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43

社会经济学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1

我们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前后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是怎么来的;二是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 1、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来源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20多年里,对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失业问题,社会除了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制度之外,央行等4家宏观决策机构于2002年12月,颁布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中小企业问题,政府更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样,对它们进行科学抽象和综合研究,就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把这些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共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抽象出来进行综合研究,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这就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对象及来源。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第一,前者具体是指农民、失业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偏重于对象的机会缺失,后者具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偏重于对象的生理特点;第二,前者一般都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还有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其中不乏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机会,后者一般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社会的救济和关爱;所以第三,研究前者的目的为了发现、发明或创建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研究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分配救助办法。 我们之所以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弱势群体区别开来,目的之一就是要把社会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区别开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社会经济学重建的确定依据 社会经济学重建的确定依据来自历史的思想材料和现实的社会实践两个方面。 第一,历史的思想材料。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重建社会经济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学术检索和学术追踪,确认西斯蒙第是社会经济学的创始人。社会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虽然叫《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但内容却是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知识体系,《共产党宣言》称之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理也在这里。 第二,现实的社会实践。除了宗教,实证哲学和唯物辩证法都承认,理论来源于实践。即便科学史上没有社会经济学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创造这样一种知识体系出来。因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社会为转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必须面对,必须对这种社会现象给予科学解释和系统说明。 到目前为止,社会经济学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我们研究方向的定位是“边缘学派”。“边缘学派”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边缘学派”与“帝国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分析解剖妨碍人们“清休”、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2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是内在统一的:从发端到成熟,其思想进程基本吻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其产生的一致动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其共同的理论基点。我们应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纳入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有机整体中加以理解。

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是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所作的两种基本概括和理解。所谓五形态论,即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的思想。而三形态论一般是指“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人的全面性”渐次发展的思想。那么,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如何,哪一概括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本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在探讨中,有人推崇五形态论,认为它是马克思对整个人类经济形态演进过程的科学概括,在逻辑层次和理论根据上更为根本;有人则推崇三形态论,认为马克思晚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是对五形态论的否定,况且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历史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按照五形态的秩序依次演进的,因此,三形态论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复杂性,更能反映马克思的本意;有人则认为,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体系。

对于以上几种意见,笔者倾向于第三种。毫无疑问,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五形态论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运动和客观规律出发,以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性质)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考察重点,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样态所作的一种划分。而三形态论则主要是从人类主体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地位出发,以社会生产活动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演进为基本线索,以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人的个性的发展作为考察重点,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所作的一种阶段划分。但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也是内在统一的。根据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并参考借鉴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进程的统一性

马克思五形态论的雏形见之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所有制形式”概念,并根据生产决定分工、分工决定所有制形式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将社会经济形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认为历史上“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第1卷),而“现代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由于无法消除异化现象而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第1卷)。在这里,尽管马克思所使用的概念还不够科学,他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初形态和未来发展还带有一些思辨和推断的色彩,但是,五大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已初显轮廓。

在随后的《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此时,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借以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志,即“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并指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第1卷)。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些著作中基本上不再提及当时缺少史料支撑、带有推断性质的部落所有制,五形态论暂时变成了四形态论。

1850年代,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当时的认识将之视为人类最初的经济形态。他将有关思想集中反映到《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指导其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作了科学的阐述,科学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经济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第2卷)这就是被后人常常引以为据的一段经典表述。

马克思的三形态论发端于《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在该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本质的异化及其复归为线索,同时结合所有制的更替来探索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概括出从公有制形态的“真正的人的社会”向私有制形态的“异化的社会”的过渡,以及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向公有制形态的“真正人的社会”复归的演进规律。这一概括虽然还带有较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但是,三大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线索还是比较明晰的。

在此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了上述思想,并且开始运用正处于形成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进行论证。马克思提出,分工是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第1卷)由于“自然形成的”分工并非出于人们自愿,因此,“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第1卷)。那么,如何消除“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呢?“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第1卷)在这里,马克思所讲的三形态可以概括为:无分工的社会——有分工的社会——消灭了分工的社会。

马克思三形态论的经典表述见之于《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在该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人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程度作为根据,提出了三种经济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总之,从思想的起点来看,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同时发端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时期的1845年前后。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就同时包含了两者的理论雏形。而从思想的成熟度来看,对两者分别进行经典表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也是同一时期的著作,并且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1859年1月为他即将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所作的序,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又是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基础上写成的。由此可见,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思想进程是基本吻合的。

二、提出动因的统一性

众所周知,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动因。在一定意义上,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得以产生的基本的也是共同的动因。

作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在反封建的过程中,它起到的作用“可以和同时代的伟大法国启蒙学者的成就媲美”。但是,它“也带有那个时代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其中,将其“所发现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当作“永恒的自然规律”,而否认其“历史地规定的形式”(第3卷),就是一个根本的理论错误。而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其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如果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反封建的过程中起到了历史的进步作用的话,那么,在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而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威胁到这种地位时,它蜕变为庸俗政治经济学,彻底变成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作辩护的舆论工具。“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第1卷),成为其理论活动的风向标。而此时,竭力否认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性、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完美性,成为其理论活动的中心任务。巴师夏之流宣称:交换是各个阶级和谐起来的基础,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组织”,是“自愿的和进步的组织”,因而也是“和谐的组织”。

当时同巴师夏等人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相呼应的,是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蒲鲁东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试图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峙。他从抽象的“好”“坏”概念出发,认为一个社会是由好坏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他的解决办法就是保存好的、消灭坏的。尽管蒲鲁东的观点极其荒谬,但是在当时一些小资产阶级占优势的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批判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奇谈怪论,揭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性,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开始了他的理论批判。针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散布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永恒”的观点,马克思通过历史考察明确指出:“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第1卷)他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对待资本主义生产的观念是非常奇怪的,在论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时,他们承认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性,说封建制度是人为的历史阻碍;而在反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时,他们又拒绝承认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性,说资本主义制度是天然的产物。而实际上,“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因为“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第1卷)

针对蒲鲁东所谓不偏不倚、貌似公正的结论,马克思不无讽刺地说:蒲鲁东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里借用了永恒关系的必然性;从社会主义者那里借用了把贫困仅仅看作是贫困的幻想”;“他希望充当科学泰斗,凌驾于资产者和无产者之上,结果只是一个小资产者,经常在资本和劳动、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之间摇来摆去。”(第1卷)马克思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蒲鲁东先生看不到现代种种社会体制是历史的产物,既不懂得它们的起源,也不懂得它们的发展,所以他只能对它们作教条式的批判。……这样他就陷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之中,这些经济学家把这些经济范畴看作永恒的规律,而不是看作历史性的规律——只是适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规律。”(第4卷)

理论批判的过程也是理论建构的过程,马克思在批判各种错误的经济形态理论的同时,也开始建构自己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他按照两条思路勾勒了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图式,即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侧重于所有制关系演进的五形态论、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侧重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三形态论。无论哪一个图式,都是为了反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第1卷);都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性及其最终命运——它必将因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双重阻碍而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

三、理论基点的统一性

无论是五形态论还是三形态论,都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都同唯心史观有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反对从抽象的人出发考察历史,在他看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1卷)。因此,考察人类历史,必须从对“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发展的过程的研究开始。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这说明,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中,人们必须面对和处理两种不同的关系:其一,人们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并且总是要同一定的劳动对象(最初和最根本的总是来自于自然界)发生关系;其二,人们的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总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两种关系构成了人们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第一种关系的历史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依赖程度的减少,即人越是远离动物般的对自然的完全依赖,就说明社会生产发展的程度越高;而第二种关系的历史发展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彼此分裂的程度的减少,即人逐渐消除“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分裂(第1卷),并最终趋向于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与人的利益一致的共同体。而这两种关系的发展不仅体现着而且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对上述两种关系发展阶段的考察,就成为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两种基本视角。

五形态论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从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角度考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阶段。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正因为强调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才正确揭示了五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最终动因——“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第1卷)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3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内容区别;层面区别;互补联系

进入新世纪之后,从国际社会发展看来,贫富对立、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纷纷出现,成为阻碍各国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资源有限及其分配不合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始终追求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用,这也是经济学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别是从资源的配置、利用层面出发进行研究,二者之间既有关联,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1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分析

1.1西方经济学领域的萌芽、发展阶段

15~19世纪,西方国家产生的重商主义,本质上是针对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层面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产品流通,且内容上主要以各类政策文件为主,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各项理论知识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的特点,这也是西方初始的经济学发展阶段。17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西方的古典经济学阶段,亚当·斯密作为这一阶段经济学代表性人物,其出版的《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其中的理论更加提倡让价格这一类社会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使得人们在重视个人私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1.2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建立阶段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出现的经济革命催生了新古典经济学,这也是微观经济学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效用价值理论的提出,后续相关经济学者将之发展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边际效用价值论得以和生产费用论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了一个将均衡价格作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这也是微观经济学诞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1.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的西方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作为主要标志。在凯恩斯的研究中,立足总需求的角度,对国民收入决定进行分析,并使用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方式很好地解释各个国家失业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国家政府干预经济、需求管理的具体办法。这种以国家干预作为基调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成为宏观经济学得以诞生发展的重要理论知识。

