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差异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14:04:06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1

关键词:饮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中,饮食被解释成“吃的和喝的东西”或是“吃东西和喝东西”。在英文字典中,饮食被解释为“foodanddrink”即“吃的和喝的东西”或者“biteandsup”即“吃东西和喝东西”。总的来说,有关“饮食”的解释,无非是“吃的或者喝的东西”,或是吃喝的动作。但真正的饮食并非如此简单,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仅限于填饱肚子,而是为享受美食而“饮食”。因此,饮食本身就上了一个层次,人们已从普通的吃,上升为吃什么?在哪儿吃?如何吃?不同的吃法会体现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对于饮食的观点、态度和饮食的内容、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礼仪

中餐,主要体现一个“让”字。在中国的宴席上,后辈或小辈习惯等长辈、主人家入座后,才开始用餐,从而表现对主人或长辈的敬意。同时,主人一般会先给主要的宾客夹菜,并邀其先享用。西餐中的礼仪体现在“美”上。整个食用的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让食用者对其所食用的食物,有赏心悦目的感受。食用者衣着整齐,最好穿礼服,并且要求食用时的坐姿端正。

(二)饮食观念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体现在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就请客吃饭来说,对于中国人,“共享”是其主要方式,一群人共坐一桌,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的结账也是争相买单。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总结为一个“合”字。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请客吃饭在他们的思想中是每人一份,并且各付各的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同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一盘菜可以同时几个人一起享用,西方人用餐,往往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

(三)饮食对象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有部电影就有场景是关于,外国士兵为了保持营养的不流失和自身的强健,而生吃大块刚割下的牛肉,不仅益于人体某些微元素的吸收,也利于锻炼牙齿的咀嚼力。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四)饮食性质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

(五)饮食餐具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饮食餐具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崇尚农耕,直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用餐喜欢用圆桌,也称八仙桌;吃饭用筷子夹,体现和气;而西方人一般用方桌,并使用刀叉,刀叉却给人一种带有杀气的野蛮气息。

二、产生差异的缘由

(一)传统文化

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

(二)生活环境及习俗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了饮食上。在中国,价值观所导致的饮食差异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现如今的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

三、结语

中西,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表现了两个大派的不同文化,而饮食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国家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的深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也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与补充。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起钧.《烹调原理》[M].台湾: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2] 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浙江: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 李娟.《才智》[M].邵阳:邵阳学院学报,2011(12).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2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特点,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我国有多样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同样有各种各样饮食文化。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饮食都是人们生存的关键。在人类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在跨文化交流当中,饮食文化占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不仅仅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特点。同时,也能够推广我国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推动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在跨文化交流当中往往会存在很多的文化差异,造成交流苦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饮食文化的沟通和培养能够有效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最具中国地域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菜系:徽菜、粤菜、湘菜、川菜、苏菜、闽菜、鲁菜以及浙菜。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味觉感受。其中,川菜主要以麻辣为主,其味觉变化多样,美味无穷;鲁菜主要走清香路线,菜品味道较纯;闽菜色调美观多样,味道清新,烹饪主要以炒、溜、煎为主;粤菜口感鲜嫩爽滑;浙菜口感清香、鲜嫩、脆爽,烹饪方法多样化,炒、炸、烩、烧、溜、蒸多种方法并用。湘菜则是以辣椒、熏腊为主要原料,用油较多、色调较浓;苏菜更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味浓但不腻、咸中带甜;徽菜则是以擅长烹饪山野海味著称,对于火攻要求较高,讲究火功,重色重油,要求食物保持原汁原味。同时,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将有一定药用价值的食材做成美味,对于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西方饮食主要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当中逐渐形成著名的几大西方国家饮食特点,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每个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不同拥有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其中法国菜最为出色,特别讲究味、形、色、香之间的巧妙搭配,常用酒进行调味,取材十分广泛。意大利菜则常用橄榄油和西红柿进行调味,烹饪过程注重保留食材本来味道。俄罗斯也是一个非常讲究饮食的国家,菜的品种多样,较为喜欢甜、酸、辣、咸等味道。烹饪过程用油较多,口味比较重,对菜色要求较高。德国菜在食材选取方面比较偏好于生鲜,一般用啤酒进行调味,口感以酸咸为主。因此,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且菜系以比较复杂,拥有自身文化传统。

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外在变现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

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排场,西方饮食文化讲究节约。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不仅仅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特点,通过饮食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特点,推广我国饮食文化特点,以及推动中华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参考文献】

[1]林丽瑞.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2009(09).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3

关键词:翻译模因论;河西走廊饮食词汇;英译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各地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民俗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饮食也如此。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河西走廊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虽然主食以面食为主,但是勤劳淳朴的河西人民以其智慧,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和烹饪方法使得河西走廊的饮食不仅色香味美、色形夺目。

由于河西走廊横跨威武、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五市,使得河西走廊的饮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若要将各具地方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河西走廊各地的饮食翻译成英文,让西方游客理解并接受,把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译者来说是很大的难题和挑战。因为,翻译的单位“既不是词汇,也不是文本,而是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译者很难在英语文化中找到与河西走廊地方饮食词汇对应的英语词汇,所以在词汇转换的过程中,要借助“模仿”复制的手段,探究河西走廊饮食词汇的翻译,希望为河西走廊饮食词汇的英译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让河西走廊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二、模因与翻译模因论

