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9:36:41

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范文篇1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

饮食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梅花;可食用;人文内涵;梅花宴;创新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脱俗的象征。梅文化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大量的咏梅诗词是文人骚客展露才华、颂扬梅精神的体现,而梅花除了赏花、闻香外,还可入食。食用梅花种类主要是绿萼梅[1],其花蕾为绿色,花瓣为白色,开花有香味。用梅花做成的菜或点心叫作梅馔,梅馔也是梅花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梅馔文化除了利用梅花本身制作的食物外,还包括描述梅馔的各种诗词文章和相关典籍。梅花馔不仅仅只包括用梅花入食,将食品制作成梅花的形状也可称之为梅花馔。相比于实际食用梅花,人们更看重的是借由梅花这一象征所表达出来的美好含义和蕴含其中的精神寄托。

1梅馔文化概要

花馔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商初大臣伊尹在论说当时天下的“菜之美者”时说:“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华即是花,由此可见当时的古人已经用花来入菜,将花卉作为可食用植物的一部分,是菜食的一种。战国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代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中的“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等诗句都说明了花卉食用自古有之,从先秦到汉代再到唐代,未曾间断[2]。到了宋代,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更是集中记录了十几种与花相关的食谱,这其中就包括梅花汤饼、梅粥、蜜渍梅花和醒酒菜等数种以梅花为材料的食谱[3]。与林洪同时期的诗人杨万里也是一位梅花食用爱好者,他曾在朋友的宴席上明确表示白糖要全部留给他搭配吃梅花:“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4]”以梅花为食显然并不能果腹,但由于梅花品性高洁、不畏严寒、坚贞傲雪,文人雅士认为食用梅花是一件雅事,可以借此抒发感怀、愉悦身心,彰显自己品位不俗。南宋杨万里在《瓶中梅花长句》中注解说:“……予独倚一株老梅,摘花嚼之,同舍张监簿,蜀人,名珖,字君玉,笑谓予曰:‘韵胜如许,谓非谪仙可乎?’”食梅到此种意境,诗人已然具有仙人的气质了[4]。由此可见,梅花馔自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寄托远大于其实际食用价值。

2梅花食用方法

2.1做素菜。2.1.1生嚼。《花史》记载:“铁脚道人,常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诵南华秋水篇,嚼梅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梅花带暗香,生于寒天雪地之中,和冰雪同嚼,寒香沁人心脾,清气满溢。2.1.2用白糖佐以梅花嚼食。南宋杨万里很喜爱这种吃法,直接写了一首《夜饮以白糖嚼梅花》:“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先生清贫似饥蚊,馋涎流到瘦胫根。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肉。[5]”不仅能用梅花下酒,还能和着白糖直接生吃,这种吃法在当时清贫诗人的味蕾上还创造出了肉的味道。此外,他在另一首诗的诗句注释中解释了加糖生嚼梅花的味道:“余取糖霜,芼以梅花食之,其香味如蜜渍青梅,小苦而甘。[5]”此种搭配略带苦味而终甜,有点像蜜渍青梅果的香味,想必令人回味无穷。2.1.3凉拌菜。《群芳谱》记载:“宋宪圣后,每治生菜,必于梅下取落花杂之。”同样的故事在《山家清供》中“牡丹生菜”一篇里也出现过:“宪圣喜清俭,……每治生菜,必于梅下取落花以杂之,其香又可知矣。[6]”此种做法有点像今天的蔬菜沙拉,将各类生蔬凉拌,只不过在其中还要加上梅花,应是别有一番鲜嫩芳香。2.2做主食。2.2.1梅粥。《山家清供》里有“梅粥”的做法:“扫落梅英净洗,用雪水煮白粥,候熟,入英同煮。杨诚斋有诗曰:‘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6]”收集落下的梅花清洗干净,用雪水煮一锅白粥,等熟了之后加入梅花同煮,一锅梅粥就完成了。普通的米粥在加入梅花后增添了特有的清香滋味,既简单易做,又不失雅趣。梅花粥不仅是一道日常粥品,在药用上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效果。《采珍》集曰:“萼梅瓣,雪水煮粥,解热毒。”《百草镜》记载,白梅花可“开胃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7]。由此可见,梅粥能开胃生津止渴,并可入肝解郁,用雪水煮的粥还可解热毒,对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所引起的小腹胀痛以及肝郁犯胃引起的胃脘胀痛、食欲不佳、大便不调等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8]。2.2.2梅花汤饼。《山家清供》里有道“梅花汤饼”:“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做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出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6]”汤饼其实就是面片汤,先将白梅花和檀香屑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浸泡过的水和面擀皮,用梅花形状的模具将面皮压制成梅花状,等到煮熟后放入清鸡汤内即可食用。每位食客只限量供应200余片,想必品尝的时候心内也不忘梅花。梅花形状的面片在清汤中上下沉浮,恍神间有如在孤山脚下,看到片片飞玉,漂浮于西湖粼粼碧波之上,充满意境之美。这道菜肴虽然没有直接食用梅花,但梅花的影子无处不在,既有梅之形状,又有梅之香气,吃的时候还能联想到梅花的景象,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食客的清雅之趣。2.3零食小菜。2.3.1蜜渍梅花。《山家清供》中有食谱“蜜渍梅花”:“杨诚斋诗云:‘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剥白梅肉少许,浸雪水,以梅花酝酿之。露一宿,取出,蜜渍之,可荐酒。较之敲雪煎茶,风味不殊也。[6]”此处白梅即为《本草纲目》中的霜梅,又叫盐梅,即用盐汁渍过的青梅,酸、咸、平、无毒,时间久了则表面上霜发白,故也称白梅。蜜渍梅花的做法就是剥一些白梅肉浸入收集好的雪水中,让雪水先吸收一些白梅果肉的酸咸味,再放入新采摘的梅花,浸泡一整夜,第二天取出用蜂蜜浸渍,即制作完成。这道梅花小菜可以下酒,与敲雪化水煮茶的风味相较,一点儿也不逊色。2.3.2醒酒菜。《山家清供》中另有一道小菜“醒酒菜”:“米泔浸琼芝菜,暴以日,频搅候白,净洗捣烂,熟煮取出,投梅花十数片,候冻芼姜橙,为鲙齑供。[6]”琼芝菜即石花菜,生长在海边的礁石上,可以用来做凉粉,该道菜品即为加入了梅花的石花菜凉粉。用淘米水浸泡石花菜,在太阳下暴晒,频繁搅动直到颜色变白,然后洗干净捣烂,入锅煮熟再取出,投入十几片梅花,等其凝固成冻后与姜、橙同食,酒后食用一块想必是神清气爽、一扫醉意。2.3.3潮汕梅花饼。这是一款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特色油炸小吃,由7个空心圆圈组成外六内一的六瓣梅花形状,色泽金黄,口感酥脆,因为造型像梅花所以称其为梅花饼。2.4羹汤。2.4.1汤绽梅。《山家清供》里有“汤绽梅”一条:“十月后,用竹刀取欲开梅蕊,上下蘸以蜡,投蜜罐中。夏月,以热汤就盏泡之,花即绽,澄香可爱也。[6]”用竹刀取下将开未开的梅花花蕾,用蜡封住上下两口,放进蜂蜜罐内保存,夏天用沸水冲泡,类似茶饮,花即会在水中绽开,饮用时不仅有香气,而且形状可爱,赏心悦目。此处“蘸以蜡”是指用蜡密封住梅花花蕾,这样可以保存花的形态和香味,“投蜜罐中”则是指用蜂蜜浸泡腌制,类似于今日蜂蜜腌制各种水果的方法。2.4.2暗香汤。明代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有一道“暗香汤”,做法类似汤绽梅:“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头,连蒂置瓷瓶内。每一两重,用炒盐一两洒之。不可用手漉坏。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阴处。次年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然后用花二三朵置于中,滚汤一泡,花头自开,如生可爱。”同样是未开的梅花,清早取下半开花头,连带花蒂置于瓷瓶内,按1:1的比例用炒盐铺洒,再用厚纸层层密封放在阴凉处,第二年春夏打开,饮用时先在杯中放少许蜂蜜,然后取两三朵梅花,用开水冲泡,花即开放,宛如新鲜花朵。暗香汤和汤绽梅的区别就在于,汤绽梅是以蜂蜜浸泡封存,而暗香汤的梅花是用盐来保存,饮用时再加入蜂蜜。此道饮品还可作药用[9]。《医统》卷九十八中收录暗香汤一方:“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蕊连蒂置瓶内,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之,不可以手触坏,用厚纸数重封固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内,然后取花头二三个内于中,滚汤一泡,自开如新。”做法与饮用方法皆一样,作药用的主要功能为调节脾胃[1]。2.4.3不寒齑。在《山家清供》中有一道“不寒齑”:“法用极清面汤,截菘菜和姜、椒、茴萝,欲亟熟,则以一盃元齑和之,入梅英一鞠,名‘梅花齑’。[6]”齑,本意指捣碎的姜、蒜、韭菜等,菘菜就是今天的青菜,将它切碎泡在极清的面汤中,加入生姜、花椒、茴萝同煮,煮到烂熟时再加一捧梅花,即得“梅花齑”[9]。在冰雪未消的早春之时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梅花菜汤,祛寒生热,暖胃暖心,清白的汤中浮着粉色的梅花,有如雪满枝头中露出点点红梅,享用菜肴的同时亦能在想象中欣赏景色、感受温暖。2.5制茶。梅花可以用来制作梅花茶。上文提到的汤绽梅和暗香汤可以说是以梅花代茶的最早饮法[4],这2种食谱都是将梅花花蕾摘下储藏后以热水冲泡,制作和饮用方法都非常接近制茶和饮茶。除了这2种梅花饮品外,梅花还可与茶同植,让茶树浸染梅花的清香,这样生长的茶叶自带梅花的香味。另外,制茶时也可加入梅花,如同现代制作花茶一般,将绿萼梅将开未开时的花蕾与应季茶叶放在一起窨制,使茶叶染上梅花的香味。中医中将绿萼梅与绿茶同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可以理气疏肝、和胃止痛、增进食欲等。

