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建设强化思考3篇

时间:2022-05-28 11:38:45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建设强化思考3篇

第一篇

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及学历层次

了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及学历层次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前提。

(一)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概况及分布

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991年的100.89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20.48万人,20年间增加了119.5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从1991年的39.0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39.27万人,增加了100.19万人。

(二)普通高校教师学历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高校人才引进数据分析报告》[2]报道,截止到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者的比例上升了近15%,硕士学历者近35%,而具有学士学历者下降到53%。因此,在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重由1997年的29%快速上升至2009年的47%,特别是其士研究生学历增长了250%。可以预见近几年这种上升、下降趋势会继续增大。另外,具备正高级(教授)、副高级(副教授)职称的学历比重变化明显:其士研究生学历人数比重由1997年的10%增长至2009年的40%,增加了300%;而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学历人数所占比重则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三)高校教师年龄分布情况

《全国高校人才引进数据分析报告》[2]显示,教师日趋年轻化,90%的教师都在56岁以下。1997年以前超过2/3的“教授”年龄在56岁以上,但在2009年,超过2/3的“教授”的年龄在50岁以下。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专任教师中,31至50岁之间的教师占52.01%;而到了2009年,31至50岁之间的教师占61.65%,中青年教师在全部专任教师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另外,56岁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也从1997年的13.2%,下降到2009年的4.69%。

(四)吉林大学教师队伍情况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为“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吉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1-2012学年)》[3],目前学校有教师6695人,其中专任教师4596人(未包含临床教师)。就学历结构而言,2011年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的教师3776人,占教师总数的82.1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90人,已达到教师总数的54.18%;除艺术、体育和公共课教师外,我校的学科专业教师基本上实现了新聘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就年龄结构而言,2011年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239人,占教师总数的26.96%;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共计2928人,高达教师总数的63.71%。中青年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根据数据报表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高校教师队伍最大的变化就是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同时更是承担着新老教师队伍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他们的发展对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将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前提。

二、把握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现状及性格

特点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青年的范围主要是指18-44岁之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红教授在其一项名为“学术职业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研究”的课题中[4],发现我国有近70%大学教师的年龄在40岁以下(包括40岁)。而在其他18个已完成同题调查的国家中,这一年龄段的大学教师平均只占36%。考虑到近些年对高校青年教授留任和引进的学历最低要求绝大多数至少是硕士学历,而我国硕士毕业的年龄基本在26-28岁之间,这样,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所谓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区间定义在28-40岁之间,也就是说目前青年教师集中在70后、80后。定义这个区间的主要目的是在年龄背后寻找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背景和性格特点。

(一)时代特征表现比较明显

70后作为承上启下的时代人,本身具有的时代特征是双重的,既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前一代人所具有的质朴、实际、传统、务实,也兼有改革开放后时代变化所产生的一些新特点,如浮躁、自我、前卫、叛逆;既有对传统道德的传承和怀念,也有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迎合。而80后作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现的第一拨独生子女群体,其性格特点更具时代特征,更加独立和自我:强调个人魅力,热衷实现个人价值;喜欢独处,缺乏团队精神;关心国家大事,但是参与热情不够;对新生事物积极迎合,对传统思想消极抵抗等等。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要对其背后因时代背景变化而产生的各种思想状况及由此产生的性格特点有一个必要的认识和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时代特征,进而去探究他们的思想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价值观特征的变化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在价值观体系上的变化也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青年教师仍能以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作为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和理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者说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人们接收各类思想、观点、意见的途径越来越多,绝大部分思想和观点的真伪需要以个人的价值观去甄别和判断,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看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角度及深度就会有所差别。不可否认,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已经侵蚀着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阵地,个人价值的实现逐渐成为了一部分青年教师价值观体系的主导,政治观念淡薄、集体利益居下、合作精神丧失等错误导向在不断蔓延。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要认识和了解其价值观体系产生和存在的社会背景,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进而去影响和引导青年教师的价值观,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三、解决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事业发展及个人

