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2-12-18 03:40:13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运用“知行”学说相关理论对大学生体育实践的不良现状、成因进行分析,构建大学生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模型认为,“知”是奠基石,晓之以理,让学生重视体育实践知识技能;“情”是催化剂,动之以情,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获得良好体验;“意”是推进器,炼之以意,让学生自觉坚持参与体育实践;“行”是落脚点,导之以行,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实践习惯。根据以上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大学生体育实践知行合一。

关键词:知情意行;干预模型;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

从2007年“中央7号文件”到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再到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1],很多指标低于中学生。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普遍呈现“知而不行”的特征。本文从“知行”学说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大学生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从四个维度剖析大学生体育实践中的不良现状和成因,寻求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增强大学生体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1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知行”关系作为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提出过有关“知行合一”的理念和观点,如何将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知行合一”,是大学生增进体质健康的唯一有效途径和手段。以“知行合一”、“知情意行”、“体育教学”、“大学生”等为主要检索词,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30日的学术文献共76篇,从前人成果来看,以“知情意行”为主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品德教育领域;在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多是关注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学生体育锻炼中的知行关系、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或是对“知行合一”、“知信行”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干预和效果的研究。已有研究多是对学生体育行为或体育教学的知行分离现象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实现“知行”合一的对策,但缺少由“知”转化为“行”的过程研究,也就是“情”和“意”的具体实现过程。要使学生能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终身体育方法,形成终身体育习惯,需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到懂、由懂到行、知行统一的过程,包含“认知明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三个阶段[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从“知”到“行”过程中,还有“情”和“意”两个重要心理环节需要把握。其中“知”是奠基石,提供体育实践知识指南;“情”是催化剂,激发体育实践动机需求;“意”是推进器,保障体育实践自主自律;“行”是最终的落脚点,实现体育实践知行合一。这四要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2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

根据上述观点,体育实践应该涵括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意志、体育行为等四个方面,按照“知—情—意—行”的逻辑,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体育实践干预模型。体育实践的“知情意行”虽然分为四个方面,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彼此渗透和有机融合,构建成渐进统一、螺旋上升的系统。以“知”为基石,晓之以理,让学生重视体育实践知识技能;以“情”和“意”为过渡,动之以情,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获得良好体验;炼之以意,让学生自觉坚持参与体育实践;以“行”为归宿,导之以行,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通过体育实践不断升华认知,体验情趣,增强自控自律,实现体育行为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反之,“知”不足,会使奠基石变为“空中阁楼”;“情”缺失,会使情趣体验成为“身心负荷”;“意”薄弱,会使因势利导变成“倒行逆施”;“行”不动,会使知行合一沦为“纸上谈兵”。只有做到“明知”、“创情”、“炼意”、“践行”,才能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以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体育实践行为的自觉自省和自动自发。另外,虽然“知情意行”逻辑上始于知,情、意、行总依赖于一定的认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能从“情”和“意”领悟“知”,促成“行”,也能从“行”中感念“情”、“意”,发现“知”,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