1976年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使用了Meme一词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他指出meme不仅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且还是文化遗传单位,要义是文化传播和模仿。Blackmore认为,如同生物进化一样,语言文化也在不断进化之中,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模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模因论,主张翻译理论的更迭和演变本身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他认为每一种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而另一方面它也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在复制模因的过程中,源语模因会束缚译出语,g出语会发生模因变体,如意译模因、节译模因、略译模因、译述模因、译评模因等,所以模因翻译是一个增值或删减的动态的传播过程,

三、翻译模因论与饮食词汇翻译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河西走廊特色饮食文化中很多饮食词汇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这给翻译地方饮食词汇带来了很大的制约。为了把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传播出去,翻译模因论为饮食词汇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翻译途径。从翻译模因论的角度,河西走廊特色饮食词汇及其所蕴含文化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模因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模因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味着源语与目标语的转化可分为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的纵向传播和非对等的横向复制和扩散。根据模因的传播方式,结合河西走廊特色饮食文化的特点,以模因为切入点,有效地进行语言转换,可以使河西走廊的饮食词汇翻译达到外宣的目的。

(一)直译核心模因

1. 直译“绘形”模因

面食虽不像菜肴那么种类丰富,主料和配料繁杂多变,但其面粉的特性,可以被制作成形状、大小各异的种类。而形状各异的面食会影响食客的视觉从而影响味觉,因此面食翻译中在现面食制作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达到视觉感官上的满足,从而让国外食客在点餐时有更为直观的选择。对于以形命名的饮食名称可采用现形译法,直译这类饮食词汇的核心模块。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的命名中既包含了制作手法还包含了形状的信息,可直译核心模因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搓鱼子、炮仗子、香头子、鸡肠子、麻食子(又名猫耳朵)、桃娃子、鱼儿粉都是以形命名的饮食,可直译绘形的核心模因,但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可分别译为fish-shaped noodles、firecracker-shaped noodles, incense-head-shaped noodles、chicken’s gut-shaped noodles、cat-ear-shaped noodles、peach-shaped steamed bun和fish-shaped jelly。

2. 直译食材模因

河西走廊饮食的主要辅料也其命名的一大特点,不但可以提供客人选莱时所需要的基本信息,而且可以迎合客人的食欲、口味。翻译中可以采纳直译的翻译方法。如炸酱面译为noodles with fried bean and meat sauce, 荞麦面可以翻译成buckwheat noodles,灰碱面译为gray alkaline noodles,粉皮面筋可以翻译为sheet jelly and gluten,鸡肉垫卷子可译为braised chicken and doughroll。羊筏子就是把羊的内脏做馅,灌入羊肠蒸煮而成的河西走廊特色菜肴之一,由于大多数外国人忌讳吃内脏,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清楚地呈现菜肴的材料,羊筏子可以直译为sheep guts stuffed with offal sausage。杂碎译成lamb chop suey臊子面译为noodles with minced pork and vegetables。

3. 直译烹饪手法模因

河西走廊饮食制作的烹调手法相对于其他菜肴的制作手法来说,比较简单,主要以拉、揪、拨、炒、红烧、蒸、烤、油爆、油炸、焖、炕为主,所以都可以用“V-ed+N”来直译表烹饪手法的核心模因。如揪片子译成hand-shredded chips,拉条子译成hand-pulled long(flat or round )noodles, 炒面片和炒炮仗则分别译成fried chips和fried firecracker-shaped noodles,炒拨拉译为 stirred sheep offal, 拨鱼子(拨疙瘩)可译为sraped fish-shaped noodles(scraped doughball),火焰烤羊腿译为roast lamb leg。黄焖羊肉、红焖羊肉译为braised mutton,鸡肉焖卷子译为chicken braised with doughroll。油爆驼峰译为quick-fried hump,涮羊肉是instant-boiled mutton,炕羊肠译为baked sheep guts staffed with mixed sheep blood and flour,炸油糕fried pastry、素烧面筋 fried wheat gluten,粉蒸牛羊肉steamed beef or mutton with rice powder。

4. 直译地名模因

河西走廊的饮食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比如饺子、臊子面、凉皮虽然制作的主料是一样的,但是辅料和制作手法以及味道会有差异,所以命名会凸显地方特色,如张掖臊子面、敦煌臊子面、敦煌杂割、敦煌浆水面、肃州酿皮子、永昌水饺、永昌面皮等。翻译这些饮食名称要直译地名模因。如张掖臊子面和敦煌臊子面可译为noodles with minced pork and vegetables, Zhangye style和noodles with minced pork and vegetables, Dunhuang style。敦煌杂割和敦煌浆水面译为lamb chop suey soup, Dunhuang style 和 souherb noodles, Dunhong。肃州酿皮子、永昌水饺、永昌面皮分别译为clear noodles in chili sauce,Ganan style、 Yongchang dumping 和clear noodles in chili sauce,Yongchang。

