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0篇

时间:2022-02-17 10:02:52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0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构建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理念、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显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突出表现在:工作“问题”导向,“管”多“育”少,心理工作集中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少关注积极面。事实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满激情和活力,是“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富有感染力的工作。而近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正是研究如何唤起生命价值和意义,给人类灌注希望、快乐和幸福的理论,符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能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活力,提高教育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国家教育部在2014年3月《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定义辅导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本文界定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的工作内涵一致。同时,笔者认为,高校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育人,因此,本文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包含教育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另外,《能力标准》明确规定了辅导员九方面的能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事件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这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此界定范围内。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积极心理学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和弗洛姆等。积极心理学与亚洲文化和哲学有着紧密联系,致力于帮助人们运用自身优势获得人生的美满幸福。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二是个体美德、乐观等积极的个人特质;三是影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积极组织环境[1]。综合以上三方面内容,人们就会有满意的生活状态,从而减少心理问题产生。

三、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教育观的构建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是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与心理体验[2](P104)。积极的情绪是短暂的,主要指人的感官体验,如身体的快感;积极的情感是持久的,主要指人稳定的情绪状态,需要运用自己特有的力量完成所从事的活动才能体验,如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解决了困扰自己的难题等。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不仅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生产力,促使人长寿的重要因素。要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必须在高职生日常思政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个性,强调人文关怀,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思政教育中,采用多种形式(如谈心、座谈、社会实践活动等),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处理各种学习、生活困扰的能力,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以学生为本,要求高职生思政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主观幸福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二)增加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的积极认知

积极认知是指对现实中的他人和自我进行的积极取向的认识和评价,即不仅看到事物的消极方面,也看到积极力量,并对事物进行积极评价、感知和判断[2](P109)。塞里格曼认为,人们有两种不同解释事物的风格——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暂时的、外部的和特殊的因素,这不是定性评价,如当前的环境等;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和普遍的因素,这是一种定性评价,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如个人失败。积极心理学倡导乐观解释风格,启发人们对问题做出积极解释。第一,在高职生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改变“问题”学生的传统认知模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关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在以往的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更关注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如自私、逆反、个人中心等,而较少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如勇气、乐观、助人等。思政教育者如果用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更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内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成长。第二,在高职生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善于创造积极的氛围来引领学生。可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优秀事迹,开展如“校园之星”的评比或展示活动,用积极的因素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改进思政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方法。它强调个体心理、情感和需要的重要性,注重个体的主观感受,把思政教育和情感培养结合起来,采用理解、尊重、接纳、肯定等积极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可通过情感激励法,挖掘学生的情感源泉。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师生间的信任和交流,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单一理论说教的模式。教育者通过科学设定学习任务难度,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精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发学生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反思,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德。

(四)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1.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人很重要。当今的理论学者认为,拥有爱的能力以及被爱的能力是人类的本质倾向。在人生历程中,这对健康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P179)。在发展家庭以外的关系时,学生必须处理好友谊、信任、赎罪、原谅以及感激等问题,以提升心理和生理上的幸福感。因此,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情商。

2.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个人能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与更好地成长。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彼得森认为,感觉良好的心理学体验都是在道德的环境中出现的[3](P34)。因此,良好的环境能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首先,学生管理者要为学生创造感到安全的环境,自然激发学生的真善美。其次,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树立恰当、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增进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投入学习。最后,思政教育工作目标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提升学生幸福感,并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高尚品德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陈晓英.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教育与职业,2010,(15):79-80.

[2]周围.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可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作者:宋一栋 刘月红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网络语言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将网络语言应用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进行平等交流,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的高效传递,为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网络语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在年青人中流行起来。网络语言就是网民在网络平台上所应用的交流语言,与传统的口头、书面语言相比,具有创新性与形象性,更具有流行性与形象性,同样具有粗俗性。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网络语言,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更能够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学生能够有效辨别网络平台上的各类信息。

