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11-03 04:13:01

公民教育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病毒肺炎重大疫情的爆发,给延迟开学长时间居家防御疫情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积极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我们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着力点,引导大学生恰当积极地应对各类社会危机与人生挫折性事件,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关键词:疫情;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看待这场全民疫情防控战,深入挖掘其中内含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是将公民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改革中来的理论基础和支撑。针对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紧紧抓住四个着力点,开展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积极应对社会危机事件,促进大学生自我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与成熟成长。

一、明确方向: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

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进。[1]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指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公民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一,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高职院校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结合重大疫情应对实际,我们开展“青春•责任•奋斗•奉献”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引导青年学子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者、追梦者、圆梦者。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抗击疫情是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要充分利用抗击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依托“主渠道”与“主阵地”,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又要融入日常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在奋斗和奉献中找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第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有本领的时代新人。高校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强化育人理念、体系构建、课堂变革、评价导向、组织保障方面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把握基调:以“爱党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党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高职院校要汲取战“疫”实践中的思政养分,充分利用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作用,聚焦制度优势体现,聚焦一线感人故事,聚焦师生关心关切,贯彻中共中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开展爱党与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中国情怀,传递中国温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与党与祖国同向同行。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学伊始,思政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开学第一课:信心责任使命》,打响了疫情防控期间云端思政教学第一战。在开学第一课中,结合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鲜活感人的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面对疫情,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倡导学生当此之时,与祖国在一起,共克时艰。组织全体学生共同上好“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一堂大课,为宅家抗疫的大学生们深情地讲授了不一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思政云端课堂真正“燃”起来。第二,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以“疫”为“材”,以弘扬抗“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线下思政实践教学,传播战疫正能量,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如开学前,我们发出倡议书,组织学生开展“疫情当下,学习报国”“五个一”特别主题实践活动,即观评一部抗疫微视频、进行一次公开承诺、阅读一本好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居家行为习惯、完成一个主题创意作品,让实践教学真正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与学生策划微视频片《我们一定会胜利》,面向社会积极传播了正能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助威;设计并发放《牡丹江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为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优化云端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了依据;领办五四主题活动项目《“青春•责任•奋斗•奉献”主题微视频制作比赛》,通过公众号向社会推出。这些德育领办项目,注重在活动中观察与体验,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广大逆行者致敬的同时,能够以勇敢与理想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民族的大团结,鼓励学生增强共同努力战胜疫情的信心,勇敢逆行,爱国力行,成为希望的守护者。

三、突出重点: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切入点

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2]第一,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将中国情怀和时代特征与世界眼光统一起来,引导青年学子与时代同频共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疫情防控的伟大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第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中国抗疫以果断的防控措施,高效的组织动员,强烈的责任担当,有序的复工复产,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为全球抗疫和经济恢复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我们要讲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疫情防控理念,讲透集中力量抗击疫情的制度优势,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外重大疫情防控的比较,客观看待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第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组织动员大学生力所能及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传播正能量,在亲身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涵养社会责任担当。激励学生明确理想追求,不负韶华,激发学习动力,踏实进取,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第四,教育引导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在充分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凝聚全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所展现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作真贡献,努力展现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培育青年学子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励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四、创新方法:以“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为着力点

面对疫情大考,如何把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这场考试的答案,就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强化网络平台的使用、强化文化氛围的营造、强化教育合力的形成,扎实推进抗疫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创建“3+1”云端思政课教学模式。“3+1”云端思政课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慕课化,强化课前导课、课中共学、课后答疑3个环节的教学互动;活动教学项目化,突出1个抗“疫”主题。把云端思政课打造成知识传授、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用好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与方法启迪的主渠道,讲好抗疫故事,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第二,“项目领办”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校思政部、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及社团联合组织实施抗“疫”德育项目,以弘扬抗“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合力开展了一系列线下思政实践教学,传播了凝聚战“疫”正能量,进一步加强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第三,创建“学-悟-推-行”思政课教学成果培育机制。通过教学资源优化、教学途径拓宽、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品牌培育、教学成果推广运用上,形成了“广学-深悟-精推-力行”的教学成果培育机制。这种培育机制强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用德育项目领办,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假期专题社会实践、网上认知体验等实践教学载体,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加强学生主体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强化“演•赛•做”一体化,以“演”创新教学形式,以“赛”增强学习动机,以“做”巩固学习效果,凭创新“圈粉”,令思政课不再枯燥,而是活了起来、热了起来、强了起来、实了起来。

参考文献:

[1].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吴淑霞 单位:牡丹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