(二)略译“虚”模因

河西走廊的饮食词汇不仅色、香、味美,更以“文化作料”,即比喻、夸张的命名手法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如牛鞭、丝路驼掌(雪山驼掌)、雄关酥、戈壁雁影和麒麟驼掌,很难通过直译模因和复制目的语模因达到翻译的目的,只好放弃形象的比喻的编段,略其形象色彩。但是“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要 “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地点明菜肴的原料和烹调方法”。在翻译这类饮食词汇时避“虚”就实,重点放在菜肴的实质内容的翻译方面。牛鞭是把牛鞭剞上花刀,后入鸡汤烧制而成,所以可以把这个“虚模因”略译,译为 stewed beef pizzles。丝路驼掌(雪山驼掌)译为steamed camel’s pawn。 武威的特色美食“三套车”译为hand-pulled noodles, bacon and jujube tea。西北大菜g为steamed sliced pork and meatball。

四、结语

河西走廊的饮食文化是河西走廊历史文化长期沉淀的产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视角研究河西走廊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翻译模因论,河西走廊的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复制和变异。由于中西文化、饮食习惯等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河西走廊的饮食词汇在英语中“空缺”,只能通过直译、略译不同的核心模因来达到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bv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 London: Routledge,1992.

[2] 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谭占海.语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 王雪瑜.翻译模因论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2010(1).

[5] 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7(6).

[6] 庄 帆.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泉州传统饮食的英译[J].陇东学院学报,2013(1).

[7] 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4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5

关键词:中文菜名 饮食文化 翻译 不可译性

一、引言

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语言是可译的,但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导致了语言又不是完全可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彼得纽马克曾说过:“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他的论述是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最好阐释。

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的不可译性是指不同的名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识对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纽马克的“意义走失理论”,如果原文描写的是一种文化或语言所特有的情景,那么意义上的走失就无可避免。再加上语言系统的不同、译者的风格等因素,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有地位、对象、观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菜名的翻译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来说明饮食文化中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一)中国菜名特点

中国菜以其精致美味及诱人的外形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食谱菜肴有不同的特点。众所周知,中国有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和徽。此外,还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但总的来说,中国菜强调色香味形,包括刀功、火候、器皿使用等。除了吃本身,中国人在菜名上也很有讲究。

中文菜名组成方法很多。有的是来源于制作材料,如蚝油牛肉;有的根据烹饪方法,如清蒸滑鸡;还有的是根据口味如糖醋鱼。还有一些是根据刀法或其他原因命名。这类的菜名在翻译的时候基本采取直译,将中文中的重点翻译出来即可。但很多传统菜的菜名以及某些商家为了求雅致而起的菜名用直译就容易失去其形式美或内在文化内涵。这就是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的不可译性

中文菜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大多数菜名是可译的,如上文举得一些例子,但在某些情况下,不管怎么译,都会造成文化的走失。

有些菜含有隐喻的方法,如“金钩钓玉牌”实际上就是“豆芽煮豆腐”的汤菜,直译就会失去原有风味;有的菜来自于历史或人名,如“草船借箭” “东坡肉”,暗含典故或历史价值,若直译,会让人不知所云,意译又会失去历史内涵;一些根据刀功等起名的,尤其是用一些中国独有的,如“汆”“干煸”等,这种情况下直译太冗长而且译出来外国人也不一定会懂。此外还有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这类带有暗含祝福意义的菜名,虽然可以根据材料或做法翻译,但祝福意味就会失去,也失去了四字格在声调、音韵、节奏等方面的音乐美。另外,中国人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与道教,这种也反映在菜名上,如“佛跳墙”“八仙过海闹罗汉”,这里面不仅使用了修辞,也包含了宗教形象,菜的材料也比较多,无论怎么翻都不合适。

三、饮食文化不可译原因分析

Larry. A. Samovar曾说过,“许多词语都是有文化界限的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而文化的目标会使直译变得无意义,并且一种文化不会有特定的翻译成其他文化的经验。”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习俗,语言受其影响,含有地域色彩及历史色彩。英语起源国家是一种海洋文化,因此他们的语言跟海洋直接相关,很多食物与牡蛎等海产品有关。而中国文化与土地相联系,很多事物与土地种植有关。这一类的不可译主要是由实体文化引起的。

另一种不可译是由精神文化层次引起的。这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哲学、美术等。经历过宗教社会时期,英语中很多食物都与《圣经》相关,如酒、面包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其直译,但在某些习语中就要注意其内涵。同样地,像鱼、饺子等食物,所含的象征来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而饺子在西方虽有,外形内涵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即使把饺子翻译成dumpling也是不标准的。

还有一种是由风俗体系引起的。“鱼”除与中国古代图腾有关,也包含一定的习俗,如连年有余等;吃饺子有喜庆团圆、招财进宝等含义,过年吃鱼和饺子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即便英文中有对应的意象,在含有文化内涵后也是不可译的,有人提出寻找“文化共核”,使某些内涵或意像重合,个人以为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准确翻译,文化走失依然存在。例如,馒头被翻译成“steamed-bread”,虽然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馒头是中文中的意象,它同面包还是有内涵的差别,面包在西方与宗教有关。此外,饮食文化的差别还表现在餐桌礼仪、就餐工具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更大。因此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文化走失,而不能避免文化走失。尽量使文化可译,但不排除其不可译性。在不可译的情况下硬译,甚至会造成文化的扭曲和误解,不利于交流的进行。

