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12-30 03:29:11

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高校计算机教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实践创新人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对于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故而,笔者认为高校计算机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自然,传统教学方式的适用性有所降低。在该种状况下,高校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无论是对于技术还是企业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固化,难以有所进步。素质教育的提出,也对其教学方式改革提出了较大的要求。而高校计算机作为重点教学课程,加强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必要性。

(二)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术具有发展性,在不同的状况下,其实用性也有所不同。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其创新与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创新与发展。高校计算机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教育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保证其长期发展。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重要性的不断提升,高校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由于其长期的教学缺失,导致目前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意识淡薄

在我国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高中教学严谨,而大学教育放松。从严谨化的教学转向放松化的教学,使得很多学生都呈现出一种相对散漫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而大学教学本身又相对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这就使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是为了获取对应的学历证书,理论知识薄弱,实践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枯燥

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主要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普及性课程。在该课程中,其选择的内容相对基础,以计算机的使用操作与功能介绍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然而,这些内容都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从而将其理论化,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难以产生兴趣。甚至,反复的教学,还会让其产生排斥心理。而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涉及的课程相对复杂,多是侧重于软件工程、数据库等内容,没有对应的实践基础,学习难度较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普遍采取的是机房上课的方式。而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设定对应的教学要求,却没有对应的检查机制。故而,我国当前计算机教学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玩计算机、学生在下面玩计算机的现状,课堂严谨性与学习性严重缺乏,教育模式十分单一。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教学中侧重于学生探索意识的引导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学生具有探索意识。计算机教学不同于普通的理论性课程,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然而,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的不理解,在操作中必然会涉及对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从而让其对未知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深入学习与创新的必然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愈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中也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作为学习能力的一个表现方式,要想在教学中对其加以调动,就必须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一定的兴趣。当前,我国的课堂已经趋于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需要适当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必然使用多媒体教学,或者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等。

(三)树立良好的高校教学风气

很多学生认为,高中应该苦读,而大学应该放松。在大学教育中,从课程设置到教学要求,都相比高中要放松很多,因此,很多学生完全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也就达不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对此,笔者认为,高校自身应该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使用范围较大,而社会具有发展性,所以需要不断地创新来实现其适用性。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信息技术理论化教学,使得培养的人才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的瑕疵,对于技术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制约。故而需要及时针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方案,从而提高人才的社会实用性,保证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萌 梁正 李真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周萍.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善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2]李昕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性[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3]段云鹏.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4]郭小雪.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南方论刊,2004.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丰富大学生计算机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能。对于高校来说,通过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为社会、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新型计算机人才。

1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味地采用填鸭式进行教学,根本没有思考过教育教学的时效性问题。虽然一些高校对计算机教学实施了改革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快的让人吃惊,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与快速的生活节奏相比,在计算机教学内容方面,高校依然沿用过去的教学内容,没有更新或改变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无法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进而影响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市场需求的计算机技术相比,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陈旧性,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同时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速度,学生普遍有被社会淘汰的感觉。

1.2缺乏实践性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然而,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模式只是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非常少,甚至没有机会实践。一些计算机知识对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根本不能将知识应用到计算机实际操作中。在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从教学的实效来说,教师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学生有没有理解难懂知识点。这种缺乏沟通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制约了教学效果,同时影响了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1.3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不完善

当前,高校在组织开展计算机教育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课程不合理、课程单一的现象。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开设的各种课程都与计算机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在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另外,高校的计算机教学管理普遍缺乏完善性,教师主要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而学生又按照老师的标准对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衡量,从根本上忽略了计算机实践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按照老师的标准完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模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关注计算机的前沿信息,不断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提升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而在计算机领域有所发展。

2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工作和享受生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帮助教师树立教学责任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在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措施。

2.1提高计算机任课教师的个人素质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高校在组织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需要采取措施帮助计算机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释放学生对计算机的活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走向计算机发展道路。在计算机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教学意识,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在计算机实践中大胆猜疑,通过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时,加强实践训练,在实践中巩固强化理论知识,通过扩大实践范围,帮助学生激发学校计算机的兴趣。

2.2完善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办法

对于高校来说,在改革创新计算机教学实施方案时,需要对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办法进行不断完善,这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日常计算机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前沿理论等信息,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授课这些知识或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同时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前沿信息。另外,在计算机教学中,适当融合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机知识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对于高校来说,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融合其他学科内容,通过对计算机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办法进行完善,不断帮助学生提高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2.3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这是因为,实践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为学生讲解与计算机有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任课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当增加计算机实践环节的课时,让学生多接触计算机,并且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的研究,在动手操作的情况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计算机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让快乐充满整个教学过程,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完成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任务,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计算机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人才加入到计算机领域。而高校作为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时效性,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袁媛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中宇,何湘仁,王文斌,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基于湖南省2005学年度高校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5).

