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时间:2022-12-01 10:50:08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十八大指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并且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与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还是一个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的开放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城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就城市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生态文明发展观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等方面。在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PREES)组成的复合有机系统,它具有人地关系和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舒适、生态优良持续、经济运行良好、社会文明有序等特点。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的发展转型,以低碳、绿色、循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文明和谐促进社会风气打造,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人居、生态文明经济、生态文明环境和生态文明意识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以下特征:(1)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持续性,旨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自我循环,通过不断调整系统内的不均衡因素,合理配置资源,使得城市系统永续发展。(2)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树立人类、环境与社会三个系统协调的共同发展理念。(3)整体性。生态文明城市是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强调三者的整体统一,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从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4)开放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更加稳定的城市系统,其开放性应具有更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城市系统才能更频繁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此更新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使得系统保持年轻。

二、社区社会资本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社会资本与社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并不是简单地将社会资本理论生搬硬套在社区之上。社区中社会资本的特点与作用,社区社会资本建构的主体和网络都发生于社区这一地域场域,因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社区并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也不是纯粹的地域场所,而是与社会各领域发生各种联系的纽带。我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社区环境中潜藏着着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从一元到多元、从封闭向交流、从契约向情感的转变,塑造社区文化,建立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城市来说,人们对社区参与行为的兴趣缺乏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基层政治发展的巨大障碍。社区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社区社会资本的富足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普遍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心理基础

在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中,多元治理主体能否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有赖于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在网络关系中,信任是一种核心的凝聚力要素,它的作用等同于科层制的合法权威,行动者是否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而实现合作,除了制度上的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成员之间发生联系的信任关系。社区社会资本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的信任,主要体现为多元参与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相互信任感。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实践中,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若是形成了相互信任的战略联盟,那么达到互惠互利结果所需的信息资源就能够在多元参与主体间进行共享,从而减少合作中的噪音干扰,并为良好的合作共治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可见,增进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彼此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环节所在。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会使社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信任社会资本是多元治理主体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的心理基础。

(二)互惠规范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制度保障

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互惠规范,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仅停留在口号和倡导上,而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无异于空中楼阁。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不能低估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互惠规范表现形式的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哈耶克的分析告诉我们,规范和秩序在根本上是难以被刻意设计和建构的,它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结果,而通过有效网络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这一结果的实现。互惠规范是构成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具有调整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功效,能够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因此,没有互惠规范的社会资本,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社会网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仅靠市场、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是某个单一社会主体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中,要鼓励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积极构建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所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社会资本为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也即公民参与网络,普特南将公民参与网络分为横向网络和垂直网络,任何社会的现代的或传统的,专制的或民主的,封建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都是由一系列人际沟通和交换网络构成的,这些网络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其中一些以横向为主,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些则以垂直为主,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由此可见,公民参与网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稳固的社会基础。总之,社区社会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增值性使得公众更自觉地接纳生态文明意识,遵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则;另外,社区社会资本还能培养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能有效解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并推动广大居民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

三、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

徐州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客观上要求徐州以产业转型带动生态转型,最终实现“绿色振兴”。2012年9月14日,徐州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暨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加强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也是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徐州全市上下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把生态创建作为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狠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再造和环境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总体呈现出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徐州用增量来改善和改造结构,用存量的做强来优化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产业转型和生态转型已产生明显的成效———产业结构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走出了一条发展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发展新路。徐州还将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利用煤灰、煤泥等工业废料,建设煤—电—热—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圈,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拓展发展空间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徐州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关键举措: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加强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加大结构减排力度,结合工业布局调整,抓好规划整合、关停闭转和进园入区工作,以及技术创新、业态调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大机动车尾气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完成总量削减目标和年度减排任务。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治本之策,积极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加速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一方面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提升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狠抓重点断面整治,坚决落实入河排污口一律封堵、河流沿线一律截污、所有污水一律入管、企业排放一律达标、小码头和小养殖一律取缔等“五个一律”要求,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加快“十二五”治淮项目建设,保证各项工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四是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扎实做好今年市政府下达的创建任务,尤其要将各项工程建设落到实处。要采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扩大政府性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各种有效手段,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全力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保障生态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五是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健全生态建设的推进机制,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推动生态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两快两带三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徐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从城市生活环境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空气质量亟待持续改善。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二是地表功能水体达标差距较大。一些饮用水源地总氮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一些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不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一些湖泊水质则呈现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偏低,雨污分流不彻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无害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偏低,城市热岛效应突出。四是新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旧家用电器、废电子产品、工业污泥、脱硫石膏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看,也存在若干需要加以干预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低,自然保护区建设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上处于低水平演替或完全破坏状态,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乡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乡镇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部分企业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较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十二五时期徐州市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的加快,城市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将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巨大等问题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干扰。另外,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较慢,城中村改造较难,包括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群体对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度较低。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今后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成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四、社区社会资本匮乏制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当前,徐州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区社会资本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和结构缺陷等问题,制约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信任社会资本匮乏引起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依赖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间的网络治理,任何一个治理主体的“不作为”或者“大有作为”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网络治理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网络治理的规范基础在于行动者能够认识到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利益,基于信任、忠诚与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促使和维护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行动。相互信任是彼此合作的前提和基石,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多元治理主体才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合作对话才能真正开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失效,现代的信任模式尚未建立,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形势下,社会整体信用与组织间信任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信用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政府信用、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偏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体间的信任危机,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现象时有发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所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不同治理主体难免由于利益分化而展开博弈,但是没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利益博弈,必然走向博弈惨局。以我市各区县为例,由于缺乏互信,相关主体往往只从自身的地方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考虑,致使区域生态环境的合作努力大打折扣。

