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6-17 10:21:3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及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时代新人的当代大学生更是对互联网趋之若鹜。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创新方法,探究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和普及移动互联网设备,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要求。高校是网络信息活动比较活跃的区域,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但不能忽略的是,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时代,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使用网络,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导向,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变成了工业国,可以说人类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人类的第二次飞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越来越方便。第一阶段是传统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主要依靠网站;第二阶段是传统网站与社交软件融合,称之为智能互联网,比如腾讯的QQ、阿里巴巴的淘宝等为主要代表;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量电脑端的应用移植到了智能手机上,再加上移动支付的普及,实现了信息和社交共存,例如共享单车、微信、抖音等应用。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很多传统行业都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再次实现质的飞跃。互联网时代,通过移动端应用软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各高校常见的手段与方法,并且有愈发依赖的趋势,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来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传播正能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网络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交流方式不受地域限制,管理方式灵活多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互联网的这种特点,高校可以尝试在互联网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平台,积极地宣传党的政策和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流思想等内容,从而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在线讨论、弹幕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道德修养。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当合理运用网络,及时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密切关注网络安全,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的生活就已经处于现实和网络双重世界中,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借助互联网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上述背景的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如何最大限度地、更加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成为当今中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网络所呈现出的平等性和交互性,都是传统的思政教育很难达到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它有别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多维的、双向的甚至多向的信息传播,个体可以被充分地展现,在网络空间实现自由、便捷地交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非常明确,而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主客体发生了变化,两者的关系日渐模糊,突破了教师“居高临下”的局面。这就意味着在网络生活中并不是通过书本、黑板发挥作用了。与此同时,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频繁地进入互联网获取信息,这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也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指数级增长的。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信息交流在开阔当代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呈现出文化多元性现象。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必将受到大量外来价值观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世界中,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媒体主导权和影响力,潜移默化地传播西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期,思想虽然比较成熟,但并未达到稳定的状态。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的摇摆不定,甚至怀疑进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网络中发表言论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自由度很高,在某种程度上会弱化大学生道德伦理观念。当代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处于社交状态,微信、微博、抖音这些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交软件,成为了这个群体必不可少的手机应用。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存在大量低俗、暴力、炫富等不健康的信息,通过匿名评论等方式进行传递,直接加剧了互联网文化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思想尚未稳定的大学生来说,长时间接触不健康的信息,会弱化青年的道德意识和伦理架构,丧失自我、缺乏热情、无视社会责任感等问题随之而来。互联网世界中的不良信息会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网络陪伴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当今时代的人际交流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互联网,这就减弱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虽然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进行沟通,但网络生活无法取代现实交往,频繁的网络交流会让大学生的现实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当前,部分大学生有严重的手机依赖综合症,长时间停留在虚拟世界中,不仅影响了学业,有些甚至患上了网瘾综合症,弱化了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变得冷漠、孤独、封闭、厌烦、焦虑。诸多的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会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思政效果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如果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都将得到提升。

(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思政工作者的热情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当下,中国高校普遍开展了线上班会,在线心理疏导等活动,有效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次,网络可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灌输式的,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不透彻,无法保证教学效果。而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及时,学生喜闻乐见,音频、视频等方式更加直观,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三)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合理运用互联

网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作用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其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效应,是值得所有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分辨信息能力。这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就必须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需要拓展工作维度,将工作重心适当地分配到互联网当中。

作者:张岩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