3现代梅花饮食发展

3.1梅花饮食现状。近现代以来,食用花卉的风气日益兴起,根据不同的季节也有区分;春食槐花饼、槐花饭,夏饮百合汤,秋有桂花糕、菊花茶,而梅花作为花信风之首的初春第一花,在食用方面并没有槐花、百合、菊花、桂花等这些常见可食用花卉多,出现在餐桌上多是作为点缀,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掘。今年年初苏州的一家餐厅在梅花盛开时以梅花入馔,推出了梅花家宴,菜品丰富多样。其中冷盘为赏梅八味碟,主菜有红梅双虾、三白映梅、梅子焖肉、梅花三弄、梅树菜心、梅花汤饼、梅花元宝茶等,或将菜品制成梅花形状,或在菜上点缀一朵梅花,梅花元素无处不在,更有梅花汤饼这一改良后的传统美食,既沿袭传统又开拓创新,延续了古代花馔饮食文化。另外,苏州还有一家酒店制作的梅花宴也颇为雅致,体现在菜名均颇为雅致,犹如诗句:“雪绽寒梅蕊芬芳”“雪海飘香水清浅”“疏影悠然生玉露”“知访寒梅过野塘”。这一席梅花宴的菜品中所采用的梅花元素主要包括花瓣、花枝、话梅等,有一些菜品虽然没有用梅花制作,但造型宛如梅花,也可取梅花意境。除了这些梅花宴外,前两年,溧水也推出过“溧水梅花宴”品鉴活动,成功打造了一次梅花美食文化大餐,将梅花元素揉入当地本土菜品中,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菜肴,包括青梅焖羊肉、梅香鱼头等梅花相关菜品,体现了自然人文的饮食文化思想。梅花宴作为赏梅文化的一部分,食客在享用美食之外还看重在菜品中体现出梅的精神内涵,如能做到兼顾色香味和文化意境的营造,则梅花宴势必会在花期引领新的赏花风尚,创造更多效益。3.2梅花饮食的传承与创新。古籍中的传统梅馔做法大多已难以复制,当代的梅花菜谱在参考古代的基础上需要更多创新,开发出适应现代生活饮食习惯的新式食谱。这就需要现代厨师能够创造性地组合运用传统烹饪技法,运用充分借鉴与融合外餐的原辅料、烹饪技艺与方法,创意现代时尚花卉菜品。比如可以将中国的凉菜、卤菜等菜品制作方法与花卉食材进行混搭,创意出新式花卉点心。如“天山雪莲桂花糕”,不同于传统桂花糕用面和桂花直接制作,这道点心是采用雪莲煮水加入其他凝胶材料冷藏成型的新式糕点,与传统制法的桂花糕相比外观晶莹剔透,口感细腻软滑。也可进行国外烹饪制作技艺的借鉴与融合,如日本有一种刺身变鲜花拼盘,鲜花采用日本刺身的烹饪料理方式,作为主食食用[10]。梅花作为可食用花卉的一种,目前尚未培育出专门食用的品种。菊花同样是可食用花卉,近年来作为食材不断改良培育,已经生产出专门的食用菊品种了,在吃法上也发展出了许多新花样:菊花刺身、菊花羹、炸菊花、菊花水蛇羹、菊花鱼丸等,值得梅花饮食的发展参考借鉴。

4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转变,更加注重食物自身的天然原味和营养价值,追求顺应节令的自然饮食。如果能在品尝食品的同时享受其附加的文化价值则更佳。梅花馔不仅取材天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态环保的饮食诉求,更蕴含着巨大的文化附加价值,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运输条件的提高,各地的梅花资源及其相关制品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因此梅花饮食的推广市场前景广阔[11]。以梅馔为主题的餐饮产业发展的同时必将带动各大梅花基地旅游的发展,赏花的游客在欣赏过美景之后可以继续品尝由新鲜花卉制作成的美食,餐后可以捎带花卉点心的伴手礼。既发展了旅游产业,也创新了周边产品,将为当地旅游发展带来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钟芳.梅花馔[J].思维与智慧,2017(19):62-63.

