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作用研究

时间:2022-02-28 09:39:47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作用研究

摘要:文化产业集群的实质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进行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但是,文化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单靠文化产业集群本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政府的外在助推力量。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但仍然存在文化产业规划总体地位偏低、文化产业法制体系有待完善、文化市场的培育仍然滞后等问题。为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培养良好的文化市场成为当前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政府作用;问题;对策

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召开的各项重大工作会议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被反复提出,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有力举措。

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

文化产业集群是指众多文化企业、创意人才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等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通过创意集中和合作竞争而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

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公共文化投入不足,政府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模小、层次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未形成文化品牌。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主体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特别是缺乏品牌文化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文化企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依托专门的信息传输渠道,为集群企业信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事实上,政府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传输服务的能力较弱,未能及时向集群企业提供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准确性、创新性的信息资源。政府在文化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成本较高,实际工作成效较低。

(二)文化管理创新动力不足

1.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的有限性首先,我国文化市场中严重缺乏文化创意人才。在我国,由于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普遍存在文化创意水平较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文化领域管理型人才匮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普遍缺乏营销实践、市场嗅觉不灵敏、管理能力不强、缺乏文化艺术细胞等现象,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和资本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2.文化产业集群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当前,受国家以及政府管理的限制,我国的很多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命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给其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今的文化产业市场中,一些能产生较大经济价值的项目较容易得到投资和融资,这种投融资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产业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资本扩张,在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也缺乏明晰的目标,造成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从而导致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难以得到发挥。同时,对于个别地方性文化创意项目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和实际研究,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经验和感觉作出决策,而且这一决策过程未受到有效监督,从而影响了投资的效率,也无法达到最初的投资目标。3.文化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较弱在现今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和科技的支撑。在我国,目前对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还明显不足,市场上的一些文化产品不仅缺乏创意,而且在产品中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也不尽人意,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何将文化创意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文化产业的终极意义就是通过不同文化形式或文化产品,发挥其文化和经济价值。因此,科技运用能力就成为了文化产业发挥扩散效用的“瓶颈”,导致文化资源潜力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

(三)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控,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才有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看,文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没有及时跟上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中国文化产业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文化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仍停留在行政法规或者是部门规章的层面,缺少国家法律的支撑。

(四)文化市场落后,未形成产业规模

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市场偏重于治理,忽略了开发和引导。首先,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文化市场经济起步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还很不完善,加之盲目投资,造成了生产要素在各行业配置的不合理。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受资本利益的驱使,很多文化产业主体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利润较高的产业。最后,产业规模较小。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功能型缺陷突出,产业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性较差,产业市场活跃度低,缺乏真正有核心竞争力、大规模、高水平的大型文化企业。

优化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不断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过去,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管得过多过细,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政府应从事务性的微观管理转向以方向性、指导性、决策性的宏观管理,应加强组织领导,坚定文化自信,宏观上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强化政府自身服务职能,放松管制,建立良好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战略,统筹和协调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此外,应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形成产业联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文化产业集群体系。

(二)培育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产业的创新就是提高该领域的科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科技”成为一个新的热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我国政府应制定鼓励文化科技创新的政策,将高科技技术与文化艺术资源相整合,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集群的融合式发展,提高文创产品和文化服务手段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此外,政府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很大程度上需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基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引导文化产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

(三)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是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重发力:一是明确界定文化产业的公私领域,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立法保护,建立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刺激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式跨越发展。三是加强法律监控,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监控体系和监控制度,明确界定各执法主体的法定职能,制定与完善执法程序,从而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和消费环境,促进文化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规模

广阔的消费市场、政府等社会主体的协同参与和支持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撑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培育国内外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市场成为政府举措中的关键步骤,我国政府应以本土优势文化产业为根基,加快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此外,还应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扶持重点文化项目,借助多种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悦,翟光勇.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审思[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99-106.

[2]王瑞娜.中国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趋势[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6):1-3.

[3]马健.文化产业生态圈:一种新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观与布局观[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74-176.

[4]蒋冬青,苏娴.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行为[J].重庆社会科学,2016(11):44-53.

[5]程霞珍.政府支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及作用机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5):10-15.

作者:杨丽娜 张敏 吴少彤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