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造型教师特点

时间:2022-03-16 11:28:00

高校创造型教师特点

一、创造型教师应该具有创造的教育观

(一)创造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观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

传统教学活动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性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机械的,它较多的是靠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由于教师多依赖于教科书、参考书,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缺乏对学生探究问题的鼓励,这样的教育观念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独创性的发挥,致使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没有新意的发言、作业、论文,他们缺乏探索问题的兴趣,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几乎千篇一律,总而言之,不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现代教师应是一种文化塑造和传播的代称,而“教学”也不该是一种单纯的教授行为,更是一种创新活动和真正的灵魂工程建设。因此,作为创造型教师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授者、执行者,更是一个决策者、创造者,从而营造出有浓郁创造气氛的特有的学习环境。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类别和层次形成创造性的教育观。比如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为根本任务,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就应该体现在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和教学任务进行恰当的对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走进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创造型教师应该鼓励创造性的学习

信息社会强调的是终身教育,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且很快会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学会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三者的关系。做到理论教学为应用服务,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使学生成为掌握学习方法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的人,注意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多种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如多进行探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从而启发问题、启发猜想、启发概括,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创造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

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认可人本管理理论中对人的基本假设,认识到人的潜能可以挖掘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感受,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个性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教育中强调统一性的原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差生,这时教师必须认真分析他们是差在专业兴趣的选择和培养上,还是差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或是差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操作上。通过分析原因,认识到他们潜能的隐性特征,想方设法鼓励和帮助他们开发潜在的智慧。总之好学生要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差生要给予不断的补助,看到他们身上更多积极的方面。对每一位学生没有任何偏见,这既是创造型教师个人教导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对社会教育的一种奉献。

(四)创造型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活动

传统型教师单纯注重教学过程中理性或逻辑的方面,导致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认识活动高度程序化,这不利于学生情感、意志和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实践,重视探究,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适度解放出来,通过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通过接触活生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来增强学生对课堂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序,以减少传习教学色彩,同时学生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在基础理论教学活动中进行演讲、竞赛、辩论、团队较量等,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巩固知识,并学习新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习惯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因为实践是激发人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杠杆。

二、创造型教师应该具有现代知识结构

教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科学文化修养。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仅是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立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证,也是教师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必要条件。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全面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这也是高尚师德的必备条件和时展的要求。当今时代,新知识、新信息迅速涌现,知识更新率、老化率都在迅速提高,在信息了解上几乎是老年青年同步,教师学生同时,这就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如果没有较全面的科学文化修养,对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信息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反应迟钝,只会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如培养创造性人才,应鼓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而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或不会处理的;探究的结论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全面的系统的合理的科学知识,才能迅速适应新形势。当今的形势可以说是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一滴水的发展需要,这就迫使广大教师要不断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习、研究、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这也是当代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具体地说,创造型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现在:(1)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观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2)掌握关于创造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4)具有科学方法论的素养,这是开展独创性教育科研活动所必需;(5)具备“专”与“博”相统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三、创造型教师要具备创造的人格特征

创造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解决问题过程,所以关注创造性,必须了解创造的人格特征。对此,中外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了很多的研究。研究者们总结普林斯顿创造力测试中心的测试量表,认为创造力强的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有见识、有献身精神、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性且耿直、坦率、不拘小节。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也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作为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归纳起来,应该包括;自信心强,热爱创造型学生,好奇心强,有幽默感,智力高,兴趣广泛,言谈自由、开放等。

此外,创造型教师必须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进行,原有的教育教学思维模式已被打乱,使不少教师在心理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甚至产生了错误的心理倾向。所以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教师既要承受教育制度的转变对原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冲击。对于原有的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坚决屏除。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中不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我们应及时更新,而不能“新瓶装旧药”,照用不误。而对来自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为市场经济的短期行为所支配,保持心灵的宁静,潜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让自己平凡的工作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教师不但要研究新问题,更要创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在整个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增强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

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肩负文化传播重任的教师必须扮演三重角色,首先,教师是设计者。教师不只要向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要懂得设计学生的智力结构完善方案,计划学生素质提高训练教程,建设班级文化等。其次,教师是导师,帮助每位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最后,教师是仆人,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高度评价。作为教学者,必须愿意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付出个人一定的代价。课堂上的教授,生活上的导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知音,这是新思想环境下对教师的高度要求。

参考文献

[1]陶国富.创造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日]恩田彰.创造性心理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李瑾瑜,等.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