[2]何小颜.味香色艳说花馔[J].文史知识,1994(5):46-50.

[3]郑辉,严耕,李飞.宋代花馔文化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24-27.

[4]魏华仙.宋代花卉的实用性消费[J].中国农史,2006,25(2):132-140.

[5]杨万里.诚斋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

[6]林洪.山家清供[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8]刘琪瑞.梅:君子风范,药食佳品[N].中国中医药报,2018-12-18(8).

[9]蒲三霞.浅析宋代梅花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4):78-81.

[10]冉杰,刘军丽.中国花卉饮食文化与现代餐饮创意[J].食品界,2016(12):108-116.

饮食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饮食文化传播文化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四、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17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3]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4]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5]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动本质”.考古学报,1974,(2).

[6]何平.“‘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南开学报,1988,(2).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饮食文化范文篇4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100多件珍贵文物,该馆展览部副研究员胡晓建介绍说,该馆专门为这个专题展览而筹备、组织,展品大都是首次来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莲花尊》及汉代《铺首衔环铜》等。

现场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晓建说,新石器时代的《附加堆纹灰陶鼎》是三足锅,《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屉,下半部盛水,称鬲,中间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以烧烤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则开始用水煮、气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现场一件新石器时代《双耳小口尖底瓶》,两边的耳孔吊着绳子,放进河里入了水,陶瓶便会立起来,可见当时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讲究饮食礼仪,闻名遐迩的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由甑与鬲结合而成的?[,已发展至青铜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饺子出现,而当时祖先开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这段时期注重礼祭,出现了许多酒器,如现场展出的《戍马铜觚》是饮酒器,铜?F用以盛酒,而《窃曲纹龙首三足铜?B》是当时的调酒器,最特别的是《铜冰鉴》,冰酒器具,内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现场也展出了同时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汉代的展品较特别的有《铺首衔环铜》,是当时的铜烤炉,另外汉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当时人们已有完整的炉灶设备,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简单的长方型炉灶。

饮食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中餐厅》;慢综艺;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品格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中华民族在自然和人文的共同孕育中形成了丰富多元、共存共进的文化形态。《食经》《闲情偶寄》《随园食单》《建国方略》等许许多多关于美食描述的文献也彰显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璀璨的历史。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是在制作和品尝,他们更是把自我对于生命和自然的体悟和哲思融会在美食中,也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和情感沉淀中形成了族群独有的弥足珍贵的共同文化记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体现着中国的软实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及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中,国家也迫切需要让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走出去”,以“文”会友,《中餐厅》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餐厅》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由湖南卫视王恬团队打造的一档以美食和明星经营体验为主打得慢综艺节目。“慢综艺”是这些年才逐渐成形的一个概念,区别于之前注重节奏和快感的“快综艺”,强调放缓节目的叙事节奏,将情感与文化置于前景,在综艺中呈现更多的生活质感,让观众在节目中回归本真生活、反观真实自我。目前《中餐厅》已经推出了四季,每一季在播出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节目立足与中华传统美食,以明星合伙人经营餐厅的设置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里面也呈现了许多具有标识性的饮食文化符号,无论是对于饮食文化研究、传播学研究还是针对美食类慢综艺节目的研究,《中餐厅》都是很好的研究文本。

1文本分析和研究缘起

作为节目的名称的《中餐厅》本身就是一个中华文化标识。但在国内的文化语境中很少会使用《中餐厅》这个词,不会用来命名中国境内的餐厅,它一般是针对不在中国境内的接受群体而使用的词汇。前三季节目抓住《中餐厅》的内涵,通过综艺节目在他国录制的方式直接让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在地理上走出去。而第四季因为疫情的原因将节目的录制地点从国外转到了国内,将节目放在美食所产生的原产地———中国,聚焦长江沿线的几个城市,把餐厅开在游轮上,以流动的餐厅来带出沿途各个城市的故事。中华民族任何传统美食绝不仅只是给人的感官上享受,它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每一道美食都是充满情感和象征的文化符号。符号是讨论文化产生和传播中绕不开的概念,在观察文化传承传播的路径和接受机制方面,符号学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以符号学的角度去阐述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也为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清晰方式。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美食借由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去传递,对于中华民族和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也能提供极大助力。

2《中餐厅》中的文化符号运用及表达

从《中餐厅》这一个充满着浓厚民族标识的文化符号出发,在中餐厅这个大的文化场域下,每一季《中餐厅》都展现了一个个各具魅力的中华美食文化符号。节目中出现的菜肴都是由参加的嘉宾制作,美食来源于祖国各地饮食文化,这也印证着“中餐”的表达:不拘泥于某一个菜系,而是中餐精华的“大杂烩”“大融合”。从剁椒鱼头、糖醋排骨、咕咾肉、珍珠丸子到台湾的卤肉饭,在一个个美食文化符号背后共同的文化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基于不同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所展现的饮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至关重要的饮食文化也牵动着千万个国人的心。美食早已超越单纯生理层面上满足,成了很多人的情感寄托和心灵追求。食材来源于自然,是人在时间长河中累积的对于自然万物的探索。而对于食材的选择、采撷和烹饪,“和”与“度”理念都贯穿始终,诸如清蒸、红烧、炙烤等烹饪技法也是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思考。这些形形色色的美食文化符号表达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在饮食文化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华民族所秉承的“和”的处世与修身哲理。这种理念在饮食文化中,不仅体现在食材的获取上要尊重自然的规律,在美食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各种调味、时长和火候,在品尝的时候也要对所受之食有一颗敬畏之心。“中餐”是一个大的美食体系,也体现着中华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特点,虽然每一道美食都有既定的食材和佐料,但其具体制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各人各地的口味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调整。在《中餐厅》前三季中都能看到为了针对当地人的口味,嘉宾在保留美食本身原有风味不变的情况下也进一步融合当地人的喜好研发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美食,既达到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又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美食的更多可能性。文化符号输出和接受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这些在《中餐厅》里粉墨登场的文化符号也表现出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和文化品格。

