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8 10:36:01

合作学习数学教学论文

一、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在课程研究不断深化的今天,时常看到以下的情况:部分老师为了彰显合作形式,把课桌椅摆放的方式变一变,五六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就成了合作学习;也有老师在上教研课时故意安排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其实,数学教学的内容没有合作的必要,同学们接受了老师的命令,实现了“被合作”;还有的看似在合作学习,其实就是班级里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各自表演,他们完全不考虑后进生的情况,后进生没有机会发言,也不用思考问题,完全成了看客。例如,在一次教研课上,老师布置大家小组合作,探讨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有个小组中的“尖子”十分能干,课外知识丰富,虽然在上课前对小组都进行了学习任务的安排,但是,这个尖子生在小组里吃了其他同学的饭,他们眼睁睁看着尖子生一个人“合作”到最后的小组交流。另外,有的小组事先安排不到位,行动迟缓,看到别的小组讨论结束,也匆忙收场,导致全班交流时,说话颠三倒四,不着边际,白白消耗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因此,要让学生可操作,要使每个学生有事做,每个学生知道应该在小组中做哪些事,不能让小组合作变味。作为老师要知道,数学教学中不管运用什么组织形式都必须为数学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才是硬道理。

二、合作学习要合理组织

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首先要联系学科的特征,同时还要关注数学教学内容是否有开展合作的需求。上课时,老师不要为了形式热烈而要求同学间开展合作,而是依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合作交流。在安排同学合作学习的前期,老师必须开展策划和挑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效益。例如,学习内容比较容易的问题,老师就不应该安排合作学习;全班学生中多数同学已经掌握的问题也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在一堂课中间不适宜反复开展合作学习,不然,大家会产生合作倦怠,数学教学效果就不尽人意了。因此,老师在上课前就要把握好数学教学内容,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控制好合作学习的次数,调节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掌握合作探究问题的价值。另外,老师对班级的学习小组要调控,开展活动时老师也必须直接加入到同学中去,一起发现、分析、讨论。

三、合作学习要科学指导

在平时的课堂上,部分老师把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留给学生各自去处理,老师对这些问题不予理睬。学生的合作学习就如同演出,老师当导演,同学们扮成各种角色,结果老师把自己的位置弄错,造成如此又导又演,最后不少同学云里雾里,看似学会了,一做就错,合作学习成了走过场。所以,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预案,组织要精细,把握好时间的节点,科学制定合作学习内容,提高整体数学教学质量。在班级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把全班同学按照能力、水平、个性特长等等进行排队,大致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一般情况下,4~6人组成一个小组,组长、统计员、发言人等等按照一定的次序,轮流做。同时,要明确分工,组长的工作就是管理该轮次的小组活动,是老大;统计员就是负责该轮次中的情况记录和整理数据;发言人要依据该小组交流的结果向全班报告。在轮流的过程中,组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大家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四、合作学习要警惕误区

在平时上课时,看到部分老师很喜欢安排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要是老师一味进行合作交流,不注意学生单独考虑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降低,甚至会产生某种依赖——“我想不出来,没问题,有别的同学呢。”“一会儿就会有同学汇报答案,到时候我赶快抄下来就好了。”要是经常这样的话,大家单独考虑问题的能力就要慢慢下降,将来参加工作的时候独当一面就会有困难。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碰到困难肯定是自己想解决的办法,如果解决不了,再请别人帮忙。因此,在上课时,老师交给学生问题的时候,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个人确实解决不了可以安排大家合作交流,形成共识。总之,在日常的讲授中,如果要安排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老师一定要依照教材的需要,抓住合作学习的最佳切入点,精细化安排合作的任务,数学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

作者:李建忠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