困难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高校青年教师的来源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本校毕业留校任教。这类教师基本上是本、硕、博一线到底,都在本校,对所在学院、所在学科,包括对本校的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而且大部分不存在夫妻或者男女朋友分隔两地的问题。另一种则是引进的人才,这类教师大部分不是本校毕业生。考虑到学缘结构,一般高校在引进人才时也尽量考虑非本校毕业生。这就造成此类教师对学校、学院等不熟悉,包括在新单位对科研、教学、提职等各方面的政策也不熟悉;同时,此类教师大多存在配偶异地或者无工作,甚至子女入学等个人困难。但是不管属于哪类青年教师,都在事业发展和个人问题上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难,这些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引起青年教师思想上的变化,甚至是价值观的转变。因此,解决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事业发展及个人困难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途径。

(一)提供青年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解决教学任务及提升能力方面的问题

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大多是比较优秀的精英人才,各自已经或者正在成为自身学科领域的骨干甚至带头人。但是,科研和教学毕竟是不同的,科研做得好,教学未必是行家,而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为保证教学质量,仅靠岗前培训是不够的。应该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培训,更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水平,例如,华东理工大学成立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具体措施包括:开放国家、上海市和学校精品课程平台,特别是重要基础课程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观摩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组织制定《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利用集体备课、随堂听课、辅导助教、考核阅卷、章节试讲、独立开课等培训环节,培养青年教师独立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组织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师资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师资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与考核,为学校选留青年教师提供依据;制定《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基地》的稳定运行机制,明确教育教学师资培训的各项考核与奖励政策,保障培训质量等。同时,创造并提供青年教师海外进修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学习并汲取先进的科研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浙江省教育厅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实施的地方合作项目———“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已顺利实施2年,共有221名教师出国研修。

(二)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计划,解决科研资助及职称评定方面的问题

既然青年教师已经占据了教师队伍的大半部,那么就要有相应的青年教师培养、资助、激励及发展计划和政策,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些瓶颈问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加大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青年教师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华中师范大学进行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使青年教师的待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鼓励青年教师冒尖,有数十位教学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被破格聘任到教授岗位,年龄最小的还不到30岁。2007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特别副研究员”计划,对35岁以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生进行资助。吉林大学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吉林大学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并率先在哲学社会学科领域实行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和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同时,需要建立一套符合鼓励青年教师发展的适度的职称评定标准和科研立项标准。怎么才能拿到项目,怎么才能顺利提职,是困惑青年教师发展的最大问题,没有项目,提不了职;提不了职,待遇上不去;待遇低,生活就有压力;有压力思想必然有波动,这都是连锁反应。一套评定标准的制定并不难,难的是执行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做到这些对青年教师的发展犹为重要。另外,希望学校能够依据学科、领域、成果等对某个方面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即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以选拔和培养为目的,不搞一刀切。

(三)整理青年教师的生活资料,解决好家庭方面的民生问题

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民生问题有单身、工资待遇、住房、配偶工作、子女上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导致青年教师思想上的不稳定,从而使其无法安心工作,无法创造价值。学校对于青年教师面临的这些民生问题一方面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适当倾斜,同时,也要发动基层党组织关注每一位青年教师,加大解决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五十四条“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中指出“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比如,住房问题,这也是焦点问题,但是各高校都没有值得推广的好办法,毕竟里面涉及很多链条上的利益。学校在国家不允许自建房的情况下,必须探寻新方法、新途径以期解决这一难点问题,例如,是否可以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些面向青年教师的公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等。

四、提升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及道德

水平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高校是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而青年思想的活跃度也随着社会思潮传播方式网络化而变得更加跳跃、更加现实、更加激进。虽然,大多数青年教师的主流思想仍是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已有一些不良的思想侵蚀到了一部分青年教师,使得一些人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重利益、轻奉献;重名分、轻育人;重自我、轻团队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甚至有价值观改变、政治信仰淡薄、团队奉献精神丧失的现象存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就是要提升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及道德水平。

(一)加强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体现先进文化的道德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青年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道德传统和传播社会主义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责任。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把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知识、先进理念融会贯通,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激活青年教师的创新潜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的先进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并具体落实加以实施,要创新性地探寻有效活动载体,营造健康、活泼、生动、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氛围。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媒体报道等载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同时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和带动广大青年教师,在校园中形成尊师重教、敬业爱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并逐渐形成塑造自身高尚人格的内在动力,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此推动全校的师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