2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者之间的区别

2.1中心理论层面的区别

从微观经济学的层面来看,价格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认为家庭和企业通常都会受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价格的支配,产品的生产及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需要由市场经济的价格决定,产品价格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调节,这一理论提倡通过各类产品价格的调节来推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核心地位,提倡将国民收入的决定作用作为中心,将社会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以此作为基础,就国家内部国民经济体系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出深刻的探究。

2.2研究对象层面的区别

社会范围内的单个经济主体实施的各项经济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主要的对象,宏观经济学则是将国民经济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是囊括了单个经济主体的各项经济行为及其问题,包括了家庭、企业,整个社会经济则是由各个单体经济单位组成的社会整体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便是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换言之,微观经济学更加提倡家庭如何将所得到的优先有效应用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中,以此来最大化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具体需求,同时企业也需要将其有限的经营收入,在合理分配到各类物品生产过程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居民个人、家庭及企业个体,在发展中追求的或者是正在实施的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行为是微观经济学得以诞生、发展、应用的前提条件,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从社会范围出发,研究、考察其内部的经济能力。

2.3基本内容层面的区别

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来看,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等共同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产权经济学、时间经济学等得以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体系包括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

2.4所用分析方式的区别

单体经济单位出现的各种经济行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其研究方式出现了个量化倾向,而宏观经济学因为立足国民经济整体实施问题研究、探讨,研究方式呈现出总量化发展倾向。简单而言,个体分析是针对经济变量的单向数值如何进行决定给予研究,比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便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价格的主要组成范围,换言之,微观经济学更加倾向于针对价格这一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进行研究。总量分析则需要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和彼此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以这种分析结果作为基础,对整体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阐述,以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个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宏观经济学则是重视各个体变量决定、变动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研究。通常而言,宏观经济学的变量可以分为个量的总和、平均数量两方面,前者最为常见的便是国民经济收入、总体的企业投资,平均量则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

2.5定义上的差别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并没有在体系上做出细致的划分。以目前的经济学研究来看,通常是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19世纪末期,作为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有关微观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就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1936年凯恩斯所发表的《就业、利息和倾向通论》这篇文章则是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是在1948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出版的《经济学》一书中正式提出的。简单而言,微观经济学是一种将个体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并研究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对价格机制如何妥善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给出解释。宏观经济学则是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一体系中各种经济总量的变化,为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

2.6基本假设上的差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在运用过程中展现出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二者在基本理论假设上存在着区别。简单而言,微观经济学在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设的同时,需要以相关的假设条件作为指示,具体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第一,当时的市场经济需要保持一种绝对理性的状态,处于正常稳定运行的环境下。第二,经济市场出清。第三,假设信息需要维持一种完全对称的状态。相较于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宏观经济学在提出研究假设的过程中,只需要如下两个方面的假设条件:第一,经济市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存在并暴露出相应的缺陷;第二,政府主观层面愿意出面对经济行为进行干预。

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3.1内容层面的互补性

本质上,在假设社会内部的各项资源体系已经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利用的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得以催生出来并持续发展,以此作为基础探究如何在资源有效分配的前提下,推动社会资源能效的最大化发挥。但宏观经济学得以诞生的基础条件则是各项社会资源的配置得到了最优化的组合。从不同的研究层面看来,国家、社会发展中诞生的各种经济层面的问题,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只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并为其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二者得出的研究内容具有显著的互补性。

3.2实证分析为二者的主要方式

现行经济制度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运行状态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得以应用、发展的关键假设条件,至于引发经济制度变革的原因及这一行为带来的最终后果则完全不在二者的考虑范围内,换言之,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各项工作、研究想要落实,必须要以经济制度的相对稳定为核心。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化组合及其应用效能最大化的研究,微观、宏观经济学与经济制度内部的政治、价值观等因素发生联系的概率微乎其微,是真正的就事论事,换言之,实证分析是二者的主要分析、研究方式。

3.3两者的研究目的一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宏观经济学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解决,换言之,资源会生产什么、资源如何生产及资源是为谁生产等是宏观经济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微观经济学则是立足于单个经济的行为,对于社会资源的自由配置问题进行解决。由此也不难看出,宏观经济学更加重视与资源的实际利用及如何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增长。从本质来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同样是为公众的个体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所处时代社会福利水平的持续提高。也正是因为二者在研究工作的目的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使得在当代的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可以以一种互补的方式进行应用。

3.4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就是微观经济学

整体的社会经济包含了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单体,从这一层面来看,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即便二者曾经在发展中出现了关系上的对立性,并且各学者对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关系的研究,因为受到所处领域和理论知识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及国际范围内经济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更加倾向于针对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问题,立足于微观经济学层面,并使用其中常用的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由此也不难看出,通货膨胀率和社会失业率等原本属于宏观经济学层面的研究内容,开始逐步渗入微观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现象最早在凯恩斯的研究中有所体现,简单而言,凯恩斯在针对宏观经济学中的问题进行阐述研究的过程中,曾经使用过微观经济学上的均衡理念,并且二者已经逐步被经济学家纳入同一个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中。

4结语

西方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作为两个不同领域层面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二者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方面差异较为显著。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做到从微观、宏观层面针对不同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在内容上进行了有效的互补,并且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为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宏观层面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德磊.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2):95-103.

[2]胡瑜琪.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2):180-181.

[3]翟怡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研究[J].商展经济,2020(10):105-107.

[4]马路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国化改造评析[J].中国市场,2020(20):112-113.

[5]吴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明日风尚,2017(3):347.

[6]柯希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及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6(20):11-12.

[7]侯明亮.西方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J].晋阳学刊,2012(6):54-58.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4

一、林业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

中国林业经济学教学研究整体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无法掩盖发展现实中的问题,即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本学科系统的理论体系,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林业经济学著作,多注重林业具体方面或管理T作情况的介绍、对现行管理模式与做法的论证和陈述,为有关林业管理决策进行理论论证,没有形成共性、核心的基本研究命题。为了构建起林业经济学的体系,需要思考林业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到底要研究什么。不回答这个问题,林业经济学就无法发挥对林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指导作用,教学研究丁作容易被生产管理实践牵着鼻子走,理论滞后于实践进展,也无法稳定自己的学科和社会经济地位。

林业经济学尽管目前被划为管理学门类下林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范畴,其本质和基本任务则是经济学的l2]。关于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自亚当•斯密以来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认识:一是继承亚当•斯密先验主义传统的奥地利学派,坚持研究礼会财富的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社会管理;另一种是当前主流的实证主义学派,研究稀缺资源条件下人类在配置资源方面是如何行为的一门形式化的利:会科学,并坚持在研究中贯彻实证主义的方法,试图构建价值中立的精密科学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对经济学本质和任务的两种认识现了融合趋势,实证主义研究的成果必然在社会经济事务管理决策和政策制定中被打上规范的烙印,任何规范研究也必然要借鉴和运用实讧E研究的成果。而受制度经济学产牛和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学也已修正了新古典模型制度既定的先决条件,增加了供给有效率的组织(制度)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林业经济学只是把国民经济一个具体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无法超越经济学的这一基本范式,其本质和任务可以概言为专注研究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的规律,解释林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构建更有效率的各项林业发展制度。这是经济学基本逻辑映射在林业经济研究中的理论必然。从上面的认识去把握林业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就能充分理解不同国家、地区及其不同时期林业经济学具体内容体系的异同和发展变化。

人的经济行为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约束,不同国家、地区森林资源基础条件不同,森林资源管理目标不同,优化配置资源手段也各有差别,为了解释特定时期、地区林业经济现象的林业经济学理论成果也就异态纷呈。如前苏联地区及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林业发展和布局的规划与预测,各种生产计划、定额、基本投资和林业产价格构成与经济核算,林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流动,林业中的物质技术供应体系,林业劳动力和林业职业,林业企业管理的经济组织原则与机构,以及林业部门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林业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林业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上述研究内容与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林业经济活动的运行管理是一致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介入和干预,是该时期林业经济学研究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了如何运用计划管理林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学术研究内容。

进入2o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基本经济体制逐步从有汁划的商品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林业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制度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形式也逐步转为以市场为基础,林业经济实践发生了多方面深层次变革,浮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围绕着这新现象的解释、新的管理体制改革论证,形成了目前林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林区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林业多种经营、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资产化、林业发展战略、保护性林业、公共林业、森林多种价值评定、重点林业T程绩效评价、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等。欧美地区自工业革命就确立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基本体制没有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加之林业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较高,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实现森林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管理规律。