3基于文化符号运用上的文化形象构建及传播

饮食是民族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存在,是赖以生存的根本,贯穿着民族生活的始终,也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族群共同记忆。饮食文化符号也在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品格。《中餐厅》除了通过展现一系列的饮食文化符号,以及基于这些文化符号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上所呈现出的民族形象与国家形象之外,它还通过“嘉宾制作美食”“将餐厅开入异国”等方式推动着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输出和传播。不仅实现了“言传身教”的文化符号解码过程,让观众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同时实现了“身临其境”的文化注入,让异国食客在中餐厅的文化氛围中品尝中国美食,更能呈现一种直观生动的文化体验。同时在文化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因为语境不同以及接受者不同的教育水平、民族文化习性、国家和社会的差别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文化折扣或者接受落差。所以,在进行文化符号及文化形象传播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条件和接受语境,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去寻找共性的东西,才能产生良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

4美食类慢综艺节目文化品格和传播策略的反思

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开始逐渐对生活有了理性的思考,不再以单纯的忙碌为生命价值体现,开始期盼有一个机会能逃离巨大的生存压力,以相对舒服的节奏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因此慢综艺的萌发也充分体现出了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节目的制作初期把握住市场和受众的需求,让他们在观看节目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慢综艺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情感需求,通过嘉宾的视角去展现各式美食和自然人文风光,给屏幕前的观众无论是感官还是心灵一个小憩的窗口,用一道道美食拿来疗愈每一个疲惫的心灵,用一处处靓丽的风景来抚慰每一双失神的眼睛。通过“美食+经营体验+旅游”这样一种独特的内容模式来创造一种综艺的新形态,这样的模式除了《中餐厅》之外,在《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大叔小馆》等这些慢综艺都有体现。慢综艺习惯把嘉宾置于具体的自然和人文情景中,通过嘉宾对于这种不同他们以往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状态的体验,通过对当地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的感受来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活状态,让嘉宾褪去光鲜的外衣、放下匆忙的脚步后用真我去体会生活的温度。慢综艺的制作要求制作者既要兼顾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很好地渗透到节目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和感染到节目中的种种文化符号及其背后魅力。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在《中餐厅》中,嘉宾(合伙人)作为文化传播主体和“守门人”,他们不仅是美食制作者更是美食的推销员,他们既要在真实的厨房环境中展现一道美食是如何诞生的,更要在顾客光临《中餐厅》时向他们介绍美食的独特之处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在《中餐厅》第一季中张亮与从台湾来的客人推荐卤肉饭时就恰逢客人是专业制作卤肉饭的,在双方对于卤肉饭制作的切磋中,也给屏幕前的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细致的“卤肉饭”课堂。把嘉宾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嘉宾身体力行去展现美食符号是如何生成的,对于接受者而言这种传播方式更有说服力。同时在嘉宾与顾客的互动中,也让传播行为变得更为生趣盎然,摆脱了以往专门介绍饮食文化的科教片或者纪录片那种精英化的传播方式。在这一点上,美食类慢综艺模式无疑给了我们更多借鉴和思考。《中餐厅》播出多季以来每一期都基本蝉联同时段所有频道收视第一的位置,这也得益于它背后的一个相对高效和完备的传播机制。从湖南卫视的黄金档到芒果TV网播,台网联动的模式让节目的播出效果实现了最大化。而在播出前的宣传造势和播出后的话题经营上,《中餐厅》团队也是很好地利用了“多级传播”的方式。播出前节目组就通过制造微博话题、小视频在官微、抖音、微视等平台上推送等进行发酵。此外节目组抓住当下观众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制作表情包、美食烹饪方法图等这种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短平快接受习惯的传播方式,最大地刺激受众们的兴奋心理,并且通过他们的转发、评论和日常使用去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宣传效应,形成由点波及面、层层渗透的效果。所以对于慢综艺而言,在挖掘好中国文化内核,确立节目价值表达的同时也要学会找准受众的接受习性,多去观察和研究新的传播现象和随之而来的新的接受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节目本身以及节目中所出现的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运用,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5结语

《中餐厅》已经推出四季,虽然也出现了娱乐化和文化性不能很好平衡的情况,口碑也遭受一定质疑,但是亮眼的播出效果和收视成绩依然让它成了同类型美食类慢综艺的佼佼者。对于中华饮食文化中美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传播上,《中餐厅》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文化符号的运用上既有标准的文化样式也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活性的文化气度,在文化传播中也会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我们也注意到,在美食类慢综艺中坚守好节目文化品格,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挖掘出节目所要呈现的文化符号,权衡好市场需求与内容品质才是最为重要的。对于美食类慢综艺而言,“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而“慢”则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新审视。节目制作和宣传形式的创新诚然重要,但保证好节目内容和表达始终是第一位,立意取材更需有价值,我们也更要注意去关注美食类慢综艺的文化符号是怎么使用以及它们营造出了怎样的文化形象、怎么进行传播等问题,才能在给观众愉悦观看体验的同时也留下更多精神层面的反思,才能让综艺不仅是娱乐也是艺术,一种电视艺术,一种看生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史灵珂.《中餐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视听,2019,(08):111-113.

[2]杨广安.慢综艺节目中文化符号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9,(19):33-34.

[3]芦鑫.慢综艺的情感表达与创作革新[J].艺术评鉴,2019,(12):167-169.

[4]刘威,范子谦.略论真人秀节目《中餐厅》的传播价值[J].当代电视,2017,(11):43.

