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环境设计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20 09:52:14

新文科建设背景环境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自身的学科特色出发,在前期探索与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路径,并打通艺术学科专业壁垒,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国际合作、协同创新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开展环境设计专业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环境设计;教学实践

1研究背景

文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划分,文科基本可以包括除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之外的其他学科门类,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1]。2019年4月4日教育部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2]。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相关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旨在切实提高高校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3],这是为了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并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是落实推动各类学科建设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同时也说明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新文科概念和设计学科研究现状

新文科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文科提出的。我国传统文科注重专业性且专业分工明确,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的全面发展。新文科建设是各个学科门类发展从高度分化不断走向综合的必然,也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和行动纲领,明确了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系统性、各层面、多途径的创新、融合与提升,在理论层面上指明了行动方向[1-6]。在实践层面上,一些敏锐而具有前瞻性的艺术类高校,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在雕塑、陶瓷、产品、环境设计等一些传统设计类学科上,尝试以深度交叉与融合的跨学科研究作为学科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国际合作、协同创新、自主研发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陆续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这些前期自发的探索与实践,成为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经验。借鉴科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的转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交叉领域。如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设计学、图像学、传播学等人文领域,可以拓展人文科学学术阐释的广度和深度;将脑电仪(electroen⁃cephalograph)、眼动仪(eyetracker)等记录脑电波和眼动轨迹的专用仪器,应用于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研究领域,将具有个性化和情感特征的人类感观,以数据采集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为设计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证。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主张“产学研一体化”,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以“先产、助学、强研”的模式强化工业设计学科生命力。在科研上,利用脑电仪和眼动仪等数据采集设备深入研究家具的人体工学,以及产品形态和产品工艺的优化,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中国设计红星奖等重要奖项(图01)。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近年来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领域。例如,将声音、听者、环境这3个基本要素,置于心理学、环境声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背景下加以研究,则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声景设计(soundscapedesign)。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国立应用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开展了“符号:城市乐章”中奥国际研究生工作坊,课题以声音为媒介,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对种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和城市的物理空间进行体验、感知和诠释,并将现有城市景观重新解构、编译、置换成为可视的声学景观,并以此关注城市与其声音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在三维体系中对其数量、质量的量化识别和描述,谱写出一曲独特的城市乐章,同时引导学生初探关于声景和声音生态等前沿课题的研究(图02)。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为设计学科注入了活力。例如,将装置艺术置于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与艺术学等学科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研究,则产生了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新型艺术形态——动态装置。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动态雕塑和动态公共艺术装置的设计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使雕塑和公共装置由传统造型艺术转向结合声光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全新艺术形态,尝试打破常规的艺术认知和技艺手法,借助科技手段来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如该院教师作品展“时间的场”,即是一次跨学科研究的成果展(图03)。展览由12件作品组成,主题聚焦于“时间”“空间”“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与认知,借喻舞者的“身体”为空间中真实流动的“时间”,是动态的、转瞬即逝的雕塑,同时也是整个展场作品的叙事线索,舞者与作品交叠、穿插、平行呈现,为观者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

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设计教学与思考

新文科理念下设计类学科的建设需要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观念转换和结构调整。虽然已经是信息时代,但我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并没有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未真正意识到目前已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因此,应该根据所在高校的特点,具体分析现有学科和专业的特征,关注新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强调创新和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探索超越其局限性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3.1打通艺术学学科内的专业壁垒,增强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

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具有艺术学门类下全部5个一级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大学。环境设计则属于设计学下的二级学科,关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设计学院首先在艺术学学科内尝试打通设计、美术、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等专业壁垒,增强学生的通感培养和综合性人文素养。作为一所综合性艺术大学,南艺本身具备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便于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学科内各专业深度合作,也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先锋实验性质的艺术作品。如在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的实验性景观装置“重构的园林”(图04)。作品以现代景观设计思维重新审视和解读古典园林,对古典园林空间进行重新建构,以钢构、金属、亚克力等现代材料,来表现古典园林空间的转承关系、曲径通幽、隔而不绝的朦胧层次感,打造一个多元演绎的、古典与现代并置的景观装置。除了满足园林的游赏和休憩等基本功能,作品还具有交互的功能——现代舞者以即兴表演的方式进一步阐释了人与景观、身体与空间的关系,穿行于似是而非、错叠并置的意象园林中,表演于光影变幻、时空交错的舞台上。“此景是我造”《牡丹亭》系列舞美装置(图05)是南艺设计学院与德国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中德国际研究生工作坊作品,是融合了建筑设计、舞美设计、戏剧表演等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一次实验和尝试。作品以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为创作母题,提取、解读剧本中的不同经典对白和场景,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14件舞台装置,表现手法和风格具有多样性特征。同时,作品聘请专业昆曲演员,从表演者的角度对舞美装置进行二次解读,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并演绎昆曲《牡丹亭》片段。

3.2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路径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专业基础深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必须调整现有专业课程结构、建构跨学科门类的课程群,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体系。环境设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设计、建筑结构和材料科学的课程讲授,如在“材料与构造”课程中更侧重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组织教学,从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讲授相关知识,再从材料的视觉表现、构造特征,到材料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和最终应用设计,真正将理工科的知识与艺术学科的知识深度融合,以新的视角去建构和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不定期开展国际研究生工作坊,邀请国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就学科的前沿研究课题做讲座和短期教学。这种课程形式可以增加与国际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学术视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是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如南艺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ETH)开展了研究生工作坊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图06)。

3.3借鉴“教学学术”理论,建构环境设计专业新型教学法

“教”与“学”是大学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融合和提升,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在新的理论视角下建构新型教学方法,是助力环境设计专业提升的具体措施和支撑手段。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知识与情感建构的过程,而以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为核心的一批北美学者,更将教学相关的研究提高到“教学学术”的高度。这一理论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研究的合作者,在发挥自身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真正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从教育学的维度为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7]。高等艺术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特点是感性思维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对枯燥的原理和知识接受能力较弱,更愿意展现自我的个性特征。在实践中,笔者建构了一种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PBL-Seminar-Lecture三步教学法,由以下3个教学环节组成:首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由教师精心组织设计一系列与课程有关的问题抛给学生,借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产生自主钻研的动力;其次,采用Seminar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前期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鼓励批判性思维,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采用Lecture讲授教学法的方式,归纳和总结前期的学习成果,讲解研究课题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框架,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循环[8-9]。PBL-Seminar-Lecture三步教学法是在新的理论指导下的一次教学研究尝试,是在借鉴其他教学方法基础上的创新,经过多次教学实践的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4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自身的学科特色出发,在前期探索与实践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路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2019–04–04)[2021–05–24]

[3]周星,任晟姝.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42-150.

[4]林家阳.新文科语境下设计教育思考[J].设计,2021,34(12):68-71.

[5]刘秀伟.新文科·新“视”界[J].设计,2021,34(12):94-96.

[6]黄明东,王祖林.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理性审视[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2):31-38,141.

[7]刘隽颖.“教学学术”研究体系的四维建构及其实践机制[J].江苏高教,2019(1):74-82.

[8]施煜庭,孙文鑫.高等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J].美术大观,2020(12):146-148.

[9]施煜庭,邬烈炎.基于声景的园林景观装置设计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41(6):118-123.

作者:施煜庭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