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02:00:10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篇1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不仅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力图通过自己的呐喊,唤醒民众,“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鲁迅的作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种文化创新,促使无数青年毅然投身革命运动,它对那个时代的实践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一场空前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是文化的新生,是新的精神力量的形成。这场革命用人性反对神性,崇尚金钱和知识而不再重视血统和出身,以主义对抗禁欲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为来世超度,相信自然秩序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神学写了绝交书”,“科学从此便大踏步前进了”。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技术上有了蒸汽机这样伟大的发明。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作出那样众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用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说,是因为“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破坏了路易十四以来的制度,启蒙哲学和理性精神打破了旧的世界观的桎梏,理工学院的创立“为人民中被埋没的各种人才敞开了大门,铺下了自由发展的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其中心从法国转向德国,这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20世纪科学中心又转移到美国,文化创新在其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发展为例,两个地区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地区则逐渐衰落。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的制度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在硅谷的优势中,文化创新的作用不可小视。萨克森宁所著的《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和李钟文等主编的《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如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唐代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为“颜柳”。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雄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它是一种文化创新,进一步繁荣了我国的书法文化。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化创新呢?

首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文化创新,正确处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存在和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使其在多样性统一中健康发展。

其次,要坚持文化创新的“三个面向”原则。在新时期,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在坚持“三个面向”原则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才能连续地进行,不断地发展。文化创新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的过程,表征着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阶段性,表明文化创新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创造成果,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表明这种创造成果不能被凝固化和绝对化,具有动态发展性。文化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再次,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创新不可能离开本民族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的精神。面对全球化的进程的影响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新文化论文篇2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义:“新媒体就是注重使用网络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的媒介”。这种媒体形态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内容(如网络视频通讯、网站论坛、博客等),以手机为载体的内容(手机信息与游戏、手机电视等),也包括数字电视、楼宇与车载移动电视等。“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其本质特征。

(二)校园文化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界定目前也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一种精神传承与再塑,社会先进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导,大学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底蕴,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学习与活动实践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宗旨。

(三)新媒体与校园文化

新媒体带来了新的文化形态,因其良好的自由性、时效性与互动性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特质,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成为新媒体的新内容,众多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如高校网站与BBS、人人网、官方微博、微信等。

二、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里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来到我们每个人身边,新媒体作为一个重要沟通载体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作为一个重要渠道让大学生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获取想要的信息与新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媒体带来的非主流文化左右着大学生的认知、学习及其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觑。因此,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到来的时代,校园文化浸润其中,深受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创造了机遇,更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巨大冲击

文化是大学的个性之所在,是大学中重要的隐性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带来的教育力量虽无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任何形式的校园文化都在表达着大学特定的价值观,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大学文化引导功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形式对学生学习、交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也依赖于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依赖于师生对大学文化的自觉维系等。大学的校园文化自有大学以来,其教育功能就得到不断显现与提升,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新媒体出现后,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师生关系,对传统校园文化的教育形态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众所周知,新媒体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媒体附载的大量信息良莠不齐,社会上的不良思潮随之侵入校园,如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垃圾”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深刻,而且这种影响是难以把握、无法控制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还在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易受腐蚀、易于迷惘,更易随波逐流甚至堕落。开放的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削减了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虚拟空间取代了有形的阵地,大学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遭受不断的冲击,维系大学文化传统举步维艰。可以说,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核心要素渐被解构,传统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渐被侵蚀。

(二)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更加脆弱

新媒体在改变、重塑大学生的认知与观念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了两面性:一方面,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更加省时省力,网络带来的“地球村”效应不免给人以“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人们在虚拟网络中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给自己归属感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归属需求,对于大学亚文化培育与发展亦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决定了它脆弱而不稳定,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毕竟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网络依赖感使一部分学生单纯依赖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这样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而对网络过度依赖的大学生还可能产生虚幻意识,最终选择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人际交往。这是引发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的可诱发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当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宅男”、“宅女”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屡见不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影响下人际交往的扭曲,也折射出了某些疏离甚至断裂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现象,这些对于校园文化的有效构建必然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三)传统大学文化建设模式效果减退甚至“失效”

传统的大学文化建设由校园文化组织者实施,有鲜明的主体、有形的载体、明确的内容与可控的时间。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常常遭遇瓶颈、效果欠佳。因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日趋多元。大学生个体、校园内的社团以及其他各种亚文化组织,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着各自的影响。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方法等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中包括了文化建设主体与对象更加多元与复杂、也包括了文化建设内容与空间加丰富而宽阔,除非变革,否则将可能丧失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三、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再也不能回到空谷幽兰的时代,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大文化水融,互相渗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转变观念,直面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新媒体时代,拓宽校园文化载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与方法,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媒介素质,共同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优质校园文化形态,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长远目标。

(一)转变观念,打造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师队伍

新媒体的影响对于大学来说,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即为意识观念层面。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视新媒体的挑战,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文化观。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们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等方面常处于劣势,部分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存在着三低问题:重视程度低、敏感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因此,工作中难免出现三难问题: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难、与大学生有效交流与互动难、跟踪各类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难。要解决三低和三难问题,扭转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牢牢抓住大学文化建设主动权。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与团委、网络中心等方面部门人员须增强新媒体意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把握、利用新媒体优势,因势利导,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教师队伍,应结合当今学生特点,更加开放、包容、亲切,更强调互动。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拓宽校园文化的发展载体

