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43

文科学论文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术论文评价质量方式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的政治,经济及人民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如首次成功取得奥运会的主办权,物质文明的提升,余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加快,大规模多渠道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都无时不刺激广大民众根据自身需要,同时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的热潮之中。由于这种需要的普遍存在自然促进了体育理论界的空前繁荣,据调查自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围绕这个主题的论文平均以每年18.3%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大陆地区体育方面的论文约794xxx篇,其中人文社会学方向约63%。这样看来作为我们体育人对能取得这样成果是有理由骄傲的,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三个问题。1.论文质量不高2.论文格式很不规范。很多教师缺乏对论文写作标准的认识。3.论文中论据的阐述说服力不强,引用的数据少,实例不充分。以上问题在人文社会学方向尤为突出。笔者认为存在以上问题和我们这个学科发展较快且不够成熟有很大关系,但同时认为因没有较权威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特撰写此文以探讨此方面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为本学科发展贡献一份薄力。

1:概念界定

概念是对莫一事物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由其外延和内涵两部分组成。个人认为入一个事物没有确定概念或概念不明确都会影响到学科的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再此重提一下相关概念。

1.1学术论文

学术通常是指专深而系统的学问,而论文则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因此学术论文就是在科学领域表达科学眼觉得文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学术论文一般也可以称为科学论文。

1.2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它主要有体育社会学,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经济学,运动休闲学等体育与其他社会学科相融合而成。

1.3质量是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从术语的基本特性来讲,它是满足要求的程度。

1.4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的判断

2.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特性及其论文评价难点

我们知道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之处在于前者是一个思想自由甚至是良心判断的成果。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对人的活动以及作为群体人活动规律的观察和分析,因此,在很大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对体育人文科学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判断是主观判断;但是否我们可以说对于人文科学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判断不存在客观标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所有的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价值总是和他人及他人的学术成果相比较之下体现出来,换言之,是学者个体及其成果与学者总体及总体成果的相对位置相比较之下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它存在一个相对的客观标准。所以个人认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学术论文的特性及其评价特点是;

2.1不具有重复性,

2.2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具有直接意义上的客观性和实验性不能很快看出对现实生产力提高所产生的效能。

2.3选材范围的宽泛性,跨专业的专家级人才国内目前还比较短缺评价的权威性有待加强。

3.传统学术论文的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

3.1以期刊整体水平评价该期刊上论文的水平。

3.2以特定论文的内在水平来评价该论文某一篇学术论文的内在质量是由其学术价值、创造性、科学性(人文科学论文可以不计此项)、实用性、表达效果等方面的水平决定的,针对科技论文和社科论文的具体情况,可以分别制定考核体系。

得分值列于表1。

表1

考察内容考察标准得分值

学术价值国际先进

国内先进

一般水平30

24

18

创造性有重要创新

有创新

没有创新25

15

5

科学性优良

中等

较差20

12

4

实用性优良

中等

较差15

8

4

表达效果优良

中等

较差10

6

4

3.3专家评议所谓专家评议,

4.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其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应有: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绪论,正文,结论,注释及参考文献集各相关部分组成

4.1.关于论文题目

题目又称题名、标题。论文题目的写作应具体确切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及其研究范围和深度,应能揭示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特定内容。题目切勿定得太大或太笼统,如:"浅谈小学体育中的素质教育",题目中的"体育"和"素质教育"范围很大,也很空泛,让人无从下笔。是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是教学主体小学生等等?是创新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还是其它什么具体的素质教育?这些都是作者所忽略的细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科研的任务不是在于浅谈,而在于探索,研究它的规律与本质,因此结合上面两点,如果对标题加以限定,将研究范围层层缩小,使之具体明确容易把握,此题目改成"体育教学对促进小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初步探讨"相信意图会更明确,效果应该比前一个为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写一般性文章可以用的题目用来做论文标题。如:"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新在哪里?"、"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体验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浅谈如何上好耐久跑一课"等等论文,从这些题名看,它反映的只是作者在体育实践中的反思、感悟与做法,严格来说不属于论文的范畴,评委从见到题名的第一眼起就基本把此类文章排除了。最后强调的一点是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为选定关键词、编制题录和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综上所述,对学术论文题名的要求要做到四点:

4.1.1准确得体

论文题目必须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4.1.1简短精炼

题目用词需要精选,字数要少。尽管题目的字数多少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但-般-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30个字。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4.1.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4.1.4醒目

虽然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者的眼帘,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论文的效果。"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这句话并不言过。

(以上实例采用的我区市级参评论文,引用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更具说服力,别无他意!)

4.2.关于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

4.3.关于论文摘要

4.4.关于关键词

4.5.关于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英文摘要应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进行修辞炼句,使行文简洁流畅,避免汉语式英文。目前,在论文摘要及论文英语表达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有相当一部分论文的英文摘要不是作者直接用英语语言思维构思写成,而是将中文底稿译成英文。这种用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套用英语,最易出现汉语英语(即chinglish)的错误。有的英译摘要,由于拘泥现成的中文结构,死搬硬套,译文往往僵硬绕口,读后令人不解其意。这种汉语式英语大大降低了传意功能。

4.6.关于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百,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简练,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引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避免引言与摘要雷同或成了摘要的解释。

4.7.关于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尽管国家标准对正文的内容末做统一规定,但对格式却有特别要求,尤其比较明确规定了图、表的绘制及引文等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在我区及市里的参评论文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规范)如:

4.7.1不用阿拉伯数字,末按层次标题编号。例如不同层次的标题用"1","1.1",,1.1.1",……依此类推,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应顶格编排,后空一个字,排标题。

4.7.2表格绘制不规范,没有采用三线表的形式(市论文报告会报告论文)。

4.7.3忽视了正文中引文的标注。引文是指在论文中需要引用他人已公开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观点。如果引用他人原话,必须加引号,如果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他人的主要观点,则不必加引号。无论是直接引用不是间接引用,引文务必注明引文出处(用[1]、[2]、[3]…标注),其格式见下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4.8.关于结论

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4.9.关于致谢

在论文的末尾部分对曾经帮助过作者的有关人员和单位表示谢意。论文的致谢,实质上是作者署名的补充,涉及到被致谢的荣誉的权益问题,因而谢词要写得诚恳、有分寸。

4.10.关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在学术论文后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其作用有: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参考文献内容务必著录清楚全面,标点使用正确,末尾用"."号;文献名后用[M][J]等分别注明图书专著、期刊杂志等。

5.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论文评价标准的探索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个社会学和体育学互相交融的学科,其学术论文评价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5.1论文自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及其权重

5.1.1指导思想的正确性20%

作为社会学科的一部分,必须在学术指导思想上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只有这样才是一篇优秀论文的保障

5.1.2切实反映体育运动的时代性10%

在我国体育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正不断走向成熟。时刻都会给人以惊喜,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的论文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同人民大众站在一起随时准备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体育需求。

5.1.3所述论点的前瞻性20%

论文所阐述的论点是否触及到问题的实质,是否真切的把握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而很理性的判断出事物可能发展的方向。

5.1.4采用论据的权威性10%

5.1.5写作目的的明确性10%

5.1.6写作内容的可读性10%

5.1.7写作结构的完整性10%

5.1.8轮定推理的严密性10%

5.2环境所给予的评价标准及相应分值

5.2.1第一层次:“四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四大检索工具”是指《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确定它们为第一个层次,分值为95~100。

5.2.2第二层次《INSPEC》、《CA》、《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的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所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值为85-95。

5.2.3第三层次:其它国内期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分值为75-855

5.3所应采用的计量方法

为避免单独计量所造成评价标准的效度降低,兼顾评价标准的信度。个人认为应采取以上两种计量方法的相互加权。即以上两种方法各占计量总成绩的50%权重。

所得公式:总分=学术论文自身所的分数*50%+外界环境所的分数*50%

5.4所应采用的评价方式

评价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学术论文质量的方式应是:1)坚持成果形式评价和成果实质评价相结合、2)学者评定和期刊评定相结合、3)数量评定和质量评定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制定评价标准。个人认为这是针对不成熟学科的学术成果的暂时性的但不失其合理性的短期评价标准所应当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二、评审中论文规定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虽然能够较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以学术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刊物级别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1)刊物级别划分过于笼统。如不管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极高的刊物或是国内影响力不高但主办单位级别较高的期刊都算权威刊物,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规定中几乎没有加以区分。

仅以主办单位来认定期刊级别的方法不够科学。尽管一般认为期刊的主办单位等级越高其主办的刊物中论文的学术水平也越高,但是随着办刊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往往存在期刊挂靠主办单位、一个主办单位办多种期刊等现象。目前,我省一般认定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只能有一种,而现在这种挂靠和一单位多刊的现象就造成了刊物级别认定的困难,究竟认定哪一种期刊为权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其公开性、科学性有待商榷。(3)对期刊单位主办的增刊、专刊、专辑等与其正刊在论文级别认定中没有完全区分。(4)刊物级别高低与论文学术水平不能完全划等号:级别高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级别低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差,仅以期刊级别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论文规定中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文章作为职称晋升条件,对第二作者以后属名发表的文章缺乏评价机制。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个甚至多个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将论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贡献排除,则有失公平。另外,通讯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职称评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国际上衡量作者对论文贡献的原则不相符。在当前高校中,教师在攻读高一级学位时完成的科学研究论文通常在文章发表时会将指导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加以署名指导老师也往往对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通讯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就不应被忽视;相对的,作为被指导者的教师虽然其文章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但是其对文章的实际贡献力则应相应有所减弱。只有考虑每一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情况,才能将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反映为教师的实际能力。

(二)高校教师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科研、实验3个系列在职称评审中均依据闽教职改[1997]010号文件执行对科研和实验系列教师的论文要求也是参照教师系列同级别的论文要求,没有考虑这3个系列在职责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混淆了高校教师不同系列职务之间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设岗和激发不同系列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论文规定没有考虑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门类学科间的区别。对于高校的体育、艺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采取无差别的论文评审规定不符合这些学科通常的评价标准。体育、艺术、美术类教师更应以其实践能力、技术水平、成果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采取“一刀切”的职称评审方式抹杀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不利于高校各个学科的发展。

