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4:50:18

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1

(一)育人观念淡薄

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教师只要关注课堂就行了,我把该教的内容讲完就行了,至于课后的事与我无关。他们将教书育人割裂开来,对育人方面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需求不闻不问,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二)注重个人主义,忽略团队合作

部分青年教师个人综合能力较强,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无论学术科研都喜欢自己单干,不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生活的熏陶,讲究个人主义,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对集体事务捻轻怕重,强调个人的价值,忽视集体利益。

二、青年教师存在师德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多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的影响

社会多种价值观,各种意识形态充实在社会中。讲个人奋斗的同时,过多强调了个人的作用,忽视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帮助,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像雷锋那样只谈奉献,不求索取的人是傻瓜,人活着就是要让自己过得更好,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过分强调物质享受,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理想信念的追求,认为这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青年教师不自觉地会受到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冲击,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偏差,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错误思想、错误意识同化,严重地就会削弱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责任心。

(二)重视科研学术研究,忽略师德建设

这些年,衡量院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是科研水平。关系到院校的知名度与发展资源竞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指标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师德建设放在了次要地位。院校也将重点放在了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上,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对于青年教师也过多地关注学历结构,希望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把眼光放在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忽略教师职业素质培养。

(三)缺乏对青年教师师德考评有效机制

对教师在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工作都有相应的考评标准,但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没有建立相应的考评标准。由于缺乏外在的考核机制,青年教师也容易将师德建设放在次要地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考评准则的方面。

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是同错误思想、错误思潮作斗争的武器。在做规划个人奋斗目标时,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不能只打个人“小算盘”,自觉做到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在推动祖国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的荣誉不能只看是否立功受奖、提升进步,要看为集体贡献多少力量,为人民做出多大奉献。人民教师要爱岗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青年教师首先要有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抵制错误思想、意识。其次热爱教师的工作,以老教师,骨干教师为榜样,在教学、科研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认真备课,精心施教,悉心辅导,严格考核。关心学生的进步成长,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的表率。最后正确看待荣誉,正确处理分工与配合,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将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的发展与教研室、系、院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内化师德建设

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内在的动力都是推动发展的两个方面。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内在动力比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主动性更强,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更直接。要将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转化为青年教师内在动力,将师德建设变成青年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院校要协调好外部和内在的关系,促进师德持续、健康地发展。院校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增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树立师德楷模,加深青年教师对师德内涵的理解,增加对教师职业的感情[2],激发青年教师从心里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大力宣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号召广大青年教师立足岗位,将自己的个人成长成才梦融入到强国梦之中。从制度上完善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标准,有效推动青年教师师德的内化过程。一是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细化本校青年教师师德规范,将政治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能力纳入师德规范中[3]。二是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考评师德师风,教学态度,专业精神,育人效果,严格奖惩,要确保师德在职务评审、晋级、进修等一票否决制。在教师晋职晋级,评奖立功时,要严格按照师德考核办法,要优先考核师德。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师德打分,对那些学生反映师德高尚的教师,予以表彰重奖,并号召广大教师向师德高尚的教师学习。对那些屡次被学生反映师德表现差的教师要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

(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教师凝聚力

人是社会动物,他的思想,行为总是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好的环境和氛围能促进其思想向好的方面转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院校的校园文化对他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举办论坛,文体活动,学术讨论等校园文化建设,使青年教师对本校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办学特色等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加青年教师对本校的热爱之情,增强凝聚力,将自己和院校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院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青年教师无后患之忧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2

一、班级文化,学生是参与者

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班级的文化墙。因为年级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内容。一年级“我会画,我会写”。学生稚嫩的笔画,稚气的话语,可爱的卡通画都是一年级小同学一笔一画用心书写的。尽管字写的没有章法却很认真、很整齐。画的画尽管构图不够严谨,却充满童趣。九年级的文化墙上,绵延的长白山上那展翅高飞的雄鹰吸引我的目光。班长介绍说这是全班同学的成果。我们是长白山上展翅飞翔的雄鹰,以学校为依托,在这里储蓄能量,等待来日的翱翔。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是设计者,是主人。环境的变化使他们感到更舒适,在参与建设中又锻炼了能力,更有自豪感。

二、校园文化,学生是参与者

校园文化要有自己的灵魂,并传承方能经久不衰。我校的校园文化吸引着全校师生。在这里没有生硬的语言,没有单调的字幅。有的是充满情感的提示语“微笑的你真美,乐学的你真好,健康的你真棒!”“唯有体验安静,才能体会精神愉悦。”学生的参与使这些字庄重而不失活泼,醒目而不呆板。提示我们新的一天要努力。学校把一些学生活动场所的布置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学生没有让我们失望,生动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温馨的提示都彰显了我校的风采。无论你走到何处都有一句话在对你述说,述说他们成长的故事。

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学生是组织者

校园文化不仅表现在墙上,画廊和围墙上,还有更深的无形的文化氛围。校园内学生自编自演自导的课本剧不定期在校园内会演。精彩的台词,简单的化妆,自制的服装,还显稚气的表演都凝聚着学生的心血与智慧。剪纸艺术展;书法作品展;诗歌诵读会等;还有根据不同的节日安排的活动更是数不清,爱的教育弥漫着整个校园,甚至推及家庭和社会。这里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学生们因各种活动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历练了他们的胆量与智慧,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感受到成长的乐趣。我们发掘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途径,利用可利用的资源,给学生展示能力,塑造性格,积极合作等多种素质培养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本文作者:董洪琴工作单位: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制学校

第二篇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1.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职业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操作型人才。而且,现今,职业类院校现已成为向企业输送操作型人才的主力军。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学生是否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取决于培养的人才是否是市场需要的人才。了解用工市场,也就是了解现代的企业。了解企业,除了要了解企业的框架结构、性质特点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了解企业的的文化。对于职业类院校而言,除了了解企业文化,要尽可能将企业的文化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产生对接,这样,可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2.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理解和掌握,能使其更加了解将要面对的社会,在走出学校之际,能产生更好的适应性。对于企业文化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有一个更好地开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并且更加适应将来的工作。3.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好的收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有利于企业招聘到适合企业价值观的人才。可以降低大学生的跳槽率,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减少重复招聘,降低招聘风险。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学生在就业后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有利于这些新员工的迅速转型,因此,这些新员工能更快地为企业带来效益。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重点——核心文化的对接

校园文化,广义上是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①。狭义上是指:“除了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②。企业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规章制度、外显形象等内容的总和。③从文化的内涵来看,文化是由理念文化(核心文化)、制度文化(中层文化)、行为文化(幔层文化)、物质文化(表层文化),四个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很多现有的研究认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主要应注意: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着力点应在精神文化,切入点应在物质文化,突破口应在课程文化,落脚点应在制度文化。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的现实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具体落实上,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落在了对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上,对于精神文化的研究较为缺乏。目前,很多学校,把豪华气派的校门、高耸挺立的办公大楼、各种赋予意义的雕塑作为了校园文化的重点去关注。很多学校认为,在校园内张贴企业的信息、标语,将企业的雕像、徽标矗立在校园内较明显的地方,将学生校服定制为企业的制服,将企业的制度适当转换为学校的实习工作制度等,便可以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事实上,文化的对接的重点应该是是核心文化的对接,也就是理念文化的对接。因为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核心文化制约着组织文化的中间层面、幔层、表层文化,决定其他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所以,如果想真正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必须从意识形态进行着手,也就是施行核心文化,也就是理念的对接。

(一)核心文化应该包括什么?核心文化,也就是理念文化,即精神层面的文化,是一个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组织文化的核心。一般而言,核心文化包括这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和组织精神。核心价值观是组织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是统率组织理念和指导组织行为的基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往往会持久不变,长期、深刻地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愿景是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定,描绘组织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组织”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愿景不同于一般的短期目标,更为笼统,体现出宏伟、振奋、清晰、可实现性的特点。组织使命是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组织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明确组织使命就是要确定组织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回答了我们干什么和为什么干的问题。为组织指明方向。使每一位成员明确工作的真正意义。激发成员内心深处的动机。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表达方式有:组织的专有歌曲、专有训诫、专有规定、专有徽标等。它集中反映了组织领导者的追求,组织发展的主攻方向。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为什么关于校园核心文化与企业核心文化对接方面的研究比较少?1.从理念层面看,学校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从表层看有很大的区别,组织目标的不同,导致组织核心文化难以对接。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很多家长认为,职业院校或者高校,应该是进行知识教育的地方,而不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地方。有些有信仰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反对学校对学生畸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以,我们现在的职业类院校或者高校的主要核心文化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的人才。而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资本、利润、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组织目标的不同,导致了核心文化的不同。2.从操作层面上看,一个学校有很多对口行业,每个行业又有很多不同的企业,而每个企业的文化各有不同,如果完全依照对口企业的文化对学校整体文化进行塑造,会导致校园整体文化不统一。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核心文化的对接是最难以实现的。从具体的操作看,文化的对接,在中层文化、幔层文化和表层文化上比较容易实现。也就是表面上的对接很容易,实质的兼容很难。这导致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貌合神离”的现象。

(三)如何将校园核心文化与企业核心文化进行对接?在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核心文化对接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表象中抽出最本质的东西——从最高的角度出发,实现组织的最高理想——关爱社会,自我实现。从狭隘的角度看,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和发展,是赚取利润。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发现,但凡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不把实现利润实为自己的核心目标,而是把是否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是否能实现社会使命作为自己的目标。比如,海尔的企业精神从“无私奉献追求卓越”到“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到“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它的企业理念是“真诚到永远”。再比如,华为的企业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使命是:“华为的追求是实现客户的梦想”,其企业文化有一条是:“坚持为祖国昌盛、为民族振兴、为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双重利益驱动原则”。成功的企业,其最高理想一定是服务社会、服务人类。一定是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是有爱心的而企业。这样的企业对于员工也会从最高的角度去要求,要求员工符合企业的这种关爱社会的企业文化。职业类院校和高校的教育主要目标是什么?当前,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直接冲击着目前大学教育的教育模7式。“一切为了学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定单式教育”等等口号应运而生。由于压力很大,在名校,有政策压,在一般院校,有就业以及资金压制,歪曲了职业类院校和高校教书育人的目标,走向了以就业以及为了所谓的科研为目标的办学体制。当前很多院校忽略了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保障学生就业外最重要的任务——“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具有理解和关怀世界和人类能力的,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这应该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应该被所有学校定位最高教学目标。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的角度,如果从最高的精神出发,从最高的意图出发,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精神都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看,对学校而言,培养出的学生会更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更负责、更有爱心、更容易融入社会。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企业而言,从学校招收的新员工会更有责任感、更有使命感、更有自觉性、更加积极。所以从根本上讲,校园核心文化与企业核心文化对接,要从最高的角度出发——实现组织的最高理想——关爱社会,自我实现。总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学校和企业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对接的具体实施上不应该过度关注与中层文化、幔层文化和表层文化。更应该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核心文化上,这样才能使学校和企业产生根本的实质的融合,才能为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带来更大的利益。