新形势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兴媒介手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的创新。如结合大学生普遍运用的人人网、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拓展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工作的新阵地,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与自由、更加创新与更具吸引力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打造更具影响力、感染力与渗透力的校园文化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效。新媒体快捷、丰富,互动性强,数字化的校园文化新阵地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这些新阵地数字信息流量大、丰富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充分结合新媒体与本校学生特点,创造出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人文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作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虚拟的阵地打造出接地气的校园文化。如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博与微信平台,以其良好的时效性、生动的趣味性、特色的人文性吸引了数万粉丝,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榜样示范与文化育人的实效。

(三)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媒介素质是指人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具备的理解与甄选能力、评估与创造能力、明辨与思维能力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来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成为网络中独立的“自媒体”。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信息时提高鉴别意识,增强明辨能力。

1、制度先行、加强监管能力

首先要加强监管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完善新媒体监控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媒体监管系统,尤其是学生自管系统。注重发掘、引导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上下合作,通力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努力维护、净化网络环境。借助新媒体,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出以“培养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出“互监互管、自监自管”的良好校园氛围。

2、素质教育、强化明辨能力

要提高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的认知、明辨与合理应用的能力。可以在高校开设培养此类媒介素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将此类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还可以开展网信息技术培训的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理解与整合力以及应对不良信息的明辨与免疫力,让新媒体真正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服务、为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四、结论

新文化论文篇3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而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高科技和人文精神的特征,昭示着企业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不断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以企业的市场营销领域为例,基于合作的双赢企业文化价值观导致了合作营销在市场竞争中被广为使用。例如在品牌方面,国内生产食用油的嘉里粮油公司和制造炊具的苏泊尔公司开展的两大知名品牌金龙鱼—苏泊尔的联合推广活动。此次联合品牌营销的主题是“好锅好油健康美食”,两家公司投入费用达到2000多万元,双方计划在市场和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共用、媒体投放等方面开展深度的合作。两家公司的全线产品都贴上金龙鱼—苏泊尔品牌在全国数千家商场和超市销售。苏泊尔、金龙鱼的联合推广可在推广时节省成本,实现双方品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为双方拥有类似的目标消费群,可以借助于品牌的合作在销售渠道上实现互补。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美国麦当劳公司的品牌合作也体现出了合作营销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对于这两家公司而言,一个是领先移动通信市场的客户品牌,一个是驰名全球的快餐品牌,两个不同行业的强者在无线数字时代开创出了全新的商务模式。从2003年11月开始,全国560多家麦当劳店挂出“动感地带”的牌子。借助于洋快餐之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旗下的“动感地带”(MZONE)开始新一轮“圈地运动”。可以说,麦当劳的“我就喜欢“的主题和中国移动打造的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品牌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双方合作的口号就是“我的地盘,我喜欢”通过品牌的强强合作,双方的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优势。

基于人文精神基础的“能力人”观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在机械式的基础上,这种观点将员工视为企业的机器零件,忽视了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力和责任感。除此之外,在高科技的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过于偏重于高科技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员工的重视,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自主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又导致了团队管理的普遍使用。当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企业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现在放弃了等级森严、分工明细的老传统转而实行类似于日本企业中的质量管理小组那样的团队管理,团队一起工作的方式已经成为美国企业的基本方法。通用电气公司、波音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企业表明它们的业绩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自团队精神。这种精神的作用有:加强雇员的参与与经营管理,使有产权感的员工持股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对客户更加热情和使客户满意;努力为公司出谋划策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出色的工作团队》一书的作者蒙泰贝格认为,任何团队的优异成绩都来自其成员的自信和自尊。这也说明了团队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力和工作责任感,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在西方企业的第一代管理理论中,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二代是以“社会人”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而在当今企业管理活动中,“能力人”的提出反映出了当代企业在应付知识经济到来所带来的挑战中的管理理论上的变革,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新趋势。在企业中人们对物质方面的兴趣开始淡薄,而对人的创造力的关注开始日益关注。作为人的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兴趣、能力能从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挖掘出人的潜力,将人塑造成“能力人”,人的创造力和智力将在21世纪的经济和企业的竞争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现代的美国企业对包含着人的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十分重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

基于质量基础的服务价值观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其著作《竞争未来》中对现有的公司做了一个分类,他们认为在市场上竞争的公司有三类:第一类公司是把顾客引向他们未发现之处的公司;第二类公司是聆听了顾客的意见之后,对顾客明确表达出来的需求作出反应;第三类公司是引导顾客走向想去之处但不知该去何方的公司。也可以这样理解,第一类公司是满足顾客未发现需求的公司,第二类公司则致力于满足顾客表面需求的公司,而第三类公司则是那些满足顾客潜在需求并创造顾客价值的公司。与此相关的三种企业竞争策略是竞争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竞争核心产品和竞争知识上的领先地位。企业可以通过丰富顾客价值来整合顾客的价值链,从而扩大自身在顾客价值链上的份额,为最终赢得顾客的忠诚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顾客价值,不仅意味着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来满足顾客在某一时点上的需求,这是一种过程式的顾客需求的满足,它更意味着以某种产品为平台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的提出,以此来满足顾客未发现的需求。这是一种过程式的顾客需求的满足,将会为顾客赢得高度忠诚的顾客,而一整套方案的解决又要求企业具有某种知识上的领先地位,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开发顾客未曾发现的有价值的需求。美国企业决策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阿德里安·J·斯莱

