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运动风险认知与识别分析

时间:2022-05-24 11:40:45

高校体育运动风险认知与识别分析

摘要:高校体育运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如何避免风险,降低风险的概率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设计、实证调研等方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研究了运动风险具有客观、危害、可控、恐惧的基本特征;影响大学生运动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由运动风险七大因子构成:个体体质、运动经验、运动态度、运动知识、媒体传播、运动项目特征、体育设施等因子。探索运动风险因子的认知与识别研究可以为高校防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体育;运动风险;体育教学

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运动猝死等风险事件屡屡发生,对社会、家庭、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运动风险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本研究将从影响大学生运动风险发生的原因入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运动的风险认知的情况及识别方式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运动风险评估和运动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上支撑,为大学生的选课和课外锻炼提供一定参考,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对风险识别能力。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为基本出发点,以湖北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等5所高校520名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与学生对运动风险的认知与识别为研究内容,主要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教师与学生的运动风险的运动态度认知、运动知识认知、运动经验认知、体育场地设施认知、运动项目特点认知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统计与分析,设计经专家论证及效度检验的《高校体育运动风险认知与识别调查表》,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调查表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影响大学生运动风险的认知与识别因子,目的是提高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对风险识别能力。(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高校图书馆,收集与查阅有关高校体育运动风险论文70余篇。在对课题充分调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收集与论证,查阅风险理论、运动风险回避与运动风险处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从理论方面对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2.问卷设计。在实地考查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体育运动大学生认知与表》,根据调查信息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对高校大学生及教师的体育运动风险的现状及风险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对大学生运动风险产生的原因做有效的研究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的因子。

二、大学生运动风险认知与识别基本含义

认知是一种主观判断,而识别是认知通过分析判断后的结果。保罗斯洛维奇发现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和识别与实际存在的风险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大学生们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对于风险的认知与识别常常被忽略,对风险的态度和认知相当冷漠,这也造成了现代体育活动中风险的不可控制性。从心理角度来看,风险的认知是一种主观判断,而识别是主观判断的分析与鉴别;而从感知角度来看,风险的认知与识别都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的定义,这也造成了在体育活动中风险频发,大学生对风险认知的局限性。从识别风险的心理角度来看风险认知与识别,综合运动风险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可得出,将大学生运动风险认知定义为主观个体对运动风险因子的主观判断,而识别是对风险因子的客观预判。大学生在对运动风险评估时,很多时候对风险的估计值过于乐观,绝大多数大学生对风险的认知有侥幸心理,这也造成了对风险的实际识别能力的忽略,从而影响了对风险识别的客观预判。所以说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中的风险存在主观认知和客户识别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运动风险的局限性、恐惧性、可变性等特点。

三、运动风险识别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运动风险识别的特征取决于对风险特征的认知。风险认知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只有充分的理解了风险的基本认知的知识后才能去探寻与建立风险识别的知识架构。参照文献研究,运动风险具有九个基本认知特征:伤害性、知识性、新奇性、严重性、公平性、恐惧性、后果性及自愿性等。但在实际的体育运动风险研究中,经过体育专家以及实际运动损伤的案例分析后认为,对于运动风险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他们普遍感受到运动风险的六个最典型的认知特征:严重性、潜在灾难性、知识性、可控性、一般恐惧性、自愿性。大学生在实际的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风险还包括了学生对参与运动的运动价值、情感需求及运动知识的认知等等特性因素,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及参加活动对自身心理的影响。鉴于运动风险认知和识别的因果关系,综合理论和实际研究,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识别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风险的客观性。大学生是学校体育运动活动的主体,也是发生风险的主要群体。校园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不受主观风险因素的控制,具有客观的特点。如在学校组织的足球运动的比赛中,场地的平整与否,气候特点都会造成运动损伤。虽然,很多时候在主观上,学生在比赛中往往忽略了风险的存在,对竞技体育所客观存在的风险没有足够的了解,在运球或者进攻的过程中造成的身体的损伤。但是风险的客观存在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而,正确的认识风险的客观性十分重要。2.侥幸与恐惧性。侥幸是指大学在运动过程中对于风险的回避与赌徒心理。大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多时候对运动风险高的运动项目都有一种极强的好奇心,愿意参与这些没有参与过的项目,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正确认识该运动对自己可能会造成的损伤,内心心理活动侧重于参与而忽略了风险的存在,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恐惧是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过于注重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忧虑恐惧情绪。从风险的客观性来看,风险是存在客观性的,任何人对风险恐惧抑或担忧都无法阻止风险的来临。很多大学生看到风险对身体的损害,轻则扭伤、擦伤,重则危及生命,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恐惧阴影,认为只要从事体育运动就会发生风险。例如学生选课的是游泳,由于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发生了水下抽筋,从而溺水,导致改修其他项目,这就是典型的学生对自己选修课程风险认识不够充分,发生风险后,没有主动认知风险发生的原因,而片面的理解风险的存在,造成自己对该项运动的恐惧。所以说,面对大学生这样一个18-25岁之间的特殊群体,引导他们对运动风险的认知有基本的判断和判定,在参与任何体育活动前,充分认识风险的客观性和如何规避风险十分必要。3.风险的可控性。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它的普遍性,但是通过对大量发生的风险的案例分析,虽然风险具有偶然性、不可预知,但是,绝大多数风险还是会呈现出它的规律性。研究资料显示,很多事例证明风险是可控性。大学生对风险的认知有了基本判断,就能识别风险;对运动项目风险的特点有所了解,就能避免风险的发生。实践证明,在体育活动中,了解运动项目特点、熟悉参与活动项目的裁判规则,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体素质,就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4.危害性。体育活动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带来了一定的运动伤害。体育活动风险的后果对大学的身体造成意外伤害,这种伤害,除了身体的感受,更持久的是运动者心理的创伤。这种心理创伤还难以愈合。