随着宏观经济学的确立和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林业地位、功能认识的扩展(从经济林业到生态林业),林业经济学也增加了如何通过国家干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方面规律的研究。如W•DavidKlemperer强调林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其主要任务就是运用标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由于林业的特点造成的市场失效的相关规律,以提供适当的干预,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_5]。ErinO•Sills和KarenLeeAbt强调林业经济学是运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民经济对林业的影响,土地所有者和政府实现森林管理目标的手段,并对基于各类市场的林业政策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了林业非市场化产出的价值评价、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规律。

二、林业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体系

从林业经济学的本质与任务看,其难以超越经济学的一般性命题,只是专注林业经济的特定领域开展研究,因此其理论内容体系应主要围绕林业经济活动内容和范围展开。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构建自己的理论内容体系时首先要坚持遵循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坚持抽象林业经济领域的一般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命题,即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变化对林业资源配置有什么样的要求,按变化的要求应该怎样对林业资源进行配置,怎样从经济角度促进与林业资源配置要求一致的社会行为选择,而不是仅仅对具体问题进行特定性命题研究。构建林业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作为依据理论。理论经济学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我国林业经济学最近之前一直采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体系就是当前流行的西方经济学。

选取哪种理论体系作基础,首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在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时期,不允许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除国内极个别研究单位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为了解西方学术思想动态,或为批判资本主义开展一些比较研究,鲜有公开从事或采用西方经济学进行应用研究的情况。目前,这种学术思想的禁锢已经被打破,理论经济学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外文化学术交流不断加深,使林业经济学的学者面临的可选择的经济理论令人眼花缭乱。但基本社会经济环境对应用经济学依据理论选择的制约作用依然存在,体现在基本社会经济环境对林业经济活动当事人行为选择的约束上。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约束下,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目标函数会形成差异,为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路径也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林业企业的目标不是利润导向,而要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就需要在实际中研究合理的定额;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剩余索取权激励,多为控制权或者国家租金索取权激励机制。人们这样的行为,本源目的仍是追求自身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推论,但也是人社会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不论在哪种制度下,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在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具体的利益发生了变化,实现目标的行为和手段也发生了改变,这种背景下研究人们行为规律对林业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实现林业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率,都只能采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体制,社会经济各类主体的行为基础是经济目标激励,而西方经济学就是关于约束条件下市场交易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目前林业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西方经济学作为本学科的依据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集中连片森林资源国家所有的特点则可以作为林业经济活动的特定约束条件处理,从而将林业经济学整体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基础上。构建林业经济学体系的第三个重要问题就是具体内容体系的架构。这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体系;二是林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与内容。西方经济学从古典阶段经历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和制度经济学等众多流派纷呈的发展现状,但不论哪一个流派,到目前为止都是遵循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范式,各种流派和经济学说也不过是分别从某个角度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大厦进行的完善。这是林业经济学能够应用的基础理论,林业经济学的内容结构应该与一般经济学这种逻辑保持一致,在搭建内容体系时坚持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林业经济学开篇应该先明确本门学问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提出林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命题:社会对森林资源(包括土地)配置要求的动态变化;在现实社会经济约束前提下人们利用森林资源行为与社会对森林资源配置要求的矛盾;如何有效管理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社会对林业需求变化保持动态平衡。整个林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将从这3个基本命题进行演绎成一座理论大厦。

三、林业经济学的未来

社会科学理论贡献的大小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部门。世界各国普遍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重视林业发展,增加对林业投入,加强林业的管理。林业也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出现了许多关于林业的国际协定,这些都凸现了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地位的提升。这必然意味研究解释林业经济现象的林业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门类中重要性随之提高,林业经济学研究将进入新的繁荣时期。这些条件只是为林业经济学研究繁荣、地位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提供了机会,要把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林业经济学人做出更大的努力,除了把握林业经济学的本质、任务和基本框架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一)必须坚持内部逻辑一致的研究规范

经济学是一套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逻辑体系,应用部门经济学的构建也必须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和条件给明确的定义,林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目前还比较混乱,需要统一;第二,针对每一部分内容提出的管理建议对策都应来源于前述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作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逻辑推理。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对观点的整体分析比较重视,对基本变量之间关系和逻辑推理重视不够,对具体问题关注较多,对问题背后的支撑理论研究较少,在提出建议对策时,往往用个人判断代替理论的逻辑推理。

(二)应加强林业经济制度的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忽视价格以外的因素对经济均衡的影响,尤其是忽略了制度因素,认为价格信号既是市场信息灵敏的显示器,也是其他有关制度安排效率的检验器。但现实中,恰恰是制度安排统治着市场上的交换以及生产本身,并且价格制度的运行也需要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之前,新古典体系理论把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变前提,专注资源配置问题;吸收了宏观经济思想的新古典综合派虽然提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宏观体系,也没有涉及制度自身的研究。作为部门经济学的林业经济学研究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规律和宏观层面的国家林业干预问题,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效益最大化。但森林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率除了受价格机制的影响以外,更重要的还包括制度因素,不同的制度安排在同样的价格机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有差异的。价格机制实现市场均衡时,社会资源配置整体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但通过制度变迁就可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非帕累托改进。本质上,价格也是一种制度,也不是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所以把制度作为经济研究的不变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短期分析可以把制度作为既定的约束前提,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遵循内在的演变规律。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来看,必须研究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和制度变迁的规律。在林业经济领域,一方面当前中国林业各项体制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体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林业制度变革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再生产具有长期性,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制度问题给与更多的关注。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科学的理论要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主题和精神,是引领时展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现实背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纵观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无不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其先进的思想方法论精髓为积极开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过程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的思维再现,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为基础的抽象概括和加工修正,具有鲜明的历史感[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深深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在理解和认识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始终坚持逻辑过程和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其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创新的经济学,其科学价值在于能够根据实践的变化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新的理论和观点揭示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圆园18年第2期政治经济学理论历经一百多年演变进化而经久不衰,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的重要根源。面临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辩证的和整体的逻辑思维审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背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现实背景。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深植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其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实践。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状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外在原因。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不确定因素的日益增加,世界经济总体的持续低迷使得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重削弱。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是国内经济内生因素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现象,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今后国内经济的发展将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是中国经济告别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开启内涵式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动力的多元化为中国经济转型、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说,新常态下国内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处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韧性和充足的发展潜力,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具备支撑和促进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和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依然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2];另一方面,新常态必然派生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如一些长期积累的失衡因素和隐性风险将伴随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而逐步显性化,创新环境的缺失和经济增长动力的不足可能导致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宏观经济调整和平衡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新常态下出现的各种新挑战,如何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突破社会发展瓶颈,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课题。经济新常态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现实背景。

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的辩证思考

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始终伴随着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发展转变,这突出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之中。“范式”一词最早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hu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是人们公认的并且共同接受的一种对事物的观点或思维的框架,是一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体[3]。理论创新“范式”既是一个世界观层面的思想、立场问题,也包含方法论层面的方法和实践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创新是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发展新视界、新成果的客观展示,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的具体表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实践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注重和坚持以实践为本,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的新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习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4]。这一重要论断表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作为现实基础和基本立足点,不断揭示和提炼总结新常态经济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理论思维源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源泉和归宿。“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经济新常态是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现实描述和高度概括。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际上,这正是中央对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表述。在新常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发展应继续坚持以实践为本,总结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在有效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瓶颈和解决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主要矛盾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以理论创新指导新的实践,以实践创新丰富新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是变革和创新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将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5]。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主体论”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经济发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受到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主导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历史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更加强调提高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质量,其内在的人学向度为人的不断创造和自我实现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整个历史,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直接来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基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实践,新的理论诉求呼吁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同时,新常态的人学向度也为在新阶段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提供了核心路径,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和归宿。(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以问题为导向。从本质上来说,问题的本质是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甚至理论内部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6]由此可见,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点,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解决新问题、新矛盾而获得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从而不断引导理论创新和指导新的实践[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党领导人民在时展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认识和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时代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问题重新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等重要创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除此以外,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不断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创新发展和大胆尝试,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理论问题、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强调,全党要树立和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力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8]。“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手合力”论等新的经济战略思想无不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是现实中带有根本性问题的科学回应。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范式,“问题范式”内含于“哲学范式”之中,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领域和方向。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必须树立和强化问题意识,始终坚持以新常态重大问题、关键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问题范式与理论范式创新的良性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立足新常态经济特征。思维是主体对事物表象与概念的深入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认知活动。思维范式则是思维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以及在推动理论范式创新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是推动其他理论范式创新的催化剂和内生动力。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坚持和进一步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辩证思维审视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新动向和新趋势,深入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市场与政府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其增添了中国特质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国内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融合新常态下新问题、新实践的辩证思维使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能够科学地解答新常态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的基本要求。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说,经济新常态是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核心问题在于提质增效,追求全面均衡、整全性发展和可持续的高速发展[9]。辩证认识和审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推动我国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范式的创新应以经济新常态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为客观依据和立足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把握新常态经济的动态性、规律性和发展性,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6