[2]领兄.基于改革创新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教学研究[J].才智,2015(33).

[3]王斌.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2(2).

第三篇: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教学的主要载体是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圣胡安学院的DavidPenrose认为微课教学(Mini-lecture)有五大步骤,分别是:罗列核心信息;写好介绍与总结;制作教学视频;布置课后作业;将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按照微课教学的流程开展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是,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微课教学的定义,分析计算机教学的存在问题,并从把握好教学视频的时间,制作完善的课件;正视微课教学的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微课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微课教学的定义

微课是借助网络所进行的一种视频教学活动,教学视频时间通常在10分钟左右,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单一性、创新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优点。微课教学模式诞生于美国,圣胡安学院的DavidPenrose指出微课教学(Mini-lecture)有五大步骤,要求教师为学生罗列出重点知识,细化并总结教学内容,制作完整的教学视频,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将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中。后来,胡铁生老师在2010年指出微课的主要载体是教学视频,属于一种详细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

2基于微课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

2.1教学视频时间过长

目前,部分教师在借助微课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没有把握好教学视频的时间,过于依赖微课教学模式,基本上一节课都由教学视频来讲解计算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妥当。长期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不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2教学目标不明确

微课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以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5%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细化计算机知识体系,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3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需要在细化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微课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3.1把握好教学视频的时间,制作完善的教学视频

教师在应把握好教学视频的时间,制作完善的课件,遵循微课教学流程,将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教师先要筛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罗列重点知识,插入计算机讲座和其他相关视频,布置适量的作业,确保微课教学环节的整体性和衔接性。例如在讲解动漫设计课程时,先为学生展示动画制作的理论知识,然后用教学视频为学生展示卡通图像、音频传入和加字幕的方法和经典动画,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西游记》、《花仙子》、《天空之城》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动漫,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具有创意的动漫话题,像“寻找含笑花”、“蓝色的梦”、“大海里的美人鱼”等,并指导学生提高动漫视觉效果,让学生充分享受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快乐。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和自身的引导作用,不能让微课主导课堂教学或者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传授重点知识,让学生喜欢接受微课教育,指导学生利用微课复习以前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正视微课教学目标

微课教学目标具有单一性,只是计算机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应正视微课教学目标,在使用微课教学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之前设计好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精选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学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能因为自己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不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告诉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大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当前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都会计算机密切相关,熟练操作计算机软硬件,运用计算机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开发思维空间。而且,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微课教学视频制作,通过课堂互动来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机专业技能,注重实践教学,指导灵活操作计算机技术。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和Word的时候让学生按照微课教学视频来制作配有音乐的贺卡、毕业论文、电子简历或者漂亮的封面,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佳作予以表扬,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单一性、创新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优点,将微课教学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可以创新教学体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有效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但是,当前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尚且存在教学视频时间过长,教学目标不明确,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应把握好教学视频的时间,制作完善的课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视微课教学的单一性目标,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赵丽坤 李艳波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牡丹江市阳明区地方税务局

参考文献:

[1]曲芳,罗凤利.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焊接实践课程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6,(15):15-18.