沃茨基学者认为,价值会从陈旧的经营策略向新的模式转移,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当公司的经营策略与消费者需求偏好的结构之间的适应机制被打破时,价值就会开始发生转移。在美国的IT制造企业中这一点表现得比较突出,从1984年到1994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数字设备公司(DEC)损失了55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微软公司(MICROSOFT)和英特尔公司(INTEL)的市场价值却增加了800亿美元。从整个IT产业的发展来看,单纯做硬件的企业的价值正在削弱,而那些既做硬件又做IT服务的企业的价值则愈来愈大(如图1所示),而这又是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服务将会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美国IBM公司的业务转型最为典型。IBM公司凭借自己在IT领域的优势,以IT产品为平台为顾客提供维修和服务、系统集成、网络服务以及基于ERP、CRM等平台的培训,大大增加了IBM公司在顾客价值链上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客观的利益。据IBM公司公布的2001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其服务收入已经占到其营业收入的40%,达到80亿美元。2002年,IBM公司对外宣布同意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旗下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这更是向业界表明了IBM从硬件制造厂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型的坚定决心,美国华尔街的分析师Gartner认为这次收购将增加IBM的服务能力。在IBM公司的带动下国际知名的IT企业都开始把服务当作自己业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世界IT行业的另一个巨头惠普公司的咨询事业部—惠普咨询在2001年的前6个月的时间里其订单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同时增加了2000多个咨询顾问以加强其在服务方面的力量。澳的斯电梯公司在其50亿美元的收入中有2/3来自服务及维修保养,因为软件控制的电梯比老式的电机型电梯可靠性强得多。施乐公司在1992年重组商务部,以占据商务复印中心这块日益增长的外购市场。

由此可见,实现由重质量效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向既重质量效益更重服务效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新经济对企业文化创新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基于知识和素质基础的学习创新观

企业文化的创新关键是企业家基于知识和素质基础上的学习创新。一方面,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的创新关键是企业家素质的创新。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即知识经济的到来导致了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企业家完成从专家型的领导向综合创新型的领导风格的转变,企业家不仅需要古今中外多样化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更需要因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性了解和把握。一个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民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实践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从企业普通员工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竞争的新形式下,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状况仍然停留在泛泛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层面上,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能力上的优势。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而且将使高科技和高知识成为企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企业要在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前保持持续和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实现职工素质创新,打造富有主动性、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企业创新主体。

参考文献:

1.服务市场引力强大.IT企业纷纷转型(N).中国经营报,2002.8.12

2.石庆伟.制造业“后半生”商机可待(N).经济参考报,2002.12.30

3.咨询—惠普战略中的一张王牌(N).中国经营报,2001.5.15

新文化论文篇4

立法全、执法严、处罚重是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新加坡立法健全。新加坡从自治至今,一共制定执行了400多部法律。涉及廉政方面的有多部法律,如:《宪法》中规定了公务人员不得从事商业活动。《新加坡刑法典》中对经济犯罪和贿赂犯罪做出明确规定。《公务员法》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构成、惩处、侦察、、审判等诉讼程序做了说明和规定。《防止贪污法》对受贿的内容、范围、形式和主体,尤其对整治贿赂的机构、职权和调查程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公务员规则和法律法规》和《公务员惩戒性程序规则》、《公务员纪律条例》对公务人员行为准则和行政处分做了具体规定。《没收非法所得法》详尽规定了法院在审理贪污犯罪案件中适用没收贪污所得的利益的命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没收所得财产的范围,可操作性很强。《财产申报法》规定每位公务人员聘用前必须申报本人和配偶的财产情况,如发现收入与财产不相符,而又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多余财产即当成贪污的证据被指控。《公务员指导手册》中对公务人员穿着、言行、奖惩、津贴等细小问题都做了周到细致的要求。健全的法律约束了公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有效降低了腐败概率。

2.新加坡执法严格。李光耀说“:有法律而不严肃,绝不如没有法律。”无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加坡原发展部部长郑章远因在任期间出现贪腐行为而羞愧自杀身亡,其妻女也远走他乡。原商业事务局局长格林奈因贪腐沦落为无房无业、贫穷潦倒的境地。詹德楠原是工商保安机构护卫组工作人员,负责护送运载货物的重型货车,曾5次与同事共谋接受运输公司人员放款检查的贿赂共计110元,法官判其坐牢6个月并退还110元贿金。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新加坡政府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显示了法律的威严,也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世界反腐倡廉事业做出了表率。

3.新加坡处罚严厉。新加坡以严刑峻法、铁腕护廉著称世界。其实在新加坡行贿行最高惩罚只是罚款10万元或坐牢5年或两者兼施,甚至不及在公共场所涂鸦惩处严厉。之所以说新加坡对于贪腐的惩处严厉,表现在轻罪重罚。新加坡《防止贪污法》对贿金没有做最低金额的说明,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给予或接受1元钱,都可以作为行贿或受贿,并接受坐牢等处罚。新加坡公职人员高额的贪腐成本,还特别的与养老金挂钩。偶尔喝别人一杯咖啡,就可能导致坐牢,一旦坐牢一天,就会失去辛苦一辈子获得的全部养老金。

二、以规固廉

一种文化生成一种制度,制度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建设也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并通过制度来巩固。研究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关注其公务员制度。拥有一支严肃、高效、廉政、求实的公务员队伍是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1.选拔录用制度。新加坡公务员实行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制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应征者除了需要有大学毕业生学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道德有失或有不良嗜好者在严格的审查中淘汰。二是挑选优秀高中毕业生进行培养资助。政府会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到国内外大学学习的机会,并为其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毕业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协议限期满后可以双向选择。三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还可以在全国范围的基层支部挑选优秀人员吸收入党成为一名公务员。四是国内成功人士在高层领导的推荐下入党并进入政界。通过各种措施吸收品学兼优人才进入政府工作,为创建廉洁高效政府做好人才储备。

