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28 04:07:02

民族院校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复杂性理论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度复杂性作为时代的最基本特征,直到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才被逐渐认识。在这样一个重大的转型过程中,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社会,且其程度日益加深,进而导致社会的流动性极速增强,引发了多种问题。较为明显的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且不确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处于工业社会时,复杂性程度较低,社会对治理体系及其治理方式的科学性要求也较低。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秩序、可预测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已不存在,而是由高度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替而代之。然而,我们现有的各项制度体系均是建立在低度复杂性基础之上,用于应对相对确定的问题。显然,这种确定性的制度体系在后工业化进程的治理实践中显得力不从心了。就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教育涉及课程设置、学生身心健康、社会热点问题等多重影响因素,其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且它们并非简单的线性联系,而是交互的、多向的非线性联系,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如学生表现优秀不能简单归纳为其自身的勤奋,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对教育效果(无论好坏)简单地归因,更无法准确地预测,而是只能利用复杂性、非线性思维来应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复杂化。复杂性理论认为,复杂的东西不能被概括为一个主导词,不能被归结为一条定律,不能被划归为一个简单的观念;复杂性是不能用简单的方式来加以定义并取代简单性的东西。对于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除了具有与非民族院校相同的作用之外,还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人才、维护国家统一及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等重要责任。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各民族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差异化不断增强。如同莫兰所说:“系统的复杂性一方面随着元素的数量和多样性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也随着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愈来愈具有柔性、愈来愈错综复杂、愈来愈少决定论特点。”因此,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

二、复杂性社会中的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目标的复杂性

建立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国内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民族政策。一般来讲,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有着一定的统一性,但民族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教育目标上有所侧重,呈现出较一般院校特殊的复杂性。除了与普通院校一样需要用一系列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全面发展外,还应考虑到学校办学宗旨,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在思维方式、文化上的差异性,从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首先,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健康向上的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意识。其次,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积极竞争的精神。民族院校办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向民族地区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而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历史因素的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进而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竞争意识较为淡薄,加之近些年国家给予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部分学生安于帮扶的思想意识。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及积极竞争的意识,并将其上升到各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还应当引导学生拒绝陋俗,培养其现代文明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综合来看,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是多重的,这些目标还存在着相互促进或制约的复杂关系,任何环节的工作效果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大了民族院校思政工作的复杂性。

(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作为具有高级智慧及社会属性的生物,其思想、意识、情感、行为等都具有高级的复杂特性。这表现在人的主观性、个体性、非量化性、不确定性等方面。仅靠客观、简单的描述是无法深刻理解这些特性的,需要用理解、抽象等复杂的认知方式进行把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行为的复杂性。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有着较普通院校学生更为复杂的特征。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院校学生的主体成分,例如,本课题组对中央民族大学604名本科生(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达56.3%)对社会热点的网络参与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关注宗教类热点问题。这种多民族成分与其对宗教文化的关注又衍生出诸多复杂性。如,各民族学生由于从小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人情、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其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宗教习俗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点从调查的因子分析结论中也有体现。学生的参与行为在“行动参与”和“意见表达”①两个因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为少数民族学生在该两项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汉族学生,即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更能主动通过网络表达他们对于社会热点的看法。相类似的“行动参与”因子得分显示,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较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更多地通过网络参与到社会热点的相关活动中。我们知道,民族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偏远的民族地区,那里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办学软硬件均无法与内地相比,造成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较弱且参差不齐的状况。这种与内地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容易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压力,不利于其建立积极自信的学习心态。除了教育条件薄弱,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导致民族院校的贫困生人数远高于普通高校,物质贫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不单是个体层面的实体,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实体。马克思那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充分道出了人的复杂性。莫兰也在阐述人的演化复杂性时指出:“对人类的一个封闭的、片段的和简化的理论的丧钟敲响了,而一个开放的、多方面的和复杂的理论时代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是为人服务的,同时也是由人自身来完成的。因此,这一现实无疑加大了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

(三)教育内容的复杂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讲,其落实总是需要借助政治、文化、道德等内容,甚至需要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话语体系的支持,这种跨学科的复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复杂性。民族院校除了和普通院校一样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一系列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上下工夫以外,其思政教育内容又有着特殊的复杂性。首先,民族大团结教育是核心内容。为向民族地区输送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离的观念与意识。其次,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的民族意识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避免受封建迷信或邪教组织的影响,为正确看待与处理民族热点问题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再次,少数民族学生有其各自的民族风俗与人际交往习惯,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在尊重学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养成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文明的品质与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与调节能力,从而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当看到,这些教育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否则,极易出现消极的连锁反应。

(四)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对于文化课而言,其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这一单向的传输过程较为简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则是极为复杂的,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原则、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过程”。解决受教育者思想意识遇到的问题,化解其思想意识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矛盾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并非像传授文化知识一样单向输送,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思维交流与互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力、情绪、偏好等对教育内容进行认知。显然,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解读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灌输-接受”模式。对于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由于学生的多民族、多宗教习俗等特质,使得不同民族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对于某个事物,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看法或许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复杂性,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与此同时,前文提到,部分民族地区生源的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社会经验略有不足,导致其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同一阶段对同一项内容的认知程度会有不同,教育效果也许并不能很快显现出来,但这并不代表教育没有起作用。这种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了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需要教育工作者适时地分析实际情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统一状态。