本文作者:刘晓慧

第三篇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搞好学习,促进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目的。从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对口高职的学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刻苦学习锻炼,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学习上的差距也在入学后表现出来。

1.2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质量有待提高校园文化的特色,应该是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有利于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较强的高雅文化活动少,低层次、一般化的活动较多。

1.3教职工文化主导作用尚需加强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人的社会环境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是他们知识的宝库,教师是他们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影响终生。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基本形态之内的建设。其中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例如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各种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精神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为重要,这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背景所决定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创办平民教育,到乡村办教育。他脱下西装革履,到乡村创办学堂,他认为我国教育的不成功是源于教育与乡村的脱离,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对此深有体会,因此将农业高职教育赋与时代内涵,凝炼了我们的理念:从乡村走向世界。延伸开来,放眼全球,胸怀全国,以人为本,立足高职,扎根农村,校企结合,面向市场,服务经济。这一理念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办学思想、发展目标,也蕴含了我们甘于奉献,进取精神,世界眼光和博大的胸怀。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人们到英国牛津、剑桥参观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他的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反映出的典型特征是: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楼一室都好像在对你说话,都在向你眨眼睛,在对你歌唱,每个小事都是一首历史故事。我国有百年历史的大学也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3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强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当前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没有足够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校领导者具有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高校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

3.2按照“职”的要求加强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和因袭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也不能一味拷贝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环境模式,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高职院校不一定有雄伟气派的教学楼,但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实训楼;不一定有一流的专业,但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室。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而是体观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3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创新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才能占领市场,要确保竞争力就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学生管理,要建立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体系,让学生认清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及早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

3.4按照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打造学校精神

高职院校大都是从原有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其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培养目标的提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跳出原有的模式,及时地进行角色调整和提升,主动剔除原不适应高校办学要求的精神胎记。良好的学校精神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高职院校要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就要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养成,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的态度的形成等,从而体现一个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3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义:“新媒体就是注重使用网络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的媒介”。这种媒体形态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内容(如网络视频通讯、网站论坛、博客等),以手机为载体的内容(手机信息与游戏、手机电视等),也包括数字电视、楼宇与车载移动电视等。“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其本质特征。

(二)校园文化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界定目前也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一种精神传承与再塑,社会先进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导,大学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底蕴,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学习与活动实践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宗旨。

(三)新媒体与校园文化

新媒体带来了新的文化形态,因其良好的自由性、时效性与互动性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特质,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成为新媒体的新内容,众多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如高校网站与BBS、人人网、官方微博、微信等。

二、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里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来到我们每个人身边,新媒体作为一个重要沟通载体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作为一个重要渠道让大学生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获取想要的信息与新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媒体带来的非主流文化左右着大学生的认知、学习及其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觑。因此,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到来的时代,校园文化浸润其中,深受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创造了机遇,更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巨大冲击

文化是大学的个性之所在,是大学中重要的隐性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带来的教育力量虽无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任何形式的校园文化都在表达着大学特定的价值观,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大学文化引导功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形式对学生学习、交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也依赖于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依赖于师生对大学文化的自觉维系等。大学的校园文化自有大学以来,其教育功能就得到不断显现与提升,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新媒体出现后,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师生关系,对传统校园文化的教育形态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众所周知,新媒体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媒体附载的大量信息良莠不齐,社会上的不良思潮随之侵入校园,如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垃圾”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深刻,而且这种影响是难以把握、无法控制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还在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易受腐蚀、易于迷惘,更易随波逐流甚至堕落。开放的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削减了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虚拟空间取代了有形的阵地,大学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遭受不断的冲击,维系大学文化传统举步维艰。可以说,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核心要素渐被解构,传统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渐被侵蚀。

(二)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更加脆弱

新媒体在改变、重塑大学生的认知与观念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了两面性:一方面,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更加省时省力,网络带来的“地球村”效应不免给人以“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人们在虚拟网络中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给自己归属感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归属需求,对于大学亚文化培育与发展亦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决定了它脆弱而不稳定,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毕竟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网络依赖感使一部分学生单纯依赖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这样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而对网络过度依赖的大学生还可能产生虚幻意识,最终选择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人际交往。这是引发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的可诱发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当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宅男”、“宅女”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屡见不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影响下人际交往的扭曲,也折射出了某些疏离甚至断裂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现象,这些对于校园文化的有效构建必然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三)传统大学文化建设模式效果减退甚至“失效”

传统的大学文化建设由校园文化组织者实施,有鲜明的主体、有形的载体、明确的内容与可控的时间。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常常遭遇瓶颈、效果欠佳。因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日趋多元。大学生个体、校园内的社团以及其他各种亚文化组织,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着各自的影响。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方法等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中包括了文化建设主体与对象更加多元与复杂、也包括了文化建设内容与空间加丰富而宽阔,除非变革,否则将可能丧失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三、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再也不能回到空谷幽兰的时代,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大文化水乳交融,互相渗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转变观念,直面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新媒体时代,拓宽校园文化载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与方法,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媒介素质,共同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优质校园文化形态,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长远目标。

(一)转变观念,打造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师队伍

新媒体的影响对于大学来说,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即为意识观念层面。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视新媒体的挑战,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文化观。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们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等方面常处于劣势,部分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存在着三低问题:重视程度低、敏感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因此,工作中难免出现三难问题: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难、与大学生有效交流与互动难、跟踪各类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难。要解决三低和三难问题,扭转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牢牢抓住大学文化建设主动权。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与团委、网络中心等方面部门人员须增强新媒体意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把握、利用新媒体优势,因势利导,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教师队伍,应结合当今学生特点,更加开放、包容、亲切,更强调互动。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拓宽校园文化的发展载体

新形势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兴媒介手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的创新。如结合大学生普遍运用的人人网、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拓展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工作的新阵地,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与自由、更加创新与更具吸引力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打造更具影响力、感染力与渗透力的校园文化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效。新媒体快捷、丰富,互动性强,数字化的校园文化新阵地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这些新阵地数字信息流量大、丰富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充分结合新媒体与本校学生特点,创造出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人文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作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虚拟的阵地打造出接地气的校园文化。如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博与微信平台,以其良好的时效性、生动的趣味性、特色的人文性吸引了数万粉丝,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榜样示范与文化育人的实效。

(三)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媒介素质是指人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具备的理解与甄选能力、评估与创造能力、明辨与思维能力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来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成为网络中独立的“自媒体”。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信息时提高鉴别意识,增强明辨能力。

1、制度先行、加强监管能力

首先要加强监管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完善新媒体监控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媒体监管系统,尤其是学生自管系统。注重发掘、引导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上下合作,通力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努力维护、净化网络环境。借助新媒体,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出以“培养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出“互监互管、自监自管”的良好校园氛围。

2、素质教育、强化明辨能力

要提高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的认知、明辨与合理应用的能力。可以在高校开设培养此类媒介素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将此类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还可以开展网信息技术培训的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理解与整合力以及应对不良信息的明辨与免疫力,让新媒体真正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服务、为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四、结论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4

一、准确定位,内容具体。

作为经历百年风雨的老校——邢台学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给学校一个合理定位。邢台学院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国家要求的未来学校发展的目标,密切结合时展趋势,制定了邢台学院的先进校园文化办学方针。让所有的邢台学院人都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最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夯实基础。秉承‚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地方,走‚特色兴校,以质图强的发展道路。同时,学院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还重视文化的辐射作用,实现图书馆、网络资源文化的共享,努力提高邢台学院人的文化素养,为把邢台学院打造成一个文化产业和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基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理念,转变观念。

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邢台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认识到要很好地完成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必须要抓教学质量。只有有了一流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具有高文化素养的人才。邢台学院非常注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提倡人文素养,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最美好时期,在这期间,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对其精神境界的提升,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邢台学院对新生要进行的一项训练就是军训。它是统一行动,严明纪律,培养集体荣誉感的一项基本训练形式。本着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主题,邢台学院开设了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及人文素质培训及一系列的讲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贸易经济系在校大学生除夕义救车祸男青年,他的行为依然让我们感到温暖,贺伟龙的救人事迹在牛城晚报、燕赵都市报、长城网、网易新闻等各大媒体报道,为80后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三、推动研究,加强协作。

高等院校是知识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强调和崇尚的是学术,追求的是真理。高校师生在平等公开的气氛中尊师重教,自由民主地切磋学问、本着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无际的知识海洋中探讨科学,追寻真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个性的追求,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差异性、选择性、独立性日益突出,势必要求高校的教师、辅导员的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应尽可能地做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更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当然适当的、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邢台学院与抗大纪念馆等单位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实践课、周末、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三家共建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和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近年来,我院坚持以服务邢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走‚特色兴校,以质图强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服务地方的应用性研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不断增强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校企合作更是双赢之举,是高校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坚实的一步。校企合作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改造,有利于校企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高校教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生产、教学科研课题的捕捉。邢台学院与河北御芝林药业举行校企合作;与邢台房地产业协会签约;与河北强久集团进行校企合作。河北省侨联冀台大学生交流营来我院考察交流,在考察交流活动中,我院学生与台湾学生在校园文化类、校园活动、社区义工类、实习见习类、创业就业、学生社团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相互交流,并参观了我院邢窑研究所和体育馆。总之,邢台学院为师生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科学、人文环境和氛围,邢台学院在诸多社会实践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在要成为既有鲜明个性又大爱他人、关注团体、关心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活动,营造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着多彩的魅力。行走在邢台学院的骄子们,在向往与憧憬中,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高水平学术文化讲座,以期提高自己的思想。并在学习中思考,这样才有可能更多地参与富有创新意识的课外科技竞赛和活动,这些益智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不来的。邢台学院抓住重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长廊,发挥党、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邢台学院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大典;院团委与中文系举办‚2012年‘动感地带’名师巡讲活动;文联主席专题讲座;朗诵比赛;舞蹈剧表演;全国英语口语大赛;迎新晚会;就业指导座谈会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给许多大学生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展示才能的空间,数以百计的学生社团更是大学生展示技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的大舞台。在这个无比广阔的空间里,不仅使学生感受艺术氛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和鉴别能力。邢台学院多次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省高校的人文知识大赛活动,邢台学院在省大学生人文知识大赛中连创佳绩。这些活动既能陶冶学生情操,又能丰富文史知识,还能锻炼辩证思维,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构建体系,实现融合。