[2]梁乐明,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3]封业铭.浅析微课教学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案[J].广西教育,2014(11)

第四篇: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1大数据

大数据(Bigdata)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分布式处理、虚拟技术和感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产生结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获取过程。其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密度低价值高、处理速度快等特征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互联网中,数据量以每年50%的比例增加,其中包括用户行为、消费、地理位置、互联网金融、社交等多元素信息。在企业中,数据作为一种资产,在向“数据供应链”方向发展。以个人为中心的大数据,包括购物信息、网络搜索信息、社会关系等也被广泛分析处理。那么如何将这些海量数据应用到高校课堂教学中,已成为研究方向。

2计算机课堂教学

目前高校课堂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上机训练为主。教师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框架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最后取得课程成绩。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固定模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目前的网络课程非常丰富且含金量较高,翻转课堂仍未广泛应用于课堂上,凸显出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缺乏考察。教学内容的更新频率远远慢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导致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很多学生毕业后需要回炉再炼。教学内容过于宽泛,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大多数计算机课程过于重视理论讲解,缺少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极低。无法掌控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进度,进而难以开展以学生为个体的个性化教学。

3大数据对计算机教学影响

大数据的产生对教学有深刻的影响,首先是课程设置。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了大数据课程,如大数据分析、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直接或间接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大数据这门技术,为数据分析、处理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专业课程更新,及时开设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确保培养学生的社会需求能力,同样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传统课堂讲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资源,可以更便捷的获取所需内容,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填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知识储备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学习模式,进一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获取知识。教学模式的变化。传统模式下,教师在备课上耗费很多精力,大数据环境下,教师的更多精力需要放在课后,教学模式转变为:备课、指导、实践操作、测试、分析、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班级学生数据有全面了解,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效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作出教学改革。这一环节对教师要求非常严格,教师必须有系统的数据挖掘技能及数据分析能力,精准地把握每位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教师如何设计出有效案例,成了重要环节,案例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内容掌握的兴趣。通过对大数据教学分析,教师能够对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及教学方法有更准确的认识,从而找到教学改革突破点,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巨大地推动作用。

4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教学

4.1教学模式

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教学改革,首先进行教学模式划分:实践学习、虚拟学习。在实践学习环节,采用教师面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点对点交流模式,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实践技能的训练及指导。通过点对点交流,将课堂内容转化为自身技能,这种个体与个体的互动,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碎片,通过进一步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在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准备充分的教学案例,完善的技能操作训练,同时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丰富有效的交流互动,及时捕获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在虚拟学习环节,学生借助于有效的学习系统完成。包括训前测评、训后考核、在线课件、图书导读、视频资源、文章案例、线上讨论等方式。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按需获取知识,增进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数据进行线上学习,不仅可以对课程知识起到很好的补充,同时也能够对自身掌握程度有更清晰地认识,以便于找准方向。在该环节,需要考虑建立信息资源库,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除了包含上述内容以外,还需要存储试卷、课堂表现、学习轨迹、个人信息等数据。

4.2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分级教学、翻转课堂等。在分级教学方法中,按照学生对于课程掌握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进度及教学难度,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案例。可以通过技能考核的方式划分学生层级,层级高的,采取的教学进度快,教学难度大。层级低的,采取较低的教学进度及较小的教学难度,以便于学生吸收掌握。同时需要考虑分级教学中的评价机制,不同层级的考核方案不同,决定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不适于分级教学。这里可以采用知识点细化法,以课程知识点作为考核点,通过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周期性考核,获取准确信息,进而得到有效教学评价。在翻转课堂中,课堂时间主要用于问题讲解及技能操作,课程信息的学习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的角色由主讲转变为答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准确的解答,同时根据学生课前学习,预设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极大地提高学习主动性。在采用翻转课堂方式下,教师应当提前录制好课程视频或给学生提供网络课程视频,这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

4.3相关技术

如何有效获取学生自主学习时对知识的需求点,是基于大数据教学应考虑的,这里我们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相关信息。关联规则最早被提出来是为了解决“购物篮分析”的问题,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购物者的购物习惯,观察哪些商品会被频繁购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对应自己感情趣的或者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会经常去访问,教师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比较明确的掌握,从而对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做出相对应调整。

5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对高校计算机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云计算、慕课、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丰富课堂的同时,为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支撑。高校计算机教学理论、实践同等重要,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大数据的模式下,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有互补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等都在改进,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大数据背景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解决,教师对于数据获取及分析技术的处理,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作者:刘辉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隆岩,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4(20).

[2]胡蓉,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J].科技展望,2016(24):227.

[3]闫秋玲等,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电脑,2016(7):56-58,77.