一、网络语言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第一,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平等交流。人们愿意参与的交流活动是他们可以通过交流获取其需要的信息,获得情感支撑,感受到伙伴关系的交流活动。受到年龄、社会角色、阅历以及表达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师生交流很难实现平等化。而网络语言具有流行性,利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可以缓解交流的氛围,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化,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第二,有利于教育信息的传递。语言是信息的传播载体,网络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便捷性,传播范围更广。在网络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想到传播的信息用键盘输入到电脑中,点动鼠标到网络平台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网络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能够促进教育价值的发挥。积极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反映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社会人才竞争的激烈化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大,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学业压力,遭遇情感问题等。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无法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也找不到合理的途径去解决心理问题。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能够让大学生将心理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教师用网络语言与高职学生进行沟通,说说心里话,能够了解学生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网络语言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语言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在网络语言越发丰富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当规范网络语言应用行为。在扬长避短的过程中,让网络语言发挥其教育积极作用。

(一)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语言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快速来临的今天,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模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这样的新形势,改变传统的说教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适应新环境并利用新条件。在工作之余了解网络语言,并学习网络语言的应用技巧。只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语言,才能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习惯大学生喜爱的交流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变化。

(二)利用网络语言深化师生交流。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不同,在网络世界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并没有身份上的差异。因此,利用网络语言,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且真实的交流。用符合大学生思维逻辑与语言应用习惯的网络语言与之交流,首先在态度上做到了平等。平等的交流,是大学生向往的交流模式。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QQ或者微信建立一个班级群或者年级群。教师要经常保持在线状态,利用网络语言融入到学生群体中,而不是忽视学生的交流,经常保持隐身状态。

(三)利用网络语言做好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白天需要上专业课程,很少有时间能够与思想政治老师交流。许多高校的思政办公室都是公共办公室,缺少私密的交流空间。一些学生遇到问题,不愿意与学生交流。一些学生想交流,但碍于没有私密交流空间,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开辟网络通,鼓励学生在一切时间与自己进行交流,借助网络语言的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能够减小师生之间的隔阂,做好保密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四)利用网络语言寓教于乐。利用网络上的文字与图片资源,组织一些网络平台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性。与校园中现实的文化娱乐活动相比,网络文化娱乐活动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声音与图片语言,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冲击学生的多个感官,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语言环境下,网络的虚拟性与互动性得以突出,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棋、牌、球等益智类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更可以在网络语言的支持下,进行爱国类的征文活动,给学生表达个人思想政治观点的机会,促进网络语言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视网络语言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开发网络语言的优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达成。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让网络语言的应用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相符合,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伍文忠.论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机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2]李炳元.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刍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谢平,胡远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沟通———基于沟通分析理论的探索[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作者:马薇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

第三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策探讨

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1.1高职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陈旧

在市场经济不断革新的时代,要想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注意教育模式的改革。但是,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陈旧,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教育方式只会在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中慢慢被淘汰,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在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过程中,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令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1.2高职政治思想教育的实践意义不强

思想决定意识,思想意识决定实践行动,高职学生最宝贵的是拥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但是实际上,高职政治思想教育的实践意义却非常薄弱。在这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新世纪的学生群体,应该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的同时,依然不忘政治思想的集中汇报,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以踏实求实的态度和信念,提高政治觉悟。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会理论性地向学生宣讲政治知识,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2、政治思想教育的创新对策

2.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扬长避短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外国思想教育是很开放的,各方面思维也比较活跃,教育体制管理比较随意,不受太多的约束。而中国思想教育总体相对传统保守,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开放思想,打开国门走出去,但是体制管理各方面还是很限制,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开放思想,管理也很统一化,这样虽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但是在思想上还是很统一凝聚力量的。此外,从古至今,我国经历了无数次的文化改革,每次改革都尤其时代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有值得借鉴之处。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为了让高职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不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排斥,高职教师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方法同时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扬长避短,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2.2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教师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尽量避免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变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建议如下:(1)在不违反道义的前提下,坚持去做好开放思想,努力做到实事求是。高职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当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社会现象,归纳总结,探究本质,让学生在听到各类事件的同时,领悟其中的思想,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思想修养。(2)不断创新,以人为本,让实践和生活相贴切,紧密联系,努力提升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性、感染力和实用性,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品德品行等各方面素质,积极营造一个人人争做的社会建设合格者的氛围。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高职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