2.监督管理制度。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是新加坡一项重要的监督管理制度。公务员被聘任后必须申报本人及家庭成员的房产、股票、土地、汽车及其他财产。尤其是家庭成员在私人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公务员职务相影响时必须申报以便接受监督。公务员不申报或虚假申报均属犯罪。不能对与之收入不相称的财产或财力做出满意说明时,无须证明任何具体贪污受贿行为,即可以贪污受贿接受刑罚。

3.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健全的法制、得力的措施外“,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薪酬制度也是降低贪腐的重要因素。李光耀曾经说:“为党付出辛劳的党员必须付给他们可观的薪水,以俸养廉。”新加坡1989年上调后的公务员工资达到世界各国最高数。除了高薪外,公务员还享有比一般人高得多的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待遇。尤其是公积金制度,据统计新加坡高级公务员到55岁退休时,公积金总额相当于人民币400-500万元。这笔公积金在退休后保障富裕的生活没有问题。可如果因被全部没收以巨额的公积金作为代价,则损失惨重,一般人绝不敢冒这样的风险。这种具有新加坡特色的高薪养廉和中央公积金制度,不仅保障了公务员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又对公务员的贪腐行为进行了有效的制约。

三、以风促廉

1.最高领导人清正廉洁的作风,起到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作用。作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创始人和领袖的李光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尽职守、克己奉公,在廉洁自律的政治作风方面也以身作则成为全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对待自己,李光耀除了工资外没有任何形式的其他收入。他居住的房子、日常办公乘坐的车辆、电话费等都是来源于个人支出。对待家人,李光耀曾在家庭会议上告诉亲戚朋友不要有靠他的权势而发财致富的幻想。对待朋友,为了维护新加坡国情30年建立起来的廉洁制度,他秉公办事。李光耀清正廉明、忠诚正直的作风也深深影响了身边的官员,他们中绝大多数在廉洁问题上都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也正是以李光耀为代表的高层领导人的身体力行才能赢得民众支持和信任,新加坡的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绩。

新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传统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决策与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又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传统精神与文化方向

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精神,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这种传统精神的神髓,就是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必须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让传统的民族精神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传承,到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莫不体现出这一点。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必须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心中思、手头干的实处。

2.以团结一心为要点。讲合力、重团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三人一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指导行动的座右铭。为此,要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形成磁力场和凝聚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携手并进、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甘落后、立志争先。当前,要弘扬广大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要奋发图强,为做新一代农民感到自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真正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二、传统道德与文化品格

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要注重文化品格。我们要倡导科学、文明,克服封建迷信、愚昧落后,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著名艺术教育专家彭吉象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传统道德中有许多文化精华值得弘扬,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遵守社会公德。道德具有社会性,它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首先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从而使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

2.恪守职业道德。要使广大农民群众种好地、生产放心产品,不投机取巧,要靠智慧致富。

3.信守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使广大农民群众信守家庭美德:孝敬长辈、尊重同辈、关心晚辈。要严于律己,不偷不赌,不搞邪门歪道,不酗酒闹事等等。

三、传统艺术与文化娱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必须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提升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就承担着这方面的重任。当前,弘扬传统艺术并使之在文化娱乐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重点也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开展广泛的群众性艺术娱乐活动。镇(街、区)文化站(所)要大力组织、精心开展各种群众性艺术活动。就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2004年,我们到石桥头村举行专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古山镇“首届方山柿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与文艺踩街活动;2005年,我馆参加了“象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华溪春潮’走进前仓”大型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都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一致好评。

3.开展文艺辅导工作。在农民群众的传统艺术活动中,文化馆的辅导工作大有可为,可起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民艺术骨干、提升文化馆干部自身素质、创作艺术精品等多功能作用,可谓“一箭多雕”。

新文化论文篇6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新文化运动。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新文化论文篇7

如何使文化新闻引起读者的关注?作为文化新闻专版的编辑,我努力尝试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挖掘本地文化新闻资源。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文化事业已走上了和市场经济接轨的产业化道路,文化圈里大事不断,好戏连台,热闹非凡,文化新闻的资源也十分丰富。而古城开封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方面的重大事件不多,如不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挖掘,就无法向读者提供有可读性的鲜活新闻。在这方面,我们把挖掘的方向主要放在了民间。

开封丰厚的文化积淀体现在哪里?除了体现在那些先人留下的古迹、文物上,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文化人才方面,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传递,拥有文化人才,才是振兴开封文化之根本。因此我们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对开封文化人才的报道。如在《菊萃苑》这个栏目里,我们着重挖掘报道了本市的文化人才。如报道为我国第十届全运会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设计道具、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大型狂欢儿童剧《魔山》监制服装的开封青年舞美设计师董韬的《创作的快乐》、《开封人为〈魔山〉点睛》;报道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舞台舞蹈总决赛获得最高奖――群星奖的开封舞蹈教师曹尔瑞的《曹尔瑞:舞出中原辉煌》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重视挖掘发生在开封百姓身边有关文化范畴的社会新闻。如开封城墙是全国保存完好的第二长古城墙,但有一些开封市民对它并未有足够的保护意识,甚至使它受到不应有的破坏。对此现象,我们以较大版面和头条位置报道了《房顶开天窗玻璃变花脸螺丝不翼而飞开封城摞城展览馆很“受伤”》、《大家行动起来好好呵护它市民关注城摞城展览馆》等新闻。