第五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状态下,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不可缺少的应用技能,在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在高校的教育中,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同时也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进行计算机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期待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其主要的目地不仅在于提高大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而且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这就可以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逐步地转化为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为他们在就业中增加竞争力,除此之外,计算机能力可以成为大学生的专业领域中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运算思维的学习中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分析以及解决专业领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这有利于学生较好地适应信息化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在教学中实现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所需求的技能相符合。

一、分析高校进行计算机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高校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效地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提高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效率,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中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性的开展教学内容,首先是注重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需要加以优化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的教育中,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从不同专业的公共课也逐步地走向学生的专业课,在实践学习中计算机的能力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体现出学生对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来说,是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中的钥匙与桥梁,在一定程度中,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计算机教学中的目标与主体

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首先要把计算机这门课程的目标加以明确,即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然后是对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的明确,在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他们能够在计算机的课堂中积极地发挥这一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计算机的课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目的;最后教师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计划,在计算机的课堂中,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探究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使得计算机的教学中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利于营造出和谐、轻松以及活跃的计算机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对计算机知识以及应用技能的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二)以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基于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当今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可以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本,然后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计算机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这门学科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由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基础知识通过微课程的方式传授学生,例如计算机中关于windows的基本构成,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录制成微课的形式,然后的学生的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自行的学习,然后教师在课堂中就主要地解答学生的疑问,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效果。

(三)教师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教材

在计算机的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加以对学生进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积极地谈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中得到较好地思维能力的培养,再者就是教师要对计算机的教材设计中不断突出这些问题,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预留一些问题供学生之间进行研究,这就使得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一方式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不断创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通过本文的分析,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的,需要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跳出课本知识的局限,结合工作实践的需要,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合作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胡灿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课程设计

根据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利用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将设计好的课前学习任务单上传至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在课下根据任务单进行学习,该任务单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课前学习任务单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前任务、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课程学习、教学资源、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按照教学授课计划,分章节的把每一节课的内容在每次课之前上传到学校课程平台上.学生在上课之前,在课下进行学习,并通过在线测试检查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及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这种利用课前学习任务单的翻转课堂的模式能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使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1.1课前设计模块

1.1.1教学视频的制作

教学视频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教学授课计划采用微视频的形式录制,每一节课都根据知识点进行多段视频的录制,一般每个视频长度不超过10min,这样避免视频过长使学生在观看时产生疲劳或厌倦.同时提供一些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MOOC)供学生对比地进行学习[3-5].自行录制教学视频完全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多版本地录制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课前快速少量的课堂测评,课中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及反馈.

1.1.2课前针对性练习

在学生看完教学视频之后,应该对视频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疑难之处.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要合理设计,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课程平台和QQ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

1.2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及问题解答,充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

1.2.1确定问题

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题目,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设计题目,根据学生所选问题对其进行分组.其中,选择同一个问题者将组成一个小组,小组规模控制在5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当问题涉及面较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合作学习.

1.2.2合作学习

在问题确定后,即子题目选择完后,根据分组,进行程序的设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本次课的内容,每个学生都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教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并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积极地参加到学生的讨论中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及成果等,如学习介绍、程序设计比赛等.

1.2.3课堂效果评价

首先学生自己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课堂反思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已建立的学生学习档案,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学习体会和课堂反思等内容中的表现.

2具体实现过程

2.1任务单设计

根据教学日历设计每一次课的学习任务单,并根据任务单录制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学生根据平台上任务进行课前学习.学生在课下登录学校课程教学平台,下载或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学习,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学生也可以在课前根据预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完成自学后,马上在线完成相关练习,课程学习平台会立即反馈正误.把学习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课堂内可高质量地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实现具体的应用.