人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有限的思维里,更不能抑制自己去学习更多更好更适应时展的思想养分的想法。在提高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在思想教育内容上也应该与时俱进。此外,为了保证各高职教育效率,教师可以运用严谨的方法,有效的研究调查,以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和对高职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从调查分析入手,针对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现状,表现其高效实践性,必须理论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改革与创新的新思路。

2.4强化理论指导与实践的统一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就是为了更好的在实践中有所应用,理论和实践是难以隔离开的,只有统一起来,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才有更好的意义。换句话说,“理论源于实践”,实在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人的思维在接收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后,会通过一种思维模式转化成在行为意识上的指导,所以高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强化理论指导与实践的统一性是很有必要的,更能在实践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可行性,而不再是空洞的让人去排斥的口号。

3.结语

总之,立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多元化背景,围绕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改革,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教育体制还应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职人才。

作者:赵跃远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将二者进行结合,是对高职教育的一种创新。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性。高职院校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院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发挥。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与可行性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高职院校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视为学校教育的服务者,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技能提高,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其具有职业素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员。第二,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品德与职业能力的人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的结合,能够让课内外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有效利用。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第一,教育的对象一致。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职业素养教育,其教育的对象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两种教育的施教主体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及班主任。统一的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源,使二者融合具有可行性。第二,教育目标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在职场中的思想素质。虽然教学内容不完全一样,但目标都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成长,提高其综合实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其统一的目标。第三,教学内容交叉。高职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远大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情感培养以及良好职业习惯的引导。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二者在内容上的交叉,使二者具有融合的可能性。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素养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重要内容,职业素养教育也不能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思想地位,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中明确建立个人发展的思想与素养目标,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结合。比如,在对采矿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等几点内容;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精准、细心等内容;对学前教育专业,注重爱心、耐心、细心等,并将这些良好意志品质的实现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都适用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直线上升。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生的个人素质,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在高职教育过程中,以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系统性的认知,是必要的方式。针对学校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整合课程体系,做好教育规划,才能保证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入学第一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理性认知。给学生接触与接受正确思想观点的时间,让学生在第一学年认知自己,认知正确的思想观点,在反思中进步,于进步中反省。其次,在第二年,引导学生大规模地实施自我行动。经过一年的思想政治学习与职业素养学习,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有了全面的认知,更能体会到职场对自己的需求。让学生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职业素养教育活动中的内容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才能促进学生改变。最后,在踏入社会之前,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素养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创建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立,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得以自然结合。企业文化创造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社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能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素养提高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育人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高职教师可以利用各个专业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像财经专业或者贸易专业的教师,可以讲一讲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等经济类的历史事件,向学生传递贸易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氛围。多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全面建立,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有直接影响。学生只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职业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给高职学生更加明确的职业与人生引导,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的方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适应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

作者:王曦 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第五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除了掌握专业课程知识,还需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学习,通过树立思想政治意识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今后参与社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高职教育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职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早期办学理念中,高职院校仅注重专业课程教改工作,校内工作重点集中于专业课程安排,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政治体制深化改革,国内高校开始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对高职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时代变革的主流趋势。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科学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政思想为依据,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职教育发这关系着社会人才发展水平,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也要坚持科学性。例如,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融入科技教学模式,开辟思政教育新格局等,这些都体现了教育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持续性。思政教育并非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而是要围绕高职学生长期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从近期与长期两个角度进行规划,在某个时间段内采取不同的思政教育方式。例如,前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灌输,后期重视政治实践培养,从双方面培养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这些都带动了思想政治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3、差异性。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步入现代化改革进程,高中学生政治思想建设关系着人才战略实施情况。为了进一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高职院校需开展多方面改革工作,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是教育之根本。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情况,对高职教育工作进行多方面调整,提出切实可行的思政教育改革模式,从政治思想、政治实践、政治课程等多方面展开调整。

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源自于党政体制建设,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党政思想,才能确保思政教育达到预定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对高职院校办学机制提出深化改革,要求各地区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需求,以学生教育为中心思想,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笔者认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多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1、政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意识的提高,追求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教育部门对地方高校要展开一系列的指导工作,倡导以高职生为中心的思政教育模式,从多个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性辅助平台。