(二)强化青年教师的规范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

2011年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风气,引导青年教师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青年教师既承担着科研攻关的任务,也承担着教学培养人才的重任,青年教师自身的科学道德水平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同程度地对学生产生着影响,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势在必行。要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通过全方位、分层次和多渠道的宣讲教育活动,将宣讲教育活动贯穿到科研教学工作始终,实现自学与集中宣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实实践相结合,言传身教,在青年教师中不断增强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实事求是、严谨治学,踏踏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为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奠定基础。

(三)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党政齐抓共管把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负总责,党委要定期研究和解决青年教师存在的思想问题,确定阶段教育目标、计划和内容。高校党委和行政的主要领导要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板块,作为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由高校二级单位负责的工作体系,形成党政共管、群团参与的工作网络,加大精力投入,采取必要措施,切实纠正过去那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要建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和任务,建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组织、制度、时间、经费等方面加以保障。学院(系)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把青年教师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要把业务素质高的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党员,同时把政治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做到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帮助,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要把握既定的教育目标、计划和内容,开展各种适合青年教师特点的教育活动。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形成强有力的工作体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青年为本。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不仅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更是关系到为国家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必将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提供人才支持,解决得不好,也许影响的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因此,必须把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到高校各项建设的重要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教师;以培养有思想、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四有”人才为己任;以科研求实和教学创新相结合,学术道德和文化道德相结合为事业目标;以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宗旨,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政治素养良好、知识结构完整、人格魅力高尚的青年教师队伍。(本文来自于《高教研究与实践》杂志。《高教研究与实践》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卉崔延生张丹哲工作单位:吉林大学

第二篇

1我院青年教师队伍概况

我院教师115人,其中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54人,占教师总数47%。在青年教师队伍中,中共党员38人,占青年教师总数70%。硕士和博士51人,占青年教师总数94%。

2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2.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思想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意识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可偏废、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它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我院制定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的学院建设发展目标,这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历史使命,努力使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自主学习能力强、更新能力强、既尊重传统又能研究创新的战斗堡垒,将我们的团队建设成为精神振奋、作风顽强、工作踏实、能打硬仗的团队。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承担着学院发展与进步的责任,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坚力量。学院党总支通过形势学习、国内国际调研、党政联合研讨会、社会调查、假期大学推介、党总支大会、总支委员会全院大会、总支书记走访等多种方式各种渠道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院发展目标的制定,把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和学校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凝聚党内共识,逐步地让变革与进取变成全体青年教师的共识,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国家、大学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教育体系的变革、大学精神的培育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从而有效地推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以人为本,注重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

学院领导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学院领导与各教研室主任互相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人为本,我院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学院领导约谈“70后”和“80后”青年教师,了解他们的思想、教学、科研情况,帮助他们树立奋斗方向,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成立学院党总支图书角,购置美国中英文教材和《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等报纸杂志,供老师学习阅览,为青年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学院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回来后将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2.3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加强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

在对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方面,我院党总支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注重利用先进典型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和党风党纪教育,开展了向全国高校教师典型学习的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决心;组织青年教师参观关向应革命纪念馆,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参观学习,组织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身、参与地方教育工作,增加实践经验,锻炼意志品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寓教育于各项有益的活动之中,让青年教师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3注重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效,成果突出

在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各基层党支部从各教研室实际情况出发,突出党建工作对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推动,增强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教师队伍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推动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为学院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王智森教授带领青年教师组建的“集成测控技术研究所”及科研团队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立并实践着以研究室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全程”“全景”的培养方法,推动学生培养的思想源头创新,现已结出累累硕果,2010年毕业的优秀的本科生多人获得专利,其中1人发表EI检索文章。

3.2学科建设

我院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授权审核,我院的学科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3.3教学工作

(1)教学管理:我院荣获2009~2010学年教学管理奖(第2名)与教学贡献奖一等奖。(2)青年教师培养:我院教师参加第七届菁苑杯讲课大赛,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2人。(3)教学改革:获校第四届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辽宁省第十一届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1项;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1项;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4)专业建设:我院电子信息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申报了校级特色专业;我院计算机专业获批部级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度本科特色专业;与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

