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时间:2022-12-28 03:09:30

浅谈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摘要]要想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有效改善乡村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主要路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与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技术滞后和缺乏完善的生产系统。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技术体系以及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生产系统。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大背景之下,我国农业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趋势,党的明确提出了振兴乡村的重要发展战略,对此,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仅要重视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更加兴旺,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打造文明乡风,建立更加适合生存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的收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在发展乡村经济方面的决心。但是要想真正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就需要能够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出发,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1.1振兴乡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从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处于低水平发展的阶段,乡村经济的发展依然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不同类型的产业之间没有实现有效地融合,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是市场波动,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农药化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虽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并不完全受到质量的影响,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市场波动,使乡村振兴的脚步受到制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改变以往农业生产过程中粗放化经营的方式,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以及生产品质。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前提,它能有效推动多产业之间的融合,完善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产品的流通范围,使乡村产业能够真正实现兴旺,进而有效提升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要想高质量地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村公共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提升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的吸引能力,确保在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广大农民能够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和谐农村的建设。1.2改善乡村环境的有效方式。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持续增加,一些地区在实际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也出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问题,其带来后果就是环境破坏,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化肥的利用率和农药的利用率,还能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化肥使用效率的同时,合理控制污染,使土壤中毒性物质的含量能够得到有效降低。除此之外,为了使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实际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还可以尝试应用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进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在家禽牲畜粪便以及秸秆等方面的处理中,也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将其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农业生产废物给环境带来的负担,进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环境的稳定性,使农村地区的环境更适宜居住。1.3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人均农业生产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多为小规模经营,并没有实现集约化经营。以往我国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率是最主要的特点,致使我国的自然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在这样的模式下,农业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会相应地受到限制,致使农业生产的优势无法得到全面发挥。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给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大量国外的农产品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导致农民的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而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实现对我国区域农业资源更高质量的整合利用,充分利用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效益,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的目标。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能够将更多的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使农业生产系统更加和谐,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升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所能够获取的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常见问题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农业资源短缺两方面因素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矛盾。为了确保生态农业经济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更加集约化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的农业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农业资源的分布相对分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集约化农业生产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在我国占有主导地位,而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又加剧了污染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技术滞后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阶段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者普遍比较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而对于生物技术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影响生态农业发展。最后是缺乏完善的生产系统,虽然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效益,但是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生产系统的完善程度依然有待提升,进而严重影响了发展效果。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在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身特点,则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主要策略

3.1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在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广大农业生产者参与的积极性需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激励机制。首先,在发展生态农业之前,需对其顶层制度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其所建立的管理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充分满足市场调控的需要,为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从政府方面出发,则可以多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持政策,其中,经济投入最为关键。例如,为有效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建立减免农业税、加大农田建设补贴、适量给予农业生产财政补贴等方面的制度。针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发专项用地,若本地已经出现了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土壤问题,则需要积极进行草原退牧、退耕还林,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补偿机制,积极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激励政策,使农民能够通过生态农业经营获取更多收入,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效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人才配置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才的社会福利待遇,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在参与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3.2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技术体系。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技术体系,就需要充分发挥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合理融入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针对现阶段我国个别地区出现的盐碱地、有机污染土壤、沙地以及以及重金属土壤需要做好改良和治理,针对富营养化的水体也需要积极进行治理。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畜禽类废物、秸秆等方面的废物积极进行回收利用,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地膜、发酵的堆肥的也需做好回收工作。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例如,提升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做好土地保护、落实秸秆还田、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等。最后,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防控系统以及监测系统,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能够得到迅速、高效的防控,做好相关灾害的预测工作,建立完善的应对体系。3.3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生产系统。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特色技术的应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配套服务体系,实现各地区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升。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各地区也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有效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建立具有更强生态化特点的种植体系。为了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可以尝试建立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体系,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农业资源之间的互补性。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之下,使当地的生物数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平衡,在构建区域养殖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突出生态平衡的特点。在落实农业设施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如此,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益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证,进而达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高邓.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05).

[2]高静,于建平,武彤,刘玮.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01).

[3]徐晓莉,外力•依米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9(10).

[4]谭瑛.经济新思维视域下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

[5]赵小雨,王学军,郭群.区域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省级面板数据空间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07).

作者:杨竟艺 单位:西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