2、学校方面。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按照专项人才培养要求采取改革策略,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学校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这些都将提升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3、教师方面。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引导者,针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坚持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思想,从学生角度开展科学的教学模式。要努力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凡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均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为高职生教学提供有利环境。

4、学生方面。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要积极参与思政政治教育活动,按照学校教育要求参与政治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意识。现阶段,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育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必然带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四、结论

总之,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改革转型,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不断优化学校教学改革机制,成为高职院校改革重点内容。向高职学生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体现了时代教育发展之需求,也是我国人才战略培养的中心思想。为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从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教师改革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才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作者:祁慧琳 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民族与国家的梦想三位一体,这是中国人共同命运中感情、力量的表达,也是普通人希望、追求的表达。这样的中国梦折射出每一个中国人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体现出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以“中国梦”统领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中国梦”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受所处时代的生产力的制约。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理想是不一样的。“中国梦”是在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创新的精神成果,是党在我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和分析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旳关系。所指出,“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文明的传承,是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它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它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意识,表明了我们党对近代以来至中国现代革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坚持固有的价值观,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和奋斗目标。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

2、“中国梦”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中国梦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当代青年高职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的“社会人”到独立成熟的“社会人”角色转变中,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于社会,从而使远大的理想信念为高职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内在驱动力;同时,当代青年高职学生要更新思想观念、激发思想活力,推动将思想转化为外在行为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当代青年高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以“中国梦”创新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想信念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是知识、情感、意志在实践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因此理想信念的形成不仅是要掌握相关理论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主观体验,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自身认识能力等问题,不具有自发性,正如列宁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层次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如社会实践、社会学习、社会教育等。十八大以后,“中国梦”的提出既丰富了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使得当代高职学生理想信仰培育的历史时机更为成熟,给高职学生理想信仰带来正面影响,也从思想引领、文化培育、实践成才三个维度创新了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我国理想信念教育特指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它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智慧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科学的理想建构。人们一旦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这种信念就会统领其他信念系统,面对困难和失败时才敢于牺牲。正如邓小平所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很明显,用“中国梦”指引高职学生的人生,就可以为他们指引人生目标,提供人生动力,提高人生境界。我们应该用“中国梦”推进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选拔先进典范活动等主要途径,引导他们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要引导他们反对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的片面观点等。

三、以“中国梦”形成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

1、坚持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首先是通过主渠道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巩固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指导地位,指导高职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性的、科学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时代特征、社会需求展开,着重凸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教育。要从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锤炼合乎中国梦需求、具备较高道德修养与品质的“四有新人”。以及充分发挥并利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职责。例如《形势与政策》、《中共党史》、《伦理学》等学科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积极引导高职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确立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其次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环境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属性,所以高职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社会环境中大力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实现“中国梦”的社会风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建设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形成的两个规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内化的阶段,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成效,就要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获得自己亲身经历旳体会和感受,才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取得他们对理论的科学性给予高度赞同和支持,使高职学生自觉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认知。其次是在外化阶段,有了良好的内化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把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外化的过程表现出来,在实践中不断的接受检验和锤炼,才能不断的激励高职学生奋发进取不断追求理想信念的强大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教育要贴近实际情况、贴近生活情况、贴近学生的情况,要立足高职学生所关心的就业问题、升学问题、恋爱等现实问题。同时加强对我国具体国情的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让高职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坏境所带来的机遇以及他们的现实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关系,引导高职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已经存在的各种思潮,在现实环境中实践自己的理想信念。

3、强化教育队伍建设

教育队伍既承担着对高职学生进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他们也担负着引导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自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教师职称、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在结构上,平均学历水平偏低,高学历人才较少,缺乏学科领军人物;在科研水平上,科研成果质量不高且不均衡;在知识获取上,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较少,其知识更新较为缓慢,等。因此,提升以“中国梦”统领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绩效、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内在需求,更好地将中国梦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就是建设一支优秀的、一流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要提高他们中国梦的思想理论素养。“育人先育己”,教育者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只有共时态上把握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基本内涵,掌握好中国梦在根本上是人民梦的本质属性,从历时态上认清中国梦与民族梦、世界梦的内在联系,中国梦与他国梦的本质区别,才能真正廓清高职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论认知。其次,师德建设与中国梦相结合,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梦”必须忠于党的事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师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是将崇高的职业道德作为自己教学过程的重要遵循。再次,抓好“三育人”把教育落到实处。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教师、干部、职工,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上下联动,形成教书、管理、服务同育人在时间和形式上的有机统一。