一、波兰尼的生平与著述

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1886年10月21日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波兰尼家族产生了后来使匈牙利知识界引以为自豪的杰出人物:作为著名社会思想家、经济史家、经济人类学家的卡尔·波兰尼;作为物理、化学家和著名哲学家的迈克·波兰尼(MichaelPolanyi)以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迈克之子约翰·波兰尼(John,Polanyi)。卡尔·波兰尼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及法律,于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取得律师资格。1924--1933年,波兰尼在维也纳作为副总编辑和专题分析编辑在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杂志社工作。在维也纳期间,受马赫思想的影响并作为马赫研究协会的一员,波兰尼撰写了大量关于科学、医学、人类疾苦及共产主义道德的手稿。1933--1935年,他移居到伦敦,继续为杂志社撰稿直到1938年。1935年发表《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的著名论文。波兰尼应邀到美国的大学作有关当前国际形势及国际关系的巡回讲演,先后在美国的38个州举办讲座。1940年他与彼得·德鲁克继续在美国讲座,并在德鲁克的推荐下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成为佛蒙牧州BenningtonCollege的访问学者(1941--1943),在此期间波兰尼完成巨著《大转型》的撰写,并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1947年以后,波兰尼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并受聘为副教授,讲授经济史课程并主持经济增长制度因素的跨学科研究课题,1957年出版《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这一时期最终奠定了波兰尼经济人类学实在主义学派学术领袖的地位。

波兰尼晚年致力于创办经济学和政治学比较研究的跨学科《共生》杂志,致力于深入研究文化差异,改善人类生活状况并实现世界和平的工作。据波兰尼夫人所言:“直到死神来临的前夜,卡尔一直在伏案工作着”。在1964年4月23日《共生》第一期出版之夜,卡尔·波兰尼与世长辞。

二、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述要及其贡献

1波兰尼的制度演化思想及制度分析范式

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别于主流经济思想的制度分析范式、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从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互动中,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波兰尼认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关系、文化传统及资源环境约束保持内在关联和有机协调,脱离和背离社会文化约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终难以避免走向危机的归宿。在波兰尼看来,经济是一个制度化进程,是嵌入特定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观念文化体系之中的动态过程,强调把经济——社会——文化关联的制度分析范式,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尺度,把经济视为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脱离社会环境的孤立存在,主张从社会关系、自然环境、人类多元文化关联互动的角度来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他指出:“人类经济是嵌人制度、经济及非经济的环境中。宗教和政府与经济的结构和功能上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货币制度或生产工具的创新。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对制度演化、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作用不容低估。

波兰尼认为,前工业化社会长期存在的互惠模式(Reciprocity)、再分配(Redistribution)和家计(Houshold)模式,乃是深深植根并嵌入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演化的结果。波兰尼创新性地揭示出,只有到了近代,以货币为媒体的市场交换模式才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交换模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凌驾于社会关系之上,成为主宰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机器。然而,在波兰尼看来,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是一种非嵌入性机制,在社会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加速恶化,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加速恶化。波兰尼科学地预见到,这种近代出现的自我调节市场机制必然导致社会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必然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较早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性,与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内在不协调性,最终难以长期存在。

2波兰尼的“嵌入”理论(Embeded)

波兰尼对当代社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最早提出“嵌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他认为:经济是“嵌入”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之中。人不仅作为其物质财富和个人利益的卫士,而且还作为其社会角色、社会需求及社会资产的卫士。无论是社会生产还是交换过程,并非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而必须充分考虑诸多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在人、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把握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应当构成研究的起点。在波兰尼看来,经济是一个制度化进程,把握经济嵌入社会关系及其演化的规律极为重要。然而,19世纪以来在西欧出现的以自我调节的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人类有史以来在机器生产方式推动下出现的一次大转型。对于自我调节市场经济这种非嵌入经济体,如果一旦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的主宰,成为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使用的唯一主宰,那么,它将彻底毁灭这个社会。波兰尼的“嵌入”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分析经济社会运行机制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分析框架和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

3波兰尼的“双重运动”(DoubleMovement)理论

波兰尼的“双重运动”理论是他分析资本主义文明演化及特征的核心框架。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明变异,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事实上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历史时代的非嵌入(或脱离)社会关系的一种裂变,它将人的盈利动机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文化法则,一种普遍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超越于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超越于人类历史上的互惠、再分配及家计关系之上,成为完全以白利动机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准则,经济动机取代非经济动机并支配经济机制的运转。这一转变的直接后果,不仅使市场直接脱离于既有的社会制度及文化传统约束,而且使市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宰,成为一种新的市场神话。社会所有行为和活动都需要服从于经济价值与市场的操纵,导致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关系的错位,构成19世纪以来我们时代的根本变革。自由放任的自我调节市场从根本上瓦解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于是,直接对抗自我调节市场的社会保护运动必然兴起。

波兰尼的社会保护运动,一方面是指19世纪以来的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立法运动,直到二战后西欧福利国家的兴起。另一方面是指不断兴起的民主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运动的宗旨在于重新实现社会对市场的控制,或将市场的作用限制在社会能够控制的限度内,避免市场恶性膨胀而最终导致人类社会走向自我毁灭。为克服自我调节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而出现的社会保护运动,构成这一历史时代的最为显著的制度化特征。波兰尼的“双重运动”理论不但对科学解释19世纪文明演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有效应对人类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时代面临的种种挑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波兰尼实在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想

区别于自亚当·斯密以来根深蒂固的形式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即从“经济人”的抽象概念出发,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理性选择过程和逻辑推理基础,波兰尼倡导实在主义的社会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波兰尼看来,经济通常以两种方式解读,一种是建立在目的与手段逻辑关联分析基础上的形式主义(fomalmeanings)范畴,另一种是建立在人类生存环境基础上的实在主义(substantivemeaning)范畴。“经济的实在的含义基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其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它是指人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换关系,在此意义上提供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方法与手段。”惟有在实在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才会更加重视对历史进程的分析,更加重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的比较制度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兰尼的实在主义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引领经济学的新转型!

5波兰尼关于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思想

波兰尼长期研究人类学的学术背景,使他极为关注文化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波兰尼认为,经济发展不可能在社会空谷中运行,而是在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行。社会安排与文化特性在经济发展、制度形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经济的制度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贯穿波兰尼思想始终的一条重要主线,从文明、文化变迁及文化比较中透视经济社会的制度化轨迹。在波兰尼的经典论文《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中,深刻分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出现的宗教文化根源,透彻地分析了基督教、新教论理、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与法西斯主义出现的内在联系。对宗教文化因素的重视,成为贯穿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宗教文化的分析,已初步形成了《大转型》的主要观点。而通过《大转型》的系统深入地分析,人们可以清晰地获得这样一个信息,资本主义文明的危机更主要地表现在道德危机与文化危机层面,这在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盛行与二战的灾难性后果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而道德与文化的重建则是人类思想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的影响,波兰尼一生都致力于道德与文化的重建工作。欧文曾认为社会的堕落和痛苦源于生命已失去意义的文化真空,人类的拯救不能单纯依靠高工资,只能靠道德的重建。

波兰尼追随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夫斯基的研究足迹,对早期及非西方经济与制度结构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工业化以前的多种既有交换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他强调经济方式和交换模式深深地嵌入于既有的社会文化环境,既不能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的作用作为普遍尺度对衡量一切时代和所有民族的经济运行方式,也不能简单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形式经济学标准来评价非西方传统经济模式的优劣。比较制度文化的思想是波兰尼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是富有深刻洞见和高度预见性的。无论是他在《大转型》及相关著作中提出的原创性思想及具有深刻洞见的分析结论,还是他倡导的制度分析的范式及研究方法,对当代的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及热点问题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波兰尼的思想对20世纪的不少国际著名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管理学大师彼特,德鲁克,新经济社会学代表人物格兰若维特,世界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华勒斯坦,当代经济人类学代表人物萨林斯等。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1波兰尼“双重运动”理论的重要价值

波兰尼早在60多年前就预见到自我调节市场机制必然跨越国界,而成为一场世界性扩张运动,重构新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机构的出现在所难免。20世纪末,由欧美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在为2001版《大转型》所写序言中,支持波兰尼对市场基础主义批判的观点:波兰尼探讨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神话,绝不可能存在真正自由的“自我调节市场制度”,市场经济不应仅仅视为将导致自身终结的制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它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社会的终结。

波兰尼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化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内在要求。如果说,19世纪的市场机制是在机器工业与资本推进下在一国范围内拓展。那么,21世纪的全球性市场机制则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和跨国资本双重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推进,其结果必然导致强资本、弱劳工、弱社会的世界性图景的出现。就其本质而言,经济全球化就是自我调节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国际资本的趋利动机和冷酷的市场交换规则将扫荡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劳动力、土地日益成为商品,国际金融资本和跨国资本将成为控制社会的重要力量,使经济机制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脱离(disembeded)既有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必然导致社会风险日趋严峻。应对严峻的经济全球化挑战,全球性社会保护运动的再度兴起不可避免。