(三)时间要求的规定不够合理

在每年度的职称评审中均对论文的发表时间有所要求,即时间需在任现职后至申报当年的12月31号之间。但时间与拿到期刊的时间往往并不相同,这样尽管论文确定发表时间是申报的当年,申报教师取得期刊原件却有可能在次年职称评审会议开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规定中,若评审会议开始时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论文不得作为当年的评审条件。这看似符合程序,却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最终造成部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因为期刊无法及时取得而错过了当年的职称评审。

当前的资格评审一般耗时较长,从资格申报到评审结束往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若申报者在这一段时间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则该论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报,也不能在申报者本次晋升职称后用于下一次职称晋升申报。这种对时间上的规定不利于激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改革论文评审要求的思考与对策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量化是当前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评审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认为是最为容易量化的标准之一。但从目前资格评审中论文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在建立合理的论文量化前提下还须进一步加强资格评审的相关体制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彻底改变仅以期刊级别判定论文质量的现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论文质量认定评价体系。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必须能够真实、准确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对期刊级别的认定必须将期刊的主办单位、刊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刊物是否被较权威的检索、索引所收录一并加以考虑。判断文章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力还必须充分考虑论文作者人数以及是否有通讯作者等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判断还可以参照论文的被引用率、论文是否被权威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获奖情况等方面。

当然,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可以引入论文的量化赋分方法,即将论文划分若干个级别后分别赋以论文基准分,论文实际得分=(论文基准分+论文影响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数。这种论文量化赋分的方法可以作为资格评审中论文评价的一个模式,不过量化赋分应以科学的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为基础,分值计算还必须考虑论文引用率及通讯作者的贡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量化赋分评价体系。

(二)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

对教师(包括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科研、实验等不同系列资格评审的论文规定应有所区别。评审教学型教师职称应相对弱化对科学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要求,转而可以对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提出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要求,同时在资格评审中对教学效果及其他教学实践环节侧重评价,如可以对获得教学贡献奖励的教师在评审教学型教师时给予适当加分。对评审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师职称的论文要求可以适当提高,以突出显示研究人员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应对其承担各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条件突出者相应降低学术论文要求。对实验系列也应相对弱化论文要求,转而侧重对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创新水平的评价。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区分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论文规定细则。对于体育、美术、艺术等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学科应弱化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转而侧重考察申报者专业技术掌握情况。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职称晋升是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评价也同样要以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本学科研究、多发高质量论文为目的。

在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评审中,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确定而非评审晋升获得,则将时间要求定义为任现职以来是合理的。但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评审晋升获得,那么则会造成申报者在半年评审过程中发表的论文不能用于当前及更高一级职称评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任现职当年的1月1日作为符合评审条件论文的起算时间。

只有将二者加以区别才能够较好衔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这一规定,才有利于全面评价申报者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论文条件,有利于调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积极性。

建立论文评价的事后补救机制。针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问题致使刊物不能及时取得的情况,应同意该申报者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并在评审会议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对该申报者的论文情况向评委会做出说明。在评审会议结束之后,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该申报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况。对于在日后确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对当年的评审结果给予确认,对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取消其本次职称晋升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职称论文评价机制的改革归根到底仅仅是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岗位设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变当前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模式。

职称的评聘作为高校一种自身的社会行为,不应受政府行为过多的干预。因此,改革我省职称评审制度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职称评审权。(2)对不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新办本科和大专层次院校加强评审指导。(3)对研究型、研究专业型、专业技能型种类型职称,采用不同的评审模式:以评为主、以考代评、以辩代评、辩评结合等。(4)高校要尽快出台自主评审以及岗位聘任的相关规定。(5)完善岗位管理与考核程序,制定职称评审晋升及岗位竞聘的约束机制。公务员之家

无论是高校自主评审或是政府、社会组织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关系职称评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为导向,按照分类管理、细化评价要素、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

[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指出,传统的科学知识观抹煞了科学的社会性,从根本上是错误的。通过科学争论、实验室研究和科学文本话语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为自身研究的合法性进行了重要论证,并试图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然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彻底否认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宣称“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结果导致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裂隙进一步加深。

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以下简称SSK)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英国诞生后发展势头一直很迅猛,目前在国外社会学研究领域占据主流的地位。但在国内,人们对SSK的认识却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国内对SSK的最早介绍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南开大学的刘甭浦教授在其主编的《科学社会学》一书中对SSK有初步评价。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第一本对SSK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一些主流的社会学和哲学杂志也开始密集地翻译SSK的论文,一些出版社则系统地引人了SSK的主要作品。尽管一直受到激烈的批评,但笔者认为SSK的研究也有其合理成分,如果对其作深人的反思,并从中得出有益的东西,则对我们的学术进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SSK产生的理论传统及历史背景

1.SSK的学术思想渊源。SSIC有多种学术思想渊源。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凯声称,他们是在库恩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在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之后,研究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社会内容的学派。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指出:这个学派是在“反实证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现象主义、社会学中的人类学方法)兴起和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它与迪尔凯姆和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传统相联系。国内研究SSK的著名学者刘华杰则认为,SSK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图宾根学派的“教会编史学”、旧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家库恩后期的哲学及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反对。据此,可以这样认为,SSK既是对传统知识社会学的继承,也是对正统科学社会学的批判,更是在科学哲学尤其是库恩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2.SSK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仅仅从思想渊源上解释SSK的产生,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何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科学人文大战的最主要根源,还必须对SSK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予以特别的关注。在西方,自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以来,硬科学(自然科学)在其自身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无法解决的困难如巨型化、实验周期延长等,其负面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对科学家的信心和信任有了持续的丧失。而另一方面,向来被自然科学压倒的人文科学认为科学实验室获得的太多资助与其产出是不成正比的,因此极力反对政府对自然科学的过多投资,认为人文科学应该享有和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以上这些情况诱发和助长了对科学本身的考察,为以反对科学权威为主要特征的SSK提供了最有利的发展契机。在过去,国内对SSK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普遍有所忽略,而这恰恰是全面理解SSK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二、SSK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SSK诞生于英国,后来走向欧洲其他国家、美国等。其在欧洲的代表人物有布鲁尔(D.Bloor)、巴恩斯(B.Barnes、马尔凯(Michael.Markey)、柯林斯(H,M.Chins)、拉图尔(Bruno.I,atour)、谢廷娜(Ka-rinD.Knorr一Cetina)、埃奇(D.0.Edge)、惠特利(B.Whitley)等人,而在美国的知名学者为夏平(Shapin)、皮克林(Pickering)和平奇(Pinch)。SSK学者从科学争论、实验室方法、科学家的文本及话语研究这三个场点展开研究,得出了不少成果,其观点从产生到分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既有极端的也不乏温和的。下面是SSK学者的一些主要观点:

1否定自然界在科学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自18世纪启蒙理性主义诞生以来,科学知识一直被看做“自然之镜”,经验事实和逻辑规则决定了什么是科学知识,自然界作为科学争论的首要及最终仲裁人和确定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SSK学者认为,科学思想并不是由客观的经验观察来检验的,人们也并不是按照与事实证据一致的原则来对相互竞争的理论进行选择的,因而,以往人们将自然界的性质和作用完全地夸大了。拉图尔认为,一个被科学家作为事实而接受的陈述被视为是由自然界决定的,但这一点并不会使这个陈述变成真理。谢廷娜也说;“在实验室里我们找不到描述主义所看重的事实和现实,实验室所表现的是尽可能排斥自然而不是包含自然于其中。”在这一看法上走得更远的是柯林斯,他直接宣称:“在科学知识的构造中,自然界仅仅担当极小的或微不足道的角色,甚至根本就不起作用。”总的说来,SSK学者认为,自然界不能决定什么是真理性认识;科学不会是建立在经验证实原则上的高度客观化的事业,其客观性极弱;不是自然界决定科学知识的形成,而是科学家的社会行为决定了自然规律要如何界定;科学理论并不是对自然的真实反映,自然界在确定科学的本质和真理上没有任何发言权。

2.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建构的。正统的科学哲学家们向来认为,科学研究中存在发现和辩护两个过程,其中属于内部因素的辩护过程(归纳、逻辑推理等)起最重要的作用,科学从根本上是不受外部社会影响的。SSK学者则认为,恰恰相反,科学具有极强的与境偶然性和当地特质,社会性因素对知识具有更强的制约作用。马尔凯曾这样断言:“……至此,我已提出一个基本观点,即科学的内容就产生于科学外部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几乎在SSK学者的所有著作中,科学的社会建构性质都得到了充分的描述,他们尤为强调的是社会交往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作用。在《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一书中,拉图尔和伍尔格详细考察了科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是怎样交往的,科学论文又是怎样在这种交往中产生的。而谢廷娜则重点强调,科学知识不仅受科学研究人员内部交往的制约,还受外部社会交往的制约。例如,为了得到工业界和出版界人士的帮助,为了得到政府官员的支持,为了在大学里谋取一个职位,都可能使一位科学研究者改变自己研究项目的名称和程度,甚至改变自己科学论文中的关键内容。总之,SSK学者坚持认为,科学知识其实就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3.科学知识评价实际上是科学家的共同磋商及利益竞争。SSK学者认为,经验事实和逻辑程度并不能确定什么是科学知识,因为它往往无法判断什么是好的理论。一个科学成果得到确认其实是科学家磋商(negoianon)的结果,而通过科学磋商建立起来的结论就不是对物理世界的确定性说明,只是被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科学家们认为是正确的主张而已。科学知识在商谈与决定的链条中得以构成,这是一个包含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科学家威信以及其他符号资源在内的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其中资源关系、利益的融合与分裂等具有重要作用。巴恩斯指出:“事实是被集体界定的,任何知识体系由于其制度特征,必然只包含集体认可的陈述。”他还坚决认为,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知识的社会磋商应该是一个合法的、实质上是一个基本的、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探讨的知识社会学的主题。