2.2习题上传

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应的习题,将习题按照选择、填空和判断3种题型的形式上传至学校课程平台,这几种习题设计为在线测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同时,在一章内容结束后,根据大纲要求,以试卷的形式上传一套试题,用以检验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2.3课堂学习

上课时,首先根据课程内容通过提问、测试等方法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课程平台能自动统计出学生测试成绩的分析结果.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本次课的知识点和一些集中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和讨论.最后通过课堂反思与学生采取互动的形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3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

选择包装专业的2个班级(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该课堂共有43名学生,为2个自然班.整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2%的学生对以课下学习、课上交流讨论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给予了肯定.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对实验班的2次月考成绩及期末成绩与开设相同课程,而且入学成绩相似的2个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普通班)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发现实验班的及格率及平均分均高于2个普通班(见图1).而且实验班学生的期末成绩与历年同专业学生成绩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验证了本次教学改革的效果.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是全面提升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并且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学生能将学习变成有兴趣的活动而不是勉强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但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刘娜娜 王丽 李君 李晓晔 王瑞鑫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郭邵轻,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2]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117

[3]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的制作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95-96

[4]吴宁,房琛琛,任燕飞.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6(5):32-37

[5]赵言诚,孙秋华,姜海丽.慕课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比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56-58

第七篇:虚拟技术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学的不断重视,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为了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很多高校投入巨大教育经费,完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但是资源的配置与教学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另外,对于理工科教学来说,教学软件更新速度快,功能不断多样化,而高校无法与其保持同步,从而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困扰。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为很多问题频繁出现[1-2],例如软件之间的互不兼容,切换操作系统非常困难等。为了解决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与教学需求不匹配的难题,许多高校开始采用虚拟机技术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虚拟技术简介

1.1虚拟技术的概念

虚拟技术,不是从物理角度来处置软硬件资源,而是从逻辑角度去分配与使用软硬件资源。虚拟技术的应用以建立虚拟机为核心,例如,将虚拟技术应用于某一台计算机上之后,可以虚拟出多台计算机,用户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的资源,并且每台计算机的操作以及使用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无论是硬件操作还是软件操作,影响到彼此的可能性都不会很大,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被虚拟技术给分离开来,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资源的潜力。在同一台计算机上,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多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被同时运行,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需求是可以通过它来得到满足的。目前,虚拟化技术发展迅速,它被广泛应用在信息化技术的各个领域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教育领域中随时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这使得它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关键技术[3]。

1.2虚拟技术分类

虚拟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系统虚拟,即建立虚拟机,使用软件在某一台计算机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使用户方便地多台计算机地资源原,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序。除了系统虚拟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虚拟,以计算资源为标准,可以将虚拟化技术分为三种类型,即虚拟化的基础架构、虚拟化的系统以及虚拟化的软件。

2虚拟技术的优势

由于用户需求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应该被设计去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每个用户得到的解决方案是大有区别的,以客户的最终需求为根本,我们去设计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虚拟技术的选择,有效采取措施,最后设计合适的虚拟化方案。以下几个方面就是虚拟化方案的优势。

2.1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

虚拟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一台计算机的硬件上建立起不同的虚拟运行统,可以有效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效率。

2.2大大减少管理成本

虚拟技术的运用,很大程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大幅度减少了管理成本,减少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物理资源和运行管理的资源,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管理成本,这些都是因为虚拟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改观。

2.3安全性和实用性较强

虚拟技术可以分割和划分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所以,虚拟系统在被不同用户访问时,安全系数会相对更高,安全性更好。当改变系统或者升级系统时,虚拟运行的用户也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3虚拟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高校领导本着节约办学经费的目的,计算机的配置都会被降低,最高等级的电脑以及与其相关的实验室设备是不会被配置的,这样就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导致高校计算机的设备与当今社会的主流配置背道而驰,很多最新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关专业软件都无法正常安装与使用,造成了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专业性知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计算机设备老化也导致计算机实验室的大部分硬件设备与软件更新速度跟不上当今硬件以及软件的主流发展趋势。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更新也会给机房的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因为高校学生在上课时,根据所学的专业不同,需要的计算机软件也是多种多样,这就给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与系统维护带增加难度,使他们的工作量也是越来越大。

3.2计算机硬件教学中虚拟机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的基础课程就是计算机的组装以及日常维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进行备份与恢复等操作就会被学生们所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些知识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但是本门课程实践性强,只是讲解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应用虚拟技术之后,学生可以在虚拟机上进行一系列操作。与实际的计算机操作情况相比较,虚拟环境下的操作差别不是很大,因此,虚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硬件教学效率。

3.3网络技术教学中虚拟机的应用

由于教育资金的短缺,教学设备配置不足的情况在很多高校经常发生,无法建立实训教室,但是由于网络技术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为了解决计算机资源不足的问题,虚拟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多个虚拟的系统被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各种操作都可以被实现通过虚拟网络环境。