(二)规范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规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规范不仅对于社会的存在、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个体的存在、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尔曼在研究社会规范时指出,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手中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主要是因为行动具有“外部性”,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框架,并且这些法律法规的成效也开始逐步显现。但是,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而言,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还略显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释放。如我国虽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环境基本法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立法确认,现有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也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而且,相关法律之间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法律条文之间互相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对实践中生态环境执法困境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法律来说,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我国目前生态文明水平不高,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调节社会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三)网络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

一个人、一个组织或团队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的存量,而社会资本的存量来自于它的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越密,其摄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否落到实处,能不能走得远,政府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企业的主动合作不可或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必不可少,公众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必须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生态文明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我国政府管理管制型传统的制约,受传统全能型政府模式的影响,政府长期以来垄断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且这种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不会立刻完全消失,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治理的条件尚未成熟。(2)生态文明市场治理机制不健全.生态文明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增加了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调节难度,使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和习俗等因素的制约,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注册难、资金短缺、自律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影响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4)公民社会不成熟。受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体制的影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缓慢,公民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归结到政府部门,习惯性地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和旁观者,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担当精神。

五、驱动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区社会资本管理策略

丰厚的社区社会资本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和纽带,也是实现美丽徐州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对当前徐州市社区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和重构,不断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结构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以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夯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心理基础:培育塑造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在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强弱体现着公民彼此心理认同、相互团结、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水平,是整个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表征。公共精神可以使人们摆脱个体狭隘的眼光,超越城乡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纠葛,从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审视问题,让公民在保留自由意志和权利意识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协调共事,从而形成高效的群体交流与合作。显然,塑造培育公共精神能够为社区社会资本的发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将直接催生全体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协同治理的诉求。1.实施全方位的系统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如果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人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缺失,应该是导致人类社会生态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支撑,仅从物质技术层面着手,而社会行动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大力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使各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的自觉自愿行为。2.开放公共生活,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也不是通过单纯的学习教育就能够养成的,它还需要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鼓励和推动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为他们平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条件、机会、平台和社会信任网络,可以使各社会主体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血肉相连,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休戚相关,从而产生生态责任意识。

(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优势,发挥政策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政策来提升规范社会资本的存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法律是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维系文明和促进文明的一种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事业。中央和地方要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尽快建立覆盖生态文明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各执法部门还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坚决维护法制的权威性。其它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协助、全力支持环保部门的工作,通过上下一致的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勇于执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良好氛围。2.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体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的推动,也需要党和国家出台必要的政策加以引导。公共政策是对公共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最主要工具,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元主体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用政策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并依据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些政策制度主要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政策、水资源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与环境损害赔偿制度。3.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网络:搭建参与合作平台。发达的公民参与网络,能够增进各个社会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增加规范或规范集合的适应性,扩大规范的使用范围,有利于现代社会资本的发育成长。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有赖于培育塑造公共精神,完善法律政策体系,还要积极拓展多元规范的公民参与网络,并搭建有利于公民参与网络良性运转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在这个公民参与网络中,各级党政机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要主动寻求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的支持,建立容纳多主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框架,形成共同分担环境责任的机制,结成治理环境公共事务的公共行动网络。非政府组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法律整体框架下发挥倡导者和推动者的重要作用。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应主动选择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者。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要扮演好生态文明建设投资者、监督者和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构建一个自觉有序的公民参与网络,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手段。二是搭建有利于公民参与网络良性运转的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开放、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实现公民参与网络有效运转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政府是环境信息公开的关键主体,其透明程度是实现公民参与网络有效运转的关键性因素。以立法的方式促进环境信息公开是多数国家在信息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一部“环境信息公开法”,明确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另一方面,要畅通信息传输渠道。作为各参与主体间相互发送与接收信息的媒介物,传输渠道是否健全通畅决定着公民参与网络的运行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参与主体要充分利用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积极拓展信息传递渠道,为环境信息的快速传递提供便利,为各参与主体获得便捷及时的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齐义山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