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的互动图式

时间:2022-12-23 11:10:43

文化生态的互动图式

本文作者:周桂英工作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不同族群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为维护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和文化圈的正常运转而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生态观照下的全球文化互动的理想模式是平等对话和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第一,全球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国家实力有高低、强弱之别,但其文化本身没有高低贵贱、先进落后之分,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每种民族文化都是在该民族人民经过了几百或几千年的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为其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不同,其经验、智慧和价值观念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都有其独有的优势和魅力,因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证明其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所以,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生态系统中一朵独特而绚丽的奇葩。在与其他世界文化进行平等的互动中,每种文化既在不断汲取异域文化的精华成分丰富发展自身,又在不断地贡献出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使其成为人类共有、共享的文化资源,每一种文化都在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化宝库做着贡献。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当今全球文化生态的重要特征,任何文化的一元主宰都是对世界文化生态的破坏,会导致世界文化的停滞、倒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只有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才能实现相互融合、相互认同和共生共存。第二,全球文化间的和谐共生。在文化生态中,文化的多样性就像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文化。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都处于一个开放的、与他文化互动的生态环境之中。像生物圈一样,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都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具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是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文化是另一种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生态条件,具有激活另一种正在枯萎的文化生命的力量。因此,尊重和包容相互间的差异性,才能博采众长,既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又能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正像总书记在2006年去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所说的:“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2]

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强大的文化效应。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他们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来推广其文化价值观,文化霸权是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很多国家为了经济上的利益不得不顺从西方国家。因此,全球文化互动中就出现了使全球文化生态失衡的严重问题:西方文化霸权的盛行和非西方国家文化的失语。第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盛行。全球文化交流的残酷现实是: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一枝独秀,即文化的双向交流变成了文化的单向流动。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对自己的文化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把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在他们眼里别人的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自己的文化才是‘文明的、进步的’。”[3]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直接背景是西方的科技优势及其对信息革命技术的垄断。”[4](P16)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上、政治上的优势,视自己的文化为高高在上的先进的普世价值,而认为非西方国家的文化是愚昧落后的,并欲以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进行改造和征服。同时,西方强势国家借助于其拥有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全方位地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植入其文化价值观念,直接大批量地倾销各种渗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目的是建立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来达到使西方文化全球化的目的,让全世界认可和接受西方的价值体系。此外,西方文化在再现其他文化时,总是故意歪曲、丑化其他文化,将其排斥至边缘,总是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将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视为进步与落后、统治与被统治、教化与被教化的关系。这就是典型的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此外,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咄咄逼人,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单向输出,这些文化产品的批量输出使西方的生活方式、消费观、价值观、行为规则和思维习惯等深深地渗透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使这些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所代替。第二,非西方国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出现文化失语。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西方的文化价值契入非西方世界,使世界文化交流处于一种单向输出甚至文化侵略的状态,它使非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空前的压迫,以致于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制下,非西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无言或失语现象。很多非西方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本民族经济发展和建设,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西方国家的大规模的文化殖民,甚至出现了“文化媚外主义”,对西方文化不加甄别地一味采用“拿来主义”,囫囵吞枣。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蛊惑使非西方国家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而对本民族文化怀疑否定甚至大肆鞭笞,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是愚昧落后的,逐渐抛弃了自己本民族独特优秀的文化,其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蚕食着,久而久之,在世界文化对话中,渐渐陷入了“文化失语”的困境,丢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存在的身份标志,失去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民族文化仅仅成了历史性记忆。在现实生活中,民族文化渐渐地被边缘化了,出现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卑心态,丧失了文化自觉。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在丧失其文化发言权的同时,也在逐步丧失其自我文化意识,且自觉不自觉地认同了西方价值观念。以中国为例,很多人对西方节庆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趋之若鹜,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甚至对其嗤之以鼻。这种现象会使中国文化被淹没在西方文化的大潮中,从而加重了中国的“文化失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世界文化间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即本该是双向的文化交流,但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中被淹没或弱化了,文化交流变成了文化侵略,这不符合文化生态的要求,因为文化多样性正如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是维系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斯蒂芬•玛格林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5](P8)人类文化就像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花园,不同国家的文化就像花园里竞相绽放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即任何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生态中的一员,都是人类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持人类文化系统的完整性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也正是这种多样性才维护了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但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盛行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为学习和模仿西方文化而使大量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样会打破文化多样性的状态,对全球文化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因为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是文化交流、创新的源泉,正如物种的单一化会造成整个物种的停滞和退化一样,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渗透、侵略,会吞噬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使一些“文化物种”消失,造成世界文化生态的失衡,从而导致人类文化创造力逐渐衰竭,最终使世界文化停滞甚至倒退。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或文化种群在悄然消失,这种消失潜在地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仅以语言为例,西方语言———英语的独霸天下使不少语言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濒临消失。世界上目前有六千多种语言,但有一半正面临消亡的危险。因为英语这个主流语言正在逐步取代其他民族语言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国际商贸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几乎100%是英语。可以看出,英语正在对其他语言赶尽杀绝。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知识最重要的一种载体,是主要的信息储存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同时,语言还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精神家园,是它的文化之根,是该民族的遗传密码,承载着文化的命脉,确保该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每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不同的世界观,一套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万事万物的框架。所以,一种语言消亡,意味着人类少了一套对世界独特的看法,少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失去了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语言单一化的趋势意味着人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多样性在逐渐地丧失。因此,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势在必行。