作者:李纯斌 单位:湖南化工职院

第七篇: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高校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应着手要做的主要任务。本文将从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地在进步。正是如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及高职毕业学生越来越多,并且毕业生现在找工作存在“自己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他/她”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所以,加强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指导,着力转变学生的错误就业观已成为当前的各大学校的共识。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由于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发展,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大大的提高,应势之下,职业教育学校不断的增多并发展,而高职院校的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其人数也在急剧的增加,社会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而来,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下,使学生在高竞争下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而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做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为学生的未来保驾护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通过开展一定的论坛学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符合社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手段。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软实力,让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成为他们就职的利器。

(二)增强学生的思想创新能力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是就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模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以新思维来看待问题,勇于开拓新的思维领域,提高创新能力,这可以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给其就业单位带来一种新气象,新风气,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与个人的双向发展。

三、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密切关注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

社会上人都认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同,他们都会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如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会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高考的落榜让他们不能接受良好完整的教育,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不足,导致他们对学习根本就没兴趣,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所以更是不愿意进取。如果高职院校学生一直承受这种压力或是一直抱有这种心态学习,那么他们将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甚至是被当代社会所淘汰。一旦学校发现有学生存在这种消极心理,就应立马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及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其自信心。随后让学生确定远大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在实习中培养职业素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的理论知识都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但当今我国在教育上,对学生实践的活动重视较少,因此,学生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不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习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阶段。学生在实习中,不仅能让学生把课本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上的生存技能,而且还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在工作中责任心与认真态度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实习中,学校的目的都是在于为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与服务,把实践与思想政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培养自己的就业素质,让学生能就此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为今后找工作的路途做铺垫。

(三)创新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中国的就业市场是极其广阔的,有着各式各样的就业需求,然而在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的前提下,就业市场依然竞争激烈,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其就业成功的保证,并且在现代社会里,就业不仅仅就职技巧与社会信息的竞争,更是个体中和素质的竞争,而拥有创新思维模式,能够很好的个人的职业关键竞争力以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促进就业的成功。一个人竞争力的提高,尤其是思维方面,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就业者的双向配合,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去发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在其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激励他们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校中的各种创新大赛都是进行创新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改变思维模式以培养自己的团体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创新的思想去看待生活,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增加强劲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怎样使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的结合,促进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对于毕业学生而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极其困难的任务。

作者:周娟 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第八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以储备高技能人才和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补充,在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成为社会衡量用人标准的尺码。为此,我们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该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于思政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用”人才,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才能满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用”人才的要求。

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且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个性特征完善;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呈积极状态;能保持正常的自我调控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以及将来如何走向社会。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能显现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符合上述三个特点的要求。当然,也有少量学生在日常行为表现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健康的某些隐患。

1.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表现。从各类媒体中我们发现,从名牌高校到高职院校,因宿舍之间学生嫉妒而投毒,因家境原因而弑父,因情感困惑而自残等现象比比皆是。不难看出,高校如果只一味重视专业教育的学习、研究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会导致个别学生道德的沦丧、素养的缺失和行为的失常,继而引发一系列不堪设想的后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在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灌输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教育和引导,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和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工作重点来抓。

2.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现实角度看,造成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家长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于子女能否高考进入大学,当子女考入大学后又寄希望于取得优秀成绩,取得好成绩被认为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因此,家长们对子女的成绩特别关注,这也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当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出现偏差的时候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继而会对教师的期望产生叛逆的心理。其二,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虚荣、拜金的不良思想时有作祟,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便可能会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当然,学生的心理出现困惑或问题时,多半是因为自己不能以客观、公允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以正确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三,社会的外部环境、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家庭矛盾的发生等也是致使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推手。