任何一所高校都应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自然渗透与融合,体现人类文化的整体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态势。邢台学院提倡大文大理的观念,本着要培养出一批人文与科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邢台学院实行了大类招生,制定并实施了与之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交叉的教学计划:刚入学的大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淡化专业,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流培养等等。为了早日实现大文大理的融合,早日实现人文与科学的合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邢台学院人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早日实现学科真正的融合正在积极努力进行探索。

六、加强领导,重视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逐步走向完善、逐步深化的过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的核心是奉献和责任。邢台学院人非常重视教师的精神风貌,因此,邢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即师资素质的培养。邢台学院无论领导还是普通教师,人人以身作则,真心把自己当作一支无私奉献的蜡烛,默默地在为邢台学院的发展进献一份微薄之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其实就是师资素质的一种体现。当然邢台学院还非常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竞争无比激烈的情况之下,面对各种矛盾和挫折,邢台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协作能力和自我鉴别能力。因此,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着力从各方面影响和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学会做人、做事、生存和生活,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高校是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引领者。邢台学院人在邢台这所文化古城中,沐浴着古文化的浓厚氛围,积极努力地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在学术上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术上不断有新的成果。物理系教师刘鹏参与了多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另外还参研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光通信、全光网络、新型特种光纤及光纤器件、光纤传感、光纤激光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我院窦孟朔教授主持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获准立项,这是我院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我院该项目立项零的突破。这是我校继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突破后取得的又一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而是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长期积累、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科研工作坚持不懈、长期努力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我校科研项目申报层次的不断提高,标志着我校的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邢台风韵〃古都新貌”美术创作、展览、出版文化建设工程立足邢台、描绘邢台、宣传邢台,加强高等院校与地方文化建设的结合,提升邢台整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推动邢台学院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我想邢台学院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校园文化建设会更加完善,一定能体现出地方高校的整体精神文化风貌。

作者:范爱菊工作单位:邢台学院文学院

第二篇:高校党建思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力

一、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设

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科研,教学,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对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带来了巨大影响。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使信息网络化建设在党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信息网络化的渗透,使高校党员群体的思路面临着新的改革。过去,因为只能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载体,所以学校和政府可以对这些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进行监控,过滤,甚至直接制作信息。随着网络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渗透,网络垃圾、网络黄毒以及一些政治性网站的产生,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信念,政治立场等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跟上时代节奏,将传统的教育方式革新为互动的、交流的,进一步拓展党内民主渠道。同时网络化的渗透,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机遇。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党的相关著作,实践素材等重要资料都可以便捷的通过网络传播;在研讨中的问题,可以在网上快速查找相关资料。网络的便捷性有助于党建工作,增强政治教育的效率。可是,由于信息网络化,高校的党建科学水平需要有更高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发展,我们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它突破了地域,领域的限制,向着互动,互联的方向发展。高校也实现了“办公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一体化”等管理方式,对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党内民主化得以提升。此外,微博,微信,博客等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手段更加个性,多样,多元化。所以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党建工作,即拓展了党建工作领域,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党建工作在高校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项,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高校师生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主要有时三种形态的结合: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内隐文化,通过高校校服,校徽,校牌等高校的内在形态如高校的道德准则,价值观,情感气质,思维方式等表现出来;物质文化包括高校的整体硬件设施,如办公设备,教学设备,高校建筑,校园绿化等;制度文化就是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就需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作依托,制度文化作保障,三者共同发作功能,实施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网络技术对高校的渗透,丰富了高校的沟通方式和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另一方面也威胁着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网络具有开放的性质,这样就为传播反动、色情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网络在对高校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所以外界对其监督十分苦难,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意识严重削弱;西方的价值观,文化等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混乱,价值观扭曲,效仿西方生活形态,导致极端的个人价值取向。因此,精心建立校园文化的同时,宣传网络道德、倡导自律、扩大正面积极的影响、及时处理垃圾信息,加强校园文化管理。在网络的环境下,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高校党建工作思路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高校文化建设要将党的思想作理论基础

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党的思想理论上,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用网络媒体进行党的思想宣传,提高师生对党的认识,利用党的思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将校园文化措施落实到实处,保持校园文化跟上时代节奏,展现校园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用党建思路引导校园文化创新

党的组织建设基础工作是干部队伍的构建和基层组织的成立,党组织对校园文化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党建思路协调校园各部门文化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对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使整个部门共同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2、党建思路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组织是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党建工作,学校党组织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三)发挥党建思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党的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学校党组织可以说是高校的政治灵魂,推动着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做到思想对思想的启迪,情感对情感的交流,文化对文化的熏陶,人格对人格的凝聚,始终保持党的思想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所以要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思路结合起来。校园文化与党建思路培育共同的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通过党建思路的渗透力,将党建思路寓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内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经过党建思路的促进,形成文明、民主、进取,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不断整顿高校校风、学风、教风。实现党建思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目标。

三、结语

网络的出现,革新了党建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网络的环境下,党建思路的传播更有利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影响和引导。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党建思路更好的引导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实现。

作者:黄鹂工作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等职业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等职业院校是直接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育人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目标,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大学生成才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在当前举国上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还担负着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校园是否和谐、培养的人是否具有和谐精神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建设和谐社会影响重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党委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握好方向,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内容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其次,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校园活力,集中精力抓好学生教育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创新团队与创新平台建设等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共同营造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树立以学生和教职员工为本的思想。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的是学校的主体,既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教职员工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学校要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根本措施,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作用发挥的平台。高等职业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社会服务功能。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动态的科学管理方式,合理设置专业,集中力量做好专业实力的巩固及拓展,这样既能使学校与社会需求很好接轨,使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学校信誉,又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真正实现育人的职能。

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人文氛围和带有学校自身特质、有着延续性、感染力和独立的生命力的元素和符号的总和。在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按照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学校硬件环境,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包括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各种学校活动的设施等,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其物质文化的营建,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我们铁岭师专地处部级园林城市、中国北方魅力水城———辽宁省铁岭市新城区,西倚凤冠山,北与部级湿地公园莲花湖相邻,风景秀美,景色宜人。学校占地总面积552亩,建筑面积186313平方米,现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理化生基础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多种类型和功能的实验室85个,大型校内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94.63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期刊2.9万册,另有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6个专辑。还建有高标准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可容纳5000人的部级体育馆,千兆校园网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校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个“校在绿中、楼在林中、园在景中、人在花中”的新校园。我校在建设美丽新校园的基础上,还充分重视校园内部其他硬件物质文化建设。比如:所有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有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学生宿舍舒适、整洁;教职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学校还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近两年学校大量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等。

(二)精神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教育思想、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从整体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首先,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高等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将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教学之中,使教书育人相结合,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精神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校风建设。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中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障。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在全校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为此,近年来我校相继开展了“师德标兵”和“教学名师”的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都有重要意义。我校近些年来狠抓学风建设,从出缺勤考核,严肃考风考纪入手,狠抓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学校的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大学生活中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因此,近些年来,我校特别注重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比如举办各种讨论会、演讲会、征文大赛、学科竞赛、辩论会、学术沙龙;每年都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有意义的时刻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如“元旦”、“七•一”、“教师节”、“国庆节”大型文艺演出;每年都组织开展好校园十大歌手比赛、音乐欣赏、校园“才艺秀”、时装表演等文化艺术活动;学校每年分别召开全校和各学院运动会,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推进了高雅文化进校园,提高了全校师生员工欣赏文化艺术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又对学生进行了各种主题教育,陶冶了情操。再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要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师生员工都处在集体之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产生“从众心理”效应。近些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教导人”,培养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比如: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明确的“创建本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各学院也相应地制定了各自的奋斗目标,于是在全校上下就出现了人人为早日“升本”成功做贡献的局面;学校每年都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广大师生员工就争当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人人上进;学校还组织“志愿者”、“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活动,师生员工就增强了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特别重视抓好宣传阵地,创办了学生工作通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等,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的舆论。通过上述种种办法,营造出了一种思想性和理论性兼备的高格调、高品位、艺术性的舆论宣传格局,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了正能量。

(三)制度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校园制度文化是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大学必须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的养成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律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要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我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主要进行了如下尝试:一是建立健全党代会、职代会、学代会和团代会制度,切实扩大广大师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用民主的方式,营造民意顺畅的氛围,调动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师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专心学习工作而又和谐相处,制定了《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方方面面做到有制度可循,为学校各项工作保驾护航。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和约束师生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总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把它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进行战略性的构建,把大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统筹考虑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合理的方式,以不断地完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这也是我们课题组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作者:赵凯工作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试校园文化与现实的冲突

一、校园文化与现实冲突现象的大背景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也在经历着这种冲撞。正是有了社会文化的冲撞和转变,才促使人们不断正视新旧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转换问题。现代文化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缺少理性判断的特点。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最终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到了大学校园,演变成校园文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结构的大变革对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由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基础和上层的关系、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的提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诸多文化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力量。在这种激烈的冲撞中,校园文化同样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又有其特殊性:自主、自发性高、团结性强、传承性大,这些特点是把双刃剑,利用好将会对我们的校园物质、精神文化,对学生灵魂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格、坚毅的意志等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校园文化与现实的冲撞在根源上是价值观的冲撞。文化的冲突在于每个个体坚守的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构成文化的差异性。在社会大范围内,这种差异性是真实存在着的,因为其符合个体独特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保留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当文化差异到来时,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学校这个小范围内,所带来的冲撞就是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如今,多元文化带给教师和学生多种价值观,每种价值观都将对个人乃至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起到种种促进或者倒退的影响,抓住价值观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校园文化与现实文化冲撞的关键点。