4.科学其实与其他文化一样,并不具有更多的真理性和更优越的地位。布鲁尔指出,人们以往是通过把科学当做某种圣物来对待而使其不受社会学审视的影响的,这其实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的强纲领性核心原则—对称性原则主张应当用同种类型的原因来解释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在SSK学者看来,科学就是一种文化,也是处在一定社会建构过程之中的信念,它是相对的,没有名副其实的“普遍有效性”,不存在科学的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的普遍标准。进一步地,SSK学者还认为“学科间的界限是约定性的,要使这些界限具体化,要把它们视为内在于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可违背的界限,肯定是一种错误”,而“这些界限与保护和维持这些社会集团自身的认知权威、智力霸权、职业构成以及借助于这些界限能够控制的其他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直接相关”。总之,SSK从科学是一种文化出发,否定了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认为科学并不优于其他任何信念或知识体系,也并不比社会科学具有更多的真理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SSK对长期以来“科学思想和发现是由自然界决定的,而科学家研究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受严格独特的科学规范和理性程序指导的,它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战。它以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的重要影响为基点,提出了一系列反对传统理性主义、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观的主张,就这一点而言,SSK有其创新和值得借鉴的一面。但SSK忽略了科学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作用,走到了极端的一面,因而受到了众多的非议。

三、对SSK的批评

SSK关于科学本性、科学与社会关系等观点,已经被西方一些主流思想教育课本和权威部门制定的科学家行为规范吸收进去。在这一点上,SSK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成功地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合法地位。但是,SSK并不因此而止步,它更多地试图把“理性”包含在“社会”之下,由此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批评。这里主要讨论来自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及科学社会学的批评。

1.来自科学家方面的批评,最显著的莫过于索卡尔大战。在这次科学人文大战中,以美国物理学家索卡尔的诈文为导火线,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众多科学家对SSK及其他一些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其规模空前。索卡尔指出:SSK及后现代主义者近年来的一些主张明显是一种放纵的胡说。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让?布里克蒙特对SSK的许多主张感到困惑和震怒,他指出证据对理论的不确定并没能瓦解科学的客观性,相反使科学的成功变得更为卓著。生物学家威尔逊则认为,SSK要摆正位置,把社会决定奠基在被检验过的和认真思考过的客观知识基础上才是科学的一切。佛兰克林对两个经典案例(柯林斯的实验者回归和皮克林的建构夸克)进行分析并表明:科学家选择某些理论或概念(如皮尔逊的四元相关系数、物理学家偏爱史坦福大学的E122实验而不是华盛顿一牛津大学的实验),是有着可靠的科学、实验与数学等方面的认识根据的,而不是靠科学家偏好或意识形态(如优生学的意识形态)的驱动。

2.在科学哲学家的批评中,劳丹与布鲁尔关于科学信仰解释权之争最有影响。劳丹1981年在《社会科学哲学》杂志上撰文,认为SSK是一种伪科学,其主张是荒缪的,“当且仅当信念不能用它们的合理性来说明时,知识社会学才可以插手对信念的说明’,。⑨劳丹坚信迪昂一奎因论点(理论不确定观点)不妨碍科学合理性标准的存在,恰恰相反,它反映了经验在科学理论选择中的作用。对SSK主张的对称性原则,劳丹认为,对称性只是一种虚幻,因为不论是科学研究的个体抑或群体,他们所持有的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具有完全不同的产生条件,因而不可能对称。而在社会学解释模式是否为科学信仰的科学的、惟一的、优先的解释模式这一问题上,劳丹认为,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活动而不只是社会活动,社会学解释模式不会是惟一的和优先选择的模式。

3.科学史家的批评则在于,他们认为SSK的科学史案例分析存在不少历史常识性错误。科学史家平林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检验指出,在夏平与谢佛的“霍布斯一波义耳之争”案例研究中错误地表述了历史,歪曲表达了波义耳和霍布斯的实际工作。历史学家玛格丽特?C?雅各布指出,拉图尔对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的社会学分析在史料上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和歪曲,其对英国历史的相对主义的诊释常常忽视了某些历史关键点,是通过谴责“现代性制度及其实践而获得的”。

4.在来自科学社会学方面的批评中,默顿学派指责SSK的做法是危险甚至是“发疯”和“邪恶”的,因为它摧毁了最牢固的人类知识大厦,会导致一种反科学。“利益模式”是SSK理论主张中最受科学社会学家批评的。朱克曼认为:“断言科学知识反映生产这些知识的群体的利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利益模式不能解释为什么社会利益明显不同的科学家会经常持有相同的理论立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科学家所采取的理论立场是与他们的阶级或职业利益相反的。”本?大卫则指出:“即使科学知识与其提出者的利益之间存在联系,这种联系也从未超出最初的创始阶段。例如在麦肯奇和马尔凯讨论的英国统计学案例中,精英主义、优生学与统计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在皮尔逊之后就消失了。”而在其他一些科学社会学家看来,利益模式的问题不在于将科学知识归结为利益磋商,而在于它不能表明这种磋商实际上是怎样进行的,以及为什么在这种磋商过程中论战一方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公务员之家

尽管受到来自以上多方面的批评,SSK的强硬立场并没有改变。1991年,布鲁尔在其再版的《知识与社会意象》后记中宣称,现有的批判无法改变他对强纲领的坚定信心。布鲁尔的同盟者更是鼓励SSK研究者们不要恐慌,因为时间将会证明一切!而以科学家为首的另一战斗方则继续坚守科学理性,认为SSK应该首先遵循科学的价值服从于严格的社会分析原则,重新研究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学课题,而不是更贪婪地去攻击科学研究。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彼此的基本原则立场都没有放弃,两者之间的鸿沟仍在不断扩大。

四、问题和启示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4

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科技期刊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短板,受到约稿难、关注度小等问题的困扰.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离不开期刊主管部门的支持,新疆师范类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是刚刚起步,高校教师大多以学校科研激励为目标,对西部地区科技期刊投稿热情不大,针对全国科技知名专家的约稿更是困难,而自然科学论文科研时间长,编辑约稿往往需要更长时间[11~13].西部地区大部分科技期刊办刊思路就是简单地编辑加工稿件[14~15],等稿发表.科技期刊栏目设置以高校学科为基础,来稿以本校教师为主,编辑人员主动约稿意识不够.随着西部地区高校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应转变办刊理念,借鉴内地高校科技期刊成功办刊经验,主动策划,科学设置栏目,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专家学者交往,通过他们约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高校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多以高校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设置,如新疆师范大学科技期刊(自然科学版学报)系综合性刊物,自然科学学科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化学、地理、旅游、环境、体育等学科,发展不平衡,科技期刊刊发文章反映出学校优势学科为数学、地理、体育三个学科,但其他学科稿件少.科技期刊应该立足学校优势学科设立重点栏目,打造品牌栏目[16].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较少,如新疆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院校的科技期刊专职编辑较少,且编辑人员岗位流动性大,而科技期刊编辑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需要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因此,科技期刊需要不断培训工作人员,为科技期刊提高质量奠定基础.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因子,办刊通过特色栏目来提高知名度,通过栏目主持人扩大约稿范围.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应注重与各大期刊数据库保持联系,加强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推荐,使内地学者了解我们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的办刊思路,栏目特色,逐步提高科技期刊的知名度[17].

西部地区科技期刊办刊策略

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依据《新疆师范大学2011~2015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18],栏目设置要服务于新疆师范大学“十二五”战略重点,主要刊发新能源新材料研究、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应用等方向的学术论文;另外,还要大力支持干旱区湖泊环境演变实验室、新疆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实验室、新疆多民族体质健康与评价实验室等的发展.西部地区科技期刊调整自身办刊定位,转变编辑办刊理念,向内地科技期刊学习,发动本校各学科知名专家加强对西部科技期刊的支持,与他们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向他们多约稿,通过学校专家向外辐射,将约稿范围扩大到疆内外其他高校,争取更多的优质稿件能在西部科技期刊上发表.对重点栏目实行约稿,力争每期都有1~2篇约稿,稿件要结合新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现代文化引领,科技、教育支撑,工业现代化、城镇现代化、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解决新疆大发展理论及实践问题.根据“十二五”战略重点、重点实验室和优先发展学科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定期组成专题研究,如:环境与资源研究、新疆多民族体质健康研究和理论物理研究等栏目.及时报道相关重点实验室和优先发展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其他学科根据每期栏目稿件具体数量,对不同栏目进行一定的调整或合并[19].加强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管理,规范稿件审稿制度,实行匿名审稿,严把稿件质量关.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每年出版四期,每期约25篇论文,论文约稿和基金稿件数量占40%以上,刊物页码压缩至108页,封面重新设计,内页重新设计要美观大方,保证刊物出版质量,切实作好编辑各项工作.积极发挥编委会力量,通过编委与校内知名专家多联系,通过校内专家向校外辐射约稿范围,加强与内地科技期刊的联系,促进期刊影响因子的提高,切实提高办刊质量.西部地区科技期刊还应多借鉴内地高校的办刊经验,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与专家学者交往,通过他们约高质量的稿件.

本文作者:刘会强周春丽工作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5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总量4958种,仅次于美国的12274种和英国的6214种。2010—2019年,全球范围内共有16个国家的数量超过30万篇,美英两个传统科技强国在期刊出版物数量、数量、影响力等方面均居世界前两位,优势明显;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中国期刊的发文数量排在世界第5位,期刊引文影响力居第10位[3]。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杨卫主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明确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相对滞后,面临论文收录流失情况严峻、期刊规模化小且数量少、学科分区分散不均、期刊总数量增长率较慢4个方面的难题[4]。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通报》主编高福认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期刊的服务质量与科技工作者的期望、期刊的作用与其所要承载的社会责任都不完全匹配[5]。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鹏认为,分散办刊严重制约了期刊发展,造成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缺乏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高端品牌期刊[6]。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认为,市场化不足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造成严重制约[7]。《经济学家》编辑部编辑朱文佩认为,与欧美等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强国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在整体质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期刊的传播力远远赶不上我国科研水平的进步与提升[8]。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改变科技期刊发展严重滞后于科学研究水平的现状,建立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支持我国科技期刊发展。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始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1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委联合《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启动;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实力和活力。

2引导研究方向

科技期刊引导研究方向的作用由来已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说过:“科技期刊既是龙头,又是龙尾”。在中国科技峰会———首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蛋白质与细胞》主编饶子和提出“科技期刊应该寻找真正优秀的科学论文,以文章发表的导向作用,来引导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也同时引导资助机构的资助方向”。科技工作者主要通过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方式展现其研究成果,科技期刊能够反映出科研状况以及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以《中国给水排水》为例,该期刊是由国家住建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水行业“首席杂志”,期刊主要刊载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类内容,其中上半月的理论研究主要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研发人员,刊登理论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下半月的工程实践主要为来自生产一线的设计及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刊登工程与技术实践方面的论文。该期刊还不定期围绕行业热点问题开设专栏,如“海绵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给水深度处理与南水北调”等。通过这些专栏,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11]。

