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2-04 02:58:01

健康传播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一、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康作为第一财富,是实现理想的基础。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建设性人才,他们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有其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及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它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汲取科学新成果,汇总不同学科知识,如营养学、医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并适当扩展。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轰轰烈烈的体育课程改革虽已取得可喜成果,然而不能回避的是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在逐年下降,特别是近20年来大学生体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均呈现下降趋势。就生命体而言,先天的遗传虽是无法选择,不过后天的健康与否,与个体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包括:遗传生物学、生活方式、外界环境、医疗卫生条件等,其中生活方式因素约占60%,由此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科学引导,而健康传播是维护健康的载体,只有实现身心交融,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一个人健康行为的塑造场所,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所以,通过学校体育来引导大学生健康的体育锻炼方式非常有意义。学术界已将传播学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入健康教育领域,并逐渐融合,最终形成健康传播这一边缘学科,目前健康传播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健康传播的意义,并积极推动其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的趋势,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将健康传播理论引入体育教学,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此,创建以培养大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新的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动员学校、体育教师和每一个大学生共同努力,通过运动健康传播的内容及方法干预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其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

二、认识健康传播

1、内涵

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凡是人类传播涉及健康的内容,即为健康传播。相对具体的定义:健康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信道,传递与健康相关资讯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作为健康传播最主要的两种传播方式,也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纵观与健康传播相关的学科交叉关系,除了包括作为健康传播基础的传播学与教育学,还包括作为传播学基础的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信息学等,此外,如统计学、哲学及生物学等学科也是健康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与知识来源。

2、起源

健康传播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属于应用传播学范畴,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发展

(1)国外。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曾依靠其对语言学的研究更好地为公民传递相关健康信息,被认为健康传播的先驱。上个世纪50年代,特有的社会环境促使美国推行一场促进心理健康及精神健康的人文主义心理学运动,这场运动突出“治疗性传播”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这对日后确立的健康传播学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斯坦福大学学者们在1971年前后开展一项以预防心脏病为主题的研究,这作为当代健康传播研究的起点;1991年,美国疾控中心开始设立专项基金及健康传播的办公室,搭建出健康传播的机构框架,比较著名的学者包括:左拉(Zola)及克雷曼(Kleinman)。左拉的研究着眼于社会背景下的医患关系,克雷曼同样强调文化在医患关系中的影响。(2)国内。我国有关健康传播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就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萌芽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是从公共健康角度入手,认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健康教育研究作为中国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而另一种观点则是从传播研究角度入手,认为以“传播学问题意识”作为导向的研究是中国在传播学在健康传播领域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1987年,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研讨会,在会上首次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理论,并提出传播学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运用。1989~1993年,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启动了第四期卫生合作项目,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首次提出健康传播概念;1992~1993年,部分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及师范院校先后开设“健康传播”课程;1993年,由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出一套健康教育教材,《健康传播学》成为国内健康传播方面的第一本专业书籍;1996年,由米光明等学者主编了《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2000年,由复旦大学《新闻大学》杂志第一次发表有关健康传播的论文——《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近年来,渐渐兴起以“健康传播”作为主题的学术会议,2003年,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健康教育与大众传媒论坛”,首次以健康传播为论坛研讨主题;2004年,挂牌成立了“清华-拜尔公共健康与媒体研究室”;2006年,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了“首届中国健康传播国际论坛”,成为中国第一个定期举办健康传播国际学术的论坛,从而为深入开展健康传播的国际交流搭建平台。从中可以看出健康传播是一门年轻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4、必要性

(1)基于人类的健康需求。健康问题关乎着生命得以延续,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大众的主体意识随之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追求健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希望通过预防、饮食、活动等传播方法,实现增强健康并提高生命幸福指数目标,健康传播则应运而生。(2)基于医学理论的发展。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以生物与医学为基础的科学,同时,医学专业人士开始运用一系列健康宣导活动来防治疾病,从而推动健康传播的快速发展。(3)基于生存环境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疾病既与体质有关系,也受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兴起、环境污染的加剧,通过健康传播的方式,切实增强社会大众的健康意识,以此来化解生存危机,维护人民健康。(4)基于医疗成本及效果的考虑。依靠医疗设备及药物能使17%的人获救,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使70%的人获救,且费用仅是治疗费用的1/9,就经济层面而言是一种非常节省的办法。

三、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作为反映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一个外显指标,一般由长度、围度和重量来表现,近几年来超重及肥胖的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2、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作为衡量人体健康及持续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监测结果显示:最近两年的男、女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与10年前相比分别下降168mL、78mL,肺活量指数不合格的大学生群体还在逐年增多。

3、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由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及爆发力等构成,纵观近几年的数据,发现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近五年之内,速度素质(50m)约有近九成的年龄组出现下降;爆发力(立定跳远)同样呈现全面下降;耐力素质(男生1000m、女生800米)成绩分别下降11.9s和9.8s。

四、健康传播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需借助健康传播理论积极构建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通过家长、学校及社会三者的同心协力,创建出体育健康支持性环境,以此科学干预并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培养其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全力维护并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文从知识、信念和行为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现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改变。

1、从“知”入手

知即知识及信息,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有效传递健康知识非常重要,需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1)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态度及方式对于引导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用恰当的言行举止、渊博的专业知识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培养其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2)学校需进一步重视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各高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获得必要的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体育健康的行为,实现身心健康,并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2、信念支持

信即信念及态度。态度转变作为行为改变的前提,如何促使大学生转变态度非常关键,体现出体育健康生活方式需要身与心的交融。(1)传递的信息要有权威性。信息越可靠、说服力越强则促成大学生态度转变的可能性会越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这个传播者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让大学生主动愿意去改变。(2)传播的途径要有感染力。所传播的健康内容应该与大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增强感染力,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兴趣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传播指导。(3)及时实施效果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传播指导,体育教师需及时评价,帮助大学生看到效果,以此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转变态度,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并能长期坚持。

3、行动落实

行即行为改变,用哲学理论表述就是认识需从理论上升至实践,并指导实践,最终目标就是促使大学生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体育行为。(1)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作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造转变行为的条件,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其行动才会有动力,最终有益于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2)创造良好的运动条件。各高校应积极与家庭和社会联合行动,积极创建健康、安全的外部条件,解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实际困难,充分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从而帮助其保持运动习惯。五、结束语健康传播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健康传播在维护个人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时期需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春霞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