饮食文化范文篇6

在现代经济和理念的影响下,傣族人民的生存、生活习俗等都在发生转变,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个时期傣族人民的饮食文化也在发生重要转变,表现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傣族聚居区食材流向高消费的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城市,而人工种植的农作物进入到傣族聚居的市场当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饮食烹饪方式和传统饮食文化,以食材作为载体不断向外流出,并且实现了傣族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最后在傣族饮食文化的主流中外地食材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现代化的生活和饮食方式进入到了傣族群众家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外来食材和烹饪方式导致傣族当地的饮食结构变化突出。过去的野菜、野果等逐渐变少,而更多以炒为主的便捷烹饪方式;二是傣族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例如部分其他民族的菜肴也在傣族人的餐桌上出现,例如景颇族的舂干巴、鬼鸡,汉族的小炒肉等。而且一些原本傣族群众要在节日里才会做得菜肴却频频出现在平时的餐桌上。例如泼水粑粑这类只有在节日中才会制作的食品,竟然也出现在了餐厅或傣族民众的餐桌上。

二、傣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困境

(一)部分傣族饮食核心文化流失

傣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傣族饮食由于其中所包含的特有文化内涵和天然食物的生态优势,食客们可以从特定的食物器皿、饮食风俗等体会到傣族文化。但是,许多傣族菜肴为了适应大众口味,将许多传统食材改变,例如酸笋和生肉,传统的做法是把生牛肉和苦水膏作为蘸水,搭配生肉或米线。但是,眼下部分傣族风味餐厅“改良”了这道菜,舍弃了生牛肉和苦水膏,用其他食材代替。实际上,由于对傣族饮食文化的改良,使得傣族饮食独有的文化根基和生态被屏蔽,这对传承傣族饮食文化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对部分傣族特色饮食过度改良

傣族饮食中包含着该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以及信仰等,但傣族饮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将传统菜品进行了改良,虽然许多人喜欢,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身的民族特色。例如:傣族喜欢吃生牛肉和生猪肉,但我国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可直接食用生肉,而部分傣族村落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为了吸引游客,通过改良这部分饮食特色来迎合游客们的口味。

三、傣族饮食文化传承策略

(一)利用节日带动传承

各种节日中所包含的饮食已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比如在傣族节日中,可以展现当地许多风土习俗和人文内涵。例如傣族中有烧白柴、泼水节、广母赛等承载着傣族人民精神面貌的节日。因此,应该重视这些节日的举办,并且加大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这类节日中,进而促使人们提升对傣族饮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而有效传承傣族饮食文化。

(二)运用旅游传承文化

目前,相当一部分傣族聚居地成为旅游的重要场所,傣族人民在接待游客过程中也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例如广母赛这一节日,虽然必须用大米这样的食物,但其他食材也可以替代。当下,该节日当中所用的祭祀物品则变成了工业化的食物。因此,可以把傣族人民聚居地打造成为旅游乡村,并致力于开发一些特色饮食产品,做好包装和宣传,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不断扩大傣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三)开展傣族饮食文化传承教育

饮食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广东饮食文化;文化内涵;译介;翻译策略

老子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在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饮食文化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外宾到访中国的次数也日益增加。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是秉承这句话:“民以食为天。”接待外国友人,无论是洽谈国家大事、商业会谈,又或者是友情的延伸,饮食文化的出现必不可少。因此,准确做好菜单以及菜肴译介翻译不仅对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作用重大,同时也方便外国友人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让我们的文化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菜肴的命名和其文化内涵也为今后的英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当代背景联系

中国一直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出去”,这一直是中国对外坚持的外交战略。而广东“建成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也是广东发展模式的一大转变,其中广东饮食文化作为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助于推动该战略的建设和完善。1.1中国饮食文化及其粤菜的影响力众所周知,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式菜馆已经遍及世界各地。粤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全球各地也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国家对广东地区发展愈加重视,使其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强大力量,不断活跃在对外经济和交际上。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食在广东”,使得粤菜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1.2译介研究提出的必要性译介,顾名思义,“译”即翻译,“介”的重要内容则是传播。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译介则是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将其文字传播出去,实现文化、思想上的“走出去”。因此,要看一个文本的译介是否称得上成功,传播有效性的实现程度往往是它的关键(鲍晓英,2013:34(05))。翻译作为对外传播的一种方式,一直是我国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一大重要宣传手段。将中国文化译成外语,是国人“向世界讲述中国,实现文化繁荣和促进中西文化交融”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的推动下,广东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粤菜饮食文化的译介研究,则能够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广东地区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乃至整个中国饮食文化。在方便西方友人更好了解粤系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粤菜餐饮企业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接待外宾“食在广东”,进而更加有效地对外传播广东饮食文化,进一步提升广东的国际形象。

2粤系菜式的历史渊源简述与翻译

粤菜的起源.可远溯至距今两千多年的汉初。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原饮食制作的技艺、炊具、食具和百越农渔丰富物产结合,这就是粤式饮食的起源。而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是在南宋之后,这同宋朝的南迁,以至于众多御厨和官府厨师云集于粤,特别集中于羊城有关。唐代开始,广州就成为我国主要的进出贸易口岸,是世界有名的港口。在宋、元之后,广州成为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业日益兴旺,这也就使得饮食服务开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逐渐发展起来。饮食行业的蓬勃兴起,为粤式饮食尤其是给粤菜的后期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在进入明清两代后,粤菜、粤点、粤式饮食便真正地进入成熟和发展的高峰期。这时的广州已经逐渐成为一座商业大城市,粤式饮食也真正地形成了一个体系。闹市街道遍布茶楼、酒店、餐馆和各种特色小食店,各个商铺争奇斗艳,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故渐渐有“食在广州”之说。由此不难看出,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同其他地区的饮食和其他菜系一样,都有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共同性。在当前的文化翻译体系中,由于中西语言的差异,导致中国菜系名称和当中的文化无法准确传播;另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缺少深入探究其文化传播层面,导致现有的菜单翻译存在着一定的失误。因此,针对一些蕴含文化内涵的菜式,如何正确措辞且翻译地道,让其真正成为文化宣传的一大助力,已经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难点。2.1广东相关菜式的历史文化与传说。由前文简述可知,粤菜的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岭南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也造就这个地区饮食的丰富。广东地区的饮食,一向得天独厚,当中的菜式更是数不胜数。以下,笔者想以广东地区最著名的三道菜式“龙虎斗”“护国菜”和“太爷鸡”作为典例加以阐述广东菜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鲁迅先生曾在《幸福的家庭》一书中写道:“我偏要说他们吃的是‘龙虎斗’。但‘龙虎斗’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蛇和猫,是广东的贵重菜,非大宴会不吃的。”“龙虎斗”,又名“豹狸烩三蛇”“龙虎风大烩”“菊花龙虎凤”,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岭南地区多丘陵,自然是孕育蛇的好地方,再加之蛇浑身都是宝,因此岭南人好吃蛇,名之为龙,如把鸡、蛇、猫一块炖称为“龙虎凤”,以蛇制作菜肴在广东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当地曾有“秋风起矣,独它肥矣,滋补其时矣”之谚,在古代曾经被作为宫廷佳肴(朱晓静,2015:07)。“护国菜”,为潮州名菜。相传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南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皇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太爷鸡”,又名“茶香鸡”,是一道驰名粤港的特色传统名菜,同属于粤菜系。因创始人周桂生曾是清末广东新会县的知县,辛亥革命后丢了官,以卖熏烤鸡为业,周生记“太爷鸡”由此得名。具体制作方法是用茶叶去熏烤童子鸡,使其色泽枣红,光滑油润,皮香肉嫩,茗味芬芳,吃后口有余甘,令人回味。2.2菜式译介的英译。对于粤菜菜式的翻译,除了了解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具体蕴义,还应从它的菜式特点开始着手。比如,在翻译“龙虎斗”的时候,如若只是按照字面含义去理解,翻译为“thefightbe⁃tweenLoongandTiger”,那当外国友人看到这道菜的时候肯定困惑不已。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用词造句必须精准谨慎,讲求做到准确,同时突出它的菜式特点,在介绍给外宾的同时也能让其了解到当中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可以“品味”到它的文化,这才是作为一名译者的最高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3当前译介文本存在的问题