3助力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原所长李国杰认为,“只有能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12]。现如今企业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除了要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还要大力支持有科技创新实力和意愿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合力,助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科技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指导企业的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进行自主的科技创新,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及需求,通过搜索相关科技期刊的科研成果,以此作为指导对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改良和改进,或者通过期刊上显示的联系方式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并建立沟通渠道,获得技术指导,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技术发展符合企业运营需求以及社会服务需求[13]。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期刊提供了一个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连接了研究人员与企业,对于促进双方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4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传播能够助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科技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14]。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而其中真正能够实现商品化的只有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通过科技期刊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推向广阔的市场,可以服务于社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持续提升。以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18年该公司共刊发学术论文1078篇,其中SCI论文17篇,EI论文90篇,截止到2018年底,通过土地工程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实现新增耕地超过267km2,仅2018年上缴陕西省财政资本收益金就达2.1亿元,占省属国企缴纳资本收益金总额的30%,位居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第一位。2019年该公司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青年编辑;主观能动性;自我价值;中国农业期刊网;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学历的青年进入了期刊行业,扩大了编辑从业人员的规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初入期刊行业的青年编辑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验,获取信息、查阅文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均比较强,但是普遍缺乏编辑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和大部分青年编辑一样,笔者也曾是外行,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招聘,于是按照要求,经网上申请、笔面试等环节,最终进入了编辑行业。初入编辑行业,笔者对其一无所知。迄今为止,笔者参加编辑工作已有两年时间,从一个编辑行业的“门外汉”,通过不断摸索快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责任编辑。本文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结合身边的优秀示例,分享一些能帮助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方法,以期与青年编辑共同进步。

一、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接触新鲜领域

(一)深入了解所在期刊的基本情况

编辑的自身成长与所在的期刊紧密相连,期刊的创新需要编辑的与时俱进,编辑的成长需要期刊提供平台。因此,新入职编辑需要对所在期刊有一个全面又深入的认识。笔者入职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于1996年创刊,是综合性农业期刊,月刊。主要刊登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与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机械工程等学科的学术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作为农业高校学报类的领头期刊,影响因子以及总被引频次等指标逐年上升,2019年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学科排名第33位,位于《期刊引用报告》的前25%;2020年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学科排名35位,学科排名基本稳定,但在《期刊引用报告》中仅位于前50%。《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颁发的“百佳期刊”和“中国农业期刊网”颁发的“领军期刊”奖,被多个国外重要检索刊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来源期刊、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和国际农业和生物学中心等)收录,是农业高校学报类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通过对自刊的认知,了解到自刊具有的优势以及与同类期刊的差距与不足,从而作为规划自身发展的切入点,为做好编辑工作树立良好的开端。

(二)掌握编辑必备的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掌握出版规范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2]。笔者在正式接触稿件前,重点学习了语言文字知识和出版规范知识,借助陈浩元先生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和《出版专业基础·初级》《出版专业实务·初级》《量和单位》等书籍,快速对编辑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也为后续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理论还需实践证明,因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于是笔者先通过借阅资深编辑修改过的一校稿件仔细揣摩修改要领,分析资深编辑对稿件整体结构、图表、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等修改的原因,着重记下之前写作中会疏忽的问题,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资深编辑请教,边校对边学习,是快速提升编辑能力的有效途径。编辑学习是一项漫长的终生的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也同样适用于编辑职业。因此,青年编辑入职后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主动加强学习与实践,力争做好学术“守门人”。

(三)积极参加编辑行业的交流学习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指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90学时[3]。为响应和落实国家政策,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等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青年编辑要有选择地参加培训活动,多学习多交流,让自己快速积累经验。如笔者曾参加中国农业期刊网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国农业期刊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培训会”,会议汇集了来自全国农业期刊界的百余名代表。本次会议对中国农业期刊的创新发展路径展开交流,为做好农业类期刊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这次会议,笔者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意义,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内期刊提供高质量文章仅仅是其中的一小步,往更深层次挖掘,是为国家乡村振兴做贡献,为提升国内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做贡献。编辑的工作千篇一律,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心里,举办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编辑业务能力,更树立了青年编辑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从编辑工作中找到乐趣、发掘意义,才能不断实现自我增值,使自己成为专家和行家。

(四)及时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国家考试

出版制度明确要求,“凡在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在到岗两年内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4]。新入职编辑应根据文件规定,提前了解考试相关资讯,有计划地学习,尽早准备,持证上岗,做一个真正的编辑从业者。笔者入职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学历和工作经历符合报考中级条件,通过提前对考试充分了解以及报名后认真准备,于2021年顺利通过了出版专业中级考试,取得了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的责任编辑,实现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编辑从业者的职业目标。而作为编辑,取得出版资格证书只是初级目标,接下来要制定更为长远的中级目标,提升自身眼界并努力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二、借出版业改革的春风,积极投身行业社会服务工作

(一)时代呼唤青年编辑投身行业社会服务工作

近几年,国内各种编辑出版行业协会都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急需青年编辑加入,充分发挥其年轻有活力的优势,带动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如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都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以搭建青年编辑交流探讨的平台并凝聚优秀的青年人才,共同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贡献。2019年8月,中国科协、、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为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发展人才是其中重要的一项[5]。青年编辑现在正处于一个国家高度重视出版行业的时代,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利好条件下,广大的青年编辑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行业的社会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发挥双向导向作用,不仅要吸收他人成功办刊经验,传播自刊的先进成果,更要和其他行业的办刊人沟通交流,拓宽交际网络,共同为提升国内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做贡献。这种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对青年编辑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二)青年编辑要积极促进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

《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推进期刊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团化建设”,“鼓励集群化发展”[5]。我国已有的期刊集群,如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地学期刊网和中国力学学会期刊网等通过“共享资源、抱团取暖”从而做强做大[6]。借出版业改革的春风,由《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和《中国农学通报》编辑部等国内权威期刊一起,构建了中国农业期刊网。该网站发扬了中国农业期刊编辑行业30多年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已经聚集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一批行业专家和学者,覆盖全国近500种农林牧渔等学术期刊。中国农业期刊网提供的交流平台,让农林牧渔行业的编辑人员汇集在一起,同心同力,共同为建设国内一流期刊出谋划策。中国农业期刊网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青年编辑队伍。在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农学会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指导下,中国农业期刊网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中国农业期刊学术年会等会议,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还开展了研究基金项目申报、行业评优结果表彰、编校知识竞赛及行业编辑培训等项目,为青年编辑提供了展示平台。如第三届中国农业期刊编校知识竞赛的举办发掘了一批具备较强编校能力的青年编辑;2021年度中国农业期刊网研究基金项目的申报,为很多青年编辑做研究提供了支持。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得很多青年编辑崭露头角,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同时也让部分人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活动意义重大。青年编辑应珍惜改革带来的利好政策,积极参与活动,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想法与能力。通过参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开阔眼界。

三、直面挑战,有所作为

(一)青年编辑面临的挑战

中文科技期刊面临国际传播能力不强、在国际上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较弱的窘境,要建设世界一流的中文科技期刊,我国的期刊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在现阶段提高稿件质量十分关键。目前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倾向于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优质稿源流失严重,且许多高校机构对中文文章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职称和奖学金评审时优先考虑科学论文索引文章,而不是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提升国内中文科技期刊质量的重点在于优秀的编辑业务能力和优质稿源。首先要保证优质稿源不外流,目前很多期刊以约稿方式争取更多优质稿源,通过和权威专家以邮件、电话和上门拜访等形式沟通交流,为自刊争取优质资源;争取到优质稿源后还需要编辑的专业水准为其“锦上添花”;最后要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公众号推文或朗读文章摘要等音频方式推送优秀论文,让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能更灵活地获取文章信息,将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7]。编辑的工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主动迎接挑战,通过加强学习成长为编辑部或行业的领军人物。

(二)做有所作为的青年编辑

青年编辑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青年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要练好编辑必备的基本功外,还要不断开拓思维,学习新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浏览专业网站、关注微信群和新媒体平台等方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如在国家新闻署网站、“农业期刊编辑在线”微信群和公众号(“期刊强国”“科技与出版”“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等)等平台了解业界最新信息和相关会议资讯,时刻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还应当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我。事实证明,在编辑做研究、写论文的过程中,个体成长与期刊发展是互相促进和相辅相成的。通过不断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做有所作为的青年编辑。科技期刊承担着扶持和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编辑人员常被赞誉为“善识千里马的伯乐”,这反映了社会对编辑人员的期望和要求。中文科技期刊为众多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研究产出提供了展示平台,他们处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可能存在论文写作不熟练等问题,这就需要编辑在论文编校过程中积极鼓励、正向引导,发掘科研人员的潜力,培养优秀的科研队伍[8]。青年编辑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心,不辜负社会对编辑人员的期望。

四、结语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7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8

鉴于从四川省第六次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中发现,送来参评的论文大都不很规范。我们分析其原因后,觉得有必要让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法则,因此委托林之达教授为此撰写《谈谈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写作》一文,在《西部广播电视学刊》总第73、74、75、78、79期上连载。第七届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后,决定出论文集,觉得林教授的这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故刊载以飨读者。

第六届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共收到论文82篇,是历届收得最多的一次。这说明我省广大电视工作者认识到了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作用并亲自投身到理论研究中来,这是令人非常鼓舞的。理论的充实和提高会带动实践的跃进,它预示着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在不久的将来会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评奖过程中发现不少好论文,也发现不少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不了解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与普通议论文的区别;二是不了解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些浅显、简要的介绍。

我们通常见到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论文或叫科学论文;另一类是议论文。学术论文是论证某一新论点或某一新的总论点极其分论点得以成立的证实性论文;议论文是那些谈自己的观感、意见、主张甚至奇想的陈述、阐释性论文,我们在报上看到的政论、时评以及《古文观止》所收集的那些论文就属于这一类。这两种论文的区别如下:

1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相同或相似于以前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就毫无价值;议论文虽然也讲究一个“新”,但有时可重复议论。例如,某年如发生洪水泛滥,中央和各省市的报刊都要发表一些强调保持水土,提倡可持续发展之类的议论文章,过了若干年如又遇特大洪水泛滥,全国各类报刊又会而且应当发表一系列同一内容的议论文,以增强社会教育效果。

2学术论文强调论据的确凿、充分、可靠、典型、有力,尤其要强调用第一手材料;而议论文虽然也用论据,但不特别苛求。甚至有的议论文是作者靠思辩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3学术论文的论证及格式讲究规范,而议论文却不拘一格。

由于没有把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与普通议论文区别开来,对学术论文的了解不够,有的同志就自觉不自觉的写成了普通议论文,因而呈现出三个相应的缺点:一是缺乏新意,有的甚至炒陈饭,谈一些人们早已熟悉的观点;二是比较空泛,论据不足,又不典型,没有说服力;三是论文的格式不规范。

所以,我们在写广播电视学术论文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写成普通议论文了,要按学术论文的规范来写。

按学术规范来写学术论文,首先在确定选题上就很讲究。如写普通议论文,其题目常常是自己随意定的,而写学术论文,其题目的确定就不那么随便了。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做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把握广播电视研究的动态。

据我了解,我们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作者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大多数没有做过这一工作,或没有认真地全面地了解广播电视研究的动态。这是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的。

为什么一定要先做这一工作呢?