四、问卷设计与评测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5所高校大学生运动风险的认知现状进行进行实地考查及专家访谈,设计《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认知表》。以5所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20份,教师20份,男生285份,女生215份;回收问卷518份,回收率为99.6%,其中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8.3%。在问卷调查表发放之前,专家对设计的内容进行了效度检验。确保内容的逻辑性和测评的有效性。测评的内容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的运动风险因子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座谈,了解认知表格以外的与大学生发生运动风险因子有关的内容,如:教学环境、学生的体质状况、学校的政策、领导的态度等。本研究选用克伦巴赫a系数,对调查表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一致性在0.6619—0.9112之间,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本研究通过对调查表进行因素量表的效度检验,共同度系数大于0.5,说明认知表内容具有高效度。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认知表》调研的数据显示,与运动风险因子相关度较高的有体质状况因素(19%)、运动态度因素(18%)、运动经验因素(17%)、运动项目的特点(15%)、运动知识因素(12%)、场地设施因素(9%)、媒体传播因素(6%)与运动风险相关性最高。其他影响因子只占4%。从风险管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大学生梳运动风险识别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运动项目特征因素。其中,内源性因素: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因素、运动知识差异性因素、运动经验差异性因素、运动态度差异性因素等风险致因;外源性因素:场地设施条件因素、媒体传播认知因素等风险致因;运动项目特征因素主要指运动项目的特点会造成的运动损伤的若干个风险因子。(一)内源性因素。1.个体体质的差异性。每个人的体质状况是遗传和后天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体制的差异性决定了身体素质是有差异性,如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生化、心理发展、适应能力和运动能力水平等的差异性。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也是导致运动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如:柔韧性和协调性。在艺术体操、传统武术项目等形艺类项目中,如果学生柔韧性和协调性比较差,受伤的概率会大大的增加。因而,个体的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也是导致运动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2.运动知识差异性。体育运动项目的种类很多,大学生对运动知识的了解能有效的减少运动风险发生的几率。运动知识了解程度主要是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规律性了解程度,对运动负荷的极限性掌握程度,对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如果对所从事的体育运动知识的难点和风险点缺乏了解,对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知识缺乏认知,就会造成的运动和训练盲目性,让可控的运动风险变成了不可控。所以,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运动风险的发生息息相关的,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知识是非常必要。3.运动经验差异性。大学生在选课或者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经常用自己不成熟的经验来分析判断该项运动的风险概率不足以避免风险的发生。例如,大学生在进行长跑的锻炼中,很多人忽略了身体和自身的体能情况,盲目的坚持,身体出现状况也认为是正常的反应,坚持一下就好了,但因为体质(心血管等)的原因可能会导致了风险的发生。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前阶段的明星高以翔跑步猝死,明星本人和工作人员内心或多或少也存在经验主义,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以合理运用运动经验,评估运动经验的风险程度,不过分依赖经验,才能使运动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4.运动态度差异性。运动态度就是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一种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大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往往带有一种主观判断,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层次,对运动项目中刺激性、风险性较高的项目有尝试的冲动,这就导致了他们对运动项目本身风险性考虑的局限性。还有些大学生对运动态度保持中立甚至回避的态度,对体育运动很漠然,这种态度夸大了体育运动的风险性而忽略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因而,运动态度也影响了运动者对风险的认知和判断。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运动自信心表达一种方式,自信心强的学生一般愿意挑战风险比较高的运动项目,自信心弱的学生,相对保守,不愿意从事风险大的项目,会选择风险比较小的运动项目。大学生在从事所选择地运动项目时,凭感性的成分相对多一些,这为运动风险发生埋下了潜在的风险。(二)外源性因素。1.场地设施条件。