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4-03 09:08:10

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共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7年环保督察不仅督企督政,也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进而催生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新抉择。新常态下,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状况以及城市化水平等相互影响的关键要素,资源环境系统由资源禀赋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等关键要素构成。两个系统各关键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和污染治理措施,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同时,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规模越大,消费越多,因而带动的生产越多,污染物排放量就越大;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加了城市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担,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超出了城镇环境承载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进程。二是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基础,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禀赋越大,所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资源消耗中,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短缺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会扰乱和破坏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资源可利用量和环境容量资源可利用量不断减少,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新时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综上所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社会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的耦合,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耦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演化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或者资源环境状况差均不是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两者处于较高发展水平且协调度较高才能真正实现系统耦合。本文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作为表征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数,值在0~1之间,值越大,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经济社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是复杂系统,且系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测度,不能用单一的指标参数来表征,需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指标权重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方法确定。耦合协调度模型是通过物理学的容量耦合理论推导得出的,耦合协调度反映了子系统之间协同一致的程度,仅能表明本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并不能反映各子系统各自的发展水平。需要在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构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一方面可以评判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协调程度,另一方面能够体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高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公式表示如下:式中:为耦合协调度;、分别为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函数和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函数;为调节指数,一般情况取系统个数;为经济社会水平与资源环境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为调节系数;为耦合协表1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1、人口/万人2、城市化率/%3、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人均GDP/(万元/人)5、二产占比/%资源环境发展水平1、非化石能源占比/%2、化肥施用量/万吨3、SO2排放量/万吨4、碳排放强度/(吨/万元)5、森林覆盖率/%调发展度。根据以上公式,结合历年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发展指标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计算结果在0~1之间。若值在0.6~1之间,视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处于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值越大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其中0.9~1之间视为优质耦合协调阶段,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若值在0.4~0.6之间,视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处于过度调和阶段,以0.5为界,值在0.5~0.6之间,系统属于勉强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值在0.4~0.5之间,系统处于濒临失调衰退期,处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平衡发展的临界状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者协调发展;若值低于0.4,则视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处于失调衰退阶段,值越小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越低,数值低于0.1时处于极度失调状态,经济水平不高,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无从保障,整个经济社会处于混乱状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不可持续。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演化过程分析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演化过程。按照耦合协调发展度水平,工业化发展时期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发展演化过程分为失调衰退阶段、过渡阶段、耦合协调阶段三个阶段,如图1。第一阶段是失调衰退阶段。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值低于0.4,意味着该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处于失调衰退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协调发展措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将陷入混乱状态。不管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资源环境发展,只要一项或两项处于较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就较低,处于失调衰退阶段。该状态又分为轻度失调衰退(0.3~0.4)、中度失调衰退(0.2~0.3)、严重失调衰退(0.1~0.2)、极度失调衰退(0~0.1)四个等级,其中,极度失调衰退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差的状态,或者经济水平极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较差,或者能源匮乏、生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民不聊生。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此阶段中,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值介于0.4~0.6之间,其中是濒临失调衰退状态,而0.5~0.6是勉强耦合协调发展。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的使用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技术水平不高且尚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资源环境保护中,经济社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发展水平不高,极易出现频临失调或勉强协调的状态。当地区发展出现这一状态,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提高能源资源及环境容量资源利用率,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第三阶段是耦合协调发展阶段。此阶段中,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值高于0.6,值越大,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容量,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不断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互动发展。此阶段分为初级耦合协调(0.6~0.7)、中级耦合协调(0.7~0.8)、良好耦合协调(0.8~0.9)和优质耦合协调(0.9~1)四个状态,部分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达到良好耦合协调(0.8~0.9)或优质耦合协调(0.9~1)状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基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过程及演化过程,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产业是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城镇综合实力。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人们的生活消费模式,降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交通便捷程度。三是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推动生物质热电、气化、固化、液体燃料等综合利用项目开发。结合林业生态建设和治盐碱、治沙绿化,发展生物质热电和开发低碳环保液体燃料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源,大力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提高农村电网用电可靠性。四是保护自然,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坚持节约优先,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节约、保护、耦合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健康良性互动,实现优质耦合协调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丽,李子联.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75-82.

[2]王宪恩,王寒凝,夏菁,等.典型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资源科学,2016,38(10):2001-2011.

[3]何宜庆,翁异静.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J].资源科学,2012(3):502-509.

[4]刘海莺,赵莹.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3):128-129.

作者:王羽 王宪恩 单位: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