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创建

时间:2022-11-27 10:33:00

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创建

摘要: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是依法治国方略下高校法治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法治与平安校园建设具有规范引领和补充保障作用。在校园道路规划既定和相关法制建设滞后与改善条件缺位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完善校园治理体系、发挥法治规则和安全文化在校园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互补互促作用,对全面保障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法治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

高校法治校园的创建,对完善适应国情和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依法治教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深远的积极作用。然而,因相关校园安全专项法制建设的滞后和缺位,严重制约了高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自主管理、创办平安和谐校园乃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交通法规,在对高校校园道路的法律界定及校园道路交通事故管辖归属等方面都存有空白点,亟待规范与完善。大学生在校的交通安全问题,极易转化为社会焦点而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法治校园道路交通安全,不仅是关系个人安危与学校声誉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法治校园及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

1.高校法治校园的基本内涵

高校法治校园是依法治国方略下高校依法治校教育事业法治化的目标成果,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从教育行政法学角度,有关责任主体履行法定职责从外部依法管理规范和支持学校的行为;二是从管理学角度,大学自主管理实现民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高校法治校园异于人治,是以建章立制、讲究依据、重视程序为基本特征的规则之治,是以体现公平正义、保障民主合法权益为宗旨的管理和服务的并重之治。法治校园,治有所依,其依为法。所依之法,既包含特别的教育法律规范,又包括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一般法律及学校内部管理章程。同时,不排斥运用经济、行政及其他手段对学校各类事项进行规范管理,使各项管理和活动运行在公共遵守的制度轨道上,排除人治模式的特权主义。

2.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而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又包含与之配套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氛围以及个体自觉遵守和维护的交通安全意识与行为等精神文化建设。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是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有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一种隐性的安全教育课程,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全校师生的安全素质提升和交通安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能够弥补目前道路交通管理中常规工程技术和行政法规手段的局限与不足,从而对管理效果起到促进和催化作用。

二、高校校园道路交通法制建设与治理现状

社会化、城市化进程和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以及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缺位和学校内部治理的落后,使得高校校园道路交通管理的一系列潜在问题纷纷涌现。

1.高校法治校园道路交通法制建设现状

(1)高校校园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定主体和职责归属以及权限界定的不完备,是目前道路交通法制建设缺陷的具体体现。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条款法律释义,高校校园道路并不属于法定道路范畴,公安交管部门对接报案的校园交通事故管辖介入。然而,对在高校校园内尚未构成事故的交通问题、或在报案前已构成事故但公安交管部门接报案尚未介入时的责任和风险应当归属谁来管理,目前有关法律界定尚不具体完备。同时,公安交管部门对类似非典型法定道路之外的交通事件在对现场鉴定后往往移交有关部门处置,导致大量“非道路交通事故”无法及时处理,不利于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同时有违道路交通立法精神。

(2)在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规定高校保卫组织不再具有执法权。“高等院校的治安保卫工作由国务院另行制定”,但时至今日也未颁布。缺少法定主体地位和执法权限,在承担校园交通管理任务时高校保卫部门面临管理无依据或依据弱的状态,常常处于欲管不能、欲罢不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同时对处置措施和结果承担着一定的法律风险,难以适应高校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

(3)现行道路交通法规条文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规定,使其在实施中变成名副其实的“软法”或“宣传资料”,类似的法律法规必然带来实际操作和监督上的困难。

2.高校法治校园道路交通治理现状

(1)现今,多数高校面临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通行与停放需求和校园道路交通资源规划不足的矛盾。在多校区办学的高校中,老校区大多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差,无法承担巨大的车量通行与停放压力;部分新校区虽然在建校规划上注重交通设计,但仍存在路网结构设计、容量指标、人车分流不合理之处,以及未将通行与停放的便利性充分纳入首要考虑因素等问题。加之,高校停车计费标准相对社会周边存在价格洼地,导致社会周边车辆大量倒灌涌入高校,占用本已紧张的停车资源,无序停放和通行拥堵混乱的局面愈加严重。

(2)机动车辆对道路交通资源需求的矛盾,已开始逐渐转化为教职工对校园交通便利性的需求与学校交通管理和服务工作之间的矛盾。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具有阵发性、规律性、分布集中性的特征。校园交通具有明显的时间波段效应,在上下课等高峰期人和车的流量巨大,生硬的功能分区造成通勤距离过远,人车混行的交通流复杂多变,加之部分车辆占道的乱停乱放堵塞了有限的道路流量,交通拥堵混乱经常导致管理失控,师生对安全、畅通、便利的校园交通环境的期许逐渐转化为对学校交通管理工作不力的抱怨。

(3)多数高校虽因地制宜探索了很多举措,但从可持续性和效力方面看大多属于短期行为。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涉及公安、交管等诸多政府职能部门因其受限于人、财、物的局限性及权责分配与利益矛盾的阻力而缺乏长效机制的联动,仅仅局限于重大活动时的交通管理。同时,因职责重叠与办事流程的制度壁垒造成相关部门推诿扯皮与不作为,对高校周边社会交通的治理更是存在诸多阻力、鲜有成效,更难谈对校园日常交通的管理。