3.4网络安全技术中虚拟机的应用

互联网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计算机病毒也是不可避免的。学校老师只能传授传统用的网络安全知识,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完全消化和理解这些知识。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引入虚拟技术,计算机病毒文件被植入建立的虚拟机上,随后毒的整个传播过程被完整地演示出来,再对消除病毒做出解释,最后建立防御系统。

4结语

计算机教育对培养计算机人才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的关键就是互联网技术。这就要求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素质要相对较高,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虚拟技术,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作者:宋会星 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力军,张学义.虚拟实验技术在偏远地区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0(6):25-29.

[2]田玉静,邵景玲,王玮.虚拟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2):235-245.

[3]冯克鹏,马小龙,孙向辉.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6(3):223-232

第八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1新时期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整体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变化,加上经济社会的持续变迁,当前我国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具体表现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提高,市场对于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有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所学习的知识,能够非常简单容易的划归为他们今后工作当中的生产力,为他们的工作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改变做出非常重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产业不断发展,各家公司对于实用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学生在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自己在计算机能力和知识方面的短板进行有效的弥补,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就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新时期,计算机应用过程当中的整体趋势是更加强调与时俱进,更加强调实践,更加强调应用性。

2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

2.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强调革新理念

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该改革教学理念,革除以往过于强调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当前很多学校还在秉持着以往过于强调理论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时间,很多学校往往认为学生的实践只需在工作当中积累就行,不需要在学校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实践经验有过多的偏重性的教学。但是实际上应该认识到,当前的用人市场还是相对浮躁的,很多公司也非常希望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就可以很快上手,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最起码要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大体了解。但是由于企业和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无法做到有效的对接,学校无法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学生无法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接受到有效的实现教育,这种错误的学校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个新教学理念,重视理论升级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刻不容缓的。

2.2教学方法过于僵化:重视改革教学方法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僵化,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校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在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的时候,依然还秉持着纯理论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不去重视,同时填鸭式的教学和过于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规范性作用也是非常强的,很多学生在庞大的,理论课的学习和复习的工作当中疲于奔命,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身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个人能力上的短板作用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会使他们在职场当中工作局面的打开非常的困难。僵化的教学方法还体现在考试方法的讲话上,很多学校在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上依旧严峻,以往的纯理论考核的方法,要求学生识记并背诵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但是由于教材相对落后,很多计算机学院专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他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十年甚至21年以前的教材,这种教材上所记述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当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的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整体趋势了,这就意味着学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将很多的精力用在了本来僵化的不需要去实际的理论知识上,这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因此可以看到,改革当前僵化的教学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2.3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强化实践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联系实际不够紧密,解决的方式就是帮助学生强化实践。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往往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学院教学,在计算机理论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但是由于这部分老师,在之前的求学生涯当中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了考试和发证章上,所以绝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老师没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教学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得非常不紧密,同时又由于老师职业的关系,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面对的就是学生和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商业化的计算机公司的联系不够紧密,常常有很多人并没有接触过一线的计算机产业商业化运营。这就使得教师的计算机方面的理念与一线的工作,实际相脱离,而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离开高校之后,还会选择继续深造,并在今后选择进入到学校从事老师的工作,所以说很多学生要在毕业之后进入到机场接公司去工作的时候,他们在大学四年乃至七年当中所接受的理念和,经验化的东西都是与实际脱离的,这会导致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若要强化实践,首先要考虑开辟校企合作的路径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企业需要向学校提供他们在实际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通过与企业的密切交流,不断明确企业在用人过程当中所需要人才的特质,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适合于市场需求的理念来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新时期,计算机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应该正视自己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有效整改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万欢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沐士光.虚拟化技术探讨[J].大学教育,2014(7):78~79.

[2]秋燕.浅谈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与实验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12~13.