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的差异性而形成的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世界各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制作方法各不相同,故在命名和介绍菜式的时候表达的方式产生了差异,各自都传达着自身地域的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针对当前现有的译介文本研究,笔者总结为以下三大主要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词汇空缺、望文生义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现象。3.1词汇空缺产生的难译和漏译。中西语言体系的独特性使得双方在词汇方面的互补性相对较弱,文化空缺主要表现在语法、语义及文化等方面,通常是指语言中体现其文化特点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往往缺失,没有恰当的对应或对等成分。对于烹饪方式而言,中国注重烹调的时间和过程,而西方则是注重规范化的烹饪和食材用量的精准(龙璐,2017:03)。例如针对“焖”“炖”“煮”“煎”“炒”“泡”等这类词汇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对应的单词。中西饮食文化的特殊性,使难译和漏译成为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3.2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巴斯奈特认为(AnderLefevere,1996),无论哪一种翻译类型,都不可能实现翻译的完全等值。由于时间、空间和各种实践条件的限制,在目前的中国菜式译介中产生了诸多误解。譬如,“鱼香肉丝”(Fish-flavorshreddedpork)、“童子鸡”(Youngchickenwithoutsexuallife)和“四喜丸子”(Fourhappymeatballs)。然而,译者和应用方却不知道它存在着隐患。因为一旦词句把握不当,造成误解和歧义,这不仅影响外宾的食欲,更是丢失掉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阻碍了饮食文化的宣传和交流。3.3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中西饮食文化观念的不同同样也易导致翻译过程中失误的出现。就菜肴命名而言,中国偏爱通过遣词造句的优雅来体现菜肴当中所体现的文化和历史典故,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直接明了。与之相反,西方则喜欢实名制,故菜式的命名大多数取决于用料。在当前的粤菜体系中,广式甜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富贵黄金卷、虾胶龙凤卷”等便不可用直译去实现语用价值。而当前的译介文本中,专业程度的缺失和经济效应的催促下而出现的误译现象,在违背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的同时,更给中西两方文化交流起了反作用。

4译介翻译策略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传统。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词造句的语法结构上、表达思想的方法上、所用的形象上都有所不同(郑伟,2009:11(04))。因此,在英译过程中,译文须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同时又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的原则,避免一成不变,能变则变,符合变之有理,且过犹不及(晏幼龄,2018:04)。以下,笔者将通过列举一些粤菜的经典菜式加以分类说明。4.1直译法。对于突出制作原材料以及烹制方法的菜式可用直译法来进行翻译,且通常可采用“烹法+主料+with/in+辅料/调料”或是直接按照菜名顺序直接翻译。例如,广东惠州的“菠萝咕噜肉”就可以利用这道翻译公式译为“FriedPorkwithPineapple”、广东香肠“GuangdongSausage”、佛手排骨“FingerCitronChop”;而对于凸显地方特色,则可以在地方名后加一个“style”,如:潮州肉冻“MeatJelly,ChaozhouStyle”、潮汕卤水鹅“GoosecookedwithSpicedSoySauce,ChaoshanStyle”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西方食客通过菜名来了解特色的岭南饮食文化,还可以让他们接触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未碰到过的饮食选材以及独特的烹调方式。4.2意译法。意译,与直译相反,它是在译者对译本做出深刻理解和词句斟酌之后给出的译法。粤菜取材的广泛,其中的文化蕴意更是极其丰富,因此所诞生的菜名则是千奇百怪、各具特色。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准确传达菜肴本身,意译法则是最恰当的选择。比如,在前章节提到的“龙虎斗”,从文化蕴意来看,岭南地区所说的“龙虎凤”指的就是“蛇肉、猫肉和鸡肉”。为了做到此类菜式的译文精确,类似“龙凤大呈祥、龙凤煲”则可以译成“StewedHenwithSnake”“CookedHenandSnakewithChinesePotwithSteepWall”。比起模糊概念直译出“龙虎”,这种译法更能体现菜肴的地域特色及风味,翻译上更好地体现本土文化印象,更能有效地为西方食客所接受。4.3直译加注法。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注解,使得在传达菜名的同时也可以让当中的菜肴及文化内涵更好地得到理解和传播,这便是直译加注法。对于有历史文化典故的菜式,基于文化传播的层面,我们便可以采用这种翻译策略。例如,潮汕有名的一道甜食“潮汕落汤钱”,若将其译成“LuotangDingbat”,那除了当地游客,大多数人都会心生疑惑。然而,事实上它就是糯米团,外层洒着白糖和黑芝麻。这时,我们不妨在后面加上一个注释,让它变成:“LuotangDingbat—StickRicewithWhiteSugarandBlackSesame”。用这种方法去翻译具有特定背景和特殊命名的菜肴,在保留民间特色的基础又可以让游客很清楚地明白这个小吃的具体制作,让他们更好地享受这道美食。4.4音译加注法在做蕴含历史内涵的菜名译介时则可采用音译法,然后再通过简单的解释来表明原材料以及加工方式,既可以保持中国饮食中浓重的文化内涵,又通过提供一个译名之外的简单背景说明来增进外国食客对于中国饮食的了解(梁艳红,2011:07)。打个比方,“太爷鸡”,从第二章中的介绍可以得知它是一道有着历史典故的粤系名菜。在保留浓厚的历史韵味的同时又不失精确的情况下,便可采用音译加注法,将其翻译成:Taiyeji—SmokedandCuredSpringChickenwithTeaLeaves。如此一来,既保留住了菜肴固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更清晰准确地传达出菜肴本身,让外国食客闻名而来且满意而归。

5结束语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在不断全球化。为此笔者想对中国粤菜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研究,通过探究粤菜文化的角度去揭示当前的菜式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总结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帮助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达到文化交流传播的层面,成为弘扬岭南地区饮食文化的一大重要且有力的宣传手段,实现它本身应有的文化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鲍晓英.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3,34(5):62-65.