二、校园文化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冲突的类别

(一)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在大学校园高尚的象牙塔中,传统观念以崇尚理学,礼治为主导。以孔子为例,孔子有句话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重视继承前人的传统,不必致力于新的创造,这是一种尊重传统而轻视创新的态度。但是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崇古还是尚今?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激烈冲撞,大学校园首当其冲做出了第一时间反应,不可否认,传统观念的世界大同、高低贵贱等文化在大学生自我认同和个性散发上的确起着负面作用。这更和现代校园文化的人性独立、民主思想相差甚远。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这类冲突正在演变为最明显的一种。

(二)我国大同文化与西方个体文化。这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的关键点是多方面的,体现在音乐、美术、文学、自然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西方的自由民主精神,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的大学生。人们走出了天下大同的圈子,传统文化的故步自封、千篇一律消失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他们的思考方式更加鲜活、更富有创造精神,能够展开更为激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首先表现在:价值观在大学校园,乃至整个市场经济下的我国社会都发生着冲撞。同时其它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跨洋而来,并作用于人们思想,对大学生的行动力、价值标准、思维定式都产生一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三、校园文化价值冲突的影响

校园文化与现实的冲撞,是校内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取向的激烈辩论,给校园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承认新鲜事物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积极地说,活动的思维、碰撞的意识,有矛盾才有事物发展的动力,多元文化为校园文化发展指引的方向,做出典范;相反,丰富多彩的现实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有极大的挑战,容易造成只关注文化表面,而不深究文化底蕴,这时冲突就起了消极作用,使优秀的价值观念消融在庸俗的文化模式中。其实这两种影响是完全可以互相转化的,尽可能控制住不利影响,本身就是体现了文化冲撞的先进性。不利影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如下两点:

(一)校园文化与现实冲撞对大学生理想的误导。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使得各种低俗思想得以生存在校园文化中,这些思想以它的恶俗性、低能无趣特别能够蛊惑学生,由学生一点带动全校一面,导致校园文化被严重感染。人们的优秀价值观越来越世俗,继而渐渐被蚕食,最终让大学生不知信仰所在,或者走向错位的理想认知。

(二)校园文化价值冲突引发道德评价标准错位。近些年来,各地高校都有例子,大学生行为失常,心理变态。有部分大学生已然跳出了大学知识圣地和纯真的象牙塔之外,他们本有的道德秩序、道德标准、道德舆论和道德信念统统被的抛弃了,进而彻底走进了把无知当个性的歧途。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这部大学生如今却在不断践踏着这些民族传承。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主义占据了一切,而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荡然无存。

四、如何面对校园文化冲撞

处理好校园文化与现实之冲突,是构建大学生良好世界观、价值观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处理好校园文化的种种冲撞,必须从文化和价值观两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文化引导。文化引导是面对校园文化与现实冲突问题的预防性手段,首先,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校情的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新接触有第一敏感度,对文化冲突有第一引导力量。在这个过程里有必要建立起全面完善的文化信息监控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进入学校的各种文化,特别是新型和潮流元素、理念,给予必要的分析、控制和积极的导向,以防止不良文化的入侵和将优秀文化曲解。其次,建立起主流文化的威信,高校中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高雅的审美艺术是高等学府品味的象征,也是高校应对文化冲撞的牢固基础。学校中的专题演讲、辩论、文艺活动等,除了丰富课余文化,还能在活动中促进大学生提高审美品味,自觉抵抗不良文化的传播,从而在全学校范围内提高整体文化高度。另外,浓郁的文化气息建筑、生活环境,对优秀校园文化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加强价值观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是校园面对文化与现实冲突的直接应对手段。引导中,校园文化与要遵守价值观一般规律,对发生的问题注重分析和解决方法,建立科学的引导、调控,使价值观沿着设定方向发展。价值观念教育第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冲撞,极容易引起不同文化的对抗,甚至使被教育对象在其文化领域上更加坚持,结果适得其反。所以价值观教育采用正面说教的形式,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一定的内容,环境设定,直接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巧妙地将主导价值观融入他们的思维和行动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知水平和对其价值观的认同。当然,高校的“两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正面上给出了校园文化的立场,也是大学生培养优秀价值观的直接方法。在校园文化这个大文化面对冲撞时,高等教育课程内容是最有力的文化堡垒。教育教学和文体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是我们关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途径,并分析各类文化价值对学生的潜在影响,结合实际做出符合价值观规律的引导。

(三)加强文化建设,注重人素质的提高。在校园里教师、教学事务管理者的队伍,要从自身做起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德艺双馨,德字在前,学校里就是德师双馨,为学校、为老师、为大学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是在校园文化面对冲突时不跨的阵地。在校园文化引导过程中,大学生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在学校要起到主导作用。要平衡这两者的地位,充分尊重主体的自主精神。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要引导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人文化教育方法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需求。大学生在面对文化冲撞时,可以发挥思维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内因上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建立优秀高尚的价值观念,陶冶情操,不断提升大学生在文化化冲撞过程中的取舍水平。校园文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之冲撞是多样的,这需要我们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在教育的过程中拓展文化关注的领域,把与时俱进的思想溶入教育者心中,做到有所思考,从而有备无患。

作者:刘炜炜1赵颖2周家明3工作单位:1、2、3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坚持主流思想,丰富校园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教学设施、校园规划和校园绿化为载体的物质性文化能够大大激发大学生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感知方面的激情和热爱,提高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对自然和社会更深层次的尊重;而校园规章制度、行为守则将引导大学生建立认知正确的行为预期,形成以遵纪守法为原则之一的行为取向,并且将法律意识融入于自己的灵魂;精神性文化则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的塑造,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道德的修养,培育其主动接受教育与施行自我教育的意识,推进大学生达到成才与自我成才的统一。如今,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发展格局的主旋律,文化软实力已经显然成为了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所以,不力求变革、不追求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无法满足好奇心正重的青年学生的客观需求,而且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不能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征。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高品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下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除此之外,面对当前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要认清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这种指示下完成的文化建设才更能贴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学生。

(二)与时俱进,开放共通

运用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对历史经验结合时代背景的再造与创新。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培养创新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宏观战略性思考,才会培育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才能永葆蓬勃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的生命力。现代大学校园文化要有活力和创新力,就必须拥有开放宽容的谦虚精神、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和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热情和能力。全球化浪潮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迎接各方挑战。同时还必须对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思想精神理念与科学技术方法广收博蓄,以充实丰富自身的建设经验。

(三)以人为本,个性教育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人的个性不应当是肆意生长的,而应当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加以培养。通过张扬独立单位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张扬个性,是要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在内容和形式各方面更多地嵌入尊重个体发展的理念模块,鼓励自我发展,调动个体参与的兴趣;张扬个性,不是要否定过去的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来开展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的主旋律,而是在继续弘扬主旋律、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不断深入,融入符合时代气息的鲜活理念;张扬个性,就是给予个体以更宽松的空间,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让其充分认识长处并且发扬,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风格和在擅长专业领域内的建树;张扬个性,就是要从面到点,抓住一点,整合力量,意在突破,最终以星火燎原之势普及校园文化;张扬个性,就是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具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我们应当认清每一个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挖掘其身体中内在的积极因素,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发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校园文化。培养个性必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必须帮助学生找出其价值、优势和潜能,鼓励并积极帮助他们成才。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观念,创造出可供学生自由生长的肥沃土壤。不仅要为学生们建立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更要为他们塑造精神模范,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资源和人文环境。

作者:于萍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第六篇:对校园文化建设应对策略及启示

一、自我诊断

办学,是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的过程。作为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具有尊重历史的理智,更要有敢于超越已有基础的锐气。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学校文化,本人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做了自我诊断和对策研究。一所学校不仅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个性,还应在教育实践中努力积淀富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把它变成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诊断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时,首先要看学校有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其次要看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有没有体现学校的核心文化并加以落实。具体来说,可以观察多数人的言行特征,追问言行特征背后的价值追求。海华小学建于1992年。办学之初,学校就确立“以美育人”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历经二十多年,学校先后更换过五任校长,环境建设年年都在搞,“以美育人”办学特色年年都在提,但从校风、学风、班风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等方面来观察,几乎体现不出学校精神文化所在,也没有相关的制度体系。学校环境多以名人头像和标语口号较多,没有什么内存联系和实质性的内涵,显得零散、空洞,特色不突出。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概括有以下几点:

1.没有科学规划,缺乏整体性

在诊断时发现,学校没有做过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学校的教育活动及师生活动随意性较大,校园环境建设基本上是校长根据当时的需求所定,或者是看到别的学校有什么,自己学校也盲目跟风做什么。单独看某一个实体或景观,感觉还可以,但整体一看就发现,布局不合理,主题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和彼此的内存联系,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

2.没有核心文化,缺乏系统性

在诊断中发现,学校虽然年年在提“以美育人”办学特色,但却没有形成学校独特的核心文化和“学校精神”。学校较少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基本上是放之学校皆准的口号,如校训是“严格、求实、拼搏、进取”,校风是“善思、真爱、团结、创新”,教风是“敬业、爱生、奉献、进取”,没有突出学校的核心文化和办学特色。从师生的行为来看,也缺乏一种师生共同追求的校园精神和主流价值观。总的来说,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成体系。

3.没有科研引领,缺乏独特性

在诊断中还发现,学校以前没有围绕校园文化开展过课题研究。由于没有科研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都是不完整的,也是彼此孤立的,学校的文化建设基本上是表层的、浅显的,缺乏独特性,所以严重制约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品牌发展。

二、主要应对策略

根据校园文化建设诊断出来的问题,我校认真分析其原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咨询专家,初步探索出应对策略。

1.进行科学谋划,规范活动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科学谋划,整体规划。海华小学依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制订了《海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立足学校实际,突出“以美育人”办学特点,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朝着规范化、多样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实现以文化管理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别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整体规划,旨在通过五年时间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成为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学校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出成效,办学特色更加突显,办学品质不断提升。

2.提炼核心文化,构建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每一学校都应该有体现学校价值观的核心文化。近年来,海华小学围绕“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和“让每一个孩子品格更完美,生命更精彩”的办学宗旨,紧扣“以美育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美”的内涵(好也、善也)和拓展“美”的外延(从一般范畴上升至生命范畴),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核心文化———德善文化。这里的“德”,指品行、品质、道德。“善”,指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学校确立德善文化为核心文化,就是引导师生确定高尚而独特的价值追求,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品质,描绘美好的共同愿景。根据德善文化,学校提炼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和学校口号,初步构建了学校的文化体系。其具体内容为:校训:明德向善勤奋博学校风:以德为先,以善至美教风:善启善导善思善教学风:好学好问好思好进学校口号:做阳光的海华人,做最美的海华人!“明德”,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以德为立人之本;“向善”就是要求学校师生要有仁爱之心,多做对他人、对国家有益的事;“勤奋”就是要求师生认真、努力干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和学习;“博学”就是要求师生博学多才,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明德、向善为做人之根本,勤奋、博学是成才之途径。海华小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全校师生既成人,又成才。