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出现的全球性双重运动,其实施效果可能弱于全球资本的扩张力。如果民族国家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保护制度的构建蓝图和具体行动纲领,那么,社会稳定的预设条件将大打折扣,全球性社会风险及社会动荡难以避免。因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凸显出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保护运动的极端重要性,必将成为贯穿21世纪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2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重要方法论价值

波兰尼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思想,其研究的起点、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研究框架,丰富和扩展了经济研究的空间。强调在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找准分析经济运行轨迹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其二,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未来发展之路,波兰尼揭示的经济发展所嵌入的社会结构、认知与心理体系乃至历史文化宏观视域的方法,从深度和广度上制约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的紧迫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成为修正单纯和孤立经济发展模式的强劲需求,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统筹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整议题。

其三,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已构成当代社会经济学创新体系的核心命题之一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和协调发展为基础,重构社会经济学的创新体系、框架与方法,成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3波兰尼文化理论的重要启示

贯穿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主线的是其制度分析框架,而文化特征及其重要作用又是其中的精髓。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危机从本质上是道德文化上的深层危机。道德与文化的重建是我们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怎样看待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内外社会科学界正密切关注的热点及前沿问题。在人类学视野中,强调文化是一套生存机制并给我们提供实在意义。就人类经济整体发展而言,“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事实上,只有在经济的制度化进程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诸多复杂关系中,文化和观念意识均发挥着重要的根源性影响作用。经济发展只有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制度土壤,才能够得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忽视在长期文化认同与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互惠、再分配与家计等制度模式的重要作用,忽视经济动机与文化价值约束的密切关联和交织,将经济机制置于超越文化价值观念及既有社会结构的空谷中运行,必然导致经济与社会的巨大裂痕,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导致人类道德的堕落,而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道德与文化的重建,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4波兰尼共生理论(co-Existence)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从波兰尼的整个社会经济思想体系分析,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作为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不放弃社会主义,他始终对自我调节市场制度有清醒的认识,他深信文化道德的力量,致力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思想家,他较早预见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果不是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之下,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关系的恶化,必然导致世界性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波兰尼的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则具有显而易见的当代价值。通过道德与文化的重建,将经济发展置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网络中,使市场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下,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回到以诚信有序,互敬友爱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并重建社会共同体。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7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房地产经济学;影响因素探究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行业领域在经济的带动下发生巨大变革,房地产行业作为与社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类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作用也逐渐凸显。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调动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成为影响和限制部分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民众渴望改变生活状态,但是面对高昂的房地产价格也只能望而兴叹。伴随国家相继提出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经济发展步伐逐步放缓,如何通过管控房地产价格,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保证民众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保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地产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一)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价格与建设建筑物所占土地价格的总和,土地价格能够体现土地自然资源的应用价值,建筑物价格则直观表现建筑物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价值累积、资源投入价值累积,房地产价格高低对于房地产经济运行秩序、建设房地产的资源调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市场经济领域房地产以商品形式存在,其使用价值需要以商品价值的方式进行衡量和体现,从本质而言,房地产价格便是房地产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于房地产具有商品属性,人或者机构想要获得房地产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便需要以货币作为交换条件,房地产交易也是一种形式的商品买卖,但是又与普通商品买卖存在差异,对房地产价格的调节和控制也具有较大的难度。(二)房地产价格的特征。房地产价格的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具有多样性特征;其二,房地产的交易价格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交易双方的主观意愿、房地产建设资源投入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价格具有不一致性特征;其三,房地产的评估价格与抵押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其四,房地产的属性存在差异;其五,房地产的形式自身具有多样性特征。由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不仅涉及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性住房,还有部分房地产具有投资性的资产属性,因而进行房地产价格更需要进行系统性研究。(三)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存在诸多方面,主要可以归纳为设计因素、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所谓设计因素是指房地产建设中设计的建筑标准、资源投入等因素;所谓经济因素是指社会经济环境造成的资源成本上涨、国家对经济发展制订的相关政策、GDP、PerCapita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内容;所谓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政治赋予社会的安定程度、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等。不同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的解决方式也存在不同,如果想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则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策略,以减少相关影响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影响作用。由于房地产价格自身的属性特征,需要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性。(四)房地产价格变化的规律。房地产价格变化规律比较复杂,由于对其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因而无法准确判断其价格变化的规律性特征。主要源于:其一,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关系,经济层面存在诸多可预期因素,因而能够确定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但是经济基础面指标将会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故而房地产价格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如果经济基础面指标与房地产价格在长期存在相违背的情况,则会出现房地产经济泡沫的情况;其二,房地产行业自身具备经济发展优势,因而房地产价格自身也具备能够抵消通货膨胀的优势;其三,不同国家的房地产价格变化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差异,故而在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方面也体现较大不同,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当地的房地产价格也相对较高,但是理性的房地产价格,应当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正比例关系。

二、房地产经济学

房地产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针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结果。房地产行业J金融天地INRONGTIANDI是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因而房地产经济学在产业经济领域也能够体现出交叉性特征:其一,房地产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具有相关性,房地产经济学领域需要针对土地利用、土地内部空间结构应用、城市土地经营等内容进行研究;其二,房地产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也具有交叉性,资源经济学中需要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此部分内容也是房地产经济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其三,房地产经济学与金融学也紧密相关,金融学涉及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等研究内容,房地产经济学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问题,也需要针对宏观经济学等问题进行研究。

三、房地产经济学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下的房地产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相较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相关研究成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房地产经济学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应当为房地产经济学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房地产价格与社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房地产价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寻求房地产价格研究摸索其价格波动的规律性特征,有助于保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稳定性。一方面部分民众因为房地产价格虚高而导致无房可住;另一方面诸多企业、个人都在房地产行业存在投资性行为,房地产价格的过大波动,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稳定因素,如何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结构的转化,在保证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够减少社会民众的住房压力,是符合我国社会性质的发展路径。(二)新建住宅区中的商业住宅价格。为满足社会民众的生活需要,同时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经济利益,新建住宅区内常会包含商业住宅,而如何进行商品住宅价格行为量测也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首要问题。通过相关研究活动保证商品住宅价格的合理性。(三)住宅经济学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性,保证能够对房地产价格实现可调可控,而住宅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是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节的重要基础。为保证社会公众的基本权益,需要加大对住宅经济学的研究和投入,关注住宅资金、物业费、供方供给及过滤理论等问题,以逐渐引导房地产价格趋向合理性。

四、从房地产经济学视角分析房地产价格问题

房地产调控是保持房地产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为保证房地产价格逐渐趋向合理性,对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实施调控政策,从地方政府、消费者等角度来看,全面调控虽然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与预期效果还具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高速增长的趋势已经逐步得到遏制,但是房地产从投资属性向居住属性的转化还需要一定时间,供大于需依然是很多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2018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政策及措施总数超过80项,除以往的限购政策外,在长期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新政策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整体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逐渐发挥作用。(一)房地产价格回落。造成房地产价格回落的原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其一,国家推出限购政策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增长态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相关限购政策对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抑制作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0余个一二线城市对购买资格、购买区域等方面都提出限制性条件,因而带动这些地区的住房需求逐渐下降;其二,目前诸多地区的房地产贷款政策也处于收紧状态,限贷政策的推出,使得社会民众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的支付能力下降,贷款成本的不断增加,更成为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三,限售抑制房地产炒作,房地产炒作是脱离供需关系的不合理现象,限售政策提出有效抑制房地产炒作空间,房地产持有成本增加,将使更多房地产炒作资本离场,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实施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将逐渐回归,趋向合理化。(二)调控完成后,我国房地产价格将处于长期的平台期。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吸纳新型城镇化人口将成为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路径,新市民的涌入将会带动更多的住房需求,结合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发展资源具有发展基础和条件,城市带、城市群将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必然格局。同时很多城市的新市民家庭居住质量相对较低,伴随其就业稳定性提升,居住条件的改善也会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刚需,很多房龄较长、住房面积相对较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会逐步提升,因而房地产行业也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在供应与需求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并不会出现断崖式发展趋势,而是会长期处于一个价格相对稳定的平台中,保证房地产价格稳定性的同时,满足社会公众的房地产居住需求。

五、结语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8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数学统计方法;实践运用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学研究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现代经济研究人员要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要正确认识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问题,经济学研究人员要灵活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判断,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最佳决策方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进步。