3.4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

(1)积极申请国家项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轻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验室、IT服务外包实践创新基地项目、物联网工程应用创新平台等5个项目获批2010~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申请经费总额2309万。(2)大连市固态照明实验室和大连市LED与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平台分获大连市发改委和大连市科技局批准资助,成为大连市工程中心。(3)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合作,成立CSTP职业训练基地,并获批软件项目实训平台合作试点院校,目前平台已投入使用。

3.5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

第九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八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第八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全国数学模型竞赛、第五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创想2015”首届中国大学生未来概念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高等数学竞赛”等多项比赛中,多人获奖。

4经验与体会

回顾我院党建工作实际,有以下几点经验与体会:(1)坚持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学术影响力和积极作用,是保证学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制度保障。(2)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立校。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上,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院办学目标的根本保证。(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信息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探索学院党建工作的新方式,是加强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学院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墨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第三篇

一、现阶段青年辅导员思想的特征

(一)价值观念多元化反多强调自我价值。青年辅导员首先是一个青年其次才是辅导员。青年辅导员在多元化的价值趋势中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突出表现在对工作的收入、环境、职务等方面比较看重。青年员工把自我的兴趣爱好,自己未来发展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人生态度务实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目前高校青年辅导员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许多都是硕士、博士知识分子型人才占主流具备一定的政治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池习惯于把社会、政治、世事紧密结合起来思考但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倾向于感性和务实,更多地关注个人事业发展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政党政治关注度较小。

(三)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对传统文化了解少。当代高校青年辅导员对异域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好奇。有调查显示另O%以上的青年辅导员认为可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另8%以上青年表示应该进一步改进高校的民主管理江oo%的青年表示/网络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0邵%的青年认为适当改变传统是有益的。

二、加强青年辅导员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

广大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意识形态中作出正确选择,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当前西方一些势力西化、分化青年学生的企图并没有消除,而且手段更加隐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非主流的社会思潮显示出来,杂音和噪音还时有出现,这些都对于我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可靠接班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多元经济多元利益的影响处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容易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处在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当中河能有经济困难的家庭和单身家庭等等这些复杂的环境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多样多变复杂的情况。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就需要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因此焙养高素质的青年辅导员是培养青年干部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一批/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开拓型、务实型0的青年后备干部也是高校青年工作的重点之一。高等院校能不能可持续发展、有没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青年。只有正确把握青年思想教育面临的形势,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求得工作实效,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教育发展大局。

三、新形势下进行青年辅导员思想政治建设的对策

新形势下对思想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既要从思想入手也要脱离除纯粹思想说教的呆板框框,从制度建设、物质保障等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洛校应像重视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一样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在一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否能得到切实加强,关键在书记、校长,书记、校长认识到位了思想才能统一,工作才能落实。书记、校长要深刻认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探刻领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和实际行动把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机制、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组织建设。各高校要把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部署J良抓落实。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组织落实高校每个院系每个年级都要配备1名专职辅导员海个班级都要配1名兼职班主任。要把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聘关胺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0的要求选拔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要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辅导员队伍要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0的体制。各院(系)党委对本院(系)的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要建立健全切合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工作实际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使辅导员工作有目标、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抓好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辅导员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和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备较扎实的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专门的研究。各辅导员老师应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各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培养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还要为辅导员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使辅导员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激励辅导员坚守思想教育阵地,明确自己的责任,力争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养用结合怕勺方式使其成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家。新时期的辅导员还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0的服务理念,一切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服务于学生的成功服务于学生的成才。

(四)切实抓好辅导员队伍相关待遇的落实。在落实辅导员待遇上最重要的是落实辅导员思想政治建设、学习培训、福利待遇、职称职务、发展前途等方面。各高校要将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要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皮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在职称职务评聘时要对辅导员实行双重身份管理辅导员既可作为教师又可作为管理干部,既可以按照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同时根据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高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辅导员工作经历。要鼓励一部分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确保辅导员骨干力量相对稳定。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有条件的还可设立辅导员工作专项奖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肯定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贡献。总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工作要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作者:鲍冠艺工作单位: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