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时间:2022-03-12 10:32:52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摘要:在众多对正义的认识当中,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正义观独具视角,其对平等的认识不是设定一个遥远的契约,也不是假设“无知之幕”,而是考虑到平等正义的历史性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政治法律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国法的内容和性质,研究其平等正义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平等正义观;和谐社会

一、引言

平等正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平等正义观念受到当时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正义观本身的认识就极为重要,可以说,他是我们对平等正义观认识的基本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从历史的角度上,辩证的分析历史上的各种平等正义观,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正义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材料。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正义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精华,对我国当下如何认识平等正义,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平等和维护正义更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二、马克思主义平等正义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平等正义观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目的性、现实性。恩格斯认为现在意义上的平等正义观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人的平等正义只不过是自由民的私人上的平等,奴隶不算在内。亚里士多德就对奴隶作为一种工具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而基督教的平等正义也顶多是上帝选民的平等正义,随着僧侣和俗人对立的确立,这种基督教萌芽的平等观也很快消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不能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对商品的平等自由交换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在封建的中世纪内部产生的市民阶级就成了现代平等正义要求的代表。可是在封建的时代,政治结构不是紧跟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变革而变化,这种封建的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逐步升级,独立平等正义的自然观念深入人心。因而,平等正义的观念只不过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平等正义观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1.和谐社会构建中平等正义的实现需要过程。在我国现阶段只能实现有差别的平等正义,即只能实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平等正义。我国当前更加强调机会的平等,让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当生产力极度发达时,社会分配就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需分配,阶级也会消灭,真正实现每一个自由平等正义的幸福生活。故而,就和谐社会构建中平等正义的实现程度来说,实质上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方式的制度性供给和体现,从根本上讲,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平等正义的最终实现是以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变革为基础的漫长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像式的实现我们所谓的实质平等正义,任何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平等正义理论都是不科学,至少是不全面的。把平等正义的实现看做一个过程,有助于我们清楚的看清平等正义观念变迁的轨迹,从历史当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2.平等正义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对社会和谐的内容予以了阐述,认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互动性社会。其中,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的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个公正、平等的社会。这无疑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平等公正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即针对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利益多元化导致的冲突加剧,我国适时的提出了和谐社会下的公平正义理念,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论的。就是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内、国际的现实状况,构建符合历史与现实需求的平等公正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4][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作者:吴一平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