1.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统计方法运用的重要性

1.1拓宽经济学研究工作领域。数学统计方法作为一项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抽象科学,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创造出了众多的现实价值。在现代经济学研究工作中,数学统计方法的高效运用尤为重要,其能够保障研究人员全面掌握到各项事物发展变化特征和规律。基于数学统计方法的辅助下,经济研究人员能够把各项具备价值数据科学规范表述出来,从而打破了传统用语言文字描述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弊端。此外,数学统计方法还能够合理运用在博弈论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工作领域。1.2提升经济学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现代经济研究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学研究工作不单单是从基础理论知识为他人提供帮助,而是要不断提升经济学实践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经济学研究人员要敢于创新经济学研究内容,善于应用各种先进的数学统计方法去科学分析证明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利用变分法、概率法以及规划技术等去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保障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1.3保障经济学研究工作精确度。众所周知,经济学作为一种复杂抽象的学科,会涉及大量的专业语言描述内容,如果不配以简单的数据去阐述证明观点,势必会加大学习者的难度,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通过在经济学研究内容中融入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各项经济数据的精确度,帮助经济学相关书籍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某部分内容,实现自身经济学学习的发展进步。

2.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践应用

2.1数学统计方法在企业经济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经营事件做出风险科学预测、管理决策等工作。因此,为了确保全面分析掌握到事件可能存在的风险,以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设计出最佳的管理方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运用到数学统计方法对已以往事件发生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分析,获取到有价值的数据结果资料,为高层领导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企业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2.2数学统计方法在信息处理工作中的应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涉及市场经济的信息数据变得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市场信息化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出数学统计方法在各个经济领域中信息处理作用。例如,通过将数学统计方法融入设计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将该系统合理应用在电商平台、网络通信平台等信息处理工作中。数学统计方法的科学应用能够避免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问题,最大程度保障信息数据计算的精确可靠性。此外,数学统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工厂产品质检工作中,通过对各项产品进行科学统计分析,掌握到产品的优劣概率结果,从而为之后改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3数学统计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合理应用数学统计方法能够对各项工程成本展开分析预算分析,确保统计计算获得最为精确可靠的数据,为工程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效帮助。经济学研究人员可将统计数学方法设计应用在工程运算内容上,这样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确保企业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建设工作中,经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各项设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各个施工方案,选择出最佳施工方案。此外,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还能够实现对建筑后期数据管理的科学测算和分析,保证工程项目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综上所述,经济学者在研究经济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去分析掌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变化,帮助各个行业领域设计出最佳的数据运算程序,从而全面提升行业数据分析计算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研究人员要注重数学统计方法运用和经济学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平衡性,经济抽象研究与实际问题解决是存在一定区别的,经济学研究人员要保证自身工作的严谨科学性,认真做好经济学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四香.经济总量研究中的数学统计方法作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4):57-59.

[2]胡孙阳.浅析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J].经济视野,2014(03):65-68.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9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社会经济的阶段特点及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

源,人们耍进行生产是不叮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到近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概而言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是相伴、共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可同时产生经济、生态两种效益。无论效益是高是低,是好是坏。甚至有不少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往往成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是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对于社会经济来说.生态环境并不是纯被动地接受人类的改造和利用,它具有某种不自觉的能动性。生态效益如何,或早或迟、直接、间接地关系着经济效益的好坏。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基础条件,无论这个生态环境是原始自然的还是人们劳动生产改造过的。例如,我国古代南方劳动人民创造的桑蔗基鱼塘,北方的枣粮兼作等等.相反,如果有意无意地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来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能够获得成功,也只能是暂时的,最终必将受到惩罚,或得不偿失,甚至导致整个地区文明的衰亡。马克思以自然与社会客观法则的认识为依据,指出过人类对自然采取掠夺式、敌对的、糟踏的态度,就等于损害了自身生命进程的自然源泉。恩格斯曾经督促人们注意,自然界并非处于被征服状态被人类控制,人类对待自然不能象对待被征服民族那样随心所欲。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②自然界对人类违背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而盲目行事的惩罚,不止表现为自然现象的剧变,而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它将不同程度地给社会经济造成损失。这就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約紧密关系已甚明了。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基础的生态环境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馈干社会经济活动,制约经济效益。人们正在进行生产活动的生态环境乃是已往生产活动的结果之一,此次生产活动作用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下次生产活动的基础。很明显,研究社会经济史,如果只看到经济发展而看不到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以及生态环境演变对于社会经济的反作用是很不够的,它无法圆满解释社会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增长与停滯甚至倒退的复杂现象,一时的生产力发展或生产关系进步而社会经济反而呈萎缩状况的现象等等。田此,和现实中制订经济发展规划要同时考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样,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史,也不能忽视经济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把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和生态环境演变对经济效益的制约作为考察的重要。

毫无疑问,生态系统中无生命和人类以外的成分在数量上占着绝对的多数,这种情况决定了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題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人类的或者的、作用日益增强,人类进行改造和创造的生态环境代替自然的生态环境的现象已经基本普及,而这些生态环境都深深受着社会制度、条件以及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影响。当今世界上暴露的诸多生态环境,多与经济盲目开发有关。这种状况,又决定了社会科学对于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协同作战。

社会科学在研究生态环境问题领域中最重要的作用和突出优势是考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和引起演变的社会力量,对此,社会经济史研究当是无可替代的学科。研究社会经济史,有助于掌握生态环境是如何演变的,人的力量如何作用于生态环境。从而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为解决问题、预防问题提供相应的依据。在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中,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和人们的生产活动本身的研究与生态环境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私有制社会,严重的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农民流移转徙,进入当时相对不宜耕作的深山老林,进行粗放的、甚至不顾后果的刀耕火种,(属临时谋生性质),造成了森林过早地被毁灭,导致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河湖淤积的恶果。在上,特别到了晚近以来,这样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

生态环境问题本身的另一重要特点也决定了它的解决离不开历史的考察。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生态环境,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之一——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以经济、生态综合的眼光观察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经济重心转移、大规模的流民等等,恐怕皆非仅以吏治黑暗、战争破坏就能够加以圓满解释的。以经济重心转移为例,为什么封建社会后期战乱之后,原来的开发程度较高地区仍然不能恢复其旧有经济地位,反而一步步落在正在开发地区的后面.如何解释这样的历史结局?如果将经济,社会因素及其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因素综合考察,可知当时条件下对土地,森林等资源开发利用达到基本饱和却不能负载继续增长着的人口压力,严重的灾荒和土地生产能力减退等生态环境有关的因素,在这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人曾将生态危机称作危机中的危机不无道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当时的水平无法继续维持相应的生产经营,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危机,又由此爆发危机,诸危机相互激荡,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进程。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的综合研究,绝不等同于简单地探讨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尽管不排除其某些共同因素。前者要求从动态的,系统的观点出发,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者的影响、披影响,发展与制约的过程、因素、结果的考察,把握二者间的双向动态效应,不仅仅是探讨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且要首先研究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后一个环节的前提下探讨前一个环节,兼有对历史上的经济开发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的意义。同时,这样的研究对于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多同时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课题需要研究.论证,诸如国土整治与开发、区域发展规划、农业发展战略、乡镇发展,南水北调等等,这些课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可以说历史研究、.尤其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毫无疑问,这为历史研究与现实的结合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社会经济学范文篇10

关键词:产权;行业;协会;利益

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产权理论占据重要的地位。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根据产权范畴,论述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产权交易的基础涵义,突出地强调没有产权界定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理论的研究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更加增进了应用性。2009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和新知研究院主办的‘新知研究院2008--2009年度课题交流与经济形势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指出:“党的十七大制订了新时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在新时期,为了构建更加完整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我们应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继续推进和进一步搞好新一轮的产权制度改革和主体财产权的构造。”本文拟从现代产权范畴的界定出发,具体讨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行业产权的性质、意义和运作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一、对于产权范畴的界定

作为已经风靡全球的产权理论奠基人,科斯本人并没有对产权给以明确的定义。在科斯定理的传播中,产权范畴的定义是科斯的一些追随者根据科斯著述和法学原理作出的,他们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包含“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

重要的是,经济学的产权范畴界定不能根据法学的理论阐释,更不能跟随在法学的产权范畴的界定之后再界定。相对法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更为基础的研究学科。或者说,任何涉及经济领域的法学范畴界定,都应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学范畴界定的基础上。因为,经济关系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人类的经济关系属于社会经济基础,而法学研究的人类的法律关系则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无疑,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在由科斯兴起的现代产权理论研究中,不论是科斯本人,还是科斯的追随者,似乎都没有搞清楚社会经济关系与社会法律关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是将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混杂在一起,这样形成的结果是既不利于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也不利于法学对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如何进行法律调整方面的研究。身处复杂的社会之中,撇开法律关系进行经济研究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有了对于基础经济关系的断定,才能有相应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和法律对于人们经济生活中各种权利的保护。