3“知情意行”干预模型的运行

3.1晓之以理,让学生重视体育实践知识技能。“知”一方面是指认知、观念;另一方面是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体育实践中的“知”即指与体育锻炼、健康相关的知识、认识、观念、理论,如体育的本质、健康的定义、体育卫生保健常识、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运动技术动作要领方法与原理、运动项目的规则等[3]。在大学生学习体育和参与体育实践的现实中,经常出现“无知无行”或“行而不知”的情况。“无知无行”是指学生有关体育的知识掌握和行为实践都存在明显不足或匮乏。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受重视程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数量和质量、课程资源开发等无法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和学习,整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都处于“无知”状态。进入大学后,每周一次的体育课程无法改变体育基础薄弱的现状,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大学生仍然认为“不务正业”的体育就是仅仅是休闲娱乐,修读体育这门“副科”就是为了拿学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从谈起,从而导致“无行”。而“行而不知”是指学生参与了体育实践行为,但此类“行”不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实现的,更多是受个体自身爱好、习惯或是受风俗传统、社会规范、经济条件、环境氛围等外在因素影响而实施的。尽管部分学生长期坚持体育实践,但其对运动项目、方式、强度、频率、时间等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因此可能会导致“行而无效”或是“行而有害”的发生。同时,体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更多地是强调学生要“会”,而忽视如何让学生真正“懂”,即便学生通过了考试,拿到了学分,却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要改变大学生“知”的基础较差的现状,首先要求教师清楚明白体育与健康的内涵和价值,再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明确学习体育、参与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要补充、拓展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和课时,为中小学时期欠下的“体育债”还账,同时积极为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提供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和活动的机会;另外,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体验体育的乐趣,领会体育的真谛;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优势,实现课堂内外体育教学的互通互联;从而实现“懂”与“会”的有机结合,为“知行合一”打下坚实基础。3.2动之以情,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获得良好体验。“情”一方面是指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是指情绪体验。大学生体育实践中的“情”是指大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行为活动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时引发的内心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有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和态度等,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甚至超过智力因素[4]。体育的学习与参与也不例外,只有当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乐”,从内心产生了对体育的兴趣,这种内驱力就会变成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动力。但是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知而不行”或是“喜欢体育不喜欢参与体育实践”。“知而不行”主要是指大学生接受过体育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的知识、认识、观念、理论,但并没有付诸于实际的体育行为或是不能长期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导致认知与行为的脱节[5];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仅局限于崇拜体育明星和偶像、关注体育赛事和新闻,其自身却不参与任何体育实践活动。这两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甚至中小学也比较常见,究其原因,可以从多个视角寻找答案,本文从PhysicalEducation(身体教育)的视角进行探讨。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要方式是体育课。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将体育运动转变为教育性活动,在“从体育到教育”这一转变过程中,由于对教学对象身心特征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将体育运动自身天然的“游戏乐趣”人为破坏或是抹杀了,更加突出体育运动的教育性功能,兴趣和乐趣大打折扣,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不会强烈,甚至没有。要让大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作为体育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相对于年龄偏小,身心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除了要有游戏与比赛、竞争与合作等元素外,教学内容和素材还应体现生活实用性特征,让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用武之地,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后续效应,学生不再是仅仅为了拿学分而参与学习和练习;同时,应该注重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利用体育除健身功能外的多元功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适应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换位思考,既要重视教材的系统逻辑顺序,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序,从内容选择、方法手段、练习形式、考核评价等多个维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避免“身顺而心违”现象的出现。3.3炼之以意,让学生自觉坚持参与体育实践。“意”既是指“意志”,又是指“意会”。心理学认为,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多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6]。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意”是指大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和决策主体,为实施体育实践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通过理智权衡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即对符合体育实践行为需要和规范的决策,自觉果断地付诸行动;反之,依赖刚毅果断的自控力予以制止和修正。这种意志力能够移植到其他行为实践过程中,并且能发挥促进性的正面作用,是体育的隐性功能之一。“意”的另外一个层面指的是“意会”,或者说是“心领神会”,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承受身心双重负荷和刺激、体验竞争对抗、团队协作和战胜自我、感受体育的魅力、领悟体育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最终形成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终身体育习惯。大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和阻力时,其自制力和自控力水平较低,自觉能动性较弱,不能引导自身坚持体育践行,进而导致“知而不行”,甚至“知行冲突”。