3.加强科研引领,提升办学品质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既需要学校在行动层面上实践,也需要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课题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围绕学校的核心文化和办学特色,海华小学分别开展了省级课题“以美育人,激扬生命———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和“德善教育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分别构建了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和德善教育体,开发了生命教育、德善教育、环保教育、国学、书法等校本课程,开设了“德善大讲堂”,开展了系列专题文化活动,建立了“最美海华人”评价体系,环境建设也朝着主题化、生态化和特色化不断优化。在科研引领下的学校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有内涵、有体系、有特色,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品质日益提升。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海华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特色学校”,校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2012年,学校被评为珠海市德育示范学校。

三、对策研究启示

1.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展相适应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受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制约,同时又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起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现代化建设中,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厚实土壤中,从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如海华小学的核心文化“德善文化”就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珠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必须处理好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2.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文化价值观

校园文化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同时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来源。具体来说,就是要确定高尚而独特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支撑价值追求的物理环境,建设支持价值追求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价值追求匹配的课程体系,建立与价值追求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3.校园文化建设需渗透和谐发展观

在学校文化建设当中,无论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物质文化建设,都需要渗透和谐发展观。具体可体现在:坚持和谐的管理思想,搭建和谐的管理平台,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总之,学校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对师生生命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进而推动学校和师生和谐发展。

作者:彭珊梅工作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校长

第七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一、“中国梦”紧密结合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2]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梦”是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它包含着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体现着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具有多重文化理念,可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高校是社会文化、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基地。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中,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引导上。[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崇尚立德树人的理念,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加强,时刻在校风、学风、教风等环节传递着文化内涵,引领当代青年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更是青年学生的梦。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充分运用“中国梦”的丰富知识,促进青年学生确立一个精神坐标与一种价值追求,把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提供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方向,内化到日常的细微生活之中,内化到高校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保证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源,促进个人与学校、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梦”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又反映了无数革命前辈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对内构成学校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对外则担负着推动社会开放与发展的使命。”[4]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作为一种精神向导力量,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服务于高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5]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基本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主宰青年学生各项行动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一定影响。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如一盘散沙,民心不齐、纷争难止、四分五裂。高等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在开展“中国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引导青年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提高思想素质、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把“中国梦”融入到实践教育中

自“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在社会上传播以来,社会及高校的各种观点相互争鸣,都为青年学生提高“中国梦”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反过来,在充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高校青年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对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难免认识不足、不全,容易形成“空谈误国”,对社会发展具有一些负面情绪。而核心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等决定着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强劲的精神动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青年学生应该主动把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青年学生的梦,认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梦想的实现与时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工作与人才培养、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要学会做人、做事,提高处理好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才有可能梦想成真。

3.把“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在现有资源与条件下,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沃土与摇篮,高校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独立的生活环境,深广的学习内容,浓厚的学术氛围,纷繁的校园文化,但学习仍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基本内容。在校园生活中,各种思想政治、专业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始终需要结合国家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引导青年学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努力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主要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把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让青年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经济与政策发展形势,帮助青年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性地对待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同祖国利益的关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

4.把“中国梦”融入榜样教育中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5

一、当前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必要性

1、高校档案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高校历年来艰苦创业曲折发展的实践过程,记录了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的知识信息,具有文化属性。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育人文化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因此,档案部门不仅要整理好、保管好档案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挖掘,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系统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努力做到学校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档案资料,就能提供什么档案资料。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先进文化的载体,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品位”建设便是高校档案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

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档案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真实性、直观性、社会性特点决定了其是新时期校园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档案不仅能为本单位服务,还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的信息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便于高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主要作用

高校档案不仅在人们的道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具有启迪、教化作用,而且还能为高校科研、文化、教育等项工作提供素材,在营造高雅、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和有力工具。

1、拓宽高校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领域,为传播高校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记录者和承载者,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高校教育和文化发展创新所必需的营养,具有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如果充分拓展档案馆(室)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信息的功能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功能,将档案的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把档案馆(室)建成一个档案文化研究和学习的基地,就能拓宽高校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领域,为繁荣高校文化,传播高校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到档案馆(室)接受文化和知识的熏陶。

2、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是实现档案“服务育人”的重要保障。

高校档案馆(室)如果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根据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清理馆(室)藏档案,对能公开的档案大胆尝试采用像图书馆的开架书库、查阅大厅等类似的公开查阅档案的方式,尽可能简化手续为师生利用提供便利,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并且档案馆员在接待学生利用档案时,应以亲和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查询者提供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档案人员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娴熟的技能和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档案的魅力。

3、高校档案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1)前辈贤圣的示范教育素材。利用高校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历史名人的珍贵资料,以名人的人生经历感染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我校通过举办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的专题展览,为学生学习树立了榜样和楷模,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2)爱国、勤奋、敬业的文化教育素材。高校的良好校风有着丰富的爱国荣校的教育内容,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模范读本。同时,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带有强烈自身特色的良好校风、学风是一种群体气质、作风的反映,它对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操行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3)学校成就的激励教育素材。通过展览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传统特色,突出学校的历史地位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使大学生了解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发展史和学科的发展史,激发大学生热爱母校的思想感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4)知识创新教育素材。高校档案忠实记录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部内容,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招生情况、专业设置、教学评估,教师考评、教学改革、教学设备,学生学籍成绩、毕业生工作情况反馈等等。这些记录经过总结、提炼,可以上升转化为教育理论,成为新的知识信息点和成果。

三、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

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者要改变过去默默无闻的被动状态,从后台走向前台,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创新档案文化,打造档案文化品牌。通过网络、媒体、橱窗、宣传板等途径,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宣传特色档案信息,自觉把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树立档案文化建设理念,把静态无声资料开发成声文并茂、形式新颖、贴近校园文化建设实际、赋有震撼力的宣传材料。公务员之家

2、进一步充实馆藏档案,丰富档案编研资料。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明进程最重要的记录载体,它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较好地反映了高校文化的发展变化,是直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高校档案馆(室)利用档案编研的各种资料,如我校编制的财务制度汇编、基础数字汇编、校志、年鉴、优秀教案集、优秀论文集、优秀成果集等具有丰厚底蕴的档案文化作品,充分挖掘了高校历史文化的内涵。通过档案编研,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师生开阔视野,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3、举办校史展览,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高校档案馆(室)中的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浓缩了高校的发展历史。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巧妙组合与设计,举办高规格的校史展览,真实生动地再现高校创业的艰苦历程及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学校的美好形象,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将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措施。校史展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增进爱国、爱校思想,而且展出中名人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突出贡献更能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我校在50周年校庆时,通过举办校史展览,使上万名校友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学校,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激发了他们为学校、为祖国争光的强烈斗志。

4、利用档案展现高校的良好形象。

高校档案馆(室)通过学校公布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校史馆、博物馆建设,挖掘学校的人文精华,增加文化特色,把高校档案馆建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很多高校通过著书立说、举办展览、开发多媒体宣传软件等方式,利用各种图表、照片、录像建立了展厅基地和网上宣传基地,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了解学校的成就,接受多种知识和美的熏陶。同时,校史馆、博物馆等学校文化场所还有助于社会了解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水平和过程,通过公众效应促进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增强,展示其良好的对外形象。

5、利用档案中的学术研究成果,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

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学术档案记载了高校师生历年来的学术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记录了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数据,总结了他们在科研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是知识继承和创新的基本条件。它不仅能帮助研究者了解科研的进展情况和已有的项目成果,使研究者得到启发,避免重复研究,而且还能提供实验、观察和理论概括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邬雪军:《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6期。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摘要:许多地方为了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防止无序竞争,对小型学院进行了合并,由此产生的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院(校),为了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局,在当地政府的参和下,进行了合并或重组。这样一来,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避免了小学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盘考虑和节约教育资源。和此同时,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也随着行政机构的合并,进行了重新组合。这里的关键是,这种组合是否优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呢?这个新问题关系到学院合并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必须引起院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在合并和建设中校园文化的重组和优选新问题,谈点个人见解,和职教界各位同仁共享。

一、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的重要意义

随着学院组织机构的合并,各小学院校园文化都被带到新学院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是必然的,无形的。但却是对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的,假如各小学院的优良校园文化得到很好的组合并发扬光大,将有利于新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其效果是1+1%26gt;2的;反之,假如各小学院原有校园文化中的优点被丢失,缺点相融合,则不利于新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其效果是1+1%26lt;2。由此可见,新学院的组建中,有必要对原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和筛选,找出其优点和缺点,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以便建设更加优秀的新学院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烟台职业学院是由5个小型职业学院(校)合并而成的,我们假定这5个小型学院(校),就是学院合并后的A、B、C、D、E5个校区。A校区原来的教学制度规定,教师必须提前5分钟走进教室,了解上次课堂教学的效果,稳定学生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有两条优点摘要:一是有利于教师的为人师表,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心得到教师的敬业精神;二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他四个校区的教学制度中,都没有这个规定。那么,新学院成立后,就应该在有关的教学文件中,对这一规定进行重申。这样以来,新学院的常规教学秩序,就建立在了一个科学、先进的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便是教师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功能,这种功能将使学生长期受益。

二、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的具体做法

校园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各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又包括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做法。要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其具体做法有摘要:

1.组织有关处室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从中进行优选。新学院组建开始,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即校规校纪都要重新制定。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从中优选出最有利于新学院发展和壮大的内部管理制度条款,作为新学院的新制度颁布并实施。例如,教务处分析了各校区原有教学文件的格式、内容及要求,修改制定出了新的教案、教学计划、试卷分析等格式及要求,颁布并实施。

2.组织各处室有关人员,到同类学院去学习和访问,以便吸收其成熟的办学经验。

烟台职业学院组建初期,学院曾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同类学院去参观学习,吸收其他学院的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以便使本院的新制度、新校风更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例如,学院校园内的雕塑、标语、条幅、制度公告以及校徽、校训,都为新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功能。