大学生在高校进行体育活动时,场地设计、器材的质量、场馆的安全质量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应该考虑的风险因素之一。大学生在体育活动时,能否对场地、器材、周围环境等自然条件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子做出最基本的判断,是有效的避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风险与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质量优劣的正相关性得到很多学者论证。在大量的体育活动风险发生的实例中,风险发生的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场地设施条件从客观意义来定论,对运动风险的发生具有客观因素的特征。但场地设施条件从主观意义来定论,由于场地设施的优劣可以主观控制,对运动风险的发生是可以控制的,具有主观控制的特点。因而,大学生通过对场地设施条件的主观判断是可以避免风险的。2.媒体传播的认知。通过新闻媒体获取运动风险的知识是大学生对风险认知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风险认知通过自媒体、风险信息的传播、运动竞赛的传播、新闻报道,了解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风险点,通过媒体的讲解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及急救处理的方式等等,逐步的建构其主观的认知观。因而,媒体对运动风险的陈述形式、描述方式、传播节奏以及真实度等等报道阐述,会影响大学生运动风险认知观的形成。(三)运动项目特征因素。运动项目特征因素主要指运动项目的特点会造成的运动损伤的若干个风险因子。高校目前开展的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兵乓球、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操、田径、武术、搏击等20多个运动项目。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十分鲜明,对学生来说,如篮球、排球主要风险点是腕关节、肩关节、腰关节、踝关节及韧带和肌肉拉伤;足球主要受伤风险点为腰关节、踝关节及韧带和肌肉拉伤;网球主要风险点为腕关节、肩关节及韧带和肌肉拉伤;羽毛球主要受伤点为腕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及韧带和肌肉拉伤。不同的项目,因为受力点不一样,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也不一样,受伤的部位也会有明显的差别。运动风险的防范是重点和全面防范相结合,了解项目的特征因素,有利于防范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大学生运动风险的认知知识、风险的识别程度与运动风险发生成正相关。运动风险识别的特征取决于对风险特征的认知,运动风险具有客观、危害、可控、恐惧的特点。高校体育运动风险具有主观和客观的特点,影响大学生运动风险发生的因素,包括个体体质、运动经验、运动态度、运动知识、媒体传播、运动项目特征、体育设施等七大因素。运动风险的识别研究,是预防风险发生的基础研究,运动风险的评估和防控是风险防范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仅仅只是针对大学生运动的特点,梳理运动风险识别影因素与大学生运动风险识别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是高校防控研究的基础研究,能为学生的体育选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中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2.

[2]石岩,霍炫伊.体育运动风险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体育科学,2017,37(02).

[3]郝英.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风险管控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1):155-157.

[4]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赔偿责任基本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02).

[5]石岩,牛娜娜.我国体育领域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4,(05).

[6]杨乙元.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与预防的探究——评《大学生运动伤病处理与安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04).

[7]郝英.风险管理视域下大学生运动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0):158-160.

[8]王乐,李金鹏.大学生运动伤害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31(06).

[9]张大超,李敏.国外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9,(07).

[10]DominicHague,StephenTownsend,LindseyMastersetal..Changingplatformswithoutstoppingthetrain:experiencesofdatamanagementanddatamanagementsystemswhenadaptingplatformprotocolsbyaddingandclosingcomparisons[J].Trials,2019,20(1)

[11]Roe,M.,Malone,S.,Blake,C.etal.Asixstageoperationalframeworkforindividualisinginjuryriskmanagementinsport.Inj.Epidemiol.4,26(2017)doi:10.1186/s40621-017-0123-x.

作者:张晓白 艾小龙 郝英 单位:1.中南民族大学 2.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