前面我们说了,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既然要“新”,就要了解“旧”(这里的“旧”不是陈旧的旧,而是表示“已经有了”的意思),不了解“旧”,便不知道“新”,这就要查一查人们在广播电视方面已研究了哪些问题?进行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人写过你正打算要写的题目?如没有,那你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谈新问题,是在开垦广播电视研究领域的一块“处女地”,是通常所说的填补学术领域的一块空白;如已有人研究了并写了文章;那就看一看这些文章的结论正不正确?你赞不赞同?如不赞同,你可写批驳性文章;如赞同,再看一看这些文章的视角、立场、切入点、论据、论证逻辑等等是否有问题,如有,你可写商榷性文章。总之,你在了解、把握广播电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所确定的题目才不会与已发表过的论文在题目、观点上重复,才有新意,才有学术价值。

在我国学术界(这里指除香港、台湾以外的大陆学术界),除自然科学外,发表的千千万万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被引用的很少。诸如哲学、文学、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论文观点在国际学术界被引用的近乎零。为什么?不规范,人家对你论文论点的新意性不相信。因为,我们绝大多数论文作者未对论题的研究史进行全面考察,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这个课题,如有,研究得怎样,自己的这篇论文与以前发表过的同名或同内容的论文有什么不同。没有搞清楚自己所写论题的研究史便雄辩滔滔,论点飞扬,似乎是开山之作,一查,早已有人发表过同一观点了。因此,国际上学术论文规范之一就是,要求在论文里辟一大篇幅对论题的研究史作出述评。香港、台湾的学术论文中的这一部分名之曰“文献回顾”或“文献探讨”。学术论文里有了这一部分内容,读者一下子就知道你这篇文章是否有新意,新在哪里,有根有据,可供稽查核实,比起那些无论题研究史述评而又标榜自己“观点新”,“是创见”甚至“填补了学术空白”的论文来,就更可信了。

为了与国际学术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也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承认,被引用得更多,我们的学术论文应与国际学术界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的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要按国际学术界的规范来写。当然,根据中国国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逐步来,有一个过渡。比如,笔者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就没有要求他们对论题的全部研究史进行考察,只要求他们掌握论题近十年的研究动态。对于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业务繁忙,不必十年,但至少要对所选题目近三五年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对自己严格一些的作者或具有查资料方便条件的作者,可多了解一些年限的研究动态,对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程度及其可信程度是有好处的。

如何了解广播电视的研究动态呢?

传统的做法是查《全国报刊目录索引》中的广播电视部分,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新闻与传播》专辑,看看全国各报刊究竟发表了哪些有关广播电视的学术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有哪些论文题目与你打算要写的论文题目相同或相近或相关的?再根据索引所提供的文章出处,把这些相同或相近或相关的文章复印出来研读。

传统的做法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速度很慢,效率很低。如果你们单位资料室能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或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订阅每年的“报刊资料库”(光盘)就好了。用电脑在这光盘上查与你打算要写的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就太方便,太轻松,太迅速了。

研读了最近三五年发表的有关广播电视的论文,特别是与你拟写的题目相同或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你不仅把握了最近几年研究广播电视的动态,从中受到某些启发,而且,对你拟写的文章及其论点是否有新意,是否有价值,心里就有数了。三

在研究、把握了广播电视的研究动态后,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根据研究动态、选题原则和主客观条件确定选题。

如果您从广播电视研究动态里发现,已有人发表过您正打算写的文章及其观点,您就得根据选题原则和主客观条件重新确定自己的选题。选择与已发表的论文在题目上或在观点上或视角上或方法上不重复的论题。

选题的第一个原则是尽可能选自己感兴趣甚至有心要钻研下去的题目。因为对它有兴趣,平时就留心得多,关注得多,接触得多,思考得多,写起来就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相反,去选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心理上的疏远感不仅使自己平时对它留意得少,思考得少,而且影响自己写作时的情绪和灵感的激发。

选题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要选那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或学科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研究,论述。评价一篇学术论文价值大小的指标之一就是看它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答得如何。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广播电视的发展战略研究”、“广播电视的体制改革研究”、“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较小的如“四川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化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给四川广播电视事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等等。广播电视学这门学科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比如节目分类的科学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正象一棵树的根系与枝叶果实的关系一样。根深才可能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只有学科自身建设的基础理论深厚扎实,这门学科才有生命力,这门学科指导实践的应用理论才可能硕果累累。可惜,轻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应用理论研究乃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学科的明显倾向,更是年轻的广播电视学界一大倾向。因此,我在此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从广播电视学学科发展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充足的后劲着想,在选题时多关心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轻视应用理论的研究,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是广播电视赖以腾飞的两翼,二者不可偏废,只是鉴于有轻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倾向,才提出上述特别期望的。

选题的第三个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精力和时间来决定题目相应的时空跨度。对于处在时间第一线的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不宜选择时空跨度大的题目,如“东西方广播电视比较研究”、“港台与大陆广播电视运作机制比较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等等。这类大题目涉及的资料浩瀚,非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毕生的精力不可,象北京广播学院的赵玉明老教授把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中国广播电视史”的研究中,对于每天为制作节目而奔忙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是无论如何也挤不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搞这类时空跨度大的课题研究的,只能选一些时空跨度小的课题,挤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选题的第四个原则就是要具备所选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比如赵玉明老教授既具备完成“中国广播电视史”的主观条件:深厚的史学特别是中国新闻史和包括哲学在内的思想方法论功底,广播电视专业知识功底以及长期科学研究的丰富经验;又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条件:北京广播学院拥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方面的全国最丰富的专业资料。北广的学生遍布全国,许多省市局、台的负责人都毕业于北广。赵教授又是《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编者之一。这些客观条件都保证赵教授能全面、系统地收集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资料。所以,我们要选择那些我们熟悉的又容易收集资料的题目,比如播音员选播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节目主持人选择有关主持人的问题(“主持人中心制、责任制”、“主持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等等),局、台负责人选择有关广播电视事业管理或体制改革的问题,就可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完成起来比较顺利。

以上,我们谈了在确定选题过程中要考虑“新意”、“需要”、“志趣”、“跨度”、“条件”等因素。前两个因素,即“是否有新意”、“是否是社会发展或学科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乃是决定论文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的重要因素。后三个因素乃是关系到课题完成过程中是否有困难,有多大困难的次要因素。一个选题要使这五个因素都满足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选题只要有二至三个因素满足就行了。比如,局、台领导研究决定责成你代表局、台就某个题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你虽然对这个题目不十分感兴趣,这个题目不仅时空跨度有些大,完成它的主客观条件又不完全具备,但它不只是任务,而且是广播电视界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新论题,新见解,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写又值得写,你就要克服困难完成这一任务。在五个原则中决定了论文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前两个原则必须坚持,而后三个原则可以有所取舍或富有弹性地灵活处理。

在确定了学术论文题目之后,我们紧跟着应做什么?又怎么做呢?

“这很简单,确定了题目之后不就是提起笔开始写了么?”也许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简单的常识问题还值得拿出来讨论么?其实,这个本来重大、严肃而又往往被小看了的问题,恰好是造成某些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缺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不要把学术论文写成普通的议论文了。写普通议论文,只要题目确定了就可以动笔写,而且,可一气呵成。而写学术论文就不能题目一定,便提起笔来信手写个简单提纲甚至连提纲也不写就一气呵成。因为,那样做就违背了学术论文的性质所规定的逻辑了。学术论文本质上是科学研究的结论表述,而结论只能产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之后,不可能产生在研究之前。如果刚确定了题目就一挥而就,那就意味着刚刚确定研究什么,还未进行研究,结论就出来了,正象一个农夫刚刚决定在土地上种什么,还没有松土,下种,施肥,除草就大谈他收获了什么一样,那才是真正违反常识了。当然,也有一挥而就的情况。如有的人特别是专业研究人员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围绕这一方向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有了新发现、新观点、新结论,平时又对如何准确表述这些新发现、新观点、新结论反复思考,成竹在胸,一旦提起笔来,便一气呵成。这种一气呵成的过程所包含的科研逻辑环是完整的,即:

科研逻辑环确定选题课题设计,实施结论表述

(明确对象考察、分析对象论文写作)