3.组织全院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研讨,选择出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校园文化,并作为新学院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企业文化探究为名,组织学生和老师探究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联,以及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落后的,不利于学院发展的。并且以研讨会和讲演比赛的方式,组织师生进行了分级研讨,最后,将研讨资料汇总到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汇总和筛选。

通过以上活动,达到了三个目标摘要:

(1)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中的优劣进行了熟悉和剖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2)学生学会了研讨现实新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调查探究的方法和互联网的更有意义的使用方法。熟悉到上网除了聊天以外,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探究工作。

(3)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师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关系之外,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探究新问题的方法。

4.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两个转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全院师生明确办学方向。

烟台职业学院是由几个小型的职业学院(校)组成的,其中有中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也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都有一套原有的办学理念。为了统一思想,明确办学方向,学院在全体师生中展开了大讨论,讨论的题目有两个摘要:一是如何完成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二是如何完成普通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

通过大讨论,使全体师生熟悉到学院在烟台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熟悉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明确了从中职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意义、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最后,选择讨论中形成的优秀论文刊登在校报上,以展示其成果。

5.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的评估,严明校风校纪,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7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

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抢,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3.实践功能

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竟争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8

一、前言

个人成长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氛围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1]。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对个人学习、成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的物质条件、思想观念、教育制度、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家园的总和[3]。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客观

高校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不只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也不单只是几个班委干部的任务,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必须要先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进而将学校资源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首先,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班级所有同学。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化使得原来小规模的建设模式不适应当前情况,出现了研究生班级不完全按专业点组建,存在一个班级由两个及以上交叉学科构成的情形。其次,上课、住宿的分散性对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生只有一年的学习课程,没有特定自习室或教室,且住宿日益朝着自由结合的方向发展,甚至一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住学校或因被派到外地参加科研项目,长期与班级脱离,造成同学之间人际关系较为淡薄、班级概念模糊。另外,研究生群体还具有其特殊性。研究生不比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年龄层次、人生经历、婚姻状况、心理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客观现状,使得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格外迫切和重要。

三、班级文化建设思路

高校研究生班级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明确了“以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基础,以行为文化为导向,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不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与创新,追求文化成才、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基础

1.塑造物质文化

笔者的工作对象由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共45名学生组成,涵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3个专业。该班级注重树立班级理念,设计了切合班级性质的班徽(图1),张贴于班级信息栏,以期构建属于该班集体的共同精神家园。此外,因为寝室是同学们除实验室外的日常生活聚集地,是能够促进班级文化有效形成的班级环境,可以说寝室建设是班级创造文明素养的重要过程。班级注重寝室物质文化建设,班级鼓励和支持班级寝室DIY美化布置,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在院系寝室文化建设竞赛活动中,均有男女生寝室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图1班徽班级班徽的诠释:班徽以圆形为主体,象征着紧紧团结;中间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永不熄灭的学习之火、科研之光;白色横杠和蓝绿色艺术字“9”代表自然班级“硕士11级9班”;字符MSE和CET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班级班训“明德、笃志、博学、创新”与学校校训吻合,旨在从德、志、知、行等方面对班级同学提出要求:树立远大理想,追求广博学识,不断开拓创新,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为成才成功打下基础;班徽颜色采用红色和绿色结合,绿色代表生机,红色代表激情;红色字体构成“心”形状,代表班级一条心,彰显团结。班徽作为班级文化的标志,时刻鞭策着同学们好好学习,寄意将学习科研放在第一位,团结一致,点燃学习之火。

2.突出制度文化

制度是行为的准绳,良好的班级文化,离不开一套完整的班级制度。在班级集体中,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5]。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刻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高校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应突出制度文化,以制度为引导加强班级管理。一是制定班级目标管理制度。入学初,班级同学集中学习《研究生班级工作手册》,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班级日常管理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委管理制度、班级资产管理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等,并使之成条文,以引导班级学生学习。二是发展班级兴趣制度,成立班级兴趣小组。入学时,班级统计了同学们的特长、兴趣、爱好等信息,建立基本数据库,并根据同学自愿申请成立了学术论文写作小组、发明专利兴趣小组、文艺青年小组、关爱社会行动小组以及社会兼职工作小组。经过近两年的沉淀和发展,班级成员呈现了“勤劳、认真、立志成才”的品质和“活跃、创新、团结奋进”的精神追求。三是完善班级财务制度,设立“班级学子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班级同学所获奖学金的赞助和社会兼职工作同学的捐赠,两年来累计投入近4000元。基金一方面用于资助凉山阿坝州贫困生助学扶持计划,目前已经定向捐助了两名同学。另一方面,基金还用于奖励为班级精神文明风貌做出贡献的同学,发挥榜样力量,提高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四是制定班级“一帮一”帮扶制度。班级“一帮一”帮扶制度是安排学习成绩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及学生干部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开展一对一帮扶,建立了党员干部、学习尖子与学习困难学生的互相帮扶机制。该制度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搭建了平台,指导班级建设,引导学术进步,助推班级成长。“一帮一”实施后,班级建设成果显著,并荣获了学校“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行为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导向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班级班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养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具有明显的作用[6]。高校班集体在班级建设中凸显行为文化,引导班级注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符合当代研究生价值观的班级文化。一是培育班级学术文化。班级多次举办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等促进全班同学专业学习。到目前为止,硕11级9班同学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6篇。其中,高水平国际公开刊物SCI论文有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2项,参与科研项目达121人次。二是培育班级实践文化。支持和鼓励同学们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建设勇于实践、善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班级风貌。暑假期间,班级有两位同学作为带队队长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凉山阿坝州进行义务支教。三是培育班级时政文化。组织班级学生利用班会、网络专题等形式讨论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同学们关注时政,关心民生,净化思想,提高认识。四是培育班级“家庭”文化。通过班级集体活动推广“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班级建设理念,建立班级专属网络信息平台,利用博客、微博、社区、腾讯群等新媒体建设“班级家庭”。五是培育班级集体文化。研一为集中上课阶段,班级组织同学们组团上自习(以寝室为单位),带动班级学习气氛;研二为实验室实验阶段,班级号召勤学奋进、相互帮助(以实验室为单位),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

(三)精神文化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核心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7]。高校班集体着重在班风学风建设中彰显精神文化。一是创建团结共赢的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同学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同学们的归宿感。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术目标。班级的学术目标是每个同学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公开刊物论文,并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为实现此目标,班级组织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学术培训活动,并在班级中弘扬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促进班级学风建设。三是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班长论坛、班长经验等活动,总结、提炼各兄弟班级建设经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四是营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班级通过班训、班会和学生事件引导班级营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五是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秉承“尊重是前提,平等是关键”的人际交往理念,编织了如今和谐融洽活跃的人际关系网。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班级制度的制定应该是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推优工作,不应该是简单粗暴型投票制,这样容易造成不公平,影响班级凝聚力,产生班级内部矛盾。较好的一种方式是制定推优评价表,以衡量学生们各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个人魅力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五、结束语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在探索如何创建良好的研究生班级文化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思考、去行动。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始终是研究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本文作者:朱奇赵品文工作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第二篇

一、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职能的重要体现

1.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18可见,促进农村地区文化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既坐落在地方的中心城市,受到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辐射,又可以辐射农村。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其一,地方高校可以利用其人才、智力优势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培训使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农民;通过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差距。其二,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文化下乡,为农民送去农村需要的农业科技,以满足他们科学种田的需要;通过文化下乡,为农民送去各类文艺节目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去欢乐;通过文化下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一,从办学主体来看,地方高校多数由地方政府承办,办学方向是着眼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而地方高校发展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2]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通过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创新关键是靠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能不能实现农村地区文化的发展并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了该地区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能不能培养出适应当地发展的人才就成了该高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其二,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他们毕业后出路也主要在农村。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地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地方高校在办学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好自己的办学思路,把为当地培养人才和促进当地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高校的文化下乡,带给农民丰富的文艺节目也带去了一些科技知识,在农村宣传党在农村的政策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形式主义、本位主义现象还比较严重,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以及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相当长一个时期,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主观上认为,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对自身发展没有什么好处,不仅自身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不怎么重视,也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这件事上升不到校级发展规划层面上,一般停留在团委、学生工作部等中层部门,这样不能形成一个整体长远规划。特别是那些刚刚升本的地方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学校则面临着升本后的评估等任务,因此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上更是重视不够。

2.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而现实情况是“在体制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高校之间的职权划分不够清晰,各高校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职能确定不够清晰、文化服务组织建设不力,运行机制不够完善。”[3]地方高校,内部权利比较集中,一般事项都是学校管的过多,统的过死,而院系的自主权较少。在组织运行方面,一些服务社会的事项停留在学校中层部门,而这些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这样在具体的组织落实上就会困难重重。由于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没有上升到学校层面,因此各个部门无法形成合力,也很难把这项事业深入开展下去。还有,很多地方高校缺乏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一些教师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兴趣和激情。因此难以形成广大教师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农村三者缺乏互通的运行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繁荣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及农村三者的协调配合。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高校与农村文化沟通方面,缺乏相应的组织,也缺乏合作交流的平台。“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与地方农村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的需要相脱节,二者之间缺乏沟通,很多农村地区对地方高校的职能不了解。”[3]很多人认为,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地方,与农村文化发展没有什么联系。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相互分割,这给地方高校直接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障碍。同样,地方高校在其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经费来源、人员编制等大多也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一般不考虑所在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地方政府更看重的是地方高校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实际效益,而文化发展则是一个着眼于长远,很难立竿见影的事情。因此,地方政府对于地方高校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也不能及时的把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反馈给地方高校。至于农村在文化发展中需要怎样的帮助,高校并不了解。政府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中不能充分利用、发挥高校自身的独特优势。地方政府、高校、农村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相互沟通的机制,这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事业的开展。

三、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校要想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创新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协调好学校、农村以及政府三者间的关系。同时,要整合、统摄各种资源,增强大学作为地方文化中心的辐射功能,提高大学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在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作出自己贡献。

1.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农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提高农村文明素质。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坐落在地方及拥有人才智力的优势,在农村文化发展中大显身手。然而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只有付出,难有回报,是一件受累不讨好的事。实际上在目前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库、思想库和信息源,是地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明确自己承担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从而树立融入农村、主动为农村文化发展服务的强烈意识,积极营造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浓厚氛围。”[3]地方高校要转变观念,把促进农村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鼓励师生深入农村,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把先进的价值理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升。