[3]王春海,刘晓辉,白风涛.虚拟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第九篇: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信息化教育方式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教育的重点也由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微课以其时间短、内容精、教学重点突出的特点深受师生的欢迎。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将计算机课程展示给需要的人,并且随时都可以观看、评价以及反馈,有很强的实用性。

1高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随即到来,计算机教学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前途。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材的频繁换版以及人们学习方式的不同,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再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一的进行授课,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没有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外,由于计算机教学课时比较少,而教师的讲解方式就浪费了很多时间,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减少,不利于知识的更新。如此一来,学生逐渐疲于学习,只是对教师讲解的知识死记硬背,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及考试都是以应付的心态来对待,长时间之后,会使得学习效率下降,同时教师的授课效率也会随之下降。此外,由于学生之间个体差异不同,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使得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学习时就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就连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动力也都逐渐减退,学习效率自然得不到提升,导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课件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不同于普通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首先,微课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将重点的内容突出讲解,整个课程要有连贯性,不能忽视任何步骤。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所制作的微课课程深受每位学生的喜爱,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其次,设置的教学内容要精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达,还要设置相关的提问环节。当然,在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借鉴相关的经验,把最好的课程设计展示给学生。最后,在录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还要注意微课的内存占用量不能太大。,不然会对学生的下载使用造成不便。此外,将录制好的微课还要进行后期的剪辑制作,通过不断地观看、反复的研磨,并找出其中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使得整个视频衔接更加紧密,画面更加协调。还可以适当的加点音乐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2具体应用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一定要做到如下要求:首先,如果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要在上课之前将制作好的微课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大致的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方便以后的教学。其次,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最后,学生可以将微课下载下来,然后对自己没有学会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微课的运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先要学习的知识,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想学就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3结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计算机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学生职业生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各种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微课资源,对学生更新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还能拓宽学生以及教师的知识面,从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万松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时军艳,孔小婧.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5:311-312.

[2]韩亚峰.微课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6:157-158.

[3]王敏,赵帅帅,刘稳卫,刘红.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194-195.

[4]池云,王兵.浅析微课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6,04:35-37.

第十篇: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笔者观察发现,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诸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学内容陈旧,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实践应用不足,不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诸多问题。这就意味着高校计算机教师应当改进教学策略,转变这一教学现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占据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统一给班级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然后抽出一点课堂时间让学生练习,或者让学生课下自行练习等。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采用“大锅饭”的讲解方式,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内容陈旧

一般情况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但是高校计算机的课程教材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跟上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同时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为了省事,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所讲授的内容陈旧,不愿意去跟学生讲解新颖的知识,担心影响教学进度。这直接阻碍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创新实践不足

在以往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依据教材跟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讲解某种效果的实现方法和实现步骤,然后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练习,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思路和指导方法进行学习,甚至有些内容学生照着课本就能完成。而教师在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一般会让学生交作品,作品内容要求也通常是关于格式、知识点的运用等,对学生作品中的创意设计、新技能的运用没有过多要求,学生缺乏创新实践。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方面,学生来源不同,有的学生中学阶段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较好,对计算机应用比较熟悉,而有的学生中学阶段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稍差,缺乏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学生们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生为本,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环境的灵活优势,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情况,以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通过信息教学系统,给不同学生的学习终端计算机提供不同的教学信息,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提高学生自身的存在感和被重视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实施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原则进行分组,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学生自主协商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学生齐心协力合作学习,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计算机技术是一直在飞速发展的,如果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是陈旧落伍的,学生从一开始的起点就比较落后、比较低,如何能够让学生快速进步创新?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了解计算机前沿技术和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前端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教师在讲授网页设计的知识时,需要关注这一方面的发展和变革。以往网页设计所用的html和css逐渐被淘汰,当前最为流行的是html5、css3和JavaScript,学生对这些新知识接触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利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技术制作的简单小成品,让学生直观了解新技术的实际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新知识,想象学习后能做出如何惊艳新奇的作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同时,简单小成品的制作难度较低,能够降低学生的初学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3.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后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并能在实践中继续创新,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高校计算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开展灵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发展空间,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创作,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做一个精美的二维动画,在保证动画内容积极的前提下,不限制学生对设计动画的主题、页面布局结构、创作风格和内容要求,在班级中和学生一起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一起评比选出谁的动画设计新颖,创意性强,给予他们一定的精神奖励或者奖品奖励或者纳入综合成绩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主题比赛,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教师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贾凯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董西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2015,23:216.

[2]李荣利.浅析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43-45.

[3]刘净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