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12-04 10:45:22

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家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伍玉琴在分析中国制造2025对高校职业教育人才的质量与培养明确指出了新要求,首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需要提升,其次是职业精神与能力需要多样化发展。吴真提到高职教育是为制造业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要适应新时代对其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认为,坚持育人为本,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率。2、品牌的文化建设。在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下,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导下,应运而生出很多家企业,但却是“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现状。陈松认为我国冰雪制造业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为契机,举办冬奥会作为优势下,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没有品牌的打造,我们的体育产业始终会处于别国之下。为此,我们要坚持品牌创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3、严谨的工匠精神。吴建堂早在其研究中提到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以严谨的大国工匠精神,对产品负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质。工作报告中所提出“工匠精神”一词,具有新时代精神与内涵的。它是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与追求卓越于一体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也是新时代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不断追求的品质精神、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体育产业人才的缺失。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影响下,我国体育产业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为百姓提供的就业岗位人数上,还是从创造的经济价值上,都在体育产业总值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数值。但随着高端产品不断引进,对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一些企业高端制造业的人才严重缺乏,职工的来源一般是初中毕业生或者是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中专毕业生,相关领导表示,想招聘到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非常难,根本无法满足产品设计所需要的技术工人。现有的体育产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也出现失衡的状态,人才的社会需求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需求,亟需解决。2、体育产业品牌的低劣。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攻坚品牌战略意识,增进产品质量的高端性,做好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接好注重品牌的打造,但实际上现阶段的中国体育产业制造的产品存在很大问题。李宁公司在发展高档品牌时提出了对高档品牌进行介绍,其中有品牌的档次,价值,核心竞争力,及形成的战略集团,减少生产那些廉价、低质、库存量大的低端产品,以此来面对公司所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此外,要找准品牌定位、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建立属于中国的全球化品牌,来积极应对当前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所遇到的困境。3、体育产业人才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精益求精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能够前进的不竭动力。在中国迈进新时代大门的同时,体育制造业领域也迎来了巨大挑战,高端专业人才缺失,复合型人才极其少见,就导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与意识。在参阅文献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企业就是因为缺乏技术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导致企业前进路径变得狭窄,甚至停滞不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一词,要求作为国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守住品质和产品质量,才能使“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使中国品牌屹立于世界之峰。

三、面临问题的对策研究

1、转变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课程设置上改变。改变传统的、大量的重复性单一课程,添加能够符合新时代制造业需求的技术,如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推进网络化、数字化、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保证培养的高校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其次,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学思路和办学特点的导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使命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理念的错位,导致了大学的错位培养人才情况严重,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确立与此相适应的创新型教育理念,成就创新型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育。再次,高校体育人才的教学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调整。教学管理体系也应随着新时代要求进行弹性管理,改变以往教师的一言堂,对学生的管理更是必须遵从军事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现代化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是课堂中的主导者,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必须要与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的中国新时代要求相互衔接。最后,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应该与企业需求做好对接。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应该高度重视考量行业的需求,加强校企间的联系与衔接,这既有利于明确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又能帮助学生快速的从学生期间转换角色,从而自然的过渡到工作状态。2、加强体育产业品牌建设。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信仰与科技方面也全面启动推进发展的阀门。人民经济生活的水平也跨进了一个新的台阶,追求的层次也提高一个层面。以往生产出来大量的,低端的,重复性的体育用品,如服装、鞋等,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人民对体育高端用品需求的愿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与努力,不断推出高端品牌,将“中国制造”打造为“中国创造”。3、“工匠精神”的打造。“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这一句话道出了所谓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选择了一种职业就要精通一种职业;选择了一个岗位就要创造一些价值;爱岗敬业,坚守岗位,执着创造。对于体育产业方面的人才,首先要经得住寂寞,才能在执着中创造出非凡的产品;其次,要有新时代提出来的“工匠精神”,实际上就要讲奉献,不图名牟利,不追求虚无,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颇.赵恒.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增量关系的计量研究[J]..体育科学,2008,(12):46-53.

[2]肖坤鹏.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16(8):152-156.

[3]伍玉琴.“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新要求[J].时代农机,2017,(12):51-56.

[4]吴真.“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17-19.

[5]陈松.“中国制造2025”战略视域下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1):17-18.

[6]吴建堂.“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6,(5):15-17.

[7]周学政.许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6,(10):41-43.

[8]邱晓辉.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体育大视野,2017,(7):51-52.

[9]王晴.李宁公司高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6.

作者:杨文波 王庆然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军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