2.建立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要以服务农村文化为己任,主动的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去。特别是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农村的沟通协调,明确自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目标。地方高校要加强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建立学校一级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同时地方高校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主要突破点。对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要建立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在资金、项目乃至职称评定等方面向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倾斜,调动教师科研人员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广泛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26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样离不开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及优秀人才,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艰苦,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去农村,而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才又大多留在了城市,使农村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输出地。人才匮乏直接导致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农村培养文化建设的人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展开专门的培训,主要包括培训提高农村基层文化站、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是对进城务工的青年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使他们能适应城市的生活,有条件的能尽早融入城市社会。三是对农村村委会的成员进行培训。高校可以对村委会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1]让广大农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这些年,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下乡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形式上体现为“送”,至于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大学往往缺乏考虑;在出发点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至于最终达到什么效果没有深入的考虑。在实现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要有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缩小与市民的文化差异。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哪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哪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4]地方高校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形式充分了解农村的需要,为此应该以社会实践基地或(院)系村共建等形式建立起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使高校的文化下乡真正起到提高农民素质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最后,通过文化下乡逐渐引导农民改变那些传统的落后的生活习惯,引导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作者:左信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第三篇

一、调查背景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现状,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1年11月—12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途径研究》课题团队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几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开展了针对性的调研。总计600份调查问卷全部发放,收回有效问卷550份。另外,实地走访了部分高职院校,并就校园文化建设的事宜采访了有关工作的老师和学生,搜集到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二、调查问卷设计情况及受访人员组成情况

调查问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人员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封闭式选择题30题,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意义、载体以及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现状等;第三部分为开放式问答题,内容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你最希望学校加强哪一方面的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受访对象主要为呼和浩特地区的高职在校师生,其中男性占调查总人数的35%,女性占调查总人数的65%;汉族占总人数的68.8%,蒙古族占总人数的25.4%,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5.8%;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97%,教职工占总人数的3%;文科生占总人数的64.1%,理科生占总人数的35.9%。三、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特征及现状本次问卷调查选择的几所高职院校地处蒙古族聚居较多的地域,受访人员均是生活在独特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不同民族的师生。从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多元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和兼容性。基于这些特点,该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了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定位不准,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和正向引导,内涵不深,没有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等现状。

(一)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特征

1.典型的民族特质

民族地区高校除具备一般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外,因为生源的多民族特点,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本次调研的地区选择在蒙古族较多,同时还有满、回、鄂伦春等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内蒙古地区,这些地区内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民族特征尤为突出。首先,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蒙古族文化对该地区高校的校园风尚、学习气氛、教学风格等具有很深影响。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都设有民族预科班,以蒙古族学生为主体,部分课程实行蒙语授课,因此学生和老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观、职业道德观深深的受蒙古族历史、蒙古族传统文化和蒙古族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处事方式的影响,随之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也因此受到影响。其次,该区域内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不论是从内容和形式也都融入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在调研中,问到校园景观是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是否开展过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活动时,分别有93.5%和77.4%的受访人员选择了较为鲜明和经常开展,且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该地区高职院校在组织和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时,经常会结合本地区的一些民族特色,如在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服饰、民族艺术等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内涵。

2.复杂的多元特质

我国各民族的居住状况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内蒙古地区虽然是少数民族地区,但依然以汉族学生为主体,除蒙古族外,还有朝鲜、回、满、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在校园共处、并存的状态形成了该地区高职院校文化的复杂多元性。由于师生员工来自多个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进校园,并在众多的文化活动参与中,常常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表现出自身的民族文化倾向,对活动或其他文化主体实施文化干预,这些影响甚至会主导某些特定文化活动趋向。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呈现一种复杂的文化多元特性。

3.冲突和整合的存在特质

民族地区高校除具备一般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外,因为生源的多民族特点,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并相互交流碰撞的现实情况。校园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文化冲突,如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学生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之间、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群体之间等。在受访的高职院校中,一些民族预科班在预科教育结束后,通常会被分流到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高职班级中,在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会导致一些文化冲突,这一现状在本次调研中表现尤为突出。同时,民族区域内的高校文化对于不同文化又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整合性。外来多元文化对民族高校主流文化的存在是一种挑战,而民族高校主流文化对各种异质文化同时在进行不断地整合,二者在相互协调中,最终让不同的文化向主流文化趋同。

(二)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现状

1.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本次调研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合并、重组后建成的职业高校,大多学校的办学历程都在10年左右。为了实现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化,办学实力迅速强大化,改善办学条件成了这些院校寻找到的首要途径,他们都把建设新校区作为优化整合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的重要途径。新校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设施现代,可是新校区的建设往往只重视学校硬件以及实用性功能,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整体实力不够完善,体育活动设施不够健全、娱乐设施过于简陋,难以满足教职员工及广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上的需求,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缺乏文化内涵和大学精神的积淀。同时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高等教育实践较少,办学经验不足,因此,缺乏对大学精神的深刻认识,对自身的办学定位还比较模糊,导致学校精神构建不清晰,办学理念不凝练。

2.定位不准,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和正向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活动肤浅的理解为课下学生的文化活动。而真正的校园文化其实就是学校文化,它不光存在于学生的课内与课外,还渗透于学校的硬件、软件、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受访的大部分师生认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建构一个彰显民族地区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应该包括校园环境、活动场所、建筑设施等硬件建设,同时也包括师生言行举止、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校的民主氛围等软件建设。但实际情况是,这些院校的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对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定位不准,对校园文化主体建设存在着片面理解,他们往往把校园文化仅仅的看成一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有些甚至把校园文化简单地看成校园文化活动,对活动所涵盖的内容、样态、作用、功能以及思想精神缺乏深入研究。

3.内涵不深,大学精神中缺少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一所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什么,是大学精神,是高校全体师生和员工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互动中所积累和沉淀的深厚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的汇总。近年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实现了由中专向大专转变的发展历程,在办学规模和新校区建设方面实现了大的跨越,但师生的观念和一些管理模式还都停留在中专阶段,缺乏深厚的内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牵制,阻碍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校园文化发展的弊端表现为,水平层次低、单一重复,且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大多只重视表面形式,不考虑实际效果,缺乏深度,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错把“民族歌舞汇演”、“民族歌曲演唱会”等娱乐性活动当作是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展示手段,形式老套不够新颖,因此,从整体上看是对于民族区域内的优秀文化资源探究不够深入。

三、有效提高民族区域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一)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总体发展的规划当中,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需要高校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也就是需要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高校文化职责等拥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因此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学校学报、校报、网络等媒体开设“文化建设”专栏,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形成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观念探究的学术氛围;使校园文化研究列入学校相关课题研究,组织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坚持理论指导实际的原则,结合实际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运用所研究出的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召开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讨论会,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和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二)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精心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高校大学生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它是一所高校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教学理念和学术氛围等方面的结晶,它一方面是大学生文化建设所需要的根本和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整个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考风,着力建设高雅有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具体操作方法是要以当下校园文化样态为积淀,依据社会发展所需规划校园文化未来的发展,把各类有意义的校园文化设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制度、校园文化理念。如会议典礼、仪式庆典、校徽、校歌、校训、校风、雕像、特殊建筑物等等保护制定和延续下来。在校园室内场所及室外场所陈设名人警句、名人题词、名人格言,打造出有浓厚学术品味和显著本学特色的高校形象;设计打造校园文化背景墙、文化艺术长廊、文化雕塑,制定规划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校园学术节和校园社团活动,并积极对外开展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打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全面优化校园环境,使环境具有教育功能性。

(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弘扬文化校园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领导不仅需重视校园精神文明相关工作,还要运用相关理念和成功的经验,真正让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具体做法是,创建年度目标,制定规划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建设等四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锻铸职业品质,确立坚定的职业精神,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技能大比武,提高学生操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打造良好的技能操作氛围;要定期地邀请知名企业家、知名技术人士来校授课、做报告;定期和企业联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辩论赛等品牌赛事;打造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校精神,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态度的形成等,充分体现一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提高校园文化价值与品位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9

“核心竞争力”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汉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最早提出来的。他们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论文,这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根据该文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普拉汉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稀缺的、难以模仿的、有价值的、可延展的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重要是针对企业提出来的,但他对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乃至一个人都同样适用,当然对高校也如此。因此我们可以演绎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指独立学院整合独立学院各种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它具有如下的特点:1)整体性,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由其基本内涵决定的。无疑,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大学核心竞争力。2)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独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深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他学校是难以模仿的。3)动态性,独立学院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及形成核心竞争力之后,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特征。这种动态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各方面不断优化整合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不能始终保持不变,而必须根据自身的特色,适时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4)增值性,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给消费者和顾客,也就是给学生及家长、社会和国家带来额外的价值。即是说,他们的预期使用价值要明显高于预期价格,产生较高的性价比。这种增值可以反映在消费者更大的满足感,更多的技能和知识获取,未来更高的收益、升迁机会和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没有增殖性竞争力,顾客不会认可,从而也就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二、培育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

1、立足于本科教育加强独立学院核心能力定位

科学定位,就是在充分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几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高校本身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位置。其关键在于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确定发展目标。学校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科学定位是使学校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结构中本科比例一直偏小。国家虽然有意识地升格了一批新的本科高校,也不断增加本科的年招生数量,在校本专科学生的比例仍大致是各占一半。而要增加本科在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比重,就必须进一步发展本科高校。如何发展本科院校,除了政府投资新办一部分之外,主要还得靠民办机制。教育部提倡、支持试办独立学院,最主要的一点是要增加本科高教资源,发展本科教育,特别是发展优质本科教育,培养优秀本科人才。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定位于本科教育,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办好本科教育,为我国本科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2、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各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是立不起来的。独立学院应该充分利用民办机制的灵活性,吸引各方面人才,建立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独立学院一方面可以依托母体高校的师资力量,做好聘任工作。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其他学校、企业或研究所聘请教师。也可以在全国各高校选拔毕业的研究生,优秀的本科生。

独立学院要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式的教师管理模式转变。针对独立学院教师来源多元性、且隶属关系复杂性的特点,不能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来进行教师管理,要将德治的理念引入师资管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师资管理中的情感色彩,也多了几分人文关怀。首先是师德。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教师自主、全面发展为本,在这个理念的关照下重新构建师德内容。其次是施德。要特别关注教师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点问题,使教师真正感到学院的诚心,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质量。

3、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学生是大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影响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其被吸引的程度是大学核心竞争力衡量的标准之一。但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影响大学的运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大学办得好坏的一个窗口。学生无论在学习期间还是在毕业后,对学校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形成了与普通高校不同的特性,我们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文化基础总体较差。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但特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独立学院的学生心理问题突出,自信不足,但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强。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状况,学校尤其要高度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尤其对外语、计算机、高数等重点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校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学生会、班干部、家长等力量,尤其要加强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性。独立学院的学生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不理解给学生的压力、基础相对较差导致学业上的压力等。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必要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活动,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学校也应该利用学生们的特长优势,多开展活动创造机会使学生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逐步使学生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4、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提升独立学院文化竞争力

大学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竞争力,其实质是文化竞争力。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念,它是大学宝贵的精神财产,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在一所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有各种场、馆、室、厅等基础设施和各种文化活动设备。所以在校园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力求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其次,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文化娱乐活动,通过校报、广播台、橱窗、论坛、校园网等媒介,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促进校园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以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各种社团来活跃校园气氛,努力消除缺少人文环境的现象。

三、小结

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市场中还是一个新事物,独立学院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独立学院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将独立学院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细化为核心能力定位、教师队伍核心竞争力、学生核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四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对提升独立学院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发[2003]8号

[2]张宝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重质量严格管理努力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3]曲恒昌.打造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教的国际竞争优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4]杨毅.独立学院办学特色观探析[J].学术探索,2004,(7).