如果产权就是指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个人或组织拥有的法律权利,那么,这就是法学范畴而不是经济学范畴。尽管清晰的法律产权可以很好地有助于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但经济学研究的是更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此而言,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为法律断定清晰的产权供给理论基础的。如果产权就是指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那么,这一定义之中还隐含着不同法学体系懂得的重大区别。当今世界,法律分为大陆法和英美法。从大陆法看来,产权本身是不可分的,一物只能有一个产权,作为产权拥有的客体,一般是有形物。而英美法中的产权客体,不仅是有形物,还可以是某项权利。这样的某种权利的产权涵义是复杂的,它可以用来指某人具有的权利,也可以用来指某群体具有的权利,并且这方面的权利都与财产占有无关。譬如,某人或某群体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他或他们一旦受到噪音的骚扰,就会使他或他们完全与财产无关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者说使他或他们这方面的产权受到侵害。这样举例讲,可能比科斯在《联邦通讯协议》一文中的举例更确切。

科斯举的案例是:当火车驶过一片种有树木和庄稼的土地时,机车排出的烟火经常引起周围的树木、庄稼着火。如果这块土地属于农场主,农场主就有权禁止火车排放烟火,火车若要排烟,火车的所有者就必须向土地的主人赔偿一定的费用。相反,如果火车主人具有自由释放烟火而又不负责任的权力,那么农场主若想避免由于火车释放烟火所导致的火灾造成的损害,进而要求火车不放烟火,就必须向火车主人支付一笔费用,以使火车主人愿意并能够不排烟火,甚至停止运行。

科斯用这样的一个案例试图说明,更有效地消除外在性,用市场交易的方法实现赔偿,前提就在于明确产权。仅就此案例而言,科斯强调的明确产权,是指明确法律赋予的产权,而且这种赋予是带有任意性的,并不具有经济学研究针对的客观性。在科斯看来,要么可以赋予农场主产权,要么可以赋予火车主产权,只是二者之中必须明确一个拥有产权;明确农场主有禁止火车排放烟火的产权,火车若要排烟,火车主就必须向农场主赔偿一定的费用;明确火车主具有自由释放烟火而又不负责任的产权,那么农场主若想避免由于火车释放烟火所导致的火灾造成的损害,进而要求火车不放烟火,就必须向火车主支付一笔费用。事实上,这样的案例明显地抹杀了产权应当具有的客观性。农场主拥有土地,就必然拥有土地不受侵害的权力,这是客观决定的;而火车通过这块土地,法律并不能赋予火车主释放烟火而又不负责任的权力,这也是客观不能允许的。因而,只可能是肇事的火车主向受到损失的农场主赔偿,不可能是农场主失去保护自己土地的权力向肇事的火车主赔偿。产权在法律上的明确并不能任意而为,并不能缺失或违背经济关系具有的客观性。科斯为说明产权明确的重要性,任意举例,违背事实,恰恰表明接受科斯产权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还具有十分明显的幼稚性。科斯关于产权的著述,虽然引起了经济学界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甚至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科斯从法学的角度认识的产权范畴还是与需要从客观性出发的经济学对于产权范畴的界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经济学的认识源于人类客观的经济生活,经济学认识的发展源于人类客观的经济生活的发展。科斯的产权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经济学的产权研究仍需要从经济生活实践出发,保持经济学范畴的客观性,不能跟在法学概念的后头,迷失经济学研究的性质。科斯最大的贡献就是向经济学供给了一个可深入研究的不同以往所有权范畴的产权范畴。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将产权范畴等同于法学的产权范畴是不妥的,尽管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将产权范畴等同于所有权范畴也是不能允许的,那将是完全忽视了产权范畴和产权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明确,对经济学范畴的认识只能源自社会经济生活,而不是源自经济学家的头脑。各种经济学范畴都是对经济生活的客观内容的抽象认定。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发展了,经济学范畴才会有新的变化。所有权范畴在经济学研究中,是对20世纪中期以前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反响;而后,社会经济生活发展了,才应运而生出现了现代的产权范畴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新的认识和概括。如果没有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复杂,也就不会产生相对所有权范畴更为复杂的现代产权范畴。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界定,现代产权范畴是现代高度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反响,是在所有权范畴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经济学范畴。产权涵盖所有权,所有权反响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远远不及产权,相比所有权,现代产权范畴具有更为丰富的客观认识内容。

第一,所有权只表示对于财产的占有、安排、使用、收益等权力,而产权则表示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利益保护的权力。比如,不受噪音的干扰,也是一种利益要求,可以表述为是一种产权。再如,在召开会议的房间里,所有的人都要求空气清新,尽管会议室并不属于前来参加会议的人所有,会议室的空气也不是归这些人所有的,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即为了保护自身的这方面的利益,所有来这里开会的人都具有要求空气清新的产权。简言之,所有权表示的是财产权,产权表示的是利益权。由于财产权是包含在利益权之内的,这就决定了所有权是包含在产权之内的,即凡是所有权都可称之为产权,而产权却不可都称之为所有权,产权比所有权的概括范畴大,并不仅限于表示对于财产的占有、安排、使用、收益等权力,凡是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有产权。

第二,作为财产权,一个所有权不能衍生出另一个所有权;而作为利益权,一个产权却可以衍生出另一个产权。例如,一家公司拥有一家酒店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是唯一的所有权,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这家酒店的财产所有权;但是,这家公司却可以将这家酒店租赁出去,使自己拥有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之外,又衍生出一个租赁性质的酒店产权,归属这家酒店的租赁者拥有,而且,酒店的租赁者要凭借这一产权进行市场化的经营获取自身利益和保护自身利益。

第三,在一定的时点上,表示财产归属的所有权不能分割,属于谁的就是谁的;而在一定的时点上,表示利益存在的产权却可以分割,可分割成不同方面的产权。例如,在某一时间某一条生产线归属某企业所有,这是不变的,也是不可分的;但是,同时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作的5名工人,却可因分工将这条生产线的生产产权分割成5个部分,每人拥有其中一部分生产产权,并由此决定自身工作利益的存在和获取相应报酬的利益要求。

第四,现代产权的界定比传统所有权的界定更为精细准确。例如,在以前,某人拥有一亩地的所有权,基础的含义就是说某人拥有了这一亩土地的地面;而现在,用产权界定,就可能要明确这亩地的地下10米以下和地上10米以上不属于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土地的既定使用性质不能改变,等等。

第五,对于既定的财产,可以说所有权只有一个;而产权在既定的利益上可以形成产权束,即形成众多的产权利益的同时存在。例如,一条皮带,只有一个所有权,归一个人使用;但一个城市的公众,对于这个城市,在关心他们的自身利益上,却拥有不要噪音、环境绿化、大气清新、水质安全、干净卫生等等多方面的公共产权,形成一种内容丰富的产权束。

总之,不同的经济学范畴是对不同的经济生活内容的反响。因此,准确地讲,“产权是一个在当代应运而生的范畴,它可以表示所有权的全部内容,更可以比所有权范畴描述更多的经济权益要求。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定义:产权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利益归属所需要的基础保护权力。简而言之,产权就是利益权,而不单纯是财产权,有财产可以有产权,没有财产也可以有产权,只要有利益归属存在,肯定就有产权存在。”现代产权范畴的出现,其对现代经济生活内容的概括反响,客观上已经不同于传统所有权的反响内容。所有权可概括为是财产权,而现代产权则可更大范畴概括为是利益权。经济学从只研究所有权到既研究所有权又研究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响,是现代经济学进步的表现,展现了现代经济学比传统经济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在科学界定现代经济学的产权范畴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行业产权问题。

二、什么是行业产权

产权是利益权,行业产权就是保护行业利益的权力。行业不同于企业,并不是归属谁所有的,但是,有行业利益的存在,就有行业产权的存在。行业产权代表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存在。这种产权是具有集合性的公共产权,不是可以分散给行业内的各个企业的,而是相对于行业的存在而存在的。根据行业的市场分类,相应有不同行业类别的行业产权。

(一)垄断性行业的行业产权

垄断性行业包含自然垄断行业和经营垄断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是指电信、自来水、供电铁路等行业,经营垄断行业是指公交、民航、军工、造币、市政等行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垄断性行业都是由各级政府创办的公营企业经营的,民营企业只有在政府特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并不占主流。占主流的公营企业分为中央公营企业和地方公营企业,分辨把持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手中。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把持这些行业,是为了使这些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起到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垄断性行业产权代表了垄断性行业的整体利益。但与其他行业产权不同,这些垄断性行业的产权是直接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挂钩的,正因如此,这些行业才需要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把持经营。但是,这些垄断性行业的产权仍是独立存在的,也仍是需要本行业企业精心保护的。像电信行业,虽是自然垄断行业,但也要通过各地企业向社会供给优质的服务,才能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其行业的产权必须在保护本行业的利益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像军工行业,属于经营垄断,没有或者说不存在外在的竞争压力,但其技巧的研发决定行业的命运,只有不断地研制出新型武器,才能保持行业的活力,所以,不断实现高水平的技巧进步正是这一行业的利益所在,正是这一行业产权所要保护和行使权力。城市的出租车属于公交系统,不能民营化,必须把持在各地政府的公营企业手中,尤其是租车价格,更是要由各地政府直接把持的。在这一行业,更是具有整体利益的存在,行业产权需要得到非常妥善的运作,才能起到保护全行业整体利益的作用。