四、结语

本文尝试从不可译性角度来分析饮食文化,并以中文菜名为例。由上文可以发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实体或非实体因素,饮食文化的意象、方式、对象、观念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以菜名的翻译最为普遍。现今,不断加强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菜走向世界,在此过程中,菜名的英译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关注饮食文化其他方面的差异,注意文化的不可译性,不硬译,采用灵活方法翻译,尽量减少文化走失,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n Press, 1981.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6

随着科技的发展,渔猎工具、炊具不断地改进。随着无数尝试和不断积累的经验,人类的食物原材料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各个国家的食材也不尽相同。中国的饮食原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不断地汇聚、增加和补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种类繁多,涉及广泛。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就是以饭食为主,以菜为辅,以菜佐饭。主食的种类主要以米食和面食为主,中国的南方多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饺子,馒头,饼等。副食的种类更加丰富,如蔬菜、肉类、蛋类、禽类、鱼类、奶类、豆类等。

俄罗斯处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所以,俄罗斯人可用的食材算不上很丰富。以面包为主食,面包分为白面包和黑面包。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俄罗斯民间有句谚语是“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在俄罗斯,土豆被称为是“第二面包”,与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一起,是俄罗斯人一年四季不断的“看家菜”。丰富的森林和湖泊、河流带给俄罗斯人野味菌类、山果和海鲜鱼虾。俄罗斯饮食中副食主要有肉类(牛羊肉为主)、牛奶、奶酪、香肠、鱼类、禽蛋和块茎类蔬菜如土豆、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等。

二、餐具的差异

在饮食的餐具的使用上,中俄两国差异很大。众所周知,中国人用筷子夹菜,用汤匙喝汤、用碗盛饭。而俄罗斯人用刀叉吃牛排、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中国的餐具在材质上以瓷为主,兼有铜、不锈钢等。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还有各种形状的杯、碗、盘、碟。在中国讲究美食要用美器配,根据菜肴的特点来选择器具,煎炒、炸爆等无汤汁的宜用平盘;炖、烩、汆等汤汁较多的则用碗、盆。餐具还要菜肴的形状相统一。例如,鱼类才适宜用长盘,丸子类的宜配圆盘。另外,餐具的色泽和菜肴的颜色也要相协调,例如,深色系的菜要配淡色器皿,而淡色系的菜要配深色器皿。俄罗斯人的餐具体系庞大,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有各种形制。例如刀又可以分为食用刀、肉刀、鱼刀、奶油刀、水果刀等;叉可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汤匙分为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等。依照不同料理的特点配合使用不同形状的刀叉。

三、上菜顺序的差异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7

[关键词]《孙子从美国来》;中美文化差异;冲突;融合

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一个美国小男孩布鲁克斯之间的故事。老杨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布鲁克斯则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当布鲁克斯的妈妈和老杨头的儿子杨栋梁赴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杨栋梁偷偷地给父亲留下一封信,委托老杨头照顾布鲁克斯。在此期间,他们在语言形式、饮食习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最终变对立为友情,变冲突为融合。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老少朋友,彼此关爱对方,较好地体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尤其是文化冲突和融合。

文化是同一人群一代又一代共享、获得和传承的信仰、习俗、价值、行为、制度以及思维模式的总和。无论是语言形式、饮食习惯还是价值观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作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语言形式、饮食习惯、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交际日益频繁,文化冲突逐渐转化为文化融合。在这部电影中,中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被这一老一少两位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语言形式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使用的一系列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的总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语言形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中美之间的交流容易出现交际障碍。即使是懂英语的中国人和懂汉语的美国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也会由于不了解各种语言的变体而产生交际误区。

在影片中,老杨头说的是汉语,但并非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地方方言。因此,学过中文的布鲁克斯在与老杨头沟通时仍存在诸多困难,如老杨头说“你长得跟个小鬼一样,让村里人笑话我”。布鲁克斯对“笑话”一词就不甚理解,还反问老杨头“笑话是什么意思”。这就说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如缺乏对文化的了解,仍不能进行成功交际。老杨头对英语一窍不通,在与布鲁克斯沟通时主要通过非言语交际信号来判断会话含义。为更好地与布鲁克斯交流,老杨头特地向乡文化站站长学习英语。由于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老杨头直接使用中文构词习惯,分别学习“狗”和“日”两个英语单词,并把它们进行简单合并,即“dogsun”()。显然,这是由于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所造成的结果,反映了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即便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布鲁克斯和老杨头开始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知识。无论是学习中国的戏曲还是美国的童谣,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种学习行为已经体现了中美文化的交融。

二、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作为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影片中也较好地反映了中美文化差异。饮食文化是指人类的各个群体对自然食物的分配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总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强调集体主义观念,饮食文化内涵丰富,菜系众多。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因此在烹调食物时注重色香味俱全,烹调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煎炸炒炖煨爆烤拌等。中国饮食文化更注重内在品质,但较少关注营养价值,常见的食物是米饭、炒菜、面食、粥等,尤其在中国北方城市,面食种类繁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强调个体主义观念,在饮食文化中更注重突出个性。美国人不太注重饮食的手段,烹调方式比较简单,往往以烧煎炸焖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常见的食物是牛奶、牛排、面包、沙拉等,尤其是汉堡包之类的快餐简单方便,深受美国人青睐。