[5]钱勤元.打造大学核心竞争力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3,(12).

摘要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独立学院要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获得发展。利用经济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学生特点、校园文化等角度对独立学院竞争力够构成进行具体解析,是提升具有独立学院特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审美功能;美育

随着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的探索与传播,“校园文化”在整体育人方面的强大作用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呢?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就要研究一下什么是“文化”,弄清了“文化”的含义,自然也就可以对校园文化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在我国,“文化”一词较早出现在文献典籍《易·贲卦·象传》中,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人文教化”的意思。“人文教化”包含着“人创造文化”和“文化创造人”两层意思,即文化是由人创始的,人创造的文化同时又对人施加了影响,从而也创造了人。这两层意思有点类似于马克思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时所使用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这一对概念。“人文教化”思想的两层意思都没有离开“教育”这一内容,即人在生产活动中受到教育,创造文化,这种文化同时又进一步对人实施影响,教化于人。

这样看来,所谓“校园文化”也就应该指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校园“已经形成”的文化,一个是校园“正在形成”的文化。“已经形成”的文化指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历史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形象、历史典故等,它是一个学校一直传承的历史传统与历史精神,即“人创造文化”。而“正在形成”的文化则指当下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正在建造的校园设施、校园景观、当下校园师生的进取精神、创新能力等,它包含一个学校当下活动的所有内容,是人的文化创造。当然,从横向来讲,我们还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性质出发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指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硬件,如学校建筑的布局,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学校的这些硬件,作为学校文化的物质构成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指那些抽象的、观念性的文化软件,如校园精神、校训、学术氛围、校风传统,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演出与展览,人文艺术讲座,经常开展的辩论赛、演讲赛、运动赛、征文大赛、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文化偏重于对学生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养成,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与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崇高的冲动,而广泛的对外交流和社会实践又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负责,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型大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与校园内文化的关系也是紧密的,对于学校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本文认为,校园文化还应该包括校园周边的文化。如果我们将通常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称为校园的“内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校园周边的文化称为校园“外文化”。现今,社会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淫秽下流低级的社会垃圾、网吧等游戏场所、武打黄色等荧屏图书毒害着学生,各种坏人的教唆和引诱也考验着那些涉世未深的莘莘学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同社会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与学校周边政府治安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外环境,加大校园内环境的向外辐射,让校园内文化更多地影响社会,而不是校园内文化被社会所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是由教师、学生与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良好的校风需要学校每一位成员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学校工作的哪一个方面都必须得到重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研究某个具体问题时,不可能忽视教学和教育的其他问题、方面、因素、组成部分和角度。”[1]唯其如此,校园文化的构建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那么,为什么说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环节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历史证明,校园文化、风气对高校形象、学生性格的养成、教师品位的提升十分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充满朝气,教师充满活力,学校富于创新。校园的精神文化对一个学校的文化品性起着主导作用,周远清同志就认为,由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学风等聚合而成的校园文化的格调和品位,“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2]。国内许多高校之所以校风差别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各个学校的历史精神与文化传承不同所致。

其次,就现实而言,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从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到素质的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课程概念的外延也大大地扩展了,这样,凡在学校习得的文化就被统称为课程。如此,“学校的墙壁也可以成为‘教材’、‘教师’,也成了课程;学校图书馆的充满文化气息的走廊,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可以被感受到的催人奋发的精神,学校对真理的崇尚和追求,学校维护伦理的传统力量,还有学校幽雅的自然景色等等,由它们有机组成的学校文化环境,都成了课程”[3]。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作为隐性课程,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式课程。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隐性课程构成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它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有学者将潜在课程的价值特征概括为“教育生态性”、“时空多元性”、“潜移默化性”、“模糊制导性”、“深度创造性”“效用深远性”,从而认为潜在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知识、智慧和技能的合理结构不可或缺的充分必要因素”[4],是很有道理的。

再次,教育从来都是整体的,要充分开掘高校所有育人手段、资源,发挥高校资源的整体优势进行育人,这是人们对教育认识上的一次深化。许多教育学者均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杜威认为:“政府、实业、艺术、宗教和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个意义,一个目的。那个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个人的能力。”[5]给学生提供一个利于生长的环境,让其充分、自由生长,是杜威一生不懈追求的教育梦想。陶行知先生深受杜威的影响,他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同样强调课堂之外的教育对人的塑造力量,他认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_[6]校园文化作为学生课堂之外的重要学习生活环境,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与塑造力量。

校园文化的特点总体表现为“和谐”,现阶段所提倡的和谐校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校园文化的和谐以及校园文化与课堂讲授的和谐。校园的“和谐”重视教育各系统因素的协调和默契,表现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与“不同”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

无论是校园的“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无论是“已经形成”的文化或“正在形成”的文化,校园文化都以其强大的历史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精神陶治功能、环境改造功能、美育功能等,在潜移默化之中,以其美感文化的特性,以环境取胜的亲合力、感染性,成为高校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校园文化所有这些功用中,它们的作用并非是均等的。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它的“审美”特性。美育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功用,只有以“审美”为基本标尺,才能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首先,这是由美育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美育的效果机制上看,只有以美育人,以情动人,才能深入个体,愉悦个体,起到育人的作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并重、融合发展的思想。他指出:“譬人之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7]“五育”之中,他认为美育“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大力倡导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很重视美育,并注意公共美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是育人重地,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需要重视“美育”功能,惟其如此,才能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用意所在。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美育的真正落实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审美建构上。和谐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以其无声的育人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美育功能渗透在校园文化建构的各个层面,不通过美而进行的教育是困难的,而校园文化的任何其他育人功能,如历史功能、休闲功能、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精神陶治功能等也正是通过美育功能来实现、起作用。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与课堂内的知识传授与教师的当面讲解不同。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追求美、享受美的权利,他们有着自己多重的人生兴趣与追求。而校园文化以其活泼的形式,以其赏心悦目的舒适感,以其浪漫的风格节奏,以其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感染与诱发,以其无压迫性的自然景致满足了学生自身兴趣的需要,成为学生乐于接近的东西。校园文化的审美陶冶能使学生更好地在审美的体验中意识到个体的存在,意识到个体价值的实现与满足。

再次,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认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8]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必然介入的感知体悟过程。他们必须在情感上接受、思想上理解、行动上追求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受到教育,有所进步。而校园文化正是以一种环境的塑造力给这些学子提供这样的一个感受经历的过程。教育总是内在的教育,内化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教育的关键是要能激发个体的主动性,达到个体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要内因真正起作用。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无疑在这一点上是最具有优势的。

德育一直是各类学校放在首位的工作,然而最好的道德教育也必须借助于审美的介入来完成。大学校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充满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的文明圣地。文明的校园环境、求实的学风、严谨的校风,对人的荣辱观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让一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成为衡量善恶美丑、是非曲直的标准,并使其转化为学生对荣辱观念的判断标准,真正做到环境育人,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重视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必须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1、美育要与特色结合起来,各校自然环境不同,学科风气不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就不可强求一律,而要做到多样化的统一,这既是美学的基本准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各高校之间文化建设要多样化,不可千篇一律。同一学校内部也要做到“和而不同”,将丰富性与自身的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一种求真、向善的文化建设思路,要培养学生的崇高感、优雅的风度、恰当的处事方法、敢于负责的勇气,这是高校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无须华丽,要朴实、朴素、凝重、沉思,富有启发,以其直观的形式,强调学生的情感与生命的参与。

3、美是非功利的。切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将较强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引入其中,走形式,讲排场,只美化面上的东西,而忽视那些真正影响学生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要淡化实用,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学校就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要立足于长远。“大学的环境不能和社会一样,大学要高于社会,因为大学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未来社会要比今天社会更美好,更接近理想。”[9]王义遒教授的看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大学校园文化不能做成面子工程,要讲求其价值的引导作用。

4、校园的美育功能务必体现于细节上。“润物细无声”,不必求大,不必求势。百米长的人文走廊固然需要,上万平米的广场固然需要,但这些毕竟要受到资金、场地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实际上,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实现它的美育功能,举手投足之间的美有时更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重视细节,投人小却收益大,希望能引起学校文化建设决策者的重视。

5、学校教育是整体的,通过校园环境的改变来教育学生要与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教师言谈之美,课堂设计之美,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关怀之美等都是应该注意的。当然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学生与校园文化之间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有“辨别音乐的耳朵”,有“能欣赏美的眼睛”,我们就要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美育系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达到“和谐”育人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王家驹等译.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p2.

[2]周远清.从“三注”到“三提高99——关于人才培养中教育思想观念的探讨[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

[3]张楚廷.教育观念的深化[M].见周远清,阎志坚编.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43.

[4]石亚军.人才成长岂止在课堂[J].中国大学教学,2003(5).

[5][美]杜威著,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p100.

[6]陶行知.谈生活教育[M].见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p267.

[7]蔡元培.对教育方针之意见[M].见: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