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终极追求论文

时间:2022-04-06 09:07:00

高校德育终极追求论文

摘要:把当代青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具有义不容辞的不可替代的责任。认为,从“人”出发是进行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理念的基本价值。一句话,从“人”出发是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高校;德育

一、从“人”出发: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弱化,与高校德育实践中整体取向上存在的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性。有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60年来,高校德育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政治教育”,这种倾向“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1],影响了德育有效性。二是过分强调德育的功利性。有人指出,德育实效低下根源的内核即“功利主义德育观”[2]。长期以来,德育被视作“消防队”、“救火车”角色,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过分突出“学校德育的外在功能”,即“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3]。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还表现在,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求“效”心切,往往将德育的目标作为德育的起点,由此造成忽视学生思想、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单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4]三是过分强调德育的独立性。即德育的实施与高等学校其他的教育渠道、教育环节割裂开来,“强调德育自身功能多、其他教育的德育功能少”。而事实上,“德育与其他几育相比较,基独立性要弱得多,光靠德育自身而忽视其他几育的德育因素,就不可能收到好的德育效果。”[5]

二、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理念的基本价值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因此,德育尤其要重视情感因素。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都应当融入情感。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德育强调情感的作用,即强调德育中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强化、放大、动力、激励作用。情感不仅成为生命需要最重要的标志,而且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才有最基本的保证。高校德育一定要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要有人情味。

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实现德育的价值、定位、职能三统一。(1)是在德育的价值上,要实现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这是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追求。德育的社会价值一定包括了个体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个体价值。所谓个体价值,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尊重,自主、自立、自我发展。在利益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重视德育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都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陶冶情操,塑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这其实就是实现社会价值或个体价值的统一。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错位,重智轻德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按照这种片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概括为:有智商的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独创,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信仰,有目标没有希望,最后出现有青春没有热血的危险结果。(2)是在德育的定位上,要实现德育的政治定位和德育的教育定位的统一。德育的政治定位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的教育定位就是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灵魂,德育要为其他教育育提供动力、导向、保障作用。(3)是在德育的职能上,实现德育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当前更应当强调服务。一般来讲,学生思想问题有三类。一是属于是非不够清楚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思想教育;二是属于行为养成问题,主要靠以管理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三是属于具体利益、具体问题引起的思想情绪问题,主要靠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总之,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路径探讨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德育提出了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新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的主导,人文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底蕴,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国际人才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借鉴。这些新要求高校德育的路径探讨上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做人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

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本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有关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部分毕业生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而忽略了做人的根本,过分重视功利的东西,而忽略了情感和理想。用人单位一致提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办学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能力不足,责任可补。中国历史上强调做君子,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才是圣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对理想、信念、责任的升华。

奋斗精神教育主要指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追求。比如特困生的“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问题。资助特困生,不仅是资助几个钱,更重要的是弘扬一种刻苦学习、发愤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精神。苦难是一所学校,吃苦的经历是一笔取之不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物质贫困可以促使一个人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

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德育和智育的关系问题,都要由人文社会科学来解决。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为了取得智慧,理工科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联姻,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合璧,促使人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而自卑则是人生的第一大敌。天生我辈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心理素质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对于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身体发育,都是一种基础性因素,都是一种物质基础。当代人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是,自高不能得志,自卑不能自拔。因自我否定和自我拒绝而失去生活愿望和信心,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出现轻生和自毁的行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行为放荡。据调查,高校20%的在校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主要是学习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障碍、青春期烦恼和升学就业中的困惑等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探讨道德教育的路径上更要强调道德的自我教育。这是由于:(1)开放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开放环境为每一个人既提供了发展的良好条件,也提出了应予防范的问题,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选择,对不利因素的防范、排除,再不能像过去时代那样依赖组织确定取舍,更不能用“围墙”加以隔离,只能依靠自己适应开放环境,把握开放环境,选择开放环境。而要适应、把握、选择开放环境,前提就是要把握好自己,不被复杂所迷,不为诱因所动。因此,自我教育是开放环境的一个前提性条件;(2)市场体制的自主性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决定社会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和水平,提高了这种自觉和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3)终身教育的客观性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学习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即由传统教育转变为现代教育,由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社会化终身教育,这种终身教育需要人们进行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和途径的灌输,才能在头脑中确立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除了坚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相互教育或启发,进行自我教育。灌输是外在的,效果总是不好。道德教育最后要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才会起到我们所期望的作用。这就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劳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2]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

[4]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5]郭声健.德美并重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199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