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精神追踪探索

时间:2022-10-22 08:57:33

民族文化精神追踪探索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5000年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自成一统又别具一格。西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西藏文化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央视纪录片《第三极》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探寻并追踪西藏文化的独特景象,向世界人民弘扬并传承中华文化的内核和精髓。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民族文化;《第三极》;价值重构

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弘扬和传承。纪录片是民族精神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第三极》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该片由“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和“高原相遇”构成,它以独特的文化视角、精良的声画效果、合理的叙事手法,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主流与根基,为观众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

一、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现实关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中国是一个人文意识十分浓厚的国家,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基因在纪录片中的再现是创作者对人文社会纪录片的重视。”①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具有明显的现实性,现实价值是通过人文关怀的视角表现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和特殊意义。《第三极》表现的文化是深厚而坚定的,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再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诗章。西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具有独特的个性、精神和品质。《第三极》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将中国文化与普世价值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藏区人民用勤劳、善良和智慧创造生命、改变生活的场景,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三极》出现的人物和场景都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印记,这些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隐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极》更像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精神寄托,回应着这个时代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表达将西藏这个曾经作为地理意义上的佛教圣地置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符号。

二、多重镜头语言下的全景再现

“电视纪实片本身是一种强调以相对真实的艺术手段具体地展现现实生活情状的影视艺术类型,镜头语言则是表现电视纪实作品的重要美学手段之一。”②镜头语言可以“提高纪实片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品位,创作出艺术表现与题材内容相得益彰、反映现实生活实际和民族审美追求的电视纪录片艺术精品。”③根据镜头语言的功能可以分为情境镜头和叙事镜头,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叙事表达功能,多种镜头语言的综合运用可以使被摄对象更立体、形象,更富感染力。《第三极》大量使用了高速拍摄、航空拍摄、冰下潜水拍摄、延时拍摄、微观拍摄等拍摄手段,不同的拍摄角度反映了高原风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首先,远景和大长景有利于展现高原多样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其次,中近和近景生动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写镜头将藏区人民善良朴实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第六集花絮讲述了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艰辛与困难,同时也有收获的美好故事。有冰下潜水拍摄怀孕母羊过冰面吃牧草的艰辛,有攀爬岩壁拍摄采摘蜂巢时的惊险,有拍摄牧民收养小狼崽时的温暖与感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语言全面还原青藏高原的独特风貌。

三、故事化叙述手法的生动表达

中国电视纪录片脱胎于电影纪录片,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视艺术领域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纪实风格;二是纪录片向故事片接近,青睐于故事性。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是在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题材上的、叙述中的故事特征。”④人文类纪录片大多强调在纪实的基础上运用情节化的手法来记录人和事。纪录片在真实的基础上,有了情节发展的过程,作品才会具有故事性。《第三极》有近4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生动表现了青藏高原上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人性之美。在第一集“生命之伴”中多布杰与猕猴的故事、达娃和黑颈鹤的故事、次旺老人和他的羊次仁的故事等展现了藏族人民善良、友爱的人格品质,也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在第二集“一方热土”中多杰用狼毒草制作纸张的故事,第三集“生命之伴”中玉古因为生病而急切将自己最珍贵的手艺“鹰笛”传给他女儿的故事,这些故事充分展现出藏族传统文化和手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第四集“上善之水”讲述了拉姆和心上人本绕的爱情故事。这些生动的故事以自然为背景,通过个体化的对象、情节化的叙事来讲述,让观众在感动之余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

四、国际多元化视野的隐性传播

多元化国际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新的发展方向。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以及平台三个方面。在内容层面上,纪录片注重题材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收视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在生产层面上,中国纪录片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走上制播分离的市场化道路。在平台层面上,国家在政策上为电视纪录片提供了平台保障。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渗入,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也逐渐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拓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⑤衡量一个国家新媒体传播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隐性传播思维”。隐性传播是相对显性传播而言的,“它以故事化、平民化的表述方式让人们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以多变的镜头语言和声画结合的方式,使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产生认同。”《第三极》是一部符合国际潮流和需求的、创造中国最高水准的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奥秘的纪录大片。《第三极》从配乐到播放渠道都注重与国际合作,通过“景”“物”“人”的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和“德行”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正面形象和民族魅力。在第一集“生命之伴”中狼袭击了牧民的羊群,造成巨大损失,让他们既愤怒又难过。但在一个下雪天,他们遇到一群走散的狼崽,仍旧选择把它们带回帐篷,喂养它们。它传播给世界一个信息:上善若水和而为贵,只要是生命就值得被拯救。在第四集“上善若水”中医生巴桑用温泉给病人治病,温泉中有很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益矿物质,巴桑也意识到平静愉快的心境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它向世界宣扬一个道理,乐观的心态是治疗一切疾病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心态传播的核心内容。”

五、结语

《第三极》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呈现,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作为我国第一部同时也是全球首部全面反映中国藏区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探讨人与自然相处奥秘的纪录大片,《第三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化的讲述方式,以及丰富的镜头语言。此外,在尊重行业准则和传播规律的前提下,《第三极》以国际化的视野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品质进行传播和弘扬,在国内外获得一致好评和赞誉,在国际化市场中赢得话语权,这也是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琳.影视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叶嵘.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隐性传播[D].吉林大学,2016.

3.黄琳.张雪萍.西藏纪录片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第三级》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19-20.

作者:秦媛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