[2]朱晓静.岭南饮食文化现状浅析[J].文学教育(上),2015(7):135-137.

[3]龙璐.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角度看中国菜肴名称的英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3):181-183.

[4]郑玮.中式菜肴名称的文化内涵及英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377-379.

[5]晏幼龄,吴一露,刘沁哲.文化转向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现代交际,2018(4):91-92.

饮食文化范文篇8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异”。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求同存异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

饮食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苏轼;饮食诗;饮食观;饮食文化

宋代饮食可谓是中国饮食史上的转折时期,食物由之前的匮乏慢慢变得丰盛,做法也更加细致。宋朝文人以闲适、从容的心态去琢磨饮食,并以聚友饮茶、饮酒为风尚,于是宋朝文人士大夫纷纷以描述日常饮食为雅,其中以苏轼为代表。他因为屡次反对当朝者的政策而受到排挤,一生三起三落可谓经历坎坷。苏轼多次被贬外地,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却有在中国各地生活的经历,这为他遍尝中国各地美食提供了可能,也激发出他自己动手创制美食的热情。同时苏轼还发挥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热爱创作的天性,在品尝过各地的美味佳肴后积极地将这些美食用诗歌记录下来,其中有许多诗是直接用食物名当作诗名,如:《野雉》、《鳊鱼》、《豆粥》、《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等。苏轼以食物入诗,不仅扩大了宋诗的表现范围,在弘扬了饮食文化的同时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尽管苏轼到处漂泊,但他乐天知命的性格也使他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苦中作乐,从而更加激发他作诗的灵感。

一.饮食与养生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多次被贬不仅是对他心智的磨练,也是对他身体的劳损,“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1]“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2]可谓是身心俱疲。然而在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苏轼仍活到六十四岁的高龄,不仅与他豁达的性格和积极的心态有关,也与他善于通过饮食来养生有关。苏轼认为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于是他从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于已病之后。”[3]苏轼给其好友张鹗的养生方法:“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4]就被记载在《东坡志林》中,这里的第四点“晚食以当肉”既是从饮食角度给出的养生建议。而苏轼也非常克制自己日常饮食的摄入量:“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撰,则三之,可损不可增。”[5]可见苏轼十分看重通过节制饮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饮食与人生理念

苏轼的饮食诗大部分是在外地流放期间创作的,每一次的贬谪对他都是一种打击,然而苏轼能做到乐观豁达地积极面对,与他善于自我疏解排遣负面情绪有关。而烹制美食也是苏轼将注意力从悲愤的心情中转移出来的一种手段。比如《初到黄州》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倒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6]苏轼的政治生涯如此坎坷,但他却用自己达观的心态来进行自我解嘲,用“鱼美”与“笋香”来自我安慰,倒使人开始羡慕起他的口福来了。苏轼的饮食诗不仅描写食物,还表现出他幽默、诙谐的个性。他在《食豆粥颂》嘲笑僧人:“道人亲煮豆粥,大众齐念《般若》。老夫试挑一口,已觉西家作马。”[7]苏轼看到常年念经食素的苦行僧吃豆粥、念《般若》,不禁用幽默的口吻说自己吃了一口豆粥就仿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诙谐的态度正是他圆通灵活人生观的体现。林语堂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8]。苏轼并没有刻意去表现自己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038但我们在他的饮食诗中可见一斑。

三.苏轼饮食诗中体现的宋代饮食习惯

1.清淡素雅的口味。宋代人将饮食作为人格的象征。这也与佛教思想在宋代社会的广泛传播有关,他们把荤菜看作是富贵的代表,但又把它与粗鄙的人格相联系;而对于素食,宋人的态度则有了转变,他们把素食与高洁的人格联系起来,认为素食比荤菜更能体现清雅的品味,如苏轼在《元修菜》中写到:“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9]苏轼将之比喻为乐于奉献的君子人格。爱吃素食说明宋代人的口味普遍偏于清淡。2.崇尚天然的观念。因为古人的自然生态观,宋代人遵从大自然的原生态观念,他们的日常饮食更崇尚保持食物原料的天然原味[10]。苏轼有诗句:“雪沫乳花浮午盏,缪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11]缪、笋等都是极为常见的蔬菜,这些食材都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体现出宋代人顺应自然的选择。而饮食上的简单朴素则反映了宋代人对宁静淡泊人生的追求。3.肉食结构的变化。随着宋代南北经济的密切交流,常见的肉类除了鸡、鸭、鹅等家禽,还有羊肉和猪肉。而各种野味也在宋代肉食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河豚、老鼠、蝙蝠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2]《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河豚和“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旧闻蜜卿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13]中描写的老鼠与蝙蝠就是苏轼爱吃的野味,可见宋代的肉食结构发生了变化。4.蔬菜品种多样。“蔬亚于谷”,蔬菜在宋代饮食中是重要的食材。宋代时候的蔬菜品种已经十分多样了,常见的有篙、笋、莼菜、芹菜、白菜、韭菜等。但各地的蔬菜品种有所差别,而南方蔬菜与北方蔬菜的差别尤其突出。苏轼在《春菜》中写出了南北蔬菜的差异:“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14]家乡四川的蔓菁、韭菜、荠菜、青蒿等蔬菜让苏轼无比怀念,但彼时苏轼却身在北方难以尝到家乡美味。

四.苏轼饮食诗的影响

苏轼并不是第一个将食物写进诗歌里的人,早在先秦时代,《诗经》中就有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作品,但第一个自觉地将饮食写入诗歌中的人却是陶渊明,他赋予了饮食诗一个新的审美意义。而苏轼继承了陶渊明饮食诗的美学境界,给予饮食题材以足够的重视,使饮食诗大放异彩。[15]宋代诗人以日常生活细事入诗,苏轼的饮食诗不仅迎合了宋诗以俗为雅的审美,更是扩大了宋诗的表现范围,将如此众多的食品写入诗中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还促进了饮食新诗风的形成。北宋饮食文化的发展为苏轼创作饮食诗提供了条件,同时苏轼的饮食诗也推动了北宋饮食文化的发展。苏轼的宦游经历使他品尝到大江南北的食物,尤其是平民饮食,这些美食为他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材料,而随着苏轼饮食诗的传播,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美食得以流传,北宋的平民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五.结语

苏轼并不是第一位写饮食诗的作家,但他将美食与文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美食成为文化的载体,对研究北宋饮食文化与饮食风俗做出了贡献,同时他通过描写美食来表现自己的人格修养,侧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方式与生活状态。“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16]苏轼每到一处即热心地用诗文记录下当地的饮食风味,我们可以从苏轼的饮食诗中感受到他乐观的心态与生活的乐趣。同时他并没有受到孟子“君子远庖厨”理论的影响,而是积极参与实践创作,烹制出了许多以“东坡”命名的菜肴,这也是他积极人生观的一种体现,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参考文献

[1][2][12]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3][4]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

[5][7]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6][9][13][14]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

[8][16]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邓雅丽.宋人笔记中体现的饮食之道和生态观念[J].农业考古,2014,(3):1-2.