当然,对于本市的文化动态,我们更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道。如《我市10个项目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新鲜出炉我市10位艺人获此殊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受关注》、《我省举办“民俗文化大观园展演”活动我市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风采》等。总之,地方报纸打的就是地方特色这张牌,要抓住本地读者的关注,就要首先奉上本地新鲜出炉的新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挖掘本地文化新闻资源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把文化新闻专版变成一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向开封读者提供更多来自外面的、对这座古城有借鉴作用的文化新闻信息,特别是来自和开封类似的文化古城的信息。如《梳理“唐宋元明清”馆藏“从古看到今”扬州打造“文化博览城”》、《广州将为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定级》、《京城老字号成为“文化创意”大买家》、《香港有家人类饮食博物馆》。另外,我们还十分注重把与文化相关的国家新政策、新动向,特别是新机遇,传达给读者。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我国将设立人民艺术家称号》、《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批准》、《“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开选》等。

由于这些来自外面的信息与开封这座文化古城息息相关,贴近了关心古城发展的读者,见报后有的读者打来电话,咨询更多的相关信息,有的热心人还写出相关言论,说明这个版面已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以对话的形式为古城献计。开封的经济发展虽然暂时滞后,但开封这块文化热土上并不乏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面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这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们早已跃跃欲试,他们是这座古城文化振兴的希望。因此,我们专门开设了《文化产业对话》栏目,以对话的形式在他们和读者之间搭起桥梁,既达到了和读者的交流,也起到了文化新闻报道的引导作用。如:开封摄影家田野和开封画家刘艳会,两人的艺术作品都已在部级展览上展出、获奖,两人都先后到北京大山子798厂艺术区和上海莫干山路15号等我国重要艺术区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参观和考察。经过对两人的采访,我们以整版的篇幅在《文化产业对话》栏目中推出了《呼唤开封的798》一文,见报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在开封宋韵网上,还引起了网友对此文的热烈讨论。之后,我们又相继推出了开封近年来十分活跃、高产的小说作家、剧作家王少华与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树田之间的对话《打造一个强劲的文学方阵》;开封市歌舞剧院原院长陈冠义和开封市歌舞剧院现任院长孙跃进之间的对话《成功在于懂市场》;开封市文化局原副局长丁怀卿和开封市剧作家暴风之间的对话《为开封戏曲演出市场把把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家”、朱仙镇木版年画老艺人郭泰运和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任鹤林之间的对话《产业开发叩问明天》等。通过这些对话,开封市的文化精英们和开封市文化部门的主管领导共同认真分析了开封市文化产业的昨天、今天和未来,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力献计献策,不仅使《文化产业对话》成为文化新闻专版的主打栏目,也为该版面赢得了广大读者,一时间成为文化爱好者的关注热点。

以言论的形式吸引读者的参与。要使文化新闻专版贴近读者,不仅要从新闻报道的内容上着手,还要从办版的形式上着手,使关心这个版面的读者参与到版面当中来,形成编读之间的互动。为此,文化新闻专版还开设了言论栏目《文化杂弹》,一些热心作者先后为该栏目撰写了《让商贸之花在山陕甘会馆绽放》、《朱仙镇,发展中的文化定位》、《画里画外――我读〈清明上河图〉》、《开封,诗的大花园》、《乱语开封文化的突围》等,作者们的真知灼见充分展示了开封人对这座文化古城的热爱及他们血脉中所流动的文化意识和责任感,也提升了版面的品位。其中的一些篇章还在网络上流传并引起了网友的讨论。

总之,根据自己的办版感受,我深刻地体会到:新闻报道只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能为我们赢来读者、赢来发行量、赢来生存的机遇,同时,我们也才能对得起长期支持着我们的热心读者,我们办出的报纸也才能称得上是一份好报纸。

新文化论文篇8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新文化运动。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新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创新;文化;企业管理

1 文化引导,构建学习创新型组织

企业文化与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着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丰富着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突破口,衡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企业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习创新型企业。所以,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应该把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作为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与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努力构建有学习力的创新文化。

广硕企业在学习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广硕公司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重新打造新高品质的广硕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企业得到永续发展。

为此,广硕以建设高品质企业文化为契机,大兴学习创新之风,加大对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硕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的学习;精益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算的学习以及结合项目引进、岗位变换进行的业务知识技能更新、充电的学习等等。并在实践中总结各种学习方式,鼓励多层次的交流沟通,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内部融洽的气氛,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坦诚的关系,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意识,创造学习、沟通的氛围和渠道,减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崇尚学习、鼓励交流、坚持开放、激励创新,正成为其奉行的新原则。

2 机制保障,提供良好的“学习创新”环境

广硕文化的重新提炼和打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广硕员工队伍,广硕把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作为新的创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广硕高层领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加大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的投入力度。

广硕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将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广硕鼓励自学成材,广硕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奖励自学成才的职工,奖金高达全部学杂费的60%。广硕公司业余培训中心常年开办各类培训班,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英语大专班、商务英语班,还与清远市第一职业中学签订了长期培训合同,合作开办电脑职高班,为广硕和社会培训专业人才5000多人。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政府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响应清远市劳动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的精神,与清远市新时代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脑(初级)、烹饪、插花等培训班。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

