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

时间:2022-11-30 03:32:35

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分析

[提要]企业审计风险的发生是由于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度、审计体制尚需规范完善和审计人员素养有待提升等原因引起的,企业应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规范完善审计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审计法律规章制度和打造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等,带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审计;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凸显,成为监督企业运行发展的关键方式。然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管理理念落后、审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企业审计工作的良性运转,企业审计面临风险挑战。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正视审计风险,并积极探寻风险防范策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开展企业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应紧跟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促进企业良性运转。新时期,我国的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发展完善,受市场变革的影响致使企业遭遇发展瓶颈。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完善,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能保证企业资金的良性运转,制约着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容易扰乱企业的正常秩序。此时,便需要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管理与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生产流程,推进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化。同时,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提高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而且,审计工作的施行符合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要求,依托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助力市场经济的健全完善。基于此,企业要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及时探寻企业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新时期企业审计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审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受多方面的影响,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很难确保工作完成度为百分百,难免会出现纰漏,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工作人员能做到的便是凭借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对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审计,找出其中错报、漏报等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努力将财务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进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企业发展的安全系数。(二)普遍性。我们对审计结果总是抱有美好的期待,而审计结果实际往往与期待具有不一致性,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审计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或削弱企业工作者的积极性,这种偏差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审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会有诸多流程,如果任一环节、方面出现纰漏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同时,不同的诱发因素会产生不同的审计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体现出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三)可控性。审计风险的存在带有普遍性色彩,是不会根据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存在,并不会自主消失。但是,审计工作者在审计风险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利用专业的审计方式来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通过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全身心投入到审计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及时发现审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就可以将审计风险限定在可控的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化解风险挑战,体现出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四)偶然性。审计风险的存在是由于工作者的失误、对审计缺乏重视度等主观原因和某些不可改变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说审计风险带有偶然性、不确定性,不经意间便有可能埋下审计风险的诱发因素。因此,审计人员要不断提升思想觉悟,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责任感,努力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

三、新时期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度。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发展目标,只投入少部分时间和精力到内部审计工作中,致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部分管理者对审计部门存在偏差性认知,片面认为审计工作只是查查公司的账目,工作压力和任务较小,无需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否则只会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因而审计部门的工作者大多都是由其他部门调任来兼职的,有些并不具备科学的审计知识。因此,审计部门在企业中并不受重视,审计氛围较差,为不法行为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同时,部分企业由于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作用,便没有制定详细的审计制度,致使审计缺乏规范性和程序性,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致使审计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且,部分企业的审计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要受到其他相关部门的制约和监督,致使审计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碍,不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不能为企业调整提出借鉴性意见,加剧了企业审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二)审计体制尚需规范完善。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审计体制机制的保障,以彰显审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确保审计部门的权力,使其直接由监督部门掌管,而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使审计部门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其局限性和缺陷日益显现,制约着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部分企业部门职责不明确,致使审计工作缺乏专门化人员,制约着企业的科学发展。由于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不能独立行使权力,有时还会受到纪检和财务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致使审计部门的工作要受到相关部门的干预,甚至会使各部门间围绕利益关系进行争论,加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无形间增加了审计风险,不利于审计中工作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体制尚不规范完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失公允的情况,不能准确、实事求是地开展审计工作,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性。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法律规章制度的保障,能够为审计工作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提高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当下企业内部有关企业审计工作方面的法律规章却并不尽如人意,仍有待完善、发展的地方。法律规章制度存在模糊性,不能为企业工作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向,缺少相关条例来规范约束企业审计部门的工作,致使企业审计工作人员难免做出有失偏颇和公允的行为,不利于彰显工作的公平正义,容易激发企业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直接的利益冲突。同时,即便存在部分与审计相关的规章制度,却因其与实际相脱离,致使可操作性偏低,不能真正发挥规范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不能有效监督管理企业的发展状况。(四)审计人员素养有待提升。审计工作的开展状况与审计人员的素养水平直接相关,影响着企业审计风险的严重程度。当下,我国部分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审计队伍中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层次不齐,制约着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一方面企业审计部门缺乏明确的人员准入规章,没有做好严把人员关。审计部门的转入门槛相对较低,审计人员的应聘工作并没有严格遵循招聘流程进行,致使吸收进审计部门的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没有按时组织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审计能力得不到提升与发展,弱化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审计部门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当审计任务繁重时只能从财务等其他部分借调部分工作人员,难以保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化水平,致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借鉴性建议。而且,企业对审计人员缺乏明确的奖惩制度,难以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工作人员不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审计工作中,不利于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新时期防范企业审计风险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新时期,企业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防范风险挑战,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企业要转变对审计工作的态度,在企业内部广泛组织审计工作,强调各部门间的相互合作,推动各部门和工作人员根据任务需要进行全面的协调,以发挥整体合力的作用,提高各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改正企业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偏差性认知,创设和谐的企业审计氛围。同时,针对审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企业管理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不断修补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审计风险。而且,企业管理者要增加对审计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确保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者也要充分依托自身的责任感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同管理者、其他部分人员的交流,使企业人员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防范审计风险。(二)规范完善审计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的审计体制机制是推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和条件,因此企业要不断推进审计体制建设,带动企业的良性远转。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的普及化也逐渐渗透到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改变以往的审计体制,推动审计体制的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企业要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帮助审计人员明确自身的审计范围和任务内容,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互联网等时代化思维,紧跟社会发展潮流,促使审计工作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要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彰显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要加强企业相关部门的建设与发展,引导财务部门做好基础性的财务整理工作,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审计工作的系统性,防范审计风险,带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三)建立健全审计法律规章制度。要想降低企业审计风险,企业要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增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和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行为规则,规范工作流程和内容,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增强企业工作者对审计工作的认同度,自觉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企业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促使审计工作者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变企业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金错位、财务状况混乱和审计人员职责不清等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失职渎职状况的发生,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四)打造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新时期,企业要打造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提高审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组建审计人员队伍:一是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审计人员准入制度。企业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招聘程序吸引优秀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中,为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智慧人才的支撑,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二是企业要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与培训。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进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者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信息化培训,引导审计人员掌握最新的条件技术和审计方式,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信息化水平的培养,带动工作者审计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三是企业要注重提升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企业要引导审计人员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牢记职业初衷,在审计岗位上尽忠职守,在坚持公平公正性原则的基础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提高工作质量,带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当下,企业要正视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特点,紧跟时展步伐,转变审计工作的理念,树立科学的审计精神,打造专业审计人才队伍,防范审计风险。企业要增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度,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广泛合作和密切交流,支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引导审计部门更好地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为企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强的反馈意见,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带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涛,龚璇.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再造———基于价值创造与风险管控视角[J].财会月刊,2013(12).

[2]戴艳珊.企业内部审计中风险的规避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22).

[3]康晓燕.多数据耦合与电网企业审计风险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9(09).

[4]窦超,陈战光,刘敬哲,李甘霖.独立董事宏观视野与审计费用———基于独董咨询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5]郭小川,黄文炳.企业审计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路径[J].审计观察,2020(08).

[6]李勤勤,刘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探析[J].中国市场,2020(13).

作者:张珂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