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讨

时间:2022-10-14 05:20:1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讨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从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体教育、教育模式、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教师生态素养、社会合力等探究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力求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生态文明素养及生态行为能力,从而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建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教育;路径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为宗旨,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以培养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公民的生态素养及生态行为能力为目标的全民性的社会教育活动。21世纪,人类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是解决近代人类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早在1962年美国著名作家蕾切尔•卡森就在《寂静的春天》预警:“如果人类不顾环境利益来谋取自身的发展,追求幸福的生活的现象持续下去,将导致一个没有鸟鸣的寂静的春天,人类也终将走进自掘的坟墓。”她的作品引发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唤醒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因西方国家较早就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力研究生态环境教育问题,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保大会,会上各国达成“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识,一致认为环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掀起了生态环境教育全球领域的研究热潮。我国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也随着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起步较晚、时间较短,生态文明观教育尚需要深入系统研究,特别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有广阔的空间。

1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时代意义

1.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和谐美丽地球家园的建设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想信仰、人文素质、道德素养、知识体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生态法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道德观及生态行为习惯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等。生态文明观教育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举措,它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温室效应”、人口急剧增长、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只有重新审视、反思并选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同一共生的新生态关系,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存续与进步。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1]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接受者与践行者,也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传播者与推动者,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守护绿色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1.3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必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保持协调一致。在生态危机的现实环境下,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育中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2]高校推行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既培养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素养,也拓展与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1.4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生态特质的。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强调主客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人应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佛家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关联,强调众生平等、爱物护生、祛除妄念、克制私欲。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提供了富饶的文化土壤。近年来西方现代生态伦理研究呈现出的“东方转向”趋势也进一步印证推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实质是树立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

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2.1教育理念落后。受高等教育倡导发展优势学科,推崇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的惯性思维影响,不少高校对非生态环保专业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足够重视,资源配置不均,人才培养目标欠缺明确的生态文明素质阐述,生态文明教育学科渗透不深,教师只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生态文明理念灌输意识淡薄,学生轻视环保选修课,甚少参与环保宣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基本职能发挥不充分,落实不到位。2.2教育内容零碎。生态文明丰富的理论内涵决定生态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立体多维的。但目前多数高校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仍流于形式,只有生态环境科学专业有较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案,其它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尚缺乏全面系统设计,生态教育相关选修课程严重缺失,碎片式教学明显,随意性现象严重,同时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开发与设计。2.3教育渠道单一。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手机、微信、网络、影视广播、公益宣传等,只有少数是通过课堂、校园专题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及宣传海报了解生态常识,因缺乏系统教育与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生态知识、生态现象的甄别与分析能力较弱,获取生态知识也较为随意片面,生态文明价值取向、认同程度良莠不齐。此外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形成应有合力,生态教育无法达到理想效果。2.4教育实践缺失。目前有部分高校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但由于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相融合,重理论轻实践、理实脱节以致生态文明观教育与校园环境、社会环境脱节,学生对生态知识被动接受,知行不一,生态文明意识淡薄,自我责任感低,生态文明教育未真正落到实处。2.5师资建设滞后。教师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根本,但高校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主要原因有:(1)高校对生态教育整体重视不足;(2)大学教师疲于应对科研与教学任务;(3)部分教师自身生态知识储备不足,从未参加过系统的生态文明学习培训,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3.1构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体系。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是构建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结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而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构建人类命运生态系统共同体的思想和实践的“中国方案”[4]。因此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体系应包含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现代生态环境科学、现代生态法制与政策、生态文化等。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化大学生生态自然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通过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及时了解认知生态环境当前与未来发展状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现代生态法制与政策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和底线,强化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习惯及生态道德行为规范。通过生态文化浸染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人类中心主义,遵循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通过生态教育实践将生态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态保护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态行为与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保护人类赖以栖息的地球家园。3.2激发生态文明自我教育效能。教育家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改造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形成新的自我认识的一种教育途径。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是判断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文明观教育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个性,结合实践活动探究其自我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最终实现教育主体的内省与慎独,促使生态文明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3.3实施“平台+理论+实践”的教育模式。生态文明观教育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也应独立开设通识选修课程。课程教学应摒弃传统的强调知识灌输、忽视实践培养,强调道德教化、忽视实用创新,强调教师主体、忽视学生主体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全覆盖、课程化、制度化、多样化的“平台+理论+实践”教育模式:一是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创新教育平台;二是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三是开展专题讲座、生态教育基地实地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调研活动、生态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等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能力与实践技能,切实提升生态文明观教育实效。3.4优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包含“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硬件”建设指校园规划、建筑风格、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用水排污等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软件”建设指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校训、规章制度、班风学风、师生关系等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一个具有浓厚生态文化氛围的校园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与熏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合理规划用地;挖掘校园文化的生态内涵;凸显校园精神文化特色;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净化校园学术气息;融洽校园人文关系;倡导绿色理念、绿色校园、绿色生活与消费方式等,为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优良的文化土壤。3.5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教师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高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影响生态文明观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教师具备较高的生态道德素养、与时俱进的生态教学理念、较强的生态学识水平与教学能力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应重视引导各学科教师建立生态文化认知体系,通过如专家讲座、专题研讨、进修培训、知识竞赛等渠道帮助教师汲取生态文化知识,优化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生态文化修养以胜任时代赋予的角色使命,更好地开展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3.6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合力。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学校的主体教育、政府的中坚力量、社会舆论的主流导向、家庭的配合教育四方联动,挖掘多种生态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生态教育基地,发挥公益环保组织在推进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示范引领功能,搭建好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桥梁,汇聚成推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及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的合力,才能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及生态行为养成提供足够的可持续的熏陶和滋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校应义无反顾担当起生态文明观教育与宣传的时代使命,将生态文明观教育作为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结合各校具体情况科学研究与制定实施方案,在管理、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贯穿生态文明观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意识,调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修养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的主动性,全面培养和塑造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乔清举.的生态文明思想[J/OL].(2016-07-28).

[3]朱晓鹏.论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J].社会科学,2006(3):43-50.

[4]潘家华、黄承梁、庄贵阳、李萌、娄伟.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N].中国环境报,2018-05-21.

作者:方燕妹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