(五)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是由能对学生的思想活动产生影响的复杂因素及复杂的影响方式所决定的。这些影响因素存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都属于自然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思想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并不起决定作用。实质上,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及思想教育工作有着核心的影响力。不难看出,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无法脱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系列因素,而这些社会因素在影响学生个体的同时,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首先,在高度复杂与不确定的时代,社会的开放化不断加强,思想文化的动荡变得日益频繁,与思想紧密联系的思政教育体系同样处于一个繁杂的大环境中。拿当前的互联网大环境来说,据课题组调查数据回归分析显示,民族院校学生的网络信任因子显著地影响着其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表达及行动参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对通过网络结识的对象信任程度越高,他们一起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可能性就越高,同时这些学生也更容易在网络上表达他们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进而参与到实际行动中去。显然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已深入影响民族院校学生的生活。其次,随着全球化、多元化的浪潮席卷社会各个层面,我国也处于关键的转型期,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加深,社会结构变动加剧。这些现实虽然为社会、市场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引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办学目的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而思政工作的教育对象大多来自民族地区,这无疑使思政教育工作与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对于本身就处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这种复杂环境更是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再次,受国际政治变幻、民族分裂势力等因素的干扰,为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又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简单地说,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是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时刻不能松懈的任务,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质存在于该体系的开放性与所处环境二者带来的关联之中。

三、从复杂性视角思考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以复杂性的思维看待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统的教育思维把教育行为看做老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的简单活动。然而,教育行为的过程实际上包含诸多因素,其间充满了繁杂的关联,传统教育思维的弊端在于忽视了这种关联的复杂性,将教育系统与其组成要素间的紧密联系分离开来。同时,传统教育思维多强调寻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答案,且这种答案具有唯一性与永恒性。经过诸多实践证明,这种追本溯源形式的教育思想在复杂性程度较低的工业社会尚有价值,而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今天,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使这种教育思维方式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深刻了解诸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要素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的或正向或负向的复杂影响。这些影响或许表现为一因多果,也可能表现为多因一果,只能采取非线性的、开放的复杂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探究。在运用复杂性思维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民族院校学生多民族特性所带来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当然,平等中允许合理的差异对待,也即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保证教育层次与目标的多元化来适应教育对象的多元化。此外,复杂性教育思维还应强调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以避免传统线性思维单方向灌输知识的弊端。这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交流与合作,除了实现一般意义上的传授知识外,更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显然会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其次,培养复杂性教育思维。利用多视角、个性化的理论对于解释复杂多变的教育世界固然有着积极作用,然而追求多样性中也不能忽视了总体性的存在,只重视个体而忽视整体,注定会使思政教育工作成为一盘散沙。我们知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文明的道德习惯及积极向上的行为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思维、行动更多的是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少数民族家庭带给学生的民族传统教育、民族宗教带给学生的信仰与观念差异,以及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带来的认同差异等。同时,这些复杂的个人经验并不能保证都如学校教育一样经过审慎的思考。因此,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影响、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交往等诸多因素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互相配合,避免学校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经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在个体性差异回归整体性协调的过程中,做到从整体中把握复杂、从复杂中把握统一的双向互补。再次,深刻认识并合理利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自组织特征。从自组织的角度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思政教育活动的自组织特征。复杂性系统理论认为,教育行为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伴随着诸多有序性与无序性要素。对于有序性要素来说,其能够帮助教育系统走向秩序化,从而给教育者呈现出直观显性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与措施等。然而这些要素同时会因自身有序、稳定的特性而成为教育工作创新的阻碍因素。对于无序性要素来讲,其自然会扰乱有序性要素为思政教育体系所带来的秩序化状态,干扰教育计划与目标的落实。但也应看到,这种不稳定的无序要素有时反而会带来教育行为实现突破的契机或条件。例如,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即可视为一种无序性要素,互联网广覆盖面、大承载量、高复杂性及强虚拟性的特征极大地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式。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网龄高于4年的受访者比例高达66.7%,这说明民族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中学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了网络。同时,有过浏览新闻网站,阅读有关社会热点的帖子、博客、微博等,撰写、转发评论社会热点的帖子等行为的学生比例均超过了80%,分别高达99.0%、98.0%、86.6%。如此高的比例充分说明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已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在海量的信息中不乏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消极信息的存在,这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学校建立的有序性特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新兴媒体的特点也可为教育工作者所用,通过建立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官方认证的微博和微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这一无序性要素也引出了民族院校思政教育自组织特征的另一方面,即教育对象的自组织特征。复杂性理论认为,“组成系统的要素具有高度适应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系统和要素的变化有时会出现无人为的自变和演化,能够对事件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民族院校较为重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意识、价值判断等思想要素,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这一系列变化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学生中会出现新思潮、追逐社会热点等现象。对此,思政教育不能限制也很难限制其发展,而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引导。例如,将民族院校学生所关心的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等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教育课堂,科学理性地分析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维意识,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总的来看,不论是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上讲,以复杂性理论的视角看待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为其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应看到,“一个理论不是一个目的地,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一个理论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它只是处理问题的可能性”。复杂性理论即如此,在解释了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系统复杂性的同时,也意味着完善教育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也只是完善这一工作的一种尝试,而这也正是复杂性理论中“复杂”二字的精华所在。

作者:曲纵翔田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