[11]苏轼.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饮食文化范文篇10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国著名人类学家S.W.名茨在《TastingFood,TastingFreedom》一书中指出,人类赋予饮食的象征意义远比其简单的营养内涵丰富得多。韩剧就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全方位展现了韩国的诸多饮食习俗和饮食礼仪,使饮食成为展现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比如韩国人的家族家庭观念十分强烈,这一点在他们的饮食方式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任何一类题材的韩剧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这些场景凸显了韩国人对传统的尊重,对礼仪的讲究。一个家庭用餐时,长者和男主人一定是坐在尊位,其他家庭成员则按长幼尊卑依次而坐,体现了韩国人长者为尊的一贯传统。

《人鱼小姐》中朱旺的奶奶是家中长辈,用餐时雅俐英盛好饭总是恭敬地先端给坐在尊位的奶奶,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其他人才开始就餐。《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父亲罗洋八是一家之主,所以每次吃饭他动筷之后,明子和孩子们才会动手。这种讲求秩序和规范的用餐场面在热播的韩剧中屡见不鲜,透过这些画面我们看到的是“礼”这种内在的儒家伦理精神,构成了韩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贯穿于韩国人的饮食活动过程中。《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儒家文化的传统与印记,在韩国人的饮食活动中得以沿袭、保留,韩国的饮食礼仪鲜明地体现出韩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特征。韩剧中呈现出来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记忆中十分熟悉但在现实中又有所欠缺的,因此韩剧在中国的流行实际上反映出了中国观众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不得不承认,致力于呈现韩国文化的众多韩剧中,不少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情节,正把韩国的传统文化无声无息地植入中国观众的意识当中。

饮食是构成民俗风情的要素

创造于民间亦传承于民间的民俗风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是体现民俗风情的重要元素。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

韩剧通过饮食文化向观众展现了许多韩国民俗,首先让观众了解的是韩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相信每一个看过韩剧的观众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第一美食。从“泡菜是半个食粮”这句俗话,就不难想象韩国人对泡菜的钟爱。韩剧中,无论贫富贵贱,所有人对泡菜都情有独钟;无论多么奢华的宴会饮食,餐桌上都少不了泡菜。韩国的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达子的春天》中达子的妈妈、《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明子和菜顺、《爱情需要奇迹》中的凤馨,都是腌制泡菜的高手。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能跟泡菜媲美的则是烤肉。热播的韩剧中都不乏吃烤肉的场景,《爱情需要奇迹》中就有两个吃烤肉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是凤馨和朋友们在烤肉店大快朵颐,喝酒畅谈,用生菜包着吃的烤肉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让人无法抵御;另一次是凤馨从大韩集团的清洁工升为办公室职员后和陈正标、美美、振斗在家中席地而坐,围着餐桌边烤边吃以示庆贺,美味的烤肉让人垂涎欲滴。其次,韩剧还让观众知晓了诸多韩国人的饮食风俗。比如产妇生完孩子必须喝海带汤、正月十五吃五谷饭、端午节喝菊花酒等。观众甚至还从韩剧中了解到韩国人有出狱吃豆腐,祭祀时水果上下都切掉等习俗。比如在《你笑了》中,年迈的爷爷带着一块豆腐,到警局前迎接昔日东家的少爷;在《梦想》里,监狱场景的外面甚至有卖豆腐的摊贩。这种习俗跟台湾人出狱时吃猪脚面线或过火炉、香港人出狱时用柚子叶洗澡一样,有去霉运之意,象征吃过豆腐之后一切从头开始。

韩剧中的一些祭祀场面供桌上摆放的水果上下两端都被削掉一圈,如《家门的荣光》中频繁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祭祀场面中出现的梨子、苹果等都是如此。这种习俗主要是表示对祖先的尊重,表明水果很新鲜并已处理过,祖先们可以放心享用;再就是因为削掉两端后的水果便于叠放在器皿内。韩剧就是这样把饮食作为民俗风情的表征通过细节在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接受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饮食是维系家庭亲情的纽带

饮食文化并不只是简单的吃吃喝喝,其中还蕴含着情感的因子。韩剧非常重视饮食的“抒情”功能,使饮食成为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的媒介。在家庭内部,饮食是维系家庭亲情的重要纽带,许多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都通过“饮食”传达出来:父母对子女的爱、妻子对丈夫及家人的爱,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等,都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活动加以表达,饮食活动对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

比如《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明子对家人的爱就是通过为家人做饭来表现的:为上班晚归的丈夫准备饭菜,为刚生下孩子的小女儿停七炖鸡汤,为少不更事的小女婿黄太子做烤肉……尤其是给雪七送食盒的那一场戏感人至深,寄托了明子对女儿无限的牵挂,那些小小的食盒分明盛装的是这位母亲对女儿深深的关爱和浓浓的情意。在《人鱼小姐》中,饮食承载着雅俐英传情达意的希望,成为雅俐英与家人冰释前嫌的“调温剂”。跟朱旺结婚后,为了赢得朱旺奶奶和母亲的好感及认可,雅俐英忍辱负重,每天变着法子给她们做好吃的。为此,曾经是一个职业剧作家的她不惜放下身价,成天在厨房里忙碌,精心烹调各种美食。终于,雅俐英用自己精湛的厨艺和真情打动了奶奶和婆婆,而且还使她们成了自己的“同盟军”,一家人尽享天伦。《爱在何方》中的母亲池英善则通过一碗普普通通的海带汤表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刚生下孩子的亲身女儿子京不堪身世的打击失语失忆,英善强忍内心的剧痛带着女儿来到海边的小餐馆,要了一碗海带汤,一边一匙一匙地喂女儿,一边流着眼泪对女儿说:“产妇一定要喝海带汤才行”。此情此景,把一个有着太多的苦衷和愧疚,之前不能与亲身女儿相认的母亲那种难以人言的心痛表现得淋漓尽致。韩剧中饮食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情感因素,亲情升华了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反过来亦巩固了亲情,韩剧也正是通过“饮食”这一人类本能的因子,把家庭亲情囊括于饭桌,自然地展现了具有韩国民族特点的饮食文化。

饮食是拉近人际关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