新员工进厂后,广硕为了使新员工更快适应公司环境,通过职前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广硕的环境及状况。由专业老师从理论到实地演练,由浅入深地手把手辅导新员工的学习。

广硕不间断地培训干部。现已培训干部73期,免费为广硕和社会培训干部人才4000多人。广硕特别鼓励内部发展干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预训班,一系列的从礼仪到实务操作,提升为基层干部,还有机会经过干训班,学习一些管理经验及nos实务知识,提升为中层干部,工厂每年从内部提升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0%以上。

3 制定激励学习和创新的机制

广硕公司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技术创新奖励条例》等激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充分发掘员工学习创新的潜力。其中合理化建议活动,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创新时间、参与管理企业的机会。广硕每年拿出经费,组织获合理化建议奖的员工到外地先进企业学习,给员工以极大的激励。

广硕积极实行技术创新,采用流水线作业,精实化生产。按国际、国家行业及客户要求为标准不断改良工艺,推广无毒低毒的水性环保胶水、外理剂替代传统油性胶水、处理剂,在90%的化学品使用水性产品的基础上,成功将水性橡胶处理剂推上线。广硕2004年通过iso9001、14001、ohsas18001认证,2006年成为nike全球策略伙伴,并获当年度全球品质大奖。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及品质意识,完善质量管理。

4 注重实践,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为有“亮点”的人才创造放光的机会是广硕致力于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广硕以政策为保证,通过环境的塑造形成良好的“赛马”氛围,在企业发展的实战中锻炼人。

建立“竞争、择优、动态”的用人机制,使学习创新人才“有位”而“有为”。为了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改“相马”为“赛马”。近几年来,广硕公司开展了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全员劳动竞赛、技术工人技术比武等赛马活动;在公开招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时,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优胜劣汰;在部门人员的选聘中,也采取考核、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制。

广硕每年送职工去越南参加nos培训,且不定期组织去友厂参访交流,积极派员参加社会各种改善交流的研讨会。在全厂乃至同行业推行品质奥林匹克竞赛,加强员工的品质意识及团队精神。2008年广硕公司一举夺得nike南中国区品质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

5 不断提升的nos创新文化

nos文化也是广硕创新文化的一种体现。nos是1美元背面拉丁文novus ordo seclorum 的缩写,指新的秩序已经来临,也就是新的生产模式。广硕的nos就是把鞋子从原材料到成品中的浪费找出来并消除,也就是不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nos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只有不断的学习nos基础知识,并将nos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实现“成为世界级的精实工厂”的美好愿望。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广硕以月刊《广荣月刊》“精实专栏”作为宣传nos的园地,积极传播nos文化,以帮助大家创新思维,改善工作,提高效率。

以蓝线(篮球鞋生产线)针车间为例阐述广硕nos企业文化中nos线跟传统线相比的优越性。如果人们刚刚进入车间针车区,开始一定会觉得这里的流程有点乱,横的竖的排列着,不像是传统的两条整齐又对称的平行线那么一目了然。乍看的确很乱,但只要细细观察一阵子,就会觉得如此布局其实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比如车鞋舌的这一大套工序,按照传统流水线通常安排在一条线的线头或线尾,做好鞋舌后,用筐子装起来,再由专门的发料员用车子送到另一条线的线尾对鞋舌处,这样线上流动性非常大。而nos线很少存在这种人员走来走去的现象。只要把鞋舌的几套工序直接搬到对鞋舌处就可以了,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真正使流水线不断地“流”起来。

针车手双脚针车,调了车速。因为学了“纱床”针车培训,把车子提高了一点,天平调到最高点,踏板也退后了,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科学合理,也更为方便,完全是从操作者身体健康着想。“啦啦啦……”一阵音乐声,稍微抬下头就会看到黄/红灯一闪一闪地亮了,这就是安冻系统。红灯表示“机修请帮我”,如果遇到机器坏了,只要一拉开关,灯一亮,机修就会马上修理;黄灯则表示“干部快点来”,比如缺料了或需要主管帮助时就拉此灯。当然,在线头或线尾都会看到两个很大的物料架。其作用是:裁断把裁好的物料按轮次、码数、部件统一摆放在“清一色”的绿色物料筐里,因为架子是倾斜的,员工很容易找到所要的物料。针车做好的鞋子放在超市车里,也是按轮次、码数一打一打整齐地排在不同的格子里,不再用胶袋装鞋子了。更重要的是不再像原先要把做好的部件先去生管缴库,现在一个轮次的鞋装满后,把车直接推到加工就ok了。

nos改写了传统,其精细化、科学化、便捷化,体现在日常生产的点点滴滴中,就连每日需要填写的保养卡也变了样。《设备自主保养检验程序表》上,一台针车机有13个部位需要检查、清洁和加油,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再填写《自主保养检核程序表》;还有《针车标准作业表》也跟以前的不一样,它分为工作步骤、时间要素(手动、机器、走动)、关键点(注意些什么),标明pfc,甚至对针、边距,车线类型、针车型号等都一一标注,细致详尽。更重要的是nos线减少了堆料,使品质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通过把创新文化融入员工知识结构,通过影响培训机制和学习氛围而影响创新思维。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同,对创新文化的影响效果也就不同。不同的效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对创新文化积极作用,一种是消极作用。那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起积极作用呢?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企业文化具备以下几点就有可能促进企业中创新文化的发挥:(1)适应时代和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合理的价值观,比如重视创新,企业与员工共发展,合理的客户服务理念,合理的经营理念等。(2)完善的培训机制,或者合理的薪酬制度,或者合理的奖罚制度、或者合理的升迁制度,或者能给员工一定行为空间的制度。(3)顺畅的沟通渠道。(4)先进、配套、完善的设备。但是,我们并不是说,具备了这些要素的全部或一些,那么企业中的人就能发挥创新思维。而是说,如果企业文化在上面四个方面中某一点上不具备或相违背的话,那么它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文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于海龙,孙晓霞.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困境与创新务实[j].理论探讨,2000.

