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研究

时间:2022-03-12 10:30:28

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研究

〔摘要〕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总结出了丰富的关于依规治党的思想,主要包括: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格外重视党规党法建设;要求党员对照党章进行检查,模范遵守党规党法;坚持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的原则,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的作用,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党的作风搞好。研究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对于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意义重大。

〔关键词〕邓小平;依规治党;从严治党;政治建设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从纪律上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依规治党。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时代,依规治党在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严管党治党,必须“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1〕。在新时代条件下,研究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的地位:“没有党

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布局。处理好“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从严治党的要害是“治”,“治”的法宝就是党的规矩、纪律。用依规治党来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新常态。邓小平曾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2〕,可以说,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提升必将助力于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们的内在统一性共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经过长期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还是社会上、文化中以及生态上都有了明显改善。然而,在充分肯定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用冷静的态度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科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发展扫清障碍。任何轻视或者忽视问题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都会给党的执政合法性带来冲击,影响党领导作用的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具有更强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依规治党是肃内问题、赢得人民支持,进而筑牢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法宝,党内法规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只有以一个强有力的形态呈现,广大党员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国家才能具备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充分满足。

二、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的内容

政党的产生往往肩负着某种特殊使命,其活动也必然围绕着这种使命而开展。党的规矩是政党使命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一直十分重视党的规矩,始终强调规矩、纪律的重要性。可以说,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曾强调,要制定一些“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3〕。邓小平指出,“同志历来主张要有章程。有章程才能体现党的方针、政策”〔4〕。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邓小平在思想上更加重视依规治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了丰富的依规治党思想。(一)“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格外重视党规党法建设作为根本,党章在党规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邓小平十分重视党的章程,在其讲话和著作中曾多次谈到党章。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党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强调。在总结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期间存在的问题时,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谈及解放思想时,邓小平对民主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必须通过加强法制来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有党规党法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规范。关于党规党法,邓小平认为“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5〕,把党章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情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使得党规党法的健全更为必要。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谈到党章修改方面,他着重对党章的总纲、民主集中制以及党员权利义务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关于党章总纲,邓小平指出:“党章的总纲,是我们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6〕。根据当时国内情况的变化,邓小平对党章总纲,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这一组织纲领的核心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邓小平曾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根本的组织原则”〔7〕,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运用。关于党员权利和义务,邓小平指出,随着党的队伍的扩大,党员数量比七大时期“已经增加了八倍”〔8〕,对党员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有着重要意义。此外,邓小平指出,“草案特别规定:侵害党员的权利,就是违的纪律,应当给予纪律处分”〔9〕。党员权利有了明确的纪律保障,极大地提升了党员的归属感和战斗力。这同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面批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削弱苏共的权威”〔10〕,一个是领导人民朝着“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11〕奋勇前行,执政合法性不断增强。无论是“”期间邓小平强调的“党员要按照党的章程办事”〔12〕,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要求的“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13〕,都体现了其尊崇党章的鲜明党章意识和重视规矩纪律的依规治党思想。(二)“对照党章进行检查”:要求党员模范遵守党规党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日三省吾身”善于反思的精神。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还是传统文化中的自省精神,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纵观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员能动作用的发挥。在推进依规治党的进程中,党员的主体自觉性绝不可轻视。邓小平十分重视引导共产党员发挥自身能动作用,要求党员自觉维护党规。在革命初期,邓小平要求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主动适应艰苦环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时期,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指出:“每个同志都要下定决心把自己的思想作风整好”,“要自己抱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对党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胸怀坦白,才会有‘脱裤子’的精神,也才会把思想作风整好”〔14〕。这种自觉是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的具体体现,是具体工作和组织生活上的实际应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进行了第三次整风运动。结合中央的精神和西南区的具体情况,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中指出,既然有“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15〕的前提,各级组织及个人都要依据党的规矩和政策严格遵守,有的放矢,克服党内存在的“命令主义”这种“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看起来忙于工作,其实早已偏离了政策和群众。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反省,提高工作本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新条件下,邓小平更加强调党的规矩和纪律,提高对党员的要求,“首先要求他们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党如果对党员不执行纪律,还怎么能领导群众呢”〔16〕?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党内矛盾更多是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来化解的。他要求“每个党员、每个党员干部、每个党组织,都要对照党章进行检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作出达到和坚持党章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努力计划,并保证其实现”,对“关键少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领导干部要更加“严格遵守党章……起模范作用”〔17〕。正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约束和要求,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才得以提高,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才得以形成并丰富,党在依规治党的探索过程中才得以积累更多经验。(三)“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依规治党的前提条件和主要抓手就是,清晰认识和科学把握党内不合规矩、违反纪律的思想和行为。在鲜明的党章意识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广大党员对问题的把握必须符合党的纪律,党员自身行为的实践必须在党的规矩约束下开展。对全体党员而言,党规面前一律平等,党的规矩纪律平等地适用于每名党员,没有哪一名党员拥有超越党规的特权。不仅普通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更要在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方面作出表率。不能也决不允许以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来判定党员有无“特权”,游走在党的纪律之外。邓小平十分痛恨违法乱纪行为,指出,“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18〕。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违反纪律的党员必定受到惩罚,遵守纪律的党员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全党必须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保障纪律遵守者的合法权利。要区别党员的功绩和过错,对有功劳的党员适度的嘉奖,给过错行为应有的惩罚。只有在党内形成赏罚分明的氛围,正气才能得到伸张,邪气才能得以打击,清气才能弘扬,避免好坏不分、良莠不齐的党内政治生活乱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纪律严明、组织规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建党之初,党就制定了严明的纪律以保证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革命的推进,党的纪律体系不断完善,战斗力显著提升。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了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成为贯穿前后的基本宗旨,并逐渐演化为正确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政策。随着革命和建设的继续推进,党审时度势,坚持严明的规矩和纪律,科学评价正误,区别对待功过,“该开除党籍的就开除党籍,该给撤职或者其他处分的就给这些处分,犯罪的还得法办”。定性之后,再根据轻重程度,“对于情节较轻的,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要他们作出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检讨”〔19〕,遏制了一批党内蛀虫的继续破坏,确保一次次党内政治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和道路遵循。(四)“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发挥纪委的监督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党内监督的一件重要法63宝就是纪律检查制度。党章明确规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20〕。1923年,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一文中明确强调,通过改组检查机构,目标是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领导机关的纪律检查和监督,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领导人民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地位和目标的转变要求党必须慎重对待手中掌握的权力。1949年11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而创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构的设立是对自身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制度形式,是依规治党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重要保障。在依规治党方面,邓小平十分重视纪律检查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一文中指出,为了保障党的支部生活,使支部充满战斗力,作为“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21〕。为了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制度的作用,邓小平要求纪检部门要“积极地检查党员遵守党的章程、党的纪律、共产主义道德和国家法律、法令的状况”,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检查,“党的各级委员会必须保证各级监察机关有足够的干部力量,并且经常对于它的工作给以坚强的支持”〔22〕,以帮助他们改进工作。邓小平强调,“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组织部门的任务不只是处理案件,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23〕。在随后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协助中央和各地党委搞好党风”〔24〕,把纪律检查制度作为党风建设和依规治党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全党服从中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中央权威的重要原则之一。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态度坚决地说:“任何人如果严重破坏这一条,各级党组织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就必须对他严格执行纪律处分”〔25〕。正是邓小平对纪律检查制度的重视,党的规矩遵守和纪律执行才有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党的监督作用才能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党的建设才能扎下根、稳步推进。