二、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要学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是否会“做人”,一则反映了学生素养的高低,二则反映了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在会做人的前提下会“做事”。“会做人”,包括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情绪控制的疏导等。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有关的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我们在做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咨询和引导,通过问卷调查,在线心理咨询、微博、博客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对人生事物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并促使其正能量发展。

1.法制安全教育应常抓不懈并形成常态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设置法制安全教育课程,从道德层面、法律惩戒和安全教育等方面以规避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约束、震慑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目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调陈乏,课程设置量的短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心理不健全和对问题看法有失偏颇的学生,在不自觉中出现了意识的模糊、思维的桎梏、心理的惊怵和能力的限制等问题。

2“.两课”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成为行为指南。“两课”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课堂,也应成为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南针,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但不容乐观的是,在“两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只一味传授灌输而忽视学生德育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和“主阵地”,为学生传授更多“两课”中涉及的要点、重点、难点并要有效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起到对学生人格教育手段的多样性、素养教育的多面性、能力教育的多层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全的普及性的教育效果。

3.辅导员应主动引导学生养成正常人格。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平时,他们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重要影响。辅导员可以主动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性地组织各种活动疏导学生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抵制攀比、虚荣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踏实、求实的习惯,完善人格。

三、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有一颗善良充满爱的心。专业教育对学生成长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武器,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但还不能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个体的发展。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去。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高职院校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变化建立一套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利用当下通用的自媒体和多媒体网络渠道,从学生的舆论和探讨中,掌握学生的心理要求和健康状况。另外,通过特别的时段,如“5.25心理健康日”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趣高雅的文体活动或户外活动,以在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过程中,窥测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了解学生对抗压、抗逆、抗挫的承载力。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让心理健康达标的学生在思想上加固正确的认知方向,从而提供他们引领校园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让心理健康有隐患的学生在思想上及时得到矫正,从而减少校园环境建设中的负面能量。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功效

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功底和不一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高职院校都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和独立相对封闭的咨询室。但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并不能证明学生心理健康达到了预计的期望值。通过咨询和了解,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的“杀手”,不仅有家庭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体情感的问题,还有个体抗压能力的脆弱等。当然,很大程度上还源自于学生自身认识问题的浅薄、“三观”的浮躁和素养的缺失等。为此,在学生的行为教育和理论传授的前提下,将思政课程的教育宗旨和教学要求行之有效地引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一箭双雕”、“双管齐下”的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正常的生活,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是非观,培养健、乐观、积极的心态,而思政教育正是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结,与国家的发展荣辱与共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作者:崔小云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第九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科学布局,消除方式单一现象

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我国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师生思想认识、合力推进高职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体系改革的大趋势既给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同时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从高职属性看。对高职教育而言,既要给予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高度重视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后者,更是关注重点。其次,从高职生源整体素质看。高职生既不像高中生思想单纯,可塑造性强;也不如高等院校学生学术概念深厚,学习目标明确。选择高职,是考生达不到录取线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选择,所秉持的学习成绩不如他人的消极心态,导致在入学时就萎靡不振,得过且过。这样的素质结构,给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指向性和实践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第三,从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并非纯理性的概念,不是理论和意识的概括,而是对事物有功能作用的产物。但在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囿于理论概念的讲解,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因此,要以科学布局的思维,整合院校党组织、行政、共青团、学生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视角和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以学生为本,寻找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思想意识的结合点

(一)宏观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当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所蕴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用于高职教育之中时,其核心是凝聚思想共识,宏扬先进文化;其价值是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目的是用于解决理想失守、诚信失缺、道义失却、纪律失去的现实问题。理想、信念、道义和纪律的建设问题,是高职着力于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二)微观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年青人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极具跳跃性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这其中有正确地思潮,也必定会有错误的思潮。因而,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关注他们整体成长的过程中,运用从“他识”到“自识”的教育方式,把外界健康的理念转化成为他们自我规范的意识。这种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人生发展目标的确定,也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发展。