方法筛选优化以归纳为主的多种方法以演绎为主的多种方法

由此可见,刚刚确定了选题是不能跳过研究环节提笔写学术论文的。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结论的表述,因而,学术论文应当有一个科学结论(或新发现,新观点)为前提。至于这个科学结论与确定论文题目的时间间隔,可能存在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早已对这一课题潜心研究,已有了新发现、新观点,现在以这个论文题目为名来表述这些新发现、新观点;第二种情况是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没有研究,而是以这一论文题目为课题进行研究。这第二种情况有可能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不忙撰写,专门以论文题目为课题展开研究,待得出研究结论后再撰写学术论文予以表达;二是边研究边撰写,即把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合二为一。对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的撰写,即把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合二为一。对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的撰写,这第二种方式是难于做到的。因为,自然科学研究往往要进行实验;对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学术论文(如商榷性,论战性,辩驳性的学术论文)是可以将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合二为一的。实际上,大多数非专业研究人员和部分专业研究人员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大都是将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但是,将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会产生一些弊病。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件和现象中概括出共性,抽象出本质,揭示出规律,总结出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而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也就是科学结论的表述过程)则相反,往往先说明结论,然后举出典型实例予以证明,即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思维走向,思维方式上很不相同甚至相反。如果同时进行或者合二为一,就可能发生将后一过程的思维走向削弱甚至取代前一过程的思维走向的情况,就可能使学术论文所表述的结论(观点,发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缺乏坚实的客观性,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实事求是的,是老老实实的事业因而也是很费力的笨事业,而凭耳闻目睹的直观判断是很轻巧的事。所以,当把科研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同时进行或合二为一时,就容易用“轻巧”取代“笨实”,也就是不自觉地把“主观”取代了“客观”,从而也削弱了论文论点的科学性。所以,我是不大赞同把科研过程与学术论文撰写过程同时进行的。但是,考虑到本文的读者,确切些说本文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研究人员,都是为制播节目终日奔忙、辛劳的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不可能挤出很多时间进行专门的研究,因而,是可以把研究过程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鉴于广播电视工作者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在这里,就确定了选题后如何把研究过程与学术论文写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选题确定后要界定选题的研究和论述对象。确定了选题就是确定了

研究对象和写作要论述的对象。但确定了对象并不等于明确了对象。确定了对象就是确定了研究什么,论述什么,而明确对象就是搞清楚这个“什么”的内涵和处延,就是弄明白这个“什么”与它相邻、相似事物及其概念的界限,就是弄清它的范围。总之,要对这个“什么”进行界定。能不能省掉这个工序呢?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这个工序省不得。因为,对象就是研究之矢、论述之矢的“箭靶”,如果“箭靶”模糊不清或晃动不定,就会在考察、分析、论述对象时思路紊乱。某些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出现跑题,偏题,思路不清,逻辑混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确定了选题后没有对研究、论述对象进行界定,没有揭示它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把它与相邻、相似的事物及其概念区别开来。而界定对象的科学方法就是按形式逻辑学所提供的科学定义方法给对象下定义并对其外延进行科学的划分,最好把对象与它相邻、相似的事物作一简单的比较,揭示出它们的异同。界定了对象,不仅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和论述活动运转起来就有了一个稳定的“轴心”,而且,可避免在科学考察、分析和论述时与对象相邻、相似的事物混淆起来。

第二,按界定的研究对象收集资料。

我们之所以在“收集资料”前冠以“按界定的研究对象”这一定语,是因为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常走弯路:辛辛苦苦收集来的资料大都用不上,适于研究的资料太少,远不够用,又要重新收集资料。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学家郑学檬教授的博士生,为研究中国传播史花了很多时间收集的史料,送郑教授审阅,都要不得。究其原因就是事先没有对“传播”进行科学界定,没有把“传播”与“新闻”、“宣传”、“教育”、“传递”、“交往”、“交流”等与“传播”相近的概念区别开来,所收集的资料大都是非“传播”方面的,只有重来。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在选题确定后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在收集资料时要按界定的对象收集五

说到收集资料,照常规要谈谈资料对于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道理,广播电视工作者都知道,用不着再费笔墨来赘述。这里只分析下面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广播电视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都是在接到开会通知后才临时想个题目,匆匆写成交差的,缺乏扎扎实实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因而学术论文不易显出是“研究结论的表述”,而是一种观感。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

第一,工作忙,时间紧。工作在广播电视工作第一线的确是非常忙碌的,根本抽不出大量时间,像科研人员一样从容不迫地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第二,还没有养成严谨的治学的习惯。撰写学术论文是一种治学过程。治学就要有科学精神,就要遵循我们前面说的学术规范,就要抵制浮皮潦草,东拼西凑的浮躁,就要鄙簿只追求入选、发表不讲质量的虚荣心;就要有厌恶抄袭剽窃的道德感;就要养成不按学术规范写作就不舒服的习惯。

如何解决既没有足够时间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又要严谨治学这一广播电视工作者撰写学术论文时遇到的独特矛盾呢?

这里我向广播电视工作者介绍一种解决这一矛盾的做法,不妨一试。

这一做法就是:早定题。定题后,平时多留意,只要见到有关这一题目的资料就收集起来存放在一起,日积月累,有关这个题目的资料就比较丰富了。有空就整理、分析,就会有见解、想法,自己的观点便日渐成竹在胸,需要交论文时就不会“打急抓”了。早定题,不是随便想一想就是,也要象前面说的在充分了解广播电视研究动态之后,根据选题原则,主客观的需要和条件选题。早定的题最好是自己在学术上的定位,也就是这一辈子的研究方向。人生一世要想对广播电视理论有突出贡献,就要有郑板桥崇尚的岩竹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您要研究记录片(以定位于研究记录片为例)就咬定记录片不放。您只要定了位,成了一个有心人,平时就会留意记录片及评论记录片的资料并及时把它们收存起来。一天一点,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一年两年,持之以恒,您收集的国内外有关记录片的资料就比别人丰富,您对记录片的了解就比别人全面,你对记录片的研究动态就比别人更熟悉:谁发表过什么意见,谁的观点中肯,谁的主张偏颇,谁的见解独到——这样,您拿出的论文不仅不会与别人的论文内容重复,而且您就会比别人发现更多的需要改进的问题,您的胸中就会涌现出一系列关于记录片的题目及其腹稿,或抽取其中较成熟的一篇进行加工修改投给学术期刊,或在收到开会通知时就选取适合研讨会要求的一篇加工寄去,而且这样拿出的论文就不会泛泛而论,就会有新意,有深度,有价值。论文集多了,观点多了,您对记录片的长期的系统研究就会形成一个关于记录片的新的知识系统——出一本论述记录片的有创见、有份量的学术专著就比较容易了。

实行早定题(最好是早定位)的做法,广播电视工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工作忙碌与严谨治学的矛盾就好解决了。

以上针对广播电视工作者特点的建议,是把专业研究人员集中收集资料的时间分散到广播电视工作者每日每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将集中改为分散,但不能没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这一严谨治学的重要环节不能少,更不能缺。将集中改为分散,不是将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时间减少,还有可能分散的时间总量比集中的时间更长。

解决了时间分配问题,我们再来探讨收集资料的空间问题。

“早定题,平时多留意。”留意什么?也就是从何处去发现、收集有用资料呢?

鉴于每个广播电视工作者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有关广播电视的书报刊的单位拥有和个人拥有情况不一样:有的齐全,有的短缺而且短缺的程度也不一样;在个人掌握电脑的情况方面就更不一样。因此不能只就某一境况来谈如何发现、收集资料,只能谈普遍规则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作选择。

收集资料有订做和自己做两种方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中心”都承接专题服务。交了费,它就按您的选题或定位的研究方向收集资料邮寄给您。订做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收集资料的工作人员不是干您这行的,对资料是否适用,是否有价值的鉴别力当然就比您这位内行差,这就难免会发生漏掉有用资料甚至漏掉宝贵资料的情况。所以专业性很强的选题资料由自己来收集最放心。

自己收集资料又分传统的手工方式和现代的电脑方式两种。传统的手工方式一般是到图书馆:要找书就查《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或书目分类卡,查到要找的书就去借;要找文献就查《全国报刊目录索引》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新闻与传播》、《电影、电视艺术研究》专辑,按查到的文章题目及出处找出原文;如果已做了查书目、索引、专辑的工作并已收集到了近几年或近十年、二十年的资料就用不着每次重复这一查找工作,只关注新到的有关书报刊,不断补充新资料就行了。这一工作贵在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无论研究什么,“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传统的手工方式常以作读书笔记的方法筛选、储存资料。这种方法不便于把筛选的资料分类,所以一般采用卡片摘抄法。每抄一条资料您就按其内容把卡片归入某一类中。例如摘抄了一条谈“记录片的内涵外延”的资料就把它归入“记录片的定义”类。摘抄一条谈“记录片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挖掘文化内含”的资料就把它归入“记录片的手法”或“记录片的风格”类。每条资料都要注明其来源和时间(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或作者,文章名,刊名及哪年第几期或作者,文章名,报纸名,版次,日期),以便引用时好注释。卡片摘抄多了,分类细了,每类的内容丰富了,您就可按其中的任何一类写一篇或几篇文章,而且写起来得心应手。正如史学家吴晗说的:“只要抄上一万张卡片,就不愁没有文章写了。”正是在我国一批前辈学者的指引和激励下,二十年前笔者也制备了一个有50抽屉的卡片柜,抄了几千张卡片,,也应验了吴晗先生所说的好处。但自从我掌握了电脑和扫描仪后便毅然淘汰了它。因为,我利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利用扫描仪摘录资料,一天收集的资料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也完不成。因此我建议,最好采用电脑、扫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收集资料,效率特别高。

用电脑、扫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查资料,最好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去查。为什么?