“知而不行”在前文已有表述,而“知行冲突”是指大学生在具备一定体育认知的情况下,非但没有转化为有益于身心的体育实践行为,反而实施了有悖于健康的行为和活动[7]。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都可归纳到“练”字。首先,体育是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任务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作用对象是参与者的“自身自然”[8],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参与者在练习过程中将承受身心双重负荷;同时,受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46律的影响,机体在持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以后,必然会出现疲劳带来的不适感。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去进行身体练习、运动流汗、承受负荷,从而出现“知而不行”的现象。其次,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学习掌握技术动作要经历三个阶段,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肢体动作与思维紧密结合的练习,才可能实现技术动作的运用自如;另外,大学生身心两方面发展趋于完善和成熟,尤其是生理指标和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参与体育实践的效果和作用不会立马显现,不良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也不会立即凸显。正负作用均存在滞后性,因此大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动机不强,不能引发相应的主动实践行为,因而出现“知而不行”甚至“知行冲突”[9]。而“意”的弱化导致上述两类知行分离现象的产生,如何在“练身”的同时实现“炼意”,可从“内”和“外”方面寻找解决之道。一方面从体育教学自身入手,转变体育教育理念,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既重视“自然人”生物属性的质量提高,又强调“社会人”社会属性的品质提升;改进体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并切实应用符合大学生学生心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让学生切身体验“累并快乐且实用”;积极开展体育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胜利与失败中扮演各种角色,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升华道德健康的隐性功能;合理利用体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实证,把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和体育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利用直观的数字来体现体育运动的显性功能。另一方面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把握体质健康标准改革契机,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相关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颁布,特别是将体测成绩同评优和毕业证挂钩[10],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体育课的地位,使体育课得到重视。如果能严格执行《标准》的相关要求,面对“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体育成绩要求”的外界压力,出于“有可能拿不了毕业证”的担心,学生也将修正“知而不行”和“知行冲突”的不良行为和方式,积极参与到体育实践中。3.4导之以行,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实践习惯。“行”是既指名词性质的“行为”,又指动词性质的“行动、实践、践行”等含义。大学生体育实践中的“行”是指大学生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学生是否有效树立体育意识、掌握体育方法、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根本标准。本文更加偏重于动词性质的“行”,即各种“体育实践行为”的具体实施和实践过程,具体表现为与体育锻炼、健康相关的行动、行为、实践、践行、如学习体育课程、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动作、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参加体育比赛、学习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大学生体育实践的客观现实反映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实施体育锻炼的“行”的过程中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原因就在于“知”、“情”、“意”等环节出现偏差,进而导致上述所说的“无知无行”、“行而不知”、“知而不行”、“知行冲突”等知行分离的现象。除去自然地理、气候季节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地方经济水平的限制;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影响,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自身必须从“知”、“情”、“意”三者入手寻找实现“知行合一”的对策和具体办法。一般而言,如果前面三者都达到理想状态,那“行”则会水到渠成,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的直接表现就是“会”,学生会主动学习并学会体育知识和技能,会运用体育的手段实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适应社会等目的,从而增进健康。反过来,完满状态下“行”的实施,也会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知”、“情”、“意”的体验和领悟,进而实现提高和升华。大学生在不断实施体育实践“行”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对“知”的领悟,对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内涵、理论和价值、要领和方法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加深对“情”的体验,在由游戏进化而来的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由内到外地感受体育的乐趣,重新审视人作为“高级动物”的本质;能够加强对“意”的锤炼,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活动中接受竞争与对抗,通过不断战胜自我和征服对手来实现内外兼修。这一过程即符合“学思行”相统一的规律,又与“温故而知新”的为学之道相契合。

4结语

由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已有基础的不同和发展方向的不均衡,因此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实践干预并不一定严格遵循知—情—意—行的过程。而应根据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水平针对性地加以实施,或从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炼之以意开始,甚至可以从导之以行开始。运用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不仅可以从目前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来寻找外因,还可以从大学生身心特征和对体育本质、健康内涵认识的误区来剖析内因,从而解释大学生体育参与中的各种“知行分离”现象。同时也可以运用该模式中“知、情、意、行”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夯实“知”的基础上,从体育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四要素入手,重点突破“情”与“意”环节面临的困境,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以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达成“懂、乐、练、会”的统一[11],实现“知行合一”,让大学生成为头脑有思想,内心有感情,身体有行动的体育践行者。

作者:刘林 刘诚香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