三、活动为冀,形成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一)教育思路的创新

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寓教于乐”。英国著名哲学家康福德说“寓教于乐’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对象包括行为方式和反应方式,以其有效性而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高职生习惯于通过实践来接受教育,他们期望有身在其中的感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目的置于娱乐过程之中,能够通过娱乐活动的心理暗示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以活动的感性方式作牵引传授到高职生的意识当中,并令其欣然接受。

(二)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这里所强调的学习模式的创新指的是要充分利用高职生的自学能力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正确的人生观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形成。组织高职生学习思想政治,不是对着他们念报告,学文件,而是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学习而自识,因自识而自觉,因自觉而自我净化。

(三)活动方式的创新

有一位高中老师围追堵截他迷恋于网游的学生时,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我们的说教,也像电游般的有趣就好了。这话看似感慨,实则道出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病:我们的教育语式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对思想活跃的高职生灌输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是事半功倍,吃力不讨好。因此,要把教育的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演讲、主题竞赛等方式传导出去,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接受,在接受中升华,在升华中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落到实处。综上所述,读书做人,教育为本。做好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从理论上研究其内涵和特征,又要在推进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努力实现“三个满意”。一是在推进教育方针的落实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二是在勇担责任、满足社会对后续人才队伍需求的培养上有进步,让人民群众满意;三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职学生根本利益上有建树,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满意。

作者:李湘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1新形势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社会结构、经济体制,还是利益格局、文化理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都在发生着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西方的一些消极观念的涌入,使得许多高职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偏差、人生理想缺失等问题。因此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高职学生本身的缺陷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难度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乃至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决定了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等都比较差。而且由于他们过于追求个性,功利心强,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诱惑和影响。因此,必须对其从思想上进行纠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

2.1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同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4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一份有关4个方面的问卷调查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次问卷主要针对我国南方地区某5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总共10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900份。其中,在对“你认为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建设的指导意义如何”进行问卷调查时,有效回收的问卷中有80%的学生认为“它对我国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有15%的学生认为“有作用,但是作用不大”,有5%的学生回答不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的高职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和肯定,它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对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调查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也都表现出了对社会主义的拥护,对共产主义的期待,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肯定[2]。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大部分高职大学生所了解和接受,但仍存在一部分学生对其不是很了解或了解不深。因此,当前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2加强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的紧迫性

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以及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大国,无论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GDP总量的不断攀升,一些西方国家感觉到了威胁。再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得双方时有矛盾。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的优势,持续加大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力度,推行霸权文化,妄图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尤其是当前对我国当代在校大学生进行渗透的力度和强度比任何时候都强。因此,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一直存在。而高校作为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当前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刻不容缓。因此,高校要加大对西方腐朽思想的抵制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文化观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高职院校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时展的潮流紧密相关,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紧贴时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自身的办学方向时,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和前提,紧贴时代前进的趋势,才能促进自身的快速稳定发展。

3.2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高职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高职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具有稳定的一面,同时也有主观片面的一面。而大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也是纠正具有偏颇性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目标,能够有效的培养高职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有利于高职大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对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国家、民族观念,使自身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未来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成长为符合国家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大批具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并加大培养的力度,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好的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重担。具体来讲,高职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2方面来进行。

4.1以“三位一体”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覆盖

“三位一体”模式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培养。首先是学校。高职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课堂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加深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在娱乐中进一步体会、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其次是社会。高职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舆论的趋向、社会主流观念的改变以及道德文化的转变都对高职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等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社会上具有政府职能作用的部门,一定要做好高职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引导工作,促使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与社会主流形势发生背离和冲突,最终达到一致。最后是家庭。家庭对高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对高职大学生从小形成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对于不良的言行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同时,家庭成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必须要言行一致,做好孩子的表率作用,最终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性格。

4.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阵地,强化教育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强化教育引导,抓好“两个坚持”。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目前我国全社会齐动员学习的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理论联系社会现实,既能够有效提高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能够使高职大学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以及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环境中顺应潮流,不断前进。二是坚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和基础,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可在思政课的课堂上融入一些贴近生活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的素材、视频、教育片,或者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演讲、辩论会等活动,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增加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进思想。

5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而高职大学生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高职大学生自身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孙志方 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