老杨头酷爱中国北方的特色食物——油泼面,而布鲁克斯更多的则是寻求美式饮食,或者是以方便面替代。在中国生活期间,布鲁克斯在饮食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较难接受中式饮食。他要求老杨头给他提供美式食物:汉堡包。老杨头对汉堡包一无所知,最终在商店老板娘的帮助下做了个“中国式汉堡包”。布鲁克斯吃得很开心,但是老杨头认为汉堡包不过是把“中国肉夹馍的面饼子换成面包而已”。后来,老杨头带布鲁克斯去县城吃羊肉泡馍的时候,布鲁克斯也吃得津津有味。这就说明,不管是中式饮食还是美式饮食,只是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中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在影片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演绎。价值观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更反映在人们做事的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上。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刻,认为人虽然有生物属性,要谋取经济利益,但是更多的是社会属性,因此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集体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社会是以集体为单位的,注重的是集体的和谐、一致、合作、互助、谦虚、集体成功以及社会关系的良好建立。每个人都隶属于他所在的集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美国人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价值目标,尊重个人,注重个性,重视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倡导个体主义价值观。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社会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注重个性、独立、自主、权力、竞争、个人成就以及情感的公开表达,往往以个人成就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美两国人民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在影片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象征意义。象征是指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去暗示其他的事物,以表达某种思想和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象征可以反映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事物的象征意义上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解。老杨头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他认为孙悟空是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而布鲁克斯仅仅把孙悟空看做是一只猴子。布鲁克斯崇拜美国的蜘蛛侠,把自己的蜘蛛侠玩偶视为宝贝,但在老杨头看来不过是个“蜘蛛精”。由此可见,中美两国人们对于英雄人物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冲突。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推进,中美两国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人们对于彼此文化的认知日益完善。在影片中,老杨头踩坏了布鲁克斯的蜘蛛侠,跑遍大街小巷仍未给孙子买到同样的玩偶,因此他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皮影,熬夜为布鲁克斯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蜘蛛侠。用中国的皮影做美国的蜘蛛侠,让孙悟空和蜘蛛侠一起嬉戏,这无疑更加渲染了中美文化融合的主题。尤其是影片最后,当老杨头带布鲁克斯去看皮影戏时,布鲁克斯问老杨头,“孙悟空真能打败蜘蛛侠?”老杨头这样回答:“为啥要让他们打架呢?要让孙悟空和蜘蛛侠成为好朋友,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从老杨头的话不难看出,文化的融合远比冲突更加重要。

第二,沟通方式。中国人在沟通时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委婉而又不失礼节,往往不会直接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而美国人往往是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开门见山,说明观点。当布鲁克斯看到老杨头翻看自己的书包时,马上就说,“不许动!那是我的!”在吃饭时也明确要求,“我要吃汉堡包”。这就说明,美国人从小就学会了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个体主义的观念从孩童时就已经深入脑海。而中国人处于同样的情境,往往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文化站站长请求老杨头重新出山,振兴华县的皮影事业。老杨头总是避之不谈,要么转移话题,要么溜之大吉,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还是说“考虑一下”。从始至终,也没有直接说出同意二字。这就说明,中国人不喜欢直接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更多的是从集体主义价值观出发考虑问题,尽可能避免冲突和矛盾,维持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

第三,思维模式。中国人偏爱形象思维,经常使用归纳法,采用螺旋形的思维路线,思维顺序由大到小,倾向于以集体为本位,注重在人际交往中求同。美国人注重抽象思维,往往使用演绎法,采取直线型的思维路线,思维顺序由小到大,倾向于以个人为本位,在人际交往中存异居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更加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相互依赖程度较高,而美国人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独立性较高。影片中,老杨头害怕村里其他人知道他有个美国孙子,怕别人笑话他,因此特地带布鲁克斯到县城,把孙子的头发从黄色染成黑色。而且还要等到天黑以后再回家,被人发现后又说布鲁克斯是新疆人,不惜撒谎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声望。相反,布鲁克斯虽然是个孩子,却有着非常强的独立性,在尿床之后不是寻求爷爷的帮助,而是自己承担责任,一个人去晒被子。在听到爷爷的评价时,觉得有失个人的尊严,要“离家出走”。中美思维模式的差异显而易见。

第四,家庭观念。中国人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长幼有序,孩子一定要听从长辈的建议。同时,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是需要照顾和关心的群体。美国人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平等相处,家里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求孩子分担家务。不论中美之间的家庭观念有何差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依然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老杨头在管教布鲁克斯时,更多的是要求他听话,而不是与他进行对等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在打电话给布鲁克斯的妈妈时,文化站站长一字一句地教布鲁克斯如何与妈妈沟通,但是布鲁克斯拿到电话就躲到一边,独立和妈妈交谈。在实际生活中,中国人会教给孩子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细节,很少给孩子独立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但是,美国人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要求孩子具备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四、结语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不争的事实。直面差异和冲突,了解中美文化,加强中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实现中美文化的交融。《孙子从美国来》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更体现了中美文化的交融,是跨文化交际学习中值得一看的电影。