[2]王成荣.企业家精神与儒家伦理[j].北京社会科学,1999,(3).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成要素;涵义探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这无疑给作为市场最重要的行为主体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也极大的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整个国家进一步融入国际化的大潮流中,中国企业若想在商业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并奠定自己的地位,从而在国际市场中赢得利润和声誉,除了先进设备、独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制度、高效的组织机构外,还应当重视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效用,特别是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国家战略中,对企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大企业,它的产品该是优秀的,它的售后服务应该是令人满意的,它的企业文化必将是强烈而独特的。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它发源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特雷斯.狄尔与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两人合著有《企业文化》一书,首次对企业文化这一所有商业组织都应具备的宝贵无形资产经行了具体的阐释。该书的出版后即成为最为畅销的管理学著作,甚至被业界评为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本管理学著作之一,对当时及后世企业管理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企业文化"这个全新的概念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正如普通人作为个体有着精神与肉体的结合一样,企业文化也开始作为商业组织、机构的精神反映,并不断指导其营运实践,在"企业文化"流行后的二、三十年间,形成一批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扬、涉猎广泛、产值惊人、理念鲜明却又特征迥异的大公司、大企业和大财团。如果说美国对企业文化的概念提出和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那么企业文化的实践则主要在日本获得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二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在没有政治、经济、军事、技术、资源等诸多方面优势的情况下,引进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同时又将东方的传统文化与本民族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以忠诚、孝顺、服从和智慧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后,形成了以培养员工精神文化素质为中心内容的企业文化,为日本战后经济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而作为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在受到日本极具竞争力的冲击之后,才对日本企业进行了研究,并认识到:没有包含价值观和信仰在内的强大的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手段也无法获得成功。美国《未来的企业》一书中就直接提出了"关键是文化,不是经济政策"的战略口号,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这样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企业文化就成为勃兴于美国、风靡于世界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潮。

何为企业文化呢? 学者们对企业文化有林林总总的认识和总结,通行的观点是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1] 从国外一些对企业文化特不同认识的著名经济学家的相关论著中点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特色精神,这种精神通常以信仰或宗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司把企业特色精神概括为:"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杜邦公司则归结为:"通过化学为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美好的东西。" [2]这种核心的特色精神一经孕育成一种企业文化就会表现出根植于企业员工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职业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创业自由和为客户着想的善良。对企业文化的构成,中国学者通常认为是由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形象三部分组成,而美国学者则认为企业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价值观、企业环境、英雄人物、礼节仪式以及作为载体的文化网络,两种观点看似差异很大,但仔细研究起来彼此却是相通和联系的,企业精神设有文化网络的传播就难以产生巨大的动力,企业作风蕴含着对价值观的选择,企业形象也需要企业环境、英雄人物、礼节仪式作为表现载体。中美学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只是侧重点的不同,美国学者更关注企业文化于微观认识,而中国学者则突出了宏观性的考察。基于中国人的心理认同和思维习惯,我们拟从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企业形象三方面来论述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企业精神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部分,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呈现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行为准则,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优秀企业家对企业精神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用美国学者的说法,就是英雄人物价值观在商业组织层面的扩大化。因为企业精神的主体不存在于企业员工间,它取决于企业家的座右铭,即它对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当企业家将这种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心中,员工一旦接受这种精神,就会将它作为一种工作的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变成一种凝聚力,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高希均教授在《台湾经济发展史》一书中写道:"纵览台湾经济高速发展,乃全体同仁之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之精神力量所致。他们以己之双肩,以自强诚信之儒文化精神,赋予台湾经济以启动力。"总览中国企业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涌现了众多的民族品牌,同时也消逝了大量的"老字号"品牌,从原因上看,有着技术更新换代、市场价值取向的转变及竞争中的自然淘汰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但从深层次分析以追寻到某类企业勃兴与消亡背后,企业精神也同样经历着活力与衰竭。谈到中国企业的发展史,尤其是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路径,我们会浮现这样一种变迁画面: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中国国企单一独大的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是国企改制和民营企业兴起时期,然后再经历着一批实力雄厚的央企、省市级国企和民营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时期。我们的思考是,如何看待90年代中国国企在那个时期的破产倒闭的"阵痛"?又该如何理解国有的还是民营的乃至外资的新企业的诞生、壮大甚至称雄世界?就第一个问题,学者们的普遍观点认为这是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计划转向市场、由行政指令管理走向竞争的全面转型的必然结果。就第二个问题,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在制度上、技术上、效率上、组织架构上和治理水平上革新的结果,领军级的企业则更是在该领域的做得更好、更深刻的突破者。但这些认识都忽视了企业文化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除了上述因素的联动作用使中国企业发生重大变革外,企业精神的丧失与重新塑造、注入和回归也恰是中国企业沉沦与复兴的隐藏动因。缘何国企衰败的阵痛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而不是更早或延后?原因就在于过去国企并无真正意义的企业精神,80年代之前的国企员工的干劲和奋斗目标被生产的政治意义所包囊与覆盖,而一旦社会经济发展回归常态,政治从经济领域中的渐次消退,这实际上使得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精神动力层面上处于空白状态,外加上迅速地被推向市场竞争,而经验的、技术的、资本的、管理的乃至心理上的各方面均缺乏准备,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牺牲对象。本世纪以来的新崛起的企业,除了技术水平、研发能力、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以外,还十分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育的结果。我们显然更能看到它们在组织结构与管理层面上的更加规范和制度化,同时我们也能感受觉察到的新变化是这类成功崛起的企业,除了用在市场中赚得的利润给予其员工丰厚的回报外(现金和物质的),还正在积极的营造一种属于企业文化的企业精神,以此来进一步凝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通过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更大程度地激励他们为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去奋斗、开拓和创新。

