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新需求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方向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6 10:52:00

企业发展新需求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方向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广西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与企业人才供需的矛盾分析,对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试图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0引言

面对知识经济提出的新挑战,我国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求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这对人才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化,且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与这一现象并存的是大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招不到合适人才而存在职位空缺。因此,在新形势下,从企业需求着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构建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培育联动机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职称论文。

1广西高职院校与企业人才培育现状分析

1.1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特殊的类型——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办学目标是市场需求,办学导向是社会就业,办学途径是产学合作,办学特色是能力培养;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则是实现其办学定位的根本保障,这是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问题的根本举措。

目前广西高职教育采取的形式是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形式。关于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交流等方面所建立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矛盾,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广西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采用校企合作的“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资源、培养方法、培养途径以及质量监控等。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

1.2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①人才培育相关制度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②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③许多高校领导者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学校归属与升格、扩大办学规模、向上级争取重大建设项目经费投入等,缺乏人才培养意识,高校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即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率亟待提高。④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窘境,要拿出更多的经费来开展产学研人才合作,有很大难度。

1.3广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①企业对人才合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随着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企业经营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企业领导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客观上使企业很难将校企人才合作列入企业的议事日程中。而且,企业在经营中更加重视营销和售后服务,尚未把校企人才合作摆在突出的位置。②缺乏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许多企业缺乏人才战略,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人才,认为:需要人才召之即来,可以到人才市场上去找,可以从其他企业去挖。而不会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与高校开展人才合作,对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素质、数据、结构等做出规划。③受到2008年以来的金融风暴影响,许多企业,尤其是涉外企业,经营效益不是很好,要拿出更多的资金与高校进行人才培育合作,有一定难度。

1.4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不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对校企人才合作的正常、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对产学研人才合作教育虽然有指导的方针及原则,但尚无可操作的政策法规条文进行引导与调控,地方政府如何进行指导协调也尚未引起重视,没有形成政府、行业、产业、学校协同运作的网络,没有建立调动企业、学校及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教育积极性的制度与政策。

2建议措施

高效的人才培育模式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基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变革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断变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和依据,才能真正培育出社会所需人才。

2.1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机制广西高职院校要依据实际,建立健全包括校企合作办法、专业建设指导章程、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要制定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形成规范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2.2正确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从企业发展新需求着眼,加强人才培育模式建设广西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育模式建设的时候,应该在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从企业发展新需求着眼,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积极地改革和发展自身专业设置,主动关注企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教学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保人才培育模式建设,始终体现着超前性和创新性。

2.3从“订单教育”到“工学结合”,探索产学结合的新途径现阶段,而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实行“订单式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

订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周期的矛盾,产学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定向培养学生受到了直接的就业服务。但是,订单教育缺乏政策导向,随意性较强;“订单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存在教育管理的差异性矛盾;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动力,合作积极性不是很高。鉴于订单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广西高职院校应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进一步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切实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新途径,使之成为助推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2.4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培养道路共走”原则广西高职院校和企业不仅共同培养在校学生,而且共同培养企业的员工。培养道路共走,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因此,学校应规范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实训,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教学,应大力提倡和实施启发式教学,自学辅导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及情景式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和创造精神。

2.5加强校企互动交流,构建高级人才联动平台作为高职院校,要经常选派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深入企业,通过挂职锻炼、培训人才、合作研究、指导生产,也可以聘请企业的领导者、管理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安排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和实践,以培养与企业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人才。作为企业,要增强与高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课程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合作项目和实训基地,主动选送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人才、生产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到高校深造,确保他们的发展后劲。公务员之家

3结语

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四者之间的互动、合作、沟通,坚持培养道路共走,以企业发展新需求着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行多样化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相信,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定会出现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毛艳,阳国亮.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12.

[2]赖华清.浅析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4.

[3]李名梁,谢勇旗.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的反思与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06.3.

[4]郜斐.“两难”困境:大学与企业之间人才供需矛盾的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5.

[5]毛艳.广西高新区与区域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6]罗少秋.探索“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7.8

作者简介:龙盛良,1981年10月,桂林灵川,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