三、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的丰富内涵不仅为党在当时背景下进行自身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高度重视党章党规,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新时代依规治党必须高度重视党章党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26〕的突出问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亟待加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建设,必须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自觉做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契合党中央要求。党章是党规之本,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石。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并坚持党章意识,在全党上下形成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维护党章的政治氛围。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为依规治党提供根本遵循和重要保障。只有在全党范围高度重视党章党规,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因党内政治生态被污染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从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只有在全党范围高度重视党章党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党的规矩、纪律的作用,从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只有在全党范围高度重视党章党规,才能消除以往毒瘤对党的政治建设的侵蚀,从而重构党内政治生态,最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二)严格要求“关键少数”,涵养积极健康的优秀党内政治文化新时代依规治党必须严格要求“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这是依规治党的核心要求。领导干部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规治党,重点是依规治吏。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群众赋予的重要权力,应该而且必须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部分领导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问题,产生错误权力观,主要表现为:媚上欺下,公权私用,权权交换,权钱交易,把权力当作满足自身私欲的工具。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从根本上破坏了党内政治文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敢于自我革命,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前推进。实践证明,反腐败斗争取得良好成效,党的建设得到根本好转。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27〕新时代开展党的建设,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树立公仆意识,勇于担当,时刻牢记使命和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在各级党委中做好表率,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在党内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三)充分发挥纪委作用,规范严肃认真的有序党内政治生活新时代依规治党必须充分发挥纪委作用,加强党内监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28〕。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监督,在以往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自我监督的重要机构,是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依规治党必须强化党内监督,尤其要充分发挥纪委在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加强对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监督,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的规矩、纪律的案件,对群众举报的党的组织和党员开展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此外,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加强巡视,尤其是政治巡视,对出现问题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问责。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不断完善纪律检查制度,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促进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形成最大监督合力,最终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只有充分发挥纪委的监督、执纪和问责功能,才能有效促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实现,才能规范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才能充分体现依规治党的效果和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更大动力和保障。

总之,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呈现新气象、富有新作为。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依规治党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有利于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有利于从容应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挑战,有利于更好解决新时代党的建设新问题,从根本上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作者:王国龙 单位: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