全球文化间的交流在不断增强,要想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平衡,必须做到四个方面。首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不同文化相互吸引和相互借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是客观的社会现实。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人种、历史、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即每种文化都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冲突源自于不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差异,[6]各种文化在不断交流中进行着同化和异化,互相滋养,不断发展演化。总书记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7]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要尊重不同文化的民族性和差异性,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西方国家要抛弃本民族文化优势感,同时非西方国家要克服本民族文化的自卑感,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正视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以自觉的心态客观地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多元文化的差异性,来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维护世界文化生态的平衡。其次,树立文化平等的思想,坚持平等、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在认识层面上,必须树立文化平等的思想,将每种文化视为平等的个体平等对待。虽然每种文化的发展先后、历史长短是不同的,但在世界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内在价值。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还有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各民族文化进一步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向不同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文化主体参与对话交流并博采众长,从中汲取能够促进本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精华。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必须坚持平等、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只有平等地交流,才能使交流富有成效;宽容是交流对话的最低要求,互相宽容才能互相谅解、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才能在交流中和平共处、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切实可行,成效显著,以更好地应对人类必须共同面对解决的问题。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不同的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消除误解,摒弃成见,以便共同探讨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有关的重大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8](P57)再次,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互动交流原则。早在《国语•郑语》中史伯就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即和谐与多样的统一能使万物共生共长,造就万物的繁荣,倘若所有东西都千篇一律,即“以同裨同”的话,只会造成事物的凋敝,世界的发展也就停滞了,甚至会出现倒退。通过“以他平他”即事物的相生相克、互相补充才能获得平衡,而任何平衡的打破,则会造成秕稗的疯长,破坏自然生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说明:只有在多样性与差异性中不断交流互动才能实现生态的良性进化,真正的和谐意味着多样化、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互动也是同理。世界上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也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这样他们就能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求同存异来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相互交流中,都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世界文化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对于人类这个大系统以及生息劳作在这个大系统中的人类来说,多样性和同一性同样是须臾不可或缺的。[9]“和而不同”在强调尊重多样性的同时,更重视在文化交流中坚持自己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不能迷失自己,不曲意逢迎和盲从别国的文化,而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汲取各种文化的精华并使其成为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和而不同”还意味着世界文化不应该由单一的西方文化主宰,要打破目前的西方文化霸权。最后,在文化交流中提高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非西方国家,各个民族都需要一种“文化自觉”,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和自知之明。正如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0]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不但文化自卑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文化霸道”、“文化霸权”也是文化不自觉在作怪,是文化不自觉的产物。西方国家应该意识到唯我独尊、排斥异己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不能用自己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不能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单向输出自己的文化;自觉反思任何形式的一元主宰都会对全球文化生态造成破坏;文化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开放的,其发展创新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文化单一性只能使文化失去重要的发展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就必须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这样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能盲目自大,要以宽厚的心态对待异质文化,与异质文化平等地交流来汲取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进行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非西方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真正获得平等的文化话语权,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并坚信自己的文化是世界文化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样才不至于丧失自我,迷失方向,沦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地。为此,在文化交流中必须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学习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这样就会以自信的精神面貌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去,通过吸收异域的优秀文化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自觉地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贡献给世界文化,变世界的文化为民族的,变民族的文化为世界的,主动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此外,发展中国家要通过提高文化自觉来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通过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来提高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地位。一方面,强化文化的主权意识,制定相应的文化安全保护策略,保护其文化主权和文化资源,保障自己国家的文化安全;另一方面,尽力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输出能力,提升本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把握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主动权。总之,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应该以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坚持“和而不同”的交流原则。任何一种文化都既不能唯我独尊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使多种文化互补融合。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只有基于平等基础上的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才能使世界文化生态健康持续发展,绽放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