(二)寡头垄断行业的行业产权

寡头垄断行业是指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本行业经营的行业。这几家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把持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和产品价格。寡头垄断行业的形成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巧特点所决定的,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而且,寡头垄断企业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垄断企业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行业的形成。

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行业的基础特征。由于企业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无论怎样,一家企业的行为都会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影响整个行业市场。所以,每个寡头在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本行业其他企业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响。每个作为寡头垄断者的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由此可见,在各个寡头垄断行业,都是存在十分鲜明的行业利益的,即都是具有客观的强烈的行业产权要求的。

正是由于寡头垄断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依存性,在寡头垄断行业的市场中,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被明确认识到的,因此,这种行业的整体利益是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的。例如,某一家钢铁企业降低价格或扩大销售量,其他钢铁企业都会受到显著影响,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就使得任何一家钢铁企业作出某项决策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整个行业的具体反响,并对这种行业的反响作出估计,而不能不考虑保护全行业及自身的现实利益问题。与垄断性行业产权相比,寡头垄断行业产权的市场表现更加明显。从最简单的行业关系讲,在这种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必须做到自觉保护行业产权,任何企业都不敢损害行业产权,因为每个企业的命运都是和行业的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

(三)竞争性行业的行业产权

竞争性行业是指一个行业市场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行业。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这一类行业中的企业称之为垄断竞争企业。

在竞争性行业中,企业数量较多,每家企业都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因此,单个企业产销量的变化对于其他企业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假定,某一家企业决定有限度地降低其产品的售价以扩大销售量,于是其他同行业企业就会由此丧失一部分客源,但该企业所扩大的销售量在整个行业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再加上高度分散。因而其他企业并不会明显感受到这种竞争性的影响。

在竞争性行业中,实际各个企业的产品是有差别的,企业之间的成本水平和技巧水平也未必相同。但在竞争性的行业市场中,竞争总是激烈地存在着,企业之间往往竞争过度,甚至,在竞争的前提下,采用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从事企业经营活动,从而损害竞争对手的企业利益和本行业的整体利益。这也就是说,在竞争性行业,企业最容易忽视行业利益,也最容易损害行业利益。因此,在这一类行业,强调行业的利益和行业产权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而且,在这一类的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过度竞争会造成全行业严重亏损,使本行业处于弱势行业之中。有的企业产品售价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就这样,还仍在用低价格的杀手锏逼迫本行业其他企业进入微利经营的态势,使整个行业处于毫无发展后劲和希望的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充分地表明了在这些行业,行业产权尚未被运作起来发挥应有的保护行业利益作用。所以,在高度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竞争性行业,必须遏制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将行业产权很好地运作起来,将行业产权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行业产权的运作

与市场专业中介机构不同,社团法人性质的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等是社会中介组织。这些以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形式存在的社团法人是非营利机构,即不能像企业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一样向市场供给有偿服务。这类社团法人性质的社会中介机构的存在是必要的,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必不可少的,设立这一类的社会组织对于增进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自觉保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十分重要。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社团法人性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本应起到保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管理不到位,目前在这一类社会组织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其中,对市场危害性最大的问题是,打着非营利组织的旗号从事市场营利活动,利用社团法人具有的公信性蒙骗企业,巧立各种名目向企业收费,或逼迫企业为其组织的各种活动买单。“近年来有些行业协会挂靠在某些政府部门下,用各种方法迫使使企业入会,收取高额入会费,还通过‘评比’、‘排名’、‘认证’‘会展’等手段,向企业乱颁证、乱收费,在自毁信誉的同时,也使主管部门的权威受到严重损害。”这样一来,企业对于名目繁多的这一类社团组织不是欢迎,而是烦不胜烦。从企业对这一类组织的排斥看,目前清理整顿这一领域是急切需要的,否则,长此以往,将会给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今后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中,必须坚决地制止所有的社团法人非营利机构从事违背其存在宗旨的市场营利活动。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对于规范市场具有其他监管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强化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是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强化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这需要各个行业从保护本行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自觉地约束本行业的企业行为,严肃诚信,奉献社会,安分守法。要做到这一点;即保证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的规范和具有显著的成效,在各个地方,都需要积极发挥地方商会的作用;各个行业中,都必须组织成立规范的行业协会。

在此,我们先不研究地方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和作用,只是侧重讨论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业协会对于行业产权的运作问题。行业利益需要行业协会保护,这是成立行业协会的必要性,而行业协会正是依靠行业产权来实现对于行业利益保护的。一般都不需要再专门立法规定行业产权归属行业协会掌握,在行业协会成立的章程中就可以十分肯定地明确这一点。行业协会根据行业产权保护行业利益,是通过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作用实现的,是表现为有组织的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达到目的的,不是依靠政府作用对于企业进行更强制的约束,更不是运用法律手段制止本行业企业的不当行为的。行业协会唯一拥有的权力就是行业产权。

将行业协会等同政府部门,或是将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捆绑在一起,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允许的。而且,即使是不捆绑,行业协会只是完全依赖于政府做事,离开政府力量就一事无成,那样,也是取消行业协会的存在,也是没有有效地发挥出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作用。行业协会的存在需要运作行业产权,而不是其他什么权力,明确这一点,才是产权理论研究的一个贡献,才是行业规范发展的一个条件。至于如何运作行业产权,开展行业协会的工作,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

中国包装联合会就是中国包装行业的行业协会。在其章程中规定的主要业务是:落实国家包装行业方针政策,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包装行业管理和指导工作;制定包装行业国家五年发展方案;开展全行业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发展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和授权进行行业统计、行业信息;创办刊物,开展咨询;组织人才、技巧、职业培训;组织技巧交流会、展览会等;经政府部门同意,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指导、帮助企业改良经营管理;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开展国内外经济技巧交流与合作;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和谐同行价格争议,保护公平竞争;反响会员要求,和谐会员关系,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经政府部门授权和委托,参与国家投资或国家控股企业重大技巧改革、技巧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组织、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参与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有关工作,参与企业产品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参与指导包装产品市场的建设;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其它任务等。

中国包装联合会章程规定的具体业务范畴,可以给我们研究探讨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的基础工作要点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对其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行业协会保护行业利益,运作行业产权,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要展开行业自律的垄断性预防,即要对于防止行业市场垄断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中国新制定的反垄断法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保护市场竞争秩序。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法律禁止的垄断行为。行业协会违反法律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反垄断法做出如此明确而严厉的规定,将强化行业协会的产权运作,对于实现在反垄断方面的行业自律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公务员之家:

其次,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要稳定本行业的供求关系,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行业的发展,行业利益对于企业的存在是一种整体利益,即行业产权是比企业产权更高一个层次的产权。确认这种行业利益与行业产权的存在是实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客观基础,企业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必须自觉服从行业产权的管理。如果某一个行业的企业盲目地扩大供给,那么不仅可能造成行业内的一部分企业的严重损失,而且会扰乱整个行业的市场秩序,对整个行业中的每一家企业都造成不利的影响。而自律性的行业管理是由行业协会实施的,在保护行业利益的前提下,行业协会可以具体运作行业产权,做好日常的和谐工作,有效地把持本行业的产品供求,达成行业内企业间的认识一致,不搞过度竞争。

再次,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要规范本行业企业的技巧管理。技巧指标是行业自律的重要内容,没有规范的技巧标准,企业就无法实现生产的规范和现代化的管理。而这种技巧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要由行业协会组织负责落实的,行业协会起到的不是政府管理作用,而是行业产权的对于本行业生产的约束作用。

而且。行业协会需运作行业产权保护行业信誉。不能让已经出现的局部的问题扩大为行业的问题。比如,如果有一种热水器出现伤人事故,热水器行业协会就要立即行动,不能让这次事故影响到整个热水器行业的生产。行业产权的运作必须向全社会澄清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分析,尽力保障本行业继续正常生产,不受局部问题的影响,坚决地保护好本行业的整体利益。

最后,最重要的是,行业协会需运作行业产权保护本行业的产品及服务质量。质量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准许证,不是更高标准的要求,行业协会要在这一基点的问题上做好工作,发挥行业产权的约束作用,促使本行业内每一家企业都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超过市场允许进入的标准。或许,行业协会依靠行业产权还能发挥更多更重要的具体作用,但我们认为,不论是哪一个行业的行业协会,只要能将保护行业利益的基点问题解决好,将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的工作做好,在目前阶段,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参考文献:

[1]张怡恬,我国产权制度研究结出丰富理论成果[N],国民日报,2009—7—24(7)。

[2]刘诗白,论中国的社会主义产权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9,(7)。

[3]R·库特,法与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4]钱津,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经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刘树成,吴太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钱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若干基础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