够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在组织架构方面存在二级工会受到经费和人事等方面制约因素;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和长效发展管理机制,体现为多数要靠工会主要领导的个人能力来推动工会发展;在工作方式方面存在围绕高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教职员工“维权”工会的纽带作用发挥不突出以及法治校园打造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问题。笔者通过对云南部分高校工会工作的调查研究,提出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三方面对策建议:

一、高校工会工作应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改)第一章第六条:“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当前,我国工会依法维权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依法将单位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收入标准、工作时间、劳动安全生产、社会保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这是维护职工经济权益最有利的措施。二是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维护职工政治民主权益的集中体现。”笔者通过对省内部分高校教职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对于“您最为重视哪方面权益?1.劳动经济权益;2.民主政治权利;3.精神文化权益;4社会权益”;近72%的受访者认为“劳动经济权益”是其最为重视的。因此,高校工会应充分重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劳动经济权益。“工会维护教职工的劳动经济权主要体现在及时兑现工资、奖励、福利等经济待遇问题上,同时,要关注教职工待聘、缓聘、解聘时坚持合法合理的经济补偿标准、体现合情的帮困补偿措施;教职工在聘期内,工会应当通过推进平等协商,从学校实际经济状况出发,为教职工谋取各项经济利益,不断改善教职工福利,实现学校和个人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高校整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并不是紧紧围绕过去行政指令性的红头文件来办学,而是在不违背上位法的前提下,在大学章程的设定中自主办学。高校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上要突破传统思维,即完全依据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执行指令性要求,而是应当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充分维护广大教职工(其中,还包含部分外聘职工)的切身权益。然而,较为遗憾的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省内高校工会机构设置和权责分工而言,还未充分适应法治化工作建设的需要。通过对省内部分高校的调研中发现,例如昆明理工大学校工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为办公室、文体组织部、宣传体育部;云南财经大学校工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为女职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宣传部、文体工作部、财务部、生活福利部、青年工作部;云南艺术学院校工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为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红河学院校工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为工会委员会、监审委员会、女工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工会办公室。省内其他高校校工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也几乎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和服务机构。另外,笔者通过对国内各省市近180余所高校工会网站的检索查阅,在工作机构设置上,高校工会主要涉及的工作业务有办公室、财务、文体、青年、生活福利、经审,教代会、组织、宣传、女教职工、信息化建设、教职工子女入学等方面工作。在法律支持和服务机构的设置上,众多国内高校工会并未明确。因此,高校工会应顺应创新发展新形势,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既懂工会业务又懂法律业务的“双能型”干部,并健全机构设置,成立教职工法律援助中心,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便利的法律支持和法律服务。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基层单位教职工大会上,高校工会应主动作为,为教职工的合法经济权益和政治民主权益提供法律方面的建言献策和组织保障。

二、高校工会工作应立足自身特点,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高校的逐步完善,在高校“去行政化”的大趋势下,诸多高校均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章程,这为高校独立办学提供了有效保障。高校实行“依法治校”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高校工会着力推进法治化建设也成为依法治校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改)第三章第三十三条:“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同级工会参加研究,听取工会意见。”当前,高校工会应充分依据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在事关高校教职工切身利益上,发挥高校工会的积极作用。基于对云南省部分高校教职工走访交流中了解到,尤其是涉及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上,有的高校二级单位(尤其是二级学院)层面,所采取的绩效分配机制不仅有差异而且差异较大。依据《工会法》、《教师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二级单位层面要注重充分吸纳本级工会组织的意见建议,校级工会也应该主动介入二级单位层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教职工的切身权益。在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大盘子”中,针对个别部门绩效分配有争议甚至争议强烈的情况,应由上级工会组织和同级本部门工会组织一同积极参与和了解情况,在矛盾凸显时一方面积极安抚教职工情绪,引导教职工运用法律手段平等协商,防止过激事件发生;另外和相关部门的领导班子充分协调,及时反映教职工意愿,同时将相关情况及时汇报高校领导班子相关领导。基于此,高校工会应积极发挥阵地作用,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大学章程的框架内,和基层工会“上下联动”,尤其是校工会应主动了解二级单位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等情况,为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发挥校党委和基层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高校工会工作应为法治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既要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大背景和大前提下不断健全完善依法治会的制度机制体系,保证高校工会各项工作有法有规有据,从而提升高校工会业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要跳出传统惯性思维,校工会工作能力提升,尤其是法治化建设的着力点,并不仅仅在于校工会自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自身桥梁纽带作用的常规发挥,而是要充分利用校工会自身的组织优势,为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校工会要积极培养教职工的法律意识,通过对教职工法律意识的针对性培养,在出现诸如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外聘工作人员劳资纠纷等问题上,广大教职工能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相关矛盾,进而减少群体性事件(如:别有用心之人纠集部分教职工拉横幅标语聚众申诉)的发生。虽然高校教师普遍具备高学历,但并非当然地懂法守法。校工会应拓展教育服务管理功能,通过新媒体平台支持,运用微信、易信等及时发送相关保障教职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合法维权案例,通过“法律微课堂”培训、“法律宣讲平台”、“全方位法律援助体系”、“法律知识竞赛”等全面培养教职工的法律意识,营造教职工知法守法的法治校园文化。通过法治校园文化的孕育,教职工法律意识的培养又潜移默化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进而在全校范围内都能够进一步壮大校园“文化软实力”,让法治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总之,高校工会工作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打造“双能型”干部队伍,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上下联动”基层工会组织,为法治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高校工会和广大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注释: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被视作大学之“宪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15-07-10(004).

[2]陆明.推进法治化建设,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2).

[3]陈静源.高校聘用制改革的民主管理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作者:崔恒良 杨晓岚 郭文韬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