三、企业作风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作风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由对制度的执作培育起来的呈现行为形态的员工工作方式、社会方式、应变方式等等。但对企业作风的培育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企业作风与它的核心人物--企业管理者(即通常被称为企业家)的密切关系。如果仅把目光注意在企业员工层面,不注重企业家自身问题,这种将企业家排除在外的认识,不仅轻重层次颠倒,也是对企业文化组成不恰当的理解。一个好的企业家作风必将成为下级员工所推崇的模范,进而形成企业文化。倘若企业家是的实践者,那么这个企业的作风及就此而演绎成的企业文化都是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有相关机构和人士曾对中国近两千家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的调查研究显示,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因素很多,例如整体经济行情波动起伏不定,目标市场的战略定位失误,关联企业的债务拖欠等等,都使得企业走向衰败,但细分起来,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企业破产除了受到市场环境的宏观波及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其企业领导者的能力欠缺、作风陋习所致。就国企而言,除缺乏高效的能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制度和复杂、臃肿的人事组织结构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两处短板外,部分领导者缺乏进取心,不敢承担市场开拓过程中的风险责任,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官本位"意识正是企业在市场中屡屡败北的重要症结。从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启的对国企大刀阔斧的改革及后任历届政府对国企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历程看,这种综合性、系统性、连贯性都很强的企业改革不仅是从制度、结构层面上重塑了中国的现代企业,更是从市场主体的目标上重新构建了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

日本松下辛之助先生在他经营企业的岁月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应当"日日有所创新",他始终有一种执着、不屈服的力量,去激励员工紧跟时代潮流的变革,去开拓和创新。他用他自己充满跳跃鼓舞的年轻朝气,感染所有的从业人员,带动他们的思维与企业家一道,都向一种更年轻的方向发展,这样会使经营活动的每一个局面都朝气蓬勃。同样的,中国最负盛名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的创始是人任正非,在30年风雨历程中靠的就是一种实干、坚韧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努力抓住每一个历史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华为的每位员工都为之感染,以此形成了以实干高效而闻名的"狼性文化"、"加班文化""顾客至上的价值导向"的文化。就是这种在外界看来近乎残酷却又令人惊艳称绝的华为文化景象,将华为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打造成一艘如今威名远扬的通信网络界的"航空母舰",终于换来了云开雾散、彩霞满天的丰硕果实。从上述两个案例看,领导人自己必须要有良好的作风,才能搞好企业的作风,才会产生好的企业文化。

四、企业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外壳,它已经同企业的发展、名誉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被人了解,只能通过它的外在形象展现,它如同人的躯体,一切内在东西都得通过外表表现出来。对企业形象的研究使管理学的发展产生出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形象管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顾客面对上千万的大小企业不会也不可能逐个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作风来了解企业的水平,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企业的形象来了解。1988年,英国航空公司所属的波音747第008号班机,为满足一位名叫大竹秀子的日本乘客需要,毅然放弃另外的商业飞行,载着大竹秀子一个人开始一段13000公里、长达13个小时的飞行。飞行中,大大竹秀子被请进头等舱就坐,享受周到、高级的服务。英航在这件事上的表现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而顾客或潜在顾客都从中看到英航的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显然英航不只在大竹秀子心中留下了美名,它同时在更多的人众中留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之相反的例子则是2008年被媒体所曝光而震惊国人的河北"三鹿奶粉"事件。从涉事企业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掩盖动机的事件过程来分析,该事件是暴利驱使下的泯灭人性和确保"乌纱帽"的自私心理的阴暗勾结所致,但造成的社会后果和恶劣影响则是巨大而深远的,因饮用涉事企业所生产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而致病乃至致死的儿童宝宝是所有妈妈的永远的痛和所有家庭的悲剧,而由此而受到冲击的中国奶制品企业,则不得不承受因消费者信任与信心丧失而导致的中国家庭市场占有率严重流失的后果。虽然国家近年来在维护奶制品行业的纯洁度和重振公众对国内奶制品企业的信心上作出了有目共睹的努力,但墓内对进口奶制品不断上扬的需求量说明,要扭转这一严重受损的行业形象的道路依然曲折漫长。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不懂企业形象的人也不会懂得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文化的漠视最终也将会导致失去市场。

在当前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制度并有鲜明特色文化的企业保持着希望。强烈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能适应各种不同和变化的环境,在时运不佳时,企业能够巧妙地运用企业文化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勇敢而又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在出现新的发展机遇时,企业能够进行自我调整,主动适应挑战。企业要做的,除了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外,还应有一套完整的、独特的现代企业文化,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才能在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中有坚韧的软实力,也才能有实力在市场上去搏击竞争,才能在国际化商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韩柚岚.管理学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2.

[2]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企业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