[参考文献]

[1]王维波,车丽娟.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孙太群.中美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8

[关键字]2型糖尿病;血糖生成指数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71-01

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症。目前,我国总发病率为0.60%,标化患病率为0.674%,现有糖尿病患者1800万,以每年200万左右的患者在递增。饮食治疗对任何类型的糖尿病都是行之有效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食物交换份法是沿用多年的指导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基础方法,但仅注意到化学上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当,没有考虑到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类型以及其他食物成分对血糖的影响。由于食物血糖指数(GI)不同,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会引起血糖变化不同。本文观察选用低GI食物为主的混合性食物对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饮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内分泌科住院NIDDM病人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9~68岁(55.51±2.06)岁。身高体重指数15.09-29.85kg/m2(22.33±0.92)。从诊断糖尿病至今至少5年,平均空腹血糖10.65mmol/L。按1985年WHO诊断标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NIDDM,未合并感染和酮症,无影响营养代谢的疾病,以饮食+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血糖较稳定的患者。NIDDM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试验食物:两组病人的早餐全部由营养科配送。对照组早餐给予馒头,用67.02g富强粉制作,能量为979.21KJ,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6.90g,0.74g,50g,观察组早餐给予选择过的低GI食物组成的混合粥,含碳水化合物50g,由小米,赤小豆,白扁豆,花生和燕麦组成加水,蒸至熟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分别为19.05g,11.875g,50.07g。观察时间为4周。食物成分计算根据《食物成分表》[2],每份食物都准确称量,除富强粉外,其它食物均为带皮、整粒的天然颗粒。具体成分见表1。

1.3 试验方法:对照组早餐由营养科制作馒头,观察组早餐由营养科制作混合粥,试验前一天晚餐后禁食至第二天清晨,试验当天暂停使用降糖药和/或胰岛素。于清晨6点测量空腹血糖,后进食试验食物,15min吃完,开始计时,于2h再测血糖。试验期间不可用药,不进食。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DM饮食知识教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强化GI教育。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以(x±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值比较,见表2。观察组干预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比干预前均下降,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见表3。观察组的体质指数BMI(kg/m2)在干预前后其差异性有显著意义(P

3 讨论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9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两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饮食文化应该得到重视。通过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人的性格及思维方式,准确表达相关的汉语。本文以中日饮食文化对比为出发点,结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探讨如何将中华饮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随着近年来汉语热的兴起,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还必须要导入或融入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陈光磊认为,文化因素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要素,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树立比较意识,比较不同文化存在的差异。日本与中国相邻,都处于东亚文化圈,中日之间有着悠久的交流历史,日本在各个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民族特色的加强,中日饮食文化之间日益呈现出差异性。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语言是可以学习的,但文化更倾向于内化,更多的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习得的。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代表性。从饮食文化入手,可以引起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运用汉语。

二、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

(一)中国饮食的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种类繁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推陈出新与博采众长中形成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1.地方特色,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技术精湛,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配比。不论是红色的萝卜,还是黄色的南瓜都可以雕出美丽的盘式,赏心悦目。中国地大物博,受到气候、特产、饮食习惯等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菜系,分别为: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徽菜。

2.注重品味情趣。中国烹饪除了对色、香、味有严格的规定外,还对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的节奏有相关的规定。菜肴名称有写实的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传说、菜肴形象命名的,如狮子头、叫化鸡等。

3.饮食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关系,利用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可以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目的。比如茯苓夹饼、酸枣仁粥、鸡汤、参芪鸡丝冬瓜汤等。

4.烹饪技术多样,刀工技艺精湛。我国共有几百种烹饪方法,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之媲美的。例如,采用水传热的烹饪方法有:烫、焯、煮、炖、烧、焖、涮、汆煨等。用火烹制的主要有:烤、炙、炮、熏、烘等。采用蒸汽传热的烹制方式有蒸等。此外还有拌、糖渍、蜜汁、腌制、糟、醉等。还有采用固体传热烹制的方式,如通过食盐或砂粒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比如有原料涨法中的盐发、砾发等。还可以直接烹制原材料食用,如盐焗、泥烤等。在烹饪中,刀工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中国厨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烹饪要求,刀工技术方法大致有数十种。可以把不同的食材切成段、块、角、条、片、丝、球、丁、米、末等多种样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饮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文以日本为例进行饮食文化的介绍。面对来自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饮食文化的教学。

(二)日本饮食的特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他们肉类的摄取大部分来自于鱼类。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除了注重食物的新鲜程度、合理搭配之外,还特别注意菜肴的造型摆放。

1.食谱的丰富—杂食。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构成是值得研究的。它反映着日本人的性格和价值思想观念。日本料理源远流长,种类十分丰富,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日本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日本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这也使得他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必要性,用有限的资源做出种类多样的食物。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杂食这一特性却没有改变。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的畜牧业过去较为落后,又由于牲畜用于耕地拉车,佛教禁忌杀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的肉类摄入量是不足的,但这几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日本人自称是“彻底食鱼的民族”,在日本可以品尝到的海鱼达三百种以上。日本人的寿命这几年均有明显地增长,这与食物谱系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