(4)作为高知群体的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存在麻痹思想和认识误区[5]23。校园道路交通管理决策和规章制定缺乏自上而下的意见征求与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民主参与权益未得以充分保障[6-9],由此对学校的交通管理规定产生认识和解读上的偏差、不理解甚至感性上的不认同,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同时,以主人翁自居的随意驾驶和不文明停放行为从主观故意上也对校园交通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增加了治理难度。

(5)对校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匮乏、交通安全管理专项经费拨备的随意,预期扩容改造规划的缺失,从而难以有效保障校园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

三、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创建的现实诉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法规制订的历史条件和背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不能涵盖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因此,任何法规制度都有其效力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有些新情况新经验应以法规政策形式确定下来而做到“有法可依”,但即使再完善的法律还需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严格措施来保障落实,若得不到充分尊重和自觉遵守,“有法必依”也会流于口号、形同虚设。法治的力量在于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遵从和敬畏。光靠法律或政策措施,难以保证达到预期理想的状态,故需要发挥安全文化对校园法治的滋养教化、引领约束和规范支撑作用。法治与安全文化都是维护校园秩序规范思想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治是对校园安全行为底线的禁止性规定,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加以规定,也无法强制要求参与主体做到更高水平的安全行为。法治校园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校园安全文化的支持,安全文化能够突显法治的内涵和要求,对法治建设具有滋养、教化和支撑作用。安全文化的践行也离不开法治的约束力量,法治是安全文化构建的底线,也是安全文化构建的保障,通过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安全文化构建中的突出问题。法治和安全文化建设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校园道路交通安全需要法治和安全文化建设协同发力。

法治是成文的强制的安全文化约束,安全文化是内心的自觉的法治准则。校园安全文化水平越高,师生安全意识越强、越自律,法的作用就越小。反之,校园整体安全水平越低,越需要通过惩罚来管理,这就越需要法律,而且还会要求法律条文规定得要细、要具体才便于管理。校园法治与安全文化在功能目标上具有内外互补的共同规范关系,法治以对人的外在行为施以强制性,安全文化是依靠人的内在自觉性发挥作用,这是两种不同的规范方式。既不能舍内取外、唯法而治、徒法不足以自行,亦不可轻法治唯文化而论。正所谓“出礼则入于刑”,只有二者相互结合、互补共治才能切实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导向的先进阵地,大学师生应率先成为校园法治和安全文化的自觉践行者。高校法治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现有法治精神和原则为指导的基础上辅之以文明诚信等安全文化教育,发挥安全文化在解决校园道路交通问题中的约束、规范和引导作用。该教育不应只是提供一个保质期为四年的让学生四肢健全的健康环境,而是要让安全文化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能够延续到其以后的人生和社会生活当中,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礼让和安全通行的良好习惯。

四、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创建策略

1.建章立制,实施法治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的治理

加速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化建设,明确校园道路交通管理法定主体和责任权限。虽然面对需要进一步论证与探讨的诸多难题,但可通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释法要求而将校园道路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法定“道路”范畴。通过以点带面的地方立法试点,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措施和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政策条例加以确立,然后推广制定全国性有关法规,填补目前高校校园道路交通法治建设的空白。

2.强化校园法治环境,构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有力保障

高校法治校园,是在依法治校方略下构建具有法治精神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运用法治思维、依靠法规和学校章程开展的综合治理。法治校园必然体现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和渗透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必然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得益彰、互相促进。通过将法治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法治的影响力引导和约束集体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从而有助于对校园道路法制和校园规章制度的遵从,有助于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构建。

3.强化监督机制,加强示范引领,建构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

在一个集体中决定整体风格纪律的不是制定规矩,而是各级领导带头执行和遵守规矩。因此,健全监督机制,防止权力破坏制度,排除领导个人主义的恣意专断的“人治”管理模式。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校内各层级“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发挥好“向我看齐”的带头作用、率先垂范以上示下,才能引导广大师生和驾驶员自觉遵从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克服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弥补制度规范和管理的不足,继而有助于安全、有序的校园交通安全文化的构建。

4.内外协同,加强安全教育,营造校园道路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是社会安全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开放式办学,校园道路安全文化的创建必然受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所有往来主体都会对校园道路安全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创建必须要遵循校内与校外协同合作的范式进行,重视发挥家庭、社会环境等校外因素在安全教育分工差异上的影响作用,主动吸引外部安全教育力量的介入与辅助,避免自有教育资源和效能的不足。

5.科技先行,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校园智

能交通与日剧增的机动车辆迫使社会交通管理理念不断升级,运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电子通信及网络技术等手段实施综合管理,大力发展现代化校园智能交通,提高校园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在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便利、畅通”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地研究不同道路组织形态方式对师生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影响,努力构建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管理制度保障相适宜的校园道路交通环境。

综上所述,校园道路交通法制体系的完善是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根本之策。以法治思维充分应用既有法律法规,在管理服务活动中体现校园法治理念,健全监督加强民主共治,重视内外协同的安全教育效能,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道路安全文化,将安全理念渗透影响到个人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的变迁,解决人力、制度、科技等手段无法解决的人因问题,其作用是长期而稳定的。

参考文献:

[1]夏成驹.学校管理应坚持依法治校[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4-35.

[2]罗诚,覃宪儒.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政策失效问题研究———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分析[J].学理论,2013(18).

[3]刘艳华.中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卜庆赟.论有限条件下高校保卫工作主观可行性对策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10):169-170.

作者:卜庆赟 李林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保卫处 中国矿业大学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