第一,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的前提就是这个图书馆的资料的数字化程度很高。要使资料数字化需要一大笔资金,全国很多图书馆资料的数字化因缺乏资金而进展缓慢,只有中国国家图书馆受国家特殊保护,因而它的绝大多数资料(特别是报刊、摄影和电子出版资料)都已数字化,可供读者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去查找。

第二,它馆藏宏富,种类齐全,名列世界图书馆的第五位。要查书,它是国家图书总书库,有2000万册,而且建有“全国图书信息网络中心”,应有尽有;要查文献,有2160万件,而且建有“全国文献资料共享协作网”(与全国124家科研院和大学的图书馆联网协作)。也就是说,全国124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图书馆中数字化了的资料都有可能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里查到。

第三,以前要到北京图书馆查资料非到北京去不可,所以,人们要查资料只好就近到本省、本市甚至到本单位的图书馆。现在有了互联网就排除了空间距离的障碍。要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查资料就方便了,这种方法甚至比到本省、本市、本单位图书馆还方便。既然这么方便,不妨每天或每周或每月挤点时间在电脑上通过互联网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与您的定位或选题有关的新书、新文献、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新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摄制、编辑、导播经验和评论方面的材料,如有就及时下载收存。

第四,由于国家的特殊资助,中国国家图书馆有条件开设了不少公益性的服务项目,如:在“数据库检索”中免费检索、咨询的就有10个项目。

尽管使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很方便,但某些资料查起来就不如身边有本工具书方便。例如:要了解“2001年我国有多少电视台,减少或增加多少电视台”的数据,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去查找,就不如从自己书架上取下一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查阅方便。所以应自备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和重要的参考书,如《新闻学大辞典》、《传播学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学》、《世界广播电视史》、《传播学概论》等等都是撰写学术论文时需要常常翻阅的。

在我们确定了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题目,并完成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学术论文的撰写了。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撰写原则、撰写技巧由学术论文的本质所决定。学术论文本质上就是研究结论或科研成果的表述。下面我们谈谈为什么和怎么样按学术论文的本质来撰写。

一,紧盯着目标,不要误入歧途。

表述科研成果,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用语言符号向世人公布科研成果。表述的目的就是把躺在实验室里或书斋里或藏在研究人员心里的科研成果传播出去,为世人所重用。要使世人重视、应用您的科研成果,您的论文就得在以下这几个问题上说服人:第一,您的科研成果具有创新性即是最新产品而不是仿制品更不是窃来品。第二,您的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至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具有指导广播电视事业并提高其效果的应用价值。第三,您的科研成果很可靠,论点根基牢,立得稳,结构严,不易驳倒。

让您的科研成果(研究结论、观点、原理、规律等等)为世人所重用,这是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紧紧盯着的目标,也是撰写论文时思维活动为之运转的隐形轴心。我们不少同志在撰写论文时因缺乏这种目标意识、轴心意识而误入歧途。最常误入的歧途有:

第一,混淆文艺作品与学术论文在征服人方面的区别,按文艺作品的仪容去打扮学术论文,想使学术论文具有文艺作品的魅力。文艺作品的力量在于以情感人,以美动人;学术论文的力量则在于以理服人。理,就是道理,就是真理。要用道理、真理去征服人,用道理、真理中的内在逻辑和准确反映这一内在逻辑的论文的结构逻辑的力量去征服人。我们常见一些论文作者的心思不是去把握、表现这一内在逻辑,而是带着“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心情,把心思用在运用什么样的美妙词句上,致使一篇论文花花哨哨,把内在逻辑冲淡、冲乱了。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学术论文与文艺作品在征服人方面的区别。如果知道学术论文不是以情感人,以美动人而是用真理服人,而真理是朴实的,它的力量就在于它的朴实,您用美妙的语言把它一打扮,装模作样,它就不实在。一不实在,它就很难取信于人,很难服人了。所以,一些著名的学者(如广播电视史学家赵玉明教授,新闻理论界德高望重的甘惜分教授等知名学者)的论著都是很朴实的。

第二,用表达的故弄玄虚来代替理论的深刻。人们崇尚理论的深刻、深厚而鄙视其肤浅。但是,不能为了显其论文的深奥,故弄玄虚,用晦涩、空洞、生僻、模糊的语言,弯来拐去地表述,使读者如坠雾海,不知所云(如“单纯的语言文字铸造的审美殿堂,又往往由于意义之间的空白太大,而造成审美接受之间的距离疏隔”)。(1)结果就是与你的目的背道而驰。因为,你的目的就是要让世人重用你的理论成果。你的理论成果要得到世人重视,就先得让人理解它,为此,你就得把你的理论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不能用晦涩,空洞、生僻、模糊的语言,而要用准确、通用、明白的语言。要懂得这个道理:理论越深刻越好,而表述理论的语言和方式越简洁明白越好。这就是所谓的深入浅出。深入浅出才能最好地达到你的目标。

第三,生造新词句代替理论创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是原创性研究,最有价值的理论是原创性理论。但是,不能认为在论文里生造一些很不规范的新词句,玩弄一些生蹩蹩的外来词句就是原创性理论。所谓原创性研究,就是别人从来没有研究过的内容的研究,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所谓原创性理论就是提出了别人从来没有得出过的研究结论,是一种里程碑性质的理论。而生造的词句,生蹩蹩的外来词句只是表述科研成果的语言符号,不但不能代替原创性理论,相反,由于这类词句不是把原创性理论表述得清楚明白,反而弄得糊里糊涂,面目全非。因此,我们在写论文时应当尽力不要使用不规范的新词句和生蹩蹩的外来词句。

总之,我们在写论文时要紧扣的目标让世人重视你的理论成果,用最准确、最简洁的语言把你的观点、理论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

二,思路·逻辑框架·提纲

不仅论文的语言及表达方式要紧扣的目标来选择,就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即论文的思路、逻辑框架、写作提纲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运转。

(一)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什么问题?就是读者的问题。你写论文不就是向读者阐释、论证你的观点、主张以说服他们吗?你要说服他们,你就得把他们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估计到,并把这些问题化解在阅读过程中,否则他们就不服。他们不服,就意味着你的论点让读者置疑而站不稳,立不起来。即使你论文中的观点、理论没问题,你的理论让人置疑也说明你的表述有问题。所以,写论文时事先估计到读者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呢,乃是关系到论文成败的大事,不可不注意。如何估计读者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呢?假如你要发表《应重视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好,读者就可能问:难道广播电视学的应用理论就不该受到重视?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是不是因为你个人偏爱基础理论?是不是你的志趣在于基础理论?或者是因为你承担了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才如此主张?要化解这些问题就必须说明:A,你的观点是“广播电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广播电视学应用理论研究乃是广播电视学赖以腾飞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目前广播电视学界普遍轻视基础理论研究”。B,广播电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广播电视学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既不是你个人的偏爱和志趣,也不是因为你承担了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才提出这一主张的。关于A,你只要简单声明和陈述一下就行了。而关于B,则是重点和难点,因为要证明:广播电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广播电视学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就不是简单几句话甚至不是简短的几段文字就能说清楚的。找准并解答好读者对您论点的问题,这就是这篇论文的思路。

(二)逻辑框架。也可以称为逻辑布阵。因为这是论文要说服读者的策略支架:说什么?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重点论证,哪些点到为止?所说的内容之间如何相互呼应?总之,要把说服的各“兵种”布成一个说服阵势,也就是论文的逻辑框架。

(三)提纲。提纲实际上就是把逻辑框架的表述顺序排列一下,或者说是把“战略部署”中的各“兵种”的出击顺序编排并给每一“兵种”命一个名罢了。

三,前言·正文·结论

在中国大陆社会科学论文暂时还没有流行开辟“文献回顾”或“文献探讨”专栏的情况下,前言就承担了简略介绍论题研究动态的任务。不要小看了这个任务,读者是否认为你工夫下得深,你的论文是否有新意,有价值,就要看你对论题研究动态的把握程度。所以,在前言里要认真交代论题的研究动态,让人从中看出你论文的新意、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前言一般还要交作背景(即选择研究这一问题的原由)、目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考察视角。有的还对论文的某些缺陷的客观原因作解释或针对读者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化解。总之,前言没有固定的格式,这里只介绍一般情况。作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读者阅读正文之前作一些必要的交待。

正文就是按提纲的顺序,把逻辑框架结构各个构成一一展开来阐释、论证。根据笔者八十年代初编辑学术期刊、论文集、丛书过程中的心得,请作者在撰写正文时注意如下几点:

(一)论据是论文的基石,是论文的力量之所在。不仅总论点、分论点要有充分的依据,就是行文中的判断也要尽可能摆出论据,没有论据不要轻率判断。如“网络媒体引发的媒体竞争愈演愈烈”。(2)电脑普及率还低的今天,断言激烈的媒体竞争是由“网络媒体引发的”,根据何在?文中没有摆出。没有论据就作出令读者稍动脑筋就觉得是不正确的判断,怎能达到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呢?翻开有些学术期刊,像上面这种没有论据就妄加判断的例子还真不少。

(二)引文尤其是有关新观点、新创见的引文一定要加注。现在不少论文尤其是非专业研究人员的论文引文时不加注或极少加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便于读者、编者查找、核实原文。有的甚至在使用别人的成果时不用引号,也不说明是某某人的观点。这是违反科研道德的。别人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就是别人的,不能含糊,应当注明。注明就是尊重别人的成果,也表明自己无掠人之美的不道德的意识。

(三)文章写好后最好搁置一段时间再检查、修改、补充、定稿。为什么要搁置一段时间?因为文章过程中容易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势。束缚思维,不容易跳出来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过一段时间,那个相应的定势减弱,思想获得解放,加上看一些新材料,再回过头来检查,就会发现一些缺点甚至错误需要纠正,修改;就会发现一些片面,缺失之处需要补充、完善。世上一些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大都把自己的论文放一段时间才发表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哥白尼,他把他的关于太阳中心学说的论文放了9年才拿去发表。

至于论文最后要下结论乃是常识,本不应在此赘述。但我看到一些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正文之后无结论,他的观点分散在正文里。这样做会使读者开卷了然,闭卷茫然,不利于实现你的目的。所以,在正文之后最好把论文的总论点、分论点整理、归纳成简明扼要的文字,便于读者把握、记忆。

最后,我还要谈谈论文幕后的人格问题。也许有读者觉得奇怪,你谈学术论文写作怎么扯到人格上去了?这是因为,做学问先要做人。科学是踏踏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表述过程(即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是一丝不苟还是马马虎虎?是刨根问底还是浅尝辄止?是严谨还是浮躁?是实事求是还是主观武断?是追求贡献于人类而刻苦钻研还是追求虚荣而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这一切都是由人格左右,由人的科研道德所决定的。所以,要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要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定要加强科研道德修养,注意高尚人格的提升。(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注释: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9

中国加入WTO以后,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成为融入国际科技大舞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有4600多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已跃居世界前列,并且,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家加大力度重点支持原创性研究,科研立题、研究思路和论文质量逐步和国际接轨。据200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分析,与1997年相比,2001年我国国际论文数在《SCI》、《EI》和《ISTP》三系统中由世界排名第11位上升到第6位。(1)2001年《SCIE》共收录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论文35685篇,比上年增长17%。就论文数而言,据世界第8位。与1997年相比,5年间我国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排序上升了4位,被收录的论文数增长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17%。(2)2001年《EI》收录的论文为18578篇,比上年增长32.79%,世界排名稳定在第3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3)2001年我国被《ISTP》收录的会议论文10263篇,比上年增长4247篇,增长率为70.6%,由上年的第8位跃至第6位。目前,世界六大检索系统,如美国的《SCI》核心版收录我国期刊14种,《EI》收录107种,《CA》收录721种,英国的《SA》收录129种,俄罗斯的《РЖ》收录493种,日本的《JBST》收录140种。[1]