2.生凉新鲜。日本人在很久以前就已认识到食材新鲜的重要性。按照日本人的观点,新鲜的东西营养丰富,任何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都是在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水果,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而且在烹饪方式上两国也有着不同之处,日本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腌酱菜等。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少、分量较少、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味道鲜美。中国菜的烹调方法中有许多带“火”旁的字,如爆、炒、熘、煨、烧、煸、焖等,这些字在日语中是较为少见的。

3.追求造型的美感。日本饮食更为注重美的艺术。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除了名称以外,日本的菜肴让人赏心悦目。例如,日本的生鱼片拼盘。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则讲究色形味。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法是生、煮、烤、炸、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日本菜强调的是造型的美,所以每份菜的量都不大,但是原材料却是非常新鲜的,注重摆放的艺术性。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

(一)饮食文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对汉语言背后暗含的文化现象不能完全的理解,对学习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中国人进行深入的交流。留学生只有在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节日习俗等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与人用目的语进行交谈。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以语音、词汇、语法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饮食文化可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进行重点的、简单的介绍。这一阶段要做好饮食文化要素的教学,指导学生运用日常交际会话。从饮食文化的一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小的文化体系,从而让学生汇成一个饮食文化的系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简略分散的了解,形成自己的汉语文化脉络。例如:课文语言提到川菜和菜名假如为“麻辣豆腐”时,老师可以适度补充一些其他的川菜菜名,运用图片加拼音的方法展示出一些川菜名,引导留学生通过菜肴特点去掌握中国饮食的地方特色。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留学生的词汇量有所增加,进入到汉语教学的高级阶段,他们的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这时学校可以开设中国文化专题课,以饮食文化为例,这时的教学应该从饮食的思想观念的层面去讲解,而不是局限于食物本身。

当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到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时,应该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进行饮食文化要素的教学。如有关“吃”的暗含性的表达,在进行有关饮食的俗语、谚语表达的教学时,有必要加入适当的饮食观念、饮食文化习俗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此类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汉语中的这类表达也很多,中国人选用词汇造句时,常常“把复杂的人生感受,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与‘吃’联系起来”这是汉语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外国留学生在了解饮食文化对中国人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了解这一语言的特点后,才能理解这类语句所含有的深刻的涵义。比如:汉语经常用吃出来的味道来比喻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感受,五味“酸甜苦辣咸”以及“香和臭”没有一个被漏掉。形容人所处的境遇或样较为落魄用“穷酸、寒酸”,“心酸、辛酸、酸楚”则形容人痛苦难过;“甜”组成的词语多为美或好的意思,比如“睡得甜、笑得甜、长得甜、嘴甜”;“苦”则与“甜”相反,与苦味相联系的多指多难、挫折、不幸、辛劳,“孤苦、苦闷、苦海、苦劝”;还有“泼辣、火辣”。了解中国人食熟忌生的饮食习惯,利于留学生完全地理解“生人、熟人”的含义。与日本人饮食习惯相反,中国人喜食油腻的习惯在语言中表现为以“肥”、“油”表示“利益”,如“富得流油、肥差事、油水大”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因素教学都应该在语言词汇教学时,适当、适度地讲解给学生,便于学生们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更恰当地运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对外汉语饮食文化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外国留学生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学习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中国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亲自感受。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局限在从理论上认识这种饮食文化,还可以通过去饭店品尝,亲手制作等去感受饮食文化。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的了解饮食文化,也就是说在理论学习上需要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进行饮食文化教学,也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于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什么是饮食文化,比如“八大菜系”有什么区别,各地小吃是如何体现当地特色的等都需要品尝之后才能发现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通过课堂学习和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在对外汉语中开展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活动。

(二)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方法

在初级和中级对外汉语饮食文化的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注重教材中含有的文化要素和关键点来讲解。实际上,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他们一般情况下会将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通过比较找出异同进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将两种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可以消除留学生由于所在国文化的影响而带来的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偏见。同时,通过对所在国文化的深入探究,比如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国家的日常习俗、传统观念,这是了解另一国文化中价值观念、习俗的一种方式。就饮食文化进行中日对比,教师可以给同学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某种特点,然后再介绍日本饮食文化相关的特点,还可以拓展将中日其他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对外汉语初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媒介语通过对比之后进行讲解。用提问的方式引出两国不一样的饮食文化,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工具形象直观的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的心情有所放松,更容易接受信息。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留学生进行更加真实的文化感受,营造出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中高级阶段,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较高,沟通障碍减少,有关文化的要素日渐增多,教师不能再用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法教学,这时可以用开展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以便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比如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介绍他们所在国家不同地方的菜肴,也可以在课堂上画出自己国家具有地方性的食品,让学生在介绍这种菜肴的时候说出其种类、口味、地域特色、烹饪手法等。最后教师再讲解中国八大菜系的种类、烹饪手法、特色风味等,通过与学生叙述的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介绍中国八大菜系所含有的地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思想价值观念。

