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艺术设计的课改研究

时间:2022-04-19 03:15:53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艺术设计的课改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许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涌现,例如情境教学法、反思性学习法等,创新的教学法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来。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1.适应时代需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设计时需要利用到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辅助设计,在电脑中进行设计表现,将自己的手绘图与电脑相辅相成。这是十分便捷的一个操作方式,在设计时利用辅助软件来完美表现自己心中的设计。这要求学生对设计类软件的熟练运用,因此,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设计时学会熟练运用设计软件,适应时代的需求。同时,现在对艺术设计专业需要的作品都是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合理利用软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使设计尽可能达到心中的理想效果。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一系列的设计软件,学生能够通过软件设计出任何想要的效果,软件的兼容性能够使学生在设计时没有后顾之忧,而在进行手绘图纸时,常常会因为配色方面的困扰让整张设计图纸都失去活力。在计算机中就不存在这方面的困扰,学生可以尽情使用计算机中的不同色彩进行搭配,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二、如何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中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艺术设计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我国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无法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己专业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等。对于如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让它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1.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学生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很大原因在于对信息技术没有兴趣,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够给自己专业带来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使用计算机设计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随意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通过手稿进行设计。可以选择“森林中的小屋”这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手稿设计,与此同时,教师利用计算机中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利用PS在课堂中直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计算机设计的便捷,当学生还在进行森林绘画时,教师已经通过电脑找到相应的森林图片作为底色,再找到合适的房屋,利用软件将房屋放置在森林中,再根据主题调节色彩、光源等。学生还没有画完森林时,教师已经全部将主题设计完成了,学生对教师的手法充满好奇,对信息技术课程也会有想学习的欲望。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处理软件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软件的魅力以及自己能够利用设计软件将设计水平提升。2.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内容一步步演练,学生对枯燥的课本提不起学习的欲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完成的效率也不高。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情境教学法,使课堂中的趣味性增强。比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设计过程,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不断熟练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自信。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模拟客户需求,例如在课堂中教师扮演一个需要设计的客户,让学生作为设计师让客户相信你能够完美地设计出我想让你设计的内容,学生会为了获取客户的信任使用不同的办法,教师可以在这个情境中提供电脑,然后要求学生在短时间给出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3.让学生通过实践明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并为学生演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图纸的画法以及用哪些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每个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目标,一个设计大师的梦想。教师要让学生看出自己与这些优秀的设计师的差距在哪里,引导学生能够朝着自己的大师梦进发,并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简单完成设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让更多人知晓。网络的便捷让设计这一行业没有了地域限制,只要通过互联网,我在世界的这一头,就能够为你们设计出世界另一头的样子,这也是信息技术的魅力,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通过观察优秀设计师的作品,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让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成为别人教材中出现的优秀设计师。

信息技术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够让学生在设计中完美展示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习的技术,在今后工作中能够设计出让客户满意的作品。

作者:李娜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覃芳,黄山,李雍等.基于艺术创作理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创新——以“数字艺术家”课程“卡通猫的创作”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4):16-17.

[2]郭本鹏.如何凸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形象[J].教育艺术,201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