随着中国科学家频频亮相《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杂志,中国科技期刊也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2年12月公布的统计分析数据[2],《细胞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刊物的学术质量开始向世界水平看齐。2001年我国《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达到2.10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达到1.445,两种期刊均为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在美国ISI(美国科学情报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有指标数据的中国科技期刊60种,总被引频次超过1000次的只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等4个。2001年我国被《SCIE》收录的数量虽然从63种上升至67种,有60种有计量指标,但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只有0.386。并且,根据美国ISI的2001年的JCR提供的指标计算,所收录的5667种科技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467,我国2001年按照中国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统计,发表的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093,低于世界平均值。而美国的学术刊物——《免疫学年度评论》和《生物化学杂志》分别以50.340的影响因子、344256的被引频次,荣登2000年全球最有影响科学刊物排行榜之首。[2]这说明,我国现有的科技期刊中,真正能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或是权威的期刊为数不多,这与我国的声望和综合国力以及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现状是极不相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把我国的科技期刊引向世界,真正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科技期刊现存的问题

1.学术质量问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尚未达到国际水平,国际影响力也低。期刊的影响力包含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时率和半衰期等指标。期刊的总的被引频次是反映期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指标,是一个相对的统计量,可以公平地评价和比较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国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较低,科技论文被转载、摘录、索引较少,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也较少。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虽呈上升的趋势,比前几年有所改观,但总的来说还很低。2001年我国科技期刊总的被引频次最多的是《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为6468次,影响因子大于1的只有26种,最高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也只有3.733;而英国著名的刊物《自然》1999年的影响因子为29.491;著名的《CELL》杂志,1999年的总的被引频次超过30万次,影响因子为36.242。由此可见,我们和世界有影响力的期刊相比差距还很大。

2.语种问题。目前科学技术界国际交流中,普遍使用的语言是英语等少数几种。国际发行的科技期刊都是使用英语,这对于使用汉语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是一道天然的屏障。2001年,《SCIE》收录中文论文为4151篇,英文论文为21724篇,英文论文的比例虽然比往年大大降低,但也达到83.91%。可见,良好的英文水平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我国科技期刊绝大部分用的是中文,有的期刊还没有英文摘要,或英文摘要不符合国际检索系统的要求。这样,在世界了解我国科技成果方面就存在极大的障碍,妨碍了我国期刊被一些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这也是我国科技期刊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3.期刊来源国际化程度低。期刊来源国际化包括作者、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一个有影响力的期刊,作者一般都是国际化的,论文由多个国家作者合作完成。论文作者的高度国际化既可以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国际研究人员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是指必须有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对论文进行审稿。世界上许多著名期刊都有一批国际上的知名作者,如美国《科学》杂志,累计有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英国《自然》杂志在过去的40多年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刊物上发表过1200多篇论文。[3]中国的科技期刊的作者、审稿专家一般都局限在国内。

4.期刊的出版周期问题。当今,缩短出版时滞已成为科技期刊的追求目标。有效控制稿件时滞,加快出刊的频率,往往能够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情况,季刊的影响力低于双月刊,双月刊不如月刊,月刊又低于半月刊和周刊。国内的科技期刊普遍刊期较长,大部分为季刊、双月刊,月刊不多,周刊更是少见,出版时滞普遍较长。我国的科技期刊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尽量缩短出版时滞,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5.期刊的发行量小,显示度低。与国外出版商完备的销售网络及先进的促销手段相比,我国的科技期刊发行工作水平还相当落后,科技期刊的发行量都比较小,显示度也比较低。这在现有的148种英文版科技期刊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中国大多数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在国外的订户只有十几份,大部分为赠送或交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海外发行渠道不够畅通。

[page_break]

三、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科技期刊如何走向世界,怎样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按照传播学的原理,任何信息的传播总是从讯息通过信源传播给受众,传播的整个过程包括传播者、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流通过程四部分,科技期刊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因此,笔者认为,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也就要求我们从期刊资源、刊物质量、期刊流通和读者四方面来入手。具体策略主要是:扩大期刊来源(刊源国际化)、提高期刊质量(质量国际化)、减少期刊流通障碍(流通国际化)、扩大期刊发行量(期刊读者群国际化)等。

1.扩大期刊来源(刊源国际化)。期刊来源国际化包含作者、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它确保了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科学家和最高质量的科学论文的有效集中。在国际化的稿源中才能选出国际领先水平的论文,这也表明了世界范围的作者对期刊的声望、质量的肯定。如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编辑出版的近80种科技期刊,均被世界公认是相关专业的核心期刊,该学会会员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委和审稿国际化保证了稿源的国际化,论文评审的公正性,扩大了期刊市场,从而保证了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如英国的《自然》拥有一个数千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网络,美国《科学》的编委会1/3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4]中国期刊的编委和审稿如果都局限在国内,就无法争取境外稿源,也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畅销。我国的华裔国际著名科学家、留学生、访问学者遍布世界各地,鼓励他们到国内的优秀刊物上发表国际上有影响、学术水平高、学科前沿的优秀论文,并通过他们广泛联络世界各国科学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作者、审稿和编委队伍。还可以通过在国内举办的区域性或全球性学术会议以及业界的展览会中穿插学术报告会,获取稿源;参加学术组织或媒体本身的国际交流活动,进行人员的互访等,扩大刊物影响。

2.提高期刊质量(质量国际化)。期刊质量国际化包含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整体版式设计等方面的国际化。学术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是期刊质量国际化的核心,它主要指研究水准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科技领域具有权威性和指导作用,表现为科学机构、广大作者、读者对期刊的认可。其主要指标有:刊物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半衰期以及能否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所收录等。像《科学》、《自然》等都在《SCI》收录之列。保证科技期刊的高质量高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有好的选题策划水平,较高的创新性,鲜明的学术特色和准确的学术定位。其次,要注意审稿人的选择,审稿人必须先考虑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然后才是细节。再次,编辑要注重论文的可读性和论文的结构形式,以及相关论文的集中性、检索的方便性。

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和期刊的编校、印刷、纸张及装帧质量。为此,首先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积极约稿、组稿,加强对稿件的三审工作,确保稿件质量。其次,在编辑工作过程中,不能单纯限制论文的篇幅,压缩必要的图表,造成单篇论文的工作量太少。再次,应当认真贯彻文稿编排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语言、符号、数量、单位标准化、规范化;英文词法、语法、时态、语态等要符合国际要求;中文期刊应附有较详尽的英文摘要、关键词和图题。复次,要重视印刷质量、刊物设计和装帧,使其与国际接轨。如《JAMA》杂志,每期封面均刊有精美的名画,并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种做法不但可以从艺术角度吸引读者,而且使本来枯燥的专业刊物变得活泼、高雅,使人过目不忘。

3.减少期刊流通障碍(流通国际化)。期刊流通国际化包含国际化的流通语言及科技信息传播迅速、及时。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普遍使用英语,大约有1/7的人能够使用英语。而汉语及小语种与国外的情报交流语言障碍就比较大。调查表明,英国的科技工作者能阅读俄语者只占6%,能阅读日语者则只有1%。中文科技期刊基本上限于国内交流。

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我国应尽快筹办英文版学术期刊。目前,世界各国的英文学术期刊占学术期刊总刊种的70%以上。日本编辑出版英文学术期刊1000余种,而我国仅151种。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国外出版公司联合创办英文学术期刊,将我国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本以前的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较低,1989年他们进行了学会志国际化实验,与荷兰、英国、美国、德国等出版公司合作出期刊,效果很好。[5]这些期刊由世界一流科学家组成编委会,由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出版发行,期刊质量高、销路好,用户和读者多,国际化程度也比较高。

出版周期是当前国际学术期刊之间竞争的主要参数之一。因而,用最快的速度让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与读者见面,才能吸引优秀的文章。英国的《自然》,常规出版时滞为12天;《美国医学会杂志》在60-90天内把重要文章刊出;《生物化学》对重要来稿只需40天左右就能刊出。而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学术期刊出版周期太长,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多,因此很难征集到好的文章。期刊从审稿到出版的许多环节大有改进的余地。例如: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稿人网,并严格规定审稿期限;缩短排版、校对和印刷的周期;注重期刊的网络化发展等。[6]我们必须采用编辑流程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编辑出版手段的现代化,积极鼓励作者用电子邮件投稿,网上讨论修改以节约邮寄时间,使“在纸编辑”向“在机编辑”转变,从而有效降低出版周期,提高时效性,吸引大量优秀稿件,确立期刊的权威性。

4.扩大期刊发行量(期刊读者群国际化)。期刊读者群国际化也就是读者遍及世界各地,发行量大。《自然》的读者遍及220个国家与地区,《科学》有16.5万订户,《JAMA》在全世界的发行量近40万册。期刊要做到读者国际化就必须使期刊发行向市场化发展,市场化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许多学术期刊还存在相当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新形势下的科技期刊应充分重视海外的宣传和发行工作,树立远程服务、全程服务的理念;必须在加强成本核算的同时,努力开拓多种营销渠道;必须适应市场运作规律,接受市场的检验。要想做到这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Internet网站,特别是要建立英文版网站,信息,拓宽国内外读者群。利用网络向世界宣传和展示自己的期刊,打破传统的传播交流局限性,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第二,积极向国外同行、著名文摘数据库、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推荐,并赠送样刊,扩大国际影响。第三,在世界主要地区建立期刊销售网点,进行海外宣传,邀请有影响的学者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刊评,在国外同类刊物上刊登征订广告等。第四,刊登广告。学术期刊可以靠自己的知名度、发行量来吸引广告业务,降低成本。同时在此基础上提高稿酬吸引优秀稿件,降低期刊价格以吸引订户,形成良性循环。如英国的《自然》杂志社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50%-60%;美国的《科学》杂志社、德国的施普林格杂志社等年收入在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7]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R].北京: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2.

[2]中国科技水准有待提高[N].科技日报,2002-07-01.

[3]续维国,包广后,王现.英美两家“百年老刊”给予我们的启示[J].编辑学报,1998,(3):179-181.

[4]刘建超.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实现[J].编辑学报,2001,(1):216-217.

[5]刘继荣,史宝娟.语言障碍与科技期刊情报国际化[J].河北科技图苑,1997,(4):56-57.

文科学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1]参见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参见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刘青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