四、结语

本文以中日饮食文化对比为例,浅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作用、中日饮食文化异同、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以及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对比教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深入拓展,汉语以及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为世界所瞩目。汉语文化教学在此背景下逐渐得到重视,不断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欧阳蔚怡.感受日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程书秋,郑洪宇.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5]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

[6]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1).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10

关键词:西餐;中餐;阿拉伯餐;餐具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03-01

一、西方餐饮文化与餐具历史溯源

西餐的主要发展时期是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国内的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农牧产品丰富,再加上对四方蛮族部落的不断战争,其饮食文化体系建立。罗马的餐饮体系及保留了自身的地中海饮食特点同时吸收了希腊甚至阿拉伯甚至东方的影响。然而到了公元475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餐在以后的四五百年间并没有很大的发展。

西餐餐饮体系的主体即意大利菜和法国菜。意大利菜历史悠久,有着融合东西方以及游牧以及海洋文化的特点。而法国菜起源宫廷,富丽奢华,然而使用的餐具复杂且繁琐。总的来看,西餐主要餐具是刀叉,这与其饮食文化起源时期喜欢食用肉制品和奶制品以及海鲜类食物有关。其烹饪方式远没有中餐多,主要集中于烤,炸等。再加上受到过穆斯林文化的影响,喜吃奶酪等奶制品。所以刀叉被作了主要的餐具使用。

意大利西餐是西餐之母。到了中世纪,意大利传教士马可波罗到了东方,学会了面粉加水可以制作面条的技法,带回意大利后加以改良做成了如今流行的意大利面。但是,马可波罗并没有将中国的餐具筷子引入意大利,这导致现在意大利面的正规吃法仍然是笨拙的用勺子和叉子一起吃。

法国菜是西餐之冠,法国国王亨利六世娶了意大利人做妻子,与此意大利女子陪嫁的是名有名的厨子。从此将高级的意大利料理带到了法国宫廷当中。路易十四的时候,法国宫廷美食比赛盛行,逐渐使法国菜料理称为高档奢华,选料口味丰富的代名词。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法国料理流入法国民间,从而开启了法国美食的盛行时代。法国大厨Augustee Escoffie在19世纪时,将法国菜整理成烹饪指南,从而奠定了法国料理体系。餐具主要是刀叉和汤匙,餐具餐巾以及酒杯的摆放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

二、中国餐饮文化与餐具历史溯源

中餐的发扬与体系的建立是在宋朝。虽然北宋政权没有统一中国并且与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名族政权并列,其科技,经济,以及封建文化已经达到了巅峰。宋朝有领先世界的科技,如造纸,火药武器等,同时也有进入高度成熟期的儒家文化。饮食文化也不例外,中餐餐饮体系也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炸,煮,炖,炒等不同烹饪方法的建立,奠定中餐体系。同时也确定了以筷子为主要餐具的原则,并且进一步影响了日本韩国,西域,甚至中亚。当时,北宋与多个少数名族政权并列,宋朝的饮食习惯再影响这些国家的同时也将少数名族的餐饮文化带入中原加以融会贯通。

北宋时期的餐饮业极其繁荣,出现了很多新变化。首先,北宋首都汴梁所在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中心,同时向外辐射,也影响到了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其次,宋朝时期,烹饪方式改良,肉类和蔬菜类食物的种类大幅度增加。再者,筷子已经成为主要的餐具。筷子的使用,不仅能应对种类繁多的各种食物,而且方便,容易清洗。研究还发现,宋朝时期,宋人喜欢食用蔬菜而高于肉类食物,因此,这也间接解释了宋人不使用刀叉类餐具的原因。

三、阿拉伯餐饮文化与餐具历史溯源

阿拉伯帝国饮食传统恪守伊斯兰教规,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同时,主食主要是面饼或者烤馕。阿拉伯餐通常是直接用手食用的,不用借助工具。阿拉伯美食与中餐相比,比较粗线条,但风味独特,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阿拉伯帝国与公元623年由创立。并且基于伊斯兰教立国,有着辽阔的疆土。由于位于欧亚之间,同时受着东西方两种文明的影响。阿拉伯帝国与欧洲以及中国大唐王朝发生过数次大规模战争,因此向欧洲和中国学习了不少。比如阿拉伯人喜欢喝的饮料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茶叶配以阿拉伯产的薄荷制成的。阿拉伯餐虽然没有像刀叉筷子这样的餐具,但进餐的时候通常是将各种菜肴包裹在主食大饼里面食用。因此,主食大饼代替了餐具的功能。这样进食至今仍被认为阿拉伯文化的一大特色。

四、小结

西餐,中餐,阿拉伯餐这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特色与特点。这是来自于三种饮食文化体系起源时候三个不同文化的强大古代帝国。虽说餐具,菜式以及就餐方式各有特色,但也有融汇相通之处。如同西餐有近似阿拉伯餐的牛羊肉菜式,西餐中意大利菜学习借鉴中餐的面点制作方式等等。这客观的反映出,东西方以及阿拉伯从古至今的不断交流,不断演变,不断碰撞,互相借鉴优点完善自己。因此,这三种不同的饮食文化环境既有各自特色也有相通之处,也深刻的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姚艳虹.试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意义[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2).

[2]万建中.中西饮食习俗差异论[J].民俗研究,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