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和现代旅游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2-17 10:09:05

饮食文化和现代旅游业发展研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更是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美食旅游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就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饮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该书对我国饮食文化背景下,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饮食不再是单纯满足自身生理需求,更多的是将其发展为一种与书法、绘画、舞蹈、歌曲一样需要去弘扬和保护的文化。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弘扬饮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西的刀削面等等,大家去当地旅游的话总是会想起这些美食,总是会去尝尝,无形中促进了当地饮食行业的发展以及饮食文化的传播。因此,用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来吸引游客,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能更好地弘扬饮食文化。《美食旅游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旅游规划学、饮食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美食旅游的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全书有三篇,上篇为理论篇,下篇为实践篇,第三篇则为附录部分。

首先,第一章重点对比了在饮食文化背景下国内和国外美食旅游之间的差别。对比国外美食旅游,我国美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美食旅游具有类型特色多样化、注重营销品牌的价值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利用美食节作为促销手段等。国内旅游则品牌意识较弱,整体发展较为单一,旅游产业与饮食文化融合不充分。相对应地,国外关于美食旅游的研究有相对较成熟的研究体系,研究视角广泛。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比国外研究起步较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书中对饮食文化背景下“美食旅游”概念的泛化现象做了分析。理论部分从美食旅游、美食旅游者及美食旅游资源三个方面出发,首次提出了美食旅游“体验-文化-研学”三分类、美食旅游者两分法,同时也对目前“美食旅游”概念泛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要体验部分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而且积累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者对“美食旅游”的界定莫衷一是,概念泛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毋庸置疑将会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数量,高估美食旅游对旅游地的贡献,忽视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对旅游类型发展不利。书中第三章第二、三节分析了美食旅游者的类型及动机,在研究美食旅游时应专注从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动机入手来探讨,明确美食资源是否会是主要旅游吸引物,美食活动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是否处于中心地位,再来探究美食旅游的形式、营销、美食旅游者的兴趣程度及消费能力等,既能避免概念泛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推进小众旅游类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又能明确饮食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从游客的特征及美食旅游的精准营销来分析不同地域游客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美食旅游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第六章部分着重对四川美食旅游消费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美食客源的构成、境外游客美食旅游需求分析和消费特征,以及国内美食旅游客源市场特性分析等。该章节数据详实,研究内容能够为四川饮食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参考。不同季节、不同省份游客的旅游路线不同,促进了美食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给美食旅游资源带来最大经济效益。该部分从现实发展的角度,通过列举大量典型案例,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美食旅游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有助于理解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丰富的资料列举有助于研究饮食文化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本书附录了很多资料,包括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美食之都评价标准、全世界18个美食之都的相关资料和城市美食旅游发展计划、国内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国内饮食文化博物馆统计表等。这些研究内容能够促进我国美食旅游理论研究、饮食文化相关研究以及四川省美食旅游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互相促进,协同发展。一方面,饮食文化能够通过美食拉动旅游经济的增长,通过旅游来赋予地方饮食新特色;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地方饮食文化的宣传,使饮食文化赋予地方旅游产业新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高,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也较弱。为了提高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活力,首先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饮食文化项目建设,扶持地方特色饮食企业,通过饮食文化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产业拉动饮食文化的宣传;其次,大力支持美食节等的开展,科学合理地宣传地方饮食文化,从而通过饮食文化推动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珍 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